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

合集下载

中药熏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中药熏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中药熏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中药熏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草药煮制成汤水,利用蒸气使药性渗入人体,达到疏通经络、温通经络、消肿止痛等治疗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熏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如下:步骤一:准备中药材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中药材。

常用的中药材有生姜、草果、艾叶、薰衣草等。

将中药材洗净,切碎备用。

步骤二:煮制药水将切碎的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中小火慢慢煮沸。

待药水变浓稠,香味扩散开来时,即可关火。

步骤三:准备熏洗工具盛装适量药水的盆或桶,大小要合适,能够容纳受治疗部位。

可以准备一个椅子让患者坐在上面,确保患者舒适。

步骤四:开始熏洗患者将受治疗的部位暴露出来,将药水倒入盆中,患者受治疗部位放入盆中,保持药水不溢出。

患者可以坐在盆边或椅子上,靠近盆,身体尽量与药水接触。

步骤五:保持熏洗时间熏洗时间一般在10-30分钟左右,可以根据具体状况调整时间。

患者在熏洗过程中可以感到药水的温热,适当增减药水的温度来调整熏洗温度。

步骤六:结束熏洗熏洗结束后,将药水倒掉,可以用温水清洗患者的受治疗部位,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步骤七:注意休息熏洗结束后,患者应该保持休息,避免受风、着凉等不适因素。

注意事项如下:1.确保熏洗环境安全进行中药熏洗时,要选择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易燃易爆的物品。

2.温度适宜熏洗药水的温度要适宜,不要过热,以免烫伤皮肤。

一般来说,药水的温度应该在40-50度之间。

3.注意保持热度在熏洗过程中,要及时加热药水,保持温度。

可以用电热器、火炉等方式进行加热。

4.防止烫伤进行熏洗时,要小心保护好受治疗部位周围的健康皮肤,避免烫伤。

5.切勿用药过多熏洗时使用的中药材要控制好用量,不要使用过多,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6.注意个人卫生进行熏洗时,操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洗手、换装等,以免传播疾病。

7.尊重个人隐私熏洗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患者可以选择适当的隐私保护措施,例如穿上指定的熏洗衣物,并保证隐私空间。

中医中药熏洗流程操作规程

中医中药熏洗流程操作规程

中药熏洗流程
1.机理,中药熏洗法,以中药加水煮沸或用散剂冲泡,先熏后洗,具
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等作用,常用药物苦参汤加减(苦参、蒲公英、生侧柏叶、花椒、芒硝、苍术、生地榆、防风、黄柏、赤芍、生甘草、五味子)煎取药液1500m1.O
2.适应症,用于内痔脱垂,嵌顿,术后水肿,脱肛肛周湿疹等。

3.禁忌症,妇女月经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熏洗坐浴、伴有
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脑血管疾病、内痔出血量大、缝合伤口术后。

4.操作流程1)准备物品,熏洗药物约1500m1.,浴具。

2)患者准备,排净大小便。

3)将煎好的药汤150Om1.倒入浴具中,暴露患者臀部,先用药热气熏蒸患处5——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待药液温度降到40℃,嘱患者将臀部坐入浴具内,泡洗患处约15分钟,然后用毛巾或纱布纱布擦干。

4)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7——10天为一疗程。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熏洗疗法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熏洗疗法

