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化学)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本讲内容就是告诉同学们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
【知识要点】: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前两种方法,是学习化学时必不可少的两种方法。
1、观察法:观察不是简单地用眼看,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去看。
比如我们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从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质等方面研究,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观察物质来得到。
虽然,有一些不能得到具体数据,但通过观察可以定性的感受到熔沸点的高低、密度、硬度的相对大小等。
所以,观察过程中必须注意到不仅看表面现象,还要积极地思考,对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有用的结论。
[观察·思考]: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水的反应。
通过对该实验的观察,主要是能够掌握从现象得到结论的方法。
2、实验法:上述观察法中已涉及到了从实验中得到结论的思维方式,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会经常通过实验来验证物质的性质,甚至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对做的每个实验,不仅要仔细观察现象,更要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最后依据实验结果分析出结论。
实验报告包括的内容有:实验目的、试剂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重要结论及思考的问题。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金属钠与O2反应的实验报告,同学们可以从中体会其书写格式,体会如何用实验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活动·探究]: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Na在空气中放置颜色变暗,而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前者是常温下Na表面被氧化为Na2O,后者是加热情况下Na与O2生成Na2O2,可以得到启示:反应条件不同,生成产物不同。
[思维拓宽]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长期放置于空气中,出现的变化为:银白色→ 变暗→ 白色固体→ 表面变湿→ 白色晶体→ 白色粉末出现该变化的原因依次是:银白色变暗是Na被氧化为Na2O,Na2O吸水生成NaOH得白色固体,NaOH固体吸水潮解使表面变湿,表面为NaOH溶液易吸收CO2生成Na2CO3·10H2O白色晶体,该晶体风化得Na2CO3白色粉末。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2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经常用到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和比较法1、观察法:(1) 概念: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感官包括:➢眼看: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鼻闻: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闻有毒气体时,不能直接靠近➢借助仪器:可以借助仪器来观察,从而提高观察的灵敏度(2) 要求: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2、实验法:(1) 概念:是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者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2) 要求:➢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3、分类法: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类对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研究,可总结出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和特性4、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二、观察法例子:可以通过实验法来研究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水反应的相关性质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银白色➢两点:熔沸点低➢两度:硬度、密度小(密度比水小)2、钠与水反应(1)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块熔成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发出嘶嘶的响声,说明反应生成气体(经检验可知该气体为H2) ➢小球迅速向各个方向游动,是因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滴有酚酞的溶液变红色,说明反应生成了碱因此: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2) 注意事项:➢取金属钠时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拿➢实验时切取的钠不能太多,一般黄豆粒大小就可以了➢切完后,剩余的钠必须要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乱丢知识点补充:钠与水溶液的反应情况(1)钠与酸溶液的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来的极少量的H+反应生成H2,在酸溶液中,酸电离出的H+浓度远大于水,因此钠在酸溶液中,先与酸反应,当酸反应完时,剩余的钠再与水反应。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2.基本程序: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应用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白色信号弹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拉瓦锡实验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4Fe + 3O2高温2Fe2O3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高能燃料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2KClO3MnO2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2HgO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拉瓦锡实验2H2O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电解水Cu2(OH)2CO3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铜绿加热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实验室制备氢气Fe+H2SO4=Fe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Mg+H2SO4 =Mg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2Al+3H2SO4=Al2(SO4)3+3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离子化合物的形成、H2+Cl2 点燃或光照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实验2C +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煤气燃烧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C + CO2 高温2CO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证明碳酸的酸性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2NaHCO3ΔNa2CO3+H2O+CO2↑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小苏打蒸馒头CaCO3 高温CaO+ CO2↑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Fe2O3+3CO高温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Fe3O4+4CO高温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WO3+3CO高温W+3CO2 冶炼金属原理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OH+3O2点燃2CO2+4H2O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酒精的燃烧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湿法炼铜、镀铜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Cu+Hg(NO3)2=Hg+ Cu (NO3)2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镀银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镀铜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Ca(OH)2+2HCl=CaCl2+2H2O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Cl—的原理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2NaOH+H2SO4=Na2SO4+2H2O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Ca(OH)2+H2SO4=CaSO4+2H2O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NaOH+HNO3=NaNO3+ H2O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Ca(OH)2+2HNO3=Ca(NO3)2+2H2O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3NaOH + H3PO4=3H2O + Na3PO43NH3+H3PO4=(NH4)3PO4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MgCl2+2NaOH = Mg(OH)2↓+2NaCl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生石灰制备石灰浆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初中一般不用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CuSO4?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CaCO3+2HCl=CaCl2+H2O+CO2 ↑MgCO3+2HCl= MgCl2+H2O+ CO2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课时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教案化学教案

课时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目标与素养: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2.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性质(钠与水、氧气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宏观辨识)3.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
(宏观辨识)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1.研究物质的性质有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2.观察法(1)定义: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2)范围:用肉眼看、用鼻子闻、借助仪器观察等。
二、金属钠的性质、用途及保存1.物理性质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试剂瓶。
2.化学性质(1)钠与水(含酚酞)反应①现象分析。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微点拨:由于钠与水反应剧烈,实验时取用的钠粒一般为黄豆粒大小。
(2)钠与氧气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银白金属光泽的切面在空气中表面很快变暗常温下钠与O2发生反应:4Na+O2===2Na2O钠先熔化为闪亮的小球,然后燃烧,火焰呈黄色,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加热时钠与O2的反应为2Na+O2=====△Na2O2(1)工业上用钠冶炼金属。
(2)NaK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制作高压钠灯。
三、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淡黄色的固体。
2.化学性质——“两大”性质(1)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2)与H2O反应:2Na2O2+2H2O===4NaOH+O2↑。
3.用途: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的供氧剂,也可作漂白剂。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观察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只能通过视觉来进行。
( )(2)钠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
( )(3)钠与水反应时,沉在水底,并有气泡产生。
( )(4)钠是银白色金属,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是由于生成了Na2O2。
( )(5)钠的性质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知识解析】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假说、模型等方法。
1 观察法(1)概念: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2)分类(3)实施观察的程序2 实验法(1)概念:实验是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排除外界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现象或过程发生或再现的研究方法。
(2)注意事项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3)实验程序3 分类法(1)概念: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2)分类的目的①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②可以根据物质所属的类别预测物质的性质。
4 比较法含义:找出各类物质性质之间的异同,认识各类物质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5 假说概念:在已有事实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有关现象或规律的本质以及未知物质或现象进行推测性说明。
6 模型概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建立起来的,通过建构模型对物质或物质的变化进行简化模拟。
注意运用假说和模型所做的预测或说明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典例详析例1-1(2021河南郑州月考)用如图1-2-1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气体的性质,这种方法属于()图1-2-1A.实验法B.观察法C.分类法D.比较法解析◆题图所示为闻物质气味的正确方法。
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以及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等都属于观察法。
答案◆B警示◆许多同学误认为这是实验法,实际上该方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例1-2(2021北京一零一中学期中)下列有关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模型、假说等方法B.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C.科学家提出的假说一定能成为科学理论D.使用模型有助于人们研究物质的性质解析◆观察、实验、分类、比较、模型、假说等是研究物质性质时常用的方法,A项正确;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B项正确;假说提出后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理论,C项错误;通过建构模型对物质或物质的变化进行简化模拟,有助于人们研究物质的性质,D项正确。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知识清单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知识清单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第一步。
通过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光泽等外观特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用耳朵听物质在反应时可能产生的声音等,获取物质的初步信息。
例如,观察金属钠的颜色是银白色,状态为固体,具有金属光泽。
