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专题练习(十九)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9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黑龙江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9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黑龙江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9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5题;共70分)1. (2分)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A .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 . 巴黎公社C . 英国宪章运动D . 十月革命2. (2分) (2018高一上·泸县期末) 1912年,高尔基在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高尔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其目标就是()A .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 .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C . 争取民族独立D .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3. (2分)二月革命发生时,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和影响还比较小,但到十月革命时它已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主要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党()A .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政治目标深得民心B . 提出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正确方向C . 推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直接的号召力D . “和平”、“面包”的口号深得人心4. (2分)下图漫画“列宁清扫地球”是赞美列宁()A . 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 . 使苏俄退出一战,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C . 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D . 领导苏联经济建设,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5. (2分)(2016·南通模拟) 彼得格勒工人在国际妇女日这一天开始了罢工和游行。

工人队伍按习惯走向市中心涅瓦大街,打出了“面包”“打倒战争”“打倒专制制度”的口号。

此次罢工直接导致的革命事件使俄国()A .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B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 . 很快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 . 出现苏维埃和临时政府政权并存局面6. (2分) (2018高一上·三亚期末)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最新-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基础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精品

最新-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基础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精品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单项选择题: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B.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2.推翻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是A.1918年革命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1861年废除农奴制3.俄国二月革命后形成了特殊局面,主要表现在A.两个政权并存 B.继续参加一战C.群众运动不断高涨 D.苏维埃政府成立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的革命任务是A.推翻沙皇专制,完成民主革命 B.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掌握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5.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的哪项措施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的迫切愿望?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 B.颁布八小时工作日法令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D.退出世界大战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有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④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7.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俄国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 B.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8.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相比,首要的不同点是A.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B.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C.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社会革命D.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和平法今》指出,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立即实行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专题19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试题君之K三关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 含解析 精品

专题19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试题君之K三关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 含解析 精品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1.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状况(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速度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上:进入①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大战使矛盾激化:一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场革命不可避免。

2.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a推翻了②王朝。

b出现了苏维埃和③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1.《四月提纲》(1)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④的任务。

(2)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⑤”的口号。

(3)争取以⑥方式取得政权。

2.“七月事件”: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3.十月革命(1)1917年11月7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⑦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

次日凌晨占领冬宫。

(2)莫斯科等城市的起义相继成功。

三、伟大的开端1.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1)内容a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b通过《和平法令》和《⑧》。

c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⑨,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2)意义a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

b世界上第一个⑩专政的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⑪革命。

(2)十月革命成功地在⑫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⑬运动的新局面。

(4)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K知识参考答案⑦彼得格勒⑧土地法令⑨人民委员会⑩无产阶级⑪社会主义⑫资本主义⑬国际社会主义(2016—2017学年江西南昌高二期中考试)以下是某同学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所做的整体发展的示意简图,对数字处史实分析正确的是A.①处革命后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政权B.②处提出革命必须实行武力夺权目标C.③处苏维埃政府率先对临时政府发难D.④处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由理想变为现实【参考答案】D/俄国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比较////////////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2016—2017学年黑龙江佳木斯高二期中考试)1917年,俄国经济、政治和思想发生了巨大的震荡和变化,这一年俄国发生了两次革命,这些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并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高中历史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测)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测)新人教版必修1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

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

”材料反映的革命事件A.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C.导致苏俄退出了世界大战D.遭到临时政府武力镇压【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布尔什维克力團领刖唯尚无足够力量”炀果超出了一股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 等信為可以判断出无产阶级養与镇导革命,但没有亮全控制全局,而且形成了两个政叔并冇的特殊局面亠由此可知,这一事件指的是二月革翕,雇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血项正确」将社会王义理论娈为现实指的是十月革亀故片项错決十月革命后,俄匡腮出了世界大熟做C项错误「「七月事件”遭到临时政府武力镇压,故J项错i戢2•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他们不是相互矛盾的”。

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A.力图建立资产阶级政权B .着力推翻沙皇专制C.推进了俄国的民主进程 D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答案】C【解析】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统治,使俄国朝民主政治方向发展,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俄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民主政权,二者都推动了俄国的民主进程,故C正确;二月革命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十月革命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政权,AB错误;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排除Db3•有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A.指导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B.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C.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D.让俄国工业化水平迅速赶超欧美【答案】B【解析】十月革命胜利打破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属于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新道路,故B项正确;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都属于革命道路的选择问题,不符合题意,故A项和C项错误;十月革命后俄国工业化水平极低,故D项错误。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Word版含解析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1.俄国二月革命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沙皇统治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D.人民大众和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答案:D解析:俄国二月革命前有多种矛盾,要结合社会背景理解其主要矛盾。

