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来的中国人(一)从艰难中起步

合集下载

站起来的中国人

站起来的中国人

旧中国虽然有史以来就是世界上首 屈一指的农业大国,但是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十分落后,生产效率十分 低下。一直到建国前,封建生产关 系占据主导地位。大约占农户总数 4%的地主占有全国耕地面积的50%, 占农户总数70%的贫雇农仅占15%。 生产方式是传统的个体手工劳动, 几乎没有任何机械化作业,更没有 电力,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抵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停留在历史 上沿袭下来的靠天吃饭的状态。农 业产量很低,如1949年全国粮食总 产2162亿斤,平均亩产只有142斤, 棉花22斤。全国90%以上的人口从 事农业生产,但粮食还不能自给
60载励精图治,60载沧桑巨变,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华民 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甲子岁月如歌,歌唱着中华民族自尊、自立、自强的壮志豪 情;一甲子往事如花,装点着新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走向国际舞台 中心的足迹。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是一曲雄壮高亢的乐章,演绎着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走向国 际舞台的空谷足音。
中国的国际威望与 地位日益提高.请同 学们找找这样的事 例,说说看.
东盟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进展顺利
法德支持对华军售解禁
中国否决日方提世 博会,中国人站了起来,向世 界全面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和影 响!
世博会,被称 为体现各国综 合实力以及展 示经济、科技、 和文化最新成 果的盛会。国 际社会普遍认 为,只有有实 力、有影响的 国家才能举办 综合性博览会。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 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 了。——毛泽东
旧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与千百年前没有 多少不同。农村中绝大多数人家是用 “黑油灯”甚至火把照明,一般的中小 地主也要穿粗布、也要吃些粗粮、难得 常吃细米、白饭、鱼肉,像肥皂、火柴、 煤油等日常生活用品是奢侈品,都要进 口,是一般的百姓用不起的。经济情况 好一些的地主才能住上砖瓦房。 广大贫雇农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很多人是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 常年吃糠吃野菜,饥寒交迫,在死 亡线上来回挣扎。农民不仅要承受 地主、富农沉重的剥削压迫,还要 受卷入国际市场后已侵入中国的帝 国主义的剥削压迫。旧中国的万般 苦难,尤以农村为甚。

站起来的中国人

站起来的中国人
10. 师: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被人歧视,任人欺凌的弱国,申奥成功向世界宣告“我们是:站起来的中国人!”
三、回顾旧体育
1.师:2008年中国第一次举办了奥运会,那我们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在什么时候?
生:1932年
师:在哪里?
生:洛杉矶。
师:谁代表我们中国参加了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
(板书课题:站起来的中国人,齐读课题)
二、回顾申奥成功
1. 师:举办奥运会是我们中国人百年的梦想,也是世界各国的梦想,我们不会忘记申奥成功的那一瞬间。
(播放申奥成功片)
2.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场面?(说说人们的心情?在做什么动作——欢呼)
生:欢呼,高兴,激动、兴奋。
1996年 16 50 4
2000年 28 59 3
2004年 32 63 2
2008年 ? ? ?
学生表演历史剧《辛丑条约》签定仪式。
(力求学生表现出11国奸诈苛刻,清政府的处处忍让,软弱无能。教师一定先进行表演的指导。)
屏幕出示《辛丑条约》内容:
(1) 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亿5000万两白银,其中沙俄得1亿3000 多万两,以海关和盐税作抵押;
(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沿海炮台;
(3)各国留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城镇;
金牌总数 奖牌总数 名次
1984年 15 32 4
1988年 5 28 11
1992年 16 54 4
亚太经合组织是讨论加强亚太地区相互经济合作的一个组织,图为2001年10月21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身穿唐装聚集上海,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各国领导人身穿唐装体现了对我们中国人家的尊重,讨论主题是“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从这些字眼中,我们看到的是平等、合作的国与国之间关系,对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与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样的报道越来越多了。现在我们开展“国事论坛”活动。

(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从艰难中起步

(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从艰难中起步

(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为了建设新中国
1.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从艰难中起步》
★设计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和探究,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通过采访、讨论感受当时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改变人民生活状况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情感与态度:
感受当时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概括新中国初期社会状况的关键词语——“一穷二白”的理解。

2.通过调查交流,领悟新中国初期社会落后的生活,以及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开展采访及多渠道收集资料的活动。

2.《龙须沟》故事片的影碟。

3.教师搜集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活动引导预案: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板书
从艰难中起步

食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住
行工业生产水平落后
其他。

从艰难中起步-说课稿(1)

从艰难中起步-说课稿(1)

《从艰难中起步》说课稿一、说对本课教材的理解本课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了建设新中国》中主题一《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第一个课题。

本单元旨在通过教师讲授、收集资料、专题探究等学习方式,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伟大祖国的那一段历史。

