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系统及油净化装置调试措施
循环润滑油系统清洗及调试

循环润滑油系统清洗及调试一、目的:1、清洗主管道和分支管道及轴承室内、系统内的异物、铁锈、铁屑、粉尘、焊渣等。
2、清洗稀油站、油泵设备、轴承内的油酯。
3、保证系统干净,防止轴承损坏、增加轴承使用寿命。
4、检查泄露点,并予以排除。
二、人员组织管理:1、人员:设计、稀油站供应商厂家:各1名项目车间:生产4人 + 设备2人安装公司: 4人2、工具:3部对讲机、手套、扳手、铁链、锁、工具、稀油泵过滤机。
3、时间:4天。
4、高空作业安全管理:爬高超过1.5米高就必须系安全带。
5、行车操作工:一名三、具体串洗步骤共分三步:第一步:供油主管和分支管道压缩空气吹洗1.关闭油泵出口阀门;2.在油泵出口阀门后焊接一DN50的阀门,接入压缩空气;3.进入集油分配器前的供油支管活接逐个打开,并逐个吹压缩空气;吹一个恢复一个,做好记录;4.做一个集油分配器出口的管接头,逐个打开轴承室进油接头,并逐个吹通压缩空气;吹一个恢复一个,做好记录;5、做一个轴承室回油管活接接头,逐个回吹压缩空气,吹一个恢复一个,做好记录;6.在回油主管的末端焊接一DN50的阀门,对主管进行吹扫;第二步:纸机循环润滑清洗油串洗由于清洗油仅够一个稀油站使用,先串洗东站,在串洗西站;1.彻底检查各管道接口、法兰连接、集油分配器进出口、支管管路连接、轴承室进油接头、回油管连接的恢复状态,并做到连接紧固;2.彻底清理稀油站油箱,清理完毕后,用抹布把油箱内壁擦洗一遍,不许用水冲刷和擦洗;3、检查两个油泵马达方向,并适度开启进出油阀门;4、检查过滤器的滤网是否清洁、牢固;5、检查冷却器进出口的水量;6、检查过滤器转换开关阀是否灵活、正常使用;7、将清洗油加入油槽,共计48桶,倒油时一定稳妥,不许洒到油箱外;8、倒油完毕后,把油桶盖旋紧,并堆放整齐,不许堵碍通道;9、关闭备用油泵电源和阀门,正常使用油泵电源正常,阀门开启;10、准备就绪后,启动油泵,开始稀油润滑系统串洗,观察油压表在2MPA;11、安排人员现场就位,检查管道、接头、回油分支、集油分配器接头等是否有漏油,并做好记录12、逐个调整集油分配器油流量,油珠达到第三标示点为标准;13、有漏油停止油泵,等油回流后冲洗紧固,并再次启动油泵;14、串洗2小时后,启动过滤器转换开关阀,启用备用过滤器,打开用过的过滤器进行滤网清理,用压缩空气清理完毕后,恢复过滤器到正常使用状态,在运行2小时后,停止备用过滤器并清理,恢复使用已清理过滤网的过滤器,以此类推;15、串洗24小时后将油抽出,并彻底清洗油槽;16、西稀油站按照以上程序,检查、清理完毕后进行西站串洗;17、西站串洗完毕后,把清洗油抽出,并把清洗油运至车间外指定位置;第三步:纸机循环润滑油加入运行1、将循环油加入2个油箱,达到油箱容量的85%;2、再次检查管道、接头、阀门、法兰、集油分配器等紧固状态,发现的漏点是否处理完毕;3、一切就绪后,启动油泵,启动传动系统,4、逐个调整集油分配器,到第三标示点位置为准;5、再次检查正常供油状态下的漏点、渗漏点,做出标示和记录;6、观察并调整供油压力,压力控制在2.5MPA;7、每4小时清理过滤器一次,每4小时清理磁铁吸附器一次;8、运行24小时后,循环润滑系统调试结束;9、把空油桶运至车间外,放到指定位置;10、纸机正常运行后,每2天检测油品质一次;11、稀油站运行过程中,过滤器压差报警把过滤芯更换,12、蒸汽系统通蒸汽后,观察烘缸传动侧有无冷凝水进入润滑系统现象;四、循环润滑油调试过程中着重注意的问题:1、调试泵出口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过滤器压力差是否正常3、油站温度是否正常4、纸机未运转下各油点流量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若满足不了要拆管子检查5、纸机运转下各油点是否正常6、纸机运转下轴承温度是否正常7、每两天要检查油品质是否正常8、润滑油温度控制冷却系统工作是否正常9、纸机运行过程中,要观察蒸汽系统是否有冷凝水进入循环润滑油系统现象,施胶机处有无胶料进入循环润滑油系统现象;。
润滑油系统及油净化装置调试措施

陕西华电瑶池发电有限公司#2机组润滑油系统及油净化装置调试措施批准:审核:初审:编写:二零一三年十月八日目录1.编制目的2.编制依据3.试运质量目标4.安全注意事项5.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6.试运范围7.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8.试运步骤9.油净化装置试运1 编制目的1.1 为了指导及规范系统及设备的试运工作,保证系统及设备能够安全正常投入运行,制定本措施。
1.2 检查电气、热工保护联锁和信号装置,确认其动作可靠。
1.3 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检验系统的性能,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缺陷。
