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周测卷 Word版含答案
14.河南省2020届高三6月质量检测语文卷含答案

河南省2020届高三6月质量检测语文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社会哲学,我国学界曾存在一种误识,即认为历史唯物论就是社会哲学,因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对于是否有可能和有必要在历史唯物论之外建构独立的社会哲学存有怀疑。
其实,在历史唯物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哲学是可以与历史唯物论区别开来的。
我们从马克思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社会历史理论存在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两个不同的维度。
历史哲学注重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揭示人类历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社会哲学则直接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它从具体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切入,研究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过程。
这一区别构成了社会哲学存在的基础。
社会哲学作为一种哲学形式,体现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总体把握。
社会生活的总体有着多种可能的存在样态,因为体现社会整体性的社会结构是多重的,即有多种构成类型。
这就是说,社会哲学所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
因此,研究社会哲学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否则研究工作便无法展开。
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归根到底是由研究者身处其中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
当代中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推动的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迫切需要从哲学层面提供一种总体性观念,以实现对这一社会转型的观念引导;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是一种社会整体性或结构性变迁,社会运动的整体性特征能更为鲜明地呈现出来,这就为具有总体性的哲学研究提供了客观基础。
因此,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无疑是社会哲学研究最好的切入点。
考诸思想史,近代西方社会哲学的兴起就是与西方国家由市场经济发展所推动的社会转型相伴随的。
近几百年里,支配西方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深入人心的观念,可以说都是由社会哲学提供的。
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是世界范围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
西方社会哲学的积极成果,对我们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但是,中国的社会转型处在现代化的后发阶段。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太康一高2015-2016上期高三往届第二次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中国的“德治”传统在社会治理问题上,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德治思想,并形成德治传统。
德治思想的源头可追溯到尧舜时代。
关于德治的记载,最早成书于周代的《诗经》《尚书》中。
《诗经》不少诗篇蕴含着前代圣贤以德治国的思想,《尚书》中提出了“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命题。
要保住天命,就必须敬德,以祈天永命,勤政爱民,得到民众的真心归附。
德治思想的另一含义是“明德慎罚”。
提倡德治并非不要刑罚,而是强调实施教化,先教后罚,以刑辅德,不专以刑杀立威。
“明德慎罚”将道德教化与刑罚措施糅合,奠定了中国古代治国的基本理念。
孔子继承周代的德治思想,强调治国要以礼乐为核心,突出教化作用。
社会秩序井然,人际间和谐相处,是孔子希望通过德治达到的理想状态。
德治思想是“周孔之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政治家、思想家不断探索,深化了德治思想的内涵。
战国时,沿着孔子的思路,孟子提出了一系列仁政主张。
他主张“以德服人”,反对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提倡“省刑罚”,教育百姓做到孝悌忠信。
西汉初,陆贾告诫刘邦。
提出了“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代德治思想定下了基调。
他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只靠刑罚,要通过教化培养人的是非荣耻之心,德治思想成为政治领域的主导思想。
唐朝前期,隋朝二世而亡对唐初君臣是严厉的警示。
唐太宗说:“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既要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也要发挥法律的制约作用,二者不可割裂,互为补充。
在刑罚的施用上,唐初务在宽简。
在唐太宗等人德治思想影响下,唐高宗、武则天时期,遵循先人遗训,缓刑用仁,谨慎治国,天下大治。
宋代理学形成阶段,德治思想深深打上了理学烙印。
朱熹从人心的角度解释德治。
仁心表现在政策上就是爱民如子、平易近人、爱惜民力等。
2020届高三语文6月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2020届高三语文6月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互联网普及使文化传播进入媒介融合新阶段。
口语、表情、动作、文字符号、书籍、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这些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的媒介形态,如今共性地同处一个时空当中。