革命前夕,社会矛盾集中体现在沙皇专制制度上,成为各阶层斗争的焦点。

据此答案为D。

2.190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出:“国内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还没有解决。

”文中“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是( )A.反帝反封建B.反对外来侵略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答案:D解析:材料提到的时间为1907年,此时俄国还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下,并且俄国是一个独立的帝国主义国家,可以排除A、B、C。

D正确。

3.二月革命前,“随着国内危机的加剧,沙皇和皇后遭到了民众的谴责,陷入了孤立境地。

……受眼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所迷惑,他们根本认识不到人民最关心最需要也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里的“人民最关心最需要也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指( )A.团结与民主B.面包与和平C.胜利与土地 D.发展与改革答案:B解析:俄国参加的一战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尤其是使广大民众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只有退出战争才能缓和社会矛盾,B项正确。

“民主”并不符合此时俄国的社会状况,A项不准确;俄军前线惨败,获取胜利的“机会”不大,C项不准确;广大民众已经对沙皇专制失去了信心,不会寄希望于原有统治者的“改革”,D项不准确。

知识点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但同时又认为当时不能采取以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

其主要依据是( ) A.资产阶级成功领导了反封建的二月革命B.俄国出现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俄国人民迫切要求退出战争实现和平D.临时政府掌握着所有的武装力量答案:B解析:列宁之所以提出不采用暴力方式,主要是因为当时两个政权并存,革命有和平过渡的可能,B项正确。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试题含解析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试题含解析

第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福建厦门期末)杨会军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史》中提到:“厌恶战争的工人和士兵,在彼得堡发动了起义,迫使沙皇退位,宣告了共和国的成立。

”这场“起义”(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标志着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迫使沙皇退位”,可知是二月革命,故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项错误;标志着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同德奥集团签订协定,故项错误;成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十月革命,并非二月革命,故项错误。

.(·四川宜宾期末)沈志华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这反映了临时政府( ) .因决策失误导致失去民心.对国际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没有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解析据材料“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可知,临时政府没有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故项正确。

.列宁于年月从瑞士发电报给俄国同仁:“完全不得相信新政府,一丝一毫也不支持……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的一党专政。

”这说明列宁( ).主张必须推翻沙皇政府.对民众的现实诉求清楚.要求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反思巴黎公社失败教训解析二月革命后政权落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完成,因此列宁主张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项正确。

.(·河南焦作期末)年,普列汉诺夫指出:“如果一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号召工农推翻资本主义去夺取政权是荒谬的。

”这说明他( ).坚持无产阶级参与二月革命.反对列宁“四月提纲”的主张.主张建立俄国民主联合政府.充分认清了俄国当时革命形势解析年月,列宁“四月提纲”主张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但据材料中“如果一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号召工农推翻资本主义去夺取政权是荒谬的”可知普列汉诺夫认为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反对推翻资本主义,与列宁的主张相左,故项正确。

2018年秋季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训练卷

2018年秋季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训练卷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选择题1.《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结果是A.出现两个政权并存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实现工业化D.成立人民委员会【答案】B2.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答案】B3.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先后经历了十月党、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领导下的民主改革,但他们根本没有改变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

这表明A.二月革命未完成革命任务B.俄国当时的民主宪政比较活跃C.俄国的资产阶级软弱无能D.布尔什维克是人民的必然选择【答案】D4.有学者指出,从长时间远视界来看,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长期革命(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皆发生于具有大陆性格的国家,也都被强迫放弃过去以农业为国民经济本位的体制,而采取以“数目字”管理(指一个国家进入到资本主义体制时的状态)的趋向。

这三场革命都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体现了普遍民主原则C.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D.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答案】C5.《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

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这场斗争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B.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C.以和平的方式而终结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答案】B6.西方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就是俄国激进的社会组织实验,这一实验持续了75年”。

[精品]新高考历史专题强化训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人教版必修一及答案

[精品]新高考历史专题强化训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人教版必修一及答案

第五单元从社会主义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1917年,俄国“七月事件”时的反动政权是()A罗曼诺夫王朝 B人民委员会工兵代表苏维埃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思路解析:罗曼诺夫王朝在二月革命时被推翻,人民委员会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属于革命性质的政权,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巴黎公社 B二月革命十月革命D五四运动思路解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正确答案为项。

答案:3阅读下列材料: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选集》请完成:(1)上述引文出自列宁的哪一著名文献?这一文献是什么时间发表的?(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知识指出,这一文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思路解析:解答的关键在于依据材料中的“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等判断出该文献指的是《四月提纲》,在此强化训练强化训练上结合《四月提纲》的背景进行说明即可。

