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栓新药前景瞩目 利伐沙班挺进中国
利伐沙班的运用

利伐沙班:新适应证新启航2015-05-06 14:15 来源:丁香园字体大小- | +世界上第一个口服抗凝药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
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出现和发展,抗凝药又将走进一个新的时代。
日前,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片获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两个新的适应证,分别是成人深静脉血栓形成,以降低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深静脉血栓复发和肺栓塞的风险;以及具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的非瓣膜性房颤成年患者,以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风险。
新适应证一:成人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是在深静脉处形成的血凝块,有可能堵塞部分或者全部血管。
如果血凝块脱落并流动到肺部,堵塞肺部血管会造成致命性的肺栓塞。
即使没有引起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本身也会导致灾难性的、代价高昂的后果,如血栓后综合征,以及血栓复发风险增加,因此深静脉血栓达到治疗目标非常重要。
目前的标准疗法包括低分子肝素(需要皮下注射);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窗窄)。
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忠教授说:“临床医生都很明确,深静脉血栓的复发和死亡风险高,长期抗凝至关重要,但现有疗法华法林因其多种局限性影响长期使用。
EINSTEIN DVT 研究结果显示,利伐沙班组疗效不劣于低分子肝素加华法林组,不增加大出血风险,而且这种新型有效的替代疗法,没有传统治疗方式所需要的常规监测、注射或者控制饮食等的限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新适应证二:非瓣膜性房颤成年患者另一方面,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紊乱,在中国大约有800 万患者,欧洲患者超过600 万,在美国超过220 万,在日本超过80 万。
房颤患者,由于不规律心跳使其更容易形成心房内血栓,血栓运行至脑部,从而引起卒中。
房颤患者如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史、和年龄在75 岁以上,均会进一步增加卒中的风险。
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比普通人群高 5 倍——约有三分之一可能会发生卒中。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马长生教授说:“中国房颤的患病率不断攀升,但很多处于卒中风险的患者并没有得到有效或最合适的治疗,临床急需新型疗法改善治疗现状。
2024年利伐沙班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利伐沙班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利伐沙班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血剂药物,主要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和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
随着心脏疾病的不断增加,利伐沙班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本文将对利伐沙班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发展趋势和潜力。
市场规模分析方法市场规模分析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类市场数据来评估市场容量、需求量和市场价值。
在2024年利伐沙班市场规模分析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市场容量评估:通过收集相关统计数据和市场调研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利伐沙班市场的潜在容量。
这些数据包括患者数量、手术数量、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等。
2.需求量评估:通过统计利伐沙班的销售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实际的需求量。
同时,可以借助市场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市场需求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3.市场价值评估:通过分析利伐沙班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额,我们可以评估市场的价值,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容量评估利伐沙班主要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和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
据统计,全球每年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约为100万人次,心房颤动患者人数约为3300万人。
其中,亚洲地区是利伐沙班市场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根据患者数量和手术需求,我们可以初步估计利伐沙班市场的潜在容量。
需求量评估利伐沙班的销售数据是评估市场需求的重要依据。
据相关报告显示,近年来利伐沙班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根据销售数据和行业报告,我们可以计算出利伐沙班的年度需求量,并进行趋势分析。
同时,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市场对于利伐沙班的需求。
市场价值评估利伐沙班的市场价值可以通过销售额和市场价格来评估。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和销售统计,我们可以计算利伐沙班的市场价值,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同时,市场价值评估也可以辅助决策者制定市场策略和定价策略。
结论通过对利伐沙班市场规模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市场容量巨大,需求量逐年增长,并且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
这为利伐沙班制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2024年利伐沙班市场发展现状

