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范本
机械行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表格模板

6
40
120
2
ABCDEF
平放使用
火灾、爆炸
1
6
15
90
3
BCDEF
离火源太近
火灾、爆炸
1
6
40
240
1
BCDEF
违章作业
火灾、爆炸
1
6
15
90
3
BCDEF
气焊、气割
熔渣飞溅
人身伤害
1
6
7
42
5
BCDEF
割焊枪回火
爆炸
1
6
15
90
3
BCDEF
铁水飞溅
人身伤害
1
6
7
42
5
BCDEF
氧气泄漏
火灾、爆炸
火灾
0.2
6
15
18
5
CDE
办公电器未加漏电保护器
触电
0.2
6
15
18
5
CDE
走廊、楼梯间无应急灯
人身伤害
0.2
6
3
4
5
CDE
电脑屏幕辐射
人身伤害
0.2
6
3
4
5
CDE
复印机排放的臭氧
人身伤害
0.2
6
3
4
5
CDE
地面积水,路滑
摔倒
0.2
6
3
4
5
CDE
提取大额现金未加防范
事故
0.2
6
3
4
5
CDE
瓶装水不卫生
行车坠落
0.5
6
15
45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2016年4月新法提示Tips For New Legislations in Apr. 2016解读《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Interpretation of the Manual of Guidance on Identification and Prevention of Major HazardousFactors for the Machinery Industry 写在前面:Kindly notice before ’ interpret ation2015年9月6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了《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隐患认定指导目录(试行)》,明确了重点高危行业的重大隐患,并进行举例。
除此之外,工贸行业企业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亦成为诱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根源,易燃易爆粉尘、高温熔融金属、冶金煤气、液氨等引发的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On September 6, 2015,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promulgated the Catalogue for Guid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Serious Hidden Risks for Hazardous Chemicals Enterprises (Trial), clearly stating the serious hidden risks for key industries with high risks and giving examples. In addition, major hazardous factors existing in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enterprises are main causes inducing all kinds of accidents related to work safety, serious accidents and extraordinarily serious accidents happen occasionally because of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dusts, high-temperature molten metals, metallurgical coal gas and ammonia, etc.2016年3月2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决定自2016年至2020年在工贸行业,主要是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6个行业企业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并颁布了相应的《ⅹⅹ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机械危害预防手册

机械危害预防手册前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机械在生产中、酒店用品中和日常生活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是机械也是一个危险的工具,不正确使用会对人员的身体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本手册旨在为操作机械的工人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巧,使他们可以正确地使用机械,并在使用前、使用时、卸载和维护机械时为员工提供安全保护。
本手册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员工以最小的风险使用机械。
机械危害在使用机械时,员工必须理解机械危害。
这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识别并避免危险。
机械危害的主要类型如下:机械运作危害机械运行时可能会导致以下危害:1.撞击:机械和固定结构物之间的碰撞可能会导致身体损伤,例如从机床上掉下物体。
