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主义建筑
关于极简主义的著名建筑

关于极简主义的著名建筑一、极简主义建筑极简主义建筑是在建筑界影响最大的一种风格,以简单干净的形式和秩序来表达建筑的基调。
它的简洁设计将功能性与形式性有机结合,使建筑物的实际功能与华丽外表不失叙事性。
极简主义建筑强调傲慢的结构、材料与类型,它有一种高雅冷静的气质,能够实现空间内景外景间的变化。
它通常会有一个特别的特色,它从现代主义早期启示中演变而来,即在节能与功能之外,重视室内外景观的和谐一致性。
1、德国埃森大教堂:由德国建筑师维尔姆·桑贝尔(Werner Sobek)于2000年设计的埃森大教堂,是一座采用传统的矩形设计,充分利用色彩和光来突出建筑外表的样式。
钢结构和外墙是一体的,大面积的落地窗和落地扇可以让室内充分享受温馨的光照,并且用素朴的材料完整再现了其简洁的设计理念。
2、英国必和必拓国际展览中心:必和必拓国际展览中心由英国建筑师理查德·杰克逊(Richard Jackson)于1997年设计,该建筑体量巨大,但外观简洁而优雅,色彩柔和。
它具有一个井字形的外墙,以及一座节约能源的圆形穹顶,以体现出节能、功能和环保的主题。
此外,它利用太阳能恰当地调节室内温度,实现环保意识的全面提升。
3、新加坡后海旅馆:新加坡后海旅馆由新加坡建筑师乔治·摩尔(George Moore)于1995年设计,这是一座以人的一致设计理念建成的住宿酒店,它以其有趣的中式建筑形式受到了巨大的关注。
在细节上,它使用了许多金属材料,包括铝、钢和铁,以极简的手法,完美地完成了室内外的整体融合。
同时,改建的穹顶也是该建筑的结构特点,创造出一个有趣的空间体验。
4、奥地利萨尔茨堡城堡:萨尔茨堡城堡由奥地利建筑师拉斐尔·萨伯里(Rafael Salber)于1909年设计,它是一座极富有个性的城堡式建筑,以水平和垂直的方式,将温和的洞穴变成一个庄严宏伟的空间。
其外观平静简洁,银灰色墙壁和灰绿色共同点缀,使得它成为当地山景的主要元素;此外,穹顶、窗户、庭院和宽大的道路也极具特色。
对极简主义建筑的看法

对极简主义建筑的看法摘要:一、极简主义建筑的定义与特点二、极简主义建筑的起源与发展三、极简主义建筑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四、极简主义建筑的优缺点分析五、我国极简主义建筑的现状与展望六、如何看待极简主义建筑的未来发展正文:一、极简主义建筑的定义与特点极简主义建筑,顾名思义,是一种倡导简约、实用、高效的建筑风格。
它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
极简主义建筑的特点主要包括:简洁的线条、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无过多的装饰、注重功能与空间利用等。
二、极简主义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极简主义建筑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受到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建筑师们开始寻求一种经济、实用、高效的建筑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建筑潮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和审美观念。
三、极简主义建筑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在现代社会,极简主义建筑已经渗透到了住宅、办公、商业等各个领域。
它的简约、实用、高效特点满足了现代人对生活品质和环保意识的需求,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四、极简主义建筑的优缺点分析极简主义建筑的优点主要包括:简约美观、空间利用率高、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等。
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过于注重功能性可能导致建筑美学的缺失,以及极简设计容易产生单一、冷漠的氛围。
五、我国极简主义建筑的现状与展望近年来,我国极简主义建筑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城市地标性建筑都采用了极简主义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极简主义建筑在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六、如何看待极简主义建筑的未来发展总体来说,极简主义建筑是一种符合现代社会需求、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建筑风格。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师们需要在注重功能性的同时,更加关注建筑美学和人文关怀,使极简主义建筑既能满足实用需求,又能体现独特的审美价值。
极简主义建筑流派

在40多年的建筑实践中,西扎并没有系统地从事过建
筑理论的研究,但他却在实践中写下很多饶有趣味的 短文,这些短文将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思考进行了 记录与总结,他说:‚除了反思每次设计的心路历程 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加精确和深刻的理论分析 可做。‛
