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

合集下载

量子计算机简介

量子计算机简介

•4次基本操作得到16项,n次基本操作 得到包含2n个数值的寄存器的态。 (在经典操作中,n次操作得到包含1个 数值的寄存器的态。) •若将寄存器制备为若干个数的相干叠 加态,接着进行线性、幺正运算,则 计算的每一步将同时对叠加态中的数 同时进行。这就是量子并行计算和它 的优越性。
量子逻辑门
0 1
量子两态系统
如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 光子的偏振态
1
0 1
,
0
1 0
,
1 0 1, 0 1 0
2023/11/5
激发态
|1>
基态
|0>
写入 0和1
量子系统必须能写入、运算和读 出。
对一个处于基态的原子,不采取 行动,就写入了一个0。
用适当频率的激光将基态原子激 发到激发态,就写入了一个1。
量子超密编码
第一个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实现 (Quantum Teleportation)
提供一种新的量子加密方法
D.Bouwmeester,Jian-Wei Pan(潘建伟), K.Mattle,E.H.Weinfurter,A.Zeilinger (Institut fur Experimentphysik, Universitat Innsbruck,Austia)
量子寄存器(以下简称寄存器)是量子 位的集合。例如,6在二进制中表示为 110,而在量子寄存器中用量子位的直积 表示为|1>|1>|0>。
重要的是不同的寄存器的值同时出现。 这在经典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测量结 果 或 是 两 个 |0> 态 相 继 出 现 , 或 是 两 个 |1>态相继出现。如果出现一个|0>态接 着一个|1>态,则表示实验或制备中出错。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处理器量子计算机(quantum computer)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

当某个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是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

研究可逆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计算机中的能耗问题。

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早先由理查德·费曼提出,一开始是从物理现象的模拟而来的。

可他发现当模拟量子现象时,因为庞大的希尔伯特空间使资料量也变得庞大,一个完好的模拟所需的运算时间变得相当可观,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天文数字。

理查德·费曼当时就想到,如果用量子系统构成的计算机来模拟量子现象,则运算时间可大幅度减少。

量子计算机的概念从此诞生。

2量子计算机,或推而广之——量子资讯科学,在1980年代多处于理论推导等纸上谈兵状态。

一直到1994年彼得·秀尔(Peter Shor)提出量子质因子分解算法后,因其对于现在通行于银行及网络等处的RSA加密算法可以破解而构成威胁之后,量子计算机变成了热门的话题。

除了理论之外,也有不少学者着力于利用各种量子系统来实现量子计算机。

半导体靠控制集成电路来记录和运算信息,量子电脑则希望控制原子或小分子的状态,记录和运算信息。

图2:布洛赫球面乃一种对于二阶量子系统之纯态空间的几何表示法,是建立量子计算机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人们发现能耗会导致计算机中的芯片发热,极大地影响了芯片的集成度,从而限制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研究发现,能耗来源于计算过程中的不可逆操作。

那么,是否计算过程必须要用不可逆操作才能完成呢?问题的答案是:所有经典计算机都可以找到一种对应的可逆计算机,而且不影响运算能力。

既然计算机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可以改造为可逆操作,那么在量子力学中,它就可以用一个幺正变换来表示。

早期量子计算机,实际上是用量子力学语言描述的经典计算机,并没有用到量子力学的本质特性,如量子态的叠加性和相干性。

量子计算机常见术语简介(1)

量子计算机常见术语简介(1)

量子计算机常见术语简介(1)胡经国量子计算机所涉及的科学技术知识极其广博而深奥。

而且,其中有关的科技术语众多而费解。

这给业外读者学习和了解量子计算机科技知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本文拟根据有关资料对量子计算机常见术语进行简要介绍,供读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量子计算机参考。

1、量子计算机⑴、定义量子计算机(Quantum Computer)是一种全新的基于量子理论的计算机,是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

当某种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这种装置就是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

