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明代宦官资料
明代宦官

明代宦官宦官又名太监。
是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
史书又称寺人、阉人、奄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
宦官本属内廷侍从,不能干预政事,但其上层分子往往凭藉与皇帝朝夕相处的机会,博取宠信,窃夺权柄,广树党羽,凌驾百司,操纵朝政,形成宦官专权局面。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延续时间最长、为害最烈的朝代之一。
明代的宦官机构明代宦官机构主要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宦官二十四衙门,此外,还没有内府供用库、司钥库、内承运库、御药房、御茶房、牲口房、文书房等。
洪武时十二监各设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六品),长随、奉御(无定员,从六品),后渐更革。
各监的设置和职司为:司礼监,设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及掌司、典簿等。
提督掌管皇城内一应礼仪刑名及钤束长随、当差、听事各役,关防门禁,催督光禄供应等事。
其中掌印太监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
内官监,设掌印太监及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等,掌木、石、瓦、土、塔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小作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国家营造宫室、陵墓铜锡妆奁、器用及冰窖诸事。
御用监,设掌印、把总、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掌造办御用围屏、床榻诸木器,及紫檀、象牙、乌木、螺甸诸玩器,其仁智殿监工掌武英殿中书承旨所写书籍画册等奏进御前。
司设监,设掌印太监及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等,掌卤簿、仪仗、帷幔诸事。
御马监,设掌印、监督、提督等太监,掌腾骧四卫营并管皇城内外草场、大坝等二十四马房。
神官监,设掌印太监及佥书、掌司等,掌太庙洒扫、香灯等事。
尚膳监,设掌印太监及提督、总理、管理、佥书、掌司等,掌御膳及宫内食用并筵宴等事。
尚宝监,设掌印太监及佥书、掌司等,掌宝玺、敕符、将军印信。
印绶监,设掌印太监及佥书、掌司等,掌古今通集库,并铁券、诰敕、帖黄、印信、勘合、符验、信符诸事。
明朝太监:明朝有哪些出名的太监

汪直
汪直是明代权宦之一。广西大藤峡瑶族人,入宫后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 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 营”。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 劾,贬往南京。
沈阳万佳癫痫病医院:/wjdxyy/ 长春治疗癫痫病最好的医院:/ 沈阳万佳癫痫病医院:/ 太原癫痫病医院:/tyyy/ 郑州首大癫痫医学研究院:/zzsdyy/ 儿童癫痫病能治愈吗:/dianxian/xedxb/ 西安康杰医院怎么样:/ 太原癫痫病医院哪家好:/tydxbyynjh/ 长春癫痫病医院哪个好:/ 长春成方中西医结合医院:/cccfdxbyy/ 哈尔滨癫痫病医院哪家好:/hljdxbyy/ 北京武警三院中医癫痫科:/bjwjsy/ 沈阳万佳医院癫痫科:/ 陕西西安康杰医院:/xakjyy/ 黑龙江中亚医院颠痫科:/ 郑州癫痫病医院哪家好:/dianxian/zzdxb/ 合肥癫痫病医院:/dianxian/hfdxbyy/ 兰州癫痫病医院哪家好:/dianxian/gsdxb/ 南宁癫痫病医院:/dianxian/gxdxbyy/ 银川治疗癫痫病最好的医院:/ycdxbyy/ 银川癫痫病医院哪家好:/ycdxbyy/ 沈阳万佳癫痫医院:/ 长春成方癫痫病医院:/ 黑龙江癫痫医院:/
明朝宦官以用事之久、握权之广着称,明朝的宦官们插手朝政、把持国 家政治经济各领域,将阉宦之患发展到叁千年历史之极致。那么明朝有哪些 出名的太监呢?明朝出名的太监有刘瑾、魏忠贤、郑和、汪直、王振、冯保等。
郑和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历来为人称道,其实郑和也是一名太监。郑和,是道 衍和尚菩萨戒的弟子,也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塬名马叁保,生于1371年, 死于 1433年。10岁时,马叁保被掳进皇宫成了太监,后来进入朱棣的燕王 府。在靖难之变中,为朱棣立下战功。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 叁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叁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 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1405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 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1431年钦封郑和为叁宝太监。
明代最高宦官官职-司礼监掌印太监