2 编制依据2.1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 年版)2.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1992 年版)2.3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 年版)2.4 《火电工程启动试运工作规定》(1996 年版)2.5 《火电机组达标考核标准》(2006 年版)2.6 设计图纸及设备设明书3 试运质量目标符合部颁《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 年版)》、《火电机组达标考核标准》(2006 年版)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 90%以上,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4 安全注意事项4.1 参加试运的所有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规》及现场有关安全规定,确保试运工作安全可靠地进行。
4.2 如在试运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发生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试运工作,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4.3 如在试运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并立即汇报指挥人员。
4.4 试运全过程均应有各专业人员在岗,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
4.5 润滑油滤网差压大报警时,应及时清理。
4.6 试运期间每班检查两次润滑油箱油位正常,防止油中进水和油质乳化。
4.7 在现场试运过程中必须佩戴安全帽,对以下可能出现的危险工作负责人必须在现场进行分析,并消除危险隐患:坠落触电烫伤转动机械绞伤4.8 试运过程中出现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损害的情况,立即停止试验,并将设备置于最低能量状态。
油净化系统调试措施

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一期工程油净化系统调试措施编号: 乌沙山一期/QJ-005-2005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二○○五年九月报告名称: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一期工程油净化系统调试措试验编号:乌沙山一期/QJ-005-2005出报告日期: 2005年9月保管年限:长期密级:一般试验负责人:刘邦泉、孙海军试验地点: 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参加试验人员:崔冬至、胡海、靳江波、陈小明、左川等参加试验单位: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河北电力监理公司试验日期: 2005年9月~2007年7月打印份数: 60 拟稿:靳江波校阅:孙海军审核:田云峰生产技术部:周小明批准: 时道斌目录1、调试目的2、编制依据3、设备概述4、调试系统和范围5、组织与分工6、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7、调试项目和程序8、安全注意事项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一期工程油净化系统调试措施1 调试目的为加强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一期工程调试工作管理,明确启动调试工作的任务和各方职责,规范调试项目和程序,使调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全面提高调试质量,确保机组安全、可靠、经济、文明的投入生产,特制定本调试措施。
本措施是依据国家及行业颁发的有关技术规程、标准,以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及参建各方提供的工程相关技术资料为基础,并结合现场系统实际情况编写,适用于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一期工程。
分部试运阶段是火电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基本任务是按照国家标准和部颁规程、规范及技术文件,依据设计和设备的特点,对各辅机设备及其配套系统、公用系统等进行调整、试验、试运,对暴露发现的设备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问题提出整改技术方案和建议。
本措施由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乌沙山调试项目部汽机专业负责起草,经监理公司、安装公司、设计院和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等单位共同讨论通过。
