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测力仪检定装置技术报告.doc

合集下载

指示表类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指示表类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指示量具标准器组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3)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5)
五、环境条件 (5)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7)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8)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1)
十一、结论 (12)
十二、附加说明 (12)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选一支(0-3)mm的百分表,编号为***,分度值为0.01mm,受检点为2mm,在相同条件下反复测量10次,结果如下:单位:μm
序号测得误差x iνi=x i-xνi2
1 -1 0.5 0.25
2 -2 -0.5 0.25
3 -2 -0.5 0.25
4 -2 -0.
5 0.25
5 -1 0.5 0.25
6 -1 0.5 0.25
7 -1 0.5 0.25
8 -2 -0.5 0.25
9 -2 -0.5 0.25
10 -1 0.5 0.25
x -1.5
S= 0.5
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为s=0.5μm。

(完整版)液压千斤顶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完整版)液压千斤顶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液压千斤顶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谢金元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龙岩市计量所
填写日期2010.11.23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环境条件……………………………………………………………………()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十一、结论………………………………………………………………………()十二、附加说明…………………………………………………………………()。

压力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压力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0.7
1.0
0.0003
0.0057
0.0058
0.017
0.7
1.5
0.0003
0.0057
0.0058
0.017
0.7
2.0
0.0003
0.0057
0.0058
0.017
0.7
2.5
0.0003
0.0057
0.0058
0.017
0.7
9、扩展不确定度表示
根据上述评定结果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表示为:
0.00056
0.00058
0.0016
0.7
0.2
0.00006
0.00056
0.00058
0.0016
0.7
0.25
0.00006
0.00056
0.00058
0.0016
0.7
(0~0.4)MPa
校准点
(MPa)
不确定度分量(MPa)
扩展不确定度(MPa)
扩展不确定度(%FS)
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校准点
(MPa)
不确定度分量(MPa)
扩展不确定度(MPa)
扩展不确定度(%FS)
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估读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0.05
0.00006
0.00056
0.00058
0.0016
0.7
0.1
0.00006
0.00056
0.00058
0.0016
0.7
0.15
0.00006
(-0.1~2.5)MPa, =0.8%FS,k=2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测量仪器校准报告

测量仪器校准报告

测量仪器校准报告前言测量仪器校准是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本报告旨在对某测量仪器的校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校准目的、校准方法、校准结果等内容,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

通过严谨的校准流程,我们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

校准目的测量仪器校准的目的是验证仪器的测量准确性,以保证其在正常使用范围内的可靠性。

本次校准的目的是对某型号的温度计进行校准,以确定其测量温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方法1. 校准设备在校准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以下校准设备:•温度标准源:用于提供已知准确温度的标准温度信号。

•多功能示波器:用于测量温度计的输出信号。

•数据记录仪:用于记录温度计的测量结果和与标准源的差值。

2. 校准过程2.1 准备工作在进行校准前,我们首先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无损,并对校准设备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需要预先查阅温度计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其基本参数和校准要求。

2.2 校准步骤具体的校准步骤如下:•步骤1:将温度标准源与温度计连接,确保其稳定工作。

待温度稳定后,记录下标准源的温度值。

•步骤2:通过示波器测量温度计的输出信号,并将数据记录下来。

•步骤3:将记录下的温度计输出与标准源的温度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偏差。

•步骤4:将上述步骤重复多次,以获取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校准结果。

•步骤5:根据校准结果,对温度计的参数进行调整,使其输出与标准源的温度值一致。

2.3 不确定度评估在校准过程中,我们对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

通过考虑各个误差来源,如仪器本身的误差、环境条件的影响等,计算出了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

这些数据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判断仪器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校准结果经过上述校准过程,得出了以下校准结果:序号温度标准源温度(℃)温度计测量温度(℃)温度偏差(℃)1 25.0 24.8 -0.22 50.0 49.9 -0.13 75.0 75.3 0.34 100.0 100.2 0.2根据上表的校准结果可以得出,温度计的测量结果与标准源的温度值非常接近,偏差范围在±0.3℃以内。

