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上清丸方解及用药交待

合集下载

开窍方之牛黄清心丸

开窍方之牛黄清心丸

牛黄清心丸【方源】:《痘疹世医心法》【组成】:牛黄0.75克,朱砂4.5克,黄莲15克,黄芩9克,山栀9克,郁金6克。

【用法】:共为细末,练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服2丸,日服3次,温开水化服。

小儿酌减。

【功效】: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主治】:温热内陷,热入心包,神昏谵语,身热,烦躁不安;小儿惊厥,痰涎壅盛,手足搐搦;痧疹火郁,烦躁不安;中风,痰火闭结,昏眩瘈疭,神昏窍闭,舌謇语涩等症。

【方解】:本方中牛黄甘寒,入心肝经,能清热解毒,熄风定惊,开窍祛痰,为凉开之主药,郁金行气开郁,凉血散瘀,可助牛黄以开窍醒神;黄芩、黄莲、栀子苦寒之品,可辅助牛黄清热解毒;朱砂重镇宁心,泻火解毒,可助牛黄以安神。

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开窍安神之功。

【按语】: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热传心包等症。

方用黄芩、黄莲、栀子等清热祛毒,配合郁金、牛黄、朱砂等化痰真心,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发热烦躁、神昏发搐、舌红脉数,为其辩证要点。

临床如见热毒重,用板蓝根、蒲公英、金银花、山栀、连翘等或黄莲解毒汤煎汤同服;心火盛,用莲子心、淡竹叶、朱灯芯、黄莲等或泻心汤煎汤并服。

痰热盛,用鲜竹沥1~2支(另冲)、贝母、全瓜蒌、制半夏、天竺黄、胆南星等贝母瓜蒌散煎汤并服。

本品属苦寒之剂,如患者热退神清,邪去正衰时,应中病即止,以免伤正败胃。

孕妇不宜服用。

本品在各地现也有用竹沥泛为药丸的,可增加清热化痰之功效。

【同名方】:1、《疡医大全》牛黄清心丸,由防风,胆南星、黄莲、雄黄、五味子、元参、天竺黄、茯苓、桔梗、茯神、当归、犀角、荆芥、珍珠、冰片、麝香、牛黄、轻粉、甘草构成。

功能清热解毒,祛痰散结。

主治肿塞疼痛,锁喉毒,有碍饮食者。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清心丸,本方由麦门冬、白芍药、黄芩、当归、防风、柴胡、白术、川芎、桔梗、茯苓、杏仁、神曲、炒蒲黄、人参、羚羊角、麝香、冰片、肉桂、炒大豆卷、炒阿胶、白蔹、炮姜、牛黄、犀角、雄黄、山药、金箔、甘草、大枣构成。

黄连上清胶囊说明书

黄连上清胶囊说明书

黄连上清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牛黄上清胶囊商品名称:牛黄上清胶囊【主要成份】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黄色至深棕色粉末;气芳香,味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规格型号】0.3g*12s*2板【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食物。

2.孕妇慎用。

3.不宜在服药期间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4.心律失常、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大便溏软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三天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7. 不宜与活菌制剂,如乳酶生、整肠生胶囊同服。

不宜与胃蛋白酶同服。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铝塑,12粒/板x2板/盒。

【有效期】24 月【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60013黄连上清片的制法以上十七味,大黄、白芷、黄连、石膏粉碎成细粉;连翘、荆芥穗、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清膏;其余旋覆花等十味用70%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

药渣再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清膏;合并三种清膏,浓缩至适量,与大黄等粉末混匀;或清膏喷雾干燥后,与大黄等粉末混匀;加入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干燥,喷入连翘等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牛黄上清片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牛黄上清片具体的用法用量是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

