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及展望
中药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现状及展望

于 中医理论 体系 , 加工 制 作 方 法 源 于 烹 饪技 艺 , 者 其 两 缺 一不 可 。而制 作药 膳人 员 绝 大多 数 是 不 具 备 中药 理
论 知 识 的 , 中 医 理 论 或 临 床 学 者 一 般 只 是 在 相 关 研 究 而
者之 问 的信息 不对称 , 过简单 的广告文 化在 短期 内从 通 市场 套现 获取 巨大 的商业 利润 , 不注重 产 品的科 技研 而
健功 能 。 中国保 健 品行 业兴起 于 2 O世纪 8 O年代 , 随着 我 国经济 的发 展和人 们 生活水 平 的提高 , 保健 品正 以异
乎寻 常 的速度 飞入 寻常 百姓家 , 成 当前 中国消费 的一 形
大景 观 。
保健 品企业 存 在远 景失 明 、 用缺失 、 信 营销短视 、 人 才 匮乏 、 业制 度混 乱等 状况 。如 一些企 业 由于粗 制滥 行 造 、 大宣 传 和违规 营销 , 夸 利用 市场 不规 范 , 业与 消费 企
还造 成 中药 的大量 浪费 。 药膳 具有 药物 的性 能与 功 效 , 一 般 的膳 食 不 同 , 与 施用 必须 遵循 一定 的原 则 , 证施 膳是关 键 。以痢 疾病 辨 为例 , 由于发 病 的时间 、 区及 患 者 的体 质不 同, 疾病 地 或 所处 的发 展 阶段不 同 , 所表 现 的证不 同 。属脾 胃湿热 故 者, 应食 马齿 饮 、 仁粥 清热 利 湿 ; 寒 湿 困脾 者 , 食 薏 属 应 姜蒜 红糖 汤 、 藿香菖 蒲 粥温化 寒湿 ; 属脾 胃虚 弱者 , 应食 白术 猪肚 粥 、 益脾饼 益气 健脾 。同样 的病 症 , 证型 不 同 , 所用 药膳 也是 不 同的 。 现在 大量 的药膳 学 书籍 主要是 整理 、 载和 引用历 转 代 医家 的药膳 方剂 , 中 不 乏盲 目传 抄 者 , 乏科 学 的 其 缺
“药食同源”类食品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药食同源”类食品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高,现代社会医疗模式由传统治疗型向预防保健型转变,人们对'药食同源'类食品的需求不断升高。
本文从我国'药食同源'的历史沿革,国内外药食同源类保健(功能)食品的法规、功能因子等研究现状,含中药的保健(功能)食品工业化产品标准及生产、质量控制体系现况进行了系统总结及分析,并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后的含'药食同源'中药的保健(功能)食品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一、我国“药食同源”的历史沿革我国“药食同源”理论可追溯至上古时期;从字面理解,“药食同源”是指药物和食物具有相同起源。
远古时代人们通常认为可以饱腹和有一定治疗作用的原料(包括植物与动物)都属于大自然的赐予;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有些具有缓解、治疗疾病的天然动植物也可当作食物。
“药食同源”思想理论的原始渊源由此而来。
在《神农本草经》中,药物功效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中的不少药物现在也在使用、且在我国卫生部相应规定中属于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原料,如菌桂(肉桂)、茯苓、大枣、藕实茎(莲子)等。
随着人口增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食品、营养、医药等相关领域的发展,药食同源的理论、应用也在不断形成、累积及充实,其中包括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孟诜《食疗本草》、蒲虔贯《保生要录》、忽思慧《饮膳正要》等经典著作的问世。
我国“药食同源”的理论及实践在维持人群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理论”遵循以下特点:(1)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支撑;(2)长期实践应用,并有相应的采收、食用部位、加工方法、主要食疗作用等资料积累;(3)有食材入选标准,并有完整的食疗效果(或毒性)描述。
二、“药食同源”的现状食品的首要作用是提供足够的营养来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营养模式的认识已经发生改变;食品不仅提供必需营养,还要有相应的功能因子可以预防(辅助治疗)与营养失衡、慢性疾病控制等相关功能。
中药保健食品的优势及发展方向

中药保健食品的优势及发展方向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在日常生活当中都能够随处看到保健食品的身影,这同样也是当前人们重要的消费品之一。
中医药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文化和医药卫生,同时也是保健食品在研制过程当中最为有效的物质来源和理论基础,因此,在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开发保健食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民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保健食品;中药;发展方向;优势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变化,人们对于食物的消费逐渐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这对于食品的质量、功效以及数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保健食品也随着出现。
我国具有历史悠久的特点,在食养和食疗方面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和传统,通过人们几千年来的时间以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养生保健经验,最终也为后人留下了较为珍贵的养生保健药方,形成了独有的保健食品类的科学[1]。
