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机制砂以及沙中的石粉

合集下载

机制砂与石粉砂含泥量和含粉量的鉴识和牵制

机制砂与石粉砂含泥量和含粉量的鉴识和牵制

机制砂与石粉砂含泥量与含粉量的判别与管教机制砂和老黎民通常叫的石粉砂有什么鉴识,机制砂含粉量若何算计。

一样平常等于颗粒形状的分歧,好的机制砂多为立方体形态,石粉针状含量较高,含粉量依据国家砂检测标准检测就行算石粉含量。

天然砂是含泥量。

机制砂的界说:经除土处置,由机器割据,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

但不搜罗软质岩石,风化岩石的颗粒。

石粉砂是加工碎石时经筛分后剩下的粒径小于5毫米的全体物质的整体。

石粉经除土处置筛分后也能够作为机制砂运用。

通常机制砂就是含粉量,砂子就是含泥量。

机制砂是石粉含量超标照旧含泥量超标呢?怎样管束呢?机制砂中的0.075妹妹下列的颗粒是石粉照旧泥粉要根据亚甲蓝溶液测定MB值MB值<1.4则鉴定以石粉为主反之则判定以泥粉为主机制砂中的泥粉或是石粉起原是山石破碎时分带入的一样平常要经由源头控制1制砂机制砂时抉择好的材质不克不及决议含土壤较大2荡涤机制砂时要加强荡涤省得净化3运输时要防范二次净化機制砂和老公民通常叫的石粉砂有什麼區別,機制砂含粉量如何計算。

一样平常便是顆粒形狀的差別,好的機制砂多為立方體形狀,石粉針狀含量較高,含粉量按照國傢砂檢測標準檢測就行算石粉含量。

天然砂是含泥量。

機制砂的定義:經除土處理,由機械割据,篩分制成的粒徑小於4.75妹妹的巖石顆粒。

但不采集軟質巖石,風化巖石的顆粒。

石粉砂是加工碎石時經篩分後剩下的粒徑小於5毫米的全体物質的總體。

石粉經除土處理篩分後也可以作為機制砂运用。

通常機制砂即是含粉量,砂子便是含泥量。

機制砂是石粉含量超標還是含泥量超標呢?怎麼控制呢?機制砂中的0.075mm下列的顆粒是石粉還是泥粉要根據亞甲藍溶液測定MB值MB值<1.4則断定以石粉為主反之則断定以泥粉為主機制砂中的泥粉大要石粉來源是山石碎裂時候帶入的一般要通過源頭管制1制砂機制砂時選擇好的材質不能選擇含泥土較大2清洗機制砂時要加強清洗免得传染3運輸時要避免二次沾染本文由:制沙机洗沙机抽沙船/整理搜集DDNETORDONG。

石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分析

石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分析

石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分析作者:甘嘉玲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7期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对于混凝土的需求量不断扩增,使得机制砂等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石粉是混凝土制作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对于砂浆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了石粉在机制砂中的作用进行简述,并针对石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进行试验,为做补充,还研究了废石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石粉在混凝土中的性能影响进行延伸。

关键词:石粉;砂浆;性能;影响1、石粉在机制砂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作用机制砂含有的石粉弥补了天然河砂中细粒含量偏小的缺陷,填补了混凝土骨架之间的空隙,另外,石灰岩类石粉中的碳酸盐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Ca(OH)2、水化铝酸盐发生反应,形成水化碳铝酸盐,使得水泥混凝土的空隙率减少,并阻止钙矾石向单硫型的水化硫铝酸钙转化,改善机制砂混凝土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强度。

机制砂中的石粉使得砂浆的保水性增强、泌水减少,从而减少自由水在界面上聚集,因而有利于浆―集料界面的改善。

此外,当混凝土硬化后,被石粉吸收的水分会慢慢释放,用于补偿混凝土后期水化用水,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但石粉含量过量会影响混凝土集料的颗粒级配,反而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

在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中,石粉浆体的存在弥补了机制砂表面粗糙的缺点,有利于减少机制砂与碎石之间的摩擦,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但石粉的含量有一个限制,超过限制后,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单位混凝土的粉体含量会明显增加,导致需水量增加,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

