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统编版高中历史优秀课件1

合集下载

统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件(36张)

统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件(36张)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堂导入
“新和谐公社”蓝图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打冬宫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
由理想到现实
一、 列宁主义的形成
1、 列宁主义形成的背景
80
受到人民的欢迎,他们看到,扩大耕种
60
面积,多打粮食就能多得粮食,吃不了
——列宁
40
的粮食可以拿到集市出售,农民生产积
极性于是大大提高,工农关系重新稳定。 20
——吴于廑《世界现代史》
0 谷物产量 工业总产量
1920 1925
苏联的成立与发展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
七月事件抛幻想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概况: 时间: 地点: 进攻信号 十月革命现曙光
结果:推翻了资阶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4.十月革命
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 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2.主观条件: (1)俄国的 工人阶级 的力量不断壮大;相对集中,革命性强。 (2)俄国的 布尔什维克党 的成熟;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 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工农联盟);列宁个人的努力
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 材产料主二义:原则我来们调计整划国…国家…家的用零产无售品产价生阶产级和国分家配直。接现下实命生令活的3说0办卢明法布我,们在错一了个。小农国家里按共 黑市—价—格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20》0卢,《布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统编版ppt课件1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统编版ppt课件1
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 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 《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十分荒谬和不 负责任的。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 ,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 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 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摘自《列宁选集》第三卷
人 教 版 必 修 2019中 外历史 纲要下 第 15课 十 月 革命的 胜利与 苏联的 社会主 义实践
人 教 版 必 修 2019中 外历史 纲要下 第 15课 十 月 革命的 胜利与 苏联的 社会主 义实践
(3)领导了组织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 1917年11月7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 冬宫。
人 教 版 必 修 2019中 外历史 纲要下 第 15课 十 月 革命的 胜利与 苏联的 社会主 义实践
人 教 版 必 修 2019中 外历史 纲要下 第 15课 十 月 革命的 胜利与 苏联的 社会主 义实践 人 教 版 必 修 2019中 外历史 纲要下 第 15课 十 月 革命的 胜利与 苏联的 社会主 义实践
实现的 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理论 角度
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 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 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
过程的 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 特殊性 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成功的 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较强,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 原因 领导和巩固的工农联盟,并能够根据形势及时调整策略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三)意义
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 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是在帝国 主义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与发展。
②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 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获胜等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③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 革命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过程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俄历2月) 形成了临时政府和彼 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 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 面;政权交给临时政 府。
形成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标志 (“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二)内容
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②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 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③“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 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④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三、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三)苏联模式(1936——1953) 1.内容
(1)工业:1925年优先发展重工业,1928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
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到1937年,苏联基本实现了 “工业化”目标,工业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从一个经济 文化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的世界的历史。
三、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农 业
余粮收集制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
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单一公有制

取消自由贸易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十月革命的意义 史料 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何科学地评价社 会革命的历史意义?我们认为应该从对世界人民的意义、对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的意义、对苏联人民的意义、对中国人民的意义这四个 层次,进行整体把握。从坚持整体原则的角度来说,这四个层次缺 一不可。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列宁主义的形成 史料 列宁……是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入学不久,他 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在此期间,他读了大量的革命著作,加入马 克思主义小组,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奋斗,创立了布尔什维 克党,领导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等运动,并结合俄国实际写了大量的 马克思主义著作,构成了今天的列宁主义。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 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列宁开辟了人 类历史发展的新时代,引领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
原因、过程。 2.理解十月 革命的世界
的实践”,三个子目之间既存在 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又有着内在 的逻辑,分别讲述十月革命的指
历史意义。 导思想、十月革命的进程和十月
革命后苏俄(联)建设探索。
关键导览 1.一个主义:列宁主义 2.一个模式:苏联模式 3.两场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4.两大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5.四大变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直接过渡(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 沙皇专制→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 → 苏联模式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5.思考: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_(1_)_十__月__革__命__的__胜__利__是__俄__国__与__世__界__历__史__进__程__中__的__划__时__代__事__件__。_ _(2_)_十__月__革__命__建__立__了__人__类__历__史__上__第__一__个___无__产__阶__级__领__导__的__国__家__,__实__现__ _了__社__会__主__义__从__理__想__到__现__实__的__伟__大__飞__跃__,__开___辟__了__人__类__探__索__社__会__主__义__ _道__路__的__新_纪___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_)_十__月__革__命__沉__重__打__击__了__帝__国__主__义__对__世___界__的__统__治__,__极__大__地__鼓__舞__了__殖__ _民__地__半__殖__民__地__人__民__的__解__放__斗__争__,__改__变__了__2_0_世__纪__的__世__界__格__局__。_______

