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型太阳集热器的瞬时效率曲线的统一性分析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盖板的研究现状分析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盖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技术、光电转化技术 等领域。例如,有些研究者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盖板材料中,以提高其光电转化效 率和保温性能;有些研究者则盖板的光电转化性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国外研究者还对盖板的制造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究如何提高生 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一、研究背景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主要由吸热板、隔热层和外壳等组成,其中吸热板是集 热器的核心部分,用于吸收太阳辐射能。而盖板则位于吸热板上方,主要作用是 减少热损失、提高集热效率。在太阳能热水系统中,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使用 可以大大降低能耗,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热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已经得到了 广泛的研究。然而,由于太阳能的间断性和不稳定性,这两种技术仍存在一些问 题和局限性。例如,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效率不高,热水系统的存储和分配问题等。
因此,本次演示将提出一些研究问题和假设,旨在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太阳 能的利用效率。
本次演示的研究方法将包括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首先,我们将对热管平板 式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找出已有研究的 不足和局限性。然后,我们将设计实验,通过实际测试和分析,探究这两种技术 的性能和应用情
国内对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盖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结构和优化设计等 方面。在材料方面,研究者们主要盖板的保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 等。例如,有些研究者将高保温材料应用于盖板中,以提高其保温性能;有些研 究者则盖板的抗老化性能,探究不同材料的老化速度和机理。
在结构方面,国内研究者主要对盖板的形状、尺寸和构造等进行研究。例如, 通过对盖板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减小集热器表面温度差异,从而提高集热效率。 此外,有些研究者还盖板的通风性能,以保证集热器在多云天气下仍能正常工作。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_陈洁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一般由吸热板、 透明盖板、 保温层和外壳四部分组成。 吸热板是吸收太阳辐射能 并向传热工质传递热量的部件, 为使集热器最大限度 地吸收太阳辐射能, 在吸热板上覆盖有选择性吸收涂 层; 为保护吸热板, 在平板型集热器的上表面覆盖透 明盖板; 保温层是集热器中抑制吸热板通过传导向周 围环境散热的部件; 外壳是集热器中保护及固定吸热 板、 透明盖板和保温层的部件, 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 度, 有较好的密封性及耐腐蚀性。
228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4 年
型材料的盖板: 中空塑胶盖板, 并已经市场化应用。 透明盖板的结构参数是影响其热性能的又一因
素。 透明盖板的层数分为单层和双层, 绝大多数情 况下采用单层盖板, 只有在工作温度较高或气温较 低的地区才使用双层盖板, 一般极少采用三层或三 层以上的透明盖板, 因为随着层数增多, 热损失降 低, 但同时太阳透射比也大幅降低。 透明盖板与吸 热板之间的距离参数将影响其换热, 因此相关领域 的学者也对此展开研究, 试图获得提高热效率的最 佳间距值, 一般该距离应大于20mm。 3.1.4 外部因素
因素, 而τ与α则是决定于集热器自身的内部因素; 总
热损系数UL表征集热器向外界散失热量的能力, 与热 损失能量成正比。
2.2 热性能的评价指标
工程上一般采用瞬时效率来评价平板型集热器的
热性能, 瞬时效率η是指在稳态 (或准稳态) 条件下,
集热器传热工质在规定时段内输出的能量与入射在集
热器上的太阳辐照能量的比值, 故其计算式为 [1]:
一种高效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试验研究001

文章编号:025420096(2001)022*******一种高效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试验研究Ξ李戬洪,江 晴(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510070)摘 要:性能良好的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空调的关键设备之一。
