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诗歌知识点

诗歌知识点

诗歌知识点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通过精心选词和独特的韵律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歌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在学习诗歌时,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诗歌知识点,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美丽的艺术形式。

1. 韵律和格律:诗歌中常常使用韵律和格律来增强节奏感和美感。

韵律指的是诗句中的音韵规律,可以是押韵、平韵、交韵等形式;格律则是指诗句中的音节和音调的规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2. 诗歌体裁:不同的诗歌形式有着不同的结构和特点。

常见的诗歌体裁包括古体诗、现代诗、民间诗等。

古体诗以古代的格律和韵律为基础,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现代诗则更加自由,没有固定的格式和韵律要求。

3. 修辞手法:诗歌中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能够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受。

4. 主题和意象:诗歌作品往往有一个中心思想或主题,并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

意象指的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传递抽象的思想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诗人风格: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通过研究诗人的风格,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们的诗歌作品。

有些诗人注重音乐性和韵律感,有些诗人则更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

6. 诗歌的阅读方法:阅读诗歌时,可以从诗歌的整体结构、修辞手法、意象等方面入手,逐渐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同时,要注重感受诗歌给予我们的情感冲击和思考启示。

7. 传统与现代诗歌:在学习诗歌时,可以了解传统和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

传统诗歌更注重形式和格律,而现代诗歌更注重自由和个性的表达方式。

8. 诗歌赏析:通过赏析优秀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诗人和作品进行赏析,如李白的《静夜思》、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

总之,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独特的韵律和美妙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关于诗歌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诗歌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诗歌的知识点总结关于诗歌的知识点总结有10个,这10个总结如下:1.定义和起源:诗歌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起源于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

它不仅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形式和体裁:诗歌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体裁,如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等。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和特点。

3.意象和象征:诗歌常常使用意象和象征来表达深层的含义和情感。

这些形象化的语言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共鸣,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4.韵律和节奏: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这是它与其他文学形式的重要区别。

韵律是诗歌中语言的和谐与美感,而节奏则是诗歌中语言的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

5.语言和风格:诗歌的语言常常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诗人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不同的诗人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语言特点。

6.情感和主题:诗歌可以表达人类的各种情感和主题,如爱情、友情、亲情、离别、生死、自然、历史等。

这些主题可以激发读者的共鸣,触动读者的内心。

7.鉴赏和批评:鉴赏诗歌需要读者对诗歌的技巧、意义、背景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批评则是对诗歌的鉴赏和评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8.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9.现代发展:现代诗歌在形式、主题、技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如现代派、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出现,使诗歌更加多元化和自由化。

10.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关系: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如小说、散文等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诗歌最全知识点总结

诗歌最全知识点总结

诗歌最全知识点总结一、诗歌的基本概念诗歌是一种抒发情感、情怀和思想的文学形式,它具有鲜明的节奏感、音韵美和形象感。

诗歌的创作方式包括押韵、对仗、节奏和形象的运用,这些都是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的根本区别。

二、诗歌的韵律1. 音节和音韵音节是诗歌中最基本的音韵单位,它是由一个或多个辅音和一个元音组成的。

音韵是诗歌中的韵脚,它是由几个音节组成的,可以是单音节韵、双音节韵或多音节韵。

2. 诗歌的格律诗歌的格律是指诗歌中每行的音节和音韵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诗歌的格律包括五言、七言、律诗等多种形式,不同的格律有不同的要求和规范。

3. 诗歌的韵部韵部是诗歌中每句的韵脚,它可以是平仄、押韵、对仗等。

4. 诗歌的节奏诗歌的节奏是指诗歌中每句的声律和韵律的变化。

它可以是平仄轻重、疾徐快慢等。

三、诗歌的创作技巧1. 比喻比喻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事物和情感进行隐喻和象征的表达,从而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2. 比拟比拟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对事物的外在形象或内在品质进行类比和对比,从而加深了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3. 拟人拟人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给予事物人的特征和行为,从而使诗歌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感。

4. 借指借指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事物和情感进行隐喻和象征的表达,从而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5. 比兴比兴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对事物的外在形象或内在品质进行类比和对比,从而加深了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6. 抒情抒情是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它通过对自我情感和内心真实感情的抒发,表达诗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

四、诗歌的体裁1. 古体诗古体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它采用五言、七言等格律,多以抒情、描写、赞美和抒怀为主要内容。

2. 词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它采用较为自由和活泼的格律,多以表达情感和抒发思想为主要内容。