一、中药保健食品的优势(一)预防疾病在我国的中医养生理论当中,在保健预防措施当中饮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能够对人体起到滋养的作用,就如同我国《内经》当中说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
在我国一千多年以前,就曾记载利用动物的肝脏治疗以及预防夜盲症、预防感冒时使用生姜以及葱白、脚气使用麦麸、谷皮、预防甲状腺肿大使用海带等。
在现代的各项研究当中,也逐渐证实了通过食物起到保健作用是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这也是重要保健品功效当中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
(二)滋补保健在中医药滋补理论当中,主要包括:温补、平补、清补、峻补等,通过补气、益精、调补肝脏虚损以及养血的方式从而达到补充正气的目的,对于增强体质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三)延缓衰老中医在通过饮食调理的过程当中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中,除了时间、体质、地点、疾病的不同外,还要将辩证用膳添加到其中,如果身体出现虚弱时可以通过滋补的方式缓解,同时也要注重对于脾、肺、肾三种肝脏的调理,通过饮食调理将身体的新陈代谢处于平衡的状态,这样也能够起到延缓衰老的目的[3]。
保健食品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保健食品行业的现状和前景保健食品行业的现状和前景中国保健食品协会日前发布信息,去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总产值达217.63亿元,总销售收入达181.51亿元,比2000年的175.9亿元增长3.1%。
据全国性的调查统计,2001年,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有1027家,比上年的1013家增长1.3%;生产保健食品1509种,比上年的1318种增长12.7%,统计数据同时显示,该行业的一些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企业规模有所扩大虽然总体来说我国保健食品企业的规模偏小,但这一问题正在逐步改善。
2001年,全国1027家保健食品企业中投资规模过亿元的企业由上年的38家增长到50家,增长31.6%;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到1亿元的企业由239家增长到258家,增长了7.9%;500万元以上注册资金的企业由416家上升到440家,增长5.8%;而500万以下注册资金的企业则有所减少,由上年的597家下降到587家,减少17%;上市企业也由原来的41家增加到46家,说明我国保健食品企业规模小的现象正在改变。
二、新产品开发有成效据统计,2001年全国保健食品新开发产品的产值共82.92亿元,比上年增加15.13亿元,增长20.2%;新产品销售收入82.64亿元,比上年增加17.77亿元,增长27.4%;实现利税16.52亿元,比上年增加4.32亿元,增长35.4%。
说明我国保健食品行业新产品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质量管理及品牌意识有所提高2001年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内设的专门质量监管机构由上年的743个增加到762个,专职监管人员由5665人增加到6041人;取得国家驰名商标的品种数量由上年的86个增加到88个。
说明我国保健食品企业正在加强产品的质量管理意识和注意提高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四、民营企业有所发展在1027家保健食品企业中,国有企业92家,约占全部企业的9.2%,比上年减少28家,下降23.3%;民营企业由上年的170家增加到184家,增长8.2%,占全部保健食品企业的17.9%。
中药在养生保健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药在养生保健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中药在我国是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式,对于已经出现的疾病能够有效治疗,同时对于即将出现的疾病也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会使用中药,从而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中药在养生保健方面主要体现在中药保健品以及药膳,但是在这两方面的应用过程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那么对于中药的未来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养生保健;中药;现状;发展趋势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当前人们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在吃饱穿暖方面,同时也更加注重养生保健。
中药养生保健在我国的发展较为完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医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在对抗以及预防疾病的过程当中,逐渐采取中药养生的方式,其中的优势也日益明显,人们对其的依赖以及信任度也逐渐提高。
本文主要针对于中药在养生保健中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而推动中药养生保健工作更好发展。
一、中药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现状对于不同的中药来说,在药效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一些中药来说,可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1]。