0.3级测力计标准装置技术报告

0.3级测力计标准装置技术报告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计量标准器
名称
型号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制造厂及出厂编号
检定或校准机构
检定周期或复校间隔
标准测力仪
LC-2
(10-100)N
0.3级
莆田市鸿飞传感器有限公司21571
1年
标准测力仪
LC-5
(0.5-5)kN
0.3级
莆田市鸿飞传感器有限公司201048
1年
所以(2)式简化为
uc2(△)=u2(M)+u2(Q)(3)
由于M≈Q
所以uc2(△)/Q2=u2(M)/M2+u2(Q)/Q2(4)
令ucr= uc(△)/Q
u1r= u(Q)/Q
u2r= u(M)/M
则(4)式化为ucr2= u1r2+u2r2(5)
3、计算分量标准不确定度
3.1由标准测力仪估算的不确定度分量u1r3.1.1标准测力仪的允差为±0.3%,k=3,所以
1
300.2
2
300.3
3
300.6
4
300.3
5
300.4
6
300.5
7
300.6
8
300.2
9
300.2
10
300.3
300.4
0.15
结 论
符合要求
备 注
试验人员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0.3级测力计标准装置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考核时间
测量值(kN )
测量次数
2012年
6月16日
2012 年
7月 14日
2012 年
8 月 13 日

工作测力仪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工作测力仪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工作测力仪检定装置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德州市计量检定测试所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环境条件……………………………………………………………()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十一、结论……………………………………………………………………( ) 十二、附加说明…………………………………………………………………( )。

工作测力仪CMC不确定度评定(管形测力计)

工作测力仪CMC不确定度评定(管形测力计)

工作测力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CMC 评定1、概述1.1测量依据:JJG455-2000《工作测力仪检定规程》 1.2环境条件:温度:22℃;湿度:≤65%RH 1.3测量标准:0.1级标准测力仪1.4被测对象:数显式推拉力计,型号:KL-30,仪器编号:0603058, 1.5测量过程:直接测量 2、数学模型△F =F -F (1) 式中:△F ……测力计示值误差;F ……测力计3次示值的算术平均值; F ……标准测力仪的标准力值; 3、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3.1.输入量F 的标准不确定度u (F )评定输入量F 的标准不确定度u (F ),来源于测力计的示值重复性,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

选择最大量程的50%作为测量点,重复测量10次,得到一组测量列(N ):150.0 150.4 150.3 150.3 150.3 150.3 150.5 150.2 150.5 150.4单次实验标准差 ()=--=∑=112n FFS ni i0.149N实际测量情况,在重复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以该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可得到()3149.0Nn S F u ===0.086N 3.2输入量F 的标准不确定度u (F )的评定输入量F 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于测力仪不确定度和年稳定度,即B 类方法进行评定。

标准测力仪的准确精度等级为0.1级,属于均匀分布,取包含因子k =3。

年稳定度为0.1%,属于均匀分布,取包含因子k =3。

故在测量点150N 处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 (F 1)=k150%1.0⨯=0.0866N u (F 2)==⨯k150%1.00.0866Nu (F )=()()=+2221F u F u 0.122N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4.1灵敏系数数学模型 F F F -=∆灵敏系数 11=∂∆∂=F Fc 12-=∂∆∂=FFc4.2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4.3输入量F 与F 彼此独立不相关,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按下式得到:()()()()[]()[]2221222F u c F u c F u F F F u F F F u C⋅+⋅=⎥⎦⎤⎢⎣⎡⋅∂∆∂+⎥⎦⎤⎢⎣⎡⋅∂∆∂=∆()()()22122.0086.0+=∆F u c =0.15N5、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取 k =2 扩展不确定度为U= k ·u c (△F )= 0.3N 在50%量程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 U rel =0.3/150= 0.2% 6、扩展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管形测力计50%量程测量点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U rel =0.2% k =2 7、对使用工作测力仪校准装置校准工作测力仪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根据JJG475-2005的规定,需对工作测力仪满量程均匀分布五个点进行校准,其测量不确定该1级工作测力仪是使用工作测力仪校准装置可校准的最佳被校对象,因此该项目的CMC为:U rel =0.2% (k=2)。

测试设备检定报告

测试设备检定报告

测试设备检定报告一、引言在本报告中,我们对公司的测试设备进行了检定。

该测试设备是用于测量电流、电压、电阻和其他电气参数的仪器。

本次检定的目的是确认该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并且符合行业标准和规定。

二、检定方法和程序1.检定设备我们使用了一套校准仪器和标准样品对测试设备进行了检定。

校准仪器经过正规的校准和证书认证,并且具备符合国家和行业要求的精度和可靠性。

2.检定过程我们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了各项检定测试。

测试项目包括电流测量、电压测量、电阻测量等,以及设备的稳定性、精度和重复性等评估。

3.数据记录和分析在检定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每次测试的数据,包括被测设备的测量结果和校准仪器的输出结果。