2.磨损:机械下垂直运动的重力、摩擦和振动可能会导致损坏垂直部件的钻孔机和磨床。
3.切割、割裂和刺穿:机器切割工具的切割,折弯和锯m在使用中可能会被手指;可以导致手臂或手部挫伤或切断。
4.夹伤:机械会夹住人的手,手臂或脚。
5.感电:在维修或开机期间进行通电可能会导致电击。
机械维护危害机械维护还可能导致以下危害:1.高温:机械运行时会产生高温,而维护过程中必须接触高温部件。
2.快速移动的部分:维护期间,快速移动的部分可能会意外地启动。
3.飞碟:撞击磨盘或刀具可能会导致碎片向维护人员发射。
机械操作安全为了确保机械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必须遵循以下步骤:在使用机械之前1.阅读并遵守机械操作手册。
2.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包括不漏电的手套和靴子。
3.检查活动部分的位置和移动范围,以避免与操作人员或其他零件的接触。
4.确定切削工具的位置和调整工作台的高度以避免其他工具或零件的干扰。
5.检查处理材料的夹紧装置,确保金属条和其他材料固定紧。
在使用机械时1.从一开始就保持专注,关注操作。
2.避免穿松散的衣物和长发。
如果有,要穿上安全帽。
3.使用机器时不要穿戴皮革鞋、裙子或连帽衫。
4.机器运行前严禁伸手和手臂到机器的作用范围内。
5.在使用机械时,员工必须平稳站立。
XXX机械有限公司“双控”隐患辨识风险分级管控手册

XXX 机械有限公司2022 年 9 月XX 安字〔2022〕 2 号公司属各车间、科室:为了切实加强危(wei)险源辨识管控工作的领导,经公司安委会研究决定,现成立危(wei)险源辨识管控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XX副组长:XX组员:XX 、XX 、XX危(wei)险源辨识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室。
XXX 机械有限公司2022 年 9 月 18 日将较大危(wei)险因素辨识管控融入到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隐患排查管理体系建设、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中,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源头管控、标本兼治、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抓基础建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省、市安监局对机械等工贸企业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方案通知的相关要求,将较大危(wei)险因素辨识管控的责任和措施逐级落实到公司各岗位,抓实抓细,促进我公司提升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特制定2022 年度较大危(wei)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本方案合用于公司各工序及外来施工单位。
公司成立较大危(wei)险因素辨识管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各工序实施较大危(wei)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
各部门应成立主要负责人为主的组织机构,责任落实到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日常较大危(wei)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组长:XX副组长:XX组员: XX、XX、XX(一)落实公司企业主体责任。
组织公司各相关部门开展较大危(wei)险因素辨识工作,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开展隐患辨识风险分级管控要求,结合实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较大危(wei)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将责任逐一分解、层层落实到车间、工序、班组和岗位员工;依据《指导手册》开展较大危(wei)险因素辨识,登记建档,实施有效防范措施,定期进行检查排查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日常管控;在有较大危(wei)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将辨识出的较大危(wei)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纳入岗位操作规程,做到“一岗一清单”,并培训员工熟练掌握。
机械操作危险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

机械操作危险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机械操作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并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2. 机械操作危险因素的识别在进行机械操作之前,需要先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械操作危险因素:- 机械故障:机械设备可能发生故障或损坏,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受伤。
- 运动部件:旋转轴、传动带、链条等运动部件可能造成夹伤或切割伤。
