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钻井井场危险区域的分类

合集下载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危险源辨识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危险源辨识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危险源辨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是一项高风险性的工作,其过程中存在各种危险源。

为了确保勘探开发工作的安全可靠进行,需要对危险源进行准确辨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下面将介绍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常见危险源及其辨识方法。

1. 钻井作业中的危险源钻井作业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危险最集中的环节之一。

在钻井作业中,可能存在以下危险源:(1) 高压高温: 钻井液中存在高压高温的情况,对人员身体造成严重威胁。

(2) 爆炸和火灾: 钻井作业中使用的钻井液中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物质,一旦泄漏或失控,就会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3) 物体打击: 钻井作业中使用的大型设备和工具可能发生脱落、滑动等意外情况,导致物体打击伤害。

(4) 电气危险: 钻井作业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可能引发电火灾或触电事故。

辨识方法:对于钻井作业中的危险源,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辨识:(1) 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钻井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对其进行分类和程度评估。

(2) 工作场所巡视: 定期巡视钻井作业现场,查看设备、工具和环境的状态,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3) 经验总结: 参考历史事故案例,总结其中的教训和经验,发现钻井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4) 员工培训: 对钻井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危险源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2. 井口作业中的危险源井口作业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也存在一些特定的危险源。

(1) 毒性气体泄漏: 井口作业中可能存在有毒气体泄漏的情况,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 物体打击: 井口附近可能存在高速旋转的机械设备,一旦意外发生,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伤害。

(3) 打孔操作:井口作业中常涉及到电磁、震动、高温等可燃性或易爆性工具,操作不当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

辨识方法:针对井口作业中的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辨识:(1) 现场考察:对井口作业现场进行考察,查看有毒气体泄漏、高速旋转设备等潜在危险源的存在情况。

钻井主要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钻井主要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作业工序危害(部位)(潜在)(1)人员高处坠落(2)人员跌倒(3)塌方(4)火灾、爆炸(5)爆炸物品丢失(6)交通事故(7)暴雨洪灾(8)山体滑坡(9)自然界的伤害及其它(1)交通事故(2)损坏道路、民房、电力、通信设施(3)暴雨洪灾(4)山体滑坡(1)高空坠落(2)起重伤害(3)物体打击(4)触电(5)机械伤人(6)人员跌倒(7)工具伤害(8)顶天车(1)井喷失控(2)H 2S中毒(3)高空坠落(4)起重伤害(5)物体打击(6)触电(7)机械伤人(8)人员跌倒(9)高压伤害(10)工具伤害(11)化学物品腐蚀(12)噪声危害危害和风险类型人员伤亡、车辆、设备损坏人员伤亡、车辆、设备损坏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井位勘定及钻前工程钻机设备搬迁钻井设备安装与调试钻进作业4钻井主要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辨序号123(13)井漏、井塌(14)卡钻(15)井下落物(16)钻具事故(17)钻头事故(18)丛式井井眼相碰(19)火灾、爆炸(20)雷电、静电危害(21)H 2S 对金属材料的腐蚀(22)H 2S 对钻井液的污染(1)井喷失控(2)H 2S中毒(3)高空坠落(4)起重伤害(5)物体打击(6)触电(7)机械伤人(8)人员跌倒(9)高压伤害(10)工具伤害(11)化学物品腐蚀(12)噪声危害(13)卡钻(14)井下落物(15)钻具事故(16)火灾、爆炸(17)顿钻(18)顶天车(19)雷电、静电危害(1)井喷失控(2)H 2S中毒(3)高空坠落(4)起重伤害(5)物体打击(6)触电(7)机械伤人(8)人员跌倒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钻进作业起下钻45(9)高压伤害(10)工具伤害(11)化学物品腐蚀(12)噪声危害(13)套管及固井事故(14)实心套管(15)顿钻(16)顶天车(17)雷电、静电危害(18) 井漏(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触电(4)机械伤人(5)起重伤害(6)高压伤害(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 (4 ) 高压伤害(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高压伤害(7)工具伤害(8)化学物品腐蚀(9)噪声危害(10)H 2S中毒(11)火灾、爆炸(12)H 2S 对钻井液的污染(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工具伤害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固井换装井口作业安装防(放)喷管线泥浆净化与处理9678(7)H 2S中毒(8)火灾(9)放射线危害(10)测井仪掉井(11)断电缆(12)爆炸(13)电缆被卡(14)其它测井事故(1)高空处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工具伤害(7)H 2S中毒(8)火灾、爆炸(9)雷电、静电危害(10)井喷(11)化学物品腐蚀(12)录井资料漏取(13)监测失败(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工具伤害(7)火灾、爆炸(8)雷电、静电危害(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人员跌倒(4)触电(5)机械伤人(6)工具伤害(7)H 2S中毒(8)火灾、爆炸(9)雷电、静电危害(10)化学物品腐蚀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测井综合录井设备修理辅助作业10111213(11)暴雨洪灾(1)井喷失控(2)H 2S中毒(3)高空坠落(4)起重伤害(5)物体打击(6)触电(7)机械伤人(8)人员跌倒(9)高压伤害(10)工具伤害(11)化学物品腐蚀(12)噪声危害(13)井漏(14)井塌(15)卡钻(16)井下落物(17)钻具事故(18)钻头事故(19)火灾、爆炸(20)雷电、静电危(21)H 2S 对金属材料的腐蚀(22)H 2S 对钻井液的污染(1)井眼相碰(2)井喷失控(3)H 2S中毒(1)传染病(2)山体滑坡(3)营区火灾(4)营区人员触电(5)环境污染(6)其它伤害(7)交通事故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完井测试丛式井其它141516因素辨识影响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财产损失人员、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声誉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人员伤亡、财物受损、环境污染人员、财产损失声誉受损。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危险源辨识(三篇)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危险源辨识(三篇)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危险源辨识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运用正确方法对作业过程进行危险源识别,掌握一般危险源,控制重大危险源,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从而可以达到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降低突发事故危害严重程度的目的。