将中药煎汤,乘热熏洗患处的⽅法,称熏洗疗法。

具有开泄腠理、通调⽓⾎、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痛、疏风⽌痒等功效。

1、物品准备 (1)四肢部位:盆内盛煎好的中药、橡⽪单、浴⼱。

(2)眼部:治疗盘、治疗碗(内盛煎好的中药)、纱布、镊⼦、胶布、眼罩。

(3)会阴部:坐浴盆内盛煎好的中药,坐浴架、⽑⼱、必要时备屏风。

2、操作⽅法 (1)四肢部位熏洗法: ①床上铺好橡⽪单,将盛有中药液的盆放于橡⽪单上。

②将患肢架于盆上,⽤浴⼱盖住患肢及盆,使药液蒸汽熏蒸患肢。

③待药液不烫时,将患肢浸泡于盆内,约10分钟。

④泡毕,擦⼲患肢,撤去橡⽪单,药液可留⾄下次再⽤(⼀般每剂药液可泡2~3次) (2)眼部熏洗法:: ①将盛有药液之治疗碗上盖⼀带孔纱布,将孔对准患眼熏蒸。

②待药液不烫时,⽤镊⼦夹取纱布蘸药液擦洗眼部。

③洗毕,根据需要⽤⽆菌纱布盖住患眼,胶布固定或戴上眼罩。

(3)坐浴法: ①将盛有煎好的中药液的盆放⼊坐浴架上,上盖⼀带孔的⽊盖。

②让病⼈暴露臀部,若有创⾯覆盖,则揭去敷料,将患处对准盖孔,坐于⽊盖上熏蒸。

③待药液不烫时,撤去⽊盖,让病⼈将臀部坐于盆内泡洗。

④洗毕,擦⼲臀部。

如需换药,则上药后敷盖⽆菌敷料。

3、护理 ①熏洗药液必须严格掌握温度,熏蒸时,药液应加温⾄蒸汽上冲,但也不可过热(尤其是眼部熏洗),避免烫伤⽪肤,粘膜。

浸泡时,药液温度宜温热,⽼⼈、⼩⼉熏洗时,更应随时询问病⼈感觉,掌握药液温度,并耐⼼协助熏洗,避免烫伤事故。

②熏洗过程注意室内避风,洗毕应及时擦⼲患处,防⽌受凉。

③坐浴时应在坐浴室进⾏,若在病室内坐浴,注意遮挡病⼈。

④孕妇及⽉经期不宜坐浴。

4、在护理中应⽤ (1)根据医嘱为四肢⾻折愈膈合期(折除⼩夹板后),及软组织损伤者,以活⾎化瘀、续筋壮⾻中药熏洗患肢。

(2)⽬⾚肿痛者,⽤清热解毒,明⽬降⽕中药或盐⽔进⾏患眼熏洗。

(3)对疮疡、⽪肤病患者,根据医嘱⽤清热解毒、杀⾍燥湿类中药⾏局部熏洗。

中药熏洗技术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技术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技术操作流程- 环境准备很重要啦。

要找一个安静、整洁、温暖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哦。

可不能在那种又冷又脏还乱糟糟的地方做这个熏洗,不然多影响心情和效果呀。

物品准备也不能马虎。

首先得有中药包,这可是关键呢。

然后要有合适的熏洗容器,像那种专门的熏洗盆之类的。

再就是毛巾啦,要干净柔软的,毕竟是要接触皮肤的。

还有水温计,得准确测量水温,可不能把皮肤烫伤了。

患者准备也有讲究。

要跟患者好好沟通,让患者知道这个熏洗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作用,可能会有什么感觉,这样患者心里就有底啦。

让患者排空大小便,换上宽松舒适的衣服,这样熏洗的时候才方便又舒服。

2、中药熏洗技术操作过程(1)调配中药。

根据医嘱把中药包放到熏洗容器里,然后加入适量的水。

这个适量可就需要经验啦,水太多了药效可能就淡了,水太少了又可能熏洗不完全。

一般来说呢,能把中药包完全浸泡,再稍微多点就差不多啦。

(2)测量水温。

用水温计测量一下水温,一般水温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比如40 - 50摄氏度左右。

如果水温太高,会烫伤皮肤,那就不好啦;如果水温太低,可能就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3)开始熏洗。

让患者把需要熏洗的部位放到熏洗容器上方合适的距离,这个距离要既能感受到蒸汽的热度和药力,又不会被烫伤。

可以先让患者适应一下温度,再慢慢调整距离。

熏洗的时候可以跟患者聊聊天,让患者放松心情,比如问问患者感觉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很舒服之类的。

(4)清洗。

熏洗一定时间后,可以把需要熏洗的部位放到水里清洗一下,让药物更好地作用于皮肤。

清洗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就像对待小宝宝的皮肤一样。

3、中药熏洗技术操作后处理皮肤护理。

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熏洗部位的皮肤,然后可以适当涂抹一些润肤霜之类的,保持皮肤的滋润。

