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的特色历史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
浅论廊坊各县民间花会的种类与传承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要:民间花会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曾是一种广受民众喜爱的民间娱乐活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其生存和发展却越来越困难,甚至有很多花会种类已渐次消失。
廊坊各县民间花会有武术竞技类、文艺表演类、宗教迷信类等等,在新的历史时期,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抢救、保护、传承民间花会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这是廊坊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廊坊;民间花会;种类;传承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210(2015)01-0088-05第31卷第1期Vo l.31No .12015年2月Feb .2015收稿日期:2014-11-25基金项目:2014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廊坊市各县民间花会的保护与发展研究”(2014063),课题组成员:杨翠屏、金久红,刘妙君。
作者简介:杨翠萍(1980—),女,山东平原人,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世界史、河北地方史。
浅论廊坊各县民间花会的种类与传承杨翠屏1,金久红2(1.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河北廊坊065000;2.廊坊师范学院期刊部,河北廊坊065000)民间花会原为我国古代春节、灯节等重大节日或庙会的娱乐活动。
它与当地的民俗风情、地域经济、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关,为百姓所喜闻乐见,是劳动人民自己组织开展的娱乐活动。
其特点是简单、欢快、花费少,易开展,农闲办,农忙停,一般无须长年累月的筹备,所以是非常适宜民间娱乐并广为民众喜爱的文化活动。
廊坊地处京津之间,南接沧州,西连保定,深受周边各地古文化的影响,在结合本地乡情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具有自己独特韵味的地域文化。
其间,民间花会尤富代表性。
廊坊各县民间花会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艺术造型形象生动,曾在民间娱乐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极大地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
廊坊城市介绍PPT

城市介绍PPT
感谢收看
廊坊市地处海河流域中下游,素有“九河下梢”之称,为北京、 天津和雄安新区“黄金三角”核心腹地,是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 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素有“京津走廊明珠”之称。
城市介绍PPT
PART 4
04
城
市
文 化
城市文化
CHENGSHIJIESHAO
PART 4
城市文化
葛渔城重阁会
安次区葛渔城镇重阁会始于乾隆年间,从山西传入。当时从山西来的一位农民,给本镇西街高财主扛活,用所 挣工钱筹建起这道花会,为本地民众调制了一道喜闻乐见的精神大餐。重阁会表演由上下两层演员组成戏剧人物 造型,表演以下面的演员为主。下面的“底座”选身强力壮、善于表演和舞蹈的男演员,装扮成男角色;上层的“二 节人”选形象好、善于表演的儿童(10岁左右),扮成女角色。托举儿童的道具称为“芯子”,是铁铸的双搭肩背架,
PART 4
廊 坊 京 东 大 鼓
城市文化
京东大鼓起源于京东三河、宝坻、香河一带的农村。自清乾隆中叶,木板大鼓名 家李文通从家乡逃荒来京东行艺,在京东广为流行的民歌小调“靠山调”基础上,革 新加工,又经过邓殿奎、陈连登、于七、王宪章、于景元、陈怀德、魏西庚等传人 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京东大鼓这种北方特有的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曲艺形式。京东 大鼓是一种用京东方言演唱的鼓曲。 演唱形式为一人站唱,击鼓为节,旁有伴奏,与铁片大鼓、单琴大鼓表演基本相同。 过去,在撂地说书阶段,还曾有一种自弹自唱的演唱形式,演员坐抱三弦,边弹边 唱,其右脚踩一箭击鼓(以矮鼓架支撑,置于地上),左腿上绑一节子板(五块板儿) 以司节奏,也颇能招揽观众。
PART 1
自 然 资 源
地理环境
生物资源
截止2023年1月3日,廊坊市植物资源有127科,400余属,920种左右,包括粮食作 物、豆类、薯类、油料、棉麻、烟草、药材、蔬菜、瓜类、林果、牧草等11大类共 100多种栽培植物。其城区绿地率43.97%,绿化覆盖率47.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3.93平方米。
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调查报告

