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ps)的共混改性

合集下载

ps共混改性

ps共混改性

PS的共混改性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国内外聚苯乙烯(PS)树脂的生产、应用及新品种的开发情况,采用接枝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以及反应性共混提高PS/PE相容性的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聚苯乙烯(PS)的改性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共混改性;接枝共聚物;嵌段共聚物;非反应性共混;反应性共混;增韧改性。

1.前言聚苯乙烯是由苯乙烯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的,英文名称为polystyrene,简称PS,是一种应用广泛性仅次于聚烯烃和PVC 的热塑性材料。

PS 较脆,耐环境应力开裂及耐溶剂性能较差,热变形温度相对较低(70~98℃),冲击强度也不高。

因而,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PS合金材料就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历年来,科学家们不断研究提高PS性能的方法。

接着诸如HIPS、ABS、AS 等改性聚苯乙烯系列纷纷涌现。

综观各种PS 改性方法,用共混改性PS 的方法投资小、见效快、生产周期短,因而成为改性聚苯乙烯的热点。

以下主要介绍几种共混改性方法。

聚苯乙烯(PS)与其它通用型塑料相比,有透明、成型性好刚性好、电绝缘性能好、易染色、低吸湿性和价格低廉等优点。

因而在包装、电子、建筑、汽车、家电、仪表、日用品和玩具等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

但PS的抗冲击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及耐溶剂性能较差,热变形温度相对较低(70~98℃),限制了它的应用。

2. 聚苯乙烯(PS)的共混改性所谓共混改性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材料、无机材料以及助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机械掺混,最终形成一种宏观上均匀,而且力学、热学、光学及其他性能得到改善的新材料的过程。

聚合物的共混不仅是聚合物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开发具有崭新性能新型材料的重要途径。

2.1 PE/PS 共混体系PE 具有优良的柔性和抗冲击性能,因而,有利于提高PS 的韧性。

(1)非反应性共混谢文炳就PE、PS 的分子量对PS/PE 共混体系的影响做了研究,并提出,PE 相对分子量增大不会影响共混物拉伸强度而能提高其抗冲击强度;而PS 相对分子量增大,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增加,但韧性下降。

铁基蒙脱土改性及其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铁基蒙脱土改性及其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铁基蒙脱土改性及其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或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对制备的铁基蒙脱土(FeMMT)进行有机改性,分别得到C-FeOMT和D-FeOMT。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FeMMT、PS/C-FeOMT、PS/D-FeOMT 纳米复合材料。

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失重、锥形量热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FeMMT有机插层效果及其PS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热释放速率、生烟率、燃烧残炭形貌等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FeMMT层间可插层性较好;有机改性FeMMT可提高PS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其中D-FeOMT对Ps的阻燃性能提升相对最好,具有膨胀阻燃效果。

标签:铁基蒙脱土;有机改性;聚苯乙烯;阻燃性能;锥形量热
中图分类号:TQ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16)05-0031-05。

聚苯乙烯常见的改性方法

聚苯乙烯常见的改性方法

聚苯乙烯的改性聚苯乙烯(PS)由苯乙烯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因其具有的透明、成型性好、电绝缘性能好、易染色、低吸湿性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包装、建筑、仪表、家电、玩具和日用品等行业中。

但PS也具有脆性较大、耐环境应力及耐溶剂性能较差、热变形温度较低、冲击强度低等缺点,因此,通过适当方法,在较少损失模量的前提下制备改性PS成为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PS的常用改性方法有共混改性、共聚改性以及无机纳米粒子改性。

一、共混改性共混改性是指将两种或两中以上聚合物材料、无机材料及助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机械掺混,最终形成宏观上均匀,且在力学、热学和光学等性能上得到改善的新材料的过程。

共混改性方法投资小、生产周期短,因而成为PS改性的热点,不仅是聚合物改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发新材料的重要途径。