广东省江门市太阳能空调系统采用了一种高效的平板集热器,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增加了一块聚碳酸脂(PC )透明隔热板。
本研究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了一种高效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技术方案,并测定了瞬时效率曲线,其热损系数仅为2190W/(m 2・℃)。
关键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热效率中图分类号:TK 512 文献标识码:A0 引 言我国太阳热水器近年来发展迅速,至1998年底,已有近2000万m 2的太阳热水器投入使用,1997年全国太阳热水器的年产量将近350万m 2,其中平板型热水器约占45%,真空管热水器约占30%[1]。
太阳热水器的应用主要是提供生活热水,但在夏天由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太阳热水器产热水量大、温度高,所产的高温热水往往用不完。
这种情况在南方每年大约有6~8个月时间,在北方也有4~6个月。
利用这些用不完的热水来实现制冷空调是一个更加理想的方案。
为了证明太阳能空调应用的可行性,我们在广东省江门市建成了我国首座大型实用性太阳能空调系统,并于1998年6月投入运行[2]。
该系统以500m 2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为600m 2的办公楼提供空调。
江门太阳能空调系统取得成功,不仅证明了利用太阳热水器实现制冷空调的可行性,技术上使普通的太阳热水系统与太阳能空调系统“接轨”,同时还开辟了太阳热水器一个更新、更广的应用领域。
性能良好的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空调的关键技术设备之一。
目前成熟的太阳能集热器主要有平板集热器、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和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
平板集热器以其简单价廉和安装方便在全世界都获得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南方也占主导地位。
但平板集热器在高温段热效率偏低,表面热损大,用于太阳能空调还不够理想。
新能源技术及应用第二节

36
将吸热板与透明盖层之间的空间抽成真空,存在两个 将吸热板与透明盖层之间的空间抽成真空,存在两个 困难: 困难: 1m2的透明盖板上将有 的透明盖板上将有10000Kg左右的压力; 左右的压力; 左右的压力 气密性达不到要求。 气密性达不到要求。 先把内玻璃管外表面, 先把内玻璃管外表面,利用真空镀膜机沉积选择性吸 收膜,再把内管与外管之间抽真空, 收膜,再把内管与外管之间抽真空,这样就消除了对 辐射与传导造成的热损,使总热损降到最低。 流、辐射与传导造成的热损,使总热损降到最低。这 就是研发与应用真空集热管的基本思路。 就是研发与应用真空集热管的基本思路。将许多根玻 璃真空管用联箱予以连接, 璃真空管用联箱予以连接,就可以做成另一类型的太 真空管太阳集热器。 阳集热器 ― 真空管太阳集热器。
37
人们研制出内管与外管间抽真空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 人们研制出内管与外管间抽真空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 全玻璃真空集热管
Al-N/Al(铝 Al-N/Al(铝 氮铝) 氮铝)选择 性吸收涂层
吸收真空管运行 时产生的气体, 时产生的气体, 保持管内真空度
38
•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产品质量的好坏,与选用的玻璃材料、真空性能和 选择性吸收膜有重要关系。 • ( l )玻璃。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所用的玻璃应具有透光性能好,热稳 定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低,耐热冲击性能好,机械强度较高,抗化学侵蚀 性较好,适合于加工的特点。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硼硅玻璃 3 . 3 是生产制造真空集热管的首选材料。其热膨胀系数为 3 . 3 *10-6/ ℃ , 玻璃中的氧化铁含量为 0 . 5 %以下,耐热温差大于 200 ℃ ,强度高。 • ( 2 )真空度。确保真空集热管的真空度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使用 年限的重要指标。集热管内的气体压强很低,常用真空度来描述,管内气 体压强越低,说明真空度越高。国际上常用单位是 Pa (帕)。 根据国家 标准规定,集热管的真空度应小于或等于 5*10-2Pa。要使集热管内长期 保持较高的真空度,还必须在排气台排气时对玻璃真空集热管进行较高温 度与较长时间的保温烘烤,以消除管内水汽及其他气体。此外,在真空集 热管内还放置了钡一钦吸气剂,它蒸散在抽真空封口一端的管壳内表面上, 像镜面一样,能在运行时吸收集热管内释放出的微量气体,以保持管内的 真空度。一旦银白色的镜面消失,则说明该真空集热管的真空度受到破坏, 管子也就报废。
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能效评估与改进

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能效评估与改进陆尧杰,潘涛复旦大学指导老师:俞熹摘要:近年来,随着能源价格不断攀升,太阳能产品日益受到人们青睐。
