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来历

合集下载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永恒的军纪劲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永恒的军纪劲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永恒的军纪劲歌作者:孟红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6年第10期孟红起源于红军早期的《红军纪律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最早在红军时期就出现了。

不过,起先叫做《红军纪律歌》,主要在鄂豫皖苏区流行传唱,但曲调与今天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完全不同,是黄安歌谣的旋律调子。

《红军纪律歌》这样唱道:“红军纪律最严:行动听命令,不得胡乱行;打土豪要归公,买卖要公平;工农的东西,不可拿分文;说话要和气,开口不骂人;无产阶级劳苦群众,个个尽相亲。

出发与宿营,样样要记清:上门板,捆铺草,房子扫干净;借物要送还,损失要赔银;便溺找厕所,不搜俘虏身。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照此行。

”就歌词而言,《红军纪律歌》与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内容可以说是一致的,词句也十分接近。

从《红军纪律歌》似乎可以看出:早在1929年或1930年间,毛泽东制订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已传到鄂豫皖苏区,并被编成歌流传开来。

程坦,原名程宗寿,1906年出生于河南新县箭场河乡红显边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参加著名的黄麻起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10月跟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途中因病掉队,返回了鄂豫皖苏区,担任了中共鄂东北道委的秘书长,成为道委书记郑位三的得力助手。

1932年11月30日,留在大别山根据地的鄂豫皖省委在七里坪檀树岗又重新组建了红25军,担负起坚持和保卫根据地的重任,并连续取得了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三战三捷的胜利。

到1933年中旬,鄂豫皖省委由于执行了中央“左”倾冒险主义路线,使一度红火的斗争形势陷入了低谷,发动的七里坪战役使红军1.3万余人损失过半,革命斗争遭受了严重挫折。

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鄂豫皖省委决心重振革命精神,坚持根据地武装斗争。

由于经受了严重的挫折和国民党军的重兵“清剿”,军民的生活非常艰难,“高山岩洞是我的房,青枝绿叶是我的床,野菜葛根是我的粮……”就是当时红军战士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红色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

红色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

红色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钟燕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一首大家比较熟悉的军歌,它因曲调激昂、雄壮著称于世。

但你可知道这首曲子最早来源于德国军歌《威廉皇帝练兵歌》。

在中国,它被多次改编,几代传唱。

那么,它又是如何从德国来到中国的呢?又如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旋律的呢?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有识之士都深刻认识到要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窘境,只有富国强兵。

于是,全国各地纷纷模仿西方军队的建制来演练新兵,这首德国军歌就在这时被引入中国,并改名为“皇帝练兵歌”(或称“大帅练兵歌”)。

袁世凯练兵时军队唱的就是这首歌,歌词如下:“朝廷欲将太平大局保,大帅统领遵旨练新操。

第一立志要把君恩报,第二功课要靠官长教。

第三行军莫把民骚扰,我等饷银皆是民脂膏。

第四品行名誉要爱好,第五同军切莫相争吵。

方今中国文武学堂造……”从歌词来看,这首歌整体充斥着封建忠君思想的糟粕,但不可否认,歌词中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尤其雄壮的曲调的确能振奋人心。

北伐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这首曲子被填上新词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军歌》。

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发。

部队中有许多官兵来自旧军队,行军路上,有的士兵看见田里长着诱人的红薯,就连苗拔起,用衣袖胡乱揩去泥巴吃了起来。

这引起了毛泽东的忧虑。

因为他知道,老百姓对那些烧、杀、掠、抢的旧军队历来是既害怕又痛恨。

如果要想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就一定要执行铁的纪律,取信于民。

几天后,毛泽东在荆竹山雷打石上向全体官兵郑重地宣布了三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

”很快,部队的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

然而不久,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1928年1月,当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县城后,当地百姓向毛泽东提意见:“工农革命军好是好,可是,他们借了我们的门板去睡觉,还回来的不是原来的那一块,我家的门板是斗榫的,斗不上号,害得我找门板找了几天。

还有啊,战士们睡觉用过的稻草遍地都是,成了牛栏了。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自曾国藩的《爱民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自曾国藩的《爱民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自曾国藩的《爱民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自曾国藩的《爱民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都知道,早年曾是革命队伍人人都会唱的歌曲,也成了人民军队的样板模式。