我们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了测量误差、标准偏差和相关系数等指标。

三、检定结果和评估1.测量误差我们计算了每次测试的测量误差,并将其与允许的误差范围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被测设备的测量误差均在允许的范围内,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

2.稳定性和重复性我们对设备进行了多次测试,并评估了其稳定性和重复性。

结果显示,设备的测量结果在多次测试中保持稳定,并且重复性良好。

3.可追溯性我们对校准仪器进行了追溯性验证,确认其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一致性。

该校准仪器的追溯链完整,可以确保其校准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四、结论根据我们的检定结果和评估,我们认为该测试设备的性能和精度符合行业标准和规定,可以正常使用。

然而,为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我们建议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遵循操作指南和要求。

五、建议根据我们的经验和对该设备的检定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定期校准和维护:为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建议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记录校准结果和维护记录。

2.遵守操作指南和要求:使用该设备时,请仔细阅读操作指南和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确保环境条件:在使用该设备时,请保持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电磁干扰等条件符合要求,以防止对设备测量结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工作测力仪检定装置
王玉良
德州市计量检定测试所2014年1 月10日
目录
一、建立量准的目的⋯⋯⋯⋯⋯⋯⋯⋯⋯⋯⋯⋯⋯⋯⋯⋯⋯⋯⋯⋯( )
二、量准的工作原理及其成⋯⋯⋯⋯⋯⋯⋯⋯⋯⋯⋯⋯⋯⋯( )
三、量准器及主要配套⋯⋯⋯⋯⋯⋯⋯⋯⋯⋯⋯⋯⋯⋯⋯⋯( )
四、量准的主要技指⋯⋯⋯⋯⋯⋯⋯⋯⋯⋯⋯⋯⋯⋯⋯( )
五、境条件⋯⋯⋯⋯⋯⋯⋯⋯⋯⋯⋯⋯⋯⋯⋯⋯⋯⋯⋯⋯⋯⋯⋯( )
六、量准的量溯源和框⋯⋯⋯⋯⋯⋯⋯⋯⋯⋯⋯⋯⋯⋯⋯( )
七、量准的重复性⋯⋯⋯⋯⋯⋯⋯⋯⋯⋯⋯⋯⋯⋯⋯⋯⋯⋯⋯( )
八、量准的定性考核⋯⋯⋯⋯⋯⋯⋯⋯⋯⋯⋯⋯⋯⋯⋯⋯⋯⋯⋯⋯( )
九、定或校准果的量不确定度定⋯⋯⋯⋯⋯⋯⋯⋯⋯⋯⋯⋯⋯( )
十、定或校准果的⋯⋯⋯⋯⋯⋯⋯⋯⋯⋯⋯⋯⋯⋯⋯⋯⋯⋯⋯( ) 十一、⋯⋯⋯⋯⋯⋯⋯⋯⋯⋯⋯⋯⋯⋯⋯⋯⋯⋯⋯⋯⋯⋯⋯⋯⋯⋯( ) 十二、附加明⋯⋯⋯⋯⋯⋯⋯⋯⋯⋯⋯⋯⋯⋯⋯⋯⋯⋯⋯⋯⋯⋯⋯⋯⋯( )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随着我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多的工作测力仪投入使用,工作测力仪的准确与否极大的关系到广大企业、事业单位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也关系到广大企业、事业单位
的声誉。

开展工作测力仪的计量检定工作,可以统一规范我市工作测力仪的量值,可以使我市各使
用工作测力仪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质量测量溯源至国家基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本计量标准主要由测力仪传感器和测量数据处理装置所组成,标准测力传感器是对工作测力仪
中所施加力值,转化为传感器所输出的电学量经放大、调制、滤波等处理后输出到显示器,从而可
以比较得出被测工作测力仪显示力值与标准测力仪的显示力值之间的差距,从而得到其测量误差。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计不确定度检定周
制造厂及检定或
量名称型号测量范围或准确度等级期或复
出厂编号校准机构
标或最大允许误差校间隔准
(50 ~
西安帅气山东省计
标准测力仪DD-1 级电器有限量科学研一年

