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概论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路基路面工程课件第1章总论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2019/12/21
27
1.3.1 自然因素
(1)地质和地理条件
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及海拔高度,不仅 影响到道路的路线走向和线形设计,还影响到路基 路面设计。平原区地势平坦,易积聚地面水,地下 水位高,路基需保证最小填土高度,路面结构层则 需选择水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并采用适当的结构排 水设施;丘陵区地势起伏,山岭区地势陡峭,如路 基路面排水设计不当,易导致路基路面稳定性下降, 出现各种变形和破坏现象。
A、轻质塑料块修筑路堤;B、轻型路基支挡结构。 (5)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建立预测分析模型来预估和控制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后的沉降, 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2019/12/21
12
(6)沥青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研究 早期表面处治;70年代末,贯入式路面为主的沥青路面;
80年代末,沥青路面成为一种主要结构形式。 (7)柔性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
道路表面的抗滑能力可以通过采用坚硬、耐磨、表面粗 糙的粒料组成路面表层来实现,也可以采用一些工艺措施来 实现,如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的刷毛或刻槽等。此外,路表 面的积雪、浮冰、污染等也会降低路面的抗滑性能,必须及 时予以清除。
2019/12/21
26
1.3 影响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因素
路基路面结构的主体裸露在大气中,并具有路线长, 与大自然接触面广的特点,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当地自 然条件所决定。因此,应在深入调查道路沿线从总体到局部, 从大区域到具体路段的自然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掌握各 有关自然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对路基路面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从而针对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以保证路基路 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019/12/21
2
1.1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与知识结构体系 1.1.1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2)人为因素
2019/12/21
27
1.3.1 自然因素
(1)地质和地理条件
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及海拔高度,不仅 影响到道路的路线走向和线形设计,还影响到路基 路面设计。平原区地势平坦,易积聚地面水,地下 水位高,路基需保证最小填土高度,路面结构层则 需选择水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并采用适当的结构排 水设施;丘陵区地势起伏,山岭区地势陡峭,如路 基路面排水设计不当,易导致路基路面稳定性下降, 出现各种变形和破坏现象。
A、轻质塑料块修筑路堤;B、轻型路基支挡结构。 (5)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建立预测分析模型来预估和控制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后的沉降, 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2019/12/21
12
(6)沥青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研究 早期表面处治;70年代末,贯入式路面为主的沥青路面;
80年代末,沥青路面成为一种主要结构形式。 (7)柔性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
道路表面的抗滑能力可以通过采用坚硬、耐磨、表面粗 糙的粒料组成路面表层来实现,也可以采用一些工艺措施来 实现,如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的刷毛或刻槽等。此外,路表 面的积雪、浮冰、污染等也会降低路面的抗滑性能,必须及 时予以清除。
2019/12/21
26
1.3 影响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因素
