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PPT课件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课件ppt

中国经济在30多年间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 长的奇迹。
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解决世界经济难题、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提 供了重要动力和支撑。
03
改革开放的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 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
体。
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 级,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04
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坚持党的领导
总结词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详细描写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为改革提供了明确 的方向和坚强的政治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 前进,实现国家繁华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实事求是
总结词
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课件
汇报人: 202X-12-31
目录
• 引言 • 改革开放的历程 • 改革开放的影响 • 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改革开放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问题,需要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外贸与外资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吸引 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对外贸易和 外资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对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 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贫 困人口大幅减少。
社会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促进了教育、医 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 展,提高了人民素养和生 活质量。
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解决世界经济难题、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提 供了重要动力和支撑。
03
改革开放的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 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
体。
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 级,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04
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坚持党的领导
总结词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详细描写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为改革提供了明确 的方向和坚强的政治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 前进,实现国家繁华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实事求是
总结词
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课件
汇报人: 202X-12-31
目录
• 引言 • 改革开放的历程 • 改革开放的影响 • 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改革开放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问题,需要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外贸与外资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吸引 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对外贸易和 外资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对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 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贫 困人口大幅减少。
社会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促进了教育、医 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 展,提高了人民素养和生 活质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PPT课件

Un5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能力培养方面: • 通过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分
析,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立足现实、吸取人类文明一切优秀 成果并将之运用于祖国建设能力。
Un6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 建设的新时期
概要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1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邓小平:“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坚持共产 党领导,坚持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这四项基本原则。 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基本前提”
Un2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教学目的: • 1.基础知识方面: • 2.思想教育方面: • 3.能力培养方面:
Un3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能力培养方面: • 通过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分
析,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立足现实、吸取人类文明一切优秀 成果并将之运用于祖国建设能力。
Un6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 建设的新时期
概要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1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邓小平:“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坚持共产 党领导,坚持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这四项基本原则。 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基本前提”
Un2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教学目的: • 1.基础知识方面: • 2.思想教育方面: • 3.能力培养方面:
Un3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完整版)ppt课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含义: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 用,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包产到
户”“包干到户”)
大包干,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全是自己的。
——民间谚语
2021/8/2
农民有了生产经营和 分配的自主权
克服了分配中的 平均主义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
○想一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大包干的原因有哪些?如自然条件、 历史原因等。小岗村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
自然原因:安徽省大旱,粮食减产;历史原因:长期
以来以集体乞讨为生的传统;人为原因:农村人民公社化 运动挫 伤了群众生产积极性,粮食减产。
小岗村的变化说明了包干到户这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021/8/2
11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
内容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开辟农村革命根
第一次 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据地,走农村包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围城市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 第二次 将胜利,1949年3
月七届二中全会
工作重心由乡村 转移到城市
粉碎“四人帮”后,
第三次
2021/8/2
。
2021/8/2
21
邓小平明确表态: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 富”不是罪过。中央也连续五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明确肯定,并在政策上积极引导。
陕西长安县韩家塆村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
1984年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占全国总
农户的95﹪以上
2021/8/2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完整版)
《关于改革开放》课件

新时代阶段
总结词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详细描述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提出到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提 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2017年,党的 十九大召开,提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
03
改革开放的成就
经济成就
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 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01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02
深化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3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历史必然性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实 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是实现共同富裕 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全 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提高综合国力
改革开放是提高综合国力 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 路。
02
改革开放的历程
起步阶段
总结词
国际政治多极化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 超级大国,但其他大国也在崛起,形 成了多极化的政治格局。
国内环境
01
02
03
经济体制的弊端
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严 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社会矛盾的加剧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间的矛盾,导致社会不稳 定因素增加。
国际压力的增大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压力和 制裁,使中国面临外部挑 战。
改革开放新时代-PPT课件

