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姓名:班级:学号:所属学校:指导老师:时间:目录一、设计任务书2二、板的设计4三、次梁设计6四、主梁设计9五、结论16六、参考文献161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某三层工业仓库,层高由自己确定,标准层建筑平面如图所示,墙厚240mm,混凝土柱400×400mm。

房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该工程位于6度区,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之。

一、设计资料1.板底做15mm 厚石灰砂浆粉刷,板面为水磨石子楼面。

2.柱网尺寸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表1.1题号L1(mm)L2(mm)活载(kN/m2)56 7200 6900 8.0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钢(f y=300 N/m2),其余均采用HPB300钢(f y=270 N/m2).钢筋混凝土:25kN/m3 石灰砂浆:17kN/m3 水磨石子楼面:0.65kN/m24.该厂房无特殊要求,设计时为一类环境,楼梯位于楼盖外部的相邻部分。

二、设计成果设计成果为计算书和结构施工图两部分。

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2.1 计算书(计算内容)1.混凝土楼面板(梁)设计:包括板的布置、混凝土强度等级、板厚、板面标高、内力计算等。

可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板的内力。

计算板的正截面承载力。

2.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3.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4.格式及内容要求封面及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工程概况以及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主体工程的详细结构计算书;对所完成设计的小结;参考文献。

计算正确,书写工整,字体端正,简图及表格应按先后顺序统一编号。

计算书由封面、目录、正文及参考文献组成,正文应编页码。

一律用A4 纸书写或打印,并装订整齐。

2.2 施工图(图纸内容)1.结构施工图:结构设计说明;2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板的配筋图,比例1:100; 次梁、主梁配筋图(或剖面图),比例1:20 或1:40; 2. 图纸要求1)图纸上应有必要的结构设计说明,其内容一般为:钢筋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篇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心得各位同学:如何学习好《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基本内容,掌握好基本概念,迎接课程考试,争取好的成绩,是每位同学现在就应考虑的问题,机不可失,时不待我,希望大家引起重视,及时总结复习,投入全部的精力,做好考试准备,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以下是以往各届同学学习《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心得体会,或许对你有所启迪,供本届同学学习参考:同学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结构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掌握的程度决定了你以后的工作,简单的讲就是以后你参加工作就要用它来养活你!我从已毕业的师兄那里了解到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用得最多的知识就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虽然做设计的要靠经验的积累,但是如果基本知识没有学好并且理解它你怎样去积累呢,所以学好它对自己有莫大的好处!下面我谈谈在上学期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心得,跟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大家都知道混凝土结构课程一共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设计原理,主要是讨论一些基本构件,比如梁、板、柱等等。

这部分内容讨论材料的性能、计算原理、构件(如受弯,受剪、受压、受拉和受扭等构件)的计算方法和配筋构造。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其本质现象并注意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给我一个最深的印象就是你在做每一道题时你都可以在课本找到相应的例子,不过如果你不去正确理解它而是照抄照搬的话十有八九你会出错。

结构设计要遵循规范来做,如果你不仔细考虑题目所给的条件去正确的应用公式,去考虑公式的适用性,那么你做出来的设计将会是豆腐渣工程。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的公式特别多,那些公式你不用浪费时间去记住它,因为只要你认认真真的去做老师布置的每一道习题而不要去抄别人的作业那么隔一段时间后你就能记住了。

那些公式在做题的过程中都会重复的使用。

另外,在讨论每个构件时每一章的前面都会画出构件的应力图,正确的理解构件应力图受力状态很重要,因为只要你理解了构件的受力状态很多基本公式都可以自己推导出来。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引言本文档旨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提供指导。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建筑物的承重结构设计与施工。

本文档将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步骤一:确定项目要求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项目要求。

这包括设计载荷、结构形式、建筑尺寸等方面的要求。

合理的项目要求是设计成功的基础。

步骤二:选择结构形式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梁柱结构和板柱结构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步骤三:计算结构荷载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时,需要计算结构荷载。