路基路面结构的主体裸露在大气中,并具有路线长, 与大自然接触面广的特点,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当地自 然条件所决定。因此,应在深入调查道路沿线从总体到局部, 从大区域到具体路段的自然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掌握各 有关自然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对路基路面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从而针对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以保证路基路 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019/12/21
2
1.1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与知识结构体系 1.1.1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路基路面工程概述ppt课件

229.51万km中有 64.19万km沥青
229.51万km中有 165.32万km水泥
2012年底资料
4、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
数字及数字与字母编号 ①首都放射线编号为1位数,由正北开始按顺时针方
向升序编排,编号区间为1~9。
②纵向路线编号为2位奇数,由东向西升序编排,编
号区间为11~89。
③横向路线编号为2位偶数,由北向南升序编排,编
号区间为10~90。
④并行路线的编号采用主线编号后加英文字母“E”、
“W”、“S”、“N”组合表示;“E”、“W”、 “S”、“N”分别表示并行路线在主线的东、西、 南、北方位。
7 条北京放射线
9 条纵向路线
18 条横向路线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普通国道网(2013年-2030年)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高速公路“7918”网
7条:北京-哈尔滨(G1)、北京-上海(G2)、北京-台北
(G3)、北京-港澳(G4)、北京-昆明(G5)、北京-拉萨 (G6)、北京-乌鲁木齐(G7)
《路基路面工程》
Subgrade and Pavement Engineering
张锐(副教授)
主要内容(Contents)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第一章 概述(Introduction)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1、本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 公共课程—数学、英语、人文 等 基础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 等 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土力
(design of retaining wall )
路基施工
(construction)
◇ 课程的具体内容
路面工程部分
交通荷载及路面设计参数(ESAL and Parameters) 路面基层(Base) 沥青路面设计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esign) 路面施工(Construction) 路基路面养护与管理
路基路面工程 概论PPT课件

14
1.2 路基路面工程特点与性能要求
二 要求路面具有以下性能要求
2.稳定性 天然地表面因修建道路而导致地表失衡,在达到新的平衡
之前,道路处于暂时不稳定状态。 对路面结构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的有: (1)大气降水:使结构内部湿度发生变化,低洼处排水不良, 长期积水会使得较矮的路堤软化,导致路面失去承载力。而且 处于某一深度的地下水可以通过毛细润湿和渗透进入路基。
课程性质:是道桥及渡河工程、交通土建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 业主干课程,主要讲述公路与城市道路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的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 学》、《道路建筑材料》。
现代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 1.适应人类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要求; 2.满足快速、安全、舒适的行车要求; 3.满足环保、友好、低能耗的现代功能要求;
1.1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
二 我国路基路面工程建设和研究的成果:
●沥青路面结构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半刚性路面结构 ♦柔性路面、刚性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 ●路面使用性能与表面特性 ♦路面养护管理
11
1.2 路基路面工程特点与性能要求
一 特点
1.路基: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型(位置)和设计 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者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2.路面: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 状结构物。
图为通向柏林的A9公路,使用时间超过了50年,图 8 中为第一阶段的水泥路面。
1.1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
9