机制砂中的石粉在水泥水化反应中起晶核作用,诱导水泥的水化产物析晶,加速水泥水化并参加水泥的水化反应。

2、石粉对砂浆性能影响试验2.1 试验方法及原材料通过对比试验分别测定掺加石粉和不掺加石粉两种情况下,砌筑砂浆拌合物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试件的力学指标。

试验依据:GB/T14684-2001《建筑用砂》、JGJ/T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98-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机制砂石粉含量计算

机制砂石粉含量计算

机制砂石粉含量计算
机制砂石粉含量计算是指根据混凝土中机制砂、石和石粉的质量比例,计算出机制砂石粉(即粗骨料)在混凝土总质量中的占比。

这个计算过程通常是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进行的。

机制砂、石和石粉是混凝土中的三种主要的粗骨料。

机制砂是指通过机械破碎或冲击产生的颗粒状物料,石是指通过人工或自然方式采集并经过加工的岩石,石粉是指石的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颗粒小于5毫米的碎石。

这三种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的质量比例会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

具体来说,机制砂石粉含量计算需要先确定混凝土中机制砂、石和石粉的质量比例,然后再根据这个比例计算出机制砂石粉在混凝土总质量中的占比。

例如,如果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机制砂、石和石粉的质量比例为3:2:1,混凝土的总质量为1000千克,那么机制砂石粉的总质量就是3+2+1=6千克,机制砂石粉含量就是6/1000=0.006,或者表示为0.6%。

需要注意的是,机制砂石粉含量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粗骨料的吸水率和容重等参数,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其他要求。

机制砂最佳石粉含量的技术总结

机制砂最佳石粉含量的技术总结

机制砂最佳石粉含量的技术总结【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的发展,建筑行业的主材-河砂日趋匮乏,国家加强对环保治理及水土流失的防治,限制了河砂的开采,机制砂成了唯一的替代品。

由于是通过机械加工而成,石粉含量也随机波动,直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稳定。

业内人士都在致力研究石粉对混凝土的影响,目前仅处在探索阶段。

【关键字】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1.引言由于国家限制了天然河砂的开采,机制砂已成为我国建设用砂的主要来源。

就地取材,现场加工,有效利用了碎石加工的副产物,节省了大量的成本,有利于环保。

但由于其产地及加工工艺不同,导致机制砂的质量参差不齐,石粉含量随投料状况及加工工艺而变化,降粉除尘设备各异,使用效果不径相同,导致混凝土性能不稳定,TB10424-201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强度等级≥C50、C30~C45、<C30混凝土中石粉含量的上限作出了明确规定,分别是≤5.0%、≤7.0%、≤10.0%,即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对石粉含量的控制越严格。

在实际应用中凝土强度等级C30~C45的混凝土石粉含量8%左右其拌合物性能和工作性能最佳,现就宜兴铁路项目机制砂混凝土使用情况做技术总结。

一、石粉含量的定义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叫石粉含量。

其吸附性指标通过亚甲蓝试验的MB值来判定,石粉的亚甲蓝MB值不会随石粉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亚甲蓝MB值随着泥粉含量增加而增加,因此通过检测亚甲蓝MB值来分析机制砂细粒中膨胀性粘土的含量,来判定机制砂石粉的质量。

TB10424-201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机制砂石粉含量和MB值的技术要求附表:二、石粉应用的误区行业内有专家把没有活性的石粉作为胶凝材料(美其名曰叫矿粉,而混凝土中矿粉是指磨细矿渣粉),居然出了一个《石粉混凝土》规范就忽悠石粉是胶凝材料。

至今被行业人士唾弃。

石粉在混凝土中作用机理填充、包裹作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石粉,混凝土包裹性较好,密实性更好使得强度不降低,这不代表石粉有活性(当然纳米级超细石粉除外);另外混凝土体系中含有一定量石粉(不超过10%),对混凝土是可行的,同时还要考虑石粉中泥的含量。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118论文/THESIS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冯喜雄张茂林秦龙飞(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100022)摘要:受生产工艺及母岩种类等影响,机制砂在生产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量的石粉。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具有显著影响,使得石粉含量的测定方法成为机制砂混凝土生产中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本文对现行规范中评价机制砂石粉含量的MB值指标测定方法的误差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机制砂;石粉含量;测定方法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巨大,优质河砂资源日趋匮乏,且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开采的河砂资源越来越少,机制砂成为代替河砂的主要材料。