应该说,措施的内容与电厂编写的有关规程原则上是一致的,但是试运阶段的机组与已经投产的成熟机组有一些差别,故该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如有异议,应按本措施执行或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乌沙山调试项目部协商解决。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调试技术措施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调试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调试技术措施1.目的及适用范围通过调整试运,使润滑油系统、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运行正常。
满足机组的启、停要求,运行安全平稳。
本措施适用于国电阳宗海电厂三期扩建工程2×300MW机组润滑油系统的调试。
2.系统概述润滑油系统主要用于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向保安部套提供压力油,向发电机密封油系统提供密封用油以及为顶轴装置提供油源。
润滑油系统由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溢油阀、冷油器、主油箱、畜能器、交流电动排烟风机及润滑油供排油管路系统等组成。
机组正常运行时交流电动主油泵经冷油器后向整个润滑油系统及发电机密封油系统供油。
机组启、停机过程由交流润滑油泵向整个润滑油系统、顶轴油系统、盘车装置及发电机密封油系统供油。
当交流润滑油泵无法工作时可以由直流事故油泵向系统供油,确保机组安全。
顶轴油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机组在低速转动时磨损轴瓦。
顶轴油系统由顶轴油泵、过滤器、分流器、单向阀、节流阀及顶轴油供排油管道构成。
该系统的油源取自润滑油冷油器出口,其回油和润滑油回油一起流回主油箱。
盘车装置为低速电动盘车,转速为4.10r/min,可就地操作,也可以远方操作。
2.1交流润滑油泵:转速:3000r/min流量:2200l/min第 2 页共 9 页压力:0.52MPa功率:45KW2.3直流事故油泵转速:1750r/min流量:1550l/min扬程:32m功率:15KW2.4顶轴油泵型号:PVH98型,德国进口压力:16MPa流量:大于190l/min转速:1480r/min功率:75KW2.5畜能器50L共4只,充氮压力:0.19MPa2.6盘车装置型式:电液操纵摆动齿轮切向啮入式自动低速盘车型号:PC-22/4.10型转速:4.10r/min功率:22Kw3.职责分工3.1建设单位:参加试运各阶段工作的检查协调、交接验收、竣工验收的日常工作;处理试运过程中设备问题和备品配件的供应;组织试运质量验评。
润滑油系统调试方案

冀东水泥启新有限责任公司8.6MW余热发电工程润滑油系统调试方案编制:审核:批准: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一月润滑油系统调试方案1 编制目的1.1检验润滑油系统设备的安装及运行情况,发现并消除油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按要求对润滑油系统各定值进行整定。
1.2通过试验检查热工保护联锁信号动作是否正常可靠,以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2 编制依据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2.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2.4《NZ8.6-0.689/0.130型汽轮机产品说明书》《NZ8.6-0.689/0.130汽轮机调节系统说明书》3 调试质量目标符合《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专业调试人员、专业组长应对调试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场、控制,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以便协调解决,保证启动调试工作顺利进行。
4 调试对象及简要特性介绍4.1 润滑油系统的主要作用为向汽轮机发电机组的各轴承及盘车提供润滑油。
4.2该系统主要由汽轮机主轴驱动的主油泵、油箱、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高压电动油泵、注油器、盘车装置,冷油器、油管路、油净化装置、过滤器及有关热工联锁保护装置及监测仪表等组成。
4.3 机组正常运行时,主油泵出口的高压油一部分供调节保安系统,一部分供注油器提供润滑油系统用油及主油泵入口用油。
4.4 主机未至额定转速前可启动高压电动油泵,向各系统提供油源。
4.5 交流润滑油泵主要应在启停阶段及润滑油压偏低时,向润滑油系统供油,直流事故油泵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或润滑油压由于某种原因太低时投入运行。
4.6 本系统配置了一套油净化装置用于运行中部分润滑油进行连续处理,清除油中水分及杂质,以保证机组润滑油运行期间的品质。
