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练习题(带答案)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1 下列系统中哪些属于开环控制,哪些属于闭环控制?①家用电冰箱②家用空调器③家用洗衣机④抽水马桶⑤普通车床⑥电饭煲⑦多速电风扇⑧高楼水箱⑨调光台灯开环控制:③家用洗衣机⑤普通车床⑦多速电风扇⑨调光台灯闭环控制:①家用电冰箱②家用空调器④抽水马桶⑥电饭煲⑧高楼水箱1.2 图1-14所示为一压力自动控制系统,试分析该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和扰动变量是什么?画出该系统的框图。

图1-14 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图1-15 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容器P被控变量:罐内压力操纵变量:物料输入流量扰动变量:出口流量系统框图如下:1.3 图1-15所示是一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试分析该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和扰动变量是什么?画出该系统的框图。

被控对象:加热炉被控变量:炉内温度操纵变量:燃料流量扰动变量:进料量系统框图如下:1.4 按设定值的不同情况,过程控制系统分为哪几类?过程控制系统分为三类: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5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有哪几种基本形式?过程控制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控制系统过渡过程有五种基本形式:发散振荡、单调发散、等幅振荡、衰减振荡和单调衰减。

1.6 某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单位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1-16所示。

试分别求出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调整时间(设定值为200℃)。

图1-16 题1.6图最大偏差:30℃余差:5℃衰减比:5:1振荡周期:15min调整时间:22min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2.1 求取图2-55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图中物理量角标i代表输入,o代表输出。

a)b)图2-55 习题2.1图a)(由分压公式求取)上式中,,。

b)上式中,,2.2 惯性环节在什么条件下可近似为比例环节?又在什么条件下可近似为积分环节?惯性环节在T很小的时候可近似为比例环节;T很大的时候条可近似为积分环节。

过程控制试题及答案解析

过程控制试题及答案解析

三:简答题32分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答: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

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

2.正反方向判断气开气关,如何选择?P84答:所谓起开式,是指当气体的压力信号增大时,阀门开大;气关式则相反,压力增大时,阀门关小。

气动调节阀气开气关形式的选择,主要从工艺生产的安全来考虑的。

详见例题3-5气开气关调节阀的选择主要是从生产安全角度和工艺要求考虑的,当信号压力中断时应避免损坏设备和伤害操作人员。

如阀门处于开的位置时危害性小,则应选气关式反之选用气开式。

3.控制器正反方向判断P133答:所谓作用方向,就是指输入作用后,输出的变化方向。

当输入增加时,输出也增加,则成该环节为“正环节”,反之,当输入增加时,输出减少,则称“反作用”。

具体步骤(1),判断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那个方向,主要由工艺机理确定。

(2)确定执行器的正/反作用方向由安全工艺条件决定。

(3)确定广义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4)确定执行器的正/反作用方向4.串级系统方框图P176及特点是什么?答:特点(1)减小了被控对象的等效时间常数;(2)提高了系统工作频率;(3)对负载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5.前馈反馈的区别有哪些?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2)控制作用发生时间方面:反馈控制器的动作总是落后于扰动作用的发生,是一种“不及时”的控制;扰动发生后,前馈控制器及时动作。

(3)控制结构方面:反馈为闭环控制,存在稳定性问题,即使闭环环节中每个系统都是稳定的,但闭环后稳定与否,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前馈属于开环控制,各环节稳定,系统必然稳定。

过程控制课后答案全

过程控制课后答案全

过程控制课后答案全第一章思考题及习题1.1什么是控制通道?什么是干扰通道?它们的特性对控制系统的质量有什么影响?答:所谓“通道”,就是某个参数影响另外一个参数的通路,这里所说的控制通道就是控制作用(一般的理解应当是控制器输出)u(s)对被控参数y(s)的影响通路(一般的理解是控制作用通过执行器影响控制变量,然后控制变量通过被控对象再影响被控参数,即广义对象上的控制通道)。

同理,干扰通道就是干扰作用f(s)对被控参数y(s)的影响通路。

干扰通道的特性对控制系统质量影响如下表所示。

控制通道特性对控制系统质量的影响如下表所示1.2如何选择控制变量?答复:① 所选控制变量必须是可控的。

②所选控制变量应是通道放大倍数比较大者,最好大于扰动通道的放大倍数。

③所选控制变量应使扰动通道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而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应适当小一些为好,但不易过小。