新教材《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部编版历史课件1

新教材《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部编版历史课件1
新教材《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 会主义 实践》 部编版 历史课 件1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新教材《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 会主义 实践》 部编版 历史课 件1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 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 勢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 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干涉,使苏 俄陷入内战中目的:把有限的力量 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最重 要的措施:余粮收集制 重要意义 积极: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 了城市饥荒。 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 了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新教材《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 会主义 实践》 部编版 历史课 件1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新教材《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 会主义 实践》 部编版 历史课 件1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6.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背 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 了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政策重心: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 系。 主要内容: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 制建立工农联盟;允许私营企业 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租让制等 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 本。 历史意义: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 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新教材《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 会主义 实践》 部编版 历史课 件1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新教材《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 会主义 实践》 部编版 历史课 件1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件免 费课件 优秀课 件课件 下载
2.列宁主义的主要内容: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 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 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 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 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课件《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优质PPT课件统编版历史1

课件《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优质PPT课件统编版历史1
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
”——《大国发崛起国》 内50万工人士
材料一: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沙皇俄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棉纺织品增长67%,生铁增长190%,煤炭增长
兵示威游行。临时 131%,铁路由60年代的1000公里增加到90年代的32000公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经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理想 变为 现实

指方向:指明了从资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
七月事件抛幻想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抛幻想: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十月革命现曙光
概况: 时间: 地点: 进攻信号 结果:推翻了资阶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材料五: 人类探索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
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 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 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世大强界国历崛的史起》》 革命性和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 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 还有,俄国的农民深受压迫,较容易结成工农联盟
③革命阶段: 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 个紧密相连不同性质的阶段
④理论角度: 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实现的 学说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列宁) 2、新经济政策(1921—1927,列宁) 3、苏联模式(20世纪30年代确立)
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 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 27.1%;俄国的人均收入只 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

第十五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PPT优质课件

第十五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PPT优质课件


3.作为人类文化精品的脸谱艺术是中 华民族 文化的 重要组 成部分 ,只有 继承和 发展好 戏曲脸 谱艺术 ,它才 能拥有 更辉煌 灿烂的 未来。

4.戏曲艺术汲取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 中的长 处和优 点,又 有所发 展和创 新,超 越了文 学艺术 和绘画 艺术的 高度, 审美价 值提升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9. 文章写于抗日战争艰难时期,“灯” 除有像 中的普 遍意外 ,也应 有时代 意义, 文章不 仅启迪 人们思 考人生 问题, 也给缺 少抗战 信心的 人鼓气 。

10. 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之作,是不同 时期的 重要作 家倾其 心力与 才力创 作出来 的时代 精品

11. 经过不同时期淘洗的经典之作是重 要的时 代精品 ,不同 时期的 作家倾 尽了心 力与才 力

























பைடு நூலகம்


帝国主 义阶段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2)政治、社会矛盾: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3)阶级基础: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4)组织基础:1898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 运动。 (5)思想基础:1900 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6)主观条件:列宁积极进行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

