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防控措施

合集下载

常见机械设备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常见机械设备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常见机械设备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一、引言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

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常见的机械设备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二、常见机械设备危险因素分析1. 机械设备运行时的机械挤压、切割和碰撞等危险因素:机械设备在运行时,可能会产生旋转、挤压、切割等运动,如果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就会导致人员的手、脚或其他身体部位被夹伤、切伤或碰撞。

2. 机械设备运行时的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某些机械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高温、高压等环境,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就会导致工人受到烫伤、烧伤等伤害。

3. 机械设备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等危险因素:机械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噪音和振动,长期暴露在高噪音和振动环境下会对工人的听力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4. 机械设备运行时的电气危险因素:机械设备中的电气元件和电路可能存在短路、漏电等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维护和操作,就会导致电击伤害。

三、常见机械设备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1. 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培训:针对不同的机械设备,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工人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机械设备的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2. 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故障。

3.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根据机械设备的特点和使用环境,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门、防护罩、限位器等,防止工人接触到危险区域,减少事故的发生。

4. 工作场所的通风和隔音处理:对于产生高温、高压、噪音和振动的机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通风和隔音措施,减少对工人的不良影响。

5. 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操作规范:对机械设备中的电气元件和电路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同时要求工人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电气伤害的发生。

6.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工人对机械设备危险因素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机械危险源辨识与对策

机械危险源辨识与对策

机械危险源辨识与对策引言机械危险源是指在机械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过程中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因素。

对于任何使用机械设备的单位或个人来说,辨识和应对机械危险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相关指导和对策,帮助辨识和管理机械危险源,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生产效能。

机械危险源辨识1. 分析设备功能与结构,了解其中潜在的危险源。

如旋转部件、移动部件、高温部件等。

2. 认真研究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相关制造标准,了解设备制造商对危险源的警示和防护要求。

3. 观察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例如震动、噪音、异味等。

4. 进行危险源评估和风险分析,根据潜在危险源对工作人员的伤害严重程度和可能性进行评估。

机械危险源对策1. 实施适当的工作场所安全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2. 为操作人员提供充足的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并遵循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

3. 安装合适的安全设备和保护装置,如防护罩、安全开关等,以防止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4.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5. 设立应急预案和紧急撤离计划,预防和应对潜在的事故情况。

6. 定期进行工作场所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和消除危险源。

结论机械危险源的辨识和对策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仔细辨识、评估和管理机械危险源,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安全感。

建议单位和个人在使用机械设备时,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防控措施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防控措施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防控措施机械制造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及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机械行业是一个行业类别众多、设备品种繁杂、工种以及涉及的加工技术关联到机械力、热力、电力、光、化学、粉尘、有毒成分等众多因素,危及操作者或有关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下尝试列举机械行业部分分行业的危险源如下:一、金属切削机床产生的危险源(车、铣、磨、刨、镗等):1、直线运动的危险:由机械的往复或接近对人身造成伤害,如刨床、内外圆磨床的往复运动、铣床的升降运动等;旋转运动的危险:机械的旋转部件将人体或衣服卷入,造成伤害,如机床的主轴、卡盘、丝杆,磨削的砂轮,切削刃具---钻头、铣刀锯片等在旋转时伤人;2、静止危险:人接触或与静止的设备产生相对运动,如被设备的尖锐部位或部件划伤、撞伤;3、飞出物击伤:a,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具、工件、破碎的砂轮在高速旋转中飞出伤人;b,飞出的金属切屑:如连续的或破散飞出的切屑飞出伤人;4、机械加工中的烫伤:高温金属切屑对人体的烫伤;5、切屑对眼睛的伤害:切屑高速飞入眼中造成伤害;6、机械加工中的电气伤害。

二、钣金机械产生的危险源(冲、剪、压设备):1、冲、剪、压设备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造成运转失灵;2、冲、剪、压设备未设计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设计不合理;3、冲压模具对操作者的伤害:模具开合时,未能防止操作者手或人体一部分进入模具之间,可能造成伤害;4、冲压工件飞边对操作者的伤害:划伤;5、剪板机及其他设备的传动带、飞轮等运动部件将人体或衣服卷入,造成伤害;6、剪板机脚踏开关误操作:剪板机一般由二人同时操作,脚踏开关易误操作造成人体肢体、皮肤等伤害。

7、冲压,特别是高速冲产生的高分贝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8、冲、剪、压设备使用中的电气伤害。