④ 所选控制变量的通道纯滞后时间应尽可能小。

⑤所选控制变量应尽量使干扰点远离被控变量而靠近控制阀。

⑥ 在选择控制变量时,还应考虑过程的合理性。

一般来说,生产负荷与产品产量直接相关,不应频繁变动。

在不十分必要的情况下,不应选择生产负荷作为控制变量1.3控制器的比例度δ变化如何影响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对控制系统的动态质量有什么影响?答:当g(s)=k时,即控制器为纯比例控制,则系统的余差与比例放大倍数成反比,也就是与比例度δ成正比,即比例度越大,余差也就越大。

CcK增大δ控制精度提高(残余误差减小),但系统稳定性降低。

c1.44:1使用衰减曲线法调整控制器参数的要点是什么?答:衰减曲线法是在系统闭环情况下,将控制器积分时间t放在最大,微分时间t放在最小,比例度放于适当数值(一般为100%),然后使δ由大往小逐渐改变,并在每改变一次δ值时,通过改变给定值给系统施加一个阶跃干扰,同时观察过渡过程变化情况。

如果衰减比大于4:1,δ应继续减小,当衰减比小于4:1时δ应增大,直至过渡过程呈现4:1衰减时为止。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及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试卷C卷一、填空题(每空1.5分)(本题33分)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等环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4、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5、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三大类。

6、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一般有机理建模、试验建模和混合建模。

7、积分作用的优点是可消除稳态误差(余差),但引入积分作用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

8、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可分为单闭环比值控制、双闭环比值控制和变比值控制三种。

9、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期存在偏差。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本题15分)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3、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本题32分)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答: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

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1)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3)微分参数Kd,作用是能遇见偏差变化趋势,产生超前控制作用,减少超调量,减少调节时间。

2、前馈与反馈的区别有哪些?答:(1)控制依据: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

过程控制 习题与答案

过程控制 习题与答案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过程控制习题与答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1章绪论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机构,检测变送装置。

1-3简述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扰动(干扰)量、设定(给定)值和偏差的含义?解答:被控对象自动控制系统中,工艺参数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设备或机器等。

被控变量被控对象内要求保持设定数值的工艺参数。

操纵变量受控制器操纵的,用以克服扰动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设定值的物料量或能量。

扰动量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被控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因素。

设定值被控变量的预定值。

偏差被控变量的设定值与实际值之差。

1-4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 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按照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1.定值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设定值恒定不变的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使被控变量最终回到设定值或其附近.以后无特殊说明控制系统均指定值控制系统而言.2.随动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的设定值是不断变化的.随动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被控变量能够尽快地,准确无误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而变化3.程序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的设定值也是变化的,但它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即设定值按一定的时间程序变化。

过程控制习题集.详解

过程控制习题集.详解

过程控制习题集一、判断题1. 过程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塔、容器、贮糟等)、机器称为被控对象。

()2. 扰动量是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答案:扰动量是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3. 由调节器输出至被调参数间的所有环节称为干扰通道。

()答案:由调节器输出至被调参数间的所有环节称为调节通道。

4. 过程控制系统的偏差是指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5. 由控制阀操纵,能使被控变量恢复到设定值的物料量或能量即为操纵变量。

()6. 按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是否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7.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设定值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答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设定值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8. 在一个定值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

()答案:在一个定值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静态,静态是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9. 对一个系统总是希望能够做到余差小,最大偏差小,调节时间短,回复快。

()10. 时间常数越小,被控变量的变化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被控变量的变化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11. 时间常数指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达到新稳态值的63.2 %所需要的时间。

()12. 对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小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13.放大倍数K 取决于稳态下的数值,是反映静态特性的参数。

()14.对象特性放大系数Κm是动特性,时间常数Tm和滞后时间τm是测量元件和变送器的静态特性。

()答案:对象特性放大系数Κm是静特性,时间常数Tm和滞后时间τm是测量元件和变送器的动特性。

过程控制部分习题答案-完整版

过程控制部分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3 常用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答:过程控制系统主要分为三类:1. 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被控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控制的,最终达到或消除或减小偏差的目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

它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过程控制系统。

2.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控制的,扰动是控制的依据。

由于没有被控量的反馈,所以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

由于是开环系统,无法检查控制效果,故不能单独应用。

3.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迅速及时的克服主要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而前馈—反馈控制利用反馈控制克服其他扰动,能够是被控量迅速而准确地稳定在给定值上,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