500)N
公司 7989 究院
西安帅奇
西北国家
DD-1-30 电器有限
标准测力仪
N (3 ~ 30)N 级
公司
计量测试一年
中心
52453
(10 ~
西安帅奇山东省计
标准测力仪DD-1 级电器有限量科学研一年
100)kN
公司 4657 究院
DD-6-20 (200 ~西安帅奇中国计量
标准测力仪级电器有限科学研究一年00kN 2000)kN
公司 1850 院
DD-6-30 (30 ~ 300) 西安帅奇西北国家
标准测力仪级电器有限计量测试一年
0 kN kN
公司 1355 中心
DD-6-10 (1000~西安帅奇中国测试
标准测力仪级电器有限技术研究一年000 kN 10000) kN
公司 668 院
西安帅奇
中国测试
DD-6-50 (500 ~电器有限
标准测力仪级技术研究一年00kN 5000)kN 公司

063095
莆田
山东省计
标准测力仪LUB-S (3 ~ 30)kN 级量科学研一年
3052
究院
西安帅一年(1 ~奇电器山东省计
标准测力仪DD-1 级
有限公量科学研
10)kN
究院
司 6856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标准测力仪:级
五、环境条件
序号项目要求实际情况结论1
2
3
4
5
6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叠加式力标准装置

( ~)MN:% (k=2) 级
( ~10) MN:% (k=2) 计
( ~30) MN:% (k=2) 量


5MN基准测力机杠杆式力标准装置、叠加
式力标准装置、静重式力3× 10-4(k=3)
标准装置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级、级、级
定级

单位计量器具标准测力仪
测量范围: 3N~10000kN 比对



计工作测力仪

器1级、2级、3级、4级、5级具
七、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选一稳定的500N 推拉力计,对20%点连续测量:
测量次数测量结果 ( N)
1
2
3
4
5
6
7
8
9
10
x
S%
重复性小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采用后重复性数据%,此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符合要求。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选一稳定的500N 推拉力计,对20%点每隔一月,连续测量:次数
力值
2 3 4 5 6 7 8 9 平均
1 10
N 值时间
这四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 ,相对表示为%,在该段时间内的稳定性小于该计量标准误差 %。

证明工作测力仪检定仪计量标准所出据的量值稳定可靠。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一、测量过程简述
1.测量依据: JJG 445-2000 《工作测力仪检定规程》
2.测量环境条件:满足说明书规定的要求。

3.测量标准:级测力计
4.被测对象:级 500N 推拉力计,相对最大允许误差为±%。

5.测量方法:在规定环境条件下,使用试验机对标准测力仪和被测推拉力计施加负荷至测量点,
可得到与标准力值相对应的推拉力计负荷示值,该过程连续进行 3 次,用标准力值减去 3 次示值的算术平均值,即得该测量点试验机的示值误差。

6.评定结果的使用:符合上述条件的测量结果,一般可参照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二、数学模型
F=F H-F M
式中:F—推拉力计示值误差
F H—测力仪定度的标准示值
F M—推拉力计的读数
三、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1.由测力仪估算引入的不确定度u(F H) 的评定
检定证书给出的测力仪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k=3。

则采用B 类方法评定。

u =u(F )= 0.3% =%
1H
3
2. 推拉力计示值估算引入的不确定度u(F ) 的评定
M
(1)由测量重复性估算引入的不确定度u2的评定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量值 /N
取重复性最大的检定重复试验10 次,得单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为%,而实际测量结果为 3 次的平均值,则:
u( F M 1 ) 0.20%
0.12%
3
(2) 推拉力计示值误差估算引入的不确定度u(F ) 的评定
M2
由于推拉力计度盘一般为50 分度,以其测量下限 ( 即 20%FS),估读到分度,取均匀分布计算得:
0.1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数学模型: F=F -F
H
M
2. 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u c u 2(F M)u2(F H) 0.1% 2 0.58%2 0.58%
3.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置信水准 ( 置信概率 ) p=95%
包含因子 ( 覆盖因子 ) k =2
扩展不确定度为:U=k×u c=2×%=%
五、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本次测量相对扩展不确定度表达如下:U rel=%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按照 JJF1033-2008 附录 C.5.2.2的要求,采用比对法验证。

选一台性能稳定工作测力仪,在100N 点进行比对
本所检定装置
序号 1 2 3
测量值 N
其平均值 y1 100.31N U 1.2%
泰安所检定装置
序号 1 2 3
测量值 kN
其平均值 y2 100.33N
y1y2
y1
2
因为
0.01%
100 100%
n 1
U 0.98%
n
y1 y1 y2
2
n 1
U 成立计量标准的测量为确定度得到验证。

所以
100 100% n
十一、结论
该计量标准的主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环境条件均符合455-2000 工作测力仪检定规程的要求,主要计量特性、人员及管理制度等符合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可以开展材料试验机检测工作。

十二、附加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