目前家用太阳能设备中最常见的是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基本被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占据。
但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造价相比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来说非常高昂,若能将平板式太阳能系统应用于家庭用户,其低廉的成本将有利于产品更广泛的应用,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本实验将通过测量平板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效率及热损,来探讨影响其效率的因素,并给出一些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在家庭应用中的建议。
一.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基本原理如图为太阳能集热板的结构(1-吸热板与管道;2-玻璃盖板;3-隔热层与反光板;4-铝合金外壳)吸热板为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最主要部件,通过各种焊接等方法与管道紧密结合,它的表面涂有选择性吸收图层,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转换成热能。
太阳能集热板的管道一般由集管和排管组成,集管为吸热板上下两条较粗的水管,若干根排管并联在集管之间,排管通过焊接、热碾压等方式与吸热板紧密相接以获得无结合热阻的效果,传热工质(一般为水)在排管中时被吸热板加热。
影响平板效率的因素有很多:选择性图层的吸收效率、管道与吸热板的导热性能、玻璃盖板的太阳光透过率、隔热层的保温性能等。
从吸热原理来看,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与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对于太阳光的吸收效率相差无几(都是通过选择性图层来实现),而目前真空管集热器的优势主要在于其真空玻璃的保温性能较好,因此体现出更高的总效率。
二.实验仪器本实验的所有仪器均为自行购买和搭建。
主要仪器有:测量用具:1. 照度计TES泰仕1332A 测量范围0~20000LUX/FC2. 温度计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与变送模块范围0~150。
C,0~10V输出3. usb-1208fs数据采集卡,计算机及相关软件4. 学生电源太阳能热水系统:1.自制水箱:买1个容积45升左右的长方形塑料箱,在箱子表面开洞以接管道(3小洞插入温度计,3个大洞分别为冷水出口、热水进口及放水口)2.球阀2个:用于控制水箱与集热板之间水循环的开闭3.束接、PVC管道与接口、胶水、生料带等管道用品若干4.太阳能集热板(导师提供)下图为整个热水系统的设计图:水箱俯视图1-1号温度计;2-2号温度计;3-球阀;4-上循环管道(热水);5-下循环管道(冷水)太阳能集热板有4个出水口,其中两个封死。
真空管型集热器与平板型集热器效率分析

Papersechnical 论文论述T5T y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太阳能科研所刘桂永真空管型集热器平板型集热器效率分析现阶段我国太阳能集热器主要有平板集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两种,很多人认为真空管内抽真空,所以防冻性能好,热效率高;高硼硅特硬玻璃3.3硬度大、表面光洁度高,不易结垢。
而平板集热器则热效率低、易结垢、易冻坏。
然而事实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
本文如下阐述和计算主要参考的国家标准有:G B/T 4271-2007《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试验方法》;G B/T 17581-2007《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G B /T 6424-2007《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G B /T 19141-2003《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 B 12936.2-91《太阳能热利用术语第二部分》。
1基于国标规定对比分析真空管型集热器与平板型集热器的瞬时效率①无反射器的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瞬时效率截距根据国标GB/T 17581规定不低于0.62,此处取0.62;总热损系数不大于3.0W/(m 2℃),此处取3.0W/(m 2℃);以此得出无反射器真空管集热器的瞬时效率曲线如图1:图1真空管集热器瞬时效率曲线(GB/T 17581)依据G B T ,集热器采光面积计算方法如下:图2GB/T 4271规定的集热器采光面积计算方法②根据国标G B/T 6424规定,平板型集热器的瞬时效率截距不低于0.72,总热损系数不大于6.0W/(m 2℃),以此得出的瞬时效率曲线如图3:图3平板集热器瞬时效率曲线(GB/T 6424)③根据国标GB/T 6424和G B/T 17581规定,平板型集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的瞬时效率截距对比曲线如图4:图4平板集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瞬时效率对比曲线小结:交叉点纵坐标数值为5,横坐标数值约为3;也就是说,当(-)/G=0.0317时,两种集热器瞬时效率相等,试验中G 的大小为700W ±50W ,则:(ti -ta )=0.0317×700=22.19℃。
平板型集热器性能实验及改进措施