1、用聚烯烃改性PSPS/PE聚乙烯(PE)具有优良的柔性和抗冲击性能,因而有利于提高PS的韧性。

但PS和PE是两种不相容的高聚物,若要通过共混改性,需加入适当的相容剂。

PS与PE共混有两种手段可以实现,即反应性共混和非反应性共混。

在反应性共混的研究中,Baker等[2]将增强PS(RPS)、羟基化PE(CPE)、PE 和PS同时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得到共混改性PS,所得共混物性能比用(PS-g-PE)增容的PS/PE的性能更佳。

而谢文炳等[3]研究了PS/PE非反应性共混体系的抗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与增容剂SEBS(氢化乙苯胶)含量的关系,还就PE、PS的分子量对PS/PE非反应性共混体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PE相对分子量增大不影响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同时还可提高共混物的抗冲击强度。

2、PS/PP聚丙烯(PP)拉伸强度和表面硬度均高于PS,耐热性能也较好,因而将其与PS共混可提高PS的热性能。

PP与PS同样不相容,故仍需加入增容剂。

用表面处理后的硅填充PS/PP体系能增加聚合物界面间的粘合力,提高PS/PP体系的拉伸强度。

05-1第五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

05-1第五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

若Δ δ 很大,即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δ 2相差较大,则在共混时,内聚 能密度高较大的分子链必然紧缩成团,致使内聚能密度 较小的分子链难以与它共混。
通常,对于非晶态聚合物,
<1
聚合物之间有一定的相容性。
对于结晶聚合物(其中有一个或多个为结晶)时, Δ δ 的估算就不太准确了。
如PE δ =8.0- 8.2;丁基橡胶 δ =7.9 ,相近,但相容性 不好。 ** *Δ δ 可估算非晶态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对于组分 中含有结晶聚合物时就不太准确。 通常,共混体系中,δ 值较高的组分倾向于成为分散相; δ 值较低的组分倾向于成为连续相。
2 三维溶度积参数
上述的δ 理论中仅考虑到分子间的色散力,因此只适 用于非极性聚合物共混体系。当分子间有极性作用或 能形成氢键时,则需要三维溶度积参数。

2 d 2 p
2 H
δ d 、δ p 、δ H 分别为色散力、偶极力、氢键对溶读积 参数的贡献。 (假定液体的蒸发能力为色散力、偶极力和氢键这三种 力贡献的总和。) 小结:三维溶度积参数的数据很少,其测定也很复杂。因 此,此公式实用性不强。
此外,PVC/CPE、PVC/NBR共混体系,当橡胶组分在10% 左右也会形成“海-海结构”。
形态小结
在相结构中有一个过渡过程: 随着橡胶组分的增加,橡胶相由分散相向连续相 转变。 一般情况下: R< 20%时,P为连续相,R为分散相。 “海—岛” 结构; R为30~40%时, P、 R为连续相。 “海—海” 结构; R > 60%时, R为连续相,P为分散相。“倒 海—岛”结构。 通常含量较多的组分为连续相; 含量较少的组分为分散相。
Small据分子的内聚能具有加和性提出用聚合物的结 构单元来估算δ 。 δ 与分子吸引常数的关系为: ρ :聚合物的密度,g/cm3 ; M:聚合物链节的分子量, g; Gi :聚合物链节的摩尔吸引常数 [cal0.5/cm3· ],可 mol 以查表得到。 δ : cal0.5/cm3.5•mol

高分子材料的抗紫外线性能提升

高分子材料的抗紫外线性能提升

高分子材料的抗紫外线性能提升在当今的材料科学领域,高分子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紫外线的存在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高分子材料在紫外线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研究其抗紫外线性能的提升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分子材料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导致其性能下降。

例如,紫外线能够引发高分子材料的化学键断裂,使其分子量降低,力学性能变差;同时,紫外线还会导致材料的颜色变化、表面老化、脆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外观和使用寿命。

为了提升高分子材料的抗紫外线性能,目前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一、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无害低能辐射的物质。

