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垂直绿化设计原则及其植物配置(一)

合集下载

试分析城市垂直绿化设计及其植物配置

试分析城市垂直绿化设计及其植物配置

试分析城市垂直绿化设计及其植物配置摘要:城市垂直绿化有利于提高城市的覆盖率,扩大绿化面积,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实现美化城市的目的与功能。

垂直绿化对于建设城市景观,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的品位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本文就城市垂直绿化设计及植物配置的相关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建设;垂直绿化设计;植物配置1.垂直绿化的含义垂直绿化是指利用城市地面以上的各种不同立地条件,选择各类适宜植物,栽植于人工创造的环境,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的表面,是利用植物向空间发展的绿化方式。

由于其种植面与地面不在一个平面,而是垂直于地面的墙面或平行于地面的另外一个平面上,故也称之为立体绿化。

2.城市垂直绿化设计分析2.1根据植物的特点进行搭配由于单一种类观赏植物无法实现四季景观的观赏效果,因此,在攀援植物造景中,可通过不同种类植物间的相互搭配来延长造景植物的观赏期。

如常春藤或络石与爬山虎之间的相互配载,由于常春藤(络石)具有喜荫的生态特性,再加上其生于爬山虎之下,可弥补爬山虎冬季的不足。

垂直绿化种间搭配选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植物本身所具备的生态特性,如各种植物所具备不同的速生与慢生的不同习性,草本与木本的不同特性、阴性与阳性的不同等等,再将其与观赏期进行紧密结合,以此来实现四季观赏效果。

如爬山虎+小叶扶芳藤的搭配,凌霄+络石或小叶扶芳藤的搭配,黄香木+蔷薇的搭配等,均是目前运用较好的木质藤本种间搭配的技巧。

2.2垂直绿化与平面绿化有机结合垂直绿化需要慎重选择位置,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立面的色彩、形式、风格,不同的建筑物都有各自的风格,特别是在一些新建的园林绿化中,需要充分结合不同的风格,将垂直绿化与平面绿化有机结合,既要考虑绿化的效果,又不能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能一刀切,千篇一律。

如上海世博会的法国馆将建筑形态与自然植物紧密糅合在一起,在建筑的外墙支架上种植了植物,并且植物排列方式比较有秩序感,环绕着场馆的露天空间,创造出非常独特的空间景观,如图1所示。

【行业标准】垂直绿化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垂直绿化技术规范

垂直绿化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1.0.1绿化美化首都,“要把北京建成全国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第一流城市”,发展垂直绿化,实现“连线、连片、成景、多样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确保垂直绿化效果,提高设计、施工技术质量,加强养护管理,巩固垂直绿化成果,特制订本规范。

1.0.2本市各类公园、绿地、道路(含立交桥)、河岸以及专用绿地(含单位庭院、居住区)等,在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施工时,均应遵守本规范。

1.0.3垂直绿化的养护管理、养护等级的评定均应依照本规范实施。

第二章种植设计第一节设计原则2.1.1 垂直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不同习性的攀缘植物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要;并根据攀缘植物的观赏效果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

应根据不同种类攀缘植物本身特有的习性,选择与创造满足其生长的条件。

a)、缠绕类:适用于栏杆、棚架等。

如:紫藤、金银花、菜豆、牵牛等。

b)、攀缘类:适用于篱墙、棚架和垂挂等。

如:葡萄、铁线莲、丝瓜、葫芦等。

c)、钩刺类:适用于栏杆、篱墙和棚架等。

如:蔷薇、爬蔓月季、木香等。

d)、攀附类:适用于墙面等。

如:爬山虎、扶芳藤、常春藤等。

2.1.2 应根据种植地的朝向选择攀缘植物。

东南向的墙面或构筑物前应种植以喜阳的攀缘植物为主;北向墙面或构筑物前,应栽植耐荫或半耐荫的攀缘植物;在高大建筑物北面或高大乔木下面,遮荫程度较大的地方种植攀缘植物,也应在耐荫种类中选择(喜阳、耐荫品种见后附表)。