3-4 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内容?它们的定义是什么?哪些是静态指标?哪些是动态质量指标?答:1. 余差(静态偏差)e :余差是指系统过渡过程结束以后,被控参数新的稳定值y(∞)与给定值c 之差。

它是一个静态指标,对定值控制系统。

希望余差越小越好。

2.衰减比n:衰减比是衡量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质量指标,它等于振荡过程的第一个波的振幅与第二个波的振幅之比,即:n <1系统是不稳定的,是发散振荡;n=1,系统也是不稳定的,是等幅振荡;n >1,系统是稳定的,若n=4,系统为4:1的衰减振荡,是比较理想的。

衡量系统稳定性也可以用衰减率φ4.最大偏差A :对定值系统,最大偏差是指被控参数第一个波峰值与给定值C 之差,它衡量被控参数偏离给定值的程度。

5.过程过渡时间ts :过渡过程时间定义为从扰动开始到被控参数进入新的稳态值的±5%或±3%(根据系统要求)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

它是反映系统过渡过程快慢的质量指标,t s 越小,过渡过程进行得越快。

6.峰值时间tp: 从扰动开始到过渡过程曲线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根据系统要求)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

称为峰值时间tp 。

过程控制练习题(带答案)

过程控制练习题(带答案)

练习题一、填空题1.定比值控制系统包括:(开环比值控制系统)、(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和(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2.控制阀的开闭形式有(气开)和(气关)。

3.对于对象容量滞后大和干扰较多时,可引入辅助变量构成(串级)控制系统,使等效对象时间常数(减少),提高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频率。

4.测量滞后包括测量环节的(容量滞后)和信号测量过程的(纯滞后)。

5.锅炉汽包水位常用控制方案为:(单冲量水位控制系统)、(双冲量控制系统)、(三冲量控制系统)。

6.泵可分为(容积式)和(离心式)两类,其控制方案主要有:(出口直接节流)、(调节泵的转速)、(调节旁路流量)。

7.精馏塔的控制目标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使塔的总收益最大或总成本最小。

具体对一个精馏塔来说,需从四个方面考虑,设置必要的控制系统,分别是:物料平衡控制、(能量平衡控制)、(约束条件控制)和(质量控制)。

1. 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形式包括: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和(多变量前馈控制系统)。

2. 反馈控制系统是具有被控变量负反馈的闭环回路,它是按着(偏差)进行控制的;前馈控制系统是按(扰动)进行的开环控制系统。

3. 选择性控制系统的类型包括:(开关型)、(连续型)和(混合型)。

4. 常用控制阀的特性为(线性)、(快开)、(对数)、和(抛物线)特性。

5. 阀位控制系统就是在综合考虑操纵变量的(快速性)、(经济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控制系统。

6. 压缩机的控制方案主要有:(调速)、(旁路)和节流。

7. 化学反应器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它的控制一般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物料平衡控制、(能量平衡控制)、(质量控制)和(约束条件控制)。

二、简答题1.说明生产过程中软保护措施与硬保护措施的区别。

答:所谓生产的软保护措施,就是当生产短期内处于不正常情况时,无须像硬保护措施那样硬性使设备停车,而是通过一个特定设计的自动选择性控制系统,以适当改变控制方式来达到自动保护生产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控制练习题(带答案)练习题一、填空题1.定比值控制系统包括:(开环比值控制系统)、(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和(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2.控制阀的开闭形式有(气开)和(气关)。

3.对于对象容量滞后大和干扰较多时,可引入辅助变量构成(串级)控制系统,使等效对象时间常数(减少),提高串级控制系统的工作频率。

4.测量滞后包括测量环节的(容量滞后)和信号测量过程的(纯滞后)。

5.锅炉汽包水位常用控制方案为:(单冲量水位控制系统)、(双冲量控制系统)、(三冲量控制系统)。

6.泵可分为(容积式)和(离心式)两类,其控制方案主要有:(出口直接节流)、(调节泵的转速)、(调节旁路流量)。

7.精馏塔的控制目标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使塔的总收益最大或总成本最小。

具体对一个精馏塔来说,需从四个方面考虑,设置必要的控制系统,分别是:物料平衡控制、(能量平衡控制)、(约束条件控制)和(质量控制)。

1. 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形式包括: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和(多变量前馈控制系统)。