明代最高宦官官职-司礼监掌印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明朝十二监中最具权势的太监职位,负责完成明朝国家决策中“批红”的部分。
事实上,几乎所有明代的著名太监都出自司礼监。
职位概述司礼监,官署名。
明置,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
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
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但最让这个机构出名的还是“批红”的权利。
明代司礼监设“掌印太监一员,秉笔、随堂太监八员,或四五员……司礼监提督一员,秩在监官之上,于本衙门居住,职掌古今书籍、名画、册叶、手卷、笔、砚、墨、绫纱、绢布、纸剖,各有库贮之。
选监工之老成勤敏者掌其锁钥。
所属掌司四员或六七员,佐理之。
并内书堂亦属之。
又经厂掌司四员或六七员,在经厂居住,只管一应经书印板及印成书籍、佛、道藏、蕃藏,皆佐理之”。
可见司礼监下属的经厂,完全是一个掌管刻书及书籍版片的专门机构。
其规模随着司礼监权力的不断扩大而扩大。
如果有幸能干到司礼监掌印太监,那说明太监生涯已经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为了太监中的佼佼者,是太监中的成功人士。
如果当年有名监展览馆,司礼监必然是所挂画像最多的地方。
历史背景明朝明宣宗时期,明宣宗为了压制内阁的权势,将国家决策分为“票拟”“批红”两个部分,票拟是内阁阁员拟定对事情的处理意见,以蓝笔书写。
呈上后请皇帝审批,由于皇帝审批用红笔,所以叫“批红”,然而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都懒于政事,于是“批红”的权力落到了太监手里。
司礼监秉笔太监,负责用红笔批示处理意见是否可以执行。
然而秉笔太监却不是说了算的,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要再次审核一次,如果认为可以,就盖上公章。
如果认为不好,有权打回去重新批红。
所以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太监中的一号人物,如果大臣要反对也没办法,因为他们送上去的奏章都要经过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审核,他们告的人偏偏就是审核的人,所以当然必输无疑。
如刘瑾、冯保、魏忠贤等人就是司礼监的佼佼者,他们可以说是权倾天下。
宦官史

• 心理上:
古人有浓厚的孝的观念,“人之发 肤,受之 父母”,连头发都不得随便剪;“不孝有三,无 后为大”。
宦官的来源
• 宦官不一定都是阉割过的人担任,有极少 数是天阉。先天性发育不良。 • 如秦朝大宦官赵高 • 宦官的主要来源有:
• 1 自宫 • 即自行宫术,不是刑法所致。最早出现于 西汉。明代刮起“自宫风“。 • 2 罪人 • 古代不是一人犯罪一人当,有时会牵连全 家及九族,宾客好友。 • 如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而受宫刑。唐代高 力士因父亲犯罪而受牵连受宫刑。
• 3 战俘 •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朝代更替或社会动荡时期。 • 如秦朝在统一六国的征战中,经常对战俘进行阉 割,据史书记载有70万囚徒都是受过宫刑的人。 • 4 进贡 • 这种情况以唐代和明代最突出。边远地区和属国 为了讨好中央政府,每年进贡土特产,奇珍异宝, 阉人也是贡物之一。
二 宦官的发展
• 先秦的宦官 • 夏商时期史料中找不到关于宦官的记载。 周朝对宦官记载也是片言只语。 • 《周礼》的《天官。冢宰》记载:酒人, 阉十人。 • 《周礼》还记载”寺人,内竖“等称呼。
回主頁
• 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于东西厂之外设立「內 厂」,权势更大更大。
明武宗 刘瑾 坐皇帝 立皇帝 朱皇帝 刘皇帝
• 明熹宗时,魏忠贤操天下生杀大权,全国陷 入恐怖時代。
回主頁
东林党人与宦官之爭
• 神宗時,大臣顾宪成在无锡与高攀龍等人在 东林书院讲学,批评宦官的暴政, 形成「东 林党」。 • 朝廷另一些官員則依附宦官, 与东林党对立。
• 太监与宦官 • 宦官称“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太监 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 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 太监。 到了明代,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 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也就称 为宦官代名词了。
16明代宦官资料

▪ [18]薛王宣、李时勉:薛王宣(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明代学者、文学家。永乐进 士,宣德时授官御史。因得罪王振,下狱论死,后免死戍边。景帝嗣位,起任大理寺丞、南京大理寺卿。 英宗复位后,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他以刚正闻名,所学宗于程、朱,有河东学派之称。 著作有《读书录》、《薛文清集》。李时勉,即李懋,字时勉,汉西安福人。永乐进士,正统时任国子 监祭酒。因不趋附王振,颇有名气。王振借故令人抬枷到国子监门口,以示侮辱。著有《古廉集》。
内容进行考证、分析和评论,是清朝中叶的考史名著。
▪ 《明代宦官》选自《廿二史札记》卷三五。皇帝的家奴用宦官充任,是封建君主专制所造成的畸形现象。 而宦官跋扈乃至控制朝政,更是封建专制统治腐朽程度的反映。本篇作者因不懂出现宦官专权的实际原因, 而惋惜皇权的旁落,可是他由《明史》内钩稽出的大量史料,集中暴露了明朝统治集团内部的黑暗。