从而对20世纪50~60年代这一时期新中国的状况、对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巨大变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由衷地产生爱国之情,发自内心地对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本主题以“一穷二白”、“穷则思变”为核心,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状况和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决心,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二、说学情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由于该班学生无论是调查、搜集的能力还是阅读理解、合作学习的能力,都有了较好的基础,在教学这一课时的内容时,只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就能了解教学内容。

但是这一课时的内容历史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枯燥,离学生生活也比较远,是孩子们祖父祖母们年轻时所过的生活,而且该班学生是农村小学的学生,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机会比较少,只能听自己的长辈作一些简单介绍,对建国初期了解甚少,所以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就成了完成好这堂课的关键了,根据这一特点,围绕教材的编排内容,以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为出发点,我把教学目标拟定如下:1.感受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了解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懂得珍惜、热爱现在的生活,并且知道要从现在开始为创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2.进一步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改变人民生活状况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三、说教法、学法的选择。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的发展现实和可能出发。

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站起来的中国人课件

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站起来的中国人课件

活动三 解读中国奥运奖牌榜中的变化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许 海峰首先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 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中国奥运会 历史上的首位奥运冠军,打破了中国奥运 史上金牌“零”的纪录,也成为了中国奥 运历史上的英雄。从赛场下来,领队热泪 盈眶的拥抱着许海峰。颁奖仪式上,中国 国旗高高飘扬。当时的奥委会主席萨马兰 奇亲自到现场颁奖,并深情地说“这是中 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一天”。 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说明什么? 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运动会的历史,你能 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吗?
活动一 回顾申奥成功的激动时刻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北京申奥成功)
你从视频中了解到什么?为什么一届体育运动 会申办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
活动二 了解旧中国参加奥运的经历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刘长春参加奥运会)
当时的刘长春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看到外国人称 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你怎么想?
运动员的命运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落后的体育事业是旧中 国实力软弱的真实写照,三次参加奥运会,带回的是中国人民 的耻辱和痛苦。
活动三 解读中国奥运奖牌榜中的变化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奥运飞人刘翔)
你从刘翔身披的国旗中看到了什么?
活动三 解读中国奥运奖牌榜中的变化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2008奥运开幕式)
你从开幕式盛况中感受到什么?
活动三 解读中国奥运奖牌榜中的变化
1984—2004年奥运会中国奖牌统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榜

从数据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点击图片进行缩放)
从数据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和感受到了祖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日益强
大。当国际体育赛场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站起来的中国人

站起来的中国人

大脑思维操
两个世纪开端的两个事件,中国人的地位 大不相同,真是令人深思。从这两张相隔 一百年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 了什么?
截止到2003年,中国已同世界一百六十多个 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二百二十多个国 家和地区展开了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审议通过了中
申奥视频
为什么一声“北京”会让神州大地都沸腾 了呢? 如果你是当时这些人群中的一员 你的心情 如何?
0的突破
刘长春 第一名中国选手参加美国洛杉矶奥 运会 (当时刘长春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许海峰 第一名在奥运会上拿到金牌的中国 运动员
大脑思维操 你听了 他们的故事有什么感 受?
0的突破
课外补充
0的突破
第28届奥运会,刘翔打破了110米栏记录,
并平了世界记录。这是中国男运动员在奥 运会田径赛场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大脑思维操
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讴歌伟大的祖 国. 你还记得中国运动员夺冠时的情景吗?当 时你的心情如何? 1、体育运动给我国带来了什么?
2001年10月21日参加亚太经和组织的各国首 脑,身穿唐装聚集上海。会议主题是:新 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 荣。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 京议定书比利时西班牙 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 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
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憾世界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 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
2008北京奥运会的简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 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开幕, 2008年8月24日闭幕。本届奥运会口号为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主办城市是中国北 京。参赛国家及地区 204个 ,参赛运动员 11,438人 ,设302项(28种运动)比赛项 目。

北师大版道德与社会六上站起来的中国人WORD版教案3

北师大版道德与社会六上站起来的中国人WORD版教案3

《站起来的中国人》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转变,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2.让学生熟悉到,中国举行奥运会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进展,更表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趋提高的国际声望。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自豪。

4.培育学生搜集处置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转变,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自豪。

教学进程:[课前播放北京奥运主题曲]一、北京奥运引入。

1.课前听到的是一首什么歌?2.北京奥运的哪个场面最让你自豪和自豪?3.看看外国人对北京奥运的评判,你有什么感受?4.板书: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二、零一申奥回忆。

1.播放录像。

2.看到如此兴奋的、沸腾的场面,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吗?3.板书:梦圆北京。

三、“奥运三问”统领。

1.一百年前,有人提出“奥运三问”,你们明白吗?2.播放录像。

3.如何应答“第一问”。

①生读课文中的描述。

②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家的贫困落伍,使得第一个中国选手就如此辞别了奥运会,大伙儿想一想,刘长春面对失败,他内心在想些什么?③出示第二次,第三次参加奥运的资料。