新的媒介语境下,文学生态相应发生改变。
这给人们带来许多思考:文学会被取代?如何重新认识文学的价值?文学如何走向未来?文学最初在歌乐舞一体的劳动、仪式、游戏等活动中产生。
《诗经》、古希腊史诗、希伯来神话等,都属于这类综合性表述。
20世纪以前,文学还是包含不同类别的“杂文学”。
20世纪以来,现代“纯文学”观念使文学专门化为以美为中心的艺术门类。
具体来说,就是以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为主导体裁,以模仿、再现、表现等为基本技法。
这套现代文学观念,在当代政治、经济、科技的综合作用之下正逐渐发生变化。
当下文学有几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类型文学与严肃文学的互动,比如双雪涛、郑执的“东北叙事”,徐皓峰的武侠书写,刘慈欣、李宏伟的科幻创作,显示出侦探、武侠、科幻等类型文学与严肃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对现实的多维度认识,催生出从文学期刊到自媒体公众号上的非虚构写作潮流;多媒体正使全民创作与阅读成为可能,并日益成为一种广泛的文学生活形态。
可以看到,文字表达、纸质出版的方式仍在延续,同时“讲故事”的文络写作以及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影音图文综合性表达之中。
口头文学再次复兴,书面文络文学方兴未艾,它们并没有非此即彼地取代对方,而是在融媒体中共生共存。
文学生态的整体性变迁,具体表现在文学四个关键性要素的变化之中。
一是外部世界。
我们身处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不仅包括传统文学语境中所要模仿与表现的“客观物理现实”与“主观心理现实”,还增加了由纳米、生物、信息和认知这21世纪四大前沿科技所造就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比如穿戴式设备、人工智能等,正在发展出一种我们日用而不知的多重现实。
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我的太爷老师①我的家乡在西北高原上,那是一个贫寒闭塞的小山村。
村子的中间有一个小学堂,学堂里有几排高低不等的长桌和板凳,西墙上挂着块小黑板。
②学堂只有一个老师,官名漆润江,四十多岁,民办教师。
农村人讲究辈分,我叫他太爷。
他有个绰号叫“行人”,“行人”就是能干能行的意思。
他很早就入了党,作宣传抓革命,样样在行。
他精于木工、画画,还会女红,村里唱戏穿的各类戏服,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最厉害的是,他还担任村里社戏的总导演和主演。
太爷做老师的时候,把自己这十八般武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的学堂在全县大有名气。
③学堂只有一间教室,但太爷调配得次序井然。
他教完一年级生词,就让他们在外面的窗台下对着太阳去狂喊狠读,再教二年级或者三年级,互相岔开,互不干扰。
他教书有声有色,形神兼具。
有娃问,“拖”宇是个啥?咋个念?太爷就拽着他的手满院子跑,直到他说出“拖”字来才放手,从此他永志不忘。
我至今还记得他教《草原英雄小姐妹》时声嘶力竭地喊:“龙梅——,玉荣——,你们在哪里?”喊得我们都为英雄小姐妹揪心。
④那年月课本经常不能按时到,好在每年的课本也没有什么区别,太爷就抄在黑板上让我们跟着抄。
没有复写纸,他有时一页一页地抄下来,发给大家。
我觉得他抄得比课本还要好,可惜那些宇纸都已经不存在了。
⑤太爷对我们纪律的要求有些酷苛,不许迟到,更不许逃学旷课。
如果谁没来上课,太爷会派一个娃子去他家请,如果还不来,就派四个男娃去抬。
所以如果不想上学,我们哪怕跑到野地里去,也不敢在家里呆着。
如果你今天没有来,那明天一大早提前去,把学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太爷才不会处罚你。
⑥西土边壤,春夏之交时才山青草绿。
每到这时,太爷就带着我们排着队,敲锣打鼓地去山野,那时我还不知道世上有所谓的踏青。
山野翠绿,风和日丽,花香气清,百鸟欢鸣。
我们挖野菜,追蝴蝶,采花蜜,摘大把的狗艳艳花,将里面的蚂蚁和小虫子抖出来,盘成花环戴在头上;把开了花的马莲从节上掐下,一吸一吹,“啾啾”鸣响。
河南省太康一高2021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语文试题

2020——2021年太康一高模拟试题语文密卷本试卷共9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相应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弄破,不要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医学理论体系约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发展,中医学将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和精气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与其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完成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理论构建,因而这些本为关于世界存在和变化的哲学观念与学说,亦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
阴阳学说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事物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互用、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世界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素问》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学说帮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五行学说,既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可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类,整个宇宙是由此五类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所构成的整体。
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分归于五行之中,构筑以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规律阐释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关系。
河南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周测卷

