小学校本课程《有趣的歇后语》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妙趣横生的歇后语教学设计

妙趣横生的歇后语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歇后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它们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凝练简洁,生动有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歇后语的幽默风趣,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它读来朗朗上口,细细思索耐人寻味。
引导学生积累成语和歇后语,对发展思维、丰富语言、提高表达能力都是大有益处的。
并且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八中的读读背背中有关歇后语的知识。
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教案。
妙趣横生的歇后语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懂得歇后语的特点和它的几种构成方式,积累并能记住更多的歇后语。
2.培养学生运用歇后语进行说话的能力,体会运用歇后语的妙处。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歇后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积累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方法:教法:引导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法:诵读法、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实践法等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收集歇后语。
学生准备:收集健康有益的歇后语,将常用的歇后语整理出来。
教学步骤:一、导入1.师:孩子们你们都学了哪些历史故事或是神话传说。
说的是什么意思?学生小组内自由交谈。
2.教师找每组学生代表回答。
3.出示幻灯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师生交流歇后语背后的故事,体会歇后语所传承的丰厚的历史文化。
相传,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
众仙齐声附和,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袒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
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
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的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
4、教师总结:像这样的词语都叫做歇后语。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歇后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趣味歇后语【教学目标】1.学习各类不同形式的歇后语,会读,会用。
2.通过小组合作,在交流中学习各种不同形式的歇后语,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歇后语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同形式的歇后语,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件、图片、视频、音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大家的精神真饱满,上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浓浓的爱国情油然而生。
这节课,奖励大家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2.刚才看得真认真!像“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样的语言,我们就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
它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解释说明,像谜底。
3.课前,我们搜集过歇后语,谁来说说?大家知道的歇后语像“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4.歇后语来源广泛,历史悠久。
它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至今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这节课,让我们学习更多的歇后语,让这棵大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二、分组学习趣味歇后语1. 在老师手里,有六朵美丽的花儿,代表六种类型的歇后语,分别是:人物类、生肖类、植物类、情绪类、节日类和数字类。
如果你能解开花语的奥秘,学好花上的内容,它就可以盛开在歇后语大树上了。
请每组的组长上来选取一朵。
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预习提示,完成上面的题目,希望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开始吧!2.同学们刚才的讨论真是“戏台上看表演——热闹一片”。
哪个组先来展示研究成果?★生肖十二生肖的故事广为流传,关于十二生肖的歇后语你会说吗?请大家集思广益,完成表格。
如果能讲一两个与生肖有关的歇后语故事就更好啦!老( )打洞——自找门道牵( )鼻子——抓住了关键老( )打呵欠——口气真大 ( )子尾巴——长不了( )王跳海——回老家 ( )入曲洞——退路难( )尾巴穿豆腐——不值得一提挂( )头卖狗肉——有名无实( )子爬树——拿手戏 ( )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 )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①小组内学习回答。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八组 语文园地八 趣味歇后语》研讨课教案_14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趣味歇后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歇后语的特点以及基本类型。
2、在语言实践基础上感受歇后语的趣味,提高自觉积累歇后语的认识。
3、初步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歇后语的兴趣,逐步养成自我感悟、主动运用歇后语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歇后语的特点,培养积累运用歇后语的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恰当地运用歇后语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歇后语2.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1.故事导入()故事:自从小羊们在喜羊羊的带领下,打败了灰太狼,羊村里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每天过着“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的平静日子。
