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2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1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案 中图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2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1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案 中图版选修6(

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案中图版选修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案中图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案中图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重点)3。

正确分析能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重点)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2.分类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含义那些在漫长地质年代里形成的、储备有限的、经开发利用后无法在现阶段再生的自然资源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得到恢复或再生的资源举例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等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1.矿产资源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吗?【提示】矿产资源并不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只是由于它的更新时间太长,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的。

二、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1)日趋减少的耕地(2)土地退化①原因错误!②表现形式错误!③结果:土地质量下降2.能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1)能源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需求的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猛增,这将造成能源供应紧张。

高二地理中图版选修6课件:2.1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ppt

高二地理中图版选修6课件:2.1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ppt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巨大压力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耕地比重小:我国山地面积大,耕地比重小,约占总土地面积的 13.7%。 ②分布不均:东南占耕地面积的 88.4%,西北占 11.6%。 ③中、低产田比重大:中、低产田约占耕地面积的 2/3。 (2)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我国人口多,增长迅速,造成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②伴随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土地退化、沙化,土壤 污染等原因造成耕地资源减少。
原因
表现
常规能源 储量有限
石油、天然气的耗竭年限为几十年 煤炭的耗竭年限为 400 年
能源的地理
90%的煤炭分布于俄罗斯、美国和中国
分布与实际
70%的石油分布于中东和少数发展中国家
消费量不平衡 约占世界人口 26%的发达国家消耗着总能源开采量的 77%
能源消费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常规能源为主导,但它们的含量有限, 面临枯竭危险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目前世界上面临的土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数量(耕地面积减少)和质 量(土地退化)两大方面。
1.耕地日趋减少的原因(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非农业用地增 长迅速,导致耕地,尤其是人均耕地日趋减少,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 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123456
3.关于我国耕地不足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山地多,平原少 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 ③高产稳产田的面积远
低于低产田面积 ④东部各省区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都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解析:我国耕地不足的自然原因是耕地面积所占比重小,人均耕地少,且后备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课件中图版选修6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课件中图版选修6

③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它的分布无规律可循
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自然资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直接从自然 界获得,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用于人类生产和生 活的那部分物质和能量。第(2)题,自然资源虽然数量是有限的, 但其潜力是无限的;虽然分布不均衡,但其分布有规律可循, 如可再生资源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而矿产资源 具有地质规律性分布特征。 答案:(1)B (2)D
通过了解资源问题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生存环境所带来的深
刻影响,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自主学习】 1.概念 (1)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 非物质的要素。 (2)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是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 够产生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__自__然__环__境__因__素___ 和条件的总称。
(4)不对。消耗能源的总量不仅与人口总数有关,还与人均耗能 量有关。发达国家尽管人口数量少,但是经济发达,人均消费 水平高,人均能源消耗量多,所以能源消耗总量大;发展中国 家人口数量多,但是经济欠发达,人均消费水平低,人均耗能 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能源消耗总量普遍较低。
【核心归纳】 1.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 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利用作为生产、生活原材料的物质、能量 的来源。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毁林开荒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2章第1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教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2章第1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教案

2.1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是十分必要的。

自然资源包括的范围很广,在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课本重点以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能源资源加以说明。

学情分析:自然资源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学习时应该很感兴趣。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等内容,对自然资源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自然资源在开发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及原因的理解,学生分析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学中应运用实例,循序引导,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资源问题的表现形式及主要原因。

3.了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几个原因。

4. 通过查阅资料说明目前所面临的资源问题,培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通过了解资源问题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生存环境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

2.土地资源问题的表现形式。

3. 能源供应紧张的原因。

难点: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CCTV公益广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视频导入新课:自然资源与我们密切相关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

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阳光和水;冶炼钢铁,需要开采铁矿;电灯照明、开动机器,需要用煤、石油或水能动力;建筑房屋,所用的水泥是用石灰石烧制而成,所用的木材则取自森林;就连我们学习所用的纸张和木杆铅笔,也需要用木材作原料。

一、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复习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复习课件