润滑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调试措施

润滑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调试措施润滑油系统及盘车装置是工业装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初步安装后,一些现场问题常会影响润滑油系统、盘车装置的工作,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
本文将介绍润滑油系统、盘车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调试措施。
润滑油系统润滑油系统是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其主要作用是减少设备的摩擦和磨损,并保持润滑油在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性能指标。
润滑油系统主要由润滑油箱、分配器、油管、油嘴等部分组成,一般分为单向、双向、循环和强制循环等多种类型。
在润滑油系统安装完成后,现场对润滑油系统进行调试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润滑油系统油量调试润滑油系统的油量是影响其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少或过多的润滑油都将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在调试时,首先应该检查润滑油箱的油位,确认其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对于需要设置油量的润滑油系统,应根据设备的使用率、工作环境等条件设置最适合的油量。
2. 分配器调试分配器是润滑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润滑油分配给设备各部位的油管,保证设备各部位得到合理的润滑。
在调试分配器时,应该检查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润滑油分配是否均匀、分配器内部是否有流量阻碍等情况。
3. 润滑油管调试润滑油管是润滑油系统传递油量的管道,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设备的润滑情况。
在调试过程中,应检查润滑油管是否正确连接、是否有硬化或老化等情况,以及管路间是否有漏油现象。
4. 油嘴调试油嘴是润滑油流向设备各部位的出口,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润滑油的分配情况。
在调试过程中,应检查油嘴是否正确安装,油嘴口径是否正确,油嘴状态是否良好等情况。
盘车装置盘车装置是将物料或设备从地面升至工作高度或从工作高度降至地面的装置,也是工业制造中常见的设备之一。
其主要由升降机、升降平台等部分组成,一般分为液压式和电动式等多种类型。
在盘车装置安装完成后,现场对盘车装置进行调试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盘车装置起升调试盘车装置的起升功能是其最核心的部分,其正常工作与否直接决定了设备的使用情况。
汽机润滑油及盘车装置调试措施

汽机润滑油及盘车装置调试编制:审核:批准:通则通过系统各设备的静态调试及调试,使机组润滑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能够安全稳定投入,给汽轮机运行中提供合格的润滑和调节用油,以满足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盘车装置具备随时启动条件,以满足汽轮机不同工况的要求。
1 编制依据1.1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1.2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8年版)》1.3 《火电工程整组启动试运管理实施细则》1.4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标准(GB/T7596-2000)》1.5 哈尔滨汽轮发电机集团有限股份有限公司《抽汽凝汽式汽轮机安装使用说明书》1.6 《秦皇岛同和热电有限公司II期工程机组整组启动调试大纲》2 设备系统概述CC25-4.9/1.05/0.294型汽轮机的润滑油系统由主油泵、注油器I、注油器II、主油泵启动排油阀、调速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滤油器、冷油器、润滑油压力控制阀、排烟系统、主油箱等组成。
主要作用是向汽轮发电机组的支持轴承、推力轴承提供润滑油,同时为调节系统提供压力油。
满足机组在启动、停机、正常运行和事故状态下的汽轮发电机的供油要求。
润滑油系统由汽轮机主轴驱动的主油泵、冷油器、射油器、溢油阀、排烟系统、盘车系统、油箱、启动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油位指示器、油压降低继电器、油净化系统、以及连接管道、阀门以及各种检测仪表等构成。