常见的紫外线吸收剂包括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等。

这些吸收剂能够在高分子材料中均匀分散,当紫外线照射到材料表面时,吸收剂分子能够迅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通过分子内的能量转换将其消耗掉,从而减少紫外线对高分子材料的损害。

在选择紫外线吸收剂时,需要考虑其吸收波长范围、稳定性、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等因素。

不同类型的高分子材料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紫外线吸收剂,以达到最佳的抗紫外线效果。

二、添加光稳定剂光稳定剂是一类能够抑制或减缓高分子材料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氧化反应的物质。

常见的光稳定剂包括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ALS)等。

HALS 能够捕获自由基,终止光氧化反应的链式进程,从而保护高分子材料不受紫外线的破坏。

光稳定剂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除了捕获自由基外,还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发挥作用,如分解过氧化物、猝灭单线态氧等。

与紫外线吸收剂相比,光稳定剂的作用往往更加持久和稳定。

三、采用高分子材料的共混改性通过将具有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高分子材料与需要改性的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可以显著提高共混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例如,将聚碳酸酯(PC)与具有良好紫外线稳定性的聚苯乙烯(PS)共混,可以有效提高 PC 的抗紫外线能力。

高抗冲聚苯乙烯合成

高抗冲聚苯乙烯合成

高抗冲聚苯乙烯合成高抗冲聚苯乙烯(High Impact Polystyrene,简称HIPS)是一种具有优异冲击性能和刚韧性的聚合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

它是通过将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PS)和橡胶相容剂进行共混改性得到的。

HIPS的合成过程中,首先需要选用优质的聚苯乙烯原料。

聚苯乙烯是一种无色透明、结晶性较强的塑料,具有良好的耐化学品和电绝缘性能。

在合成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的聚苯乙烯原料,以调控最终HIPS的性能。

为了提高HIPS的耐冲击性能,需要添加橡胶相容剂。

橡胶相容剂是一种能够增加聚苯乙烯与橡胶相容性的添加剂,使其在共混过程中更加均匀分散。

常用的橡胶相容剂有顺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IS)等。

这些橡胶相容剂具有良好的拉伸性和韧性,能够有效提升HIPS的冲击性能。

在HIPS的合成过程中,还可添加一些辅助添加剂来改善其性能。

例如,抗氧剂可有效延缓HIPS的老化速度,提高其使用寿命;阻燃剂可提升HIPS的防火性能,减少火灾风险;稳定剂可增加HIPS的稳定性,使其在高温或长期使用情况下不易发生变化。

HIPS合成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溶液共聚法和乳液共聚法。

溶液共聚法是将聚苯乙烯和橡胶相容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通过加热、搅拌等方式使两者充分混合,然后将溶液得到的共聚物进行干燥、粉碎等工艺,最终得到HIPS。

乳液共聚法是将聚苯乙烯和橡胶相容剂分散到水相中,然后通过搅拌、乳化剂等方式使其形成乳液状,经过聚合反应得到固体HIPS。

无论是溶液共聚法还是乳液共聚法,合成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设备选择都对HIPS的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控制反应温度、溶液浓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可以调控HIPS的分子量、分子结构和相容性,从而影响其最终性能。

此外,合成过程中的设备选择也需要考虑反应器的材质、搅拌方式、温控方式等因素,以确保合成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ABS/PS共混改性研究