1.1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
二 我国路基路面工程建设和研究的成果:
●公路自然区划 ♦土的工程分类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高路堤修筑技术与支挡结构 ●软土地基稳定技术 ♦岩石路基爆破技术
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工程概论讲义PPT课件精选全文

第37页/共94页
路基的干湿类型
路基湿度的来源
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水蒸气及其凝结水、给排水设施泄露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
标准:平均稠度Bm=(WL-Wm)/(WL-Wp) 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临界高度
第38页/共94页
6.2路基设计 一. 路基横断面基本形式
路堤
路堑
半挖半填路基
3.1竖曲线设计
定义 分类 作用
第19页/共94页
竖曲线要素计算
变坡角 1 (2 “”为凸曲线、“”为凹曲线) 曲线长L R
切线长T
L 2
外矢距E T 2 2R
切高y x2 2R
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某桩号在凸(凹)曲线上的设计标高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高-(+)y
拓宽路口式交叉口设计 拓宽车道数
拓宽位置的选择
拓宽车道长度的计算
环形交叉口设计
中心岛的形状和尺寸
环道的宽度
交织角
环岛进出口的转弯半径
第32页/共94页环 道 的 横 截 面
交叉口竖向设计
原则
基本形式
设计方法及步骤
O2
E2 A
E D3
E3
M3
O3 F3 F
第33页/共94页
计算图示
5.2立体交叉设计
路基土方施工
开挖
运输
填堆
压实
第45页/共94页
修整
路基压实
压实土基的意义
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
干
内因: 含水量
容 重
土质
外因: 压实功能
压实机具
第46页/共94页
路基的干湿类型
路基湿度的来源
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水蒸气及其凝结水、给排水设施泄露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
标准:平均稠度Bm=(WL-Wm)/(WL-Wp) 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临界高度
第38页/共94页
6.2路基设计 一. 路基横断面基本形式
路堤
路堑
半挖半填路基
3.1竖曲线设计
定义 分类 作用
第19页/共94页
竖曲线要素计算
变坡角 1 (2 “”为凸曲线、“”为凹曲线) 曲线长L R
切线长T
L 2
外矢距E T 2 2R
切高y x2 2R
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某桩号在凸(凹)曲线上的设计标高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高-(+)y
拓宽路口式交叉口设计 拓宽车道数
拓宽位置的选择
拓宽车道长度的计算
环形交叉口设计
中心岛的形状和尺寸
环道的宽度
交织角
环岛进出口的转弯半径
第32页/共94页环 道 的 横 截 面
交叉口竖向设计
原则
基本形式
设计方法及步骤
O2
E2 A
E D3
E3
M3
O3 F3 F
第33页/共94页
计算图示
5.2立体交叉设计
路基土方施工
开挖
运输
填堆
压实
第45页/共94页
修整
路基压实
压实土基的意义
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
干
内因: 含水量
容 重
土质
外因: 压实功能
压实机具
第46页/共94页
路基路面工程概述国家精品课程PPT课件

9条:鹤岗-大连(G11)、沈阳-海口(G15)、长春-深圳(G25)、
济南-广州(G35)、大庆-广州(G45)、二连浩特-广州(G55)、 包头-茂名(G65)、兰州-海口(G75)、重庆-昆明(G85)
18条:绥芬河-满洲里(G10)、珲春-乌兰浩特(G12)、丹东-
锡林浩特(G16)、荣成-乌海(G18)、青岛-银川(G20)、青岛-兰 州(G22)、连云港-霍尔果斯(G30)、南京-洛阳(G36)、上海-西 安(G40)、上海-成都(G42)、上海-重庆(G50)、杭州-瑞丽(G56)、 上海-昆明(G60)、福州-银川(G70)、泉州-南宁(G72)、厦门- 成都(G76)、汕头-昆明(G78)、广州-昆明(G80)
1、路基横断面
1、路基横断面
1、路基横断面
图1-4d 城市道路典型路基横断面
2、路面横断面
槽式横断面 全铺式横断面
3、路拱横坡度
目的:为了保证路面上雨水及时排出,减少雨水
对路面的浸润和渗透而减弱路面结构强度,路面表 面应做成直线形或抛物线形的路拱。
形式:一次式:直线形、折线形
二次式:2次抛物线形, 三次式:3次线形方程
一般路基
冻土区通风管路基
(1)路基工程-冻土
冻土区 冻土区路基
冻土区 冻土区
(1)路基工程-防护与加固
冻土区 路基防护
铁路路基
(1)路基工程-防护与加固
3、路基路面的性能要求
(2)路面工程
公路路面是直接承受交通荷载、大气温度及雨水作用的结构,应具有 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刚度,其表面还应满足平整、抗滑和排水 的要求。因此,公路路面应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情况和公路等级、使用 任务、功能、当地材料及自然条件,结合路基进行综合设计。
济南-广州(G35)、大庆-广州(G45)、二连浩特-广州(G55)、 包头-茂名(G65)、兰州-海口(G75)、重庆-昆明(G85)