机制砂是由开采所得岩石经过机械破碎筛分而制成的砂,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资源丰富、质量可控且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对于河砂缺乏的山区,采用机制砂更具有经济性。

受石材强度、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机制砂会产生一定量并小于75gm的石粉颗粒。

相关研究表明,过量的石粉不仅会使机制砂制备的混凝土拌合物存在和易性差的问题,还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以及收缩徐变等长期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基于此,MB值作为定性评价机制砂石粉含量的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但常用的标准如《建设用砂》(GB/ T14684-2011)以及《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中测定MB值的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对当前标准中机制砂石粉含量测定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基于改进规范的不足之处和石粉吸附性能的定性测量石粉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梳理,为实际工程中机制砂石粉含量的测定工作提供指导。

二、规范中MB值的测定方法及评价(一)规范中MB值的测定方法我国《建设用砂》(GB/T14684-2011)标准,以及《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采用MB值对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进行量测,该测定方法简述如下:按照规程标准中的各项操作要求,将机制砂缩分约400g 制成试样,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2.36m m的颗粒。

水泥砂浆中用石粉代替砂石的问题

水泥砂浆中用石粉代替砂石的问题

水泥砂浆中用石粉代替砂石的问题
石粉一般是在石材加工过程中形成的附属物,颗粒直径较小,甚至达到50微米以下。

一般在收集过程中会混入泥土等杂质。

过细的石粉在混凝土中会在砂石表面形成附着层,影响水泥浆与砂石的粘结,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微裂缝增加。

水泥砂浆中用石粉代替砂石,由于骨料过细,易产生收缩裂缝。

此外,由于含泥量等杂物难以控制,砂浆强度难以得到保证。

但粒径适中、杂质含量少的石粉,在混凝土中能起到填充孔隙的作用,不仅可以加快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也能改善混凝土的围观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砌筑用的水泥砂浆,如果加入石粉,塌落度降低,影响施工操作效率。

由此可见,无论是水泥砂浆,还是混凝土,在粒径适中的条件下的确可以提高材料强度,但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其粒径过小,杂质含量复杂且不稳定,在建筑材料中应慎用,确有采用必要时,应仔细研究其配比,除应对试块强度检测外,还应对其和易性、塌落度及收缩裂缝等各项指标进行控制。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2011年05月13日人工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量的石粉.一些人将人工砂混凝土的大用水量归咎于石粉,认为石粉对混凝土是有害的,其实这是错误的。

人工砂尖锐的颗粒形状对混凝土和砂浆的和易性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和砂浆的和易性很差,而适量石粉的存在便弥补了这一缺陷。

我们应该改进对石粉的认识,更好地利用其配制良好的混凝土和砂浆。

石粉的定义标准石粉的定义是:加工前经除土处理,加工后形成粒径小于75μm,其矿物质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物质。

GB/T14648—1993将0。

08mm以下颗粒含量划分为“泥",这一方法用于天然砂尚可,石粉的粒径虽然小于0。

08mm,但是石粉与天然砂中的泥成分不同,粒径分布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天然砂中的泥土对混凝土和砂浆是有害的,必须控制其含量,而适量的石粉对混凝土和砂浆是有利的,人工砂在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或多或少会掺入泥土,而这又是目测和传统含泥量检测所不能区分的,国外许多国家都用亚甲蓝实验评定黏土成分含量,我国新标准中也特别规定了测人工砂石粉含量必须先进行亚甲蓝MB值的检验或快速检验,这样就避免了因人工砂石粉泥土含量过高而给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带来的负作用。

干法机制砂中石粉的作用机理混凝土中若存在大量的孔隙,这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抗冻、抗渗等方面是不利的.石粉不具有活性,但是石粉的粒径一般在75μm以下,从而具有微集料填充效果。

在人工砂混凝土中,石粉填充了其中的孔隙,可以较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特征,改善浆--集料界面结构。