在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条件和环境,确保观察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同时,要善于捕捉细微的变化和特征,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2、实验法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可以控制变量,深入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进行实验时,要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实验仪器和试剂,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例如,通过钠与水的实验,可以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迅速熔化成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等现象,从而得出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低、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等性质。
3、分类法分类法是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物质进行分类研究。
通过分类,可以将众多的物质归纳为不同的类别,便于系统地研究和掌握物质的性质。
例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根据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4、比较法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将一种物质与其他类似物质进行比较,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该物质的独特性质。
比如,比较钠、镁、铝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可以通过它们与水、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1、观察物质的外观首先,对所要研究的物质进行仔细的观察,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物理性质。
2、预测物质的性质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物质的类别和组成,对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进行预测。
3、设计并实施实验根据预测的性质,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探究。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课件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C.金属钠浮于水面上,并四处游动
D.金属钠沉入烧杯底部,并产生气泡
解析 钠的密度小于水,熔点较低,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到盛有冷水
的小烧杯中可以看到: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
与水剧烈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如果水中滴加了酚酞试液,则溶液会变
成红色,如果没有滴加酚酞试液,则溶液不会变红。
解析
探究三 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1.金属钠为什么一接触空气表面就迅速变暗? 提示:钠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变质。 2.钠在空气中加热得到的产物与钠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相同吗? 提示:不同。钠常温下与 O2 反应生成 Na2O,加热时钠与 O2 反应生成 Na2O2。
1.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研究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
利 用 实 验 方 法 研 究 物 质 性 质 时 , 实 验 前 要 02 ______明__确__实__验__目__的__、__实__验__用__品__和__实__验__方__案_______________等;实验中要 03 ______仔__细__观__察__实__验__现__象__,__并__做__好__实__验__记__录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要 04 _____对__实__验__结__果__进__行__分__析__,__并__写__好__实__验__报__告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 要注意控制 05 ______温__度__、__压__强__、__溶_液__的__浓__度________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 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的性质以及它与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的研究方法中用不到的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在空气 中放置 很快失去金属光泽
在空气 中加热
剧烈燃烧,发出黄 色火焰,生成淡黄 色固体。
结论
与O2反应生成了 白色的Na2O
与O2反应生成了 淡黄色的的Na2O2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三:分类法
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运用分类的方法, 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 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 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 性质。
分类并预测性质 1、预测钠与盐酸的反应现象,推测方程式。
反应更剧烈 2Na+2HCl==2NaCl+H2↑
2、预测钠与CuSO4稀溶液的反应现象,观 察并分析结果,推测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剧烈,产生气泡,并有蓝色沉淀生成
2Na+2H2O===2NaOH+H2↑ 2NaOH+ CuSO4 ==Cu(OH)2↓+ Na2SO4
均能与O2、 中燃烧
酸、盐溶液 铁可置换出CuSO4
反应
溶液中的Cu,而钠
是先与水反应
钠比铁更活泼
观察一: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
色有
颜
金属
色
光泽
固体
状 态
保 存
硬
较
度
小
保存在液体中
1、思考:用来保存金属钠的液体是不是水? 若将钠放在水中会如何?
2、阅读P9~10“观察·思考”,明确观察内容。
观察二:金属钠与水(滴有酚酞)的反应:
现象
分析(或结论)
⑴ 浮在水面
密度比水小
⑵ 熔化成液态小球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
第一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9/28
15
3、 性质实验的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方案要可行。要尽量避免使用高压和
特殊催化剂等实验室难以达到的条件,实验方案要
简单易行。
2.实验顺序要科学。要对各个实验步骤进行 统一的规划和安排,保证实验的准确高效。同时要 减少副反应和避免实验步骤间的干扰。
3.实验现象要直观。
4.实验结论要可靠。要反复推敲实验步骤和 多方论证实验结果,做到实验结论的准确可靠。
原理或化学反应 方程式
2019/9/28
19
性质
步骤
氢氧 化锌 的性 质
氯化 锌的 性质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少量的晶体,用酒精灯 给其加热,直到不产生 水蒸气,观察现 象.(注意,加热时试 管口要略朝下)
2.取少量晶体放入试 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
在氯化锌溶液中加入适 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到的 现象
2、与大多数非金属反应 2Zn+O2=△ 2ZnO;Zn+X2=△ ZnX2
3、与酸和碱的反应
Zn+2HCl=ZnCl2+H2↑ Zn+H2O+2NaOH=Na2[Zn(OH)4]+H2↑
4、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Zn+Cu2+=Cu+Zn2+
2019/9/28
11
二、氧化锌—两性氧化物
ZnO+2HCl=ZnCl2+H2O; ZnO+2NaOH+H2O=Na2[Zn(OH)4]
2.性质实验的设计一般包括反应原理,实验仪器与操作、 反应现象和实验结论几个方面。
3.化学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首先要求抓住物质本质特征 进行整理和思考,然后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需 要在元素周期律等化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将元素及其化 合物的知识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在提取知识 时能够准确、全面,并能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019/9/28
6
复习: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观察 预测可能具有的性质
设计实验实施方案(方法、步 骤、仪器、药品、操作要点、 现象及分析、结论)
实施实验
结论
2019/9/28
7
2019/9/28
8
组织活动一
金属锌及其化合物的 主要性质预测
2019/9/28
9
1、我们学习过铝、钠、铜、铁等金属 的性质,想一想,金属锌可能具有什 么样的性质?
