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风管设计

合集下载

风管空调厚度设计规范

风管空调厚度设计规范

风管空调厚度设计规范1. 引言风管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将空气流向指定的区域,实现温度调节和空气循环。

而风管的厚度设计是确保风管系统运行效果和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风管空调厚度设计的规范要求。

2. 风管厚度设计原则风管的厚度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原则:•机械强度原则:风管的厚度需要能够承受风压和机械载荷,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能。

•隔音原则:风管的厚度需要能够降低噪音传输,避免对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产生噪音污染。

•节能原则:适当增加风管的厚度可以减少能量损失,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3. 风管厚度计算方法风管的厚度计算方法通常采用经验公式和工程实践结合的方式。

根据不同的风管材料和工作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风管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t = (P * D) / (2 * σ)其中,t为风管的厚度(单位:mm),P为额定风压(单位:Pa),D为风管的直径或边长(单位:mm),σ为风管材料的抗弯强度(单位:Pa)。

4. 风管厚度设计规范要求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规范要求,风管厚度设计有一些基本的规范要求需要遵循:•国家标准:根据所在国家的标准,确定风管厚度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

•建筑规范: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确定风管的最小厚度和隔音要求。

•工程实践:根据实际工程经验,结合风管材料和工作条件,合理选择风管的厚度。

风管厚度设计规范要求通常包括以下方面:•力学性能要求:风管的厚度需要能够承受额定风压和机械载荷,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能。

•隔音性能要求:风管的厚度需要能够提供一定的隔音效果,降低噪音传输,避免对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产生噪音污染。

•节能性能要求:风管的厚度需要能够减少能量损失,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防腐性能要求:对于暴露在室外或潮湿环境中的风管,需要在设计时考虑防腐措施,确保其长期使用不受腐蚀影响。

5. 风管厚度设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风管厚度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材料选择:根据实际工程要求,选择适用的风管材料,考虑其力学性能、隔音性能和防腐性能等因素。

空调送排风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空调送排风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空调送排风系统设计规范要求1、设有机械通风系统的房间,人员所需新风量应同时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2、规范强制要求单独设置排风系统的情况有以下五种:(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时;(2)混合后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蚀性的混合物、化合物时;(3)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聚积粉尘时;(4)散发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5)建筑物内设有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单独房间或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

此外垃圾房、卫生间等有异味的房间区域及浴室(含桑拿房)等宜单独设置排风系统,整个系统不宜与其他系统有连通,包括其接室外排风口处的静压箱均不宜与其他系统共用。

3、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2)应低于排风口;(3)进风口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当设在绿化带时,不宜小于1m;(4)应避免进风、排风短路。

4、厨房和卫生间全面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小于3次/h,且一般采用直流式通风。

5、考虑到北方地区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为避免厨房补送风温度过低造成室内温度过低,宜充分考虑对厨房冬季补送风做加热处理。

且为保证厨房负压状态,一般情况下补送风量宜按排风量的80%至90%考虑。

6、厨房排风管的水平段应设不小于0.02的坡度,坡向排气罩。

罩口处应有相应排油污设置措施。

7、厨房冷藏室制冷机的冷凝器即散热部分应直接向室外非空调区域排风散热。

8、电视卫星机房、弱电机房等长期不间断使用的单冷房间宜选用单冷分体空调。

9、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风管,宜采用圆形、扁圆形或长、短边之比不大于4 的矩形截面,其最大长、短边之比不应超过10。

金属风管的尺寸应按外径或外边长计;非金属风管应按内径或内边长计。

10、对于风系统深化设计时,在标高及空间允许的情况下,风管尽量取方形。

通风与空调系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应符合下列要求:(1)公共建筑中干管宜取5m/s~5m/s,不应超过8m/s;支管宜取3m/s~4.5m/s,不应超过5m/s;支管上接出的分支管宜取3m/s~3.5m/s,不应超过6m/s;通风机入口宜取4m/s,不应超过5m/s;通风机出口宜取5m/s~10m/s,不应超过11m/s 。

空调系统风道设计word文档

空调系统风道设计word文档

/zykt/2/2.1.html第8章空调系统风道设计§8.1风道设计的基本知识一、道的布置原则风道布置直接与工艺、土建、电气、给排水等专业关系密切,应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1.空调系统的风道在布置时应考虑使用的灵活性。