第24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 励,岁月不待人 ●▂●欢迎收藏
1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 励,岁月不待人 ●▂●欢迎收藏
2
生活在线
• • • • • 中国人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当家作主站起来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我国现在正处于怎样的新时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这首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过了怎 样的奋斗历程? • 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成为国家 的主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 巨大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
3、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能够越过越好?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3)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 (4)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5)全国人民的奋斗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 励,岁月不待人 ●▂●欢迎收藏 11
作业
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 2、中国人民是何时开始当家作主站起来的? 3、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5、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何时? 6、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的原因?
励,岁月不待人 ●▂●欢迎收藏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1)农业 (2)工业 (3)科技 (4)文化教育 (5)体育卫生 (6)祖国统一 (7)国际地位 (8)国防和军队建设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 励,岁月不待人 ●▂●欢迎收藏 9
(二)日子越过越好
餐桌上的变化
住房的变化 交通的变化 过 去 吃饱 茅草土屋 狭窄 拥挤 现 在 吃好 营养结构 楼房 高楼大厦 私家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 励,岁月不待人 ●▂●欢迎收藏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 励,岁月不待人 ●▂●欢迎收藏
1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 励,岁月不待人 ●▂●欢迎收藏
2
生活在线
• • • • • 中国人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当家作主站起来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我国现在正处于怎样的新时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这首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过了怎 样的奋斗历程? • 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成为国家 的主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 巨大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
3、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能够越过越好?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3)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 (4)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5)全国人民的奋斗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 励,岁月不待人 ●▂●欢迎收藏 11
作业
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 2、中国人民是何时开始当家作主站起来的? 3、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5、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何时? 6、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的原因?
励,岁月不待人 ●▂●欢迎收藏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1)农业 (2)工业 (3)科技 (4)文化教育 (5)体育卫生 (6)祖国统一 (7)国际地位 (8)国防和军队建设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 励,岁月不待人 ●▂●欢迎收藏 9
(二)日子越过越好
餐桌上的变化
住房的变化 交通的变化 过 去 吃饱 茅草土屋 狭窄 拥挤 现 在 吃好 营养结构 楼房 高楼大厦 私家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 励,岁月不待人 ●▂●欢迎收藏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PPT

中 国 改 革 开 放新时 期ppt【 公开课 课件】
第19页
中 国 改 革 开 放新时 期ppt【 公开课 课件】
答案 A 解析 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上海发行的最后一套长期流 通粮票是在 1990 年,实际使用至 1993 年,1992 年我国就已经确 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 A 项正确;农业改革 步伐放缓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市场经济调控失灵不符合题 意,故 C 项错误;浦东开发效果显著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课时16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年以来)
时间:35分钟 满分:73分
第1页
课时概要 1.政治:提倡“依法治国”;“一国两制”取得巨大成功;加 强与联合国的合作,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 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3.文化:新时期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新时期科技、文 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中 国 改 革 开 放新时 期ppt【 公开课 课件】
第15页
中 国 改 革 开 放新时 期ppt【 公开课 课件】
7.(2019·吉林长春二模)下表为 2005~2015 年我国原油生产
与消费情况(单位:百万吨)。根据表格可知,我国( )
年份 原油 生产 原油 消费
2005 年 2007 年 18 135.29 18 631.82 30 010.34 34 369.78
A.国内技术人才增长较快 B.新移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C.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D.政府人才政策出现转折
中 国 改 革 开 放新时 期ppt【 公开课 课件】
《改革开放新时期》课件

《改革开放新时期》PPT 课件
此PPT课件将为您介绍“改革开放新时期”, 详细阐述改革开放的背景、意义、 历程、成就、前景以及思考与展望。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 程。
背景介绍
了解改革开放的起因和背景,包括中国经济改革之前的形势和国内外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的意义
1 经济繁荣
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了契机,带来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思考与展望
• 如何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 • 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并保持持续发展?
结束语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中国带来了繁荣与机遇,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 断适应和引领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1978年
中国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开启 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990年代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融 入全球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的成就
经济繁荣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 平显著提高。
社会进步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不断改善, 人民享受到更好的福利。
科技创新
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球 领先的创新国家。
2 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认知,丰富了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3 国际影响
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全球事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改革开放的历程
1
1980年代
Hale Waihona Puke 2中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引入市场
机制和对外开放政策。
3
2 1 世纪
4
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经 济高速增长和社会进步。
国际地位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此PPT课件将为您介绍“改革开放新时期”, 详细阐述改革开放的背景、意义、 历程、成就、前景以及思考与展望。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 程。
背景介绍
了解改革开放的起因和背景,包括中国经济改革之前的形势和国内外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的意义
1 经济繁荣
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了契机,带来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思考与展望
• 如何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 • 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并保持持续发展?
结束语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中国带来了繁荣与机遇,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 断适应和引领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1978年
中国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开启 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990年代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融 入全球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的成就
经济繁荣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 平显著提高。
社会进步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不断改善, 人民享受到更好的福利。
科技创新
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球 领先的创新国家。
2 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认知,丰富了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3 国际影响
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全球事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改革开放的历程
1
1980年代
Hale Waihona Puke 2中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引入市场
机制和对外开放政策。
3
2 1 世纪
4
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经 济高速增长和社会进步。
国际地位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第七章改革开放-PPT课件