而且牛黄上清片适宜在饭前服用,但是大家要注意,因为牛黄上清片属于中成药,因此不能喝酒,忌食辛辣、生冷食物,雄鸡、鲤鱼、猪血。

中医解读牛黄清心丸的功效作用

中医解读牛黄清心丸的功效作用

中医解读牛黄清心丸的功效作用“牛黄清心丸”为清心解毒、祛风化痰之品,既能调和营卫气血,又能清心解热,配伍精妙、温凉协调、不寒不热、清中有补、补中有清。

无论虚实之人,体质强弱者,皆可服用。

从养生的角度讲,夏日最需要养心。

现在懂一点中医的人,家里都会常备着牛黄清心丸,觉得心里烦时就吃一丸。

那么。

牛黄清心丸是不是这种吃法,它究竟都有哪些疗效,用法用量有没有什么禁忌呢?作为家庭常备药,读懂它才能对症治疗,药到病除。

牛黄清心丸有三种目前市面上可见的牛黄清心丸有三种之多,其一为“同仁牛黄清心丸”,其二为“牛黄清心丸”。

其三为“万氏牛黄清心丸”,三者处方各异,功效也有所不同。

要说这牛黄清心丸的处方,可谓源远流长。

据中医学家考据,其前身最早为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中之薯预圆方,后经宋代名医调整加味,改名为牛黄清心圆。

进奉太医局试验有效,依方制药出售。

其处方收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清心圆方传至清代,又经太医院调整加减为大内使用的宫廷秘方,同仁堂清代御药房制时处方传入同仁堂,沿用至今。

“同仁牛黄清心丸”即为宫廷秘方的制法,目前依然属于国家保密处方。

没有“同仁”二字的牛黄清心丸则完全照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称为“局方牛黄清心丸”,处方已经公开,它集息风、降火、涤痰、化瘀、补虚于一体。

主次分明,攻补兼施,标本兼治。

而“万氏牛黄清心丸”的处方见于明代《痘疹世医心法》一书,由牛黄、朱砂、黄芩、山栀、郁金等组成,功用在于清热祛痰,镇静安神,以祛邪为主,没有补虚的成分。

可见,二者都叫“牛黄清心丸”,但是从组成到作用大相径庭。

因此“万氏牛黄清心丸”不推荐作为日常保健药品服用。

那么“同仁牛黄清心丸”与“牛黄清心丸”又有哪些区别呢?我们先来看看处方,“同仁牛黄清心丸”的处方由牛黄、当归、川芎、甘草、山药、黄芩、白芍、麦冬、白术(麸炒、蒲黄(炒)、阿胶、六神曲(麸炒)、茯苓、乌枣(去核)、人参、防风、干姜、柴胡、肉桂、白蔹、桔梗、大豆黄卷、苦杏仁(炒)、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冰片等27味药组成,亦有加金衣的,治疗重症。

古籍中的牛黄上清丸简介

古籍中的牛黄上清丸简介

古籍中的牛黄上清丸简介
牛黄上清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

牛黄上清丸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为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功效。

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牛黄上清丸的药典标准。

详见百科词条:牛黄上清丸[ 最后修订于2018/10/29 11:04:10 共350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牛黄上清丸如下:
下一页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

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牛黄上清丸的功能主治是

牛黄上清丸的功能主治是

牛黄上清丸的功能主治
功能
1.清热解毒
2.安神养心
3.补肾壮阳
4.健脾消食
主治
1.热淋涩痛:牛黄上清丸可以清热利尿,对于热淋涩痛症状具有显著的
缓解作用。

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这些症状常常伴随着尿道感染或者尿路结石。

牛黄上清丸能够清热解毒,促进尿液排出,有效舒缓这些症状。

2.红肿疮疡:牛黄上清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可以有效改善红肿疮疡
等皮肤症状。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减轻皮肤发炎的症状,并促进伤口愈合。

同时,牛黄上清丸还具有抗菌作用,可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扩散。

3.失眠多梦:牛黄上清丸具有安神养心的作用,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缓
解失眠多梦的症状。

