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0000
0
9
0001
1
10
0010
2
11
0011
3
12
0100
4
13
0101
5
14
0110
6
15
0111
7
16
1000
8
17
二进制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10000 10001
16进制
9 A B
C D E F 10 11
4. 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 【例1-1】 十进制数22.625转换为二进制数
②小数部分转换,每次把乘积的整数取走作为转换结果的一位,对 剩下的小数继续进行乘法运算。对某些数可以乘到积的小数为0(如 上述两例),这种转换结果是精确的;对某些数(如0.3)永远不能 乘到积的小数为0,这时要根据精度要求,取适当的结果位数即可, 这种转换结果是不精确的。
例如 :十六进制数
1
A
E
4
虽然BCD码是用二进制编码方式表示的,但它与二进制之间不 能直接转换,要用十进制作为中间桥梁,即先将BCD码转换为 十进制数,然后再转换为二进制数;反之亦然。
十进制 0 1 2 3 4 5
表1-2 BCD编码表
8421BCD码
十进制
0000
6
0001
7
0010
8
0011Leabharlann 9010010
0101
11
8421BCD码 0110 0111 1000 1001
1.3.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3.2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1.3.3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1 引言 1.1.1 计算机发展概况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原理和基础技术;
2、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
3、学习和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
4、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复杂运算,解决实际的问题;
5、了解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内容
1、微型计算机概述:介绍微型计算机的概念、类型、组成结构和技术特点等;
2、微型计算机组成:分析微型计算机结构中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器件、中央处理器单元等;
3、操作系统原理: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特性,深入介绍操作系统内部结构及其功能;
4、编程语言原理:介绍基本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及其组织结构,深入学习编程语言的编译和运行机制;
5、软件应用技术:介绍供应市场上的各种软件应用,及其系统设计原理,掌握使用软件的基本方法;
6、计算机网络: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和特点,介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和技术;
三、学习要求
1、认真学习,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原理,掌握相应的技术;
2、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安装、应用、调试等工作。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全面介绍各种网络硬件设备的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全面介绍各种网络硬件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引言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互连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而计算机网络的构成离不开各种网络硬件设备。
本文将从网络硬件设备的各类及其工作原理与应用进行全面介绍。
一、路由器1.1 工作原理路由器是负责将网络数据包转发到目的地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如下:•路由表:路由器通过维护一张路由表,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来判断下一跳的路径。
•路由选择算法: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算法来选择最佳路径,最常用的算法是距离向量路由算法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数据包转发: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
1.2 应用•网络分割:路由器可以将大型网络分成多个子网,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数据包过滤:路由器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实现网络流量的控制和安全保护。
•访问控制:路由器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实现对网络上的主机进行管理和限制。
二、交换机2.1 工作原理交换机是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MAC地址:交换机通过学习每个设备的MAC地址,建立一个地址表,用于记录设备的位置。
•转发数据:交换机根据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对应的端口。
2.2 应用•局域网扩展:通过交换机连接多个计算机,可以扩展局域网的范围,满足多台计算机间的通信需求。
•数据带宽提升:交换机可以实现全双工通信,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带宽。
•数据隔离:交换机提供了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隔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三、防火墙3.1 工作原理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包过滤:防火墙通过分析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和端口等信息,来决定是否允许通过。
•状态检测:防火墙可以检测并记录连接的状态,对于已建立的连接,只允许合法的数据传输。
•网络地址转换:防火墙可以进行网络地址转换(NAT),将内部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实现连接到公网的功能。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三

3.3 8086的寄存器结构
8086CPU内部具有14个16位寄存器,用于 提供运算、控制指令执行和对指令及操作数寻 址,也就是以前提到的工作寄存器组,基本分 为通用寄存器组、控制寄存器组和段寄存器组。
• 通用寄存器组
8个16位通用寄存器组分为两组:数据寄 存器及地址指针和变址寄存器。