三、铸造过程的危险源:(造型、熔炼、落砂清理)1、造型中起重、运输的起重伤害、机械伤害;2、铸造设备对人体的伤害:包括撞伤、旋转部件将人体卷入(如混砂设备隔离罩电气连锁装置失灵或设计不合理);3、铸造过程中的电气伤害;4、造型中粉尘伤害造成的矽肺、尘肺等职业病;5、造型中的噪声伤害;6、熔炼过程现场的金属、焦炭及其他辅助材料的运输、起重、堆放、破碎加工中造成的事故伤害;7、铸造熔炼过程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水蒸气等对人体的伤害8、铸造熔炼过程中熔炉高温对炉前工的烫伤、热辐射造成的人体伤害、职业病;9、铸造熔炼过程中高温对浇注工的烫伤、热辐射造成的人体伤害、职业病;10、落砂清理过程中的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11、落砂清理过程中的粉尘造成的矽肺等职业病;12、落砂清理过程中飞砂对人眼、皮肤的伤害等。

机械制造业危险源辨识1

机械制造业危险源辨识1

机械制造业危险源辨识1机械制造业危险源辨识1·范围和目的:本文档旨在对机械制造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2·主要危险源辨识:2·1 机械设备:2·1·1 旋转部件:包括机床主轴、齿轮传动装置等,可能带来切削伤害。

2·1·2 制动机构:存在制动失效带来的运转速度过高,造成意外伤害。

2·1·3 电气控制系统:可能引发短路、火灾等危险。

2·1·4 气压系统:存在气泄漏、爆炸等危险。

2·2 人机交互:2·2·1 操作界面:操作界面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误操作。

2·2·2 易触发的开关:开关设置不当可能导致误操作。

2·2·3 光源和声音:光线和声音过高可能对员工造成不适和伤害。

2·3 噪声和振动:2·3·1 设备噪声: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可能损害员工听力。

2·3·2 振动:长期暴露在设备振动下可能引发职业病。

2·4 物料和危险品:2·4·1 粉尘: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2·4·2 有害气体:机械制造过程中可能释放有害气体,对员工健康造成危害。

2·4·3 高温物料:接触高温物料可能造成烫伤。

3·辨识方法:3·1 文件分析:通过查阅机械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安全数据表等文件,辨识可能的安全危险源。

3·2 实地调研:对机械制造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和记录存在的可能危险源。

3·3 工人反馈: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潜在危险源的认知。

4·危险源评估与控制措施:4·1 危险源评估:根据危险源的严重性和频率,评估其对员工安全和健康的风险级别。

机械行业危险源识别

机械行业危险源识别

机械行业危险源识别在机械行业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员工受伤或财产损失。

本文将介绍机械行业中的主要危险源,包括机械伤害、锐利边缘、运动部件、高压流体、暴露于化学品、电气危险、高处坠落、噪音和振动以及热和火焰等方面。

1.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指员工接触或操作机械设备时,由于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不当或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员工受到意外伤害。

常见的机械伤害类型包括切割、冲压、压榨等。

预防机械伤害的措施包括: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培训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等。

2.锐利边缘锐利边缘是指具有锋利边缘的物体,如刀具、切割机等。

这些物品如果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善,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为了预防锐利边缘的危害,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防护罩、安全隔离栏等安全装置,对锐利边缘进行防护;加强对锐利边缘物品的管理,避免员工随意使用和放置。

3.运动部件运动部件是指机械设备中高速运转的零部件,如齿轮、轴等。

如果这些部件的设计、制造或维护不当,可能会导致意外伤害。

为了预防运动部件的危害,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防护罩、安全隔离栏等安全装置,对运动部件进行防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运动部件的正常运转。

4.高压流体高压流体是指压力超过一定限度的流体,如高压油缸、高压管道等。

如果这些设备的设计、制造或维护不当,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为了预防高压流体的危害,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安全阀、压力表等设备,对高压流体进行控制和监测;加强对高压流体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5.暴露于化学品暴露于化学品是指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接触到化学物质,如油漆、清洗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甚至引发职业病。

为了预防暴露于化学品的危害,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确保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加强对化学品的管理和维护,避免员工随意使用和放置。

机械制造企业常见危险源与防范措施详解

机械制造企业常见危险源与防范措施详解

机械制造企业常见危险源与防范措施详解机械制造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防控措施在机械制造企业中,存在许多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的危险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1.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员工可能接触到各种转动、移动或静止的机械部件,如齿轮、轴、刀具等。