(一)危险源的类别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

分类可任选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共分六类:(1)物理性危险源。

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以及其他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和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主要有: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及其他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4)心理、生理危险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和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主要有: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和其他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行业事故主要涉及有17类:(1)物体打击。

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2)车辆伤害。

是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3)机械伤害。

是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

如工具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削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具缠压住等。

(4)起重伤害。

是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5)触电。

指电流流经人身,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

(6)淹溺。

包括高处坠落淹溺。

(7)灼烫。

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和物理灼伤。

(完整版)石油钻井平台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公示牌

(完整版)石油钻井平台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公示牌

(完整版)石油钻井平台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公示牌介绍石油钻井平台是一个存在很多重大危险源的工作场所。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以及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我们需要对这些危险源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根据危险源的不同风险程度,我们将其分为三个级别:高风险源、中风险源和低风险源。

高风险源高风险源是指那些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危险源。

处理高风险源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风险最小化。

中风险源中风险源是指那些可能引发一般事故的危险源。

对于中风险源,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低风险源低风险源是指那些可能导致轻微事故或没有事故的危险源。

对于低风险源,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基本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安全。

管控措施为了确保危险源的安全风险得到管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对于高风险源,将制定详细的风险管控计划,并对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装备,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地处理这些危险源。

2. 对于中风险源,将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对这些危险源。

3. 对于低风险源,将制定基本的控制措施,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地操作和处理这些危险源。

公示牌为了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危险源的存在以及相应的管控措施,我们将在石油钻井平台上设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公示牌。

公示牌上将清楚标示出各个危险源的风险级别,并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总结通过对石油钻井平台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公示牌的设置将有助于提醒和加强工作人员对危险源的注意,从而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完整版)油田开采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完整版)油田开采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完整版)油田开采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对油田开采现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类,并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标准。

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准确定义和评估,有助于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油田开采过程的安全可靠。

重大危险源分类根据油田开采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将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几类:1. 操作类危险源:包括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

2. 环境类危险源:涉及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可能对油田开采过程带来风险的危险源。

3. 设备类危险源:包括设备老化、不合格设备等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

4. 储存类危险源:涉及油气储存设施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泄漏、爆炸等事故的危险源。

5. 交通类危险源:包括车辆交通、物流运输等环节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

风险评估标准为了准确评估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可以采用以下标准进行评估:1. 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根据历史数据、设备状况、人员操作、环境因素等,评估事故发生的概率。