原卫生部在中药使用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可作为保健食品原料以及禁止作为保健食品原料等进行了明确的分类以及规定,因此,在使用中药进行养生保健的过程当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食用不当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人们在养生保健的过程当中主要以下两种形式:中药药膳以及中药保健品,下面就两种方式进行介绍(一)中药药膳药膳与普通的膳食相比,在药膳中不仅有人们日常所需的营养以及五谷杂粮,同时也添加了一些可以起到养生保健作用的中药材,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使用药膳,可以起到预防疾病以及养生的作用。
但是在药膳制作的过程当中,要严格遵循中医药理论的指导,要仔细挑选中药材,不能够随意将药材添加到其中,避免药材与药材之间产生药物反应,合理的处理以及搭配中药材,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证药膳既能够起到预防疾病和养生的同时,也能维持食物自身的营养,将中药理论与烹饪原理相结合后,才能够做出合格的药膳。
中药休闲食品的现状及前景

中药休闲食品的现状及前景摘要: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积累,我国孕育出悠久的保健养生传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健中药休闲食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重视。
中药所含有的药物成分上以及药物机制复杂不同,对于人体而言,不恰当的食用造成用药安全隐患,如何吃?怎么吃才能吃出健康,是现下养生保健人群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养生保健现状前景重要休闲食物中药市场前言我国目前的中药种类已经达到12808种,是世界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研制开发以及重要应用方面均大有作为[1]。
随着人们越健康保健的需求越发迫切,中药零食亦成为逢年过节的热门礼品,中药在我国养生理论上和经验只带下具有改善容颜智力,延年益寿以及强身健体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中药可通过补益作用调整机体发挥保健作用,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在食物中添加中药,具有养血补气、平津等增强体质的效果,但由于消费者对中药类食品的认知度不足和制作厂家监管力度缺乏,导致中药食品存在乱食乱用现象,在食用中若不结合药理特性以及自身体质特殊性,便会适得其反引发相关副作用,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
一、中药休闲食品的现状1监管力度不足,行业壁垒低和其他的食品行业相比,中药保健类的利润率较高,保健品企业生产技术不过硬,门栏较低,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比较大,对于保健养生的需求增大,但对于药理的知识层面不足,存在乱用乱食等现象,不能结合身体特殊性,导致出现一系类过敏性副作用,虽中药类休闲食品与改善饮食增强体质的作用,但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许多商家错误的宣传广告将消费人员误导,将中药休闲食品当做治疗疾病的药品,错误的理解了根本观念。
2宣传扩大其词,诚信缺乏随着中药休闲食品类的行业逐渐增多,宣传广告多种多样,为了提高行业之间的竞争,许多广告存在扩大中药食品的功能以及疗效作用,如食品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并病症上夸大宣传,说明书的介绍上缺乏相关讲解资料[2]。
甚至在说明书上宣传疾病治疗功效,超过了中药休闲食品的范围,广告宣传存在虚假不适,导致恶性竞争力,降低消费者的信任。
保健食品的现状及其开发前景

保健食 品具有一般食 品的性状 ,又 有特定的保健 功能 , 于一般食 品与药 品之 间 。保健 食 品是不 以治 介 疗为 目的 , 在提供 营养 、 足人们 的感官 需要 的 同时 , 满
医疗 费用不 断上涨 的危机 , 据统计 , 现在 已有 5 个 国 5
家 和地 区相 继进入了老年型社会 。随着老 年人 口的增
鼓励研制 、 开发保健食 品。 调节膳食 和改变 不 良生活方 式 已成 为增 进健康 、 节约卫 生资源 的重要卫生政策 。 我
国人 口多 , 年化进 程加 速 , 老 老年人 口的增长将推 动保
健 品的消费增 长。
件 : 心 须是无 毒无 害 的食 品 , 合 应有 的营养卫 生 ① 符 要求 。 具特定保健 功能且 明确具体经 科学验证 的特 ②
定功能 , 不能 取代人体 正常膳 食摄入 和对各 种必 须营
有关专 家认为 ,保健食 品行业 当务之急是必须扭 转产 品功能 过于雷 同 、 产地 过于集 中的局面 。 保健食 品 品种 主要集 中在免 疫调节 、 抗疲 劳 、 调节血脂这 3 功 个 能上 , 高达 6 以上 。功能如此集 中 , 成 表明保健食 品结 构不合理 , 也就很难取得 良好 的经 济效益 。因此 , 有必 要在保健食 品功能 方而加 以拓展。保健食 品前景看好 的有 8大类 : 即中国传统食疗与新技术 结合 的产 品、 功 能 因子 明确 的第 三代产 品 、 名牌产 品 、 老年产 品 、 保健
关键词 : 健食品 ; 保 现状 ; 景 前
S TATUS AND DEVEL M ENT P OP ROS ECT P OF FUNCT ONALFOOD I ZHENG i — i L n ln