汽机主轴驱动的主油泵为径向离心泵,在机组正常运行时,主油泵出口油管向注油器及调速系统供油。
一级注油器向主油泵入口供油,二级注油器向汽机润滑油系统供油。
在机组启、停阶段由调速油泵向汽机调速系统及润滑油系统供油,在机组盘车阶段由交流润滑油泵经冷油器向润滑油系统供油。
本系统设有二台冷油器,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可以维持机组运行时的正常油温。
系统还设有低油压联锁装置,在系统油压低时联锁启动交、直流润滑油泵及调速油泵。
037 润滑油系统调试措施

299300一、目的检验润滑油及调速系统,主要是润滑油泵和高压备用油泵的安装质量和工作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运行要求.二、编制依据1. 设计院相关图纸资料2. 制造厂家资料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机篇)4.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三、调试范围交、直流润滑油泵,高压备用油泵、排烟系统及其管道系统。
四、调试应具备的条件:1. 交直流润滑油泵、高压备用油泵及其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并经过清理符合调试要求,安装技术记录齐全,所配电机经过绝缘检查等试验符合试运要求;2. 交直流润滑油泵、高压备用油泵具备可靠的操作及动力电源,具备试转条件;3. 润滑油系统、调节油系统、经冲洗化验合格;4. 油箱油位正常、油质合格;5. 各指示和记录仪表以及信号、音箱装置齐全,并经校验指示准确;五、调试方法及步骤:1. 启动检查(1)按润滑油系统阀门检查卡检查完毕.(2)确认主油箱事故放油门关闭.(3)主油箱油位正常、油质合格.(4)主油箱油温应大于21℃,若低于此温度,应投入油温加热器,确认冷却器水侧出、入口门关闭.(5)确认主油箱排烟风机入口挡板关闭.(6)各电机绝缘良好.(7)各油泵置“手动”位置.(8)自动控制系统电源送电.2. 润滑油系统的启动(1)启动主油箱一台排烟风机,调整排烟风机入口挡板,建立主油箱真空大于500Pa,301另一台排烟风机备用;(2)启动交流润滑油泵,确认无异常后缓慢开启出口门,检查出口油压在0.08------0.15MPa;将直流润滑油泵置:“备用”.(3)全面检查系统无泄露.(4)停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应自动启动;观察油压变化的时间和数值.(5)当润滑油压下降到设定值时,交直流润滑油泵均能自动启动;观察切换的时间和油压变化.3. 润滑油系统的停止(1)解除直流润滑油泵的备用.(2)停止交流润滑油泵(3)解除主油箱备用排烟风机的“备用”状态,停止运行排烟风机.(4)主油箱电加热器开关置“停止”位置.4. 冷油器的投运(1)在进行操作前,应检查油系统运行正常,油温、油压在正常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华电瑶池发电有限公司#2机组润滑油系统及油净化装置调试措施批准:审核:初审:编写:二零一三年十月八日目录1.编制目的2.编制依据3.试运质量目标4.安全注意事项5.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6.试运范围7.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8.试运步骤9.油净化装置试运1 编制目的1.1 为了指导及规范系统及设备的试运工作,保证系统及设备能够安全正常投入运行,制定本措施。
1.2 检查电气、热工保护联锁和信号装置,确认其动作可靠。
1.3 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检验系统的性能,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缺陷。
2 编制依据2.1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 年版)2.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1992 年版)2.3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 年版)2.4 《火电工程启动试运工作规定》(1996 年版)2.5 《火电机组达标考核标准》(2006 年版)2.6 设计图纸及设备设明书3 试运质量目标符合部颁《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 年版)》、《火电机组达标考核标准》(2006 年版)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 90%以上,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4 安全注意事项4.1 参加试运的所有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规》及现场有关安全规定,确保试运工作安全可靠地进行。