参考答案:(1)文献:《四月提纲》。

时间:1917年4月。

(2)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10分钟训练(强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俄国二月革命后,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政权是()A工人代表苏维埃 B国防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 D人民委员会思路解析:A项不具有政权的性质,B项是法国普法战争后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权,D项是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政权。

答案:2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提出()A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B立即缔结停战协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近期举行武装起义思路解析:A项属于二月革命的主要成果之一,B项是十月革命后《和平法令》的主要内容,D项是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通过的决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练习(十九)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2.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

”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3.英国政治学家海伍德认为“‘革命’是一个破坏与取代旧秩序的戏剧性与深远性的变化过程。

”政治革命是“包含超出法律范围的大众行为的群众起义,它们通常(并不必然地)带有暴力的色彩。

”社会革命是“所有制和经济制度的变革。

”按照海伍德的观点准确描述20世纪上半期发生在苏俄的革命应该是()A.社会革命源于政治革命的完成B.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完成C.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并不同步D.十月革命比二月革命彻底4.《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

”这表明列宁()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5.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是否具有成熟的经济、政治、文化前提?“从政治上看,十月革命确实是一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但从经济和文化上看,十月革命又带有明显的民主革命的性质”。

其意在说明十月革命()A.是典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B.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指导C.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D.并非完全的社会主义革命6.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巴黎公社被看作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列宁不断向巴黎公社求教,这个存在72天的革命政权及其措施成了苏维埃政权效法的榜样。

因此,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是()A.接管铁路和银行,对企业实行工人监督B.对外签订《布列斯特和约》C.实行议行合一的苏维埃体制取代议会制D.对内颁布《土地法令》7.陈独秀认为:“二十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当时的人都对着它痛骂;但是后来的历史家,都要把他当作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

”这说明()A.历史学家的认识发生变化B.时代的变迁影响历史评价C不同史观影响了历史评价D.俄国革命的影响发生变化8.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9.1918年《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

这项措施的实施()A.促使俄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B.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C.促进了苏俄工业化的迅速开展D.使农民成为土地的所有者10.十月革命不仅产生了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的思想意识”,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战后数十年世界历史的模式”。

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下列能体现苏联成为“世界历史的引领者”的是()A.否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B.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C.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工业化道路D.民主制度为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11.前苏联史学家在十月革命40周年纪念时出版了《伟大十月和东方各国人民》一书,书中的中心思想是:“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真正具有包罗一切的普遍影响”“对于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具有如此普遍的全世界范围的国际意义”。

书中思想()A.客观上评价了十月革命的地位B.重点强调了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C.有利于增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D.不切实际地夸大了十月革命的意义12.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

他论述的是()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D.二月革命的进步性13.九十多年来,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

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十月革命的必然性是有目共睹、不容否认的。

下列选项能够证明十月革命爆发必然性的是()A.俄国国内的各种矛盾不可调和B.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C.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D.殖民地半殖民地解放运动的推动14.有学者认为,二十世纪初有两场伟大的革命,一场是中国的辛亥革命,一场是俄国的革命,两者均属“共和革命”性质,都是应当彪炳史册的。

这一观点()A.建立了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B.指出了中俄革命指导思想的一致性C.客观分析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D.准确评价了俄国二月革命的意义15.《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巩固苏维埃政权16.一战爆发后,列宁在某一方面的观点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它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

该观点是()A.实现无产阶级革命,需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前提B.资产阶级革命可以和平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C.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D.通过全盘国有化建设社会主义17.沈志华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这反映了临时政府()A.因决策失误导致失去民心B.对国际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C.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D.没有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18.考茨基等人指责列宁,他们把十月革命比喻为一个怀孕的妇女,想通过“疯狂万分地猛跳”“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断言“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

”据此判断,考茨基等人认为十月革命()A.开创了俄国社会发展的新道路B.创立了城市中心的革命新道路C.实践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D.违背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19.“9月,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连续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列宁提出上述主张主要是基于()A.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质B.俄国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局面C.革命已失去和平发展可能D.布尔什维克党控制了大量武装20.1917年4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在经济方面,没收地主土地,全国土地国有化;把所有银行合并为一个国家银行,实现银行国有化。

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

”列宁的这一主张意在()A.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3小题,共计5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材料解析题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

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二: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

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请回答:(l)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3)材料二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4)为了“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初期采取了什么措施?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哪些主张?(2)为什么说列宁的主张是“荒谬”的?(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在材料中的主张是怎样实现的?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

……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

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

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摘编目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材料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北约的成员因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

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

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材料三:亨廷顿明确指出,冷战结束后,他要寻找一种新的范式去取代已经过时的冷战范式,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者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