2.风道的布置应符合工艺和气流组织的要求。

3.风道的布置应力求顺直,避免复杂的局部管件。

4.风管上应设置必要的调节和测量装置(如阀门、压力表、温度计、风量测定孔、采样孔等)或预留安装测量装置的接口。

5.风道布置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需要,并且不妨碍生产操作。

6.风道布置应在满足气流组织要求的基础上,达到美观、实用的原则。

二、管材料的选择用作风管的材料有薄钢板、硬聚氯乙烯塑料板、玻璃钢板、胶合板、铝板、砖及混凝土等。

需要经常移动的风管—大多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各种软管,如塑料软管、金属软管、橡胶软管等。

薄钢板有普通薄钢板和镀锌薄钢板两种,厚度一般为0.5~1.5m m 左右。

对于有防腐要求的空调工程,可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板或玻璃钢板制作的风管。

硬聚氯乙烯塑料板表面光滑,制作方便,但不耐高温,也不耐寒,在热辐射作用下容易脆裂。

所以,仅限于室内应用,且流体温度不可超过-10~+60℃。

以砖、混凝土等材料制作风管,主要用于与建筑、结构相配合的场合。

为了减少阻力、降低噪声,可采用降低管内流速、在风管内壁衬贴吸声材料等技术措施。

三、风管断面形状的选择风管断面形状:圆形断面的风管—强度大、阻力小、消耗材料少,但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占用空间多,布置时难以与建筑、结构配合,常用于高速送风的空调系统;矩形断面的风管—易加工、好布置,能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弯头、三通等部件的尺寸较圆形风管的部件小。

为了节省建筑空间,布置美观,一般民用建筑空调系统送、回风管道的断面形状均以矩形为宜。

常用矩形风管的规格如下表所示。

为了减少系统阻力,进行风道设计时,矩形风管的高宽比宜小于6,最大不应超过10。

表8-1矩形风管规格§8.2风道设计的基本任务进行风道设计时应统筹考虑经济、实用两条基本原则。

风管风量计算方法与设计步骤

风管风量计算方法与设计步骤

风机盘管主要由风机,换热盘管和机壳组成,按风机盘管机外静压可分为标准型和高静压型、按换热盘管排数可分为两排和三排,换热盘管一般是采用铜管串铝翅片,铜管外径为10~16mm,翅片厚度约0.15~0.2mm,间距2.0~3.0mm,风机一般采用双进风前弯形叶片离心风机,电机采用电容式4极单相电机、三档转速、机壳和凝水盘隔热。

借助风机盘管机组不断地循环室内空气,使之通过盘管而被冷却或加热,以保持房间要求的温度和一定的相对湿度。

盘管使用的冷水或热水,由集中冷源和热源供应,与此同时,由新风空调机房集中处理后的新风,通过专门的新风管道分别送人各空调房间,以满足空调房间的卫生要求。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与集中式系统相比,没有大风道,只有水管和较小的新风管,具有布置和安装方便、占用建筑空间小、单独调节好等优点,广泛用于温、湿度精度要求不高、房间数多、房间较小、需要单独控制的舒适性空调中。

风机盘管工作原理没有中央空调复杂,其实我们可以把风机盘管形象的看做是一台电扇,只是这台电扇吹出来的风是我们需要的温度。

风机盘管的结构风机:由单向多速低噪声感应系统电动机带动,通过调节输入电压改变风机转速,使风机风量分为高、中、低三档,由电器开关控制,相应调节风机盘管的供冷(热)量。

风机是输送空气的动力源,又是强化空气侧对流换热(盘管外表面)的扰动源,与电动机一起又是机组的主要噪声源。

盘管:是一种采用肋片管制成的空气-水热交换器。

冷媒水(热水)在管内流动,因冷媒水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所以管外表面上有凝结水,呈现湿工况下的换热,兼有热交换和质交换,提高了换热效果。