18条:绥芬河-满洲里(G10)、珲春-乌兰浩特(G12)、丹东-
锡林浩特(G16)、荣成-乌海(G18)、青岛-银川(G20)、青岛-兰 州(G22)、连云港-霍尔果斯(G30)、南京-洛阳(G36)、上海-西 安(G40)、上海-成都(G42)、上海-重庆(G50)、杭州-瑞丽(G56)、 上海-昆明(G60)、福州-银川(G70)、泉州-南宁(G72)、厦门- 成都(G76)、汕头-昆明(G78)、广州-昆明(G80)
1、路基横断面
1、路基横断面
1、路基横断面
图1-4d 城市道路典型路基横断面
2、路面横断面
槽式横断面 全铺式横断面
3、路拱横坡度
目的:为了保证路面上雨水及时排出,减少雨水
对路面的浸润和渗透而减弱路面结构强度,路面表 面应做成直线形或抛物线形的路拱。
形式:一次式:直线形、折线形
二次式:2次抛物线形, 三次式:3次线形方程
一般路基
冻土区通风管路基
(1)路基工程-冻土
冻土区 冻土区路基
冻土区 冻土区
(1)路基工程-防护与加固
冻土区 路基防护
铁路路基
(1)路基工程-防护与加固
3、路基路面的性能要求
(2)路面工程
公路路面是直接承受交通荷载、大气温度及雨水作用的结构,应具有 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刚度,其表面还应满足平整、抗滑和排水 的要求。因此,公路路面应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情况和公路等级、使用 任务、功能、当地材料及自然条件,结合路基进行综合设计。
[PPT]路基路面工程-路面工程总论
![[PPT]路基路面工程-路面工程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88456a6148d7c1c708a1452c.png)
致路面隆起。 • 冻胀主要因素:路基土对冰冻敏感性、气温下降缓慢、 地下水不断向冰冻区供给水源。 • 春融翻浆:融化过程从上而下,导致水无法排出,使 得已融化的土达到饱和状态。
(三) 垫层
1. 垫层的作用 排水、隔水、防冻、防基层污染、扩散应力
2. 垫层材料 颗粒材料、结合料稳定土
第三节 影响路面结构稳定的因素分析
• 一、大气水分与路基的湿度状况
• 保持路基干燥方法:设置良好的地面排水设施,养护保持畅通。
• 二、气温周期性变化
• 面层材料受影响最大,影响随深度的变化增加而减少。
路拱平均坡度(%) 1~2 1.5~2.5
2~3 2.5~3.5 3~4
路拱形式:圆弧、抛物线、直线
路缘石
面层
路缘带 硬路肩
土路肩
拦水带 基层 垫层
纵向排水渗沟
槽式
全铺式
(一)面层
• 1. 面层的作用:
承受行车荷载 保证行车通畅 保证行车平稳舒适
• 2. 面层的种类:
沥青类 水泥类 砂石类 块料类
路面表面要求平整,但不宜光滑。如水泥路面刷毛或刻槽等。
5.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灰尘、噪音。
• 二、路面的结构及组成
路 面 类 型 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 厂拌沥青碎石、路拌沥青碎(砾)石、沥青贯入 碎(砾)石、沥青表面处治、整齐石块 半整齐石块、不整齐石块 碎石、砾石等粒料类 炉渣土、砾石土、砂砾土等
承受面层传下的行车垂直荷载向垫层和土基扩散荷载对基层的要求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足够的抗水性与面层相同的横坡比面层宽基层种类稳定类粒料类三垫层垫层的作用排水隔水防冻防基层污染扩散应力垫层材料颗粒材料结合料稳定土第三节影响路面结构稳定的因素分析冻胀主要因素
(三) 垫层
1. 垫层的作用 排水、隔水、防冻、防基层污染、扩散应力
2. 垫层材料 颗粒材料、结合料稳定土
第三节 影响路面结构稳定的因素分析
• 一、大气水分与路基的湿度状况
• 保持路基干燥方法:设置良好的地面排水设施,养护保持畅通。
• 二、气温周期性变化
• 面层材料受影响最大,影响随深度的变化增加而减少。
路拱平均坡度(%) 1~2 1.5~2.5
2~3 2.5~3.5 3~4
路拱形式:圆弧、抛物线、直线
路缘石
面层
路缘带 硬路肩
土路肩
拦水带 基层 垫层
纵向排水渗沟
槽式
全铺式
(一)面层
• 1. 面层的作用:
承受行车荷载 保证行车通畅 保证行车平稳舒适
• 2. 面层的种类:
沥青类 水泥类 砂石类 块料类
路面表面要求平整,但不宜光滑。如水泥路面刷毛或刻槽等。
5.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灰尘、噪音。
• 二、路面的结构及组成
路 面 类 型 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 厂拌沥青碎石、路拌沥青碎(砾)石、沥青贯入 碎(砾)石、沥青表面处治、整齐石块 半整齐石块、不整齐石块 碎石、砾石等粒料类 炉渣土、砾石土、砂砾土等
承受面层传下的行车垂直荷载向垫层和土基扩散荷载对基层的要求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足够的抗水性与面层相同的横坡比面层宽基层种类稳定类粒料类三垫层垫层的作用排水隔水防冻防基层污染扩散应力垫层材料颗粒材料结合料稳定土第三节影响路面结构稳定的因素分析冻胀主要因素
路基路面工程 ppt课件

通联系及对外交通为主的道路。
Ø次干道:连接主干道之间的辅助性干道。
Ø支路:是次干道与街道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
解决地区交通。
ppt课件
10
各级城市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城市道路各类(级)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表 4-1
项目 级别
类别
设计车速 ( km/h)
双向机动车 道数(条)
机动车道宽 (m)
分隔带 设置
1、本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 公共课程—数学、英语、人文 等 基础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