利伐沙班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利伐沙班(英文名:Rivaroxaban)是一种口服的抗凝血剂,主要用于防治血栓相关疾病。
近年来,利伐沙班市场发展迅速,下面将对利伐沙班市场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2. 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利伐沙班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017年,全球利伐沙班市场规模达到X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3. 主要市场利伐沙班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欧洲地区和亚太地区。
这些地区的医药市场发达,患者对于防治血栓相关疾病的需求较高,因此成为利伐沙班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4. 市场竞争目前,利伐沙班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拜瑞妥(英文名:Dabigatran)、阿哌沙班(英文名:Apixaban)等其他口服抗凝剂。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性能、价格、市场推广等方面都在积极竞争,使得利伐沙班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5. 市场驱动力利伐沙班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多个市场驱动力的支持。
5.1. 人口老龄化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血栓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因此,利伐沙班作为一种有效预防和治疗血栓相关疾病的药物,受到了老年人群体的广泛应用。
5.2. 医疗技术的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血栓相关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于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的需求也在增加。
5.3. 医保政策的支持不少国家对于防治血栓相关疾病的医保政策逐渐完善,为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的市场发展提供了支持。
6. 市场前景展望未来,利伐沙班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防治血栓相关疾病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同时,利伐沙班作为一种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的抗凝药物,将持续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市场前景看好。
7. 结论综上所述,利伐沙班市场目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进步以及医保政策的支持,利伐沙班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利伐沙班的应用价值

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利伐沙班的应用价值急性肺栓塞(APE)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情况,通常是由深静脉血栓形成并从静脉系统到达肺部引起的。
它可能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和咯血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可导致死亡。
治疗急性肺栓塞的关键之一是抗凝治疗,以防止新的血栓形成并减少血栓的大小。
在抗凝治疗中,利伐沙班已被证明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利伐沙班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它是一种直接血栓凝血酶抑制剂,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血栓形成途径中的凝血酶和纤溶酶进行抗凝治疗。
相比传统的抗凝药物,利伐沙班有着更快速的作用起效和停效时间、更少的与饮食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更稳定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更少的需要监测和调整用药剂量的需求。
这些特点使得利伐沙班成为了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抗凝药物,尤其是在急性肺栓塞的治疗中。
急性肺栓塞患者需要迅速、有效地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的继续扩大并阻塞肺动脉,从而减少患者的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利伐沙班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一项名为AMPLIFY的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传统的抗凝药物。
AMIPLIFY研究表明,在利伐沙班组中,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均显著降低,且没有增加出血事件的风险。
利伐沙班也因其口服给药、不需要常规的抗凝监测和更少的与食物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受到患者的喜爱。
利伐沙班还可以作为急性肺栓塞患者出院后的长期抗凝治疗药物。
研究发现,利伐沙班在长期抗凝治疗中具有与华法林相当的有效性,并且相对于华法林有着更低的出血风险。
这一点尤其对于久治不愈的肺栓塞患者而言,可以更为安全和方便地进行长期的抗凝治疗。
利伐沙班在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是十分突出的。
利伐沙班也并非没有局限性。
由于其直接血栓凝血酶抑制作用,利伐沙班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出血事件。
相比传统的抗凝药物,利伐沙班的出血风险更低,而且没有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用药剂量等繁琐步骤,使得患者更容易接受和依从治疗。
利伐沙班对高龄老年血栓性疾病防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利伐沙班对高龄老年血栓性疾病防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研究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包括各种动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继发于房颤(AF)的脑栓塞等血栓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不断上升。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的患病率达9.7%,其中肺栓塞为1.9%,尤其是高龄老年患者为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高危人群。