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调查报告一、引言家乡的传统民间艺术节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融合了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
本次调查报告将对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其历史背景、艺术表现形式、人文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二、概述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是每年一度的盛会,旨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展示家乡独有的艺术魅力。
这个艺术节通常持续一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
活动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各种传统音乐、舞蹈、戏剧、工艺品等艺术表演,尽情感受艺术的美妙。
三、历史背景家乡的传统民间艺术节起源于几百年前,是一个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的文化传统。
该活动最初是为了庆祝丰收和祈求神灵保佑的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一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
如今的传统民间艺术节既保留了许多传统仪式和习俗,又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使得这项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四、艺术表演家乡的传统民间艺术节以其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而闻名。
其中,音乐和舞蹈是最主要的表演形式之一。
音乐演奏以传统乐器为主,如二胡、琵琶、古筝等,通过动听的旋律和悠扬的节奏,传达出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内涵。
舞蹈表演则充满了热情和活力,展示出家乡独特的舞蹈形式,并结合传统服饰、动作和音乐,展现出家乡的风土人情。
此外,戏剧也是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乡戏剧通常包括木偶戏、布袋戏、皮影戏等多种形式,以其生动的表演和传统故事情节吸引观众的眼球。
戏剧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传递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有力工具。
工艺品展示也是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的亮点之一。
参展的工艺品包括陶瓷、手工艺、织锦等,这些工艺品以其细腻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吸引了众多观众的青睐,展示了家乡的工艺美学和传统工艺技术。
五、人文价值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在艺术表演的同时,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
首先,这个艺术节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纽带,传承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其次,艺术节通过展示传统艺术形式,增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促进了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廊坊的民间工艺有哪些

廊坊的民间工艺有哪些
廊坊的民间工艺主要包括:
1. 金银饰品制作:廊坊以其精湛的金银饰品制作而闻名,包括手镯、项链、戒指等。
2. 秀色绣花:廊坊的绣花制作技艺独特,以精细、细腻的刺绣工艺而闻名,绣花作品包括家居用品、服装等。
3. 家具制作:廊坊的民间家具制作历史悠久,以其纹饰独特,工艺精湛而著称。
主要产品有桌椅、柜子等。
4. 纸雕工艺:廊坊的纸雕工艺源远流长,采用剪、刻等技术,制作出精美的纸雕作品。
5. 花灯制作:廊坊的花灯制作技艺非常出色,常见的花灯有各种造型的灯笼、彩灯等。
6. 草编工艺:廊坊的民间草编工艺独特,主要以稻草编制各种工艺品,如筐、帽子等。
7. 剪纸艺术:廊坊的剪纸工艺精湛,以其细腻的剪纸技巧和丰富多样的图案而闻名。
8. 泥塑工艺:廊坊的泥塑工艺流传已久,以其精致的塑造技术和生动的形象而受到广泛欢迎。
以上是廊坊的民间工艺的一些代表,这些工艺在当地的传统与创新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承。
十大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大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北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下面是河北省的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传统戏曲:河北是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戏曲传统。
其中以京剧、河北梆子和晋剧最为知名。
这些剧种以其丰富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而闻名于世,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高峰。
二、皮影戏:河北是皮影戏的发源地之一,享有“皮影戏之乡”的美誉。
河北的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方式,以其丰富的剧情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三、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河北拥有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如瓦画、剪纸、泥塑等。
这些传统民间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反映了河北的历史和文化。
四、传统技艺:河北有众多传统技艺,如刺绣、刻石、铁艺等。
这些传统技艺凝结了河北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代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卓越水平。
五、传统乐器制作:河北有许多传统乐器制作工艺,如柳琴、梆子等。
这些传统乐器制作工艺以其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音色而闻名于世。
六、中医药:河北是中医药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独特的中医传统,如石药、植物药等。
河北的中医药传统非常丰富,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和智慧。
七、传统节庆活动:河北有众多传统节庆活动,如元宵节、踩高跷、舞狮等。
这些传统节庆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反映了河北的历史和文化。
八、传统民俗:河北有丰富的传统民俗,如婚俗、殡俗等。
这些传统民俗反映了河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九、传统饮食:河北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饮食,如糖炒栗子、糖人、河北小吃等。
这些传统饮食代表了河北的独特饮食文化,成为了河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十、传统手工艺品:河北有众多传统手工艺品,如干花、剪纸、陶瓷等。
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设计而闻名于世,是河北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研究