盘管承担房间空调负荷的大部或全部,管排一般为3-4排。

凝水盘:与泄水接管置于盘管底下,作用是接纳盘管上不断凝结出来的水滴,由泄水接管排出室外。

空气过滤器:与泄水接管置于盘管底下,作用是接纳盘管上不断凝结出来的水滴,由泄水接管排出室外。

风机盘管工作原理与制冷运行过程风机盘管机组可分为水路和气路。

空调风管材料的设计取材注意要点

空调风管材料的设计取材注意要点

空调风管材料的设计取材注意要点空调风管材料的设计取材注意要点_——资讯关注我们: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您现在的位置:设计师中央空调正文空调风管材料的设计取材注意要点讯,空调风管、中央空调风管常用的材料有镀锌铁皮、玻璃钢、复合材料(中间为保温材料,如酚醛泡沫、聚氨酯泡沫、玻璃纤维等,外表面附着一层保护层,如铝箔等)等几种。

由于玻璃钢风管需要在工厂进行加工,且加工损耗大,存在老化现象,在家用中央空调中使用很少,因此本文只对镀锌铁皮和复合材料这两种风管材料进行比较。

(1)施工的方便性镀锌铁皮适合大尺寸加工,机械加工方便,但小尺寸时由于不方便采用机械设备,因此加工周期长,速度慢。

另外,镀锌铁皮风管施工时不好控制安装精度;大小通等配件不易制作;安装难度大,对施工人员的要求高。

虽然,为改正这些缺点,镀锌铁皮风管的施工进行了不少改进,如开发出小型加工设备,采用新的联结方式等等。

但是,这些新设备、新工艺仅仅只能对镀锌铁皮风管施工困难的状况进行一定的改善,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复合材料风管一般采用手工施工,不需要专门的加工设备,因此特别适合于家用中央空调这样的小场地施工。

采用复合材料现场制作大小通、弯头等配件也非常方便,因此施工速度快,且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相对降低。

另外,复合材料风管对安装精度的要求也相对较低,这又可以提高风管的安装速度。

据工程测算,在进行家用中央空调风管施工时,一个熟练工人每小时可制作安装10~15m2复合材料风管(以酚醛泡沫铝箔风管为例),而同样一个工人,却只能制作安装3~4m2镀锌铁皮风管。

从这里可以看出,复合材料风管的施工方便性要远远好于镀锌铁皮风管。

(2)中央空调节能效果复合材料风管的导热系数大大低于镀锌铁皮风管的导热系数,例如,酚醛铝箔复合风管的导热系数为0.016~0.036W/(mK)左右,镀锌铁皮风管(采用20mm橡塑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却高达0.035-0.043W/(mK),而且当镀锌铁皮风管的保温材料长期接触空气时,还会出现吸湿的现象,使得镀锌铁皮风管的导热系数大大增加。

风管及配件施工方案设计(3篇)

风管及配件施工方案设计(3篇)

第1篇一、前言风管及配件施工是暖通空调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节能效果。

本方案针对风管及配件的施工,从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及资料施工前,应详细阅读施工图纸,了解风管及配件的布置、尺寸、材质等要求。

同时,收集相关资料,如材料清单、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

2. 人员组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内容,组建施工队伍,明确各工种人员的职责。

施工队伍应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

3. 材料及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风管、配件、连接件、密封材料等材料,并确保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如切割机、弯管机、焊接设备等。

4. 施工环境确保施工现场具备施工条件,如场地平整、水电供应、安全防护等。

三、施工工艺1. 风管制作(1)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对风管进行放样,确保尺寸准确。

(2)下料:按照放样尺寸,对板材进行切割。

(3)成型:使用弯管机对板材进行弯曲成型。

(4)组装:将弯制好的风管进行组装,连接处应使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

2. 风管连接(1)法兰连接:将风管与法兰连接,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

(2)焊接连接:对于不锈钢风管,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3)胶接连接:对于非金属风管,采用胶接方式进行连接。

3. 风管配件安装(1)弯头:按照设计要求,将弯头安装在风管上。

(2)三通、四通:将三通、四通安装在风管上,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

(3)调节阀、止回阀:将调节阀、止回阀安装在风管上,并进行调试。

4. 风管支吊架安装(1)确定支吊架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支吊架的位置。

(2)制作支吊架:根据支吊架位置,制作相应的支吊架。

(3)安装支吊架:将支吊架安装在风管上,确保安装牢固。

四、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确保所有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对材料进行检验,如板材的厚度、配件的尺寸等。