研究可逆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计算机的能耗问题。

量子计算机是一个量子力学系统;量子计算过程就是这个系统量子态演化过程。

量子计算机是一种使用量子逻辑进行通用计算的装置。

1985年,多伊奇(D.Deutsch)提出了量子计算机的模型——通用量子计算机(或量子图灵机)。

任意一种量子算法均可以利用通用量子计算机实现。

量子计算机是由许多量子比特(Qubit ,二态量子系统)组成的物理系统。

目前,量子计算机使用的是如原子、离子、光子等粒子或物理系统。

不同类型的量子计算机使用的是不同的粒子。

例如,中国的“九章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使用的是光子。

⑵、基本储存单元量子计算机不同于经典计算机。

经典计算机计算和处理的是经典信息。

经典信息的基本储存单元是经典比特(Bit),用经典状态0和1(如电压的高、低)表示。

量子计算机计算和处理的是量子信息。

量子信息的基本储存单元是量子比特(Qubit)。

每个量子比特具有两个完全可以区分的极化状态(量子态)|0〉和|1〉。

它们分别对应于经典状态的0和1。

量子比特和经典比特的区别在于:量子比特既可以处于|0〉态,也可以处于|1〉态;可以处于既不是|0〉态又不是|1〉态,而是处于|0〉和|1〉的叠加态,即量子叠加态。

量子叠加态用a|0〉+b|1〉表示;其中的系数a和b刻画了量子比特的具体状态。

计算机未来发展与趋势

计算机未来发展与趋势

计算机未来发展与趋势摘要: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作为通信技术的重要载体,随着第五代通信技术的逐渐普及,计算机的发展将趋向超高速、超小型、智能化和人性化。

传统计算机的劣势被一再放大,针对基本原理寻求突破的新型计算机研究应运而生,量子计算机等基础研究将拥有广阔的前景。

需求带来发展,人工智能化的时代要求,将推动新一轮计算技术的革命,也必将成为人类计算机史上的一次伟大突破。

关键词:新型计算机,人工智能,人机物融合。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同时,对计算机的智能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具备感知、思考、判断和学习能力的新型计算机技术亟待突破。

在硅芯片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意味着硅技术的物理极限愈发逼近,为实现计算机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新型计算机不断涌现,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物理器件和操作系统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和质的飞跃。

曾经概念模糊的量子计算机、纳米计算机和光子计算机也在持续的基础研究下轮廓逐渐清晰,将在这场深远的计算革命中走进并改变我们的生活。

1.概念革新——新型计算机(1)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以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

通俗地讲,当这个物理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是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以量子比特(qubit)作为信息存储单元,也称之为量子位,可以用原子基态和激发态来表示,由于叠加效应,量子比特既可以是0又可以是1,因此一个量子位可以存储2个数据,一个量子比特就需要两个数据才能确定,而多个量子比特的存储的数据量将远远大于同样数目的比特。

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可逆计算机的研究,也同时基于通用图灵机的基础之上,而其“量子并行计算”的性质才是量子计算机巨大威力的奥秘所在。

一个直观的例子,传统存储器可同时存储2N个数字,对1000位的大数进行因数分解需1025年,而量子存储器可同时存储2^N个数字,对1000位大数进行因数分解只需要几分之一秒,是革命性的飞跃。

光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有什么区别

光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有什么区别

光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有什么区别大家比较熟悉的计算机应该是传统的电子计算机,它几乎是每个家庭的必备之物。

然而大多数人对光子、量子计算机这种专业名词都不太了解,可能只是模糊的知道它们是比传统计算机更为先进的一种高科技产品。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光子、量子计算机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起。

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东西,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店铺来告诉大家。

工作原理对比光子计算机是一种由光信号进行数字运算、逻辑操作、信息存贮和处理的新型计算机。

靠激光束进入反射镜和透镜组成的阵列进行信息处理,以光子代替电子,光运算代替电运算。

光子在光介质中传输所造成的信息畸变和失真极小,光传输、转换时能量消耗和散发热量极低,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电子计算机低得多。