2. 反馈控制系统是具有被控变量负反馈的闭环回路,它是按着(偏差)进行控制的;前馈控制系统是按(扰动)进行的开环控制系统。

3. 选择性控制系统的类型包括:(开关型)、(连续型)和(混合型)。

4. 常用控制阀的特性为(线性)、(快开)、(对数)、和(抛物线)特性。

5. 阀位控制系统就是在综合考虑操纵变量的(快速性)、(经济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控制系统。

6. 压缩机的控制方案主要有:(调速)、(旁路)和节流。

7. 化学反应器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它的控制一般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物料平衡控制、(能量平衡控制)、(质量控制)和(约束条件控制)。

二、简答题1.说明生产过程中软保护措施与硬保护措施的区别。

答:所谓生产的软保护措施,就是当生产短期内处于不正常情况时,无须像硬保护措施那样硬性使设备停车,而是通过一个特定设计的自动选择性控制系统,以适当改变控制方式来达到自动保护生产的目的。

这样就可以减少由于停车而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而硬保护措施将使得生产设备停车。

2.前馈控制主要应用在什么场合?答:前馈控制主要用于下列场合:(1)干扰幅值大而频繁,对被控变量影响剧烈,单纯反馈控制达不到要求时; (2)主要干扰是可测不可控的变量;(3)对象的控制通道滞后大,反馈控制不及时,控制质量差时,可采用前馈一反馈控制系统,以提高控制质量。

3.怎样选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答:串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高精度地稳定主变量,对主变量要求较高,一般不允许有余差,所以主控制器一般选择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当对象滞后较大时,也可引入适当的微分作用。

串级控制系统中对副变量的要求不严。

在控制过程中,副变量是不断跟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副控制器一般采用比例控制规律就行了,必要时引入适当的积分作用,而微分作用一般是不需要的。

4.简述均匀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

答:以液位与流量的均匀控制为例,其控制方案有简单均匀控制与串级均匀控制两种。

从结构上来讲,简单均匀控制与一般的液位控制系统一样,串级均匀控制与一般的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一样。

其区别在于均匀控制与一般的控制系统目的不一样。

之所以能够使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得到协调,是通过控制器参数整定来实现的。

均匀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一般都采用纯比例作用,且比例度很大,必要时才引入少量的积分作用。

5.分程控制系统的主要应用场合有哪些?答:分程控制系统的应用场合主要有:(1)用于扩大控制阀的可调范围,改善控制品质; (2)用于控制两种不同的介质流量,以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3)用作生产安全的防护措施。

1.积分饱和的危害是什么? 有哪几种主要的抗积分饱和措施?答:当控制器处于积分饱和状态时,它的输出将达到最大或最小的极限值,该极限值已超出执行器的有效输入信号范围,所以当有控制信号来的时候控制器就无法及时响应,必须等待其退出积分饱和才能响应,这样会对系统的工作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会造成事故。

抗积分饱和的主要方法有限幅法、外反馈法和积分切除法。

2. 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答: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反馈控制前馈控制1)控制的依据被控变量的偏差干扰量的大小2)检测的信号被控变量干扰量3)控制作用发生的时间偏差出现后偏差出现前4)系统结构闭环控制开环控制5)控制质量有差控制无差控制6)控制器通用PID 专用控制器7)经济性和可靠性一种系统可克服多种干扰对每一种都要有一个控制系统3. 什么叫比值控制系统?其类型有哪些?答: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数符合一定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

通常为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用来保持两种物料的流量保持一定的比值关系。

类型有:开环比值、单闭环和双闭环,以及变比值控制等。

4. 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变量应如何选择?答: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变量的选择原则是:(1)主、副变量间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副变量的变化应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主变量的变化;(2)通过对副变量的选择,使所构成的副回路能包含系统的主要干扰;(3)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副回路包含更多的主要干扰,但副变量又不能离主变量太近;(4)副变量的选择应考虑到主、副对象时间常数的匹配,以防“共振”的发生5. 什么是多冲量控制系统? 主要应用场合是什么?所谓多冲量控制系统,是指在控制系统中,有多个变量信号,经过一定的运算后,共同控制一只执行器,以使某个被控的工艺变量有较高的控制质量。

多冲量控制系统这个名称主要在锅炉的给水系统控制中应用比较广泛。

三、分析题1、图示为某管式加热炉原油出口温度分程控制系统,两分程阀分别设置在瓦斯气和燃料油管线上。

工艺要求优先使用瓦斯气供热,只有瓦斯气量不足以提供所需热量时,才打开燃料油控制阀作为补充。

根据上述要求确定:1)A、B两控制阀的开闭形式及每个阀的工作信号段(假定分程点为0.06MPa);2)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3)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并简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