这些部件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夹击、割伤、撞击等伤害。

防控措施:●使用安全的机械设计和操作方法。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

●在危险区域周围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正确操作机械的技能和方法。

1.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指在较高的工作平台上,员工或物品不慎跌落,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防控措施:●对工作平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结构和安全设施完好。

●在高处作业时,应使用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措施。

●对员工进行高处作业的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1.电气事故电气事故是指员工接触电气设备时,可能发生的电击、触电或电火灾等事故。

防控措施:●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使用安全的电气设备和工作方法,避免带电作业。

●在电气设备周围设置绝缘防护设施。

●对员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1.灼伤与爆炸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可能涉及到高温、高压或化学物质等危险因素,导致灼伤、爆炸等事故发生。

防控措施:●对高温、高压或化学物质的作业区域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

●定期检查相关设备的压力、温度等参数,避免超限运转。

●对可能发生灼伤、爆炸的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范措施。

●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1.密闭空间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缺氧、有毒有害气体、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危险因素,可能导致员工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防控措施:本文来自DIY族,并非专业人士请勿随意尝试,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防控措施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防控措施

机械制造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及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机械行业是一个行业类别众多、设备品种繁杂、工种以及涉及的加工技术关联到机械力、热力、电力、光、化学、粉尘、有毒成分等众多因素,危及操作者或有关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下尝试列举机械行业部分分行业的危险源如下:一、金属切削机床产生的危险源(车、铣、磨、刨、镗等):1、直线运动的危险:由机械的往复或接近对人身造成伤害,如刨床、内外圆磨床的往复运动、铣床的升降运动等;旋转运动的危险:机械的旋转部件将人体或衣服卷入,造成伤害,如机床的主轴、卡盘、丝杆,磨削的砂轮,切削刃具---钻头、铣刀锯片等在旋转时伤人;2、静止危险:人接触或与静止的设备产生相对运动,如被设备的尖锐部位或部件划伤、撞伤;3、飞出物击伤:a,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具、工件、破碎的砂轮在高速旋转中飞出伤人;b,飞出的金属切屑:如连续的或破散飞出的切屑飞出伤人;4、机械加工中的烫伤:高温金属切屑对人体的烫伤;5、切屑对眼睛的伤害:切屑高速飞入眼中造成伤害;6、机械加工中的电气伤害。

二、钣金机械产生的危险源(冲、剪、压设备):1、冲、剪、压设备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造成运转失灵;2、冲、剪、压设备未设计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设计不合理;3、冲压模具对操作者的伤害:模具开合时,未能防止操作者手或人体一部分进入模具之间,可能造成伤害;4、冲压工件飞边对操作者的伤害:划伤;5、剪板机及其他设备的传动带、飞轮等运动部件将人体或衣服卷入,造成伤害;6、剪板机脚踏开关误操作:剪板机一般由二人同时操作,脚踏开关易误操作造成人体肢体、皮肤等伤害。

7、冲压,特别是高速冲产生的高分贝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8、冲、剪、压设备使用中的电气伤害。

三、铸造过程的危险源:(造型、熔炼、落砂清理)1、造型中起重、运输的起重伤害、机械伤害;2、铸造设备对人体的伤害:包括撞伤、旋转部件将人体卷入(如混砂设备隔离罩电气连锁装置失灵或设计不合理);3、铸造过程中的电气伤害;4、造型中粉尘伤害造成的矽肺、尘肺等职业病;5、造型中的噪声伤害;6、熔炼过程现场的金属、焦炭及其他辅助材料的运输、起重、堆放、破碎加工中造成的事故伤害;7、铸造熔炼过程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水蒸气等对人体的伤害8、铸造熔炼过程中熔炉高温对炉前工的烫伤、热辐射造成的人体伤害、职业病;9、铸造熔炼过程中高温对浇注工的烫伤、热辐射造成的人体伤害、职业病;10、落砂清理过程中的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11、落砂清理过程中的粉尘造成的矽肺等职业病;12、落砂清理过程中飞砂对人眼、皮肤的伤害等。

机械制造行业危险源辨识(全面)

机械制造行业危险源辨识(全面)

机械制造行业危险源辨识(全面)危险源辨识表(机械制造行业)1.机械伤害o危险源:机械运转部件(如齿轮、链条、刀具等)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o辨识:在机械设备的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锐利边缘和刀具o危险源:锐利边缘和刀具可能割伤或划伤工作人员。

o辨识:在操作锐利工具和边缘时,必须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3.违章操作o危险源:不遵守操作规程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o辨识:制定清晰明确的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以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这些规程。