永乐十八年成祖在京师东安门北设置东厂令宦官掌管专门从事监督缉访官民谋逆的特务活动并包揽案件诸事直接向皇帝奏报权力高于锦衣卫
16明代宦官资料
▪ 【重点】 ▪ 赵翼的史学成就与特点。 ▪ 【难点】 ▪ 赵翼治学的局限性。 ▪ 【解题】 ▪ 《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清赵翼撰。本书用读书笔记的形式,对我国历代正史的编撰、体裁和主要
▪ [21]商辂、刘翊:商辂(1414─1486),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正统进士, 景泰时历任兵部尚书、 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土木之变时反对南迁,力主抗战。英宗复位后被革职为民,宪宗即位复起用。 入阁十年。因不满宦官汪直专权,屡劾无望,于成化十三年辞官归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 毅公集》、《蔗山笔尘》等。刘翊(?─1490),字叔温,号古直,山东寿光人。官至吏部尚书、谨身殿 大学士。曾多次上疏弹劾宦官汪直专权。
明朝宦官

明朝宦官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
他本来是一个极为失败的教书先生,自阉进宫,当起宦官,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开始和邹东来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揭开了太监帝国的序幕。
白痴的王振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根本不知作战为何物的他,怂恿皇帝亲征来犯的也先,而且在指挥大军时一意孤行,竟不准备粮食。
一错再错,致使明军十分疲劳,怨声载道,在土木堡被瓦剌骑兵大破,结果是皇帝做了俘虏,自己也搭上了性命。
汪直:明代权宦之一。
广西大藤峡瑶族人。
自幼入宫,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
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
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
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
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
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明武宗时的太监,从正德元年到五年,操纵朝政,是明代严重的权宦之一,当时有“立的皇帝”之称。
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
孝宗时,犯死罪,得免。
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
他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合成“八虎”,正德五年(1510年)被凌迟处死。
魏忠贤:明末宦官,明熹宗即位后,开始平步青云,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魏忠贤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一大批无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更有某些阿泱之臣到处为他修建生祠,耗费民财数千万。
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明崇祯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彻底肃清。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马三宝。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
马三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
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
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明朝宦官刘瑾

明朝宦官刘瑾刘瑾是明代最值得注意的太监。
一方面,在他当权期间,制度为之大变,“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上”①。
另一方面,他执政所包含的内容,比他之前的王振和他之后的魏忠贤都要丰富得多,史家对刘瑾执政也要比对魏忠贤、王振专制更加重视。
“八虎”之首景泰二年(1451),陕西兴平县一个姓谈的农民家中,生下一个男儿,几年以后,他被净身送入宫中,投靠一刘姓太监,按照当时的习惯,改姓刘,这就是刘瑾。
关于刘瑾在孝宗以前的活动,记载甚少。
或曰,他在内臣李广引荐下,选入东宫,侍奉皇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武宗②。
也有说他曾“坐内臣李广奸党充南京海子口军,夤缘起用。
乾清宫灾,复发配,又召回佥书”③。
在朱厚照的周围,有八个对他有影响的太监,即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和刘瑾。
朱厚照即帝位,这些人立即受到重用,称八党或“八虎”。
或去高凤,张永改张兴,称“七党”。
刘瑾任钟鼓司太监、不久,升为内宫监太监,总督团营。
正德元年(1506)六月,提督十二营操练。