沫隔热 材料 因其 具 有无数 的封 闭小空 气泡 而 限制 了热 的流 动 . 隔 热 优 良的泡沫 材 料 的 R值 可 以 故
介 质 的流道 . 不 一定都 呈平板 形 状 。 并 ]
接近静 止空 气 的 R值 。
1 平板 型 集 热 器 的结 构
平 板型集 热 器 的基 本组 成部 分 : 吸热 板 : ① 平
得 的有用 功率 Q m , 7 = c△ T
式 中应 使用 与平 均工作 介 质温 度 相对 应 的 c , 值 。若 m 由体积 流量 测 得则 密度 应 由流量 计 中的
碳酸酯 板 , 透过 率 为 08 。 其 .9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5期
图 1 平 板 集 热 器
流和辐 射 向周 围环境 散热 。③ 与吸 热板 相连 接 的
通过循 环 流体 的管路 :流 体循 环 系统将 吸热 板 吸 收 的热 量传 走 ,许 多集热 器 的结构 将 它与 吸热 板
3 平 板 集 热 器 性 能检 测 实 验
f) 验条 件 。在 实验 期 问 , 热 器 采光 口上 1实 集
2 本 实验 研 究 的 平 板 集 热 器
本 实验 所用 的集 热板 如 图 1 示 。 所
( ) 明盖 板 为聚碳 酸酯 板 , 板具 有 透光 性 1透 该
能优 异 , 出的隔 热保 温性 能 以及 抗 冲击 强度 高 、 突
质轻 、 难燃 等优 点 。本 实验所 选用 的是 3f 的聚 l i m
点蚀。
工作 介质 ( 液体 或气 体 ) 的热 能 。平 板 型集 热器 是 吸热 体 表 面 基 本 上 为 平 板 形 状 的非 聚 光 型集 热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参数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参数1. 引言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热水供应、采暖和发电等领域。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主要设备之一,具有简单、可靠、经济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技术参数,包括外形尺寸、工作温度、热效率等方面。
2. 外形尺寸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平板组成,每个平板的外形尺寸决定了集热器的总体尺寸。
一般来说,平板的尺寸越大,集热面积越大,吸收太阳能的能力也越强。
常见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尺寸为2米×1米,也有一些更大的尺寸可达到4米×2米。
此外,集热器的厚度一般在5毫米至10毫米之间。
3. 工作温度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温度取决于太阳能的辐射强度和集热器的热损失。
一般来说,集热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在50摄氏度至80摄氏度之间。
在较低的温度下,集热器的热效率较高,但较高的温度有助于提高热水供应和采暖的效果。
4. 热效率热效率是衡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集热器从太阳能辐射中吸收到的热量与太阳能辐射总量之间的比例。
一般来说,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效率在60%至80%之间。
热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能辐射强度、集热器的材料和结构、工作温度等。
5. 光热转换效率光热转换效率是指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热能的效率。
它表示集热器从太阳能辐射中吸收到的能量与太阳能辐射总能量之间的比例。
一般来说,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光热转换效率在50%至70%之间。
光热转换效率受到集热器的材料、光学特性和表面处理等因素的影响。
6. 热损失热损失是指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传导、对流和辐射等途径损失的热量。
热损失会降低集热器的热效率,影响其性能。
为了减少热损失,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通常采用具有较好绝热性能的材料,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此外,集热器的表面通常采用具有较低辐射率的材料,如黑色涂层,以减少辐射热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板型太阳集热器瞬时效率曲线的统一性分析第25卷第4期2007年8月可再生能骤RenewableEnergyResourcesV o1.25NO.4Aug.2007平板型太阳集热器瞬时效率曲线的统一性分析别玉,胡明辅,郭丽(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方程和对应的效率曲线是判断集热器热性能的重要依据,前人分别用3个不同方程和3条不同曲线定量地描述了集热器效率.文章阐释了3条曲线的异同点,并提出将3条太阳热水器瞬时效率曲线统一起来的具体解决办法.关键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效率曲线;效率方程;统一分析中图分类号:TK5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5292(2007)04—0018-03…』一l-●-?