1. 数据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包括AX、BX、CX和DX。在指 令执行过程中既可用来寄存操作数,也可用于 寄存操作的结果。它们中的每一个又可将高8 位和低8位分成独立的两个8位寄存器来使用。 16位寄存器可以用来存放数据,又可以用来存 放地址。而8位寄存器(AH、AL、BH、BL、CH 、CL、DH和DL)只能用于存放数据。
A L U
标志寄存器
执行 控制
电路
指令对列
1
2
3
4
8086为 6 字节
执行单元(EU)
总线接口单元
(BIU)
• 总线接口单元(BIU)
BIU包括4个段寄存器、指令指针IP(PC)、 指令队列寄存器(IR)、完成与EU通讯的内部寄 存器、地址加法器和总线控制逻辑。它的任务 是执行总线周期,完成CPU与存储器和I/O设备 之间信息的传送。具体地讲,就是取指令时, 从存储器指定地址取出指令送入指令队列排队; 执行指令时,根据EU命令对指定存储单元或I/O 端口存取数据。
决定I/O地址空间的容量。例如在8086CPU系统 中,地址总线的条数为20条,则存储器的最大 容量为220,即1MB字节;它的地址总线的低16 位用来对I/O端口编址,则I/O地址空间的容量为 216,即64K个I/O端口地址。
• 存储器和I/O端口的组织
地址 存储器中的字节 0 1
接 口 CPU 数 据 线 控 制 线 地 址 线 高位决定模块 I/O接口 I/O端口 I/O设备 01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答案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答案1. 简答题一:根据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答案如下:- 定义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技术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通常体积小、功耗低、成本较低,可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嵌入式系统等领域。
- 描述微型计算机核心部件: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CPU是微型计算机的处理器,负责执行指令、进行运算逻辑等核心任务。
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常见的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等。
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数据交互,如鼠标、键盘、显示器等。
- 解释微指令:微指令是微型计算机中的一种低级指令,用于控制CPU的工作流程。
它通过微程序控制器中的存储器来存储和提取指令,包括控制信号和操作码等信息。
微指令的执行过程是顺序逐条执行,可以实现CPU的控制逻辑。
- 论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结构通常分为五个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总线。
其中CPU负责执行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用于接收外部信息,输出设备用于将结果显示给用户,总线用于连接各个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
2. 简答题二:根据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答案如下:- 描述微控制器的组成结构:微控制器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外设接口的单芯片计算机系统。
它通常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和ROM)、输入/输出接口(I/O)、定时器/计数器(Timer/Counter)、串口、模拟/数字转换器等。
- 解释微控制器与微处理器的区别:微控制器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外设接口的单芯片系统,而微处理器则只包含中央处理器(CPU)。
微控制器因为集成了其他功能,所以可以独立运行,不需要外部的主板支持。
相比之下,微处理器需要通过外部的主板连接其他芯片来实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习题(5-6章)

第5章微机的存储器5.4 某一RAM内部采用两个32选1的地址译码器,并且有一个数据输入端和一个数据输出端,试问:(1)该RAM的容量是多少?(2)基本存储电路采用何种译码电路?(3)存储阵列排列成怎样一种阵列格式?答:(1)容量是:32×32 = 1024bit = 1Kb;(2)基本存储电路采用双译码方式;(3)存储阵列排列成32×32的矩阵。
5.5 设有一个具有13位地址和8位字长的存储器,试问:(1)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信息?(2)如果存储器由1K×4位RAM芯片组成,共计需要多少片?(3)需要哪几位高位地址做片选译码来产生芯片选择信号?答:(1)存储器能存储信息:213×8位= 8KB;(2)若由1K×4位RAM芯片组成,则位扩充需要2片,容量扩充需要8片,共计2×8=16片;(3)扩充的8组芯片需用3-8译码器进行片选,由于地址总线的A9~A0需要与各RAM芯片地址线并联,所以用高位地址A12、A11、A10作片选译码来产生芯片选择信号。
5.6下列RAM各需要多少地址线进行寻址?多少条数据I/O线?5.7 分别用1024×4位和4K×2位芯片构成64K×8位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各需多少片?答:(1)由1024×4位的芯片组成64K×8位的RAM芯片,位扩充需要2片,容量扩充需要64片,共计64×2=128片;(2)用4K×2位的芯片组成64K×8位的RAM芯片,位扩充需要4片,容量扩充需要16片,共计16×4=64片。
5.8 在有16根地址总线的微机系统中,根据下面两种情况设计出存储器片选的译码电路及其与存储器芯片的连接电路。
(1)采用1K ×4位存储器芯片,形成32K 字节存储器。
(2)采用2K ×8位存储器芯片,形成32K 字节存储器。
计算机的思维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的思维原理与应用概述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的工具,它的思维原理以及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的思维原理和其中常见的应用领域。
思维原理1. 逻辑思维计算机的思维原理基于严谨的逻辑思维。
它能够按照预定的规则进行运算和判断。
逻辑思维是计算机思维的基础,通过逻辑运算,计算机能够实现复杂的指令和决策。
2. 抽象思维计算机能够在抽象的层面上处理问题。
它可以将现实世界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而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和处理的数据。
抽象思维使得计算机能够处理各种领域的问题。
3. 并行思维计算机具有并行处理能力,它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
这种并行思维使得计算机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和复杂的计算任务。
4. 自动化思维计算机具有自动化思维,它能够按照预定的规则和程序执行任务。
自动化思维使得计算机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完成复杂的计算和操作。
应用领域1. 科学研究计算机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模拟复杂的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