有一天,外地来了一只狼,狼见到这里环境幽雅,人们悠然自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东看看,西看看。
于是,向正守着村口的喜羊羊打听,喜羊羊说:“你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吧?狼说:我可是“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哟,你不说就算了,别赖好人,说不定有一天,我的狼堡比你这里强百倍,来个“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
喜羊羊哈哈大笑,那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设计意图:教师用歇后语串联起来讲故事,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
2.揭示课题,板书:趣味歇后语。
二、走进文本,学习歇后语1.利用微课小视频介绍歇后语的特点2.学习文本第133页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歇后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1). 进一步认识歇后语的基本类型和形式特点(2).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读记歇后语。
(3).巩固新课三、歇后语乐园,智力大冲浪(联系生活,积累运用)1. 故事园(看图猜一猜)根据图画的内容,快速说出一句最恰当的歇后语。
2.趣味园(我演你猜)孩子们小组合作即兴表演,让大家猜猜歇后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歇后语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歇后语活动歇后语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非常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资源。
它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歇后语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对于歇后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活动准备1.准备歇后语卡片,包括一些常见的歇后语和有趣的歇后语;2.准备一些与歇后语相关的游戏道具;3.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并邀请学生家长参加。
三、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歇后语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竞赛环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歇后语接龙比赛。
每组学生依次说出一张卡片上的歇后语,看哪一组说得最多、说得最好。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3.游戏环节:进行一些与歇后语相关的游戏,如猜歇后语、歇后语填空等。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歇后语。
4.展示环节: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歇后语和理由。
同时,教师和其他学生也可以给予评价和建议。
5.总结环节: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并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四、活动延伸1.将活动中常用的歇后语和有趣的歇后语制作成课件或卡片,供学生在课后学习和复习;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更多的歇后语,并在班级里分享;3.开展定期的歇后语交流活动,让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启发;4.将歇后语运用到作文中,让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运用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
五、活动反思在本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歇后语活动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参与度很高。
通过竞赛和游戏环节,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增强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学生们在展示和交流环节中,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活动延伸,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趣味语文教案 歇后语

趣说歇后语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歇后语仓库,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歇后语。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与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1、师生课前搜集歇后语。
2、制作精美的奖品。
活动方法:1、把全班分三大组进行活动,答题计分,累计最高为优胜组。
2、教师作为主持人并为优胜组颁奖。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通过上两次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了不少的歇后语,同学们还记得吗?哪位同学能不看抄写的笔记,就给我们回忆几个学过的歇后语呢?(请几个学生起来回答。
)看来大家积累的都不错,值得表扬!今天,我们就来举行一次有趣的活动,希望各组同学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通过活动,相互学习,增长见闻,丰富知识,这就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希望同学们团结协作,畅所欲言,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二、开展竞赛。
1、出示课件:第一关:初试身手。
(抢答题)(1)规则:各组根据歇后语的前半部分,说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谁先举手谁先答,答对一个得5分。
(2)活动开始。
(3)公布积分。
2、出示课件第二关:积累展示。
(必答题)(1)规则: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歇后语,看哪组说得多,说得多的得10分,少的得5分,错误不记分。
(限时1分钟)(2)活动开始。
(3)公布积分。
3、出示课件第三关:学以致用。
(抢答题)(1)规则:谁先举手谁回答,答对得10分,错误扣5分。
(2)活动开始。
(3)公布积分。
4、出示课件第四关:自由空间。
(必答题)(1)规则:语言流畅,运用恰当得10分,次之得5分,错误不得分。