3. 现代诗现代诗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它采用丰富多样的格律和表现手法,多以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和思想为主要内容。

关于诗歌知识

关于诗歌知识

关于诗歌知识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情感的载体,是文化的瑰宝。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抒发了人们的情感,表达了社会的百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诗歌的一些基本知识,以期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文学形式。

一、诗歌的种类诗歌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内容来分,有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按照形式来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按照格律来分,有格律诗、自由诗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诗歌各有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二、诗歌的特点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首先,诗歌具有音乐性。

诗歌的语言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次,诗歌具有形象性。

诗歌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丰富多彩的画面,让读者在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

最后,诗歌具有抒情性。

诗歌是情感的抒发,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怒哀乐,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诗歌的创作技巧创作诗歌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首先,诗人要善于运用形象思维。

通过具象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具体。

其次,诗人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技巧,可以使诗歌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诗人要注重诗歌的格律和节奏。

通过合理安排字数、平仄和韵脚等,可以使诗歌更加富有音乐性。

四、诗歌的价值诗歌的价值是多方面的。

首先,诗歌具有审美价值。

优秀的诗歌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其次,诗歌具有文化价值。

诗歌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了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诗歌具有教育价值。

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总之,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其丰富的种类、显著的特点、高超的创作技巧和多方面的价值,成为了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对诗歌知识的简要介绍,能够激发您对诗歌的热爱和兴趣,进一步领略诗歌的魅力。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4、写作技巧:(艺术技巧、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XXX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16、语言特色:包括清新、平平(朴实)、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7、描写:包括动、静,点、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高、低等。

二、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寄义:表层寄义+深层寄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2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归纳综合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伎俩+抒发什么情感+评判(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诗歌鉴赏总结知识点汇总

诗歌鉴赏总结知识点汇总

诗歌鉴赏总结知识点汇总一、诗歌的形式1. 诗歌的格律诗歌的格律包括韵律和节奏两个方面。

韵律是诗歌中音节的排列规律,包括押韵、偶句、单句等形式;而节奏是指诗歌中音节的重音与轻音的分布规律,包括句子的断句、韵律的变化等。

2. 诗歌的体裁诗歌的体裁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是指古代诗歌的形式体裁,如词、曲、赋、律等;近体诗则是指近现代诗歌的形式体裁,如诗、词、曲、律等。

二、诗歌的语言特点1. 比喻与象征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意义不同但相关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思想情感;而象征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具象事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抽象思想情感。

2. 意象与意境意象是指诗歌中具体形象的描绘,是通过对物象的感性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而意境则是指诗歌中所营造的氛围、情感、意义,是在意象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一种心理感受。

三、诗歌的艺术特征1. 诗歌的美感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它可以通过音韵、形象、意境等方面来激发读者的审美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2. 诗歌的意义诗歌是一种具有思想和情感表达功能的文学形式,它通过对生活、情感、思想等方面的表达来传达诗人的情感、思想和人生观念。

四、诗歌鉴赏的方法1. 整体鉴赏整体鉴赏是指从诗歌的整体结构、意义、语言、节奏等方面来把握诗歌的艺术美感和思想情感。

它要求我们对诗歌的整体结构有全面的理解,从而领会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2. 细节鉴赏细节鉴赏是指从诗歌的语言、意境、形象等细节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诗歌中具体细节的描绘和运用来挖掘诗歌的深层意义,从而丰富我们对诗歌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的实践1. 阅读与品味阅读是进行诗歌鉴赏的基本前提,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够增加我们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升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2. 体验与表达通过对诗歌的品味与体验,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诗歌鉴赏。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表达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领悟。

诗歌基础知识

诗歌基础知识

诗歌基础知识诗歌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表达方式,它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诗歌的基础知识,包括诗歌的定义、常见的诗歌形式和一些写作技巧。

一、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和节奏,表达出作者独特的情感、想法和观点。

与散文不同,诗歌通常更加精炼、富有节奏感,并且常常使用修辞手法和隐喻来提升其艺术性。

诗歌可以表达各种主题,如爱情、自然、社会问题等。

它可以是抒情的、叙事的、描述性的或者哲思的。

无论形式如何,诗歌都要求用独特的语言和形式来传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二、常见的诗歌形式1. 抒情诗:抒情诗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感受的诗歌形式。

它通常以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个人经历。

例如,爱情诗是最常见的抒情诗形式。

2. 叙事诗:叙事诗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诗歌形式。

它可以是真实事件的再现,也可以是作者虚构的故事。

著名的叙事诗包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3. 描述诗:描述诗是一种以描绘景物、人物和场景为目的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生动而精确的语言来描绘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所描述的事物。

