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

合集下载

经济学专业详解: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经济学专业详解: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经济学专业详解: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概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

它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揭示、分析人口经济过程以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本规律和辩证关系,评价和指导制定相关政策。

专业排名重点优势学科单位: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优势学科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辽宁大学 重庆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就业前景1)关系人类生存发展,此学科的发展意义深远。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环境大国和资源大国,也是一个存在人口膨胀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紧缺问题的国家。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中国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已经不再是孤立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而是名副其实的“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并且这种深层次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 ”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振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建设的迅速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恶化。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2)此专业有长远的应用价值,总的前景不错。

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评价、环境经济分析、生态经济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所以这一专业的人才就业前景还是可以的,对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

3)目前就业出现困难,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

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加之经济学专业近年大规模招生, 而且对工作的期望值偏高,地区性就业出现失衡,所以 就业呈现困难的局面。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把人口、资源与环境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在可持续发展主线贯穿下进行研究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国际上通称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辨证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马尔萨斯人口论:两个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情欲是必然的,而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两个级数假设: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

三个命题:(1)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限制原理);(2)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增殖原理);(3)占优势的人口增加,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致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均衡原理)两种抑制:积极抑制:通过贫困、饥饿、瘟疫、罪恶、灾荒、战争等手段去妨碍人口增长;预防抑制:通过禁欲、晚婚、不生育等预防人口增加。

马尔萨斯人口论四个结论:(1)“人口法则”是永恒的绝对法则,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社会;(2)“人口法则”的作用造成失业、贫困甚至是罪恶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实施“救贫法”是错误的;(3)“人口法则”的作用是把工人的工资压到最低水平;(4)“人口法则”使任何试图通过实现财产平等等来消除失业、贫困的社会改革趋于失败。

马克思: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还有环境的再生产)。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对人口起决定性作用。

首先表现在马克思关于不同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规律的著名论点中;其次,经济对人口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经济是决定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决定人口自然变动的主要因素;第三,经济决定人口的社会构成,决定人口的各种社会规定性,如阶级、职业、部门的规定性;第四,经济对人口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经济决定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家庭。

相对过剩人口:由于可变资本对不变资本的比例相对下降而产生的劳动力人口叫做“相对过剩人口”。

主要变现为:(1)流动的过剩人口(近代产业中的失业者,随着景气循环的局面反复出现暂时失业和暂时就业);(2)潜在的过剩人口(经常等待着流向城市的农村人口);(3)停滞的过剩人口(现役劳动军的最底层,劳动条件最差);(4)需要救济的贫民(失业的工人,绝对过剩人口)。

第1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1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二、内容:不仅覆盖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中 主要的、己经成型的概念、体系、逻辑和理论,而且以可持续 发展理论为主线,将人口发展过程与资源配置、环境政策、可 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此形成人口、资源与环 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
•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理论体系、研究 方法甚至其内涵都还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第二十六页,共57页
第二十七页,共57页
第二十八页,共57页
第二十九页,共57页
第三十页,共57页
第三十一页,共57页
酸 雨 腐 蚀 的 雕 像
第三十二页,共57页
在1972年问世的颇有争议的 《增长的极限》中,通过运
用多种宏观模型模拟人口增长对资源消耗的过程,预测人口高 速增长将带来灾难性后果,给不顾生态环境代价而沉溺于经济 增长的传统理念敲响了警钟,使长期支配人类的单纯的经济增 长现受到怀疑与批判,曾一度成为当时环境运动的理论基础。
第二页,共57页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可持续发展 理论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人们对人口、资源与环境在 实现可持续发展中至关重要而又密不可分关系的认识 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把人口、资源与环境三种因素 综合起来,在可持续发展主线贯穿下进行研究而产生的新
兴学科。在国际上通称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研究人口 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辨证关系 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第八页,共57页
一、人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 人类对自身发展前景关注的深度和广度
是一个逐步丰富的过程。 • 1、人口乐观主义或浪漫主义的时代。 • 在马尔萨斯之前,主流的观点认为人口
是国力和财富的象征,人口的增长受到 鼓励,可以将这一阶段看作是乐观主义 或浪漫主义的时代。

山西省考研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人口学与资源经济学重要概念解析

山西省考研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人口学与资源经济学重要概念解析

山西省考研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人口学与资源经济学重要概念解析山西省考研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人口学与资源经济学重要概念解析人口与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的就是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山西省考研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是考生们的必修课程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本文将从人口学和资源经济学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人口学重要概念解析1. 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是指特定时间内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增长与总人口数之比。

它是人口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为:(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

2.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划分的组成分布状况。

常见的人口结构指标有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职业结构。

人口结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年龄段、性别和职业群体的人口数量和比例,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的现象。

人口老龄化是当代社会的一个共同问题,也是人口学研究中的重要方向。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应对。