然而,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内科住院老年患者没有进行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预防性治疗。
国外资料显示也仅有40%的血栓高危患者接受了预防治疗,我国接受预防治疗的比率仅为13%~20%。
及时合理的抗血栓治疗,尤其是抗凝治疗,是防治严重血栓事件的重要措施。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凝药物主要有静脉或皮下注射的肝素类及口服的华法林等。
虽然这些抗凝药物对血栓性疾病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临床应用中却存在很多弊端,如高龄老年患者多并存肝肾功能减退、易出血倾向、肝素既不能口服应用,也不适宜长期应用、华法林治疗安全窗口狭窄、与多种药物或食物可发生相互作用、必须通过频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来调整剂量等。
针对目前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及现有药物的局限性,研制安全、方便的新型抗凝药物对抗凝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发上市的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rivaroxaban),口服方便,较少受食物及药物的相互影响,不需频繁进行抽血监测,有望在高龄老年患者中成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抗血栓药物。
研究目的:对比研究利伐沙班和华法林对高龄老年血栓性疾病防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利伐沙班防治高龄老年血栓栓塞性疾病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研究方法:试验分为利伐沙班对高龄老年急性静脉血栓的治疗研究和血栓性疾病高危患者的预防研究两部分。
所有入选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随访观察12个月,监测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时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功能、终点事件及肝肾功能。
试验中主要疗效终点是全因死亡,再发或新发静脉血栓,肺栓塞和脑血管事件,心血管事件;主要安全终点包括大出血或有临床意义的出血,肝肾功能严重恶化。
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利伐沙班的应用价值

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利伐沙班的应用价值1. 引言1.1 急性肺栓塞及其抗凝治疗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由凝血物质在血管中形成栓子后阻塞肺动脉引起。
急性肺栓塞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呼吸衰竭和心搏骤停。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至关重要。
抗凝治疗是急性肺栓塞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目的是阻止血液栓子的形成和进一步扩张,同时预防再次发生。
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血栓栓塞的危险性,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
1.2 利伐沙班的特点利伐沙班是一种新一代的口服抗凝药物,属于直接抑制凝血酶活性的抗凝剂。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性:利伐沙班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抑制凝血酶活性,从而有效地抑制血栓形成,减少血栓相关事件的风险。
2. 快速起效:利伐沙班的吸收快速并且稳定,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浓度,使患者更快地受益于抗凝治疗。
3. 短半衰期:利伐沙班的半衰期相对较短,可以减少肝脏代谢的影响,更好地控制药物的剂量和效果。
4. 无需定期监测:与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相比,利伐沙班无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减少了患者的不便性和风险。
5. 便于患者遵从:由于利伐沙班的便利性和可预测性,患者更容易遵从医嘱完成治疗方案。
利伐沙班具有高效、快速、方便、稳定等特点,使其成为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一种重要选择。
随着对利伐沙班的不断研究和应用,相信它在未来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和更优异的表现。
2. 正文2.1 利伐沙班在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优势1. 高效性:利伐沙班是一种直接抗凝药物,可以迅速达到抗凝效果,有效阻止血栓的形成和扩展,从而减少肺栓塞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
2. 便利性:利伐沙班的使用方法简单,患者无需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INR)或调整剂量,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3. 安全性:利伐沙班的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低,与传统的维生素K拮抗剂相比,利伐沙班具有更为可控的安全性。
4. 便携性:利伐沙班口服给药,方便患者在家中或医院进行治疗,避免了静脉注射的麻烦。
利伐沙班领衔全球抗血栓市场

利伐沙班领衔全球抗血栓市场目前全球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总死亡人数的51%,远超肿瘤、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在这一治疗领域,全球畅销的主要产品有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诺肝素、氯吡格雷、替奈普酶,这些都是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重磅产品。
其中,利伐沙班2016年销售额为55.3亿美元,阿哌沙班销售额为33.4亿美元,依诺肝素销售额为18.1亿美元,氯吡格雷销售额为17.1亿美元,替奈普酶销售额为11.3亿美元。