ABS/PS共混改性研究
苯 乙烯 一丁 二 烯 一苯 乙烯 线 性 三 嵌 共 聚 物 ( E S SB )
中石 化 巴 陵石 油 化 工 有 限 公 司 ;N R 粉 末 :P6 , B 8 F
法 国伊立 欧公 司 。
1 2 主 要设 备及仪 器 .
双螺杆挤 出机 :T - ( E2 长径 比为 3 ) 0 2 ,科倍 隆 科 亚 ( 京 ) 机 械 有 限 公 司 ;塑 料 注 射 成 型 机 : 南
摘要 :采用在材料熔融挤出共混过程中提高双螺杆挤 出机螺杆转速 的方法 ,研究了较高螺杆转速条件下双螺杆 挤 出机 的机械剪切应力和弹性体 的种类 、用量等因素对丙 烯腈 一丁二烯 一苯 乙烯 共聚物 ( B )/ 苯乙烯 ( S AS 聚 P )共 混
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能 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双螺杆挤 出机 的高剪切应力可促进分散相颗粒的分散和界 面结 合力
材 料缺 口冲击 强 度 值 的 1 6倍 ,达 到 纯 A S树 脂 冲 . B
采用 双 螺杆挤 出机挤 出造 粒 ,挤 出温度 设定 范 围 为 1 0—3 0℃ 内可 调 ,试 验 中所 用 挤 出温 度设 定从 6 0 加 料 口到机 头 依 次 为 2 0 1 0 、2 0、2 0 1 2 、2 5℃ ;双 螺 杆 挤 出机螺 杆转 速 0~12 0rmi 0 n内可 调 ,螺 杆 转 速 /
C8M3 J0 V,震德 塑料机 械厂 有 限公 司 ;悬臂 梁 冲击 试
验机 :U -,中国承德试验机厂 ;熔体流动速率仪 : J 4
X R40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长春市 第 二试 验 机 厂 ;微 机 控 制 电子 万 能试验 机 :C 55 MT24,深 圳 市新 三思计 量技 术 有 限公

MBS增韧PC ABS合金的研究

MBS增韧PC ABS合金的研究

MBS改性PC/ABS合金的研究聚碳酸酯(PC)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共混得到PC/ABS合金,其在性能上可形成互补。

一方面共混合金的耐热性、冲击强度以及拉伸强度优于ABS;另一方面其熔体黏度比PC低,加工性能比PC好,制品内应力和冲击强度对制品厚度的敏感性都相对减小。

近年来,PC/ABS合金在汽车、机械、家电、计算机、通讯器材、办公设备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

不同种类的聚合物相互共混,可以得到介于原料聚合物中间性能的产物,得到取长补短的功效,制得新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共混大大提高了高分子材料的使用范围,满足了不同使用工况对高分子材料的个性化需求,是目前高分子复合改性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

本文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与PC/ABS进行共混改性,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1实验部分1.1主要原料PC,201,美国杜邦公司;ABS,747,台湾奇美集团;MBS,美国罗蒙哈斯公司。

1.2主要设备仪器双螺杆挤出机,KS-36,江苏昆山科信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塑料注射机,T80,无锡格兰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万能材料试验机,QT/10,美国ASTM公司;简支梁冲击试验机,XJJ-50,河北承德试验机有限责任公司;扫描电镜,KYKY-2800,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差示扫描量热仪(DSC),821E,瑞土梅特勒公司。

1.3试样制备及处理将PC在100℃下烘干处理6h,ABS在80℃下烘干处理6h,然后将该PC、ABS及其他助剂于215-230℃经双螺杆挤出机混合造粒,粒料在100℃下烘干处理6h后,用注射机制样,注射温度215-230℃,注射压力85MPa左右。