统编版高中历史《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优秀PPT课件1

统编版高中历史《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优秀PPT课件1
——沈宗武所著《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 》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 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7.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
②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36—1991)
6、成熟的革命理论 ——列宁主义
催化剂:一战让沙皇俄国的落后腐朽充分暴露,激化了俄国的社会阶级矛盾。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20世纪俄国和世界革命中发挥了指导作用。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 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 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1919年俄国1普特(16.38kg)粮食的价格
国家征购价
6卢布
国家零售价
30卢布
黑市价格
200卢布
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 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苏联,1922年12月由俄罗斯、 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 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 吉亚)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 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 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 等加入。苏联共由十五个加盟共 和国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什么问题?
1.列宁主义形成的背景经济:19世纪末 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 日益尖锐。 阶级基础: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 代产业工人。 组织基础: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 告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1900 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 义,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 和组织上的准备。 形成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 行二大,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 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即列 宁主义。
7.斯大林时期社会 主义建设探索的 背景:1922年12月 苏联成立;1924年 1月,列宁逝世.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 践(21 张)
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 化 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成果: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 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 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 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苏 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 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 工业强国,令世界瞩目,与当时资本 主义经济大危机形成鲜明的对照。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 践(21 张)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 践(21 张)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 国,他留下的却是一个拥有 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列宁逝世后,代之而起的是 一位“钢铁般的人,”他是
1.1900年12月24日,俄国某报纸第1期在德国菜比锡的一家印刷厂秘密出 版。报头左边是《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 来!”右边的题词是1825年俄国十ニ月党人答普希金的一句话:“行看星 星之火,燃成熊熊之焰。”报头下面标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该报纸 创办的主要目的是( )。 A.宣传列宁主义 B揭露临时政府的专制统治 C.为建设共产主义政党做理论准备 D.指导第一国际 【解析】根据材料“1900年”“俄国”“星星之火”“俄国社会民主工 党”等信息,可以判断该报纸为列宁创办的《火星报》。列宁主义诞生于 1903年,A项错误;临时政府成立于1917年ニ月革命后,B项错误;列宁创办 《火星报》,宣传革命理论为建立政党做准备,故答案为C项;此时第一国际 已经解散,D项错【答案】C
重大意义: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 程中的划时代事件;建立了第一 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实现了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 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 道路的新时代;沉重打击了帝国 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 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 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 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 史的重要内容。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 践(21 张)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 践(21 张)
认识 积极: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 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 造了物质条件。
消极:苏联发展模式排斥市 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 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 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 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 影响了苏联的长期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苏联,1922年12月由俄罗斯、 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 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 吉亚)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 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 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 等加入。苏联共由十五个加盟共 和国组成。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程标准: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 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1921年12月,梁赞省公民拉尼京的姐姐在给列宁 的申诉书中这样写道:“家里一切能拿走的东西 都被拿走了,奶牛也被宰杀,部分干草被运往县城, 另一部分被警察悄悄据为己有…转瞬之间一个能 够养家并向国家交税的可怜的小家庭就被毁灭 了。”
斯大林模式长期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地发 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 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 苏联的发展。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 践(21 张)
பைடு நூலகம்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 践(21 张)
4.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对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进行的重要探索:列宁的探索,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 济政策”;斯大林时期,建立了高度集 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 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 勢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 维埃政权;他们通过武装干涉,使苏 俄陷入内战中目的:把有限的力量 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最重 要的措施:余粮收集制 重要意义 积极: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 了城市饥荒。 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 了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列宁主义的主要内容: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 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 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 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 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俄国十月革命的发展过程 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 统治,形成了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 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局 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 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 略;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十月 革命,占领冬宫,推翻临时政府;召 开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 表大会,标志着苏维块政权在俄国 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6.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背 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 了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政策重心: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 系。 主要内容: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 制建立工农联盟;允许私营企业 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租让制等 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 本。 历史意义: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 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 大林。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 践(21 张)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 践(21 张)
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这幅漫画形象的反映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