高三语文周测卷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
幼孤。
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
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
不妄交游。
族子..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
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
岁旱,民多死徙。
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
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
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
乃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
以治行进光禄大夫。
人为刻石颂德。
苏州方清因岁凶,诱饥民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
诏李先弼分兵讨之。
会平卢行军司马许杲恃功,擅留上元,有窥江、吴意。
朝廷以创残重起兵,即拜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使图之。
栖筠至,张设武备,遣辩士厚赍金币抵杲军赏劳,使士歆爱,夺其谋。
杲惧,悉众度江,掠楚、泗而溃。
以功进御史大夫。
则又增学庐,表.宿儒河南褚冲、吴何员等,拜为师,身执经问义。
远迩趋慕,至徒数百人。
元载当国久,益恣横。
栖筠素方挺,无所屈。
时华原尉侯莫陈①怤以优补长安尉,当参台。
栖筠询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
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宝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
三人者,皆载所厚,牺筠并劾之。
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
”由是怤等皆坐贬。
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
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
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
卒,年五十八,自为墓志。
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
(选自《新唐书·列传》)【注】①侯莫陈,三字复姓。
②台,御史台,御使大夫官署。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B.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C.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D.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赠,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死后追赠官职,一般是在其生前官职基础上加赠一级官阶以表示褒奖肯定。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A部周测物理试卷

高一A部物理组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6题;共30分)1、(5分)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各点电荷带电量大小都是Q,甲图中的A,B为对称点,乙、丙两图的点电荷间距都为L,虚线是两侧点电荷的中垂线,两点电荷连线上的O、C和O、D间距也是L,正确的是A. 图甲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B. 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图乙等于图丙C. 从O点沿虚线向上的电场强度,乙图变大,丙图变小D. 图乙、丙的电场强度大小,C点大于D点2、(5分)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个带正电小球A、B用绝缘轻弹簧连接。
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小球A固定,小球B从M点由静止释放,经过O点所受合力为零,向右最远到达N点(O、N两点在图中未标出)。
则()A. 小球B运动过程中,弹簧与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保持不变B. B球到达N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C. M、N两点一定关于O点位置对称D. 从O到N的过程中,库仑力对小球B做功的功率逐渐减小3、(5分)电场强度E的定义式为,根据此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此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式中q是放入电场中的点电荷的电荷量,F是该点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E是该点的电场强度式中q是产生电场的点电荷的电荷量,F是放在电场中的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E是电场强度在库仑定律的表达式中,可以把看作是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处的场强大小,也可以把看作是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处的场强大小A. 只有B. 只有C. 只有D. 只有4、(5分)已知均匀带电球体在球的外部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心、所带电荷量与之相等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球体上均匀分布着总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过球心O的直线上有A、B两个点,O和B间、B和A间的距离均为R。
现以OB为直径在球内挖出一个球形空腔,若静电力常量为k,球的体积公式V= πr3,则A点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 B. C. D.5、(5分)如图所示,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