●1●--●-Unitiedanalysis0ninstantetllclencyCUrVesOtflat...platesolarcollectorBIEYu.HUMing—fu.GU0Li (FacultyofChemicalEngineering,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 logy,Kunming650224,China)Abstract:Thermalpropertiesoffiat-platesolarcollectoralealwaysjudgedbyits efficiencye’quationsandcurves.Asforthisproblem,therehavebeenquitedetailedderivatio nandconclu?sions.Scholarsusedthreedifferentequationsandcurvestodescribethequantity ofefficiency,however,thereisrareunifiedanalysisamongthethree.Therefore,manyreaders areapttobeconfusedwithsomerelativeconcepts.Asaresult,thispaperanalysesthesimilari tyanddifferenceofthecurves,andpresentsapracticablesolutionaswel1.Keywords:fiat—platesolarcollector;efficiencycurve;efficiencyequation;un ifiedanalysis0引言评定太阳集热器性能的重要依据是其瞬时效率方程,它全面地描述了集热器的结构,流体参数以及太阳辐射与环境条件对集热性能的影响,是集热器优化设计和合理运行的理论基础,也是太阳能热利用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国外对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短期和长期热性能的评估作了很多探索,其中最早的是经典HWWB研究进程【ll’1闭.Hottel和Woertz在1942年分析了相关的能量平衡方程,有用收益和各种损失,并首次引人了效率因子的概念;Hottel和Whillier于1958年进一步提出了平均效率与()/G的线性关系(为集热器工质的平均温度或进口温度,为环境温度);1959年Bliss对方程中3种效率因子进行了深人的研究,使效率方程进一步简化.国内外各类太阳能热利用专着也对太阳集热器效率作了进一步分析,提出3个不同形式的效率方程和与之对应的3条效率曲线.这3条效率曲线均为一次曲线,它们的斜率和截距各不相同,致使读者在理解,计算和设计时很容易混淆,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统一性分析.1瞬时效率方程的推导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稳定状态下,集热器在规定时段内输出的有用能量等于同一时段内入射在集热器上的太阳辐照量减去集热器对周围环境散失的能量.04=Q—a(1)又知QA=AG(袱)(2)QL=A(tp--ta)(3)将式(2),(3)代人(1)得:au=AG(他)-AUL(t:ta)(4)据集热器效率定义知7=0/AG,将式(4)代人得=()e_-UL(tp-ta)/G(a)由于吸热板温度不易测定,而进出口温度较容易测定,故引人集热器效率因子F,其物理意收稿日期:2006—08—28.作者简介:别玉(1984一),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技术与工程.E—mail:bieyujuli@163.conl?18?别玉.等平板型太阳集热器瞬时效率曲线的统一性分析义是集热器实际输出的能量与假定整个吸热板处于工质平均温度时输出的能量之比:F=[G(Ta)一UL(to—fa)】/【G(Ta)o-UL(fa)J(5)将F代人方程(a)可得到效率方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rl=F,『()e__uL(tm-ta)/G](b)方程(b)中管板集热器平均温度可以测定.但其随太阳辐照度变化.不易控制,只有进口温度ti相对稳定,故引入热转移因子.的物理意义是集热器实际输出的能量与假定整个吸热板处于工质进口温度时输出的能量之比:,1G—(Ta)ta(6)R..A[.一(fj一)]将代人方程(a)可得到效率方程的第3种表达形式:叼=‘R【(Ta).一(ti—ta)/GJ(C)将平板集热器效率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图形表示.可得到瞬时效率曲线.其中纵坐标表示瞬时效率,横坐标表示集热器工作温度(,或ti)和环境温度的差值与太阳辐照度之比.也称为归一化温度,用表示.效率曲线即为叼一的关系曲线,若假定集热器总热损系数为常数,则效率曲线为一直线.3种形式的效率方程对应的效率曲线分别如图1(a),(b),(c)所示:(t.-t)/G(tm-t)/G(tl-t)/G图13种形式的集热器效率曲线Fig.1Threeformsofcollectorefficiencycurves2方程的统一显然.3个方程对效率的定义及能量守恒定律是一致的,只是有用能量Q分别用,和t3种工作温度表示,从而造成了方程形式上的差异.由于引入和F2个因子,使这3种表达式均符合能量守恒的基础.因此在理论上是相等的.Qu=AG(“rot)-A(tp-)=AFR【G()e__(fi一)1=AF【G(Ta)一uL()】可见,3个方程实质上是统一的.3曲线的统一3.1基本分析前文已介绍,效率曲线在为常数的情况下为一条直线.直线方程最重要的特征是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对此,文献[3卜[7]有如下基本分析.①效率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值表示集热器可获得的最大效率,用叼.表示,此时归一化温度= 0,集热器散热损失Q~-=o.3条曲线对应的叼.值分别为(),F(),FR(似),由于I>F>FR,显然(Ta).>F(Ta)~FR()..