- 高温表面:部分机械设备可能存在高温表面,操作人员接触可能导致烫伤。
- 噪声:机械操作时产生的噪声可能对操作人员的听力造成损伤。
- 振动:某些机械设备的运行会产生振动,长期暴露可能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机械操作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为了减少机械操作中的危险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状态,及时修复或更换存在问题的部件,以减少机械故障的风险。
- 使用防护装置:在机械设备上安装适当的防护装置,如安全挡板、护罩等,以防止操作人员接触到运动部件,减少夹伤和切割伤的风险。
-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耳塞等,以降低高温表面、噪声和振动对人体的伤害。
- 隔离噪声源:通过隔音设备或减少机械设备运行时间等方式,减少噪声对操作人员的影响。
- 提供培训和指导:为操作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使其了解机械操作的风险和安全措施,有效防范危险因素。
4. 总结机械操作危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是确保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步骤。
通过认真识别危险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的伤害风险,并提高工作效率。
有关具体机械操作危险因素的识别和控制,请参考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法律法规。
机械设备的危害因素及防范及机械设施危险源辨识表

机械设备的危害因素及防范一、机械危害1.静止的危险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存在的危险即当人接触或与静止设备作相对运动时可引起的危险。
包括:(1)切削刀具的刀刃。
(2)机械设备突出的较长的部分,例如设备表面上的螺栓、吊钩、手柄等。
(3)毛坯、工具、设备边缘锋利和粗糙表面,例如未打磨的毛刺、锐角、翘起的铭牌等。
(4)引起滑跌的工作平台,尤其是平台有水或油时更为危险。
此危险主要存在于修磨线,例如:油雾收集平台、楼梯,保驾人员曾经在此楼梯摔下过。
(5)地面临时的摆放物。
例如:平整机打摆架好的钢丝绳、钢板、辐架等。
2.直线运动的危险指作直线运动的机械所引起的危险,又可分接近式的危险和经过式的危险。
(1)接近式的危险:这种机械进行往复的直线运动,当人处在机械直线运动的正前方而未及时躲让时将受到运动机械的撞击或挤压。
此危险主要存在钢卷小车移卷的过程。
(2)经过式的危险指人体经过运动的部件引起的危险。
包括:作直线运动的凸起部分,如运动时的金属接头。
作直线运动的刃物,例如分切剪。
3.机械旋转运动的危险指人体或衣服被卷进旋转机械部位引起的危险。
(1)卷进单独旋转运动机械部件中的危险,如主轴、卡盘、进给丝杠等单独旋转的机械部件(2)卷进旋转运动中两个机械部件间的危险,如朝相反方向旋转的两个轧辐之间,相互啮合的齿轮。
(3)卷进旋转机械部件与固定构件间的危险,如砂轮与砂轮支架之间,有辐条的手轮与机身之间。
(4)卷进旋转机械部件与直线运动部件间的危险,如皮带与皮带轮、链条与链轮、齿条与齿轮、滑轮与绳索间、卷场机绞筒与绞盘等。
(5)旋转运动件上凸出物的打击、如皮带上的金属皮带扣、转轴上的键、定位螺丝、联轴器螺丝等。
(6)孔洞部分有些旋转零部件,由于有孔洞部分而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如风扇、叶片,带幅条的滑轮、齿轮和飞轮等。
(7)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引起的复合运动,如凸轮传动机构、连杆和曲轴。
在精整区域存在机械旋转的部位较多,而且危险性较高,例如:a.生产线上的辐子b.圆盘剪及隔离环c.各种联轴器d.修磨机、废边卷取机、机械对中、压根等由皮带、链条传动的部位等都存在以上危险。
机械制造行业危险源辨识(全面)

机械制造行业危险源辨识(全面)危险源辨识表(机械制造行业)1.机械伤害o危险源:机械运转部件(如齿轮、链条、刀具等)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o辨识:在机械设备的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锐利边缘和刀具o危险源:锐利边缘和刀具可能割伤或划伤工作人员。
o辨识:在操作锐利工具和边缘时,必须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3.违章操作o危险源:不遵守操作规程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o辨识:制定清晰明确的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以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这些规程。
4.高温物质和设备o危险源:高温设备或物质可能造成人员烫伤或烧伤。
o辨识:对高温设备和物质进行隔离,并在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5.转动和运动部件o危险源:机器的转动和运动部件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o辨识:对机器的转动和运动部件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6.电气安全o危险源:电气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o辨识:确保电气设备有适当的接地和绝缘措施,并定期进行电气安全培训。