防排烟通风空调风管设置要求汇总

防排烟通风空调风管设置要求汇总

防、排烟、通风空调风管设置要求汇总1.防排烟管道以及一般通风空调管道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镀锌钢板厚度按下表选用注:微压系统:管内正压P<125Pa,管内负压P>-125Pa;低压系统:125Pa<P(营内正压)<500Pa,-500Pa≤P(管内负压)<-125Pa,中压系统:50OPa-P(管内正压)≤1500Pa,-1000Pa≤P(管内负压)-50OPa,高压系统:1500Pa<P(管内正压)<2500Pa r2000Pa≤P(管内负压)-100OPa.1)防排烟系统风管钢板厚度按高压系统选择.2)厨房排油烟管道采用L5mm厚不锈钢板焊接制作,土建排油烟管井要求内衬Lomm厚不锈钢板焊接连接。

2、有耐火极限要求的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等必须为不燃材料,材料品种、规格、厚度及耐火极限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3、风管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管可采用管内或管外加固、管壁压制加强筋等形式进行加固,矩形风管加固件宜采用角钢、轻钢型材或钢板折叠;圆形风管加固件宜采用角钢.2)矩形风管的边长大于630mm,或矩形保温风管边长大于800mm,管段长度大于1250mm;或低压风管单边平面面积大于L2m2,中、高压风管大于LOm"均应有加固措施.3直咬缝圆形风管直径大于或等于80Omm,且管段长度大于125Omm或总表面积大于4m时,均应采取力口固措施。

用于高压系统的螺旋风管,直径大于2000mm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4)中、高压风管的管段长度大于1250mm时,应采用加固框的形式加固。

高压风管的单咬口缝,还应采取防止咬口缝胀裂的加固或补强措施. 4、对高、中压系统的拼接缝合,接管连接处均需采用密封胶或密封胶带进行密封,以防止渗漏。

防烟、排烟系统的风管应以板材连接的密封为主,可辅以密封胶嵌缝或其他方法密封,密封面宜设在风管的正压侧。

风管机设计选型(格力)