二、资源经济学重要概念解析1. 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使资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供给的能力。

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有效调节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资源枯竭资源枯竭是指某种资源在自然界中数量减少至无法再满足人类需求的状态。

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一些资源的需求量逐渐超过其供给能力,导致资源枯竭的问题日益突出。

解决资源枯竭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3. 农业资源农业资源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土地、水源、气候、肥料等各种要素。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一章、P14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第二章、2.1世界人口的增长(P17人口的增长时期,工业革命,快速增长原因)第二节(了解)第三节(马尔萨斯人口论p26※)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三个命题、两种抑制第四节(凯恩斯人口论)看一看第五节(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及其发展)p37“两种生产”原理物质资料,人类自身生产“三种生产”理论p42第三章、第一节p45孩子的成本和效用生育、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第二节人力资本投资p50概念形式教育培训的需求和供给p51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第三节人口迁移的经济分析p56划去三个(刘、拉、非)第四章、第一节p62人口数量变化的经济效应p64人口质量变化的经济效应第二节适度人口论(什么是适度人口,静态经济适度人口、动态经济适度人口,静态动态要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城市化的经济分析还有p73城市化及其机制三个方面第五节人口老龄化与老龄经济学(概念)第五章、第二节p90人口压力说第三节p93增长极限轮“资源耗竭”说第六章、第一节什么叫自然资源p108自然资源及其分类第二节p112矿产资源p113七地资源第三节p122人口承载量第七章、第二节p127自然资源定价相关定价理论水资源定价五个方面土地资源定价两个方面定价评价第八章、p135自然资源评价原则与方法第九章、自然资源核算与资产化管理第一节P149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P153(背)中国自然资源核算体系框架※第二节p154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客观必然性P156目标与原则(原则6个)第十章、第一节(关系)第二节p16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p163图第十一章、第一节p172环境-经济体系(四个要素)第二节产权、外部性与市场失效(正负… 问题)第三节p179公共商品(两个特性)环境质量公共商品的供给(如何实现?背过!)第十二章、环境资源的特点环境资源的价值(了解一下)第十三章、环境污染(概念)p193P200环境污染的经济控制手段(知道即可)P203排污权交易(优势及好处)第十五章、第一节p213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4个方面经济及社会背过!)第二节p217 公平的三个方面,效率三个方面(知道即可)第三节p219 价值观五个尺度第十六章、p229可持续的生产模式4个方面(看看)P230可持续的消费模式4个方面第十七章、p234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衡量要素(5个)第十八章、(名词解释为主)P241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原则(3个)节能减排(概念)清洁生产(概念)绿色经济(概念)绿色经济基本原则低碳经济(概念)第十九章、p269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概念P270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内容(6个)。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重点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重点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重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一章1、资源的概念: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发现的有用且稀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过程的总和,它们往往以原始(自然)状态进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费过程以提高人类当前或未来的福利。

资源经济学角度考虑:1)具有用途并产生价值的物质2)资源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变化,人们能够拓宽资源的范围)(随着人们需求、物质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将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资源)3)稀缺性。

在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强调资源的数量和人们的需求相比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有别于资源与环境科学中的资源范畴。

4)天然性:(强调资源以自然或以原始物质形式进入人类的经济过程)2、资源的分类非再生资源:1)又称为不可更新资源或耗竭性资源2)资源的存储量一定,主要是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可再生资源:1)又称可更新资源或非耗竭性资源2)该类资源的存储量是在自然过程中或在人类参与下可以更新或持续补充2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联系:1.在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2.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可以避免可再生资源成为不可再生资源或者非再生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3、共享资源指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或虽具有法律上的所有者,但不能行使其权利的例如:公海、草原、河流4、资源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地域性(区域具有资源优势,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3多用性(可以在多种用途之间分配,如水资源) 4数量有限性与潜力的无限性(数量在技术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第二章1、资源稀缺的概念: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起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一种状态。

主要标志:资源在市场上价格的存在。

2、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资源短缺是怎么回事,举例,判断稀缺:经济社会中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指一般的、所有的资源而言。

短缺: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反映着某种资源在市场上供应的程度和供求状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

一、资源的配置1、现有资源储备:是一种按目前价格开采,能够产生利润的已经探明资源。

现有资源的数量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

2、潜在资源储备:是与人们为获得这些资源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紧密相关的。

价格越高,潜在储备量越大。

用函数定义要比用一个简单的数字定义要准确的多。

3、资源禀赋:表示地壳中本身中所包含的自然资源,它只是一个地理学概念,而不是经济学上的概念。

因为它的数量与资源价格毫不相干。

4、可再生资源基本特征:(1)资源本身具有可再生(更新)和自我恢复的能力(但是这一能力是有限度的)。

(2)可储藏性。

5、非再生资源基本特征:非再生特性、资源消耗的不可逆性、可循环利用性。

6、非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所谓生态环境补偿,不仅包括生态功能的补偿,还包括污染环境的补偿。