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研究河北省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传统之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众多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盛,河北省的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针对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进行研究,探讨其历史渊源、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河北民间音乐的历史渊源河北省位于中国的华北平原,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文化传统之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河北的土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包括山歌、小调、说唱等多种形式。
这些音乐形式承载了河北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传承至今。
以曲艺形式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河北民间音乐,是河北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当时的曲艺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河北民间音乐逐渐丰富多彩,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曲艺形式,如评话、扮子、弹词、评书等,这些曲艺形式在河北省久负盛名,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河北民间音乐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乡村的传统文化生活逐渐式微。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北省传统的曲艺表演场所越来越少,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面临着被遗忘的风险。
对于河北民间音乐传承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传承人口逐渐减少。
由于农村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问题,传统音乐的传承人口逐渐减少,这对于河北民间音乐的传承构成了重大的障碍。
缺乏传承机构和专业人才。
目前,河北省的曲艺传承机构和专业人才缺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缺乏专业指导和保障。
受到商业化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文化逐渐占据了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河北民间音乐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对策针对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现状,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从多方面保护和传承河北民间音乐的丰富文化遗产。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三河古镇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老小镇。
三河古镇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如何保护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古镇民俗文化资源概述三河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小镇。
古镇内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筑、雕刻和文物,如龙泉寺、南长街等古建筑群。
古镇还有众多的传统民俗文化,如地方戏曲、民间舞蹈、民俗节庆等。
这些文化资源构成了古镇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二、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现状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和挑战。
一方面,古镇的传统建筑、文物和民俗文化受到了自然环境和人为破坏,如古建筑的老化、文物的丢失等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面临边缘化和淡化的风险,这对于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保护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三、保护性旅游开发的重要性针对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保护性旅游开发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方式。
保护性旅游开发可以有效地保护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同时还可以为古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扶贫作出积极的贡献。
开展保护性旅游开发,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四、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1.加强保护性规划对古镇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开展规划,制定出专门的保护性开发规划,明确古镇的资源保护范围、开发建设目标等。
2.加大保护力度加大对古镇传统建筑、文物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强文物保护、古建筑修缮等工作,保护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
3.弘扬传统文化加大对古镇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举办地方戏曲、民间舞蹈等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古镇自身的文化魅力。
4.科学开展旅游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开展旅游开发,规划开发一些民俗文化街区、民俗文化体验项目等,让游客亲身感受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
廊坊市文化简述100字

廊坊市文化简述100字
1.廊坊是一座被绿树环抱的花园城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北临首都,东邻天津,南接沧州,西连保定,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称。
廊坊历史悠久。
2.廊坊历史悠久。
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聚居: 4000 多年前“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现城区)”。
《廊坊市志》载:“现境域夏商处冀州之地,战国秦汉于蓟燕之野,晋唐属幽州之域,元明清为京畿要冲”。
3.廊坊民风淳朴、物华天宝、地灵人杰。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黄帝逐鹿鏖兵经过廊坊;宋辽国界分廊坊于南北;杨家将守三关演绎英雄悲歌;明朝中叶,刘六、刘七揭竿起义,狂飙席卷半个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树明、刘公然、王艳芳、杨春林等人,他们扎制的花灯,不但品种多,做工精细,形体逼真,而且富于时代特色和审美情趣。
扎刻扎刻以高粱秸秆为主要原料,扎刻鸟笼、蝈蝈笼、亭台楼阁、各种器具。
信安农民周文华,他的作品结构复杂,造型恢宏华美,制作精工别致,独具匠心,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审美价值。
他几十年如一日,先后扎刻了信安“魁星楼”、北京“王凤牌楼”、“正阳门”、“天安门”、“琉璃塔”、“景山亭”、“故宫角楼”和“望江亭”等作品。
曾在广州、石家庄、北京等地展出,并远渡重洋到日本展出,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剪纸剪纸艺术遍及全市。
剪纸题材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喜鹊登梅”、“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倒栽葫芦”、“刘海戏金蟾”、“五子登科”、“肥猪拱门”、“招财进宝”等,逢年过节,将剪纸粘贴于窗户之上,增添节日气氛,故又称之为“窗花”。
胜芳王银婷老人,自幼酷爱布艺制作和剪纸,王银婷老人剪纸不用花样,样从心出,剪起来灵活自如,一张普通的纸,由她稍加处理,一幅形象生动的剪纸画就跃然眼前。
李家营苗秀花,50岁时无意中剪了一匹马,人们看后大为赞赏,于是激起他剪纸的情趣。
几年来,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欢庆十六大、老寿星、百鸟图、雄鹰、喜鹊登枝、龙凤呈祥等。
霸州电视台、霸州市报等新闻单位作了报道。
玉石雕刻王泊村于20世纪60年代末,从天津引进玉雕技术,开始时仅雕葡萄、瓜、果、梨、桃之类的小型玉件,后逐步掌握了磨雕大、中型玉件的技术,相继生产出仕女、套佛、玉如意、花熏、玉环炉和大型佛人、卧马、怪兽等,工艺精细、惟妙惟肖,产品直接参加广交会,远销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被外商视为珍宝,重金购求。
陶瓷彩绘 1984年,靳家堡村引进仿古瓷彩绘技术,主要仿制明、清两代的绣墩、瓶罐、鱼缸、花盆及人物等产品,其中瓷板画《清明上河图》、《百骏图》、《百美图》、《八骏图》等,在广交会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好评,产品行销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这次调研我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深爱我的家乡,这片生我育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