量子计算机是一种全新的基于量子理论的计算机,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

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

量子计算机应用的是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处在多个状态,而不像传统计算机那样只能处于0或1的二进制状态。

发展现状光子计算机1990年初,美国贝尔实验室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光子计算机。

它采用砷化镓光学开关,运算速度达每秒10亿次。

然而科学家们虽然可以实现这样的装置,但是所需的条件如温度等仍较为苛刻,尚难以进入实用阶段。

1999年5月,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的新加坡科学家何盛中领导的一个有20多人的研究小组利用纳米级的半导体激光器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光子定向耦合器,可以在宽度仅0.2至0.4微米的半导体层中对光进行分解和控制。

量子计算机2007年,加拿大计算机公司D-Wave展示了全球首台量子计算机“Orion(猎户座)”,它利用了量子退火效应来实现量子计算。

2013年5月D-Wave System Inc宣称NASA和Google共同预定了一台采用512量子位的D-Wave Two量子计算机。

201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团队的陆朝阳、刘乃乐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用量子计算机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实验。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

薛定谔的猫
一只猫被关进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箱子内 事先放置好一个毒气罐,毒气罐的开关由一个放 射性原子核来控制。当原子核发生衰变时,它会 释放出一个粒子触发毒气罐的开关,这样毒气释 放,猫就会被毒死。
什么是量子计算机?
2.量子计算机的定义 量子计算机(quantum computer)是一类 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 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 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 究。研究可逆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计算机 中的能耗问题。
量子计算本质上是利用了量子叠加性和相干性
X
Z
Y
量子计算机应用
• Shor算法(大数因式分解) 一台传统计算机在分解1000位阿拉伯数字时需 要花费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年 , 而一台量子计算机只需大约20分钟。
• Grover算法(量子搜寻算法) 可以破解DES密码体系
现状及未来展望
1.技术障碍 量子计算机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量子迭加 态的关联效应。然而,环境对迭加态的影响以 及迭加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这种关联效应减 弱甚至丧失,即量子力学去相干效应。 纠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现状及未来展望
2.现状 第一种方案是核磁共振计算机。尽可能保 证了量子态和环境的较好隔离。 第二种方案是离子阱计算机。优点在于极 度减弱了去相干效应。 第三种方案是硅基半导体量子计算机.其 优点在于可以利用现代高效的半导体技术。
现状及未来展望
3.未来 量子计算机研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物理学 的原理和计算机科学的交融和相互促进。计算 机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模型,物理原理对计 算机计算能力和效率的限制愈来愈引起人们的 重视,现在量子纠错理论成为研究中最热门的 课题。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