例如,《梅花》是一首著名的描述诗。

4. 讽刺诗:讽刺诗是一种通过讽刺和嘲笑来表达批评和思考的诗歌形式。

它通常使用夸张、反讽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幽默或嘲笑的方式揭示问题或强调社会不公。

讽刺诗是一种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文学形式。

三、诗歌写作技巧1. 选择合适的主题: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主题可以激发创作的灵感。

可以从自己的经历、身边的事物或社会问题等方面寻找灵感。

2. 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可以提升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例如使用隐喻、比喻、拟人等手法,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3. 注意押韵和节奏:押韵是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它能增加诗歌的美感和音乐性。

同时,注意诗句的长度和节奏感也是写好诗歌的关键。

4. 运用形象和意象:形象和意象是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手段。

诗歌知识点归纳

诗歌知识点归纳

诗歌知识点归纳一、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韵律、节奏和象征性的语言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故事。

它通常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形式,可以是抒情的、叙事的或讽刺的。

二、诗歌的分类1. 抒情诗:表达个人情感和感受的诗歌。

2. 叙事诗:讲述故事或事件的诗歌。

3. 讽刺诗:使用讽刺、夸张等手法批评或嘲笑社会现象或个人行为的诗歌。

4. 诗歌剧:将诗歌与戏剧结合,通过对话和行动展现情节和冲突的文学形式。

三、诗歌的结构1. 节:诗歌的独立部分,通常具有相似的韵律和节奏。

2. 行:构成诗歌的基本单位,可以有不同的长度和韵律。

3. 韵律:诗歌中的音节和重音的有规律的排列。

4. 韵脚:诗歌末尾押韵的单词。

四、诗歌的形式1. 自由诗:不遵循传统韵律和节奏的诗歌。

2. 韵诗:遵循特定韵律和押韵模式的诗歌。

3. 诗歌体裁:如十四行诗、俳句、维拉内尔等,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形式和规则。

五、诗歌的元素1. 意象:通过描述创造出的生动画面或感觉。

2. 比喻:直接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

3. 象征:使用物体、人物或事件代表抽象的概念或想法。

4. 拟人化:赋予非人类对象或概念以人类特征。

六、诗歌的鉴赏1. 阅读:多次阅读诗歌,理解其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分析:研究诗歌的形式、结构、意象和象征,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工作来传达信息。

3. 个人反应:考虑诗歌如何触动个人情感和经验。

4. 文化背景:了解诗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七、创作诗歌1. 选题:确定诗歌的主题或情感。

2. 形式选择:根据主题和个人偏好选择合适的诗歌形式。

3. 词汇选择:使用精确和有力的词汇来创造意象和情感。

4. 修订:不断修改和完善诗歌,以达到最佳效果。

八、著名诗人和作品1. 李白:唐代诗人,以豪放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描绘著称。

2. 杜甫:唐代诗人,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

3. 威廉·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和诗人,其十四行诗广为人知。

4. 艾米莉·狄金森:美国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死亡、自然的探讨而闻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基本知识
目的、要求:
了解诗歌基本知识
重点、难点:
掌握诗歌欣赏的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
一、文体特点
1)概括性:用高度凝炼的语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
2)形象性:形象生动感人,抒发作者情感。

3)抒情怀:充分表达作者主观感受及联想
4)音乐性: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二、分类
1、按表达形式: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
2、按语言形式:旧体诗(旧诗包括词、曲)、亲诗(现代诗)
3、按有无格律:格律诗、自由诗(包括散文诗)
4、按作者身份:文人创作、民歌民谣
5、按题材:山水诗、田园诗、讽喻诗、赞美诗
6、按年代:古代诗歌(诗经、楚辞、乐府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赋)、现代诗歌
1)《诗经》
2)《楚辞》
3)《乐府诗》
4)《古体诗》(古风、古诗)
名称始于唐,后人诏用唐人说法,将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作的诗,全称为“古体诗”
其特点是形式自由,如四言的曹操的《观沧海》、五言的孟郊“慈母手中线”七言的曹丕《燕歌行》杂言的李白《梦吟离别》
押韵自由如《卖炭翁》
5)近体诗(格律诗、今体诗)
分为:(1)、律诗(五律、七律、长律[排律])两句一联八句为首颔颈尾四联
(2)、绝句(五绝、七绝)
格律: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联有定对。