乡土情结
这是西扎的主要思想与理念, 成型于20世纪50年代---葡萄牙 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西扎 早期建筑作品表现出对源于 ‚ 地方 ‛与‚ 乡土 ‛的形式敏 锐,通过致力于用现代的手法演 绎葡萄牙传统,西扎发展了他独 特的空间技巧和建筑语言,为他 随后的建筑创作积淀了原型性的 力量。
专业: 12 土木 姓名:王孜浩 路景顺 尤炳 焜
也译作简约主义或微模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60年代所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又可称为‚Minimal Art”,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 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 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 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 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 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筑语言和思考方式回应现实世界的种种变革和矛盾,实现 了建筑的现代性与地域性的完美结合。西扎对建筑本质的 不懈追求,其近乎完美的设计造诣以及非凡的人格魅力是 非常值得学习。
教育简历 1979-1984建筑学学士,清华大学建筑系。 1989-1991城市设计硕士,荷兰德尔富特大学及安德毫芬大学建筑系。荷兰 1991-1993建筑学博士,荷兰德尔富特大学及安德毫芬大学建筑系。荷兰
教堂一层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文化的趋同加速了各种文化之间的
相互融合。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在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中蕴含 着新的主体文化,尤其是结合现代性(主要指发挥现代主义 建筑的本质精神)与地域性(主要指发扬本土传统建筑文化 和地域精神的建筑思潮)已经成为当今建筑发展的主流。
现代主义建筑简约与功能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简约与功能主义现代主义建筑简约与功能主义是20世纪初至中期的建筑设计理念和风格,强调建筑形式的简约性以及功能性的追求。
这两个方面在现代主义建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既是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建筑师们对于当时社会和科技的反应。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现代主义建筑中简约和功能主义的内涵,并分析它们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一、简约的表达现代主义建筑追求简约的表达,主要体现在建筑形式、造型和材料上。
建筑师们试图去除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和多余的元素,以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来塑造建筑的外观。
例如,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设计中,常以长方体为主体结构,形成简约而富有力量感的外观。
这种简约的形式让建筑获得了视觉上的清晰和简洁感,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对于清晰形象的追求。
同时,现代主义建筑中的简约也体现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
建筑师们倾向于使用工业化生产的材料,比如钢铁和玻璃等,以取代传统的砖石和木材。
这些材料的使用使得建筑的外观更加干净利落,也更加耐久和易于维护。
简约的材料运用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对于功能性和效率的追求。
二、功能主义的追求功能主义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建筑的功能与实用性。
建筑师们试图将建筑设计与空间布局紧密结合,追求人们的舒适和便利。
他们通过精确的规划和布局,实现了建筑内部空间的高效利用,从而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在现代主义建筑中,建筑师们注重建筑的内部功能布局。
他们通过创新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分隔来实现不同功能区域的明确划分。