等 专业基础课程—道路建筑材料、测量学、土力
学与土质学、工程地质学;
专业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 梁工程 等
专业提高课程—众多ppt课选件 修课程
5
◇ 课程的具体内容
概论
路基工程部分
一般路基设计( Design)
➢第三节 路基路面稳定的影响因素 (Factors)
➢第四节 路基土的分类 (Category)
➢第五节 公路自然区划 (Nature Category)
➢第六节 路基的水温状况与干湿类型(Moisture)
➢第七节 土基的受力特征及要求 (Mechanical)
➢第八节 路基的变形、破p坏pt课及件 防治 (Deformation)
Ø面层
Ø基层 (Base)
Ø底基层
(Subbase)
Ø路基(含垫层)
ppt课件
17
◆ 8、路基路面工程
(4)路面各层的特点
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 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雨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因此,同其它层次 相比,它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较好的水稳定性与温度稳定性,且 应耐磨、不透水,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与平整度。
Ø次干道:连接主干道之间的辅助性干道。
Ø支路:是次干道与街道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
解决地区交通。
ppt课件
10
各级城市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城市道路各类(级)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表 4-1
项目 级别
类别
设计车速 ( km/h)
双向机动车 道数(条)
机动车道宽 (m)
分隔带 设置
1、本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 公共课程—数学、英语、人文 等 基础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
等 专业基础课程—道路建筑材料、测量学、土力
学与土质学、工程地质学;
专业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 梁工程 等
专业提高课程—众多ppt课选件 修课程
5
◇ 课程的具体内容
概论
路基工程部分
一般路基设计( Design)
➢第三节 路基路面稳定的影响因素 (Factors)
➢第四节 路基土的分类 (Category)
➢第五节 公路自然区划 (Nature Category)
➢第六节 路基的水温状况与干湿类型(Moisture)
➢第七节 土基的受力特征及要求 (Mechanical)
➢第八节 路基的变形、破p坏pt课及件 防治 (Deformation)
Ø面层
Ø基层 (Base)
Ø底基层
(Subbase)
Ø路基(含垫层)
ppt课件
17
◆ 8、路基路面工程
(4)路面各层的特点
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 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雨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因此,同其它层次 相比,它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较好的水稳定性与温度稳定性,且 应耐磨、不透水,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与平整度。
工学路基路面工程概论PPT教案

一级区划按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及全年不冻土三大地带考
虑冰冻、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分为北部多年冻土区、东部
温润季冻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东南湿热区、西南潮
暖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等七个大区;
二级区划是在一级区划内再以潮湿系数为依据分为过湿、
中湿、润湿、润干、中干和过干等六个等级,结合各区的
地理、气候特征等因素进行二级区和二级副区的划分;
3.垫层
基本特点:承上启下(土基与
基层)
功能要求:改善土基的温度和
湿度状况,进一步扩散应力。
材料类型:水稳定性和隔温性
好的松散材料或稳定土。
结构组成:一般为一层。
第22页/共58页
第三节 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
应力吸收层2cm
改性沥青砼面层 4cm
53.5cm
厚
度
防水联接层1.5cm
水泥砼面层
温度造成水泥砼路面的温度应力及条块分割;
温度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塑性变形累积及低温开裂。
第39页/共58页
第六节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第40页/共58页
第六节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第41页/共58页
第六节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第42页/共58页