2. 事故后果评估:评估事故发生后可能对人员、设备、环境等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程度。

3.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4. 控制措施建议:根据风险等级,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包括技术改进、人员培训、安全设施等方面的建议。

结论通过对油田开采现场的重大危险源分类和风险评估标准的制定,可以全面了解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危险因素,为油田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油田开采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

施工井设计井控风险分类识别的规定

施工井设计井控风险分类识别的规定

施工井设计井控风险分类识别的规定
施工井设计井控风险分类识别的规定
根据油田公司有关规定和修井作业公司的具体工作特点,提高风险识别水平,做好施工前的事故预防工作,特制定油水井大修、气井投产设计风险识别规定。

一、分类:
A类井:
1、井深超过1500米的气井。

2、地层压力系数大于和等于1.0的油、水、气井。

3、气体中含有硫氢化氢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的油、水、气井。

4、施工前井况不明的,压力不清的长停井。

5、属于“三高”范围内作业的井。

(高危、高压、高含硫)
6、有浅气层施工作业的井。

B类井:
1、井深小于1500米的气井。

2、地层压力系数小于1.0的油、水井。

3、不具备安装防喷器的作业井。

C类井:
地层压力系数小于1.0的油、水井,并且储层至井口具有畅通的各种常规大修作业井。

二、要求:对于A类风险的作业井,要在施工前由工艺所负责做单井
防喷预案,由主管领导审批。

对于B类风险的作业井,在施工前由施工单位做单井防喷预案工艺所审批。

对于C类风险的作业井,在设计中标清井控技术要求,不要求单独做防喷预案。

说明:在设计的封面右上角,标注设计分类标识。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危险源辨识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危险源辨识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危险源辨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工作,涉及到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的辨识是确保勘探开发过程中安全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探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危险源。

1. 共性危险源辨识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的危险源,即不论是在勘探、开发、生产还是运输等环节中,都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这些危险源包括:1.1 火灾和爆炸危险:石油和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泄漏或引发火源,会引发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1.2 毒性危险:石油和天然气中的成分和加工产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1.3 高温和高压危险:石油天然气在地下储存或输送过程中可能遭受高温和高压环境的影响,一旦超出安全范围,会造成安全事故。

1.4 地质灾害: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等可能破坏设备和管道,引发安全事故。

2. 勘探阶段危险源辨识2.1 钻探作业:钻探作业是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包括井喷、井漏、井涌等。

2.2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过程中使用的震源和地震数据处理设备可能对工人和环境造成伤害。

2.3 爆炸作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爆炸作业,这涉及到使用爆炸物品,存在爆炸和火灾危险。

3. 开发阶段危险源辨识3.1 进气口和排气口:石油天然气输送过程中,进气口和排气口是重要的设备和管道,存在着泄漏和爆炸危险。

3.2 石油处理设施:石油处理设施涉及到高温、高压、腐蚀性和毒性物质,存在火灾、爆炸和污染危险。

3.3 油井作业:油井作业是石油开发的核心工作,存在危险源包括井喷、井塌、井涌等。

4. 生产阶段危险源辨识4.1 输油管线:输油管线是将石油天然气从开发地输送到储存或加工地的关键设施,存在泄漏、腐蚀和地质灾害危险。

4.2 储存设施:石油天然气储存设施可能存在高温、高压和腐蚀性物质,存在着火灾、爆炸和污染危险。

4.3 加工设施:石油天然气加工设施涉及到高温、高压和腐蚀性物质,存在着火灾、爆炸和污染危险。

油气田爆炸危险场所分区

油气田爆炸危险场所分区

油气田爆炸危险场所分区油气田是一个高危场所,存在着许多爆炸危险。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对油气田进行爆炸危险场所分区。

通过分区,可以有效地控制危险源,保障工作人员在该区域内的安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油气田爆炸危险场所分区。

一、油气田爆炸危险油气田作为化学品的重要基地,存在着严重的爆炸危险。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炸药、易燃液体、易燃气体、易燃固体、氧化剂等。

这些危险品在运输、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油气田爆炸危险场所分区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对油气田进行爆炸危险场所分区。