然而,自然界是否确实按照量子理论的规律运行? 然而,自然界是否确实按照量子理论的规律运行? 量子力学的解释是否站得住脚, 世纪20 量子力学的解释是否站得住脚, 自20 世纪20 年代量 子力学建立以来一直是颇有争议的。 子力学建立以来一直是颇有争议的。以爱因斯坦为代 表的一批科学家始终认定量子力学不是完备的理论, 表的一批科学家始终认定量子力学不是完备的理论, 而以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则坚信量子理论的正 确性。 确性。 爱因斯坦等人构思了一个由两个粒子组成的一 维系统相互远离的思想实验, 维系统相互远离的思想实验, 用反证法对量子力学 的完备性提出质疑。 的完备性提出质疑。
量子力学是完备的!!!
NOW 量子计算机概念的来源
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 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而研究可逆计 算机是为了克服计算机中的能耗问题。早在六七十年代, 算机是为了克服计算机中的能耗问题。早在六七十年代,人们就 发现,能耗会导致计算机芯片的发热,影响芯片的集成度, 发现,能耗会导致计算机芯片的发热,影响芯片的集成度,从而 限制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Landauer[3]最早考虑了这个问题,他 限制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Landauer[3]最早考虑了这个问题, 最早考虑了这个问题 考察了能耗的来源,指出:能耗产生于计算过程中的不可逆操作。 考察了能耗的来源,指出:能耗产生于计算过程中的不可逆操作。 例如,对两比待的异或操作,因为只有一比特的输出, 例如,对两比待的异或操作,因为只有一比特的输出,这一过程 损失了一个自由度,因此是不可逆的,按照热力学, 损失了一个自由度,因此是不可逆的,按照热力学,必然会产生 一定的热量。但这种不可逆性是不是不可避免的呢?事实上, 一定的热量。但这种不可逆性是不是不可避免的呢?事实上,只 要对异或门的操作如图1所示的简单改进,即保留一个无用的比特, 要对异或门的操作如图1所示的简单改进,即保留一个无用的比特, 该操作就变为可逆的。因此物理原理并没有限制能耗的下限, 该操作就变为可逆的。因此物理原理并没有限制能耗的下限,消 除能耗的关键是将不可逆操作改造为可逆操作。 除能耗的关键是将不可逆操作改造为可逆操作。 Bennett后来更严格地考虑了此问题 并证明了, 后来更严格地考虑了此问题, Bennett后来更严格地考虑了此问题,并证明了,所有经典不 可逆的计算机都可以改造为可逆计算机,而不影响其计算能力。 可逆的计算机都可以改造为可逆计算机,而不影响其计算能力。

浙江省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导学案:第二专题信息及信息技术(无答案)