物品整理。

把熏洗容器清洗干净,中药包如果还能再次使用就妥善保存起来,毛巾也要清洗干净晾晒好。

患者观察。

要再观察一下患者的情况,看看熏洗后患者有没有什么不适的反应,比如皮肤有没有发红、瘙痒之类的。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草药的熏蒸和水洗,可
以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
药熏洗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料,如黄芪、当归、川芎、红花等。

然后将这些中药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以备使用。

2. 熏蒸过程。

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料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点燃
炉火,待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煮沸20分钟左右,使中药材料的有效
成分充分释放到水中。

接着,将砂锅放置在患部附近,让患者靠近
砂锅,让热气和药气充分渗透到患部。

3. 水洗过程。

熏蒸一段时间后,将患者的患部用温水清洗干净,以去除中药
残留和患部的污垢。

注意水温不宜过热,以免烫伤患者的皮肤。

4. 擦干患部。

水洗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干患部,以保持患部干燥。

5. 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药熏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
熏蒸的火候和时间,以免烫伤患者的皮肤;其次,要注意中药材料
的选择和比例,以确保药效的达到;最后,要注意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以便调整熏洗的方法和时间。

中药熏洗是一种温和而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皮
肤疾病和肌肉骨骼疾病。

在进行中药熏洗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
程进行,以确保疗效和安全。

希望本文所述的中药熏洗操作流程对
您有所帮助。

中药熏洗技术操作规程最新

中药熏洗技术操作规程最新

中药熏洗技术操作规程最新中药熏洗是中医药治疗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通过中药的熏蒸和水洗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中药熏洗操作规程是指在中药熏洗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疗效的达到。

下面是最新的中药熏洗技术操作规程,共计1200字。

第一部分:准备工作(200字)1. 操作环境准备:选择通风良好、无异味的房间作为操作场所。

保持空气流通,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2. 工具材料准备:准备好中药熏盅、紫外线灯、温度计、计时器、洗涤用具等工具和材料。

确保工具材料的清洁和无损坏。

3. 中药配制:根据所需的治疗方剂,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并按照比例进行配制。

确保中药的质量和比例的准确性。

第二部分:操作步骤(700字)1. 洗护准备:首先,准备好患者需要洗护的身体部位,如病患的腿部、背部等。

确保洗护部位的清洁和无异味。

2. 中药熏蒸准备: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放入熏盅中,并将熏盅放置于合适的位置。

使用紫外线灯对中药材进行照射,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3. 熏蒸操作:打开中药熏盅,等待熏气的产生。

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控制熏蒸时间和温度。

通常情况下,熏蒸时间为15-30分钟,温度为40-50摄氏度。

4. 患者进入:待熏蒸时间结束后,将患者引导至操作场所,并让患者适应环境。

确保患者舒适、安全。

5. 洗护操作:将准备好的洗涤用具浸泡于温水中,让患者就位。

将温水等温浸泡于患者需要洗护的身体部位,轻轻按摩,保持水温恒定。

6. 洗护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掌握洗护时间。

通常情况下,洗护时间为15-30分钟,但不超过40分钟。

7. 洗护细节:在洗护过程中,患者需保持呼吸平稳,不宜过度活动。

同时,护理人员需轻柔、有耐心地进行洗涤,并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8. 洗护结束:待洗护时间结束后,将温水放出,并将患者擦干。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度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9. 患者离开:让患者适应一段时间后,引导患者离开操作场所,确保患者安全。

中药熏洗法技术操作规程

中药熏洗法技术操作规程

中药熏洗法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瘁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熏洗部位皮肤情况。

3、女性混战评估胎、产、经、带情况。

4、心理状况。

二、目标1、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胀痛、屈仲不利、皮肤瘙瘁等症状。

2、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瘁痛、糜烂等症状。

3、促进肛肠疾患的伤口愈合。

4、治疗妇女会阴部瘙痒等症状。

三、适应症疮疡、筋骨疼痛、目赤肿痛、皮肤病、阴痒带下、肛门疾病等。

四、禁忌证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

五、告知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

六、准备物品治疗盘、药液、镊子、毛巾、橡皮单、纱布、熏洗盆、面盆或坐浴盆、坐浴架、大浴巾(根据熏冼部位选用以上物品)、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