结构荷载包括永久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等。

合理计算结构荷载,可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步骤四:设计结构尺寸与配筋根据结构荷载和项目要求,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配筋。

尺寸设计包括梁、柱和板等构件的尺寸确定。

配筋设计包括计算和布置梁、柱和板等构件的钢筋。

合理的结构尺寸和配筋设计可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步骤五:绘制结构施工图纸完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配筋设计后,需要绘制结构施工图纸。

结构施工图纸是施工单位进行实际施工的依据。

在绘制结构施工图纸时,要注意详细标注构件尺寸、配筋要求和施工要点等内容。

结论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理的步骤和要点,可以设计出稳定、安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文档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以上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简要指南,具体设计步骤和要点需根据具体项目进行调整和补充。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 使学生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设计原理及构造要求;3. 引导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设计软件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3.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规范、标准图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树立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 结构类型及特点-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2.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受力分析及内力计算- 承载力计算与验算- 构造要求及抗震设计3. 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 混凝土梁、板的设计- 柱、墙的设计- 基础设计4.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及工艺流程- 钢筋制作与安装- 模板工程与混凝土浇筑-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5.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简支梁设计实例- 框架结构设计实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6.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应用- 软件操作方法与技巧- 工程案例分析与操作实践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涵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及软件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doc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doc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doc【 1】一:引言本文档是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完整版。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好等优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学习该结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将培养出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深入了解和设计能力。

二:设计要求1. 结构功能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包括承载力、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2. 构造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采用适当的构造形式,确保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三:设计步骤及细化1. 结构荷载的计算和分析根据建筑物用途、规模和设计要求,计算和分析各种荷载情况,包括常规荷载、零陷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2. 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根据结构的地理条件、建筑使用要求和构造要求,确定设计参数,包括截面形状、钢筋配筋等。

3. 结构荷载传递路径设计设计结构的荷载传递路径,确保荷载从上部传递到基础,包括楼板、墙体和柱子的设计。

4. 结构构造形式的确定根据结构的要求和具体情况,确定结构的构造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5. 结构分析和验算对设计参数和结构构造进行分析和验算,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1.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2. 结构设计图纸3. 相关参考文献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是我国建筑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主要涉及建筑工程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相关责任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2. 结构设计规范:指我国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注释:《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是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规范,包括了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计算方法和验算要求等。

【 2】一:绪论本文档是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完整版。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特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数学教材第四章《几何图形》中的第三节《三角形》。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了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分类。

具体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及三个角的特性;三角形的三条边的特性;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及三个角的特性,能够识别和判断各种类型的三角形。

2.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三条边的特性,能够运用这些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判断和应用。

4. 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理解勾股定理,并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角形三条边的特性和勾股定理的应用。

2.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三角板、直尺、圆规。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一把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三角形,如窗户、桌子、书本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三角形。

2. 讲解三角形定义: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向学生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及三个角的特性。

3. 探究三角形边长特性:让学生用尺子测量手中的三角形,记录下三边的长度,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边长的特性。

4.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5. 直角三角形性质及勾股定理:讲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关于三角形的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的定义及三个角的特性。

2. 三角形的三条边的特性。

3.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4.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三角形,若是,指出其类型。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引言本文档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详细文档模板,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二、背景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方法对于工程师和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三、设计要求1. 结构荷载分析:对待设计的建筑进行荷载分析,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2. 结构方案设计:根据结构荷载分析结果,确定合适的结构方案,包括结构的布局和梁柱的尺寸等。

3. 结构计算:对结构的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计算,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4. 钢筋设计:根据结构计算的结果,进行钢筋设计,确定合适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