国内外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本文简单从国内与国外角度来讨论了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作为保健食品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安全性,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二是功能性,对特定人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分,不能治疗疾病,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保健食品不是一般的食品,它是为特定人群设计生产的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一类食品。
一、我国保健食品研究现状中华民族素来提倡养生之道,其传统源远流长.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食用食品时已不仅仅是为了饱腹,维持生存,还要求它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即通过日常饮食达到预防疾病、调整机体状态的目的.保健食品的出现,是在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对食品功能提出的新的需求,也是人们对提高生命质量的追求.保健食品在中国的起源可以追述到中华民族悠久的食疗养生传统及“药食同源"的理论,另外中医中药作为传统的医药和养生文化,是我国保健食品开发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效的物质来源,同时也是我国发展保健食品的独特优势。
我国的保健食品在八十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并且日益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
中国政府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据相关数据表明,2001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近500亿元,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也象雨后春笋一样猛增至3000多家。
二、我国保健食品发展趋势保健食品是新世纪食品行业中最具前景也最具挑战性的充满发展机遇的行业,中医药在保健食品市场中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在中药保健食品研发方面具有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同类食品所不具备的优势:①中药植物资源丰富;②风味独特:中药保健食品多食药结合,如保健酒、饮料、糕点等等;③安全性强、疗效可靠;④遗产众多:几年的临床实践中前人为我们留下众多的食疗验方,为开发保健食品提供了宝贵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及展望课程名称保健食品概论学生姓名杨杰章所在专业工业设计所在班级家设1112邮箱****************课室号及时间主校区(223)指导教师张永平/潘江球职称讲师/副教授日期 2014/1/4中医药保健食品开发现状及展望【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品,中医药作为传统的医药卫生和养生文化,是保健食品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效的物质来源,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可以促进民族产业和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保健食品;展望;对策Abstract:With living conditions improving, people spent more and more money to buy health foods.The rich traditional theory and raw materials are the main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alth food.Traditional Chinese health food is an important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foods; Prospect; Countermeasure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费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人们对食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健食品应运而生。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食疗和食养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在中医药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优势,经过几千年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养生保健经验,形成了大量的养生保健药方,建立了独特的保健食品科学。
中华民族在繁衍、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实践的饮食文化及中医药保健食品。
“药食同源”,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用中草药和保健食品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悠久的保健历史,独特的食养理论,丰富的药材资源,灿烂的东方文化,使中医药保健食品在国内和国际保健食品的领域中占有重要一席。
一、目前,我国对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开发要求 1.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和养生理论开发的保健食品,其声称的保健功能必须经功能学试验证实,方能申报为保健食品。
为了确保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有明显毒副作用的药材不宜作为开发保健食品的原料。