师生共评,老师定档。
(2)活动开始。
(3)公布积分。
三、评选冠军发奖品。
四、小结。
在这次活动中比赛不是目的,而是让大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明白了团结协作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多读多看歇后语,并在说话和写作中恰当的运用。
小学校本课程_歇后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歇后语》一、教学目标:1、了解歇后语的含义,体会歇后语的幽默风趣、形象生动的特点;2、能够根据对歇后语的理解进行创编歇后语;3、激发学生对歇后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正确的理解歇后语,根据对歇后语的前半截理解能够创编后半截。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喜欢小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看完故事后会有两个小问题让大家回答:(1)故事里讲了谁在干什么?(2)他希望鱼儿怎么样?生(姜太公钓鱼)师:他希望鱼儿怎么样?生:(鱼儿自愿上钩)师:他钓鱼的钩是直的,希望鱼儿自愿上他的钩,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板书)像这样的语言形式我们称之为歇后语(板书)(二)新授1、了解歇后语的含义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歇后语的王国!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歇后语,请看大屏幕:找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从短文中你了解到什么?生()师:也就是说歇后语由几部分组成?生()师: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板书:前、后)形象的比喻、解释说明。
师:歇后语除了有两部分组成之外,你还了解到什么?生()师:就这个歇后语,我们歇去后半截,只说姜太公钓鱼,你们就能领会到什么意思?愿者上钩(鱼儿心甘情愿上他的钩)师:我们对歇后语有了简单的了解,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存在于一些小故事或生活实践中,请看这些歇后语,这是歇后语的前半截,自己读一读,找学生来读一遍,(你的声音真好听)师:呀!后半截的顺序被老师不小心打乱了,你能通过你的理解将它们正确的连载一起吗?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
师:大部分都完成了,你能来做第一个吗?同意吗?你能来做第二个吗?···和你们都一样吗?(一样)自己读一遍,我来考验一下你们的默契度,男生读每个歇后语的前半截,女生读后半截(你们读的很有气势)男生配合默契,同桌之师:同学们的小火车开的又快又稳,开着火车进入下一战,老师带来了闯关小练习第一关:猜猜我是谁:这一关是看图片猜歇后语的环节,你如果想到了就立马站起来回答,(好,厉害,真是火眼金睛)成功过关。
幼儿有趣的歇后语教案

幼儿有趣的歇后语教案歇后语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语言形式,它以简练、幽默的语言表达出人们的生活智慧和社会哲理。
对于幼儿来说,歇后语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幼儿有趣的歇后语教案,帮助幼儿们在玩耍中学习,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一、教案一:动物歇后语1. 问题:小猫为什么喜欢钻箱子?答案:因为它想当“猫王”。
2. 问题:为什么猴子喜欢爬树?答案:因为它想当“树王”。
3. 问题:为什么老鼠喜欢偷东西?答案:因为它想当“贼王”。
通过这些动物歇后语,幼儿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
二、教案二:食物歇后语1. 问题:为什么鸡蛋不怕被煮?答案:因为它有“壳”保护。
2. 问题:为什么香蕉弯弯的?答案:因为它怕“直”了会被人吃掉。
3. 问题:为什么苹果会掉在地上?答案:因为它想当“果王”。
通过这些食物歇后语,幼儿可以了解不同食物的特点,培养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和认识。
三、教案三:自然歇后语1. 问题:为什么太阳会升起?答案:因为它想当“日王”。
2. 问题:为什么云会飘?答案:因为它想当“天王”。
3. 问题:为什么雨会下?答案:因为它想当“水王”。
通过这些自然歇后语,幼儿可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四、教案四:日常生活歇后语1. 问题:为什么小明喜欢上学?答案:因为他想当“学霸”。
2. 问题:为什么小红喜欢画画?答案:因为她想当“画家”。
3. 问题:为什么小华喜欢唱歌?答案:因为他想当“歌王”。
通过这些日常生活歇后语,幼儿可以了解不同的职业和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以上的教案,我们可以看到,歇后语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一起玩歇后语游戏,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歇后语教学设计

歇后语教学设计引言:歇后语是我国传统的口头表达形式之一,它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培养语言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利用歇后语进行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设计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歇后语教学设计。
一、设计目标1. 培养学生对歇后语的兴趣:通过有趣的歇后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歇后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词汇,通过学习歇后语,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词汇量。
3. 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学习歇后语需要学生进行思维反转和语言创造,通过学习歇后语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歇后语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歇后语的兴趣。
教师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歇后语进行示范,让学生感受歇后语的幽默和独特之处。
2. 学习: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歇后语,让学生跟读,并解释其含义。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学习和讨论,学习更多的歇后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歇后语,创造自己的歇后语。
3. 运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歇后语。
比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情境,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歇后语进行表演或写作。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歇后语。