例如,建筑师弗朗茨·冯·内根(Franz von Neumann)在设计某一居住建筑时,将生活空间、工作空间和娱乐空间进行了明确的分隔,以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此外,现代主义建筑还注重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的关联。
建筑师们利用大面积的窗户和开放式的构造,使室内外的界限模糊,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的连接。
他们通过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提高了居住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极简之美:现代建筑中的艺术审美

现代建筑作为城市的面貌和文化的象征,不仅仅是功能性的载体,更注重其艺术性及审美价值。
其中,极简主义在现代建筑中展现出独特的美学魅力。
极简主义追求简约、纯粹和精确的设计风格,不经过多余的修饰和装饰,凸显建筑本身的功能和形式美。
现代建筑中的极简之美,以其简洁的线条、规整的几何形状和干净的色彩,以及对材料的精细处理,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平静而又独特的审美体验。
首先,极简主义的建筑注重线条的简洁和优雅。
通过精确而富有力量感的线条,极简主义建筑的设计师能够创造出一种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空间效果。
例如,世界知名建筑师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尔·马克图姆的设计作品《迪拜塔》就是一种典型的极简主义建筑。
这座塔楼采用了深色玻璃幕墙和悬挑设计,整体线条流畅、简洁,给人一种优雅、动感的视觉效果。
其次,极简主义建筑强调几何形状的规整和秩序感。
通过运用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形状,极简主义建筑创造了一种简明利落和谐统一的外观。
例如,荷兰建筑师皮特·兹姆托在设计京都博物馆时,采用了大量的直线和矩形模块,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平衡而又神秘的氛围。
这种简约的几何形状,不仅仅满足了功能需求,也展示了艺术的审美价值。
此外,极简主义建筑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也力求简洁和纯粹。
它追求真实和透明,典雅而又不失现代感。
丹麦建筑师贝奇·英格斯在设计比拉姆图书馆时,使用了大量的玻璃和白色砖墙,使建筑充满了明亮和通透的感觉。
这种简单而纯粹的材料选择,营造了一种轻盈、现代的氛围,给人一种简洁而又舒适的感受。
总而言之,极简之美在现代建筑中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审美。
通过简洁的线条、规整的几何形状和干净的色彩,极简主义建筑所呈现出的清晰和谐的空间效果,使其在城市中成为了一道极具吸引力的景观。
这种简约而又充满力量感的设计风格,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更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平静而又独特的审美体验。
极简之美,成为现代建筑中的一种独特风格,将继续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和灵感。
极简主义的美学!澳大利亚布莱顿QuarryHouse

极简主义的美学!澳大利亚布莱顿QuarryHouse
这个由Finnis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设计的Quarry House位于澳大利亚布莱顿的一个角落地段。
这个建筑从外部散发着强烈的街边风格,整个建筑的外观使用的青石。
建筑师在设计这个建筑时使用的是极简主义美学,建筑外部具有微妙的色调和直线状,其石网线条突出。
木制拱腹贯穿房屋内部,线性木条覆盖天花板。
木材和青石一起使用可以平衡建筑内部的建筑环境。
建筑的一楼设有公共生活空间,如厨房,餐厅和起居室,从室外无缝延伸到长长的游泳池。
用餐室采用双层高天花板,自然光线充足。
起居室设有落地式旋转门,为室内/室外提供空间感。
现代简约建筑风格有哪些特点

现代简约建筑风格有哪些特点
现代简约风格是最受年轻人喜爱的建筑风格之一,以简约大方为主,那么现代简约建筑风格有哪些特点呢?下面就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现代简约建筑风格有哪些特点
1、空间简约,色彩就要跳跃出来。
苹果绿、深蓝、大红、纯黄等高纯度色彩大量运用,大胆而灵活,不单是对简约风格的遵循,也是个性的展示。
2、金属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体现简约风格最有力的手段。
各种不同造型的金属灯,都是现代简约派的代表产品。
3.功能主义特征。
强调功能为设计的核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
4.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推广六面建筑和幕墙架构,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