不过这并不是我军文艺工作者的首创,这来源于湘军领袖曾国藩的《爱民歌》。

当年曾国藩在组织湘军的过程中,亲眼目睹清军军纪败坏,便以此为戒,整饬军纪,于咸丰八年在江西建昌亲自编写了一首湘军版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就是《爱民歌》。

歌词如下: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

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

百姓被贼吃了苦,全靠官兵来作主。

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莫派民夫来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馆,筑墙莫拦街前路,砍柴莫砍坟上树,挑水莫挑有鱼塘,凡事都要让一步。

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

莫进城市占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

人有小事莫喧哗,人不躲路莫挤他。

无钱莫扯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

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

一人被掳挑担去,一家号哭不安居。

娘哭子来眼也肿,妻哭夫来泪也枯。

从中地保又讹钱,分派各团并各部。

有夫派夫无派钱,牵了骡马又牵猪。

鸡飞狗走都吓倒,塘里吓死几条鱼。

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

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

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

邀些地痞作伙计,买些烧酒同喝醉。

逢着百姓就要打,遇着店家就发气。

可怜百姓打出血,吃了大亏不敢说,生怕老将不自在,还要出钱去赔罪。

要得百姓稍安静,先要兵勇听号令。

陆军不许乱出营,水军不许岸上行。

在家皆是做良民,出来当兵也是人。

官兵贼匪本不同,官兵是人贼是禽。

官兵不抢贼匪抢,官兵不淫贼匪淫。

若是官兵也淫抢,便同贼匪一条心。

官兵与贼不分明,到处传出丑名声。

百姓听得就心酸,上司听得皱眉尖。

上司不肯发粮饷,百姓不肯卖米盐。

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

我的军士跟我早,多年在外名声好。

如今百姓更穷困,愿我军士听教训。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服从,是最基本的职业准则。 服从,是对社会、对组织规则、对人性、对自己的敬畏。 人要懂得敬畏。 没有敬畏之心的人,不可能成功。
--简单、听话、照做。 --有规则的组织才能 打胜仗,守规矩的 人才有成功的机会。
1、规则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红绿灯和斑马线是用来服从和遵守的。 制度意识,规则意识,流程意识,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 须具备的素养。
3、明确位置,完成任务
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
明确位置是人生第一要务。干自己该干的,做自 己该做的,不争功,不越权,不越位。 职场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岗位。 在组织中,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岗位,任何时候都 应该认清自己的位置。 我们在工作中产生的很多苦恼,实际上都是来自 于定位不清—不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不知道自 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干。
2、才华是干出来的
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善共事、干好事”的员工。 想干事。想干事的愿望来自于“在其位,尽其责”的事业心和 责任感。想干事是职业成长和事业成功的第一步。 能干事。这就要求员工不仅要有干事的愿望,还要有干事的能 力。用行动来说话,用实干来证明,把工作落到实处。 干成事。这就要求员工具备干事的方法和技巧,具备坚定的信 心,充沛的激情,吃苦的精神,敢试的气魄。 善共事。在组织中,能否很好的进行团结协作,是最基本的技 能。如果一名员工不能和别人共事,最终难成大器! 干好事。则是体现员工价值的最高标准。工作的好坏和成效的 高低,一方面体现在时效上,要求速度快、效率高;另一方面 体现在品质上,就是高质量、精益求精。 所有的执行问题归根到底,都在一个干事上。实际上,一名员 工的成长和成功,就在于如何去干事,怎样干好事。只要想干、 肯干、认真干,就一定能取得成就。
一个企业里,员工在工作中练的是长跑,比的是耐力,靠

《三大纪律,八大注意。》

《三大纪律,八大注意。》

《三大纪律,八大注意。

》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赢得了群众的真心信赖。

当时流行着这样一首歌谣:“红军纪律真严明,行动听命令。

爱护老百姓,到处受欢迎。

遇事问群众,买卖讲公平;群众的利益,不损半毫分。

”1929年,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xx将“六项注意”改为“八项注意”,增加了“洗澡避女人”和“不搜敌兵腰包”至此,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947年,随着革命形势的胜利发展,大兵团作战对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纪律、政治纪律和群众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0月10号这一天,xx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起草了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

训令中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军略有出入,现在统一规定,重行颁布。

望即以此为准,深入教育,严格执行。

”(字幕:“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全文)“三大纪律八项纪律”是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行动准则,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和宗旨。

它的重行颁布,对统一全军纪律,加强部队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二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企业员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书有感首先感谢公司给我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通过学习“企业员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让做为一名退伍军人的我更好的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实际工作相融合。