看完后讨论:这些运动员的失利是什么缘故造成的?④小结后板书:东亚病夫。

4.响亮回答“第二问”。

①1984年的奥运会上,一个英雄实现了中国金牌“零”的冲破,让咱们一路喊出他的名字。

②播放许海峰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兴奋人心的场景。

③在这次奥运会上,许海峰一声清脆的枪响,实现了中国金牌“零”的冲破。

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现在此刻,许海峰内心在想着什么,他最想说的又是什么呢?(采访形式)小结后唱国歌。

⑤读统计表,说说从中看到了什么?⑥讨论:新旧两个社会,参加奥运会为何会不一样的结果?5.超卓回答“第三问”。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北师大版2ppt-演示课件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北师大版2ppt-演示课件
工人阶级凭着顽强的志气和彻底的奉 献精神,书写着新中国历史上无数个奇迹。
六 【年 推级 荐】上六品年德级与上社品会-德站与起社来会的-站中起国人 来 民 的中-北国师人大民版-2北pp师t-大精版品2课pp件t- (演完示美课 版件)(推最 荐新版)
六 【年 推级 荐】上六品年德级与上社品会-德站与起社来会的-站中起国人 来 民 的中-北国师人大民版-2北pp师t-大精版品2课pp件t- (演完示美课 版件)(推最 荐新版)
站起来的中国人民
新国家 新气象
六 【年 推级 荐】上六品年德级与上社品会-德站与起社来会的-站中起国人 来 民 的中-北国师人大民版-2北pp师t-大精版品2课pp件t- (演完示美课 版件)(推最 荐新版)
为了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户面貌, “艰苦奋斗”成了当时全中国人民的信念。 凭着这种信念,中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 个困难,迎来了一次又一次辉煌。朝气蓬 勃的新中国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六 【年 推级 荐】上六品年德级与上社品会-德站与起社来会的-站中起国人 来 民 的中-北国师人大民版-2北pp师t-大精版品2课pp件t- (演完示美课 版件)(推最 荐新版)
妇女的解放
不愿意做“睁眼瞎” 的农村妇女,在文化馆认真 学习。
六 【年 推级 荐】上六品年德级与上社品会-德站与起社来会的-站中起国人 来 民 的中-北国师人大民版-2北pp师t-大精版品2课pp件t- (演完示美课 版件)(推最 荐新版)
介绍完这么多知识,你是否 想了解,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 我们国家还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请大家调查一下。
六 【年 推级 荐】上六品年德级与上社品会-德站与起社来会的-站中起国人 来 民 的中-北国师人大民版-2北pp师t-大精版品2课pp件t- (演完示美课 版件)(推最 荐新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艰难中起步
教学目标:
1.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摆在全国
人民面前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发展生产、解放祖国、改变人民生活状况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2.感受当时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3.进一步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概括新中国初期社会状况的关键词语“一穷二白”的理
解。

2.通过调查交流,领悟新中国初期社会落后的生活,以及是
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

教学准备:
检查学生采访活动完成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让生欣赏开国大典图片,了解新中国成立全国人
民热血沸腾激动人心的场面及旧中国时期劳动人民
的生活情形
二.板书课题,让生齐读
三.学文明理,深切感受
师:你们知道这种艰苦生活是什么时期?什么人过的生活吗?
师: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我国当时的基本情况吗?
(一穷二白)什么是“一穷”什么是“二白”呢?
师: 我们的新中国是在一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建立的,连年的战火摧残,教育文化落后的困难,人民生活穷困,那
么社会究竟破坏到了什么境地?老百姓的生活穷困到了什
么程度?请同学们认真阅读37——39页内容,找出答案。

师:让学生们找出带“洋”字的物品,这说明了什么?
而现在却没有这种说法了呢?
师解说:(正因为当时我国物资贫乏,工业生产落后,很多东西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所以我们当时只能用外国人制
造的产品,这说明旧中国生产能力十分低下)
阅读与讨论:同学们对爷爷、奶奶那样的老人进行了采访,它们是怎样描述童年的生活和经历的?请同学们进行
介绍和交流。

(师播放图片)
三、小组进行讨论:
1. 对比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的生活,你想说些什么?
2. 解放初期的中国就是处于这样一种破败的状况,可是毛泽
东主席为什么说,中国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

一张白纸,没负担,好写最新最美德文字,
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请学生就这段话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

3、小组汇报。

四、提升品德,师小结
1. 师:上课时有些同学向往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学习负担少一些,玩的时间多一些就好了,现在你了解祖辈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勤奋刻苦的学习情景想说点什么?
2. 师小结:我们祖辈凭着不畏艰险,刻苦学习的毅力走出了贫困,从艰难中站了起来,走进了七十年代的“改革开放”,迎来了“丰衣足食”的八九十年代,迈向了“繁荣富强”的21世纪,相信同学们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五、布置作业
1. 预习下一课题内容
2. 根据下一课题的内容,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他们的同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