解:1)A、B 均为气开式A:0.02~0.06MPa;B:0.06~0.10MPa2)控制器为“反作用”3)系统方块图工作原理:(1)当出口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仅A阀打开工作,B关闭;(2)当出口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A 和B 阀同时工作。

2、图示为油品储罐N2 封分程控制系统。

其工作原理为:1)向油罐注油时,排空气;2)从油罐抽油时,放氮气。

根据已知内容确定:1)控制阀A和B的类型,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2)控制阀A和B的分程区域;3)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并简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

解:1)控制阀A应选气开阀,则控制器应为反作用,B 阀应选气闭。

2)分程区域:为了保证安全,不使贮罐压力过高,能源中断时氮气阀A应该关闭,放空阀B 打开,所以B阀应在小信号段,A 阀在高信号段。

3)系统方块图工作原理:A阀(充N2)采用气开式,B 阀(放空)为气闭式,控制器为反作用。

(1)向油罐注油时P↑→PC↓(<0.06MPa)→A阀全关、B阀开→P↓;(2)从油罐抽油时P↓→PC↑(>0.06MPa)→B 阀全关、A 阀开→P↑。

四、计算题1、某前馈-串级控制系统如图所示。

已知:要求:1)汇出该系统的方块图;2)计算前馈控制器的数学模型。

解:1)系统方块图2)前馈控制器的数学模型2、在甲烷转化反应中,为了保证甲烷的转化率,就必须保持天然气、水蒸汽和空气之间成一定的比值(1:3:1.4)。

工艺生产中最大负荷为:水蒸气流量的最大值Fsmax=31100m3/h;空气流量的最大值Famax=14000 m3/h ;天然气流量的最大值Fnmax=11000 m3/h。

现采用差压法测量流量,未经开方运算,系统组成如图示:1)说明控制系统的类型;2)画出系统方框图;3)分别计算比值系数。

解:1)控制系统的类型:两个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的混合(2 分)2)系统方块图(5 分)(方块图中F1、F2、F3 分别为天然气、水蒸汽和空气)五、综合题1、下图为锅炉设备主要工艺流程图,其任务是根据生产负荷的需要,供应一定压力或温度的蒸汽,同时使得锅炉在安全、经济的条件下运行。

试分析:1)锅炉设备需要哪些主要的控制系统,说明各个系统的被控变量和控制变量;2)为汽包水位设计一个双冲量控制系统,画出其原理图。

答:1)主要控制系统:(12 分)(1)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汽包水位作为被控变量,给水流量作为操纵变量。

(2)锅炉燃烧系统的控制:被控变量:蒸汽压力(负荷),烟气成方(经济燃烧指标)和炉膛负压;操纵变量:燃料量、送风量、引风量。

(3)过热蒸汽系统的控制:被控变量为过热蒸汽温度,操作变量为减温器的喷水量;(4)锅炉水处理过程的控制:一般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水进行软化处理;另外采用蒸汽加热进行除氧处理。

2)双冲量控制系统原理图(8分)2、加热炉设备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生产需要,将工艺介质加热到一定温度。

试说明:1)设置燃油加热炉的安全联锁保护系统的作用是什么?2)可能产生事故的原因是什么?相对应的安全联锁保护系统有哪些?并说明软硬保护。

3)为燃油加热炉安全联锁保护控制系统,画出其原理图。

4)确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温度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形式和选择器的高低选择型式。

答:1)设置燃油加热炉的安全联锁保护系统的作用是为安全生产、防止事故。

2)燃油加热炉可能出现如下事故:①工艺介质流量过小或中断,切断燃料油(工艺介质流量检测联锁保护系统FT102);②燃料油压力过低会回火(燃料油流量检测联锁保护系统FT101);③燃料油压力过高会脱火(燃料油压力过高选择性控制系统PT101);④某种原因灭火(火焰监视器检测联锁保护系统BS101);⑤雾化蒸汽压力过低或中断,造成燃料油雾化不良无法燃烧(雾化蒸汽压力检测联锁保护系统PT102)。

其中:(PT101)为软保护措施,其它均为硬保护措施。

3)4)控制阀选择:当气源中断时,应切断燃料,控制阀应关闭,故选气开型。

温度控制器选择:温度增高时,应减小燃料,控制信号减小,故反作用。

选择器的高低选择:低值选择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