“八虎”以游戏引诱武宗,日进鹰犬、歌舞、角觝等,又引导武宗微服出宫,把武宗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
这一点很为外朝官僚忌讳和反感。
由英国公张懋领衔,五府六部等衙门官联名上疏谏劝武宗,工科给事中陶谐也因灾陈言:“陛下当夙夜恐惧,增修德政,以回天意。
奈何视为泛常,倾耳于太监丘聚、魏彬、马永成之流。
”①陶谐的疏中未专门提到刘瑾,显然,这时刘瑾的权势尚未显赫。
刘瑾的才干高于其他人。
王鏊《震泽纪闻》中有两段记载,一段说,刘瑾“不甚识文义,徒利口耳”。
一段说,刘瑾“少狡狯,颇识字书,略知古今,特称为利嘴耳”。
不甚识文义和颇识字书,有些矛盾,利嘴则是一致的,这是刘瑾的一个特点,在他后来的官场中大有用场。
刘瑾的另一个特点是他有强烈的权力欲,“尝慕王振之为人,在孝庙时愤郁不得志,每切齿”②。
群臣的弹劾给刘瑾创造了机会。
他对其他宦官说:“使瑾入司礼,可使科道结舌,文臣拱手。
郑和: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精心整理郑和: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郑和: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来源:名人资料网作者:名人郑和,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宝山乡知代村人。
明代138130军中做秀童。
后来,进入南京宫中,在14岁那年来到北平的燕王府。
燕王朱棣见马和聪明、伶俐,便把马和留在身边,成为燕王的亲信,为了提高身边服务亲随的文化水平,朱棣不仅挑选学识丰富的官员到府中授课,而且还让他们随意阅读府中的大量藏书。
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马和很快便成了学识渊博的人。
由于马和身材魁梧,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出色地完成燕王委派他的使命,得到朱棣的器重,内侍中无出其右,尤其是在帮助朱棣登基称帝的过程中,马和立下大功,更为朱棣所赏识。
在永乐二年正月初一,朱棣以赐姓授职的方式表达他对有功之臣封赏与恩宠时,马和被赐姓郑,从此便改称为郑和。
同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官员。
史称三宝太监。
第二,郑和知识丰富,熟悉西洋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
在郑和下西洋前,郑和曾出使暹罗、日本,有进行外交活动经验。
特别是永乐二年出使日本,通过郑和的外交活动,使得日本国主动出兵清剿在中国沿海的倭寇,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订贸易条约。
这些外交成果使朱棣皇帝十分满意,并为下西洋解除了后顾之忧。
正是由于郑和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才促使朱棣皇帝把下西洋重任交托给郑和。
在郑和下西洋途中,郑和不辞辛劳,往返于西洋各国之间,妥善处理各种外交事务,解决了一系列棘手问题,化解了矛盾,稳定了国际关系,提高了中国威信。
这充分证明郑和娴熟的外交手腕和卓越的外交才能。
第三,郑和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识。
郑和从小就从其父亲那里得到有关的航海1405年7月11日34岁奉成祖命,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初二回国。
1407年10月1336岁回国后,立即与王景弘、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7
3
▪ [说明]
▪ 本篇选自《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五。
▪ 作者赵翼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 为人正直,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他从《明 史》中钩稽出大量史料,作《明代宦官》篇, 对明朝宦官控制朝廷,贪污受贿,敲诈勒索, 残害人民的种种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 据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校正本《廿二史札记》
巡按、御使等迎拜马首,巡抚亦戎装谒路, 王越、陈钺[20]等结为奥援。然阁臣商辂、刘 翊[21]尚连章劾奏,尚书项中、马文升[22]等 亦薄之,而为所陷;则士大夫之气,犹不尽屈 也。至刘瑾,则焦芳、刘宇、张綵[23]等为之
腹心,戕贼善类,征责贿赂,流毒几遍天下。
然瑾恶翰林不屈,而以《通鉴纂要》誊写不
正统以后,则边方镇守,京营掌兵,经理仓
场,提督营造,珠池、银矿、市舶、织造, 无处无之。
2021/2/7
5
▪ 何元朗[9]云:“嘉靖中有内官语朱象元[10]云: ‘昔日张先生(璁)[11]进朝,我们要打恭;后夏 先生(言)[12],我们平眼看他;今严先生 (嵩)[13],与我们拱手抬进去。’”案世宗驭 内侍最严,四十余年间,未尝任以事,故嘉靖 中内官最敛戢,然已先后不同如此,何况正德、 天启等朝乎!稗史[14]载:永乐中差内官到五 府、六部[15],俱离府、部官一丈作揖;途遇 公、侯、驸马,皆下马旁立。今则呼唤府、
2021/2/7
9
▪ 然正统之初,三杨[37]当国,振尚心惮之,未 敢逞;迨三杨相继殁,而后跋扈不可制。天启 之初,众正盈朝,忠贤亦未大横。四年以后, 叶向高、赵南星、高攀龙、杨涟、左光斗[38] 等相继去,而后肆其毒痡[39]。计振、忠贤 之擅权,多不过六七年,少仅三四年,而祸 败已如是。设令正统、天启之初,二竖[40] 即大权在握,其祸更有不可胜言者。然则广 树正人,以端政本而防乱源,固有天下者之 要务哉!