C.③④
D.①④
自我检测区
解析 由题图可知我国人均耕地处于不断减少的趋势,加 上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被占用耕地多,后备土地资源少的 现状,因此必须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耕地减少趋势。为保 证粮食自给,在现有耕地的情况下要改善耕地质量,提高 单位面积产量。
自我检测区
4.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
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依靠 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得到 恢复或④ 再生 的资源
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石、 举例 ⑤煤 、⑥ 石油 等化石
燃料等
生物资源、⑦ 土地 资 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自主学习区 二、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土地资源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1)日趋减少的⑧ 耕地 。
自主学习区
2.能源问题 (1)表现:能源⑮ 供应紧张 。 (2)原因 a.石油、煤、天然气等⑯ 常规能源 储量有限。 b.能源的地理分布与⑰ 实际消费 量不平衡。 c.世界能源⑱ 消费结构 不合理。
A.铝土矿
B.钢材
C.小麦
D.雷电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自然资源的概念判断某种物质是
否属于自然资源。要明确自然资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它
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
它又不同于自然环境的其他部分,它是可以用于人类生产
和生活的那部分物质和能量。
自我检测区 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 2~3 题。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 利用和保护 复习课件
网络构建区
章末整合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① 价值的,以 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② 自然环境 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6课件 第2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6课件 第2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35 “思考” 1.污水处理的基本环节有初步处理(沉淀泥沙等)—再处
理(滴流过滤,细菌分解)—追加处理(天然净化、氯消毒)。
本 课
2.污水处理的再生水可用来农业灌溉、厕所冲洗、园林

目 喷灌、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河流恢复、

关 洗洁等。现在还在向饮用水的方向发展。

关 柴油、生物制氢等。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30 “思考”
本 1.节能示范楼主要从节能照明、自控系统等方面节能

栏 的。

开 关
2.可以设置太阳能热水器、将背阳处的窗子设计小、屋
顶安装太阳能电池发电设备供晚间使用等进行建筑物的节
能。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30 “复习题”
本 1.煤矿开采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1)地下开采:引起
本 课
部、澳大利亚中西部、美国西南部、南美洲西部。这些地区

目 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地处大陆内部以及信风的离岸风

关 处,降水少,蒸发量大,导致缺水严重。
2.结合自己学校的地理位置、气候、工农业用水、水资
源总量多少、水污染状况等方面分析总结该题答案。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33 “思考” 1.我国缺水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甘肃西北部、
网络构建区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章末整合
章末整合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第一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本 课
教材P20 “探索”

目 “探索”中的三段文字,从人类消耗矿产资源、耕地减少

中图版地理选修6课件:第2章 第1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中图版地理选修6课件:第2章 第1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自然资源的判断标准 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界获得。 (2)经济属性:在现在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有多种分类。比较常见的是按照自然资源是否能够更新或恢复, 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上绿色植物固定的太 阳能,水能、风能、波浪能等也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因为没有太阳辐射, 就不会有大气运动和水循环,也就不会有水能和风能。而地热则是来自地球内 部的能量。煤炭自产业革命后就已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石油资源则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水能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历史较长,规模较大, 所以它们都是常规能源。但煤炭、石油是矿产资源,非可再生。故同时符合太 阳能、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只有水能。
土壤沙化 要的原因;植被破坏是造成土地退化的重要原
土地资 土地 土壤盐渍化 因;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以及灌溉系统不健全,
源问题
退化
田间工程不配套,也会导致土地退化;生产和生
土壤肥力贫瘠
活排放的有毒物质对土地造成的污染,也是土地
(肥力下降)
退化的原因之一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提示】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 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等造成植被破坏导致土地退化。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 1 问题 2 问题 3 问题 4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1 自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1 自

2.1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课标解读1.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2.通过对图表材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资源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主要原因。

3.通过相关事例分析和数据图表分析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原因。

●新课导入建议展示材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2012年7月10日发布,我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由此导入新课——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流程设计①看教材P20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20~2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完成[思考交流]2。

→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3。

↓步骤6:先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以明确掌握已学内容,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步骤5:教师通过[例2]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23图2-1-5的解读以及[思考解答]中对教材P21、P22、P23思考的解答,讲解研析“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总结方法规律。

←步骤4;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3。

←步骤3:教师通过[例1]的解读,讲解研析“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总结方法规律。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资源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主要原因。