浙江省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导学案:第二专题信息及信息技术(无答案)
光电子技术:由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 而成的新技术 ,涉及光显示、光存储、激光等领域 ,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应用领域如VCD、DVD光盘存储,光纤上网等。
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当某个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是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研究可逆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计算机中的能耗问题。
1.某村大面积种植的水果滞销,村干部在网上发 布了水 果销售信息,引来各地订单,水果销售一空,从而避免了村民的经济损失。该事例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共享性B.载体依附 性C.真伪性D.普遍性
2. 小张的爸爸收到一条短信:“恭喜您!您的手机号码中大奖了,奖金为88万元!请您先交2 000元的奖金税款……”等他向指定的银行账号汇入钱后,再也联系不到原来发短信的人了。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④数码相机不光能拍照,有些还具备拍摄短片功能 ,它是一种常用的信息采集工具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5.这是一个无法脱离信息的社会,以至于很多人成为了“低头一族”,马路上、公交车上随处可见拿着手机低头的人。以下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信息都是好的,我们可以全 部吸收
B.人类不能脱离信息,更不能没有信息,只有“低头”才能跟得上时代
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等有总体的了解。对于信息编码,特别是计算机内部信息存储、传输、计算所使用的编码有初步了解。
1、信息:是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感知的。
2、信息的特征:
载体依附性:任何信息都必须依附于载体,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载体可以是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纸张、胶片、磁带、磁盘、电磁波、光盘、Ipod、手机、人脑、笔记本电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量子比特的系统三个量子比特的系统
相关的概念
量子平行 量子计算机的威力:只用300个光子(或者 300个离子等等)就能储存比这个宇宙中的原 子数还多的数字,而且对这些数字的计算机的特点为: [1]量子计算机的输入态和输出态为一 般的叠加态,其相互之间通常不正交; [2]量子计算机中的变换为所有可能的 么正变换。得出输出态之后,量子计 算机对输出态进行一定的测量,给出 计算结果。
其中n1,n2取值 0或 1, 表示模2加。已有的用来实现量子异 或门的方案包括:利用原子和光腔的相互作用;利用冷阱 束缚离子;或利用电子或核自旋共振。在已实现的方案中, 以冷阱束缚离子方案最为成功.
量子算法
Shor算法
是Peter Shor在1995年发明的算法,它能够快速地分解大数字。 如果它曾经被使用过,它将会对密码系统有着深刻的影响, 它会威胁到由公钥密码学所提供的安全性(例如RSA)。
相关的概念
量子信息的存储——量子 比特(q-bit) 量子计算机则操纵着量子 位或者说昆比特。一个昆 比特说明一个单粒子能存 在于0或1的状态,或者同 时存在于0和1的状态,这 说明昆比特比比特可以表 示的状态多。而且量子重 叠态允许同时进行许多运 算,这就是已知的量子平 行,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时 间。
量子计算机的威力和巨大潜力
尽管从理论上说传统计算机能模拟量子计 算机,但是,传统计算机的效率却低的令 人难以置信,所以传统计算机不可能有效 的履行量子计算机可以履行的任务。Shor的 运算法则利用了量子重叠在几秒钟内快速 分解非常大的数(~10200的数字和更大的 数字)。运用该运算法则的量子计算机的 首要应用在于加密领域。
图为不可逆异或门改进为可逆异或门
量子计算机的构造
实验上通常用一些具体的量子逻辑门来构造计算机。 Barenco等人证明,一个二比特的异或门和对一比特进行任 意操作的门可构成一个通用量子门集。相对来说,单比特 逻辑门在实验上比较容易实现,现在的不少实验方案都集 中干制造量子异或门。量子异或门和经典异或门非常类似, 它有2个输入比待:控制比特和受控比特。当控制比特处 于|1>态,即在上能级时,受控比特态发生反转。用记号 C12代表量子异或操作,其中1,2分别代表控制和受控比特, 则有
Thank you!
量子计算机
制作人:林锦海 0310332 刘肇楠 0310334 孟庆玮 0310335
研究中的量子计算机
什么是量子计算机?
在量子计算机中,基本信息单元(叫 做一个量子位或者qubit,也叫做昆比特) 不同于传统计算机,并不是二进制位而是 按照性质四个一组组成的单元。 qubit具有这种性质的直接原因是因为 它遵循了量子动力学的规律,而量子动力 学从本质上说完全不同于传统物理学。 qubit不仅能在相应于传统计算机位的逻辑 状态0和1稳定存在,而且也能在相应于这 些传统位的混合或重叠状态存在。换句话 说,qubit能作为单个的0或1存在,也可以同 时既作为0也作为1,而且用数字系数代表 了每种状态的可能性。