试样成型后在(23±2)℃、(50±5)%湿度环境中放置(24±1)h,测试其性能。

1.4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前按GB/T 2918—1998进行试样状态调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按GB/T1040—1992测试,拉伸速度5mm/min;弯曲强度按GB/T 9341—2000测试,压头速度.2mm/min;简支梁冲击强度按GB/T1043—1993测试;形态结构分析:将试样用液氮冷却后脆断,断面喷金,用扫描电镜观察断面形态结构并拍摄照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氮气氛围,升温速度10℃/min,恒温,消除样品热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聚苯乙烯的介绍
• 聚苯乙烯是由苯是一种应用广泛性仅次于聚烯烃和PVC 的 热塑性材料 。
• 二、聚苯乙烯的性能
PS原料为无毒、无色透明粒状物,易燃,燃烧时软化、 起泡,有黑烟,并伴有苯乙烯单体的甜香味。 PS 较脆,耐环境应力开裂及耐溶剂性能较差,热变形温 度相对较低(70~98℃),冲击强度也不高。因而,获得 综合性能优良的PS 合金材料就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个 重要课题
4.5 PS/PMMA 共混体系
• PMMA 是透明性和耐候性均较好的塑料。 PS 与之共混可望提高其耐热性而不影响体 系的透明性。据文献报道,将St/MMA(苯 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无规共聚物)、PSg-MMA和P(St-b-MMA)(苯乙烯和甲基 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相比,P(St-bMMA)对PS/PMMA体系有最好的增容效 果。。
5.4 医药
•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肝素同系物等具 有协同抗肿瘤活性,与常规的小分子抗肿 瘤药物配伍使用能够使复合药物的抗肿瘤 活性增强 。
• 综述:
• 改性后的PS 性能优异,用途广泛,尤其是淀粉与 PS 接枝物可生物降解,利于环境保护,开发应用 前景广阔。近几年来,新的缓释剂品种不断问世, 用于控制释放技术的高分子化合物也日益广泛, 特别是天然高分子材料以其价廉易得更加受到青 睐。但是对于以PS/淀粉为载体的缓释剂的研究还 处于不完善阶段,日后这种以改性聚合物为载体 的可降解性农药的研究必将成为热点问题
• (1)非反应性共混 • PE 相对分子量增大不会影响共混物拉伸强 度而能提高其抗冲击强度;而PS 相对分子 量增大,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增加,但韧 性下降。Tjong 研究了PS/PE/SEBS (SEBS 是增容剂)体系,发现PE 相 HDPE/PS/SEBS 体系抗冲击强度超过纯 HDPE,说明HDPE 可与PS、SEBS 共混 而增加其抗冲强度。
4.4 PS/PC 共混体系
• PC 和PS 结构中都有苯环,用DSC 分析PC/PS 共混物表明,PC 的玻璃化温度降低,而PS 的玻 璃化温度升高,即两组分的Tg 互相靠拢,说明 PC 与PS 可部分相容。将RPS 与PC 进行反应挤 出共混,应力-应变试验及动态力学分析(DMA) 表明,RPS和PC 发生了接枝反应。另外,RPS 对PS/PC 共混体系有较好的增容效果。PS-gMAH(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BS-gMAH 等增容剂也可用来增容PC/PS 共混体系。 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锌(PE-g-MAZn)离聚体对 PC/PS 体系增容作用也较显著
5.2 防水涂料
• 用丙烯酸接枝改性废聚苯乙烯(PS)泡沫 塑料,与石油沥青共混,制得水乳型防水 涂料,用作建筑物屋顶防水材料。实验结 果表明,丙烯酸可增大乳化效果,比单纯 PS 改性材料柔韧性要好,也可改善涂料的 附着性能与成膜性能,涂料的性能指标达 到防水涂料的要求
5.3 胶粘剂