2020高三语文试卷6月(含答案)

2020高三语文试卷6月(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A. 李白B. 林黛玉C. 杜甫D. 王维2. 以下哪篇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4.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大巧若拙B. 庖丁解牛C. 画龙点睛D. 井底之蛙5.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周测卷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
幼孤。
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
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
不妄交游。
族子..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
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
岁旱,民多死徙。
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
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
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
乃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
以治行进光禄大夫。
人为刻石颂德。
苏州方清因岁凶,诱饥民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
诏李先弼分兵讨之。
会平卢行军司马许杲恃功,擅留上元,有窥江、吴意。
朝廷以创残重起兵,即拜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使图之。
栖筠至,张设武备,遣辩士厚赍金币抵杲军赏劳,使士歆爱,夺其谋。
杲惧,悉众度江,掠楚、泗而溃。
以功进御史大夫。
则又增学庐,表.宿儒河南褚冲、吴何员等,拜为师,身执经问义。
远迩趋慕,至徒数百人。
元载当国久,益恣横。
栖筠素方挺,无所屈。
时华原尉侯莫陈①怤以优补长安尉,当参台。
栖筠询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
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宝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
三人者,皆载所厚,牺筠并劾之。
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
”由是怤等皆坐贬。
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
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
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
卒,年五十八,自为墓志。
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
(选自《新唐书·列传》)【注】①侯莫陈,三字复姓。
②台,御史台,御使大夫官署。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B.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C.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D.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赠,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死后追赠官职,一般是在其生前官职基础上加赠一级官阶以表示褒奖肯定。
B. 诸生,指有知识学问之士,文中指经科举考试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 表,封建时代臣子给君主的一种奏章,高中课本有《陈情表》,文中的表是上表的意思。
D. 族子指祖父的亲兄弟的曾孙,即父亲的堂兄弟的孙子、自己的从兄弟的儿子,是儿子的族兄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李栖筠喜欢读书,交友慎重,不但受到族内子弟的赞誉,在当地读书人当中也很有威望。
B. 在朝廷任职期间,李栖筠曾大力修建学校,鼓励学生,虚心拜有学问的人为师,结果吸引了很多人来拜他为师。
C. 李栖筠文武兼通,治政有方,在对付许杲时,既加强军备,又连施妙计,使得许部后来不战而溃散。
D. 李栖筠任御史大夫方正刚直,虽然元载把持了国政,栖筠仍严查并重罚了其亲信徐浩、杜济、薛邕等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苏州方清因岁凶,诱饥民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
(5分)(2)栖筠询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千秋岁引·秋景王安石【1】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2】,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3】,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释:【1】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主持了“熙宁变法”,后因守旧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
【2】楚台风:楚王游兰台时曾赞“快哉此风”。
【3】华表语:曾有得道之人在华表柱上唱“去家千年今来归”。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别馆寒砧”一句,羁身异乡的人听到捣衣之声,意识到天时渐寒,心中抑郁难当。
B.“孤城画角”一句,虽为孤城,但画角声高亢,以极凝练的笔墨描绘了自然的秋声C.燕东归,雁南飞,让作者生发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自然过渡到下文的忆旧。
D.“梦阑时,酒醒后”可指实在的梦和酒,亦可视为作者历尽任途沧桑后的自知和独醒。
15.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认为这首词应是王安石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所写,因其“意致清迥,翛然(意为无拘无束)有出尘之想”。