5. 结构施工图设计:根据结构计算和钢筋设计结果,进行结构施工图的设计,包括梁柱的标高尺寸、断面尺寸和钢筋标注等。

四、设计步骤1. 结构荷载分析1.1 确定建筑的使用类别和荷载标准1.2 计算永久荷载1.3 计算可变荷载1.4 计算地震荷载2. 结构方案设计2.1 确定结构的布局2.2 设计梁柱尺寸2.3 设计板梁尺寸2.4 设计楼层板厚度3. 结构计算3.1 计算梁的弯矩和剪力3.2 计算柱的轴力和剪力3.3 计算板的弯矩和剪力4. 钢筋设计4.1 确定钢筋的规格和数量4.2 设计钢筋的布置方式4.3 校核钢筋的受拉承载力和受压承载力5. 结构施工图设计5.1 设计梁柱的标高尺寸5.2 设计断面尺寸5.3 设计钢筋标注五、结论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课程设计,我深入了解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了相关的计算和施工图设计技巧。

【扩展内容】1、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结构荷载分析表格- 结构方案设计图纸- 结构计算结果表格- 钢筋设计计算表格- 结构施工图纸2、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永久荷载:指建筑物固定不变的自重和地基的荷载。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学习中心:专业:年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一、项目概况合福客专板厂厂房的四周外墙均为350mm 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赤300mm ×300mm,柱高为4.5米.楼盖面层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梁侧抹灰做法:15mm 厚混合砂浆抹灰荷载参数楼面活荷载: γ=6.0KN/m 3;水泥砂浆容重: γ=20KN/m 3;钢筋混凝土容重: γ=25KN/m 3;混合砂浆容重: γ=17KN/m 3;恒载分项系数: γG =1.2活载分项系数: γQ =1.3(因工业厂房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 2)建筑材料混凝土:C25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板及梁内的其他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建筑尺寸LB=33m ×18m二、单向板结构设计1 、 板的设计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板的mm mm l l 2000660022=≈3.3>3,宜按单向板设计,本设计按单向板设计,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h=80mm >40200041=l =50mm, 次梁截面高度取h=500mm >150066152=l =440mm, 截面宽度b=200mm.2、 次梁的设计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主梁的梁高=650mm >120060123=l =500mm,梁宽b=250mm. 荷载恒荷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3.29KN/m 2×2.0m=6.68KN/m次梁自重 1.2×25KN/m 3×0.2m ×(0.5m-0.08m)=2.52KN/m梁侧抹灰 mKN g m KN m m m KN /36.9/26.02)08.05.0(015.0/171.23==⨯-⨯⨯⨯ 活载设计值由板传来合计 mKN q g m KN m m KN q /96.24/6.152/8.72=+=⨯= 3、主梁的设计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柱高H=4.5m ,设柱截面尺寸为300mm ×300mm荷载恒荷载设计值由次梁传来 9.36KN/m ×6.6m=61.78KN主梁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1.2×25KN/m 3×0.25m ×(0.65m-0.08m)×2.0m=8.55KN侧梁抹灰(折算为集中荷载)KNG KN m m m m KN 717.02.02)08.056.0(015.0/171.23==⨯⨯-⨯⨯⨯ 活载设计值由次梁传来合计 KNQ G KN m m KN Q 1741036.6/6.152=+=⨯= 三、心得体会经过学习和查找资料完成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通过学习,对所学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使我对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更深的见解;对以后的业务水平更加熟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教育学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整体式单向板肋梁厂房单向板设计1 基本情况本章需简单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厂房的尺寸,板的布置情况等等内容。

1、工程概况某某高新园区科技园某小区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住宅小区采用砖混结构,楼盖要求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墙厚370mm,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400⨯。