本书大多以部队的实际事例为基础,也由此可见部队军事化管理给企业管理带来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

一个企业倘若把军队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及管理经验作为借鉴,并与本企业管理理念相结合,往往会产生比一般的管理要求更严格、内容更规范、标准更高的良好效果。

“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在军队”这句名言,被世界上许多知名的企业家所认可,我国的华为、长虹、联想、远大等一批大型企业曾以军事化管理闻名。

美国西点军校更是商业领袖的摇篮之一。

究其原因,是在军事化管理下形成了很多优秀品质,比如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以及敬业、专业、精业的团队精神等,都是企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党史知识问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和内容是什么?

《党史知识问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和内容是什么?

《党史知识问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和内
容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人民军队的纪律建设,我军创建之初,毛泽东针对红军中存在的问题,正式宣布红军的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后来又宣布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1929年后,他将〃三大纪律〃的内容做了调整,对六项注意,增加了两项内容。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作了统一规定:(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蕴含的伟力与魅力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蕴含的伟力与魅力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蕴含的伟力与魅力作者:吕臻来源:《新湘评论·下半月》2017年第08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和准则,是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制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1947年统一规定、重行颁布的。

从历史上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蕴含着深厚的伟力与魅力。

人民军队创建之初,为了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毛泽东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历史源头和最初版本,《毛泽东选集》中有一段介绍:1928年春,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时候,规定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1928年夏提出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这被称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1929年以后,毛泽东又将三大纪律中的“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来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

对于六项注意,增加了“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虏腰包”两项内容,从而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经提出,就深深教育了红军,成为人民军队纪律建设的基本原则。

在中央苏区以及在当时各苏区根据地,它作为红军的纪律广为传播。

例如在鄂豫皖苏区传唱的《红军纪律歌》,歌词就包含着其中具体内容。

1931年9月,时任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的欧阳钦在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时,还特意列举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条文内容。

纪律严明既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1927年当毛泽东走上井冈山、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时,首先要解决好的两个问题,都离不开严明的军队纪律作保障。

一个问题就是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农民群众,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建立一支有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

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一条是靠坚强的政治思想领导,另一条就是靠铁的纪律。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军作风纪律建设的传家宝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军作风纪律建设的传家宝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军作风纪律建设的传家宝作者:黄善春来源:《红广角·党史与文献研究》 2013年第10期【摘?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军“量身订做”的第一部纪律法规,是人民军队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集中体现,是我党、我军建设的“传家宝”。

新时期新阶段,坚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加强纪律建设、永葆革命本色、改进党的作风、实现“强军梦”、“强国梦”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必须大力传承发扬,融入官兵灵魂血脉,体现到贯彻落实习主席“三个牢记”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之中。

【关键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民军队;传家宝“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这首脍炙人口的红歌,伴随着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而不断发展完善,并广为传唱、经久不衰,哺育了一代代严守纪律的革命战士,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军的“首部军规”,代表人民军队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是永远不能丢失的“传家宝”。

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根植于伟大革命实践伟大革命孕育严格纪律。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始终坚持了实践第一、群众至上的根本原则。

初显雏形。

1927年秋,在上井冈山途中,不少又饥又渴的战士看到红薯拔起来就吃,群众意见很大。

毛泽东对部队无纪律的情形深感忧虑,当即给部队规定,不准拿百姓一个红薯。

部队在茶陵时,个别军官将打土豪得到的银元和黄金占为己有,毛泽东又给部队规定了一条纪律:打土豪要归公。

1928年初,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县城后,官兵中又出现了没收小商贩货物、借门板睡觉损坏甚至不还等现象,老百姓再次提意见。

于是,毛泽东给部队制定了“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等六项注意。

4月初在桂东沙田,毛泽东又为部队规定了一条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并正式颁布三条纪律六项注意,要求官兵认真执行。

这一时期,三条纪律表述为:“第一,不拿工人、农民、小商人一点东西;第二,打土豪要归公;第三,一切行动听指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上,当中国体育代表团步入会场时,现场响起了中国人十分熟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旋律。

接着,中华台北代表队入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再次响起。

这个细节让当时收看节目的许多中国观众大吃一惊:奥运会组委会的官员是不是搞错了?在2009年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原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团长、著名作曲家何仿跟记者谈起了25年前的这段往事。