7.噪音和振动o危险源:长期暴露于噪音和振动的环境中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o辨识:对产生噪音和振动的设备进行隔离或减振处理,为工作人员提供耳塞或减振手套等防护装备。
8.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o危险源:未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可能增加工作人员受伤的风险。
o辨识: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完好无损,并监督工作人员正确佩戴。
9.不安全的布局和设计o危险源:工作区域或设备布局不当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o辨识:定期对工作区域和设备布局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改进不安全的布局和设计。
10.加工过程和工艺控制o危险源:不规范的加工过程或失控的工艺参数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或设备损坏。
o辨识:制定明确的加工规范和工艺控制参数,并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和监测。
11.设备维护和检查o危险源:设备维护不当或检查不及时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
生产车间危险源识别及注意事项范本(2篇)

生产车间危险源识别及注意事项范本一、机械设备危险源1. 旋转机械:例如电机、发动机、扭转机械等。
工人在接触这些旋转机械时应当确保没有松散的衣物或长发,并且要经常检查机械运行状态,并及时修理或报废损坏的部件。
2. 锯、刨床等切削机械:这些机械有很高的切削速度,工人在操作时应当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确保安全开关可靠,并且保持专注,避免分心或疲劳操作。
3. 压力机、冲床等冲击机械:工人在操作这些机械时应当使用适当的手套和防护眼镜,确保机械固定可靠,并且随时注意杂物,避免危及自身安全。
4. 输送带、传送带等移动设备:工人在接触这些设备时应当确保没有杂物、脚下平稳,并且要注意防滑鞋的使用,以避免摔倒和受伤。
二、化学物质危险源1. 有毒气体、蒸气和粉尘:工人在接触这些有毒物质时应当佩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确保通风设备正常工作,并且定期检查防护设施的有效性。
2. 腐蚀性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工人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并且避免与水或其他可燃物质接触,以防止发生化学反应。
3. 易燃物和爆炸品:工人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应戴上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并确保储存和使用这些物质的区域远离明火和热源。
4. 有害放射性物质:工人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以及防辐射服,并确保工作区域的辐射防护措施完善。
三、高处作业危险源1. 高处坠落: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应当佩戴安全带、头盔和防滑鞋,并确保作业平台牢固可靠,避免产生晃动和倾斜。
2. 攀爬、攀岩等:工人在进行需要爬高或攀爬的作业时应确保攀援设备可靠,佩戴防护手套和防滑鞋,并且熟悉攀爬技巧,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3. 高温作业:工人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时应佩戴防护面具和防护服,注意保湿和补水,并定期进行体温检测,以避免中暑和热伤风。
四、电气设备危险源1. 电击:工人在接触电气设备时应确保设备断电,并使用绝缘手套和绝缘工具进行操作,避免湿手或湿地操作。
2. 高压设备:工人在接触高压电气设备前应先断电,并佩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确保操作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造机械安全要求》
(GB20905)第1度不够,开口处未与控制系统耦合导致溶液飞溅伤人。
机械伤害灼烫
(1)应在合型区前设置移动式防护罩,其开口处应通过两个机械限位开关与控制系统相耦合。
(2)防护罩应有一定强度,并能抵抗溶液飞溅。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JBJ18)第3.2.2条
二、锻压工艺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排查结果(是否涉及以及整改结果)
(一)锻造
1
锻造机
锤头破裂,或零部件 松动,锻打时飞出伤人。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1、设备上的螺钉/螺母和销钉等连接件均应采取可靠的防松措施;双柱式锻造机械应设置可靠的保险杆,且连接牢固。
《冲天炉与冲天炉加料机安全要求》(GB
21501)第5.6.5/5.2.4
条
2
电弧炉金属炉 壳
接地装置不良引起金 属炉壳带电,导致周边操作者触电。
触电
(1)应将金属炉壳和部件直接接地,或将部件与接地的炉壳机座相连接;并安装过电压继电器,当炉壳与大地之间出现危险电压时,能切断电弧炉供电。
(2)各运动部分应采取机械限位装置,且灵敏可靠。
《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GB20906)第5.2.2条
(二)熔化与浇筑
1
冲天炉炉体