还包括对因环境保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补偿,以及为增进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支出。

为了实现非再生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利用,关键是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其理论依据为资源有价论、外部不经济论。

即对有益于生态服务的行为主体(当地居民)进行的补偿。

对资源所在地居民因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活或生产发展的机会成本的庄家,必须进行经济补偿。

这种补偿可以是直接的现金补偿,如对遭受土地破坏的农户直接给予青苗补偿费、人员安置费等;也可以是对矿区产业结构转型的其他手段补偿和环境修复的技术补偿。

这部分补偿的主体是政府,比如直接给予财政补贴,财政援助,优惠贷款,减免收费,实施利率优惠,劳保待遇,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予以鼓励。

7、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模型:(1)几何增长模型:即假设种群大小的变化率为一常数,而为分布密度无关,这种种群增长模型称为几何增长模型。

一年生植物或单世代昆虫适用(每代只繁殖一次,母体繁殖后便死亡)。

(2)指数增长模型:有机个体几乎是连续繁殖的。

(3)逻辑斯谛模型:当种群大小与载容量相等时,种群增长停止,而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1第一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11.从资源稀缺到资源枯竭:对经济学的对象和主旨认识的深化(古典、现代,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人类的主体)。

P3答:古典经济学:经国济世、探求致富之路的科学。

现代经济学:研究利用稀缺资源满足各种需求、谋取最大福利的学科。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以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可能性为逻辑起点,研究人类整体福利最大化的科学。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可持续发展)。

P1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把人口、资源与环境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在可持续发展主线贯穿下进行研究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国际上通称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辨证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可持续发展。

3.中国历史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渊源。

P15中国历史上表现出持续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可以从忧患意识、“和谐”与“中道”思想、“天人合一”观念、绿色意识、互动共济的人伦观等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

4.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P31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5.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P35/37定义: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内涵:在资源和环境支持的限度内,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运用和人类广泛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在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的前提下,尽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福利的最大化和社会公正。

(换言之:它是要求在生态持续的基础上,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它包含了四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生态持续、经济持续、社会持续和科学技术。

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核心,社会持续是目的,科学技术是手段。

P37)6.可持续发展的原则P38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一般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一章、P14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
第二章、2.1世界人口的增长(P17人口的增长时期,工业革命,快速增长原因)第二节(了解)
第三节(马尔萨斯人口论p26※)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三个命题、两种抑制
第四节(凯恩斯人口论)看一看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及其发展)p37“两种生产”原理物质资料,人
类自身生产“三种生产”理论p42
第三章、第一节p45孩子的成本和效用生育、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第二节人力资本投资p50概念形式
教育培训的需求和供给p51政府企业家庭个人…
第三节人口迁移的经济分析p56划去三个(刘、拉、非)
第四章、第一节p62人口数量变化的经济效应p64人口质量变化的经济效应
第二节适度人口论(什么是适度人口,静态经济适度人口、动态经济适度人口,静
态动态要考)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城市化的经济分析还有p73城市化及其机制三个方面
第五节人口老龄化与老龄经济学(概念)
第五章、第二节p90人口压力说
第三节p93增长极限轮“资源耗竭”说
第六章、第一节什么叫自然资源p108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第二节p112矿产资源p113七地资源
第三节p122人口承载量
第七章、第二节p127自然资源定价相关定价理论水资源定价五个方面土地资源定价两个方面
定价评价
第八章、p135自然资源评价原则与方法
第九章、自然资源核算与资产化管理
第一节P149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
P153(背)中国自然资源核算体系框架
※第二节p154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客观必然性
P156目标与原则(原则6个)
第十章、第一节(关系)
第二节p16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p163图
第十一章、第一节p172环境-经济体系(四个要素)
第二节产权、外部性与市场失效(正负… 问题)
第三节p179公共商品(两个特性)环境质量公共商品的供给(如何实现?背过!)第十二章、环境资源的特点
环境资源的价值(了解一下)
第十三章、环境污染(概念)p193
P200环境污染的经济控制手段(知道即可)
P203排污权交易(优势及好处)
第十五章、第一节p213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4个方面经济及社会背过!)第二节p217 公平的三个方面,效率三个方面(知道即可)
第三节p219 价值观五个尺度
第十六章、p229可持续的生产模式4个方面(看看)
P230可持续的消费模式4个方面
第十七章、p234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衡量要素(5个)
第十八章、(名词解释为主)
P241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原则(3个)
节能减排(概念)清洁生产(概念)绿色经济(概念)绿色经济基本原则
低碳经济(概念)
第十九章、p269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概念
P270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内容(6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