4.2 如在试运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发生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试运工作,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4.3 如在试运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并立即汇报指挥人员。
4.4 试运全过程均应有各专业人员在岗,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
4.5 润滑油滤网差压大报警时,应及时清理。
4.6 试运期间每班检查两次润滑油箱油位正常,防止油中进水和油质乳化。
4.7 在现场试运过程中必须佩戴安全帽,对以下可能出现的危险工作负责人必须在现场进行分析,并消除危险隐患:坠落触电烫伤转动机械绞伤4.8 试运过程中出现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损害的情况,立即停止试验,并将设备置于最低能量状态。
5 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5.1 系统简介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配置有主油泵、射油器、集装油箱、高压启动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溢油阀、冷油器、油烟分离器、顶轴油泵、低润滑油压遮断器、单、双舌止逆阀、套装油管路等。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主油泵的进油及机组润滑油由装于主油箱内的射油器供给,主油泵出口的压力油作为动力油供射油器工作。
机组在启动、升速过程或停机情况下,由交流润滑油泵向润滑系统供油。
若交流润滑油泵不能正常工作,则启动直流事故油泵维持润滑油压。
汽轮机在2850r/min 以下由交流润滑油泵向主油泵入口供油。
系统还配备两台顶轴油泵,在机组投入盘车之前启动,以减小盘车的启动力矩和防止大轴与轴瓦之间产生摩擦而使轴瓦磨损。
5.2 主要设备技术规范5.2.1 主油箱最大容积: 31.3m3负压: 0.2~0.5KPa制造厂:东方汽轮机厂5.2.2 主油泵型式: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入口油压: 0.09-0.12MPa出口油压: 1.85-2.05MPa 额定转速: 3000r/min流量: >3000L/min 制造厂:东方汽轮机厂5.2.3 射油器5.2.3.1 供油射油器动力油压: 2.0MPa 出口油压: 0.17 MPa出口油量: 3688L/min 制造厂: 东方汽轮机厂5.2.3.2 供润滑油射油器动力油压: 2.0MPa 出口油压: 0.235MPa出口流量: 2950L/min 制造厂: 东方汽轮机厂5.2.4 交流润滑油泵型式: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额定流量: 3000L/min扬程: 40m 转速: 3000r/min制造厂:东方汽轮机厂配套驱动电机:型号: YB2-225M-2 额定功率: 45KW额定转速: 2970r/min 额定电压: 380V额定电流: 82.1A 制造厂: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5.2.5 直流润滑油泵(事故油泵)型式: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额定流量: 2600L/min扬程: 27m 转速: 3000r/min制造厂:东方汽轮机厂配套驱动电机:型号: Z2-62L3 额定功率: 22KW额定转速: 3000r/min 额定电压: DC220V额定电流: 114.2A 制造厂:西安西玛电机有限公司5.2.6 冷油器型号: A085MGS-10/4 油量: 194.7t/h冷却面积: 155.92m2设计温度(热侧/冷侧): 90/0℃最大设计压力(热侧/冷侧):10bar/10bar最大测试压力(热侧/冷侧):13bar/13bar制造厂:东方汽轮机厂5.2.7 排烟风机型号: APV03.50-0200-1 全压: 3.5KPa风量: 1200 m3/h配套电机:型号: YB2-1001-2 功率: 3KW电压: 380V 额定电流: 6.3A转速: 2800r/min 制造厂: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5.2.8 盘车装置型号: Pc-7.5/4.29 盘车时转子转速:4.29 r/min制造厂:东方汽轮机厂驱动电机型号: YA132M-4 额定功率: 7.5 KW电机转速: 1460 r/min 电机转向:从电机尾端看为逆时针方向制造厂:东方汽轮机厂5.2.9 顶轴油泵型式:柱塞泵额定流量: 148L/min出口压力: 21MPa 转速: 1480r/min配套驱动电机:型号: YB2-250M-4 额定功率: 55KW额定转速: 1475r/min 额定电压: 380V额定电流: 103.3 A 制造厂: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5.2.10 油净化装置型号: YN-MMB305 油净化工作油温:30~70℃油净化工作压力:0.25MPa 电机功率: 2.2 KW电压: 380 V 制造厂:扬中华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6 试运范围润滑油系统试运包括联锁保护试验、系统测点检查、润滑油压力调整、调节油压力调整、润滑油温度调整、系统投运等项目。