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
2019/3/9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一、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列宁提出了在社 会主义制度下对 抗消失了、矛盾 还会存在的观点。
斯大林在早期认为精神 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苏 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 晚年认识到社会主义制 度下仍存在生产关系和 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2019/3/9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本章重点和难点
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019/3/9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2019/3/9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 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 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十七大报告
2019/3/9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二、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 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019/3/9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二、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019/3/9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图示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2019/3/9
一、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2019/3/9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一、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2019/3/9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一、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列宁提出了在社 会主义制度下对 抗消失了、矛盾 还会存在的观点。
斯大林在早期认为精神 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苏 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 晚年认识到社会主义制 度下仍存在生产关系和 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2019/3/9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本章重点和难点
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019/3/9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2019/3/9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 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 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十七大报告
2019/3/9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二、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 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019/3/9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二、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019/3/9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图示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2019/3/9
一、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2019/3/9
重庆大学贸行学院 陈培礼
一、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页
答案 C 解析 1992 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计 划经济体制,材料是对建国后中国经济规划的总体表述,不是计 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经济计 划的决策类型,没有涉及具体措施,不能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 性,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五年计(规)划的决策类型和方式逐渐民 主化、集体化和程序化,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五年计(规)划决策主体都是政府,故不能体 现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故 D 项错误。
第10页
答案 B 解析 对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其共同点 是均重视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C 项表 述与题目中“集体总统制”不相符,故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中央 政治局常委会”,并未涉及人民代表大会,故 D 项错误。
第11页
5.(2019·山东烟台质检)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务院制定《全 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条例》。要求国有企业打破“三 铁”,即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 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双轨制”,给 予企业充分经营自主权。这说明当时( )
第13页
6.(2019·山东聊城三模)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 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海归派”“海鸥族”等成为热词。中国政府 鼓励和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1993 年,“回国 服务”的口号正式更改为“为国服务”。这一变化主要表明( )
A.国内技术人才增长较快 B.新移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C.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D.政府人才政策出现转折
第14页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海外移民的发展和政府的人才政策,没 有论述国内技术人才的发展,故 A 项错误;据材料“改革开放以 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可知,新移民归国 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故 B 项错误;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 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说明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故 C 项正确;材料“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的目的都是“鼓励和 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故 D 项错误。
第9页
4.(2019·全国名校大联考)学者胡鞍钢将当代中国的核心决 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称为“集体总统制”,而山东大学学者甄 鹏撰文指出这一机构可称为“集体宰相制”。据此判断,这两种观 点都认为中国在政治建设的新时期( )
A.实行了“集体元首”制度 B.重视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 C.重视借用传统政治制度 D.强调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
第6页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宪法修正案 的内容没有体现宪法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故 B 项错 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是在 1992 年之后,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说明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法律保护,故 D 项正确。
十五、十一五
决策主体
决策方式
国家主要领导人
个人决策
政府内部
集体决策、 程序化决策
政府内部+ 集体决策、程序化
外部精英
决策、协商决策
政府+外部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
精英+公众
策、协商决策
第3页
A.计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 B.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 C.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 D.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
第5页
2.(2019·湖南怀化二模)1988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 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1993 年宪法修正案以“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1999 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上述宪法修正案 的出台( )
A.反映新时期以宪法为核心的改革步伐加快 B.反映宪法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 C.说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 D.说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法律保护
第7页
3.(2019·广东汕头一模)1993 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 将“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 力量”中的“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此举( )
A.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是对国际政治深刻变化的反应 D.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
课时16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年以来)