4.巩固和评价:在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巩固练习,检查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程度。
可以通过口述、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和总结。
三、教学方法1. 演绎法:通过示范和引导学生跟读,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歇后语。
在跟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歇后语的结构和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2. 比较法:通过对比不同的歇后语,帮助学生理解歇后语的语言特点和含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歇后语,让学生自主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差异。
3. 创造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造自己的歇后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歇后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了解歇后语这一语言形式,丰富学生的歇后语,体会歇后语风趣、幽默、表现力强的特点。
2. 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浓厚兴趣,养成自我感悟、自我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自觉运用歇后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歇后语的风趣、幽默、表现力强的特点,能根据不同情境准确运用歇后语,从而真正体会到歇后语的妙处。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法:诵读法、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实践法等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收集歇后语。
学生准备:收集健康有益的歇后语,将常用的歇后语整理出来。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看到同学们精神抖擞、自信满满。
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那可
是“胸口挂钥匙——开心”哪!通过半年多的接触,老师发现我们这个班是
一个积极上进的集体,无论做什么事都是蚂蚁拖蝗虫齐心合力。
相
信这节课同学们也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对不对呀?同学们回答声音真
洪亮!看来个个都是“铁锤敲锣--响当当”。
谁听出老师刚才和大家的谈话与
平时有什么不同?(生答),是的,老师确实使用了歇后语这一语言形式。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而有趣的歇后语王国。
(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与同学们的交谈,把学生带进歇后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面活动的顺利开展作铺垫。
】
二、展示搜集,做好准备
环节一:教师课件展示搜集的歇后语,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歇后语的
特点。
(生答)
鸡蛋碰石头——自取灭亡瞎子点灯——白费蜡
苍蝇飞进花丛中——装蜂(疯) 水仙不开花——装蒜
孔明张嘴——计上心来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教师总结:歇后语这一语言形式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还风趣幽默。
(教室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让同学们初步感受歇后语这一语言艺术。
】环节二:了解歇后语的定义和分类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
领会和猜想出他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的分类:
(一)谐音类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二)喻事类千里送鸿毛——礼轻情义重
(三)喻物类熟透的藕——心眼多
(四)故事类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学生深入了解了歇后语这一语言形式,为下面的猜一猜、闯关等环节做准备。
】
环节三:学生展示搜集的歇后语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合作交流,互通有无,然后用小组喜欢的方式展示给大家。
(小组展示,形式多样:动作表演、图片展示、相声等)【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学生积累到了更多的歇后语,上台展示,让学生印象深刻,方便记忆,为以后的实践运用打下基础。
】环节四:热身游戏“猜一猜”
教师说前半句,同学们来猜后半句
【设计意图:“猜一猜”的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并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
三、乐趣闯关,活跃思维
第一关:走进数字城堡
学生将可爱的数字宝宝送回家,(课件展示,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积累数字歇后语。
教师总结:这一关对大家来说可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啊!
同学们表现的可真棒!
第二关:畅游动物乐园
课件出示动物图片,让学生给喜欢的小动物找到几条合适的歇后语,从而帮助学生积累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教师总结:同学们可真是“起重机吊鸡毛——不飞吹灰之力”就交上了好朋友。
第三关:共闯名人关
课件出示人物图片,让学生说出与人物有关的歇后语。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表现真是:锥子上加钢针——真厉害啊!
【设计意图:闯关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体现了传统文化课的趣味性,并为下面的巧妙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
四、小试牛刀,巧妙运用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用上合适的歇后语,并比较用上歇后语以后语言的变化,在运用中体会歇后语的特点。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浓厚兴趣,养成自我感悟、自我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自觉运用歇后语的能力。
】
五、课堂总结,温馨祝福
总结本课所学,并用歇后语给学生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设计意图:通过鼓励,让学生对这一种艺术形式产生兴趣,从而达到从课内走向课外的目的。
】
板书设计:
有趣的歇后语
风趣幽默
贴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