第六节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第43页/共58页
3.1 路面横断面
路面横断面由行车道、硬路肩和土路肩组成。随道路等
级不同而不同。
1、槽式横断面
形成方式:开挖,培槽
2、全铺式横断面
排水性路面
考虑远期路面的改扩建
低等级公路
第17页/共58页
第三节 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
3.2 路拱横坡度
虑冰冻、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分为北部多年冻土区、东部
温润季冻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东南湿热区、西南潮
暖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等七个大区;
二级区划是在一级区划内再以潮湿系数为依据分为过湿、
中湿、润湿、润干、中干和过干等六个等级,结合各区的
地理、气候特征等因素进行二级区和二级副区的划分;
3.垫层
基本特点:承上启下(土基与
基层)
功能要求:改善土基的温度和
湿度状况,进一步扩散应力。
材料类型:水稳定性和隔温性
好的松散材料或稳定土。
结构组成:一般为一层。
第22页/共58页
第三节 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
应力吸收层2cm
改性沥青砼面层 4cm
53.5cm
厚
度
防水联接层1.5cm
水泥砼面层
温度造成水泥砼路面的温度应力及条块分割;
温度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塑性变形累积及低温开裂。
第39页/共58页
第六节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第40页/共58页
第六节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第41页/共58页
第六节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第42页/共58页
第六节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第43页/共58页
3.1 路面横断面
路面横断面由行车道、硬路肩和土路肩组成。随道路等
级不同而不同。
1、槽式横断面
形成方式:开挖,培槽
2、全铺式横断面
排水性路面
考虑远期路面的改扩建
低等级公路
第17页/共58页
第三节 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
3.2 路拱横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地质条 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基本前提) (二)水文与气候 条件 (三)路基设计 (四)路基施工 (五)养护措施
水是造成路基 病害的主要原 因。
19
二、对路基的要求
(一)符合规范要求; (二)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三)具有足够的强度
(一)符合(规四)范具有要足求够的;水温稳定性 (二)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三)具有足够的强度 (四)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4cm中粒式沥青砼 7cm黑色碎石 16cm5%水泥稳定层
15cm级配碎石 素土夯实,密实度>95%
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 分隔带
机动三
桂林市新建路标准横断面及路面结构图
图例:
雨水管 污水管 给水管
7
电信 电力 煤气管
路面结构图
4cm中粒式沥青砼 6cm粗粒式沥青砼 7cm黑色碎石
3
某新建路平面图
4
某新建路纵断面图
5
新建路K0+000---K0+350纵断面 图
6
某新建路横断面图
60*60*6青石板 3cmM5水泥砂浆 8cmC20混凝土 10cm级配碎石
素土夯实
4cm中粒式沥青砼 6cm粗粒式沥青砼 7cm黑色碎石 18cm5%水泥稳定层
17cm级配碎石
素土夯实,密实度>95%
21
第三节 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
一、路基土的分类
划分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 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
分类: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 并进一步细分为11类
22
200
巨粒组
60
20 5
2 0.5 0.25 0.074
0.002(mm)
粗粒组
细粒组
漂石 (块石)
卵石 (小块石)
路基路面工程
Subgrade and Pavement Engineering
城市建设与交通工程系
1
路基路面工程概论
2
第一节 公路的组成部分及路基的工程特点
一、公路的组成部分 (一)基本三维组成
平面——公路中线及中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地物、地 貌在水平面上投影 纵断面——公路中线在立面上投影 横断面——垂直于公路中线方面的剖面 (二)基本构造物 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防护与加固工程、排水设备、 其他特殊构造物、沿线交通设施(安全、管理、服务、环 保等)
12
路肩:指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的部分。
13
路基边坡:路基两侧的坡面部分。
14
路基排水:地面和地下排水措施。