押韵:偶句押韵,只押平声韵,不能中途换韵不有用相同的字押韵(习惯1、2、4、6、8句末押韵)
平仄:诗中每一个字都有一定的声调,平声字指一、二声调的字,仄声字指三、四声调的字,看来很复杂,其实基本有一点“平仄相间”以求及声高的抑扬顿挫。

五言律诗的平仄,可以看成是在“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的基加上一个章节形成的。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这四手中句式可以称为近体诗的四种基本句式七言的不过是在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四种句式的交错就构成不同格式的律诗。

A:仄起仄收,(七言为平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寂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拉力口)
B:平起仄收式(七言为仄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西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由。

C:仄起平收式(七言为平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D:平起平收式(七律为仄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基本口诀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七言诗们一、三五(五言则一、三)个字平仄可以不论,二四六(五言二个字平仄必须分明。

对仗:律诗中间的两联,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工整分工对(词性、词义严格对仗)和宽对(词性相近,词义大体相同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工)
横眉……,俯首……(宽)
节奏:四言:二二式两拍
五言:二二一式,二一二式举头一一三拍
七言:二二二一式四拍
6)词:又叫诗余,长短句。

合乐而歌,句式长短不一,兴起于隋唐,盛兴地宋代的一种诗体。

最初的词是为曲子(乐曲)填写的歌词,枚不称“曲子词”“由乐而定词”到后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

格律: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牌:即曲调名,满江红,贺新郎,气奴娇,大致是慷慨激昂的,木兰花慢,岩石至是和婉豫悦的标题:在词牌后,容,主旨另立标题。

结构:根据字数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不分段]中调[(59字-90字)分二段或更多]长调[91字以上]分二段或更多发展:宋是高潮分(豪放苏辛、婉约柳永姜夔)
7)曲:盛行于元代配乐而歌的一咱诗体
分类:(散曲[小令、套数])只用来谐乐歌唱)(剧曲[入戏])
曲牌:又叫牌调或曲调,它规定该曲调的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格式。

宫调:短个曲牌都属于一个宫调,每个宫调有若干曲牌,如《征宫·端正好》
衬字:根据曲牌规定写出曲句后,再据演出的需要,如上一些衬字,放在句首、句中或句尾,传曲子唱起来更加自然8)赋,详见教材P253
现代诗歌(新诗)
1、自由诗
2、格律诗
3、旧体诗词(毛泽东等人写的旧体诗,旧体词)
4、民歌体如《王贵与李春春》(信天游形式)
三、诗歌欣赏(P253)
沁园春·雪
上片写北方雪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作者咏雪,眼光不停留在雪上,而是通过雪来写祖国壮阔的大地,可谓所见者大。

雪天的风光,千万里都是冰封雪飘,这就写得气魄宏大,北国即北方,千里、万里两句是正文即千万里冰封,千万里“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在北方雄伟的景物要推万里长城,黄河和高山、高原,作者要通过雪国雄伟的山河,所以先写长城、黄河,再写高山、高原。

登高远望,在冰封雪飘的北方,看到长城内外只是白莽莽一看黄河之水,上下游已经结冰,顿时失掉滔滔滚滚的水势。

“山舞银蛇……试比高”这是写北方雪后的群山和高原雪山呈银白色,山跟山绵延起伏,登高望去象银白色的蛇在舞动,在陕西和山西一带的高原上,盖着雪,在高处望去,
样的象群在奔跑着。

这里写的银蛇和蜡象的银和蜡,都是形容雪的白。

这里更重要的是写北方山和高原与天公比高,伟的气象。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等到天晴的日子,看到红艳艳的太阳跟雪裹着的大地山河互相映照,格外里显得娇装指红太阳,素指白色的丝织品,素裹指白雪包裹土地,作者地祖国山河的赞美,除了指出雄伟的一面,也指出娇艳的写红日跟雪盖的大地相映照,既雄伟又艳丽,具有气象万千之概,总之上纯借景抒情——对祖国在好河山的热爱。

下片写人事。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人物竞折腰”承上启下过度写出英雄人物地祖国山河怀着崇警心情。

“惜秦皇汉武……射大举五个英雄从物。

他们都有雄才大略,能建功立业,可惜“文采”—文治方面都差一些,就跟祖国山河的既雄伟而又能相称了。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过去了,数一数即能建功立业又有文采的人物,还得看今朝的雄,今朝的革命英雄才无愧于祖国山灌的雄伟和多娇,比起历史上的英雄强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