七、操作方法(一)四肢熏洗法1、将煎好之药液倒入盆内,加热水至所需容量。

2、橡皮单垫于盆下,患肢架于盆上,用浴巾围盖患肢及盆,使药液之蒸气熏蒸患部。

3、待药液不烫时揭去浴巾,将患部浸入药液中泡洗。

(二)眼部熏洗法1、将煎好之药液乘热倒入治疗碗中,碗口围一纱布,中间露一小孔。

2、患眼对准小孔,接受熏蒸。

3、待药液不烫时,用镊子夹纱布蘸药液轻轻擦冼患眼。

(三)坐浴法1、将煎好之药液倒入坐浴盆内,加热水至所需容量,置盆于坐浴架上,盖上有孔木盖。

2、患者暴露臀部坐在木盖上,使患部对准盖孔,进行熏蒸。

3、待药液不烫时,拿掉木盖,臀部坐于盆内泡洗。

八、操作程序1、遵医嘱配制药液。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

3、根据熏洗部位,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注意保暖。

4、熏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了解其生理和心理感受,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九、注意事项1、注意保温,室内应温暧避风,暴露部分尽可能加盖衣被。

2、熏洗时药液不可过热,防止烫伤皮肤。

3、有包扎之病变,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应更换消毒敷料,重新包扎好。

中药熏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中药熏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中药熏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药熏洗操作流程。

1. 准备中药材,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药材,清洗并切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早已在民间从一种简单的生活习俗。成为人们进行保健 或特殊治疗的独特方式。
中药熏洗(足浴)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 代谢,具有消炎、镇痛、止痒等作用。而药浴法,除了有冷、 热水浴的功效外,还能使溶于水中的药物通过皮肤毛窍的吸 收,作用于人体。
研究认为:中药熏洗(足浴)为一种良性刺激,能活跃神经 末梢,令人感到轻松愉快。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系统是以经脉和络脉为气血运行散布的 通路。在体内同有关脏腑相连,在体表与筋肉、皮肤等联系, 内外贯通,纵横交错,把人体内脏和四肢各部紧密连贯起来, 组成统一的整体。人述十二经络中,有六条经脉到达足部, 即足三阳和足三阴等六经。
内经((灵枢·动输》篇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 就是说手足是阴阳经脉气血汇合联络的部位。《素问·厥论》篇说, “阳气起于五趾之表,阴气起于五趾之里”,这就是说明双足与周身 阴阳、气血、经络的密切联系。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 (足浴)
地点:九病区护士办公室 参加人员:程亚男,翁文娟,唐之平,鲍君 志,刘雯静,言丽娜,龚琦,朱青青,张静, 杨莺,贾晓盟 主讲人:程亚男/华伟瑾 时间:2015.11.15
何谓中药熏洗(足浴)?
中药熏洗(足浴) ,就是按一定处方用药的中草药,经加清 水煎煮沸腾后,先用蒸汽熏疗,再用药液沐洗、浸浴全身或 局部患处,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防治疾病方法。
中药熏洗(足浴)已风靡全球,与其同理的“足反射区健康
法”也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人体各器官在足底,足内、外 侧,足背,甚至小腿部都有特定反射区,这些相应的区域一 旦得到刺激,便可激发入体潜能,调整失衡状态,提高机体 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防衰老。
可刺激足部的反射起到很好的疗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生物进程中的值 息都会反射到两足的特定部位。所以足都 反射区的穴位和人的大脑、神经、五官及 脏腑都有对应性。 现代医学还把脚视为人的第二心脏。认为 足部皮肤在热水的浸浴后,使微小血管扩 张,血液循环增加,增强新陈代谢。
中国医学认为,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经之终。足踝以下有66个穴 位分布在双脚上,占了全身穴位的十分之一,它们是五脏六腑精气输 注、会聚之处,经一定时间浸浴,对其产生刺激,并通过经络传到内 脏相关部位,使全身气血畅通、津液输布而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的目的。
民间有一歌谣,“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 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由于很多疾病 会导致经络阻塞,气血淤滞,脏腑失调,所以每天坚持足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