5.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反对在图板上、预想图上设计,而主张以模型为核心的设计规划。
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建筑极少主义又称简约主义或极简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的艺术流派。
一般按照“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造型语言简练,色彩单纯,空间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的平面,摒弃了作品中丰富多彩的具体内容,创作手法极为简约,采取纯客观的态度,排除创造者的任何感情表现。
该流派以其简洁明了的特征迅速渗透并影响了各个艺术领域,对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建筑上,极少主义建筑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从而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以及简洁明快的空间,而在简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精巧的结构。
最早在建筑中表现这种简洁倾向并走向极端的建筑大师是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1929年一举震动了整个建筑学界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到范斯沃斯别墅,密斯逐渐在事实上彻底取消了外部表皮的合法性,并进而建构起以他的理念为至高无上准则的话语体系。
他认为,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
密斯天生有着对空间把握的敏感性,他执著于一种极其普通的砖块砌成的墙体围合出的空间形态,它是质朴的,也是深邃和复杂的。
他的“少即是多”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至理名言”,而后又有路斯金“装饰即罪恶”,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极少主义思潮的萌芽。
20世纪60年代末起,现代主义过于求同、缺乏人情味的国际主义风格受到后现代主义及解构主义的挑战,现代主义开始了对自身的反思。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及解构主义繁杂多变的手法演绎到了一个极致,人们开始厌烦了复杂的形体,堆砌的装饰,建筑审美价值观又重新向简洁靠拢,极少主义风格如同一股清泉让人们眼为一亮,因而极少主义风格建筑从1990年风靡至今,在建筑的空间氛围、光与影的运用、建筑表皮材料以及是地方性文化等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
当代建筑中这种简化倾向的重现主要是出自技术和需求方面的原因,即产品的简约性满足了降低成本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要求,于是复杂的方式被淘汰;而80~90年代以来的极少主义倾向由于顺应时代和技术的要求,日渐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进步,并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极少主义艺术的影响,而上升为一种艺术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约主义建筑是令人信服和引人注目的,其通过它的谨慎判断和简单性达到了它的最大的效果。
有一种对立的现象是庞大的地方却不需要很多的保养。
没有装帧、线脚,以及元素缺失被解释为它对未来的某种承诺,构造的精确使建筑在开始的阶段很贵,但只有这样才能在时光的流逝中使它自己有抗拒磨损及老化的防卫能力。
取消了装帧、门楣和隔墙,没有装饰物或其他杂物,空间成为主导者。
那些缺失的装饰,被削减的细节,使得结构揭示了建筑作为一种纯粹的价值而存在的意义。
简约主义的建筑因为它对室内周到的关心而与传统建筑方式相联系,都是由建筑师设计整个项目的每个阶段和细节。
多层建筑立面研究引言:建筑技术的发展让建筑立面变得更加的活跃和自由,而以前许多不引人注意的构件也逐渐走到了前排,甚至成为建筑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建筑立面已经成为一种既定的概念而深入人心。
当房地产开发经历了由简单到复合、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历程后,建筑的立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公共配套还是住宅,都在努力地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都为人们不断地呈现多姿多彩的形态外观。
基于建筑立面在现代房地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发挥着重要角色的考虑,本人在此对建筑立面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探讨。