• 聚苯乙烯(PS)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 刚性大而柔性小,在极性物质表面粘接力 很弱。用聚苯乙烯直接制得的胶粘剂强度 不够且胶层又脆又硬,需加入改性剂进行 改性处理,在聚苯乙烯大分子链上引入极 性基团(如异氰酸酯中的-NCO 基),从而 相互交联形成酯类聚合物,使其对极性表 面有良好的粘接力。结果证明,用异氰酸 酯对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进行化学改性制备 的胶粘剂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能
五、应用现状
• PS 是一种不可降解塑料,使用后在环境中 长期积累,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这点也限 制了PS 的应用范围。但对PS 进行改性后, 不仅改善了PS 的性能,而且扩大了PS 的 应用领域,例如,农用薄膜、包装材料、 涂料、农药缓释剂和药物缓释材料等方面
5.1 包装材料
• 淀粉接枝PS 加工成膜材料、包装材料等, 外观、降解和实用性理想;含淀粉20%~ 30%(质量分数)的St-g-PS 制成瓶强度与 通用PS 塑料类似。St-g-PS 与PS 共混型 一次性快餐用具、包装盒及防震填料等, 气密性和机械强度高,成本低,户外直晒 降解快,土埋降解亦佳 。
4.2 PS/PE共混体系的反应增容
• 对于聚乙烯(PE)与聚苯乙烯(PS)体系,早期大多采 用添加接枝物或嵌段共聚物作为相容剂[12],但这 种增容方法的一个明显的缺点在于增容剂需要首先 合成,而且造价昂贵,因此,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反应增容则是对PS/PE体系的又一种增容方法,被 认为具有价廉、应用方便等优点,但也存在PE, PS需官能化及相内自交联等缺陷。Baker将RPS(侧 基有过氧化键的PS)、CPE(羧基化PE)、PE、 PS同时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所制得的共混物性能 比用PS-g-PE增容的PS/PE性能优异。徐伟强等将 RPS和MPE(马来酸酐接枝PE)加入反应式挤出机进 行熔融共混挤出,研究表明MPE/RPS反应共混体 系的断裂伸长率及拉伸强度比RPS/PE的大。
• 嵌段共聚物增容PS/PE系统的研究了嵌段共 聚物诸因素对增容效果的影响。得出简单 构造的共聚物比复杂构造的具有更好的增 容效果,即嵌段共聚物的增容效果按下列 顺序递减:二嵌段>三嵌段>星型四臂嵌段。 使用分子量高的相容剂在增加共混物韧性 方面,包括断裂伸长和抗冲强度方面,比 分子量低的有利。
• 三、什么叫共混改性
• 所谓共混改性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 物材料、无机材料以及助剂在一定温度下 进行机械掺混,最终形成一种宏观上均匀, 而且力学、热学、光学及其他性能得到改 善的新材料的过程。聚合物的共混不仅是 聚合物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开发具 有崭新性能新型材料的重要途径 。
四、PE/PS 共混体系
4.3 PS/PP 共混体系
• 由于PS 与PP 不相容,表面张力大。 PP/PS 共混物通常是具有不同形态的多相 体系,呈现粗糙的相形态,界面黏结差, 导致力学性能差。通过加入合适的增容剂 如嵌段或接枝共聚物可以改善共混物中组 分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共混物的相形态
• 有效的增容剂分布在组分的界面,通过降 低界面张力来改善界面黏合力和提高分散 相的分散性与抗团聚的能力,促进应力在 两相界面的有效传递,防止在相间缺陷部 位的断裂,并改善共混物的物理与力学性 能。
(2)反应性共混
• Teh 和Rudin 将引发剂、偶联剂溶于苯乙烯 单体中,在PE、PS 双螺杆共混挤出时加入 该苯乙烯单体,从而减小了PE 的自身偶联, 增加了PS 和PE 间的接枝反应。Baker 将 RPS、CPE(羟基化PE)、PE、PS 同时 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结果表明该法所得 共混物性能比用PS-g-PE 增容的PS/PE 性 能更好 。
4.1 接枝共聚物增容作用PS/PE
• 由如图1知随着共混物中HDPE含量的增加其拉伸 强度Ts下降;图2表明随着共混物中PS含量的增 加其冲击强度Is下降;在HDPE/PS共混物中加入 10%GR-Ⅰ相容剂其力学性能均有一定的提高。 由图3可知,在HDPE/PS共混物不加相容剂GRⅡ时PS组分的Tg峰在105℃左右,加入相容剂后, 此峰变得非常平坦几乎消失。另外,加入相容剂 后,共混物HDPE组分的结晶熔融温度Tm向高温 方向移动。这些说明了加入此相容剂后共混物的 相容性有一定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