15
路堑:全部为挖方的路基。
16
二、路基工程的特点
(一)土石方工程巨大,沿线分布不均,与路基排水、 防护与加固工程相互制约,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 (二)路基工程项目繁杂,涉及土方、石方、污工砌 体等多种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施工安排十分不易。
砾(角砾)
砂
粉粒 粘粒
粗中 细粗中细
注:除细粒按照含量超过25%,其余按照大于该粒径的颗粒含量超过50%归类
土
巨粒土
粗粒土
细粒土
特殊土
漂石土 卵石土 砾类土 砂类土 粉质土 粘质土 有机质土 黄土 膨胀土 红粘土 盐渍土
23
二、各种土的路用性质
(一)巨粒土
1.漂石——用作砌筑工程结构物,或破碎后用作混合材集料,不能用于路基填 筑
(三)路基工程对于原来的生态、水土保持和农田水 利等环境影响巨大,工程方案应该经过仔细权衡并采 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避免对于环境的破坏。
(四)路基工程的质量对于道路的使用品质和路面的 使用寿命影响十分明显。
17
三、路基工程与其他有关工程项目的关系 (一)路基设计与路线设计的关系
路基设计和路线设计相辅相成,路基设计是横断面设计的延伸
2.卵石——用作砌筑工程结构物,或破碎后用作混合材集料,是强度和稳定性 都好的路基填料,但是不能用于路基上层填筑
(二)粗粒土
1.砾类土——是强度和稳定性都好的路基填料,但是不建议用于路基上层填筑; 级配和强度等性质优良的砾石或砂砾用作混合材集料(水泥混凝土或贫混凝 土等)
2.砂类土
(1)砂——纯粹的砂是强度和稳定性都好的路基填料,同时也用于其他 混合材集料,细砂或粉砂容易产生被动水携带、砂土液化或管涌,不适 用于高路堤、沿河路堤和堤坝
巨粒土:强度和稳定性好,良好;也可用于砌筑边坡 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良好;还可用于中级路面和
高级路面的基层;
砂土:无塑性,强度和水稳性好,但易松散,压实困难 砂性土:良好 粉性土:干时易结块,湿时易流动;毛细作用强烈,须
经处理才可使用
粘性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持水能力强。压实方法得
当,排水设施合理也可使用。
(2)砂性土——是强度和稳定性都好的优良路基填料
(三)细粒土
1.粉质土——强度低,干缩,毛细作用强,是不良路基填料
2.粘质土——透水性小,干缩湿胀,不适用于水湿状况剧烈变化地区,可用于
干旱地区路堤填筑或某些特殊部位,也可以用来与砂土拌合后形成砂性土使
用
3.有机质土——不宜用作路基填料
24
不同路基土的公路工程性质
(二)路基工程与路面工程的关系
路基设计与路面设计应综合考虑,既要避免强基薄面,又要杜 绝弱基强面
(三)路基工程与桥涵工程的关系
桥头引道的路基设计应该与桥位选择,桥孔设计以及涵洞的 配置相互配合,综合考虑桥梁和道路的高程的配合和河滩桥 头引道的稳定性
18
第二节 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
一、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重粘土:不透水、粘聚力大,塑性大,干燥坚硬,难以
施工
18cm5%水泥稳定层
17cm级配碎石
素土夯实,密实度>95%
8
图1.1 路基横断面形式
路堤 半挖半填
路堑
9
(三)几个重要概念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
10
(三)几个重要概念
路堤:高于原地面的路基,分上路堤(0.8~1.5m)和下路堤。
11
路 床 : 直 接 位 于 路 面 结 构 层 下 0.8m 厚 的 路 基 部 分 。 分 上 路床和下路床。
20
三、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措施
(一)合理选择路基断面形式,正确确定边坡坡度 (二)选择强度和水温稳定性良好的土质填筑路堤,并采取 正确的施工方法 (三)充分压实土基,提高土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做好地面和地下排水,保证水流畅通,防止路基过湿 或水毁 (五)保证路基有足够的高度,使路基工作区保持干燥状态 (六)设置隔水层或隔温层,切断毛细水上升,减少水分副 温迁移的影响 (七)采用合理的边坡加固与防护措施,和适当的支挡结构 物
水是造成路基 病害的主要原 因。
19
二、对路基的要求
(一)符合规范要求; (二)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三)具有足够的强度
(一)符合(规四)范具有要足求够的;水温稳定性 (二)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三)具有足够的强度 (四)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4cm中粒式沥青砼 7cm黑色碎石 16cm5%水泥稳定层
15cm级配碎石 素土夯实,密实度>95%
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 分隔带
机动三
桂林市新建路标准横断面及路面结构图
图例:
雨水管 污水管 给水管
7
电信 电力 煤气管
路面结构图
4cm中粒式沥青砼 6cm粗粒式沥青砼 7cm黑色碎石
3
某新建路平面图
4
某新建路纵断面图
5
新建路K0+000---K0+350纵断面 图
6
某新建路横断面图
60*60*6青石板 3cmM5水泥砂浆 8cmC20混凝土 10cm级配碎石
素土夯实
4cm中粒式沥青砼 6cm粗粒式沥青砼 7cm黑色碎石 18cm5%水泥稳定层
17cm级配碎石
素土夯实,密实度>95%
21
第三节 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
一、路基土的分类