计算机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领域的应用,使得科学研究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
2. 工程设计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能够进行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和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等工程设计任务。
计算机能够帮助工程师进行设计、模拟和分析,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效率。
3. 金融行业计算机在金融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进行金融数据分析、交易处理和风险管理等任务。
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和自动化思维,使得金融行业能够实现高效和准确的金融运作。
4.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思维原理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计算机通过学习和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实现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复杂的智能任务。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具备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前景。
总结计算机的思维原理和应用涉及广泛的领域。
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并行思维和自动化思维是计算机思维的核心原理,它们使得计算机能够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试题库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1.数制转换A)125D=(0111 1101 )B =(175 )O=( 7D )H=(0001 0010 0101 )BCDB)10110110B=( 182 )D =(266)O=( B6 )H=(0001 1000 0010)BCD2.下述机器数形式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是(请用十进制形式写出):单字节无符号整数0~ 255 ;单字节有符号整数 -127 ~ 127 。
(注:微型计算机的有符号整数机器码采用补码表示,单字节有符号整数的范围为-128~+127。
)3.完成下列各式补码式的运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标志位SF、ZF、CF、OF。
指出运算结果有效否。
A)00101101+10011100=11001001B SF=1 ZF=0 CF=0 OF=0B)11011101+10110011=10010000B SF=1 ZF=0 CF=1 OF=04.十六进制数2B.4H转换为二进制数是_0010 1011.0100B ,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43.25。
5.在浮点加法运算中,在尾数求和之前,一般需要操作,求和之后还需要进行和舍入等步骤。
6.三态门有三种输出状态:低电平、高电平、高阻态状态。
7.字符“A”的ASCII码为41H,因而字符“E”的ASCII码为 45H ,前面加上偶校验位后代码为。
8.数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形式称为机器数。
9.在计算机中,无符号书最常用于表示。
10.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等。
11.在计算机中浮点数的表示形式有整数和小数两部分组成。
12.微处理器中对每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位数叫字节。
13.MISP是微处理的主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微处理器在1秒钟内可执行多少14.PC机主存储器状基本存储单元的长度是 .15.一台计算机所用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称为__字长_______,8位二进制数称为_8位机 ___。
16.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1 BIT
Mail:
Password:
网站:
http:/Βιβλιοθήκη /
© 2011 BIT
计算机系统结构
应用软件层
计算机高级语言、专 门应用技术、 C语言 操作系统,数据结构
系统软件层
硬件层
微机原理、汇编语言
© 2011 BIT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输 入 设 备
控制器 运算器 CPU
DI
电平变换 功放驱动
传感器 执行机构
DO
频率、其他 I/O接口
过 程 对 象 ⌒ 被 控 对 象 ∪
变换
信号处理
传感、执行
© 2011 BIT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概论 微处理器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存储器及接口技术
输入/输出接口 串并行通信接口技术 中断技术 计数器/定时器 模/数和数/模转换 微型计算机系统总线
© 2011 BIT
基本目的
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工作原理、常用接口电路及硬件的连接建立微机 系统的整机概念,具有微机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 步能力。
© 2011 BIT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石秀民 shixiumin@ 北京理工大学
© 2011 BIT
课 程 概 要
课程编号: 01500265 (电子工程系) 课程名称: 微机原理与应用A 课程类型: 本科生必修课
学时学分: 56学时(40+16),3.5学分
时间地点: 周一 3、4节/信息1002 周四 1、2节(双) 主讲教师: (电子工程56教研室,4号楼440)
输 出 设 备
存储器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
生产过程微机控制系统结构
I/O通道 操作台 I/O接口 打印机
模拟量
© 2011 BIT
信号调理 检测/控制 输入调理
A/D
传感器 变送器 执行机构
显示器
微 机 主 机
I/O接口
D/A 数字量
V/I变换
I/O接口 I/O接口
先修要求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汇编语言和程序设计
© 2011 BIT
教 材
戴梅萼,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周明德,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 社。 尹建华,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世鸿,微型系统和接口应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苏广川,高级微型计算机系统及接口技术,北京理工大学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