2.1.3 应根据墙面或构筑物的高度来选择攀缘植物。

a)、高度在2m以上,可种植:爬蔓月季、扶芳藤、铁线莲、常春藤、牵牛、茑萝、菜豆、弥猴桃等。

b)、高度在5m左右,可种植:葡萄、杠柳、葫芦、紫藤、丝瓜、瓜篓、金银花、木香等。

c)、高度在5m以上,可种植:中国地锦、美国地锦、美国凌霄、山葡萄等。

2.1.4 应尽量采用地栽形式。

种植带宽度50-100cm,土层厚50cm,根系距墙15cm,株距50-100cm为宜。

藤本植物在城市垂直绿化中的选择与配置

藤本植物在城市垂直绿化中的选择与配置

2020年第18期现代园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活、居住环境也产生了新需求,特别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建立,极大程度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而藤本植物也以其用地较少、绿化范围大,且具有良好的绿化观赏效果及柔软的特征等,能够有效解决城市中绿化用地紧张的问题,为大幅提升城市绿化量作出巨大贡献。

因此,逐步引起相关从业者的重视,在城市园林垂直绿化中广泛运用。

1藤本植物概述藤蔓植物主要指的是茎部细长且呈旋转向上生长状,不能直立,具有一定的柔软性能,仅靠攀附支撑物而向上生长的植物,又称藤蔓植物,是攀援植物的主要种类。

依照其茎的结构,能够划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按照其攀爬的方式,可以分为“缠绕藤本”“吸附藤本”“卷须藤本”和“攀援藤本”。

此种植物具体类别较为丰富,姿态变化万千,而由于具备攀援而生的特征,因此,能促使整体绿化效果向垂直化趋势发展。

另一方面,单从外形来看,此类植物只有2种生长形态,一是向下垂直;二是向上攀爬。

因其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在空间合理利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此外,藤本植物具有根基占地面积小、生长期较短,可塑性极强等优势,也具备除尘杀菌及增湿隔热等功效。

对于当下尚处于低覆盖率的城市绿地而言,在熟知藤本作用的特征前提下,正确地选择与配置藤本植物十分必要,能够有效强化藤本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进而促使城市垂直绿化朝着良好趋势发展。

2不同绿化环境中藤本植物的选择与配置2.1墙面绿化墙面绿化是指各种建筑物墙面及其实体围墙中,选择适宜的藤本植物进行绿化。

鉴于藤本植物可以大范围覆盖墙体,形成天然的绿色屏障,能够有效改善墙体原本的单一、灰暗等不良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可发挥其隔热增湿的作用。

墙面绿化中的藤本植物常见于以下3种形式。

2.1.1吸附型。

此类藤本植物作为墙面绿化最佳材料,多用于水泥砂浆、清水墙、块石、条石等表面较为粗糙的墙体。

其原理为运用茎卷须末端膨大形成吸盘或气生根,使之能够攀援其上或吸附于支撑物表面。

城市垂直绿化设计原则及其植物配置分析

城市垂直绿化设计原则及其植物配置分析

城市垂直绿化设计原则及其植物配置分析作者:邵娟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8年第8期摘要:从植物配置方式、植物搭配模式、配置原则等角度,对城市垂直绿化设计进行分析。

论述了城市垂直绿化植物配置方式,叙述了城市垂直绿化中墙面绿化植物配置,以便于为城市垂直绿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垂直绿化;设计原则;植物配置在新时期环境下,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以及环境污染程度的日益严峻,实施城市垂直绿化对于吸收二氧化碳、空气净化、增加绿色面积以及扩大城市绿色覆盖率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能够实现城市美化的功能与目的。

因此,在实施城市垂直绿化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依照实际垂直构筑物及墙面的实际情况作为参考依据,配置合适的植物,从而最大程度保障绿化效果,促进城市品位和美化程度的提升。

对此,要深入实施分析和探究,从而保障城市垂直绿化的有效性。

1 城市垂直绿化设计原则探究1.1 依照建筑物及墙面高度实施垂直绿化设计实施垂直绿化设计的建筑物或墙面低于2m,可以选择绿化种植植物包括:猕猴桃、菜豆、牵牛、常春藤、扶芳藤以及爬蔓月季等,如果建筑物或墙面高度在2~5m,尽量选择木香、金银花、丝瓜、紫藤、葫芦、葡萄等植物。