4.高温物质和设备o危险源:高温设备或物质可能造成人员烫伤或烧伤。

o辨识:对高温设备和物质进行隔离,并在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5.转动和运动部件o危险源:机器的转动和运动部件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o辨识:对机器的转动和运动部件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6.电气安全o危险源:电气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o辨识:确保电气设备有适当的接地和绝缘措施,并定期进行电气安全培训。

7.噪音和振动o危险源:长期暴露于噪音和振动的环境中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o辨识:对产生噪音和振动的设备进行隔离或减振处理,为工作人员提供耳塞或减振手套等防护装备。

8.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o危险源:未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可能增加工作人员受伤的风险。

o辨识: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完好无损,并监督工作人员正确佩戴。

9.不安全的布局和设计o危险源:工作区域或设备布局不当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o辨识:定期对工作区域和设备布局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改进不安全的布局和设计。

10.加工过程和工艺控制o危险源:不规范的加工过程或失控的工艺参数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或设备损坏。

o辨识:制定明确的加工规范和工艺控制参数,并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和监测。

11.设备维护和检查o危险源:设备维护不当或检查不及时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及
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
机械行业就是一个行业类别众多、设备品种繁杂、工种以及涉及的加工技术关联到机械力、热力、电力、光、化学、粉尘、有毒成分等众多因素,危及操作者或有关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下尝试列举机械行业部分分行业的危险源如下:
一、金属切削机床产生的危险源(车、铣、磨、刨、镗等):
1、直线运动的危险:由机械的往复或接近对人身造成伤害,如刨床、内外圆磨床的往复运动、铣床的升降运动等;旋转运动的危险:机械的旋转部件将人体或衣服卷入,造成伤害,如机床的主轴、卡盘、丝杆,磨削的砂轮,切削刃具---钻头、铣刀锯片等在旋转时伤人;
2、静止危险:人接触或与静止的设备产生相对运动,如被设备的尖锐部位或部件划伤、撞伤;
3、飞出物击伤:a,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具、工件、破碎的砂轮在高速旋转中飞出伤人;b,飞出的金属切屑:如连续的或破散飞出的切屑飞出伤人;
4、机械加工中的烫伤:高温金属切屑对人体的烫伤;
5、切屑对眼睛的伤害:切屑高速飞入眼中造成伤害;
6、机械加工中的电气伤害。

二、钣金机械产生的危险源(冲、剪、压设备):
1、冲、剪、压设备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造成运转失灵;
2、冲、剪、压设备未设计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设计不合理;
3、冲压模具对操作者的伤害:模具开合时,未能防止操作者手或人体一部分进入模具之间,可能造成伤害;
4、冲压工件飞边对操作者的伤害:划伤;
5、剪板机及其她设备的传动带、飞轮等运动部件将人体或衣服卷入,造成伤害;
6、剪板机脚踏开关误操作:剪板机一般由二人同时操作,脚踏开关易误操作造成人体肢体、皮肤等伤害。

7、冲压,特别就是高速冲产生的高分贝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
8、冲、剪、压设备使用中的电气伤害。

三、铸造过程的危险源:(造型、熔炼、落砂清理)
1、造型中起重、运输的起重伤害、机械伤害;
2、铸造设备对人体的伤害:包括撞伤、旋转部件将人体卷入(如混砂设备隔离罩电气连锁装置失灵或设计不合理);
3、铸造过程中的电气伤害;
4、造型中粉尘伤害造成的矽肺、尘肺等职业病;
5、造型中的噪声伤害;
6、熔炼过程现场的金属、焦炭及其她辅助材料的运输、
起重、堆放、破碎加工中造成的事故伤害;
7、铸造熔炼过程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其她有毒有害气体与高温水蒸气等对人体的伤害
8、铸造熔炼过程中熔炉高温对炉前工的烫伤、热辐射造成的人体伤害、职业病;
9、铸造熔炼过程中高温对浇注工的烫伤、热辐射造成的人体伤害、职业病;
10、落砂清理过程中的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
11、落砂清理过程中的粉尘造成的矽肺等职业病;
12、落砂清理过程中飞砂对人眼、皮肤的伤害等。