前5位产品全球销售额共计135.1亿美元,其中,较同期增长较快的产品有利伐沙班(同比增长13.7%,下同)、阿哌沙班(79.7%)。
据全球畅销药物数据统计,2005-2006年全球抗血栓药物市场总额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2007-2011年全球抗血栓药物市场总额保持在140亿~180亿美元之间,在此期间,氯吡格雷引领市场,2011年该产品销售额接近100亿美元;2012年重磅产品专利到期之后,全球抗血栓药物市场开始下滑, 氯吡格雷渐显颓势;随着2012年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新药上市,全球抗血栓药物市场此后又重新崛起,2015年回升至153.9亿美元,2016年市场高达166.8亿美元。
利伐沙班是全球第1个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并用于非瓣膜性房颤(AF)患者以降低脑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风险。
利伐沙班由拜耳开发, 于2008年9月获得欧盟许可上市,商品名为拜瑞妥。
目前,在欧洲市场上,利伐沙班已逐渐取代经典抗凝药华法林。
2011年7月,拜瑞妥由强生在美国推出,并由其负责美国市场的销售,拜耳则负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销售。
2016年,利伐沙班突破50亿美元大关,在全球抗血栓药物市场中雄居榜首。
作为全球首个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拜瑞妥至今在全球已获批7个适应症,成为拜耳处方药领域的明星产品,自2014年以来,一直引领全球抗血栓药物市场。
利伐沙班市场分析报告

利伐沙班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如下:利伐沙班市场分析报告将对该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将围绕利伐沙班市场的概况、市场竞争分析、以及潜在市场机会展开讨论。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能够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为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报告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包括对利伐沙班市场的概述、文章结构的介绍、以及本报告的目的和总结。
正文部分将分为利伐沙班市场概况、市场竞争分析和潜在市场机会探讨三个小节。
利伐沙班市场概况将介绍该市场的基本情况、规模和特点;市场竞争分析将对市场主要竞争者进行分析和比较;潜在市场机会探讨将探讨市场的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
结论部分将总结市场分析结果,展望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议和展望。
文章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利伐沙班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当前市场状况及潜在的市场机会。
通过对市场竞争情况的分析,我们将为读者提供在利伐沙班市场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和策略建议。
此外,本报告还将展望利伐沙班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对市场发展的建议,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具前瞻性的市场战略,从而抢占市场先机。
1.4 总结总结部分:在本报告中,我们对利伐沙班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我们了解了利伐沙班市场的概况,包括市场规模、市场趋势和市场主要参与者。
在市场竞争分析中,我们深入了解了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为利伐沙班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同时,我们也探讨了潜在的市场机会,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根据市场分析结果,我们对利伐沙班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希望本报告能为利伐沙班市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战略性的决策支持。
2.正文2.1 利伐沙班市场概况利伐沙班市场概况部分:利伐沙班市场是一个具有活力和潜力的市场,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血栓新药利伐沙班挺进中国
行业:医药卫生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发布时间:2011-02-14
打印转发关闭
生意社9月11日讯抗血栓药物已成为抗心脑血管和血液系统疾病的宠儿,而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将成为2010年市场最具亮点的抗血栓药物。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后,全球许多重量级新药品种将失去专利保护,成为通用名仿制药的竞争目标。
据国外预测,2010年将有超过157亿美元的处方药面临着仿制药的激烈竞争,其中新的口服释药系统制剂占据较大的比例。
美国药物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RMA)最新公布的一组数据表明,最近一年,PhRMA成员投资的新药开发经费已达503亿美元,从而在全球医药研发支出创下65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同样,进入药物临床试验的项目也是庞大的,从等待上市的新药和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来看,任何一个新药制剂的脱颖而出,将导致某些疾病治疗方向的改变和市场的重新洗牌。
进入2010年后,随着全球非肽类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主要品种专利的到期,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的强势增长将趋于放缓。
在作用于心脑血管和血液系统的药物中,抗血栓药物将成为市场上的新看点。
抗血栓药物主要由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系统、激活纤溶酶溶栓类药物等构成。
抗血小板药物兼具治疗预防作用,是抗血栓药物中主要品类。
据IMS Health 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抗血栓药物市场销售额为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6%,而2009年增长率仅为7.95%,达195亿美元,全球七大药品市场抗血栓药增长率为7.13%(见图1)。
预计,真正能够驱动全球市场增长的新药优势将在2012~2015年显示出来。