mm mm2、设计资料(1)楼板平面尺寸为19.833⨯,如下图所示:m m图2.1 楼板平面图(2)楼盖做法详图及荷载图2.2 楼盖做法详图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7kN/m2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板底及梁用20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γ=17kN/m3楼盖自重即为钢筋混凝土容重,γ=25KN/m3④恒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工业厂房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⑤材料选用混凝土:C25钢筋: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2 单向板结构设计2.1 板的设计2.1.1 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8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 kN/m 2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 0.02×20=0.4 kN/m 2 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 0.02×17=0.34 kN/m 2 小计 2.74 kN/m 2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7 kN/m 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工业厂房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 2,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荷载总计算值:①q=G γk g +ϕQ γk q =1.2×2.74+0.7×1.3×7=9.658kN/m 2②q=G γk g +Q γk q =1.2×2.74+1.3×7=12.388kN/m 2由于②>①,所以取②q=12.388kN/m 2,近似取q=12kN/m 22.1.2 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 ×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0l =n l +h/2=2200-100-120+80/2=2020mm<1.025n l =2030mm ,取0l =2020mm 中间跨0l =n l =2200-200=200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图2.5 板计算简图2.1.3 内力计算板厚 h=100mm , 次梁 b ×h=220mm ×450mm计算跨度:边跨 L 01=Ln+h/2=3000-120-220/2+100/2=2820mm L 01= Ln+a/2=3000-220/2-120+120/2=2830mm 选其中较小者L01=2820mm 中跨 L02=Ln=3000-220=2780mm 跨度差(L 01-L02)/L02=(2820-2780)/2780=1.4%<10% 故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查表可知,板的弯矩系数m a 分别为:边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1;中跨中,1/16;中间支座,-1/14。

故1M =-B M =(g+q )20l /11=9.2×202.2/11=3.34kN ·mc M =-(g+q )201l /14=-9.2×20.2/14=-2.57kN ·m 3M =2M =(g+q )201l /16=9.2×20.2/16=2.25kN ·m这是对端区单向板而言的,对于中间区格单向板,其c M 和2M 应乘以0.8,c M =0.8×-2.57=-2.06kN ·m ;2M =0.8×2.25=1.80kN ·m 2.1.4 配筋计算板的配筋计算只需按钢筋混凝土正截面强度计算,不需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取a=25,b=1000mm ,h=100mm ,h0=h-a=100-25=75mm fc=12.5N/mm 2,fy=210N/mm 2 板的配筋计算表:s A /bh=246/(1000×80)=0.308%,此值大于0.45t f /y f =0.45×1.43/210=0.306%,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

2.2 次梁的设计2.2.1 荷载永久荷载设计值板传来永久荷载 3.522×2.2=7.81kN/m次梁自重 0.2×(0.5-0.08)×25×1.2=2.52kN/m 次梁粉刷 0.02×(0.5-0.08)×2×17×1.2=0.34kN/m 小计 g=10.67kN/m可变荷载设计值 q=5.6×2.2=12.32kN/m 荷载总设计值 g+q=22.99kN/m 2.2.2 计算简图次梁支承在主梁或墙上,其支座按不动铰支座考虑,次梁按多跨连续梁计算。

次梁所受荷载为板传来的荷载和自重,也是均布何在。

计算板传来的荷载时,取次梁相连跨度一半作为次梁的受荷宽度。

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50mm 。

主梁截面为300mm ×650mm 。

计算跨度:边跨 o l =n l +a/2=6600-120-300/2+240/2=6450mm<1.025n l =6488mm ,故取o l =6450mm中间跨 o l =n l =6600-300=630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次梁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图2.6 次梁计算简图2.2.3 内力计算跨度差(L01-L02)/L02×100%=(6475-6350)/6350×100%=1.97%<10%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次梁弯矩计算表(M=αmbpL02)如表2-3截面边跨中第一支座中间跨中中间内支座αmb1/11 -1/11 1/16 -1/14L o(mm) 6475 6475 6350 6350M(kN/m) 84.69 -84.69 56.00 -64.00截面A R B L B R C L C Rαvb0.45 0.60 0.55 0.55 0.55 L n(mm) 6355 6355 6350 6350 6350 V(kN) 63.55 84.73 77.61 77.61 77.612.2.4 配筋计算次梁应根据所求的内力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的配筋计算。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考虑,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考虑;在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当荷载、跨度较小时,一般仅配置箍筋。