3.了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原因。

1.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重点)2.能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1.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和将来福利 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2.分类
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那些在漫长地质年代里形
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
成的、储备 有限 的、
含义
依靠 生态系统 自身的运行
经 开发利用 后无法
得到恢复 或再生 的资源
在 现阶段再生的自然资源
各种金属和非金属 矿石、 生物资源、 土地 资源、 举例
煤 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等 水资源、气候 资源等
3.可再生资源一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提示】 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等 只有利用合理、保护得当,才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如 果它们的资源环境遭破坏,或者利用速度超过了更新速度, 就会出现资源的短缺和枯竭。
1.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区别和联系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自然资源是 指人类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的部分,因此自然资源是自然环 境的组成部分。(如图)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提示】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 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等造成植被破坏导 致土地退化。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问题导思】 1.如何划分非可再生资源与可再生资源? 【提示】 按照自然资源是否能够更新或恢复。 2.如何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非可再生性? 【提示】 其再生周期远远长于人类历史;再生速度慢 于人类对它的消耗速度。
土壤肥力下降
③结果: 土地质量 下降
2.能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能源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需求的增长,人们 对能源的需求量猛增,这将造成能源 供应紧张 。
(2)产生原因 ①石油、煤、天然气等常规能源 储量有限 ; ②能源的 地理分布 与实际消费量不平衡; ③世界能源 消费结构 不合理。
2.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的措施 解决我国能源紧张问题须立足国内,把节约能源放在第 一位,逐步建立一个节能的社会,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 元化、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实行“进口源 地”和“运输线路”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建立石油战略储 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 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和开 发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 革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 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导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2012 年 7 月 10 日发布,我国土 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 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 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环境规划署对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 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 价值 的,以 提高人类当
1.矿产资源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吗? 【提示】 矿产资源并不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只是由于 它的更新时间太长,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 不可再生的。
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土地退化
农业 开垦
植被破坏
①原因过度 放牧

不合理
农业活动
有毒物质 排放
水土流失 ②表现形式土 土壤壤沙盐化渍化
2.自然资源的判断标准 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界获得。 (2)经济属性:在现在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 和生活。
3.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有多种分类。比较常见的是按照自然资源是否 能够更新或恢复,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图中阴影部分是指( )
A.煤炭 C.石油
B.水能 D.地热
【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需明确能源资源的不同分类方 法。根据能源资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 能源;根据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可将其分为常规能源和 新能源;而根据能源资源的形成和来源,又可将其分为太阳 能、地球内能和潮汐能。
【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上 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水能、风能、波浪能等也是来自太 阳辐射的能量,因为没有太阳辐射,就不会有大气运动和水 循环,也就不会有水能和风能。而地热则是来自地球内部的 能量。
2.依据教材图2-1-3土壤被侵蚀和图2-1-4过度放 牧导致草地退化,分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由图可知,土壤失去植被保护遭受侵蚀使营 养成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土地退化。植被破坏是土 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哪种能源所占比重最大?解决 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煤炭自产业革命后就已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石油资源 则自20世纪50年代起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水能被人类开 发利用的历史较长,规模较大,所以它们都是常规能源。但 煤炭、石油是矿产资源,非可再生。故同时符合太阳能、常 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只有水能。
【答案】 B
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问题导思】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巨大压力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提示】 (1)耕地比重小:我国山地面积大,耕地比 重小,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3.7%。 (2)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3)中、低产田比重大,约占耕地面积的2/3。
【提示】 煤炭;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开发新能源。
1.土地资源问题
2.能源问题
我国的能源现状及解决途径 1.我国能源现状 (1)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2)能源地区分布不平衡:我国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 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低。 (3)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单位产值能耗高。 (4)能源需求增长快、供应矛盾日益突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 年 6 月 25 日第 23 个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为 “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材料二 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
材料三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
(1)要解决 a 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 哪些措施?
(2)说明 b、c、d 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思路点拨】 第(1)题,先确定a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 和松嫩平原,然后确定其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相 应的解决措施。第(2)题,从耕地比重、人口、城市化等方面 分析。第(3)题,结合两图反映的信息分析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