2019/9/28
22
课堂例题
现有稀氨水、盐酸、氯化铵晶体、蒸馏水、 酚酞试液、pH试纸。请选用合适的试剂, 设计最简单的实验证明氨水是弱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根据锌及其化合物的组成,判断它 们属于哪类物质,预测它们可能具有 哪些性质?
3、判断含锌元素的各种物质中锌元素
的化合价,思考这些物质有无氧化性
或者还原性?
2019/9/28
10
一、金属锌
1、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氧气反应
CO2+2O2+3H2O+4Zn===ZnCO3·3Zn(OH)2
原理或化学 反应方程式
2019/9/28
20
三、归纳和小结
锌、氧化锌、氢氧化锌和氯化锌 的性质.
2019/9/28
21
本课总结
设计实验应依据什么原则? 实验设计方案的内容包括哪几部分? 应按怎样的思考步骤设计物质性质实验方案?
1.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 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12
组织活动二
研究锌及其化合物性质 实验方案的设计
2019/9/28
13
1、性质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明确实验目的是要验证哪种物质的性质 2)、列出要验证的物质的主要性质有哪些;
(结构决定性质) 3)、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实验设计。确定
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装置和实验步骤。
2019/9/28
鲁科版实验化学 主题2 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
课题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活动1 锌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研究
2019/9/28
1
锌是一种很微妙的矿物质,在近二十年来 才被科学家们认识到,它是人体中不可缺 少的基本元素之一。人们把锌称为“生命 元素”锌是微量元素的一种,在人体内的 含量以及每天所需摄入量都很少,但对机 体的性发育、性功能、生殖细胞的生成却 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有“生命的火 花”与“婚姻和谐素”之称。 工业上上常 用来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 安全性: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
行具有一定危险的实验操作。 可行性:实验设计切实可行,所选用的化学药品、
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条件下能够得到满 足。 简约性:实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采用简单 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药品,并能 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
2.将洁净的锌片分别投入盛
有盐酸和氢氧化钠的试管中,
锌 必要时微热,观察现象.
的 性 质
3.将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锌片 插入适量氯化铜溶液中,观察 现象.
4.将洁净的锌片放在一潮湿 的环境中,过一段时间后(需 较长时间)观察
2019/9/28
18
性质
步骤
观察到的 现象
将少量的氧化 锌粉末分别置 氧化 于两支试管中, 锌的 再往两支试管 性质 中分别加入适 量的稀盐酸和 氢氧化钠
三、氢氧化锌 —两性氢氧化物
1、两性氢氧化物
Zn(OH)2 + 2H+ =2Zn2+ +2H2O; Zn(OH)2 + 2OH- =[Zn(OH)4]2-
2、受热分解
Zn(OH)2=△ ZnO+H2O
四、氯化锌
吸水性强,易潮解,可以做脱水剂和
2019/9/28 催化剂; Zn2++2OH-=Zn(OH)2
2019/9/28
16
4、实验设计 实验名称 锌和锌的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目的 :
加深对锌和锌的化合物性质 的认识.
实验用品:
金属锌(粉、粒或片) 氧化锌、氢氧化锌、 氯化锌、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氯化铜溶液
2019/9/28
17
性 质
步骤
观察到的 化学反应 现象 方程式
.1 将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锌片
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现象.
2019/9/28
含锌丰富的食物
3
2019/9/28
含锌丰富的食物
4
工业中的锌的用途
2019/9/28
5
活动1 锌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研究
学习目标:
•了解金属锌、氧化锌、氢氧化锌、氯 化锌的主要性质,知道含锌物质的一 些用途;
•学习研究某种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性 质的实验方法;
•提高研究无机物性质的实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