如果建筑物及墙面高度超过了5m,则应使用山葡萄、美国凌霄、美国地锦以及中国地锦等植物。

通过高度的绿化目标,则应配置相应的绿化植物,发挥不同植物的优势特征,从而实现城市绿化的目的,优化城市垂直绿化效果。

1.2 依照绿化区域的向阳特点来实施垂直绿化设计在实施城市垂直绿化过程中,首先,确定实施绿化建筑物及墙面向阳方向,从而针对性的实施设计,并配置相应的植物。

如果构筑物或墙面的朝向是东南向,则应依照其向阳特点配置喜阳植物;如果构筑物前或墙面是北向,则其属于向阴面,则应依照实际情况配置攀援植物,尽量选择半耐阴或耐阴植物。

如果建筑物或墙面比较高大以及针对一些比较高的乔木时,则要将种植物种在遮荫程度比较大的区域,选择耐阴植物。

景观-垂直绿化

景观-垂直绿化
示范项目与推广
通过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垂直绿化项目,带动更多城 市和地区推广和应用垂直绿化技术。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植物种植技术
植物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以多年生常绿植物为主,搭 配季节性花卉和彩叶植物,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种植技术
在支撑结构上安装种植盆或种植袋,填充适宜的土壤和肥料,按照 设计方案进行植物种植。注意保持植物根系舒展,避免过度拥挤。
灌溉系统
安装自动灌溉系统,根据植物需水量和环境条件进行定期灌溉,保证 植物正常生长。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先进城市和 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 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垂直绿化的创新 发展。
社会认知与普及程度
公众环保意识提高
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垂直绿 化对改善环境和生态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与建设要求
将垂直绿化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范畴,提高城市的绿化 覆盖率和生态质量。
,营造优美的视觉感受。
文化内涵
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元素 融入垂直绿化设计,提升景观的
文化内涵。
艺术创新
鼓励艺术创新,探索垂直绿化与 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结合,
丰富景观的艺术表现力。
实用性原则
功能需求
根据垂直绿化的功能需求,如遮阳、隔热、降噪 等,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
空间利用
充分利用建筑物的立面空间,通过垂直绿化增加 绿量,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室内空间中设置绿墙,种植各种室内植物,增加室内湿度,净 化空气。
悬挂式绿化
利用吊篮、挂壁式花盆等容器种植植物,悬挂在室内空间中,形 成空中花园的效果。
桌面绿化
在办公桌、茶几等家具上摆放小型植物或盆栽,增加室内绿意, 缓解工作压力。

垂直绿化在城市绿化中的运用

垂直绿化在城市绿化中的运用

垂直绿化在城市绿化中的运用[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绿化的重视意识也越来越强,不断探索方法解决如何拓展绿化空间、增加绿化面积覆盖率、提高城市整体绿化水平的问题。

垂直绿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园林绿化形式,具有占地少、见效快、绿化量大等优点,不但能够弥补底面绿化不足、丰富绿化层次,还可以吸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因此,逐步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被广泛利用。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城市绿化中垂直绿化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垂直绿化城市绿化运用1垂直绿化在城市绿化中运用的原则在进行垂直绿化的时候,我们应当结合各种攀援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所用之地的环境,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合理的搭配布置。

1.1适地适树合理选择原则在选择用于垂直绿化的植物品种时应当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为降低养护成本,首选适合本土种植的植物种类,再根据绿化地环境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植物,比如凌霄喜阳而耐寒力差,适合种植于向南的墙下;络石喜荫且耐寒力强,适合用于种植在向北的墙下;爬山虎生长速度快、分枝多的特点最适合种植于向西方向。

在砖墙、石头墙、水泥沙浆抹面等较粗糙的表面适合选择枝叶粗大的植物种类;而在表面细密光滑的墙壁则适合选用枝叶细小、吸附功能较强的植物种类;在山地风景区公路两侧的裸岩石壁可选择适应性强、耐旱耐热的植物种类;在对建筑物进行正面绿化时还需要注意植物生长方向与门窗的距离,通过定期修剪调整攀援方向,防止枝叶覆盖门窗。

为使绿化地具有观赏性,可以搭配种植适合不同季节生长的植物种类以延长观赏期,创造出四季景观,在种植树木的时候,要选择具有生态效益的树种为主,并兼顾艺术观赏原理。

1.2多样化配置形式原则为使垂直绿化造景具有层次感和观赏性,可以选择高低树木交错种植的形式,把高大通直的树木种植在低矮的树木后面作为背景树,这样看起来就会在空间上形成垂直感。