存在的问题
尽管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示范了一些小 规模的量子计算机,但是开发者们在建 造可行的商用量子计算机方面仍然不得 不面对几个尖锐的问题。最紧迫的一个 问题是当观察一个单离子的能级和自旋 方向时很难使其保持稳定。
研究成果
1994年两位物理学家尼尔和艾萨克已经研制出一台最为 基本的量子计算机,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使用丙胺酸, 它可以完成1+1的运算,使用液态氯仿,还能解决其 他问题。物理学家们现在正努力研究出一种比较复杂的 计算机,能够将15分解成3乘5。 2000年日本日立公司开发成功一种量子元件——“单个电 子晶体管”,可以控制单个电子的运动,具有体积小, 功耗低的特点,比目前功耗最小的晶体管低约1000倍。 日本富士通公司正在开发量子元件超高密度存储器,在 1平方厘米面积的芯片上,可存储10万亿比特的信息,相 当于可存储6000亿个汉字。美国物理学家的翰逊博士开 发成功的电子自旋晶体管,有可能将集成电路的线宽降 至0.01微米。在一个小小的芯片上可容纳数万亿个晶体 管,使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大大提高。
未来展望
最近,在“流体计算”技术方面由Dr.Gershenfield和 Dr.chuang(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新墨西哥州)领导的工作 给予量子计算一个有前景的未来。事实上,Dr.Gershenfield 相信,如果现在进步的速度持续下去的话,在不到10年 的时间内,量子联合处理器将会变成现实。其它技术, 例如量子点,当我们的技术进步后,可能会产生出类似 的结果。而乐观者指出,现在研究人员所试验的问题看 起来像是技术问题而不是根本性问题。尚未解决,并且 许多人,包括IBM公司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的Rolf Landauer,认为量子计算机不太可能发展超过10-量比系统 (如上所述),因为脱散性使它们过于脆弱以至于不实用。 量子通讯方面的研究人员已经享受了很大程度上的成功。 部分涉及到的计算机已经能够在大约10公路的距离上进 行安全的通讯。根据发展这些线路的花费以及现存的对 它们的需求,量子通讯将会有一个强大的未来。
突 破
量子计算机可将所有经典不可逆的计算机都可以 改造为可逆计算机,而不影响其计算能力。而研 究可逆计算机可以克服计算机中的能耗问题。事 实上,只要对异或门的操作如图1所示的简单改进, 即保留一个无用的比特,该操作就变为可逆的。 因此物理原理并没有限制能耗的下限,消除能耗 的关键是将不可逆操作改造为可逆操作(见图1)。
结 论
随着传统计算机渐渐接近它们的极限,量子计算机 保证了给予一种新的计算能力水平。随着量子计算 机的到来,一种结合了奇特的量子机械效应的,并 将每种自然物体看做某种量子计算机的,全新的计 算理论诞生了。因此,量子计算机具有模拟任何限 定的自然系统的理论能力,并且掌握着制造一台人 工智能计算机的关键。量子计算机通过大量的并行 领域计算的能力,使它具有了快速计算许多传统计 算机实际永远无法解决的任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仅 仅在使用正确的算法时才能显现出来,然而这种算 法是极其难以表达出来的。有些算法已经开发出来 了,它们在密码使用系统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
量子算法2
Grover算法
Lov Grover曾经写过一个算法,使用量子计算机用比传 统计算机快的速度检索一个未排序的数据库通常, 这需要花费N/2个数字的时间来在一个具有N个入口 的数据库中搜索发现一个特定的入口。Grover的算法 使在N叉检索中进行相同的搜索变得可能。这种算法 所带来的加速是量子并行结构的结果。
用 途
量子计算机可以进行 大数的因式分解,量 子系统的模拟,和 Grover搜索破译密码, 但是同时也提供了另 一种保密通讯的方式。
量子计算机的优点
量子计算机处理数据不象传统计算 机那样分步进行,而是同时完成, 这样就节省了不少时间,适于大规 模的数据计算。 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快,它的速度足 够让物理学家去模拟原子爆炸和其 他的物理过程。 量子计算机的问世还可解决一个 一直困扰传统计算机的难题,那就 是微型化、集成化。
研究现状
量子计算机并没有被经典物理世界所限制,量子计算机依 赖于对量子位或者说昆比特(qubit)的观察,量子位可能 代表了一个0或者一个1,也可能代表了二者的结合或者可 能代表了在0和1之间的一种状态。
IBM的研究者已经通过使用核磁共振(NMR)技术测量和 控制单原子自旋建立了量子计算机。通过改变原子能级使 该原子在可控制的方式下和其它原子互相影响,然后无线 电波的脉冲可以使计算机开始计算处理。
引 言
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其 目的是为了解决计算机中的能耗的不可逆操作。那么, 既然计算机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可以改造为问题。 研究发现,能耗来源于计算过程中 可逆操作,那么在量子力学中,它就 可以用一个幺正变换来表示。早期量 子计算机,实际上是用量子力学语言 描述的经典计算机,并没有用到量子 力学的本质特性,如量子态的叠加性 和相干性。在数学形式上,经典计算 可看作是一类特殊的量子计算。量子 计算机对每一个叠加分量进行变换,所有这些变换同 时完成,并按一定的概率幅叠加起来,给出结果,这 种计算称作量子并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