原料来源合法,各原料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依据即是符合有关文件的规定。
如:卫生部2002年51号文件、GB2760。
为明确划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界限,卫生部不受理以下产品申报为保健食品:(1)已获国家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中成药;(2)以受国家中药保护的中药成方。
2.依据充足全面。
以我国传统中医保健理论组方的产品,应按中医理论阐明配方的依据,应尽可能的提供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文献来支持和说明。
从中医传统保健理论入手,结合现代科学手段研究的成果综合。
如中医保健理论在增加骨营养医师王兴国饮食营养科普讲座,营养食疗食补健康饮食减肥保健密度方面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对具有增加骨密度保健功能的产品能够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二、我国中医药保健食品发展历程我国中医药保健食品近二十多年全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是中医食疗与新技术结合的产品。
中医药保健食品包括天然的食品和卫生部颁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及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中规定的品种。
目前,中国市场上1000多种保健品,90%是第一代传统滋补保健品及第二代经提取的复方保健品,其中很大部分是中医药保健品,生产厂家大1600余家,年产量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6亿到现在的500多亿。
中医药保健食品行业在理论上继承了中国传统保健食品的理论,对《黄帝内经素问》、《食疗本草》、《食医心鉴》等30多部有关食品古籍进行了整理,在制作技术和功能上进行了弘扬,大大超过了前人,并出版了一批保健食品论著,《中药保健食品研制与开发》(肖培根、党毅等)、《功能性食品》(郑建仙)、《中国食疗学》(钱伯文)等。
三、中医药保健食品发展现状除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保健食品的常用原料外,中药、植物药在保健食品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
特别在我国,具有几千年药食同源和食疗食养的文化传统,在历代的医著和民间食谱、茶谱中均有大量使用中药或食物作为养生保健的记载,例如20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载有中药365种,其中上品120种为君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大都有营养滋补强壮的作用[1]。
目前,中国市场上1000多种保健品,90%是第一代传统滋补保健品及第二代经提取的复方保健品,其中很大部分是中医药保健品,生产厂家大1600余家,年产量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6亿到现在的500多亿。
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疗及养生之道,具有防、治结合、极少毒副作用的优势,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时尚[2]。
与此同时,我国中药的出口量大大增加,2006年首次突破10亿美元,而这些中药中绝大多数是以保健品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的,特别是增强免疫力、减肥、抗氧化等作用的中药。
中医药学的特征正好与未来医学强调重于治,提倡养生保健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因此中医药保健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四、中医药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1.中医药保健食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少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的研究。
当前,我国的第三代保健食品的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研发方面,技术路线和实验模型缺乏标准和可比性,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导致功效成分定位不准确,构效与量效关系、生物活性成分功效作用的关系、药理作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3];在生产方面,表现在工艺较为简单落后、功效成分含量低、难以消化吸收等问题;在安全方面,中药保健食品原料众多,来源复杂,其采收、加工、运输及不同的气候条件等均可导致安全隐患[4]。
此外,因随意栽培、土壤污染等问题导致中药保健食品原料中的农药残存导致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2. 中医药保健食品发展前景乐观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发展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前景。
目前,由于各种西药的副作用对人体的伤害逐渐被暴光,使得世界各国也将目光转移到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上,而日本、美国、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发达国家更是对中草药青睐不已,这些都促使我国中药材、提取物和中医药保健品等需求大幅增加。
五、加入世贸组织后,中药保健品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激烈竞争。