请结合全词,简析黄苏为何会做如此推断。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6分)飞鸟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诗文中,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怀抱的载体。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①,②”,借鸟鸣渲染离情;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③,④”,借飞鸟体现明媚春光;再如庄子《逍遥游》用“水击三千里,⑤,⑥”的大鹏来寄托高远的人生理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本题共3小题,9分)时光不断地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
“( )”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一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的往下扯,那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于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
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地去“杀时间”。
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
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坤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
”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
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
“。
”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
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翻译完成之后,体力渐衰,有之感。
假使年轻的时候鞭策自己,如今当有较好或较多的表现。
然而悔之晚矣。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B.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C.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D.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引用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B.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C.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不绝如缕以人废言有钱能使鬼推磨力所不及B.熙熙攘攘以人废言有钱能使鬼推磨力不从心C.不绝如缕因噎废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力所不及D.熙熙攘攘因噎废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力不从心2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5分)A.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B.我是老人。
C.听我的话就不会吃亏。
这是一种简单的演绎推理,它由一个大前提A,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B,推断出结论C。
往往两个前提都有一定道理,而推断出的结论却不一定合理。
请你根据上面这组推理,另外再写一组,要求大前提必须用熟语或者名言警句。
A.B.C.21.在一次国际文化交流展示活动中,为更好地加强文化沟通,中方拟设立一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象大使”。
请你从以下人物中,推选一人担任该职,并撰写一段推选词。
要求:主题突出,形象鲜明,有说服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5个字(包括标点)。
(6分)庄子毕昇王羲之李清照魏征高三语文周测答案10.【答案】C11.【答案】B【解析】错误;这里的“诸生”指学生,故选B。
12.【答案】 B【解析】“吸引了很多人来拜他为师”错误;原文“表宿儒河南褚冲、吴何员等,拜为师,身执经问义。
远迩趋慕,至徒数百人”,可见是拜宿儒褚冲等为师,而不是拜李栖筠为师。
13.(1)苏州人方清趁年成不好闹饥荒,诱骗灾民做盗贼,聚集了数万人。
盘踞在黟州、歙州之间,凭借高山险阻自保,东南百姓厌烦痛恨,深以为苦。
因:趁着;依:依靠、盘踞;阻山:凭借高山阻拦;句意2分。
李栖筠询问他的功劳,侯莫陈怤脸色大变,不能回答,于是自己承认是被徐浩、杜济、薛邕所引进推荐的,(政绩)不是真正的优等。
色动:脸色变了;引:引进、推荐;优:优等;句意2分。
译文:李栖筠,字贞一,世代都是赵人。
小时候就死了父亲。
他有高远的气度,为人庄重少言,体格高大形貌与众不同。
他喜欢读书,大多数书籍都能通晓。
他写的文章,简明流畅,切中要害。
他不胡乱结交朋友。
同族人经常称赞他有辅佐君主的才能,士人大多仰慕他。
关中地区过去依靠郑国渠灌溉农田,但豪族贵戚拦截上游水源,修建借水力舂米的水碓以谋取利益,设置了将近百所水碓坊,抢夺了农业用水的十分之七。
栖筠请朝廷彻底拆毁这些水碓(以保障百姓的农田用水)。
李栖筠业绩很突出,有宰相般的崇高声望。
丞相元载嫉妒他,让他出京担任常州刺史。
常州这一年遭遇旱灾,老百姓多因饿而死在迁移(逃荒的)路上。
栖筠为百姓疏通渠道,分引长江之水灌溉农田,于是当年取得大丰收。
长期为盗的张度盘踞阳羡县西山这个地方,多年来,官吏征讨都不能取得胜利。
到这时李栖筠派遣士卒追捕斩杀了张度。
张度的分支余党都被歼灭,乡里安定到连晚上报警吠叫的狗声都没有。
于是李栖筠又大力修建学校,学校正堂上绘《孝友传》给求学的儒生看,人人得到鼓励。
他凭着政绩和品行晋升为光禄大夫。
百姓为他立碑刻文颂扬其德。
苏州方清趁年成不好闹饥荒,诱骗灾民做盗贼,聚集了数万人。
盘踞在黟州、歙州之间,凭借高山险阻自我防护,东南百姓厌烦之,并引以为苦。
朝廷下诏命令李光弼派兵讨伐叛乱。
刚好平卢行军司马许杲依仗军功大,擅自停留在上元(而不配合朝廷的军队),有觊觎江、吴之意。
朝廷因为国家在受到创伤残破之后再次起兵征伐,就授予李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的职务,命他谋取许杲。
李栖筠到任,大力部署安排武器装备,派遣口才出众的人携带厚重的财物到许杲军营犒劳士兵,让士卒们欢喜,强行破除了许杲的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