他说,实际上,在这首歌诞生前,这首旋律就诞生了,并且,早在国民革命时期,以它填词的不同版本的歌曲就在中国广为传唱了。

显然,让海峡两岸的中国运动员踏着同一首熟悉的乐曲入场,正说明了奥运会组委会的用心良苦。

话说回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旋律出自何处呢?何仿向记者揭开了这个“秘密”。

本版主笔见习记者张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来历何仿告诉记者,这首歌最早在红军时期就出现了。

在井冈山时期,当时有许多红军战士来自旧军阀军队,带着旧军队的坏习气,这引起了毛泽东深深的忧虑,为此特别制定了“三大纪律”。

一九二八年夏,毛泽东又补充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上门板”、“捆铺草”,是因为当时部队住宿时,常借用老百姓的门板作铺板,借用稻草作铺草。

各家的门板高矮大小不一,部队撤走时不物归原主,一大堆门板就对不上榫,故规定了上好门板、捆好铺草再走。

为了记住“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内容,部队开始教唱《红军纪律歌》,歌词是:上门板,捆铺草,房子扫干净。

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

损坏东西要赔偿,借人东西要还清。

后来,“六项注意”又增加了两项,即“洗澡避女人”“不搜俘虏腰包”。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词曲作者是个谜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出现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由于歌词很形象地把军队纪律融会贯通在里面,曲调又雄壮有力,所以很快在红军战士和群众中传唱开来,历经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等时期,歌词内容也做了相应的改变,一直长盛不衰。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于1950年和1957年两次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进行修改。

1957年出版的《解放军战士》杂志第14期上,正式刊登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标准歌词,这也就是现在所唱的歌词。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上建议与会者演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但是,在这几十年来,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到底是谁,却没有人能说清。

1973年3月26日,一位名叫程坦的老干部给周恩来总理写信,称自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填词者,并详细说明填词经过。

但由于正处于“文革”时期,这封信被转到总政治部文化部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那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词作者真的是程坦吗?它是由鄂豫皖苏区的民歌演变而来的吗“文革”结束以后,1978年4月和1980年1月,总政文化部先后派专人对这首歌曲产生的历史情况进行了调查,汇集了有关资料,证实程坦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填词者。

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裴志海告诉记者,在2004年出版的《刘华清回忆录》中也提到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诞生过程。

红二十五军由鄂豫皖根据地长征到陕北以后,改编为红十五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程坦找到时任宣传科长的刘华清,建议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为歌曲,对部队进行纪律教育。

由于两人都不懂音乐,他们就借用了鄂豫皖苏区流行的民歌《土地革命完成了》的歌谱。

但很多音乐爱好者到鄂豫皖地区实地采风,却发现,这首歌的音调、调式以至于句法等等,都和当地流行的其他民歌缺乏必要的联系。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首歌的曲作者是冯玉祥吗何仿告诉记者,战争年代,由于曲创作人员极少,许多歌的曲调就直接来源于现有的民歌、老军歌,或者外国歌曲。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也是如此,它来自于鄂豫皖苏区民歌《土地革命完成了》,但该民歌也是借鉴了其他曲调,那就是冯玉祥部队的《练兵歌》。

在土地革命以前,冯玉祥曾任河南督军,部队长期驻扎在河南。

冯玉祥练兵很讲究方法,平时很注重对官兵进行精神教育,其中唱歌是重要的一项活动。

这首唱得最多的《练兵歌》,歌词原文是:“民族立宪五族共和了,方知今日练兵最为高。

庚子兵变,人人都知晓,若不当兵,国家无人保。

请看外国军械多灵巧,重整武备坚甲利兵高。

同胞练兵,个个如虎豹,若不操练,国仇不能报。

路军营内步马辎工炮,各营各连学术比低高……”由于经常在部队传唱,歌词容易领会,曲调也很简单,很快就在后来的鄂豫皖苏区流传开来了。

那么,《练兵歌》的曲子是冯玉祥作的吗,或者是他请人作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练兵歌》同样是根据已有曲调重新填词的。

那么它的曲调又来自哪里?张之洞是这首歌的曲作者吗这时就出现了众多说法,还有人撰文说“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居然是模仿张作霖的奉军的《大帅练兵歌》”,著名学者祝勇在《大帅》一文中,也持这个观点。

“奉军传唱的《大帅练兵歌》只是众多版本中的一个,不过,它的源头还可以上溯。

”解放军艺术学院文管系教授音乐的韩老师肯定地告诉记者,1904年,在湖北编练新军的张之洞曾编《军歌》,其中第二段题为《大帅练兵歌》:“朝廷欲将太平大局保,大帅统领遵旨练新操。

