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广场 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手册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手册摘要:1.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手册概述2.海绵城市的概念与意义3.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与策略4.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技术与方法5.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6.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推广与应用正文:【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手册概述】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手册是一本关于如何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实现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南。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像海绵一样的弹性和恢复能力。
通过采用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手册为城市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环保的和具有生态价值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策略、技术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海绵城市的概念与意义】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旨在提高城市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
传统城市建设通常采用“以排为主”的方式,即通过建设排水系统将雨水迅速排离城市。
而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城市内涝、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相比之下,海绵城市采用“以蓄为主”的方式,通过构建一系列绿色基础设施,如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实现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
这样既能缓解城市水问题,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与策略】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综合性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建筑、交通、绿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实现整体协调。
2.生态优先原则:设计应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为基础,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
3.可持续性原则:设计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4.人本原则:设计应满足居民需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具体策略方面,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湿地公园、屋顶花园等绿色设施,实现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
2.透水铺装材料:使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材料,提高路面的透水性能,减少雨水径流。
3.建筑绿化:在建筑设计中加入绿化元素,如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等,提高建筑的生态效益。
海绵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海绵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一、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概述1.1 目标与原则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应遵循“全流域治理、多元复合、生态保护、灾害防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目标是通过改善城市水系统,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城市在面对极端气候事件时的抗灾能力,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1.2 手段与策略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应注重通过生态水系恢复重塑城市水文循环,强化城市的雨水资源化利用,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提高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等措施,提高城市水管理效率。
1.3 实施路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应采用系统工程思维,结合城市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城市更新、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方面,全面推进城市空间功能重塑。
二、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内容和实施要点2.1 生态水系恢复通过对城市的水系进行规划和设计,恢复城市自然溪流、湿地、水塘等自然水体和绿色生态系统,打造多样化的城市水体景观,提高城市景观、生态和环境质量。
2.2 雨水资源化利用通过对城市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储存、利用和净化等处理,形成完善的城市雨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雨水径流对城市水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2.3 低影响开发技术在城市新建和更新改造项目中,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减少建设对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2.4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绿色屋顶、生态廊道、生态岛等绿色景观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城市内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调控和适应能力。
2.5 建设防洪排涝设施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减少城市水灾风险,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三、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实施路径和途径3.1 政策引导加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贯彻执行,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政策法律保障。