他们对中药保健品带来的是科技内涵、生产工艺、售后服务等综合优势的强大竞争力。
毫无疑问,中药保健品同其它任何行业一样面临全球的挑战,但由于中医药保健品本身的优点、特色,决定它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将拥有更多的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成熟,市场对保健产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那些功能定位更加清新的中医药保健产品,将越来越受欢迎。
可以预测,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防止老化、调节免疫、抗氧化和防突变等中医药保健食品将受到青睐,一大批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在弄清它们对人体作用机制后,它们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将掺入到各种食品中,制成形形色色有益于健康、可口的保健食品,以天然绿色原料,通过高科技加工生产的中药保健食品将是21世纪黄金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
3.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发展对策与建议(1)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保健食品的理论研究,发挥中医药学的特点和优势,加强中医整体观理念与辨证论治方法的研究,体现中医药保健食品辨证论食与整体调节的理念,并符合中医临床理、法、方、药的要求[6]。
在研究中逐步揭示原料中的活性成分,结合中药化学研究,开发符合中药性味功用、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的中医药保健食品。
此外,通过对有效成分的深进分析研究,发现一些结构新奇、功效特异的中医药保健食品。
(2)采用高新技术生产中药保健食品。
未来保健食品竞争的核心必将是科技含量,以科学为先导,发挥传统优势,满足消费需求,中药保健品企业只有不断更新技术和进步技术含量,使产品从低层次的价格战、广告战中走出来,转向高层次的技术战、服务战,才有能力进军保健食品市场。
中医药保健食品行业在生产以高新技术为指导的产品时,要充分发挥中医传统食疗优势,就要留意把握以下方面:一要具有中国特色,配方公道,具有十分明显的整体协调作用,把传统的食疗学说发扬光大;二要重点发展生物工程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微胶囊技术、低温技术、组织化和重组技术等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大大进步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力的推动中医药保健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三要解决中小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滞后题目,按中国国情结合国际标准改进装备完善工艺,与此同时,积极培养技术人才,在大专院校设立保健食品专业,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3)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中药保健食品原料的种植应遵循中药材生产质量治理规范(GAP)生产标准,从产地控制其产品质量,包括对产地的水源、土壤质量、使用的栽培原料等的全面研究和量性分析。
作为应用于中医药保健食品中的原料物质其安全性及毒理性必须进行全面具体的评价,为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提供依据。
在中药保健食品生产的各个阶段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包括原料种植、采收、保管、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合成及后加工等工序都采取相应的安全评价措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在保健食品审批过程中,要尽快形成一套完善的验证系统,包括中医现代化系统、中药质量、毒理安全及临床功效评估验证系统、同一的中药实验室分析方法的标准化系统和配套系统,从而保证保健品审批程序更为科学规范,进而与国际接轨。
总之,在人们注重自然、回回自然的今天,与中医同源的食疗理论和实际,将会在更多承袭中医药理论并吸取现代营养学思想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的现有资源,以自然的、有益健康的、兼具“食疗”“食养”的中国特色为基点,借助国际上保健食品注重个体化差异和适应性的个性化、系列化潮流,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建立同一规范的质量评定标准,大力研究开发中医药保健食品,尽快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被市场广泛接受和认同的产品,并形成产业化的规模效应。
这将会真正为中医食疗营养学带来生机,使中国逐渐形成独特的、有竞争力的保健食品行业。
参考文献:[1]励建荣. 论中国传统保健食品的工业化和现代化[J]食品科技,2004,14,(12):1[2] 左言富.中医药在世界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江苏中医药,2005,26(5):1.[3]党毅、肖颖,《中药保健食品研制与开发》,人民卫生出版社[4] 李海龙,王静,曹维强.保健食品的发展及原料安全隐患[J].食品科学,2006,27(3):263.[5] 肖培根.21世纪中药研究的几个热点[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14(2):73.[6]钟旭敏、熊卫红,中医体检初探,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7月,2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