风管机设计选型(格力)
风口截面面积=风量/风速 风口个数:16-25m2设一个风口
风管压头计算
型号 风管 阻力 FGR2.6、3.5H/A1 5pa/m FGR5H/A1 5pa/m FGR6.5A1 5pa/m FGR7.5A1 5pa/m 机外 静压 10 20 25 30 风管最大 长度 2 4 5 6
FGR10-14A1 FGR10-12H/A1
客厅
30
200
6000
根据冷负荷选择B系列超薄风管机FGR6.5/B。
设备选择时注意事项
1、冷量不足:这个问题是目前用户投诉 最多的一个问题。 2、风量偏小:目前我们建议6m2以下的 房间选用FGR2.3/B,6-10m2的都选用 FGR2.6/B。
3、机外余压:实际施工中风管接的过长, 导致风口没有风。 4、噪声问题:这是目前被投诉的一个要 点。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多数在于安装 责任心不强,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在 卧室、客厅等噪声要求较高的房间,面 积较大时,用两台小设备代替一台大设 备。
A1系列风管机送风图例
(一)风管计算
主风管风速为5-8m/s 支风管风速为2-5m/s 风管长宽比≤4 风管截面面积=风量/风速 国标规定风管尺寸:120 160 200 250 320 400 500 630 800 1000 1250 1400 1600 2000
(二)气流组织形式
双层百叶送风口 1、侧送侧回
注:以上报价不含主机电源部分以及配电箱(柜)。
1734.37
四、别墅中央空调设计 (A1、B系列风管机设计)
建筑图纸
负荷计算
楼 层 房间 名称 面积 m2 客厅 1F 餐厅 老人房 卧室1 书房 2F 卧室2 主卧 小 计 11.0 32.0 165 180.0 200.0 1980.0 6400.0 32,530 FGR2.6H/A1 FGR3.5H/A1 1 2 8 2,600 3,500 2,600 7,000 34,200 236 219 207 38.0 35.0 15.0 16.0 18.0 冷指 标 w/m2 210.0 210.0 180.0 180.0 180.0 冷量 w 7980.0 7350.0 2700.0 2880.0 3240.0 FGR7.5/A1 FGR7.5/A1 FGR2.6/B FGR3.5/B FGR3.5/B 1 1 1 1 1 室内机 型号 台数 单台制冷量W 7,500 7,500 2,600 3,500 3,500 总制冷量W 7,500 7,500 2,600 3,500 3,500 室内机容量 单位 制冷量 W/m2 197 214 173 219 19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送、回风管安装正确
软管
软管 分支管
回风过滤网 和格栅
送风口
送风口
27
机组和风管安装要点
1、在送回风管道各有2个90度弯头 2、主送风管道最小有1.7m直管段,主回风管段最小有3.3m直管段 3、主风管流速应低于3m/s,接近送风口处风速不超过2.4m/s 4、机组与风管之间用帆布连接,机组与水管或电线导管用软管连接 5、如用金属风管,内表面应贴吸声材料 6、在机组与送、回风口之间避免只有直管线 7、设备、风管及其接缝处要密封 8、适当设置平衡风阀 9、安装吊装要有隔振措施 10、防止噪声经过墙、楼板或地板传递
风管的分类
低速风管:传统设计 高速风管:高层建筑空调
4
空气处理系统的分类
单区域系统 :
•房间负荷变化时, 空气流量不变. •中央设备只有一个温控器控制. •风机流量 CFM 保持恒定. •如果采用多速或变速风机, 风机流量CFM可以改变
5
多区域系统 :
• 空气流量根据各区域需求控制 (风阀安装在支风管 上并由各房间或区域温控器控制) • 中央设备由监控区域温控器的微处理器控制. •风机流量 CFM 可以恒定, 但必须安装旁通风门以保 证中央设备所需的空气流量. •假如风机或压缩机的转速 RPM可以连续调节,风机流 量 CFM 也可以变化.
20
静压复得法
• 静压复得法是利用每一分支处的静压复得值 来 克服下一段风管的阻力。
• 使各分支管前的静压值相等。
• 因此这样的管系其平衡很容易。
21
风管设计程序
1、根据建筑条件及设计要求确定布风系统。根据风管的得热、失热以及漏风情况 重新计算实际风量。 根据送风、回风和排风要求重新计算压力,使之满足要求; 2、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数据选择出风口尺寸; 3、画出系统草图,将送风出口和回风进口与中央空气处理设备连接起来,避免 设备与建筑物的障碍。 尽可能考虑空间的允许程度。尽可能使用圆形风管; 4、将整个系统分段,每段标号。在流量、尺寸或形状有变化的地方必须分段处理; 5、根据选定的方法设计风管尺寸,计算系统压力损失,选择风机; 6、仔细规划整个系统。如果线路或安装有比较大的变化,应重新计算压力损失; 7、重新确定风管尺寸,使每个连接点的压力基本平衡; 8、分析系统的噪声水平,必要时安装消声器。
22

1、风机分类:

a 轴流式:通过改变通过叶轮的空气的速度提升静压。 三种形式:propeller, tubeaxial, vaneaxial b 离心式: 前倾式:主要依靠动压转换升压;后倾式:主要依靠离心力升压,效 Nhomakorabea比前倾式高。
23
前倾式风机
低转速 高流量 低静压 前倾 后倾 轻结构 在低静压区可以在喘振区工作 而没有大的振动 过载型风机
风管布置 走向 风道材料 所占空间 建筑美观
制冷效果
噪声
风管内空气速度
14
风管内空气流速的确定
若风道内空气流速大,则风道截面小,节省风道材料,少 占建筑空间。 但风速大,则系统阻力也大,需要风机的 压力高,消耗的功率也就多,而且可能导致噪声增大。如 果采用较小的风速, 则出现上述相反的情况。所以在风 速的取值上,必然有一个最经济的风速值。 根据经济比较,空调系统中的风速可如下采取:在一般空 调系统中,采用低风速;对高层建筑,因风道占用建筑空 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节省造价,一般采用较高风速.
风 管 设 计
1
风管设计
简介 风管阻力计算 风管管路设计计算 布风的基本概念
2
空气的参数
• • • • • • • • • 压力 Pa 温度 ℃ 含湿量 kg/kg干空气 相对湿度 % 速度 m/s 洁净度 级 密度 kg/m 流量 m /h 运动粘性系数 m /s
3 3 2
3
风管的作用
冷 风 风管 房 间