目录:第一部分:建筑立面综述一、建筑立面定义二、建筑立面的发展历程三、建筑立面的作用1、功能性。
2、产品形象展示功能。
3、通风采光,内外沟通的窗口。
四、建筑立面的意义五、建筑立面的划分(一)按几何体划分1、平面式2、弧形式3、球面式4、蜂巢式(二)按时代特征划分1、仿古式2、现代简约式3、欧美式4、个性式(三)按用材分1、大理石2、墙砖、条形砖3、涂料4、玻璃5、混合型材料的使用(四)、百叶与建筑立面1、百叶的形态2、百叶的功用:3、百叶的种类4、百叶与建筑立面的结合六、影响建筑立面优劣的因素分析1、外挂空调机2、外漂窗、凸阳台、雨蓬、墙面雕塑、浮雕、排烟口、防盗窗3、色彩、用材(1)色彩的运用(2)材料的运用(3)建筑外立面的颜色与夜景照明4、通讯及用电线路5、建筑设计方案6、自然灾害对外立面的侵蚀第二部分:住宅类的建筑立面一、对现代住宅类建筑立面的思考1、单个建筑立面必须与社区整体形象相适应的原则2、社区建筑立面必须与社区所追求的文化、概念、生活理念相吻合的原则3、社区建筑立面必须以绿化、环保为基础的原则4、社区建筑立面必须以适应人居环境为基础的原则5、社区建筑立面既要与城市建设的大环境相适应,又要彰显自己的个性特色二、住宅类建筑立面的关键点1、色彩是关键2、用材是关键3、环保是关键4、经济实用、节能是关键三、现代住宅类建筑立面精彩案例列举(一)、广州华南新城(二)、广州万科四季花城四、住宅类建筑立面发展现况和趋势1、从现阶段看,功能型、美观型的建筑立面是市场主流2、个性化、艺术化的建筑立面初露端倪3、绿色、环保建筑立面是建筑业之发展趋势4、智能化建筑立面蓄势待发,将成下一代建筑的市场主流5、节能型建筑立面是现阶段建筑业关注之焦点,是下一代建筑的努力方向第一部分:建筑立面综述一、建筑立面定义建筑立面,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建筑立面分为建筑外立面和建筑内立面。
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外围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外立面的组成部分。
建筑内立面则是除建筑外立面之外的所有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接触的部分的总称。
二、建筑立面的发展历程纵观中国房地产建筑立面的发展历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单一功能型,主要只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
起源于人类对居住功能的需求。
第二阶段:视角效果需求型,可说是单一功能型的增强版。
社会发展的升级,人类文明的进化,促使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升级,在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后,开始了对外部形态的需求升级。
这时出现了以质量、色彩比较具代表性的需求升级,建筑业在此浪潮下也不例外地得到普遍应用,主要表现在外墙立面各种色彩的应用,以满足人们对视角的需求,同时也利于建筑本身的与众不同和突出个性。
第三阶段:复合型,此阶段已经综合了现代建筑的最高资源整合,包括高科技技术的应用、新材料的应用、高质量的建筑设计、高强度的人才队伍等共同创造了现代复合型建筑立面的最高模式。
主要表现在:外墙的美观、环保、质量、价格、功能、实用、采光、节能等各方面的科学应用。
三、建筑立面的作用建筑立面通常作为建筑主体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一般情况人们对建筑物的感知都是由立面反映出来的,所以一个建筑物的成与败、好与坏及人们对建筑物的认同,通常都是由建筑立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建筑立面的主要作用有:1、功能性。
为建筑物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属建筑立面的最基本功能。
2、产品形象展示功能。
是建筑物对外界展示的一种产品形象,是建筑物个性的体现,是让人们认识建筑物的一种途径。
3、通风采光,内外沟通的窗口。
建筑立面作为建筑物所有外围部分的总称,一般包括门窗、通道、管道等,其作用就是进行内外沟通的一种方式和平台。
四、建筑立面的划分(一)按几何体划分1、平面式平面式的建筑立面起源于中国建筑的起步阶段,是房子建设的最早模式。
只是为解决简单的居住条件而建设的房子,由于建设时简单、快捷而深受欢迎。
由人类发明建筑时就开始一直延用至今。
2、弧形式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更新,人们审美需求的方式不断多样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升级,建筑立面也不断地以新面孔出现。
弧形式的建筑立面由于建筑难度较大,内部空间不易分割而普遍不被住宅类物业接受,主要只应用于商业建筑及公共艺术建筑较多。
从功用性看,多数用于街道转角部分的建筑,主要是利于车流、人流的顺畅。
3、球面式球面式的建筑主要是用于第五立面(屋顶)较多,其本身功能性太少,而且费用较大,普通建筑一般不会使用,主要应用于大型体育场馆、歌剧院、会场等大型建筑物。
另有一些高级别墅类也会采用,但只是起装饰作用。
4、蜂巢式蜂巢,由于其结构牢固而被现代建筑引用。
特别对于现代城市中心用地空缺的情况下,一些开发商为提高容积率,把建筑物层数不断加高,在此情况下,蜂巢式建筑由于其结构牢固和具个性被有些开发商采用。