第一立志要把君恩报,第二功课要靠官长教。

第三行军莫把民骚扰,我等饷银皆是民脂膏。

第四品行名誉要爱好,第五同军切莫相争吵……”而张作霖的《大帅练兵歌》开头是这样的:“中华民族五族共和好,方知今日练兵最为高,大帅练兵人人都知晓,若不当兵国家不能保。

请看外国军械多灵巧,重整武备坚甲历兵高,共同练兵个个如虎豹,保住国家太平乐逍遥……”从歌词中也能看出来,张之洞作为清朝的湖北总督,歌词中是“朝廷”、“遵旨练新操”、“立志要把君恩报”,而奉军则成了“中华民族五族共和好”,时间顺序一目了然。

也就是说,冯玉祥部队的《练兵歌》曲调可能来自于张作霖的《大帅练兵歌》,而《大帅练兵歌》曲调来自于张之洞《军歌》中的《大帅练兵歌》。

难道这就是曲子的源头?曾国藩的《爱民歌》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是,还能上溯。

”韩老师说。

“那会不会是曾国藩呢?”记者提出疑问,因为清末重臣曾国藩在训练湘军时,也喜欢用通俗易懂的歌曲来教育士兵,内容涉及行军、打仗、安营、扎寨等。

而且有意思的是,在1858年,曾国藩还曾写过一首《爱民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真有点相似:“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1861年,湘军日渐强盛,纪律却迅速下滑,一旦攻破城池,湘军就大开杀戒。

曾国藩对太平军俘虏是主张要宽大处理的,不能滥杀无辜,所以,他又写了《解散歌》,其中写道:“第一不杀老和少,登时释放给护照。

第二不杀老长发,一尺二尺皆遣发。

第三不杀面刺字,劝他用药洗几次。

第四不杀打过仗,丢了军器便释放……”这首歌也正好是八条“不杀”。

“和曾国藩这两首歌没关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可以上溯到袁世凯新军的《大帅练兵歌》。

”韩老师说。

袁世凯的《大帅练兵歌》取自普鲁士军歌韩老师告诉记者,《大帅练兵歌》中的“大帅”,实际上是指袁世凯。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痛定思痛,决心改革军队,模仿西方军队编练新兵。

袁世凯受命在天津小站练兵,创建出近代中国第一支新式陆军。

袁世凯招募的新兵有着严格的标准,只要20岁左右的农民,身体强壮、性格朴实,有不良嗜好的一律不要。

这支新军采用德军和日军的建制,聘请了大量的德国教官和少数美国、日本教官,其中,德国教官人数最多,有10多位。

但那些农民出身的士兵大多不识字,这么多的条令、规章,根本记不住。

在这种情况下,新建陆军参谋营务处总办、翰林徐世昌编写了包括《大帅练兵歌》在内的一系列军歌,以帮助士兵记住条令和军纪。

徐世昌选择了一首普鲁士军歌的曲调来为《大帅练兵歌》填词。

这首普鲁士军歌原名《德皇威廉练兵曲》,非常适合队伍行进时齐唱。

而《德皇威廉练兵曲》是袁世凯所聘请的德国教官传入中国的。

很显然,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是十九世纪清政府练新军时,最早借用普鲁士军歌曲调填词作为队列歌曲的。

进入民国后,北洋军阀各派系军队、国民革命军、鄂豫皖的工农红军,都曾用此曲填入新词成为军歌,成为数代中国人熟悉的旋律。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华台北代表队入场时,奏的都是这个进行曲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链接《两只老虎》也有这样的传奇经历?著名作曲家何仿告诉记者,那首在国内很流行的儿歌《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使用的也是欧洲儿歌的曲调,最早源自10世纪的格列高里圣咏。

传入中国以后,邝鄘填词,创作出了《国民革命军》,成为北伐军的军歌。

歌词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而在第二次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又用这个曲调填词创作了《土地革命》:“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

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真欢喜!真欢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曲调传承示意图普鲁士军歌《德皇威廉练兵曲》→袁世凯军歌《大帅练兵歌》→张之洞军歌《大帅练兵歌》→张作霖军歌《大帅练兵歌》→冯玉祥军歌《练兵歌》→鄂豫皖苏区民歌《土地革命完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