否则,还需设置弯起钢筋。

(1)次梁正截面抗弯计算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为边跨 bf'=L01/3=6475/3=2158 mm<b+Sn=220+(3000-120-125)=2975 mm 中跨 bf'=L02/3=6350/3=2117 mm< b+Sn=220+2780=3000 mmhf'=100 mm,h=450 mm,a=35 mm, h0=450-35=415 mmfc bf'hf'(h0- hf'/2)=12.5×2117×100×(415-100/2)×10-6=965.88 kN·m γd M=1.2×84.69=101.63 kN·mfc bf'hf'(h0- hf'/2)> γd M ,故次梁跨中截面均按第一类T形截面计算,支座处按矩形截面计算。

b=220 mm fc=12.5 N/mm2 fy=310N/mm2正截面抗弯计算表:表2-4 正截面抗弯计算表(2)次梁斜截面抗剪配筋计算hw/b=(h0- hf')/b=(415-100)/220=1.432<41/γd(0.25fcbh0)=1/1.2×0.25×12.5×220×415=237.76kN>Vmax=84.73 kN 满足截面尺寸要求。

斜截面抗剪计算表:表2-5 斜截面抗剪计算表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 均小于0.35;s A /bh=421.1/(200×500)=0.42%,此值大于0.45t f /y f =0.45×1.43/300=0.21%,满足最小配筋率。

2.3 主梁的设计2.3.1 荷载为了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次梁传来的永久荷载 10.67×6.6=70.42kN主梁自重(含粉刷) [(0.65-0.08)×0.3×2.2×25+0.02×(0.65-0.08)×2×2.2×17)]×1.2=12.31kN永久荷载设计值 G=70.42+12.31=82.73kN 取G=83kN 可变荷载设计值 Q=12.31×6.6=81.31kN 取Q=81kN 2.3.2 计算简图当主梁支承在砖柱(墙)上时,其支座按铰支座考虑;当主梁与钢筋混凝土柱整体现浇时,若梁柱的线刚度比大于5,则主梁支座也可视为不动铰支座(否则简化为框架),主梁按连续梁计算。

主梁承受次梁传下的荷载以及主梁自重。

次梁传下的荷载是集中荷载,取主梁相邻跨度一半2作为主梁的受荷宽度,主梁的自重可简化为集中荷载计算。

主梁按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370mm ,中间支承在400mm ×400mm 的混凝土柱上,其计算跨度边跨 n l =6600-200-120=6280mm 因0.025n l =157mm <a/2=185mm ,取0l =1.025n l +b/2=1.025×6280+400/2=6637mm 近似取0l =6640mm 中跨 0l =6600mm 主梁的计算简图如下:图2.7 主梁计算简图2.3.3 内力计算内力计算原则当求连续梁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除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左右两边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

当求某支座最大(绝对值)负弯矩时,除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

当求某跨跨内最大(绝对值)负弯矩时,则该跨不布置活荷载,而在左右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

求某支座截面最大剪力时,活荷载布置与求该截面最大负弯矩时相同。

(1)弯矩设计值弯矩M=1k G 0l +2k Q 0l 式中系数1k 、2k 查表得到m ax ,1M =0.244×83×6.64+0.289×81×6.64=134.47+155.44=289.91kN ·m m ax ,B M =-0.267×83×6.64-0.311×81×6.64=-147.15-167.27=-314.42kN ·m max ,2M =0.067×83×6.60+0.200×81×6.64=36.70+107.57=144.27kN ·m(2)剪力设计值剪力V=3k G+4k Q 式中系数3k 、4k 查表得到m ax ,A V =0.733×83+0.866×81=60.84+70.15=130.99kNm ax ,Bl V =-1.267×83-1.311×81=-105.16-106.19=-211.35kNm ax ,Br V =1.0×83+1.222×81=83+98.98=181.98kN2.3.4 配筋计算主梁应根据所求的内力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的配筋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