低矮和开阔的树木能让设计图产生一种宽阔感和外延感,这种树木可以作为景观打造的调和树种。

造型比较奇特的树木可以单独种植在突出的位置上,这样可以构成独特的景观效果,结合列植、群植等多种配置形式,以弥补寒地植物种类的不同。

教学附件1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教学附件1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教学附件1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原则1. 配置原则园林树林是城市绿地的主要植物材料之一,在园林绿地系统中起骨干作用。

园林树林在基本满足其习性要求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美观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合理配置,组成相对稳定的人工生物群体。

要合理配置树木,首先应最大程度地应现其美化环境、改善和保护环境和综合功能。

同时要考虑树木的适用原则,就是要适地适树,要考虑树木外形美、色彩美,以及与周围环境协调之美等。

(1)因地制宜掌握植物的生态特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植物生长与水分、温度、光照及其他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例如,由于对水分需要量不同,在山坡地宜多配置深根性、本地区的乡土植物;湖岩溪旁可多植浅根植物;浇灌条件差处宜植耐旱植物。

由于对光的需求不同,孤树、构筑物南面宜植喜光性树木,构筑物北面植耐荫树木。

在配置中要充公考虑到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时期种间和株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和优势,加以合理地搭配,使其达到理想效果,以使创造良好的景观。

(2)因树制宜要充分掌握每种植物的观赏特性,如树形、树干、树枝、树叶、花和果的位置。

①树形。

对分有明显直立主干和主填不明显两大类。

A. 有明显的直立主干塔形。

主枝平展,与干约成90℃。

基部主枝最粗最长,向上逐渐短细,如雪松、冷杉等。

圆锥形。

主枝向上斜伸,与干约成45º-60º夹角。

树冠四周丰满,呈圆锥体,如圆柏、毛白杨、水杉等。

倒卵圆形。

中央主干较短,至上部也不突出。

主枝向上斜伸,与主干约呈45º-60º夹角。

树冠丰满,呈倒卵形,如槲树。

圆柱形。

中央主干较长,至上部有分枝,主枝较贴近主干,如杜松、新疆场。

箭杆杨。

风致形。

主枝横斜伸展,具有独特风姿者,如油松、枫树(图1-9)B. 直立主干不明显a. 至一定高度即分枝,树冠有以下几种:卵圆形。

如悬铃木、广玉兰等。

圆头形。

如元宝枫、槐树、栾树、馒头柳等。

平顶伞形。

如合欢、朝鲜槐等。

垂枝形。

主枝虬曲,小枝下垂,如垂柳、龙爪槐、龙爪柳等。

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摘要:城市绿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绿地,不仅对、生态、视觉实用功能,同时在对文化内涵上都意义深远。

最近几年,在园林生态城市的创建过程中明显改观了生态环境面貌,但是因为市政道路的改扩建等一系列工程,负面影响到了城市的景观面貌。

所以,通过分析道路绿化现状,进而调查探讨,总结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制定,希望能够对城市在后期的道路绿地建设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观赏特性一、引言道路主体空地进行美化、绿化是道路绿化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地系统的绿化包括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载体,道路绿化对于城市的面貌打造,人居环境和街道布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市民视觉审美的客观存在。

因而,在市政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道路绿化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及历史文化。

二、市政道路绿化的原则(一)适地适树原则市政道路绿化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应根据实地环境和水土情况等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树木品种,从而确保树木的生长,如西北气候环境干燥寒冷,则选择抗旱耐寒的树种。

另外,对于树木的选择,应同时确保耐瘠薄、抗污染的情况,因而规划市政道路植物时,应根据不同的环境空间选择相应的植被,同时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种植植物。

(二)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乡土树种应该作为道路绿化的首选,在道路绿化中构建出乡土树种植物群。

其一,乡土树种性价比高,可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在后期的填补中,所需费用也不高,另外,对于土壤、气候等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成活率相对较高。