(二)按时代特征划分1、仿古式社会越发展,生活节奏越快,人们对生活的个性化需求越突出。
仿古式建筑由于怀旧特性及古朴的建筑风格深受怀旧一族的欢迎。
主要应用于旧城改造中对古建筑的保留或翻新,或城市特色化建筑,如西安西大街就是仿古一条街。
2、现代简约式现代简约式的建筑立面是目前房地产界运用最多,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建筑模式。
主要优点:A、明亮、轻快的建筑色彩给人一种轻松的生活感受。
B、简单、实用的建筑设计让复杂的生活变得简单。
C、品味、时尚的建筑形式受到多数消费者的欢迎。
缺点:对于同质化严重的年代,房子因缺乏个性而显得平淡无奇,就如一个普通人走在大街上,如果不发生车祸之类的意外事故,谁也不会对你进行关注。
3、欧美式中国的建筑业发展起步较欧美晚,一直以来都是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而建筑业也各有不同。
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打开了通往世界各国的口岸,特别是近年来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建筑业更是受到欧美各国强势建筑的冲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被冲击得面目全非。
有些房地产开发商为迎合部分消费者的需求,甚至全套照搬照套,也不管是否因时因地制宜,只要傍上了欧美两字房子就能升值。
于是,一夜之间欧美式、欧陆式的建筑席卷全国而流行成风。
主要应用:住宅、高档公寓、写字楼、别墅类。
优点:A、借欧美式的建筑立面来达到一种生活方式的同化。
B、借欧美式的建筑立面来制造一个新闻炒作点或买点。
C、因建筑设计更贴近生活、方便生活而受到社会先富一族的欢迎。
缺点:用材用料昂贵,房子价格相应抬高;想借建筑本身来实现生活欧美化,有点过于牵强,显得形似神不似。
4、个性式个性式的建筑立面主要是现代部分人群追求个性需求的表现,有些房地产开发商因为开发项目比较小,只求抓住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项目就能成功。
所以在建筑立面极尽所能地要求个性化、特色化,从而出现了一些星形、蝶形的建筑立面,还有的是在建筑立面上装饰一些符号、小品之类的东西来达到楼盘的与众不同。
(三)按用材分近年来,有些城市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对城市建筑物外立面的用材都出台了一些硬性规定,以达到城市整体形象的统一。
可见,建筑立面在材料的运用上直接关系到建筑本身的优劣。
下面对当前建筑的一些普通用材做一下简述。
1、大理石大理石在建筑立面中的应用可说是已经全面普及,对于现代建筑,可说是没有一个楼盘不用大理石的。
对于一般建筑而言,大理石的应用只是在底下二到四层,主要是给建筑物增加厚重牢固的感觉,又由于大理石具有光滑的表面,耐腐蚀性强、抗风、防雨等优点,可以给建筑外立面的清洁及牢固起到很好的作用。
应用范围:商业楼、写字楼、公共建筑、艺术建筑、高档别墅等。
2、墙砖、条形砖墙砖、条形砖的使用主要只是起美观的效果,但由于价格比使用涂料较贵,人工也更麻烦,而且抗风能力差,容易脱落等缺点而很少被普通建筑物所采用。
3、涂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全国化学建材协调组出台的《关于加强建筑涂料生产与应用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明文规定:各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城市中主要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住宅小区以及景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外立面每隔几年用建筑涂料进行粉饰的政策规定。
采取措施逐步限制使用能耗大、安全性差和污染环境的外墙装饰材料,优先使用高性能外墙涂料。
提倡在住宅、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及构筑物等装修工程中应用建筑涂料,多层住宅及一般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外墙装饰宜使用寿命期5年以上的建筑涂料,高层建筑宜使用寿命期10年以上的建筑涂料。
制定淘汰落后产品、推广应用高性能环保型建筑涂料的政策措施。
外墙涂料应用率呈上升趋势据介绍,外墙涂料的应用率呈上升趋势,到2005年我国建筑涂料年产量将达到180万吨,比19 99年的130万吨增长38%,外墙装饰中应用率大于35%;到2015年预计全国建筑涂料年产量将达到300万吨,是2005年的1.66倍,外墙装饰中应用率大于60%。
在高层建筑的外立面装饰中,使用马赛克、瓷砖等材料不但会增加建筑群的承重,而且由于都是粘接的,容易掉落,很不安全,不够美观。
另一方面马赛克、条形砖等都是使用粘土制造的,而我国的耕地本身就有限,那么,提倡用涂料可以保护土壤、保护生态。
石材以及真石漆等,相比于涂料更具耐久性,如果粘好不掉落,很有美感。
但是对于大部分建筑而言,一般都只用到墙沿,最多到二层,因为人工非常贵,要一块一块的镶上去,而且一般低层的墙围用涂料容易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