国外分析家认为,2010年,抗血栓药物中,最有前景的药物是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酯,这两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被医学界誉为抗凝血治疗和潜在致死性血栓预防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将成为心血管类药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随着这两种药物的成功上市,将使抗凝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这一大类的销售总额将获得新的突破。
A 利伐沙班挺进中国
利伐沙班(Rivaroxaban)是全球第一个口服的直接Xa因子抑制剂,由拜耳/强生公司研制开发。
2008年10月,在加拿大和欧盟获得批准上市,商品名为Xarelto.2009年3月,美国FDA 顾问委员会同意了利伐沙班临床数据具有良好效益-风险比。
目前,利伐沙班已经在加拿大、欧盟、南美、中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注册批准,2009年下半年已在中国举行了上市会,商品名为拜瑞妥。
利伐沙班作为新的口服抗凝药物,是一个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竞争性直接抑制呈游离状态的Xa因子的药物,而且还可抑制结合状态的Xa因子以及凝血酶原活性,对血小板聚集没有直接作用。
其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治疗疾病谱广,量效关系稳定,口服方便,出血风险低的特点。
其治疗窗宽且无需常规凝血功能监测的优势成为急切的临床需求,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也意味着可以简化术后的抗凝治疗。
利伐沙班是防治静脉血栓的药物。
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形成。
也可用于预防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脑卒中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性栓塞,降低冠状动脉综合征复发的风险等。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对骨科大手术VTE的预防,可降低静脉血栓风险,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
而且,拜耳公司对于利伐沙班在2011年获准用于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以预防中风寄予无限希望。
目前,我国对VTE预治观念相对不足,防治手段存在局限性。
2009年6月《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强调了常规VTE预防。
尽管如此,美国FDA基于对肝脏损害的用药风险问题的担心,并未发放利伐沙班销售许可证。
从药物经济学来说,一旦获得美国FDA的上市许可,利伐沙班将有望成为继氯吡格雷之后心血管领域新的“重磅炸弹”品种。
B 达比加群酯成抗凝新贵
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是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开发的具有多种特点的新型抗凝血药物。
2008年4月,首先在德国和英国上市,商品名为Pradaxa.这是继华法林之后50年来首个上市的抗凝血口服新药,是抗凝血治疗领域和潜在致死性血栓预防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
达比加群酯是一种新型的合成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是用于口服的前体药物,属非肽类的凝血酶抑制剂。
口服经胃肠吸收后,在体内转化为具有直接抗凝血活性的达比加群酯。
药物结合于凝血酶的纤维蛋白特异结合位点,阻止纤维蛋白原裂解为纤维蛋白,从而阻断了凝血瀑布网络的最后步骤及血栓形成。
凝血酶是细胞外胰岛素样丝氨酸蛋白酶,在凝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其能使纤维蛋白原裂解成为纤维蛋白,后者参与构成不溶性血栓基质;另一方面,其能诱导血小板活化和聚集,进而引发一系列次级凝血级联反应。
达比加群酯为前药,在体内转化为有活性的达比加群,后者
通过直接抑制凝血酶而发挥抗凝血效应。
达比加群酯是具有多种特点的新型抗凝血药物,具有口服、强效、无需特殊用药监测、药物相互作用少等特点。
体外、体内试验和临床各项研究均提示本品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药动学特性,临床应用前景乐观,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有较好的作用。
其成功上市是抗凝血药物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目前,达比加群酯适应证仅为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其他适应证包括心房颤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急性症状性静脉血栓形成和缺血陛脑卒中等,尚处于临床研究中。
全球每年约300万人罹患房颤相关性卒中,这一情况日趋严重,并且患者的致残率明显上升,其中约半数患者在一年内死亡。
研究表明,达比加群酯不但可以提供良好的卒中预防作用,而且出血风险较少并且无需常规监测。
2008年,欧洲和加拿大已批准达比加群酯用于防治急性静脉血栓(VTE)。
目前在美国处于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由于北美的一项临床试验(RE-MOBILIZE)显示,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过程中,采用较高剂量(30mg bid)依诺肝素的疗效优于达比加群酯,因而达比加群酯在美国未获批准。
此外,关于达比加群酯的关于房颤患者的长期安全性随访研究(RELY-ABLE)目前正在进行中。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计划于2010年注册该适应症。
C 替卡格雷市场充满悬念
全球氯吡格雷(Plavix)2009年市场销售额已达到百亿美元(见图2),不能不让人们刮目相看,因此格雷类药物也成为近两年备受业界瞩目的品种。
2009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年会(ESC)首次公布替卡格雷(Ticagrelor)的III期试验结果,详细叙述比较了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
阿斯利康公司向欧盟递交了抗血栓药物Brilinta的上市申请(MAA),并于年底前向美国FDA提交了新药上市的申请(NDA)。
国外分析家曾预言其通过审批,而至2010年4月末尚无确切的信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长,心肌梗塞和脑梗塞分别是当前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
其发生都与血栓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老龄化直接推动了此发展进程,使抗血栓药物成为全球热门开发的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