它含有多种植物提取物,具有镇静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并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4.肾虚阳痿:牛黄上清丸可以补肾壮阳,对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等
男性性功能障碍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它能够补充肾脏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提高肾脏功能,增强性功能,提高性欲和性能力。

5.脾胃虚弱:牛黄上清丸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退
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它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食欲,增加营养摄入,改善身体机能。

总结:牛黄上清丸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养心、补肾壮阳和健脾消食的功能主治。

它适用于热淋涩痛、红肿疮疡、失眠多梦、肾虚阳痿和脾胃虚弱等症状。

使用牛黄上清丸时,请务必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进行合理用药。

牛黄上清丸的功能主治

牛黄上清丸的功能主治

牛黄上清丸的功能主治功能1.清热解毒:牛黄上清丸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它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炎症症状,提高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2.改善消化:牛黄上清丸对于胃肠道问题也有一定的疗效。

它可以缓解胃肠道炎症,减轻胃痛、腹痛等不适,促进食欲,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3.止血散瘀:牛黄上清丸具有止血散瘀的作用。

它可以减少出血,促进血管收缩,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血循环,减轻局部淤血。

4.抗菌抗病毒:牛黄上清丸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它可以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减少感染的风险,促进病情恢复。

5.抗炎消肿:牛黄上清丸可以有效减轻炎症症状,降低组织肿胀,促进组织修复,缓解疼痛。

6.调整免疫功能:牛黄上清丸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主治1.各种感染性疾病:牛黄上清丸对于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结膜炎等。

它可以抑制感染源并缓解症状,加速病情的好转。

2.热病烦渴:牛黄上清丸对于热病、烦渴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

它可以清热解毒,调节体温,缓解烦渴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3.肝胆疾病:牛黄上清丸对于肝胆疾病,如肝炎、胆囊炎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减轻炎症症状,改善肝胆功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4.结石症:牛黄上清丸对于结石症的辅助治疗效果较好。

它可以促进尿液的排泄,减少结石的形成和增长,缓解结石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5.外伤疾病:牛黄上清丸还可以用于外伤疾病的治疗,如淤血、瘀伤、跌打损伤等。

它可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促进瘀血的吸收和代谢,加速伤口的愈合。

使用方法•口服:每次3-5粒,每日2-3次。

•儿童用量:根据年龄和体重酌情调整剂量。

•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用药期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

4.请勿超量服用,遵医嘱使用。

牛黄类清热药你会用吗

牛黄类清热药你会用吗

牛黄类清热药你会用吗?生活实例小王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两天前感冒了,头痛、流浓鼻涕、咽喉肿痛,医生给他开了牛黄上清丸,说是要降降火。

两天后感冒好了。

趁着双休日,小王邀了几个朋友去吃火锅,热辣辣的,特别痛快。

可痛快之后,小王却患了口腔溃疡,牙龈也肿痛得厉害,大便干燥。

小王怀疑自己又上火了,就自行吃了牛黄上清丸,希望再降降火。

可吃了两天药,症状并没有缓解,小王有些纳闷,上次吃了牛黄上清丸,症状很快缓解了,可这次为什么效果不好呢?专家解读降火药有好多种,像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清火丸,这些药物虽然在组成及功效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也可以相互替代使用,但细微之处仍有一定差别。

降火药分别具有散风止痛和清热解毒两种功效,因此,治疗时需仔细辨证,结合降火药的特点,区别使用。

牛黄上清丸和黄连上清丸比较牛黄上清丸和黄连上清丸都含有解表中药,专于散风,治疗风火、风热引起的症状效果较好。

★牛黄上清丸功效和适应证:牛黄上清丸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宜于风热郁于上焦者,对风火赤眼、头晕目眩较为合适。

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齿龈炎,或见上述症状者亦可服用。

注意事项:老年体弱、大便溏薄者忌用。

牛黄上清丸含有牛黄,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故孕妇忌服。

★黄连上清丸功效和适应证:黄连上清丸具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上焦风热、头昏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