②效率曲线的斜率值表示集热器总热损系数的大小.3条曲线的斜率值分别为,F,,且UL>FUL>FRUL.③效率曲线在横轴上的截距值表示集热器可达到的最高温度,此时散热损失最大.集热器效率为零.将叼=0代人效率方程知:(一t.)/G=(tm—ta)/ G=(ti—ta)/G,这表明该时刻tp=tm=ti,所以3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值相等.3.2统一性分析上述基本分析容易让读者产生一点疑问:针对某一具体情况.集热器的最大效率和总热损系数有3个不等的值,这与实际是不符合的.计算时究竟应该采用哪一个呢?不难发现.产生这个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归一化温度的混用,3个不等的式子用一个量表示了.为示区别,将含有,和ti的归一化温度分别用.,,来表示,效率曲线分别变成了叼一,一,一i的关系曲线.而且,丁,Ti自身又有一定关系,即/(to—ta),T/(),i/(tl—ta).由此可见,3条效率曲线反映的是一个量和其它3个不同量间的关系,自然会有形式上的不同,而且三者斜率和截距有一定关系.3.2.1零效率由效率方程可知,3条曲线取得r/=0的对应条件分别:(tp—ta)/G=()/;(一ta)/G=(Ta)/;(f=f—ta)/G=(Ta>/集热器效率为零时,工质进口温度已等于板温,不再吸收热量,导致工质从进口到出口温度没有改变,3个温度值相差为零,即fi.实际中当集热器烤晒较长时间后,零效率现象就会出现. 可见,3条曲线-O=0的情况,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19?可再生能源是统一的.3.2.2总热损系数3条曲线的斜率分别表示效率叼随归一化温度,,的变化率,即dr//dT*p,drl/dT,drlldT*i.总热损系数是以为基准求得出的,所以只有直线(a)的斜率(即当变化时,效率叼的改变量)才能真正代表总热损系数.直线(b),(c)的倾斜度较小,这是因为实际上总有(ti-ta)/G<~(tm-ta)/G<.(to—tD/a,当i和变化一个单位时,.D还未改变一个单位,导致叼的变化也较,J,,即drl/dT’f≤d叼/d≤d叼/d.p.直线(b),(c)的斜率分别为F和,这正好和FRUL>FUL>UL的关系吻合.3.2-3最大效率3条曲线取得最大效率的条件分别为,t~=ta,ti=t~,而这3个条件不可能同时成立.只要r/>0,平板温度都会高于工质的平均温度,平均温度会高于进口温度.即当r/>0时必有to>t~>ti.在正常情况下,也应有≥.当时,(一)<(f)<0.可见图2中(b),(c)所示直线需向横轴负半轴延伸,直到to=ta为止,(b),(c)所示的2条曲线达到的最大效率值与图(a)中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相等.集热器在板温与环境温度相等()时达到统一的最大效率.如图2所示,此时热损为零.1l,\.(a)(b)(c)图2集热器效率曲线的统一Fig.2Uniformshapeofcollectorefficiencycurves3-3叼一曲线的绘制由以上分析可知,叼一关系曲线最能直接反映集热器的特性参数.但是,在实际测量中更容易得到,叼一i关系曲线.为了更确切而方便地描述集热器性能,可以先作出叼一i曲线,在原坐标系中将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值除以只与集热器自身设计参数有关的,保持横轴上截距不变.连接曲线与横轴,纵轴的两个交点,即得叼一关系曲线(图2),就可以更准确地分析传热参数.?20?4结论平板太阳集热器3个效率方程及曲线只是在形式上存在差异,实质上是互相关联而统一的.第一种形式完全贴近理论计算.但在实际测试中获得该曲线不方便;后两个效率方程引入了相关因子,更侧重实际应用.但对效率因子的计算比较繁杂.由于对不同结构的平板集热器效率因子的计算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计算公式及图表,因此本文提出的统一解决方法是可行的.符号表A采光面积.m2:G太阳辐照度,W?m之;QU集热器在规定时间内输出的有用能量,W;Q同一时段内入射在集热器上的太阳辐照能量, W;QL同一时段内集热器对周围环境散失的能量,W; ,tm,ti,集热器吸热板温度,平均温度,进口温度,出口温度.℃:,集热器效率因子,热转移因子(无量纲)具有均匀吸热体温度的集热器总热损系数,W/ (K?m2);r归一化温度,K/(m?W);()有效透过一吸收积.参考文献:[1]BLISSRRW.Thederivationofseveralplateefficiency factorusefulinthedesignofflat-platesolar—heat collectors[J].SolarEnergy,1959(3):55-62.[2]HOTI’ELHC,WHILLIEERA.Evaluationofflat—plate collectorperformance[C].In:Trans.oftheConferenceon theUseofSolarEnergy,UniversityofArizonaPress, Tucson.AZ,1958(2):74—104.[3]DUFFIEJA,BECKMANWA.SolarEnergyThermal Processes[M].NewYork:JohnWiley&Sons.1974.f4]达菲,贝克曼,葛新石.太阳能一热能转换过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5]喜文华,魏一康,张兰英.太阳能实用工程技术[M].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6]罗运俊,何梓年,王长贵.太阳能利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张鹤飞,俞金娣.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计算机模拟[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