四、锻造过程危险源:
1、锻造设备的机械运动对人体的伤害:空气锤、模锻锤压力机等造成的伤害,起重设备的运动造成的机械伤害等;
2、锻造过程中锻件、料头、氧化皮等飞物击伤、烫伤伤人;
3、锻造过程中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
4、锻造过程中锻炉、高温锻件等高温辐射热造成的灼伤、烫伤、高温致病等危害;
5、锻造过程中设备事故造成的伤害:力锤杆断裂、锤头下滑等事故对操作者的伤害;
6、锻造过程中更换胎膜造成的烫伤、机械损伤。

五、热处理过程的危险源:
1、热处理过程中工件加热产生的高温对人体造成的烫伤、灼伤、高温致病等危害;
2、热处理过程中的工件搬运、起重过程中的机械伤害,高温工件对人体造成的烫伤、灼伤、高温致病等危害;
3、热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强酸、强碱及其她有毒有害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与造成的职业病;
4、热处理过程中加热、起重及其她设备用电过程中的电气伤害。

六、焊接过程的危险源:
1、电焊操作中的电击伤危害;
2、电焊操作过程中的电弧对人体皮肤灼伤、人眼的电弧光等伤害;
3、电焊过程中工件起重的机械伤害;
4、焊接过程中的高空坠落伤害;
5、气焊中的气瓶爆炸;
6、气焊、气割的强光、火花对人体皮肤灼伤、人眼的伤害;
7、焊接过程中的火灾造成的人身伤害。

七、电工操作的危险源:
1、高压电、非安全电压造成的电击伤事故;
2、电工登高操作中的高空坠落造成的人身事故;
3、高压电的跨步电压造成的人身事故;
4、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造成的事故对人身的伤害;
5、用电设备老化、损坏,或接地不良等造成的电击事故;
6、行灯、手持电动工具未使用安全电压造成的电击事故。

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
以上大致阐述了机械制造行业的各种主要的危险源,以下将分别叙述对各类危险源应该采取的控制措施。

一、机械伤害,包括划伤、撞伤、飞物击伤、高空坠落、旋转伤人等,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
1、戴防护用具:如手套、防护服、防护鞋、安全帽等;
2、制订详尽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时要求严格执行;
3、配置高空操作平台护栏,配置往复、旋转机械附近的隔离护栏;
4、部分人身或肢体可能进入的机件,如冲床、剪板机、压机、混砂机等配备机电连锁安全装置,有时还需要配置二道或多道机电连锁安全装置防止失灵;
二、电气伤害
1、制订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时要求严格执行;非专业的电工不得进行电工操作;
2、电工操作应配置安全防护;包括绝缘手套、安全鞋、工具应有必要的绝缘要求,登高操作要有登高防护装置;
3、在作业场所采用安全电压,特别就是使用行灯、手持电动工具时;
4、电路中配置漏电保护器;
5、电气设备应接地防止漏电、静电与雷击;
6、电气线路应设置短路保护、过载保护;
7、定期检查电气线路,防止因线路老化发生事故;
8、电气线路检修时一般不许带电作业,必须带电作业时,应经主管电气的工程技术人员批准,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由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三、高温、烫伤
1、在高温作业的场所:铸造的炉前工、浇注工,热处理的炉前工,电焊工、气焊工、锻工等工种,配置必要的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等防护用具,发放防暑降温的药品与饮品;
2、建立必要的防护隔离;
3、操作现场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防止发生事故;
4、熔炉、浇注设施、热处理设施、煅烧炉、电焊机、气焊设施等要定期检查修理防止因设备、设施故障造成的事故。

四、火灾:火灾会产生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1、机械加工现场要远离或隔离易燃物,包括油料、棉纱等,防止切屑高温引燃易燃物;
2、电焊、电切割现场要远离易燃物;
3、气焊作业要求:氧气与乙炔的存放距离不得小于8m,乙炔发生器附近严禁吸烟,乙炔发生器距离明火、焊接及切割地点不得少于10m;
4、车间作业现场应配置灭火器、消火栓、黄沙等消防器材,必要时可以配置自动报警装置;
5、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演练的内容可包括:灭火、逃生、现场简单救护等,生产、办公现场应标识逃生路线、消防逃生标识、警示等;
五、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特性,会对人(包括生物)、设备、环境造成伤害与侵害的化学品叫危险化学品。

在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场合应遵照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实施
1、机械制造行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的储存室,并有专人管理,出入库必须核查登记,并定期检查库存;
2、危险化学品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并设置安全标志、定期检查储存设备与安全装置;
3、在储存或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场所要张贴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标明危险化学品的名称、危害信息、应急措施以及其她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