根据《国际安全标准》,将油气田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1. 非危险区非危险区是指油气田中不存在或者只存在少量危险源的区域。

该区域的危险品较为安全,不需要特别防护措施,可以作为平时办公及休息的区域使用。

2. 受限危险区受限危险区是指油气田中存在危险源的区域,但是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大量危害。

该区域中的危险源需定期检查和监控,采用必要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3. 爆炸危险区爆炸危险区是指油气田中存在严重危险的区域。

该区域内的危险源会对人造成大量危害,因此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在该区域必须设置专门的警戒线,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出,并安装防爆灯、风机等安全设备。

4. 禁入危险区禁入危险区是指油气田中存在极危险的区域,该区域内的危险源会导致人员遭受重大伤害或甚至死亡的危险。

因此,整个区域需要禁止所有非相关工作人员的进入。

该区域内的危险源必须由专业人员处理。

三、结论油气田是一个高危场所,存在着许多爆炸危险。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对油气田进行爆炸危险场所分区。

根据《国际安全标准》,油气田可以分为非危险区、受限危险区、爆炸危险区和禁入危险区等四个区域。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区,才能更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天然气钻井井场危险区域的分类
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根据API标准对井场进行危险区域划分。

通常I级区域指的是在空气中有或可能有可燃气体或蒸汽,其数量足以形成爆炸性或可燃性混合物的区域。

I级区域包括:
(1)I级1类区。

a.在这些区域内,正常作业条件下连续地、断续地或周期性地出现达到爆炸或引燃浓度的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区域;
b.由于从事修理、保养作业,或由于渗漏可能经常出现达到爆炸或引燃浓度以上的气体或蒸气的区域;
c.发生事故或设备和工艺流程操作失误,可能排出爆炸或引燃浓度的可燃气体或蒸气,因而也可能使电气设备同时毁坏的区域。

(2)I级2类区。

a.挥发性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在该区域进行输送、处
理或使用,而其爆炸性可燃液体和蒸气或气体一般被限制在密闭容器内或密闭系统内,只有在容器或系统发生破裂或发生事故时或在设备操作不正常时,这类液体或气体才能逸出的区域;
b.一般靠机械正压通风防止可燃气体或蒸气达到这类爆炸或引燃浓度,但由于通风设备失灵或运转不正常可能发生爆炸或起火的区域;
c.靠近I级1类区,具有爆炸性或引燃浓度的气体或蒸气偶尔可能流人的区域,而以清洁空气进行充分的正压通风或当通风失灵时具有有效的保护装置来防止上述气体流人的情况除外。

根据以上规定,井场地面分类区域如下:
(1)井口区。

a.当井架不是围壁的或者装有挡风屏(但顶部敞开并有v形门)、井架底座敞开通风时,这个区域的分类如图6—1
所示;
b.若钻台和井架底座是围壁的,这个区域
的分类如图6-2所示。

(2)钻井液罐。

a.在自然通风的室外钻井液罐周围的区域,其分类如图6—3所示;
b.封闭室内的钻井液罐周围,即整个封闭室均划为1类区,见图6-4所示。

(3)钻井液池。

当钻井液罐之间或振动筛和钻井液罐之间,采用敞开的钻井液或钻井液槽时,或者采用自然通风并敞开的通用室外钻井液槽时,其分类如图6—3所示。

(4)钻井液泵。

钻井液泵周围的区域属于非分类区,除非它所在的区域由于其它设备的的存在而被分类。

(5)钻井液振动筛。

a.自然通风的钻井液振动筛周围的区域按图6 —5所示分类;
b.当振动筛位于封闭室内时,整个封闭室划为1类区。

(6)除砂除泥器。

a.当除砂除泥器安装在露开或通风良好的封闭室内时,按图6—6所示分类;
b.如果除砂除泥器位于通风不良的封闭室内,则整个封闭室划为1类区。

(7)脱气器。

闭式脱气器周围的区域除排气口外是不分的,
脱气器的排气口分类按图6—7所示。

(8)敞开的油池。

装有挥发性易燃液体的敞开油池周围的区域与钻井液罐的分类相同,参见图6—3和图6—4。

(9)分流器管线泄流口。

分流器管线的泄流口周围的区域,其分类与图6—7所示的分类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