V V S S
24
后倾式风机

高转速 低流量 高静压 前倾 强结构 高效率 功率与RPM几乎平行
V
V S
S
后倾
25
空调房间的布风
送风口的气流形式 基本知识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送回风口的形式
在空调房间中,经过处理的空气由送风口进入房间,与室内 空气进行热质交换后, 经回风口排出. 空气的进出, 必然会引起 室内空气的流动, 而不同的空气流动状况有着不同的空调效果. 合理地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 使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 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舒适感觉或工艺要求。
11
测量全压
倾斜式压力计
12
动压测量
MANOMETER
PT
PT - PS =
PV
PS
13
风管的设计原则
运转 投 资
费用
大尺 寸
已知风量
1、考虑噪声、材料、能耗和安装空间的 条件下将风速确定在允许范围内; 2、避免风速、风向的陡变; 3、方形风管尽可能设计成正方形,高宽 比不得超过8:1,一般应控制在4:1范围 内; 方形风管当量直径的计算: dc=1.30(ab)0.625/ (a+b)0.25 4、采用光滑的风管材料; 5、安装时由于材料、安装连接方式等方 面的变化会导致实际阻力与设计阻力存在 差异,因此选用风扇和电机时应考虑一定 的安全系数; 6、避免风管与管道或其他建筑设施冲突。 不可避免时要采用平滑过渡,过渡段的长 径比要大于3。
19
等摩擦法
等摩擦法是假定风管系统的各个部位的摩擦损失相等。
因而风管的总阻力同风管的长度成正比。
原则
等摩擦系数的选取同风管内空气速度有 关。 一般取: 0.05“H2O/100’。 最大阻力为最长的风管阻力。 1. 管路及风管编号,标出各个管路的流量。
步骤
2. 确定等摩擦系数。
3. 计算或查表求风管尺寸和空气速度。 4. 计算风管压降。
28
18
速度法
速度法是首先给出各风管的速度。一般讲风机出口速度 最高,随着流动方向越来越小,到送风口速度最低。
原则
主风管速度:1000 - 1300 FPM 支风管速度 :600 - 900 FPM 速度随流动方向越来越小。 速度选取要合理。
步骤
1. 2. 3. 4. 管路及风管编号,标出各个管路的流量。 确定各个风管的速度。 计算或查表求风管尺寸。 查表求风管压降。
15
风道计算方法
计算风道系统的要点是首先要选定系统最不利的环路, • 一般即指最长或局部构件最多的分支管路; • 其次是根据风量和所选定的风 速,计算各管段 (指该环路) 的断面尺寸,并根据该尺寸求出各管段 阻力和系统总阻力, 根据总阻力选定风机; • 最后,按系统阻力平衡的原则,确定其余分支管路的管径,要 求各环路间的总阻力差别不 大于15%,在不能通过确定分支 管路管径达到阻力平衡要求时,则利用风门进行调节。
6
送风风管系统的分类
送风风管的几何形状
1. 主风管与支风管
辐射式
主风管与支风管
2. 辐射式
3. 周边环路式
周边环路式
7
送风口位置 :
1. 周边送风系统 2. 顶棚送风系统
与围护结构有关
3 . 内墙高端送风系统
风管材料 : 根据需要及当地建筑规范选用
1 .不锈钢板 2 . 镀锌钢板 3 . 涂塑钢板 4. 铝板 5. PVC 塑料板 6. 玻璃纤维增强型塑料板 7. 8. 9. 10. 玻璃钢板 柔性金属螺旋风管 水泥 石棉
16
风道阻力计算
直风道沿程阻力 风管尺
风道阻力
非直风道局部阻力 查表
弯头 分叉 伸缩
当量长度
装置 将弯管或其它非直管以一定的直管长度来表示, 使 它们的摩擦损失相等,此时直管的长度就称当量长 度。见表。
17
风道设计计算
速度法
设计方法
等摩擦法
静压复得法
选择原则,主要取决于风管的尺寸大小。小型风 管系统,如家庭、 小商店和小型办公室等,用 速度法。大型高压风管系统,主要用静压复得法。 中间大小的风管主要用等摩擦法。
8
风管系统阻力
空气分配系统或风管系统对于每个流量都存在一定的阻 力。 这个阻力是空气流经管道、送风口、调节风门、过 滤器和风机盘管等的压降总和。 风机必须克服这一阻力 才能保证一定的送风量。
3.5''
1.5“
2''
9
外部静压
外部静压 = 系统单元之外的压降总和。
机内静压
外部静压
10
静压测量
倾斜式压力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