急性口腔炎、内耳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血管神经性头痛、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齿龈炎、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急性胃肠炎、痢疾等,或见上述症状者亦可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者慎用。

★两者区别:牛黄上清丸和黄连上清丸都具有散风止痛的作用,都偏于治疗上焦风热,但牛黄上清丸中的牛黄为寒凉极品,且本品所含冰片可开窍醒神,故而牛黄上清丸清热力较强、风热郁于上焦重症及伴有头昏等上火患者更为适用。

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

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

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关于《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牛黄上清丸自古以来被称作看病的灵丹妙药。

它针对许多病症均成效显著。

下边我们就看来一看牛黄上清丸的实际的作用。

牙龈药方特异牛黄丸2g 香薄荷30g 黄菊花40g 荆芥穗16g 白芍16g 羌活16g 山栀子50g 黄芩16g 黄柏10g 柴胡50g 黄连80g 莲翘50g 白芍16g 川芎50g 生地黄64g 橘梗16g 甘草10g 熟石膏80g 樟脑10g牙龈特性特异为淡褐色至深褐色的大蜜丸;气芬芳,味道微苦。

牙龈中药炮制特异以上十九味,除牛黄丸、樟脑外,其他香薄荷等十七味破碎成细粉;将牛黄丸、樟脑研细,与所述粉末状配研,筛粉,搅拌。

每100g粉末状加炼蜜120~130g做成大蜜丸,即得。

牙龈功效与作用特异清热利湿,散寒止疼。

用以头痛眩晕,眼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疼,排便燥结。

牙龈使用方法使用量特异内服,一次1丸,一日2次。

牙龈留意特异孕妇谨慎使用。

牙龈规格型号特异每丸重6g牙龈储藏特异密封性。

牙龈摘抄特异《中国药典》牙龈药方特异黄芩24克生石膏120克柴胡75克香薄荷45克莲子心60克白芍24克橘梗24克黄菊花60克羌活24克白芍24克川芎75克黄柏15克荆芥穗24克山栀子75克黄连120克甘草15克莲翘75克硃砂18克明雄黄18克牛黄丸3克樟脑15克牙龈制作方法特异涂药中硃砂、雄黄、牛黄丸、樟脑各自研细,黄芩等十七种药轧为超微粉,与上四味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蜡皮封固,昏暗干躁处储存。

牙龈功效与作用特异降火祛毒,快速消肿。

治三焦火盛,头痛眼赤,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大便不通畅。

牙龈使用方法使用量特异每服1丸,日服一至三次,温水送下。

牙龈留意特异孕妇禁服。

牙龈备注名称特异方以牛黄清心肝实火为君;配黄菊花、香薄荷、莲翘、荆芥穗、白芍、羌活、橘梗、甘草轻清上调,散风清热解毒为臣;佐以柴胡、黄芩、黄柏、山栀子微寒化湿,清热去火;加熟石膏清泻气分实热,樟脑辛凉散火,清眩利咽;又以黄连微寒泄下,清洗瘀热;白芍、川芎、生地黄清热凉血散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黄上清丸方解及用药交待
1.处方
2.方解
现代研究:白芷有镇痛作用,对治疗头痛具有良好的效果;黄芩有抗炎作用;黄连、黄柏有抗菌作用;大黄有泻下作用。

3.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
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4.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5.注意事项1)阴虚火旺所致的头痛、眩晕、牙痛、咽痛慎用。

2)老人、儿童、脾胃虚弱者慎用。

3)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6.不良反应据文献报道,有药疹、贫血及过敏性休克。

7.用药交待牛黄上清丸中含有石膏,石膏中硫酸钙(CaSO4•2H2O)含量≥95.0%,钙离子可影响诸多药物的吸收。

若与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联用时,服用时间至少间隔2小时。

8.中医术语三焦:中医将人体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