划分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 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
分类: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 并进一步细分为11类
22
200
巨粒组
60
20 5
2 0.5 0.25 0.074
0.002(mm)
粗粒组
细粒组
漂石 (块石)
卵石 (小块石)
路基路面工程
Subgrade and Pavement Engineering
城市建设与交通工程系
1
路基路面工程概论
2
第一节 公路的组成部分及路基的工程特点
一、公路的组成部分 (一)基本三维组成
平面——公路中线及中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地物、地 貌在水平面上投影 纵断面——公路中线在立面上投影 横断面——垂直于公路中线方面的剖面 (二)基本构造物 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防护与加固工程、排水设备、 其他特殊构造物、沿线交通设施(安全、管理、服务、环 保等)
12
路肩:指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的部分。
13
路基边坡:路基两侧的坡面部分。
14
路基排水:地面和地下排水措施。
15
路堑:全部为挖方的路基。
16
二、路基工程的特点
(一)土石方工程巨大,沿线分布不均,与路基排水、 防护与加固工程相互制约,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 (二)路基工程项目繁杂,涉及土方、石方、污工砌 体等多种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施工安排十分不易。
砾(角砾)
砂
粉粒 粘粒
粗中 细粗中细
注:除细粒按照含量超过25%,其余按照大于该粒径的颗粒含量超过50%归类
土
巨粒土
粗粒土
细粒土
特殊土
漂石土 卵石土 砾类土 砂类土 粉质土 粘质土 有机质土 黄土 膨胀土 红粘土 盐渍土
23
二、各种土的路用性质
(一)巨粒土
1.漂石——用作砌筑工程结构物,或破碎后用作混合材集料,不能用于路基填 筑
(三)路基工程对于原来的生态、水土保持和农田水 利等环境影响巨大,工程方案应该经过仔细权衡并采 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避免对于环境的破坏。
(四)路基工程的质量对于道路的使用品质和路面的 使用寿命影响十分明显。
17
三、路基工程与其他有关工程项目的关系 (一)路基设计与路线设计的关系
路基设计和路线设计相辅相成,路基设计是横断面设计的延伸
2.卵石——用作砌筑工程结构物,或破碎后用作混合材集料,是强度和稳定性 都好的路基填料,但是不能用于路基上层填筑
(二)粗粒土
1.砾类土——是强度和稳定性都好的路基填料,但是不建议用于路基上层填筑; 级配和强度等性质优良的砾石或砂砾用作混合材集料(水泥混凝土或贫混凝 土等)
2.砂类土
(1)砂——纯粹的砂是强度和稳定性都好的路基填料,同时也用于其他 混合材集料,细砂或粉砂容易产生被动水携带、砂土液化或管涌,不适 用于高路堤、沿河路堤和堤坝
巨粒土:强度和稳定性好,良好;也可用于砌筑边坡 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良好;还可用于中级路面和
高级路面的基层;
砂土:无塑性,强度和水稳性好,但易松散,压实困难 砂性土:良好 粉性土:干时易结块,湿时易流动;毛细作用强烈,须
经处理才可使用
粘性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持水能力强。压实方法得
当,排水设施合理也可使用。
(2)砂性土——是强度和稳定性都好的优良路基填料
(三)细粒土
1.粉质土——强度低,干缩,毛细作用强,是不良路基填料
2.粘质土——透水性小,干缩湿胀,不适用于水湿状况剧烈变化地区,可用于
干旱地区路堤填筑或某些特殊部位,也可以用来与砂土拌合后形成砂性土使
用
3.有机质土——不宜用作路基填料
24
不同路基土的公路工程性质
(二)路基工程与路面工程的关系
路基设计与路面设计应综合考虑,既要避免强基薄面,又要杜 绝弱基强面
(三)路基工程与桥涵工程的关系
桥头引道的路基设计应该与桥位选择,桥孔设计以及涵洞的 配置相互配合,综合考虑桥梁和道路的高程的配合和河滩桥 头引道的稳定性
18
第二节 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
一、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
重粘土:不透水、粘聚力大,塑性大,干燥坚硬,难以
施工
18cm5%水泥稳定层
17cm级配碎石
素土夯实,密实度>95%
8
图1.1 路基横断面形式
路堤 半挖半填
路堑
9
(三)几个重要概念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
10
(三)几个重要概念
路堤:高于原地面的路基,分上路堤(0.8~1.5m)和下路堤。
11
路 床 : 直 接 位 于 路 面 结 构 层 下 0.8m 厚 的 路 基 部 分 。 分 上 路床和下路床。
20
三、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措施
(一)合理选择路基断面形式,正确确定边坡坡度 (二)选择强度和水温稳定性良好的土质填筑路堤,并采取 正确的施工方法 (三)充分压实土基,提高土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做好地面和地下排水,保证水流畅通,防止路基过湿 或水毁 (五)保证路基有足够的高度,使路基工作区保持干燥状态 (六)设置隔水层或隔温层,切断毛细水上升,减少水分副 温迁移的影响 (七)采用合理的边坡加固与防护措施,和适当的支挡结构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