7 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试运工作正式开始以前,试运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
8 试运步骤8.1 联锁保护及报警试验联锁保护及报警试验清单详见《汽轮机联锁保护一览表》。
8.2 润滑油系统试运行8.2.1 交流润滑油泵电机空转试运。
8.2.1.1 确认电机的安装工作已经结束。
8.2.1.2 确认电机的动力电源在断开位置,电机绝缘合格。
8.2.1.3 确认电机与交流润滑油泵的靠背轮已经脱开,给电机加注润滑剂。
8.2.1.4 手盘电机转子,确认动静部分无摩擦,轴承无异音。
8.2.1.5 确认交流润滑油泵电机保护试验合格。
8.2.2 电机点动:8.2.2.1 合上交流润滑油泵电机动力电源及操作电源。
8.2.2.2 DCS 上启动交流润滑油泵电机,待电机电流回落后,就地使用事故按钮停电机,转动中注意是否有异音,记录以下数据:启动电流、电流回落时间8.2.2.3 停止电机过程中,检查并确认:电机旋转方向正确,转动中无异音,动静部分无摩擦。
8.2.3 电机试运行:8.2.3.1 20 分钟后,在 DCS 上重新启动电机。
转动中注意是否有异音,记录以下数据:(所有参数记录就地及 DCS 的指示值)启动时间运行电流轴承振动轴承温度以上数据中,在 DCS 上能够看到的数据需要半小时记录一次。
8.2.3.2 试运 4 小时后,DCS 上停止电机运行,记录结束时间以及惰走时间。
8.2.3.3 隔离电机动力电源。
8.2.4 高压启动油泵、直流润滑油泵、排烟风机、顶轴油泵等设备的电机试运程序参见交流润滑油泵电机试运。
8.2.5 润滑油系统排油烟风机及各油泵试运行。
8.2.5.1 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及试运要求。
A.润滑油系统的安装工作全部结束,安装技术数据记录齐全。
B.润滑油系统油循环结束,油质化验合格。
C.润滑油系统循环结束后,及时清理油滤网。
D.确认润滑油系统完整,因油循环采取的临时措施已恢复。
E.检查投入热工仪表。
F.润滑油冷油器可随时投运。
G.油温低于 20℃时,应启动油泵投入油箱电加热。
H.试验时油温 20~38℃。
I.冷油器切换时注意备用侧应充满油后方可切换。
J.主油箱油位报警正常,油位计投运正常。
8.2.5.2 排油烟风机试运。
A.打开排油烟风机出口门,进行排烟风机试运,检查风机转向正确,振动正常,风机转动声音正常。
B.调节排油烟风机出口挡板,维持油箱合理负压。
C.排烟风机调整正常后进行 8 小时试运。
D.试运结束进行排油烟风机联锁试验。
E.润滑油系统运行时应保证排烟风机已启动。
8.2.5.3 交流润滑油泵A.启动交流润滑油泵,检查并记录交流润滑油泵电流、出口压力、振动,确认泵转动的声音正常。
B.检查润滑油系统应无泄漏,检查在前箱标高上润滑油压力不低于 0.08MPa。
C.交流润滑油泵检查正常后进行 8 小时试运。
D.交流润滑油泵低油压联锁试验。
8.2.5.4 直流润滑油泵(事故油泵)A.启动直流润滑油泵,检查记录直流润滑油泵电流、出口压力、泵的振动及泵的转动声音正常。
B.检查润滑油系统应无泄漏,检查记录润滑油总管压力值。
C.为防止直流润滑油泵电机过载,直流润滑油泵允许启动的最低油温为 27℃。
D.直流润滑油泵检查正常后进行 8 小时试运。
E.直流润滑油联锁试验。
8.2.5.5 高压启动油泵A.高压启动油泵运行,检查并记录高压启动油泵电流、出口压力、振动,确认泵转动的声音正常。
B.检查调节、保安系统管道应无泄漏,检查在前箱标高处的低压保安油压力不低于1.8MPa。
C.高压启动油泵检查正常后进行 8 小时试运。
D.高压启动油泵联锁试验。
8.2.5.6 顶轴装置A.润滑油系统工作正常,启动顶轴油泵,检查记录顶轴油泵电流、出口压力、泵的振动及泵的转动声音正常。
B.调整各个支管节流阀用以调整各个轴承的顶起高度在正常范围。
C.检查顶轴油系统应无泄漏,检查记录顶轴油总管,各个支管上压力值。
D.顶轴装置检查正常后进行 8 小时试运。
E.顶轴装置联锁试验。
8.2.5.7 盘车装置A.启动交流润滑油泵,确认系统正常,各轴承回油正常。
B.启动顶轴油泵,确认系统正常,母管油压 8.0MPa 以上。
C.手动投入盘车装置,检查盘车装置和机组转子转动是否正常。
D.记录盘车电流。
E.盘车允许的最高供油温度应在 38℃以下。
F.盘车电机联锁试验。
G.汽机冲转后,转速大于盘车转速汽机盘车装置应自动脱开。
8.3 润滑油系统的初步调整分别启动交、直流润滑油泵,检查润滑油母管油压应为 0.08~0.12MPa,否则应调整溢油阀使润滑油压满足要求。
8.4 汽轮机启动后润滑油系统的调整8.4.1 机组定速后停止交流润滑油泵,检查润滑油母管油压应为 0.08~0.12MPa,否则应调整溢油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