2021/2/7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案明代宦官擅权,其富亦骇人听闻。今见于记 载者:王振时,每朝觐官来见者,以百金为率 [41];千金者始得醉饱而出(《稗史类编》)。
是时贿赂初开,千金已为厚礼。然振籍没时,
金银六十余库,玉盘百,珊瑚高六七尺者二 十余株(《明史·振传》),则其富已不訾矣!李 广[42]殁后,孝宗得其贿籍,文武大臣馈黄
谨,谴谪诸纂修官,可见是时廷臣尚未靡然 从风。
2021/2/7
7
▪ 且王振、汪直好延揽名士:振慕薛王宣、陈继 忠[24]之名,特物色之;直慕杨继忠[25]之名, 亲征吊之;瑾慕康海[26]之名,因其救李梦 阳[27]一言,而立出之狱,是亦尚不敢奴隶 朝臣也。迨魏忠贤窃权,而三案[28]被劾,
察典被谪诸人,欲借其力以倾正人,遂群起
部官如属吏;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
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臣,则并叩头 跪拜矣!此可见有明一代宦官权势之大概也。
2021/2/7
6
▪ 总而论之,明代宦官擅权,自王振[16]始。然 其时廷臣附之者,惟王骥、王佑[17]等数人, 其他尚不肯俯首,故薛王宣、李时勉[18]皆被 诬害。及汪直[19]擅权,附之者渐多。奉使出,
白米各千百石。帝曰:“广食几何,乃受米 如许?”左右曰:“隐语耳!黄者金,白者银 也。”(《广传》)则视振已更甚。刘瑾时, 天下三司[43]官入觐,例索千金,甚至有四 五千金者(《蒋钦传》)。科道[44]出使归,例 有重贿。
2021/2/7
11
▪ 给事中周爚勘事归,淮安知府赵俊许贷千金, 既而不与,爚计无所出,至桃源自刎死(《许 天赐传》)。偶一出使,即需重贿,其他可知 也。稗史又记布政使须纳二万金,则更不止四 五千金矣!瑾败后,籍没之数,据王鏊《笔 记》,大玉带八十束,黄金二百五十万两,银 五千万余两,他珍宝无算。计瑾窃柄不过六七 年,而所积已如此。 其后钱宁[45]籍没时, 黄金十余万两,白银三千箱。玉带二千五百束 (《宁传》),亦仅及瑾之半。至魏忠贤窃柄, 史虽不载其籍没之数,然其权胜于瑾,则其富 更胜于瑾可知也。……
2021/2/7
4
▪ 有明一代宦官之祸,视唐虽稍轻,然至刘瑾、 魏宗贤[1],亦不减东汉末造矣!
▪ 初,明祖著令,内官不得与政事,秩不过四 品。永乐中,遣郑和[2]下西洋,侯显[3]使西 番,马骐[4]镇交趾;且以西北诸将多洪武旧人, 不能无疑虑,乃设镇守之官,以中人[5]参之; 京师内又设东厂[6]侦事,宦官始进用。宣宗 时,中使[7]四出,取花鸟及诸珍异亦多。然 袁琦、裴可烈[8]等,有犯辄诛,故不敢肆。
▪ 明代宦官
2021/2/7
1
▪ 【重点】
▪ 赵翼的史学成就与特点。 ▪ 【难点】
▪ 赵翼治学的局限性。 ▪ 【解题】
▪ 《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清赵翼撰。本书 用读书笔记的形式,对我国历代正史的编撰、 体裁和主要内容进行考证、分析和评论,是清 朝中叶的考史名著。
2021/2/7
2
▪ 《明代宦官》选自《廿二史札记》卷三五。皇 帝的家奴用宦官充任,是封建君主专制所造成的 畸形现象。而宦官跋扈乃至控制朝政,更是封 建专制统治腐朽程度的反映。本篇作者因不懂 出现宦官专权的实际原因,而惋惜皇权的旁落, 可是他由《明史》内钩稽出的大量史料,集中 暴露了明朝统治集团内部的黑暗。
8
▪ 《明史》载太祖制:内官不许读书识字。宣宗 始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33]教 之,遂为定制,用是[34]多通文义。数传之后, 势成积重云。然考其致祸之由,亦不尽由于 通文义也。王振、汪直、刘瑾,固稍知文墨, 魏忠贤则目不识丁,而祸更烈。大概总由于 人主童昏[35],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 窃威权。如宪宗稍能自主,则汪直始虽肆恣, 后终一斥不用。武宗之于瑾,亦能擒而戮之。 惟英、熹二朝,皆以冲龄[36]嗣位,故振、忠 贤得肆行无忌。
附之。文臣则崔呈秀、田吉、吴谆夫、李龙、 倪文焕[29],号“五虎”;武臣则田尔耕、 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30],号 “五彪”;又尚书周应秋、卿寺曹钦程[31]
等,号“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
孙”之号。自内阁、六部,至四方督抚,无 非逆党,駸駸[32]乎可成篡弑之祸矣!
2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