时间:35分钟 满分:73分
第1页
课时概要 1.政治:提倡“依法治国”;“一国两制”取得巨大成功;加 强与联合国的合作,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 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3.文化:新时期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新时期科技、文 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第2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9·四川成都三模)下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
划编制的四种决策类型表,它反映了我国( )
决策类型 “一言堂”决策 内部集体决策
咨询决策 程序化决策
五年计 (规)划 二五、三五、四五 一五、五五、六五
七五、八五、九五
A.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帷幕 B.从供给端重新优化配置 C.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第12页
答案 C 解析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 1984 年开始的,故 A 项错误; 材料中反映的是对工业企业的保障进行改革,不是供给端的资源 配置,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解决‘双轨制’”体现的是经济体制改 革的进一步深化,故 C 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 21 世纪, 故 D 项错误。
第8页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名称的变化, “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目要求,故 A 项错误;在 我国,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 我国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名称的变化,“是对国际政治深刻变 化的反应”不符合题目要求,故 C 项错误;“国营经济”修改为“国 有经济”,说明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适应了经济体制转 型的需要,故 D 项正确。
答案 C 解析 1992 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计 划经济体制,材料是对建国后中国经济规划的总体表述,不是计 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经济计 划的决策类型,没有涉及具体措施,不能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 性,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五年计(规)划的决策类型和方式逐渐民 主化、集体化和程序化,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五年计(规)划决策主体都是政府,故不能体 现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故 D 项错误。
第10页
答案 B 解析 对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其共同点 是均重视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C 项表 述与题目中“集体总统制”不相符,故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中央 政治局常委会”,并未涉及人民代表大会,故 D 项错误。
第11页
5.(2019·山东烟台质检)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务院制定《全 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条例》。要求国有企业打破“三 铁”,即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 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双轨制”,给 予企业充分经营自主权。这说明当时( )
第13页
6.(2019·山东聊城三模)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 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海归派”“海鸥族”等成为热词。中国政府 鼓励和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1993 年,“回国 服务”的口号正式更改为“为国服务”。这一变化主要表明( )
A.国内技术人才增长较快 B.新移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C.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D.政府人才政策出现转折
第14页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海外移民的发展和政府的人才政策,没 有论述国内技术人才的发展,故 A 项错误;据材料“改革开放以 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可知,新移民归国 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故 B 项错误;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 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说明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故 C 项正确;材料“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的目的都是“鼓励和 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故 D 项错误。
第9页
4.(2019·全国名校大联考)学者胡鞍钢将当代中国的核心决 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称为“集体总统制”,而山东大学学者甄 鹏撰文指出这一机构可称为“集体宰相制”。据此判断,这两种观 点都认为中国在政治建设的新时期( )
A.实行了“集体元首”制度 B.重视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 C.重视借用传统政治制度 D.强调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
第6页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宪法修正案 的内容没有体现宪法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故 B 项错 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是在 1992 年之后,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说明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法律保护,故 D 项正确。
十五、十一五
决策主体
决策方式
国家主要领导人
个人决策
政府内部
集体决策、 程序化决策
政府内部+ 集体决策、程序化
外部精英
决策、协商决策
政府+外部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
精英+公众
策、协商决策
第3页
A.计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 B.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 C.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 D.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
第5页
2.(2019·湖南怀化二模)1988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 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1993 年宪法修正案以“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1999 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上述宪法修正案 的出台( )
A.反映新时期以宪法为核心的改革步伐加快 B.反映宪法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 C.说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 D.说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法律保护
第7页
3.(2019·广东汕头一模)1993 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 将“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 力量”中的“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此举( )
A.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是对国际政治深刻变化的反应 D.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
课时16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年以来)
时间:35分钟 满分:73分
第1页
课时概要 1.政治:提倡“依法治国”;“一国两制”取得巨大成功;加 强与联合国的合作,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 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3.文化:新时期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新时期科技、文 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第2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9·四川成都三模)下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
划编制的四种决策类型表,它反映了我国( )
决策类型 “一言堂”决策 内部集体决策
咨询决策 程序化决策
五年计 (规)划 二五、三五、四五 一五、五五、六五
七五、八五、九五
A.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帷幕 B.从供给端重新优化配置 C.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第12页
答案 C 解析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 1984 年开始的,故 A 项错误; 材料中反映的是对工业企业的保障进行改革,不是供给端的资源 配置,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解决‘双轨制’”体现的是经济体制改 革的进一步深化,故 C 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 21 世纪, 故 D 项错误。
第8页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名称的变化, “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目要求,故 A 项错误;在 我国,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 我国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名称的变化,“是对国际政治深刻变 化的反应”不符合题目要求,故 C 项错误;“国营经济”修改为“国 有经济”,说明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适应了经济体制转 型的需要,故 D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