资料表明,石粉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晶核作用,诱导水泥的水化产物析晶,加速水泥水化,并参加水泥的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碳铝酸钙,并阻止钙矾石向单硫型的水化硫铝酸钙转化.而粒径在0。

08mm以下的石粉可以与水泥熟料生成水化碳铝酸钙,从而导致混凝土晶相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提高水泥水化产物的结晶化程度,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使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得以改进。

机制砂和石粉的正确使用

机制砂和石粉的正确使用
• 人工砂MB值受细粉中SiO2和Al2O3含量的影响, 即人工砂MB值与高岭土类矿物含量有关系。
• 石粉的细度对其MB值没有影响。
• 不同地区人工砂MB值不能完全反映出细粉的含 量和矿物成分,要想限制人工砂中粘土类物质 的含量需要用石粉含量和MB值两个指标共同控 制。
第21页/共48页
几个相关问题的讨论—石 粉
钙质河卵石粉 0.25 0.5 0.6 0.75 0.75 1 1
硅质石粉 0.25 1 1.25 1.5 1.75 1.75 2
钙质山砂石粉 0.25 0.5 0.5 0.5 0.5 0.5 0.75
名称
矿物种类及含量(%)
石英 钾长石 斜长石 方解石 白云石 粘土矿物
钙质河卵石粉 4.0 2.3
0.5 197 220 55.5 60.5 0.107 2.86
70.3
1.08
1.0 185 160 54.5 50.2 0.113 3.21
65.3
1.2
1.5 175 125 52 48.7 0.127 4.35
55.7
3.59
2.0 172 — 50 — 0.140 5.62
48.6
5.78
第18页/共48页
几个相关问题的讨论—石 粉
•不同种类石粉含量与MB值的关系
石粉含量(%) 0 5 10 15 20 25 30
钙质河卵石粉 0.25 0.5 0.6 0.75 0.75 1 1
硅质石粉 0.25 1 1.25 1.5 1.75 1.75 2
钙质山砂石粉 0.25 0.5 0.5 0.5 0.5 0.5 0.75
第33页/共48页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选择的原则
• 关于细度模数,机制砂宜取2.6-3.0,不 宜大于3.1。 • 关于级配建议在Ⅱ区为宜。空隙率宜控制 在42%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机制砂以及沙中的石粉
施工现场经常有施工员、监理问:岩粉(机制砂)真的可以在混凝土中掺用吗?石粉会不会对混凝土有什么影响?答案是:机制砂肯定可以在混凝土中掺用。

目前国内机制砂生产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特别是像怀化这样一个天然沙资源枯竭的地区,河砂更是供不应求,而且质量极不稳定。

所以使用机制砂是必然的趋势。

对于机制砂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利用。

从外观上看,机制砂与天然砂有明显的不同,天然砂外观呈黄色,含泥量高也不易看出。

而机制砂多数呈灰白色,看上去石粉很多。

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产生一定量的石粉,这是正常的,也是机制砂与天然砂最明显的区别之一。

那么什么是石粉?石粉就是粒径小于80微米,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母岩相同的颗粒。

从细度的角度分析,石粉颗粒分布主要集中在16微米以上并且小于80微米。

大家知道天然砂中的泥对混凝土是有害的,必须严格控制其含量。

而机制砂中适量的石粉对混凝土是有益的,有石粉的存在,弥补了机制砂配制混凝土和易性差的缺陷,同时,它对完善混凝土特细集料的级配,提高混凝土密实性都有益处,进而起到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的作用。

因此,在国标中,机制砂的石粉含量根据配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天然砂含泥量相对放宽了3%-5%。

为防止机制砂在开采、加工过程中因各种因素掺入过量的泥土,而这又是目测以及传统含泥量试验所不能区分和检测的,国标特
别规定了检测机制砂石粉含量必须进行亚甲蓝MB值的检验,亚甲蓝MB值的检验是是专门用于检测小于80微米的物资主要是石粉还是泥土的试验方法。

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机制砂可以和天然砂按比例进行配制成混合砂使用,这样就避免了因机制砂石粉中泥土含量过高而给混凝土带来副作用。

我们相信机制砂只要严格按要求检测,控制含粉量、含泥量以及细度级配,机制砂在未来的预拌混凝土中将可以大有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