炉体腐蚀严重,连接部位不牢固及泄爆口损坏,导致铁水泄漏和炉体爆炸。
物体打击、灼伤、其他伤害
(1)应经常定期检查炉底门两套机械闭锁装置是否正常、闭锁是否牢固、炉底板是否有裂纹等。
(2)泄爆口应确保释放压力的速度能保证炉体结构不受损,设置部位不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GB 27607)第5.3.6条
2
冲压生产线防护栅栏
开口处未设置联锁装置或联锁装置失灵,导致人体进入冲模区。
机械伤害
1、冲压生产线工作区域防护栅栏的开口处,应与主机联锁,确保主机运动停止后防护栅栏的门才能够打开。
2、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
《电热装置的安全第2部分:对电弧炉装置的特殊要求》GB5959.2第17.4.1/17.4.4条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排查结果(是否涉及以及整改结果)
3
电加热熔炼炉
冷却水管漏水,接触高温金属溶液而引起爆炸。
其他爆炸
(1)应设置水冷却系统的水温、水压检测和报警装置。
(3)吊索具应定期检查,吊钩和横梁应定期进行探伤检验。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 Q002)第六条/《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6067.1)第4.1.1条
7
浇注使用的浇 包
浇包未烘干,与高温溶液接触导致爆炸。
其他爆炸
(1)应编制浇包烘干工艺,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执行。
2、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控制系统应联锁并有效。
3、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或设置专人监护。
《自动锻压机安全技术要求》(GB 28244)第6.13.8条
3
空气蒸汽锤锻模操作
作业前未空转和预热,造成锻模、锤头碎裂飞出伤人。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1、空气锤开锤前应空转。
2、锻模、锤头和锤杆及工具,在工作前应预热。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一、铸造工艺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排查结果(是否涉及以及整改结果)
(一)存储
1
高、(低)压造型机
冷却水管漏水、液压 管漏油,接触高温溶液而引起爆炸。
其他爆炸
(1)应设置水冷却系统及液压系统检测和报警装置。
(2)应设置防治水进入型腔的安全设施。
(3)及时消除坑内积水。
《电热装置的安全第3部分: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装置以及感应熔炼装置的特殊要求》(GB5959.3)第B2条
5
熔炼炉操作平 台
环境恶劣,平台严重锈蚀或垮塌导致操作者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1)作业面操作平台结构应坚固、可靠,台面应采取防滑措
施,平台周边应设置护栏。
(2)护栏的结构尺寸应符合工业梯台的规定,锈蚀时应及时修复和更换。
(2)浇注前应进行专项检查。
《钢液浇包安全要求》(GB 25683)第4.1.20条
8
地坑内浇铸
地坑铸型底部有积水 或潮湿,与高温溶液接触导致爆炸。
其他爆炸
(1)砂型底部距地下水面的距离必须大于15m。
(2)地坑浇注作业前应检查是否积水或潮湿,且保持干燥状态。
(3)浇铸坑周边必须设有防止水流入的措施。
6
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及吊索具
起重机主要部件及吊索具强度不够或未设 置两套制动器,导致熔融金属倾翻。
起重伤害、灼烫
(1)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应符合《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第5
部分:铸造起重机》(JB/T 7688.5)的相关规定。
(2)吊运熔融金属及其他危险物品的起升机构,每套独立驱动装置应装有两个支持制动器,在安全要求特别高的起升机构中,应另外装设安全制动器;并应装设防止越程冲顶的第二级起升高度限位器,第二级起升高度限位器应分断更高一级的动力源。
《锻造车间安全与环保通则》(GB 13318)第7.2.6条
(三)冲压
1
冲压机械安全装置
光电保护和双手操纵 装置失灵,导致人体进入冲模区。
机械伤害
1、应配置一种或多种安全装置,多个侧面接触危险区域则应在每个侧面提供安全装置。
2、设置的光电保护装置和双手操纵装置应分别符合GB 27607-2011第5.3.11条和第5.3.12条的规定。
2、锤缸的顶部应设有锤杆缓冲装置,锤头与锤杆在楔紧时,不得破碎,楔紧后不得松动锤头应无裂纹、无破损。
3、上述内容应在每班工作前进行检查。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GB 17120)第5.1.4条
2
自动锻压机
离合器与制动器未联 锁或失灵,导致滑块意外运动伤人。
机械伤害
1、应设置制动系统,并能阻碍滑块的运动和支撑滑块,且在任何位置均能发挥作用。
(2)应设置防治水进入炉内的安全设施。
(3)定期维护、检修,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
或设置专人监护。
4
熔炼炉周边溶液(熔渣)坑
坑边和坑底未设置防止水流入的措施,或坑内潮湿积水,导致溶液(熔渣)遇水爆炸。
其他爆炸
(1)应设置防治水进入坑内的安全设施。
(2)工频炉应设置能在紧急倾炉或漏炉溶液外溢情况下,盛装全部熔液的贮存坑或钢包;贮存坑周边应设置栅栏或加盖保护,坑内应无积水、积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