小广场-海绵城市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概述:北太路为城市主干道路,本次升级改造长度约为4.605公里,建设范围包括机动车道(加铺沥青、优化交通标志标线、更换恻平石),慢行系统(人行道铺装、非机动车道铺装、盲道、无障碍等),城市家具(照明灯杆美化、人行导向设施,人行栏杆、垃圾桶、装饰井盖、公交站及候车亭等),植物绿化(中央绿化带、路侧绿化带),建筑立面(建筑侧墙美化等)及小广场等。
现状设施简介:北太路现状道路有1.5m宽侧绿化带及2.5πΓ4m宽中央绿化带,道路两侧绿化退缩带基本被建筑或工厂占据,无海绵改造空间。
小广场为荒地,可按海绵城市要求进行设计。
2、设计依据>《北太路升级改造及三个园区标志工程项目建议书》(2017.12)>《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2017年6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10月)›《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3、设计原则>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水文状态,尽量减少开发建设区域的不透水表面积;>尽量充分利用入渗能力,延长径流时间,减轻开发魅设行为对原有水文状态的冲击:>与景现原来相结合,在处理雨水的同时,提供良好的景观价值。
>以最小的改动范围、工程投资达到最优的海绵城市改造方案落实。
4、设计要求根据《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2017年6月),白云区新建或改造道路广场类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65%,北太路及景观标志广场位于01-07-01分区,该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77%.本工程以较产值作为控制目标进行设计,其余要求如下:(1)新建或改造后的雨水径流量不超过建设前的雨水径流量;(2)新建或改造后的综合径流系数一般按不超过0.5遂行控制:(3)新建或改造后的道路或广场,透水铺装率面积的比例不小于50%:(4)新建或改造后的道路或广场,下沉式绿地率的比例不小于45%本工程海绵城市设计范围包括北太路及三个园区标志广场,其中北太路绿化带宽度有限,难以进行海端化改造,故本次北太路升级改造工程建议不做海绵城市设计。
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任务书

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为加快提升北海经济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发展战略高度,海绵城市建设成为成为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随着我区水系贯通工程项目的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成为我区城市排水防涝,改善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方式,特此我局组织开展《北海新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项目范围本次规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区域规划纲要,编制范围为北海经济开发区行政区范围,总面积52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262.73平方公里;第二个层次为北海新城中心区域控制性规划,总面积为31平方公里。
三、设计期限近期规划2017年至2020年远期规划2021年至2030年四、规划内容1、案例借鉴结合我区沿海水位高,盐碱度高的实际情况,选取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优秀海绵城市建设案例,总结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先进经验,对于低影响开发模式及技术的应用条件及效能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为我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和时间借鉴。
2.现状调研及评估对于我区河渠水系,湿地、湖泊、滨水岸线等水体生态现状、气候及降水规律、城市水文进行系统调研和分析。
具体包括地形地质地貌特点、河道、水系、湖泊水质(主要污染物、污染区段等)、水资源情况(水资源总量、地表与地下径流、人均水资源情况、供需矛盾问题)、降雨特征(降水频率、降水水质、暴雨强度等)。
对水体生态环境、人工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城市竖向、低洼地、市政管网、园林绿地等建设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上述自然与人工条件,通过建立模型,对于不同降雨条件下城区降雨径流进行模拟,评估北海新城海绵城市存在的优势、劣势及风险,对选择降低影响开发模式及设施种类提供支撑。
3.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指标根据城市水生态自然现状评估及人工模拟评价情况,结合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要求,明确海绵城市近、远期目标。
结合降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内涝风险控制要求等,确定区域及北海新城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如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目标),以及绿地率、城市防洪排涝标准等指标。
海绵城市广场 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海绵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要求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强调海绵城市建设的要点,广场雨水运用的创新及模式的建造。
设计内容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二、成果要求一草要求:着重对题目的理解与地形、环境、文化的分析,从构思入手,注重创新,完成基本平面草图;二草要求:调整一草不足之处,在一草设计基础上进行深入方案设计,绘制立面、透视草图;三草要求: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可进行尺规作图,绘制规整平面图、透视图,并上色,也可电脑做)2.1景观设计方案成型1、总平面图(比例自定)2、规划设计的结构分析图(比例自定)a.规划结构解析图:应全面明确地表达规划的基本构思,用地功能关系和社区构成等,以及规划基地及周边的功能关系、交通关系和空间关系等。
b.海绵城市建设理论模型分析图:技术路线模型图c.景观空间形态解析图:(包括景观功能分析图、景观节点分析图)应明确表现规划的空间系统、景观结构,以及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关系等。
3、景观详细设计(包括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1:100或1:200)至少选择2处重要节点进行详细设计。
4、植物配置总图5、地面铺装设计图6、小品、公共设施等设计7、1:50主要道路断面图8、景观效果图若干9、整体鸟瞰图或整体透视图10、设计说明11、图纸规格:A2或A3绘图纸或水彩纸,硫酸纸(亦可电脑出图)12、表现方式:钢笔线条为主,适当辅以色彩表现。
每套图应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有封面设计(包括以下信息: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课程名称)。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手册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手册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手册是一个指导城市景观设计师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技术要求的手册。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手册中的关键元素:
1. 海绵城市概述:该部分介绍了海绵城市概念的背景,以及为什么需要将景观设计纳入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2. 目标和原则:详细说明了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遵循的目标和原则,如水再生利用、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水源保护等。
3. 景观规划和设计指南:包括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以确保城市景观能够更好地适应海绵城市的要求。
4. 绿色基础设施设计:详细说明了如何将绿色基础设施纳入城市景观设计中,例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雨水收集系统等。
5. 水资源管理:介绍了如何合理利用城市的水资源、收集和处理雨水以及减少洪水风险的技术和方法。
6. 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保护和恢复城市的生态系统,包括湿地保护、植物多样性保护等。
7. 可持续运营和管理:介绍了如何在海绵城市的景观设计中考虑运营和管理的因素,以确保设计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益。
8. 成本效益分析和评估:说明了如何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评估,以确保景观设计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手册是一个综合性的指南,提供了关于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技术和实践经验,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应对海绵城市的挑战和机遇。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其中,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规划设计措施,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个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案。
一、规划目标本次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是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具体目标包括: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 75%以上,即通过自然和人工措施,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雨水外排总量不超过开发前的 75%。
2、雨水资源利用率达到 20%以上,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城市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景观补水等。
3、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 50%以上,通过雨水的净化处理,减少雨水携带的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
4、城市内涝防治标准达到 50 年一遇,有效降低内涝发生的频率和危害。
二、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生态本底,保护和修复城市原有水生态系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和生态措施解决雨水排放和利用问题。
2、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水资源状况等因素,制定适合本地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避免生搬硬套。
3、统筹规划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排水防涝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园林绿地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实现多规合一。
4、安全为重在保障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避免因过度追求雨水的资源化利用而影响城市的防洪安全。
三、规划区域概况本次规划的区域位于_____市_____区,总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
该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地形起伏较小,土壤类型以壤土和黏土为主,年平均降雨量为_____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任务书_2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能熟练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按期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功能和空间布局合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突出创新;图面表达完整;设计说明条理清晰、文字通顺;能真实准确地表达设计思维过程和设计理念。
二、项目概况
基地选自南方某城市广场,设计面积约2900平方米。
场地地势平坦,南面为商业区,其他三面均为城市道路,且西临城市河流。
在商业区内有地下停车场。
基地主要为购物者及周边居民提供休憩、交流、娱乐及观赏城市江景等的场所。
三、图纸大小要求
A1 841mm*594mm钢笔淡彩,排版美观饱满。
四、图纸内容
1、平面图1: 200 ;能够明确表达软质景观、硬质景观;各功能分区表达清晰,包括构筑物、座椅、植物等的表现。
2、剖立面图至少2个;标注主要景点。
能够表达出场地的竖向变化,丰富景观视觉效果。
3、整体鸟瞰图1个。
4、局部效果至少3个。
5、分析图若干,如景观分析图、功能分析图、竖向分析图等;比例自定。
6、地面铺装形式及材料处理方案。
7、对图纸进行整体排版,设计说明200字左右。
附:基地现状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强调海绵城市建设的要点,广场雨水运用的创新及模式的建造。
设计内容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二、成果要求
一草要求:着重对题目的理解与地形、环境、文化的分析,从构思入手,注重创新,完成基本平面草图;
二草要求:调整一草不足之处,在一草设计基础上进行深入方案设计,绘制立面、透视草图;
三草要求: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可进行尺规作图,绘制规整平面图、透视图,并上色,也可电脑做)
2.1景观设计方案成型
1、总平面图(比例自定)
2、规划设计的结构分析图(比例自定)
a.规划结构解析图:应全面明确地表达规划的基本构思,用地功能关系和社区构成等,以及规划基地及周边的功能关系、交通关系和空间关系等。
b.海绵城市建设理论模型分析图:技术路线模型图
c.景观空间形态解析图:(包括景观功能分析图、景观节点分析图)应明确表现规划的空间系统、景观结构,以及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关系等。
3、景观详细设计(包括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1:100或1:200)至少选择2处重要节点进行详细设计。
4、植物配置总图
5、地面铺装设计图
6、小品、公共设施等设计
7、1:50主要道路断面图
8、景观效果图若干
9、整体鸟瞰图或整体透视图
10、设计说明
11、图纸规格:A2或A3绘图纸或水彩纸,硫酸纸(亦可电脑出图)
12、表现方式:钢笔线条为主,适当辅以色彩表现。
每套图应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有封面设计(包括以下信息: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课程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