同时,合理地搭配乡土树种,对于绿化工程的人文、地域起到了有效地推动。

此外,选择植物时,植被配置可对一些经过改良后对环境和气候有一定适应能力的优良外来树种进行选择,这样可以避免单调,从而打造多样性的市政道路植物景观。

(三)注重市政道路绿化的生态及美观原则针对城市道路绿化的美观性,提升市政道路绿化的艺术美感,可以对植物的层次和颜色进行合理搭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垂直绿化设计原则及其植物配置(一)
作者:祝秀丽曹志敏罗晓明
摘要对城市垂直绿化进行了探讨,包括垂直绿化设计原则、植物配置、攀援植物的室外布置等内容,以期为城市绿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垂直绿化;设计原则;植物配置;攀援植物布置
城市垂直绿化有利于提高城市的覆盖率,扩大绿化面积,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实现美化城市的目的与功能。

垂直绿化对于把驻马店市建设成为最优美的城市,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的品位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1垂直绿化设计原则
1.1根据习性选择植物材料
垂直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不同习性的攀援植物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要;并根据攀援植物的观赏效果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

应根据不同种类攀援植物本身特有的习性,选择与创造满足其生长的条件1-2]。

一是缠绕类。

适用于栏杆、棚架等,如紫藤、金银花、菜豆、牵牛等;二是攀援类。

适用于篱墙、棚架和垂挂等,如葡萄、铁线莲、丝瓜、葫芦等;三是钩刺类。

适用于栏杆、篱墙和棚架等,如蔷薇、爬蔓月季、木香等;四是攀附类。

适用于墙面等,如爬山虎、扶芳藤、常春藤等。

1.2根据种植地的朝向选择攀援植物
东南向的墙面或构筑物前应种植以喜阳的攀援植物为主;北向墙面或构筑物前,应栽植耐阴或半耐阴的攀援植物;在高大建筑物北面或高大乔木下面,遮荫程度较大的地方种植攀援植物,也应在耐阴种类中选择。

1.3根据墙面或构筑物的高度来选择攀援植物
高度在2m以上,可种植爬蔓月季、扶芳藤、铁线莲、常春藤、牵牛、茑萝、菜豆、弥猴桃等。

高度在5m左右,可种植葡萄、杠柳、葫芦、紫藤、丝瓜、瓜篓、金银花、木香等。

高度在5m以上,可种植中国地锦、美国地锦、美国凌霄、山葡萄等。

1.4栽植形式
应尽量采用地栽形式。

种植带宽度50~100cm,土层厚50cm,根系距墙15cm,株距50~100cm为宜。

容器(种植槽或盆)栽植时,高度应为60cm,宽度为50cm,株距为2m。

容器底部应有排水孔。

2植物配置
应用攀援植物造景,要考虑其周围的环境进行合理配置,在色彩和空间大小、形式上协调一致,并努力实现品种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景观效果3]。

应丰富观赏效果(包括叶、花、果、植株形态等)而进行合理搭配。

草、木本混合播种,如地锦与牵牛、紫藤与茑萝。

丰富季相变化、远近期结合。

开花品种与常绿品种相结合。

应依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的原则配置。

可考虑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点缀式。

以观叶植物为主,点缀观花植物,以丰富色彩,如地锦中点缀凌霄、紫藤中点缀牵牛等。

二是花镜式。

几种植物错落配置,观花植物中穿插观叶植物,呈现植物株形、姿态、叶色、花期各异的观赏景致,如大片地锦中配植几块爬蔓月季、杠柳中有茑萝、牵牛等。

三是整齐式。

体现有规则的重复韵律和同一的整体美,成线成片,但花期和花色不同,如红色与白色的爬蔓月季、紫牵牛与红
花菜豆、铁线莲和蔷薇等。

应力求在花色的布局上达到艺术化、创造美的效果。

四是悬挂式。

在攀援植物覆盖的墙体上悬挂应季花木,丰富色彩,增加立体美的效果,需要钢筋焊铸花盆套架,用螺栓固定,托架形式应讲究艺术构图,花盆套圈负荷不宜过重,应选择适应性强、管理粗放、见效快、浅根性的观花、观叶品种。

布置要简洁、灵活、多样,富有特色,如早小菊、紫叶草、红鸡冠、石竹等。

五是垂吊式。

自立交桥顶、墙顶或平屋檐口处,放置种植槽(盆),种植花色艳丽或叶色多彩、飘逸的下垂植物,让枝蔓垂吊于外,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美化了环境。

材料可用单一品种,也可用季相不同的多种植物混栽,如凌霄、木香、蔷薇、紫藤、地锦、菜豆、牵牛等。

容器底部应有排水孔,式样轻巧、牢固,不怕风雨侵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