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泰州市烟粉虱发生概况、重发原因及防治策略

合集下载

烟粉虱防治对策

烟粉虱防治对策

烟粉虱防治对策1危害特点烟粉虱是一种寄主范围广、传播和蔓延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为害程度高、防治难度较大的危险性害虫,在适宜的寄主植物上具有趋嫩性,成虫喜聚集在植物顶部嫩叶背面活动,在植物的中下部叶片主要是卵及若虫。

烟粉虱对植物的为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成虫、若虫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使受害叶片褪绿萎蔫直至死亡;二是成虫可作为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传播病毒病;三是由于其分泌蜜露引起被害植物煤污病的发生,虫口密度高时,叶片呈现黑色,影响光合作用和外观品质。

据调查,烟粉虱对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危害症状,如番茄被害,表现为果实不均匀成熟;甘蓝、花椰菜被害表现为叶片萎缩、黄化、枯萎;西葫芦、南瓜被害表现为银叶;花卉一品红被害造成茎苍白,叶黄化;棉花被害,叶正面出现褐色斑,虫口密度高时出现成片黄斑,严重时导致蕾铃脱落,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质量。

近几年我市因烟粉虱危害造成棉花脱落成光杆、茄果类蔬菜减产超过5成以上的例子屡见不鲜。

由于该虫迁移扩散能力较强,在发生量大的地区,秋季将大量向城区扩散,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甚至影响居民出行。

2重发原因据调查,烟粉虱在我市露地不能越冬,保护地可常年发生,呈现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

根据调查分析,烟粉虱在我市发生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1越冬场所充足近年来,我市保护地栽培发展迅速,日光能温室、蔬菜大棚为烟粉虱提供了充足的越冬场所,特别是种植黄瓜、西红柿、青椒等烟粉虱喜食寄主偏多,有利于其取食繁殖,为翌年暴发危害提供了充足虫源。

2.2寄主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由于烟粉虱可以危害我市种植的大多数农作物(在我市为害约20科60多种),同时可以在多种农田杂草上为害、繁殖,具有寄主范围广、食性杂、繁殖快、生活周期短、产卵量多、漂移性强、扩散性大等特点,极不易防治。

2.3抗药性强由于烟粉虱发生世代多、繁殖速度快,对常规农药已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如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菊酯类农药的抗性都比较高,再使用这些药剂已起不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烟粉虱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烟粉虱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河南农业2010年第2期(上)HENANNONGYE烟粉虱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以其种群数量大、寄主范围广、危害严重而引起各级植保部门的重视。

危害后的植株叶片褪绿、黄化、萎蔫、枯死,成虫分泌大量蜜露污染蔬菜,诱发煤污病,更为严重的是传播病毒病,由于成虫的大量迁飞,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造成大面积减产。

一、发生特点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

生活史分为卵、若虫、伪蛹和成虫。

卵极小,长椭圆形,长0.22~0.26mm ,多产在叶片背面,肉眼很难看到;若虫为3个龄期,固定在叶片背面不活动;伪蛹在若虫蜕皮后硬化的皮壳内,表面有一层“蛹壳”;成虫体长1.0~1.5mm ,体翅覆盖白色蜡粉,虫体小,一般停留在叶片背面,外观与温室白粉虱非常相似,但较白粉虱小,烟粉虱在温室条件下1年可发生10~14代。

冬季在大棚内越冬,4~5月份由大棚通风处迁飞至露地繁殖危害。

一般1个月左右完成1个生育周期。

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卵期5~7天,若虫期10~15天,伪蛹期约8天,成虫期寿命长,一般10~22天,最长可达60天。

烟粉虱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叶背刺吸植株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同时成虫、若虫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的发生,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叶片变黄、萎蔫,甚至整株枯死,产量低,直至绝收。

另外成虫还是植物病毒的传毒媒介,易造成作物发生病毒病,导致产品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一般减产达30%~40%,产值降低40%~50%。

二、重发原因(一)越冬场所充足,越冬成虫量大河南省保护地栽培面积大,日光能温室、蔬菜大棚为烟粉虱提供了充足的越冬场所,特别是种植黄瓜、番茄、辣椒等烟粉虱喜食寄主偏多,有利于其取食繁殖,为翌年暴发危害提供了充足虫源。

(二)寄主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由于烟粉虱危害的作物品种很多,还可以在多种农田杂草上为害、繁殖,具有寄主范围广、食性杂、繁殖快、生活周期短、产卵量多、迁飞性强、扩散性大等特点,极不易防治。

粉虱难防治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粉虱难防治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粉虱难防治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作者:暂无来源:《农家科技》 2009年第11期一、难防治的原因1.繁殖力强,世代重叠严重二白粉虱一年发生10代左右,烟粉虱则发生10-12代,他们的卵、幼虫、蛹、成虫世代重叠严重,由于对四种虫态均有理想防效的农药几乎不存在,所以打药后粉虱种群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

2.寄主广泛而且具有迁飞习性。

粉虱的寄主十分广泛,据不完全统计有400余种植物。

寄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

同时由于具备迁飞习性,使其可以在不同寄主之间、保护地和露地之间进行种群迁移。

3.抗药性的产生和增强。

无论是白粉虱还是烟粉虱,由于其身背蜡粉,可有效地阻止药液进入其体内,给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多年来化学防治的原因,使其抗药性成倍增加,化学防治的难度不断增大。

4.保护地数量的增加。

一般来说,寒冷地区粉虱很难在大田中越冬,只能在保护地中越冬。

随着越来越多的温室大棚发展起来,这就为粉虱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

二、应对措施1.保护地防治措施。

①在育苗前清除棚中杂草,培育无虫苗。

扣棚后应首先清除杂草,并集中烧毁,然后进行熏蒸。

方法是:大棚封闭后,将25%的虱蚜一遍净点燃,在其燃烧物上滴入5-8滴80%的敌敌畏乳油,4小时候通风,防效理想,反复3-4次可使棚中几乎无虫。

在确认棚中无虫后开始育苗,并用尼龙网罩住育苗床。

培育无虫苗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工作做得好可为其他防治措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门口或通风窗架设防虫网。

即在门口或通风窗上架设300目的防虫网,避免露地粉虱的进入,时间应持续到11月底,即在露地粉虱基本死亡为止,方可撤除。

期间如果发现棚中有虫,在蔬菜栽植前应再次进行熏蒸。

③调节茬口,恶化粉虱的食源环境。

针对粉虱喜温暖和对某些作物厌食的特性,上茬可先种芹菜、甜椒、韭菜等蔬菜,下茬再种黄瓜、番茄、菜豆等蔬菜。

④及早化学防治。

经过上述措施之后,大棚内仍然发生虫害的,一定要注意早期施药,这是化学防治成功的关键所在,防治指标掌握在单株疏菜有虫2.5头为好。

烟粉虱为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烟粉虱为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2020.18烟粉虱(),为半翅目粉虱科的杂食性昆虫,别名甘薯粉虱,主要分为A 型烟粉虱、B 型烟粉虱、Q 型烟粉虱3种。

烟粉虱广泛分布于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一类植食性刺吸式口器农业昆虫。

烟粉虱的一生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若虫又分为1~3龄期及伪蛹期。

其体型微小,体长不足1mm,但寄主范围广泛,会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介绍了烟粉虱的为害特点,并总结了其传播的常见病毒及防治方法。

1烟粉虱为害特点烟粉虱(图1)在农业生产上的为害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直接刺吸各类寄主植物体内汁液,比如番茄等果菜类植物,主要表现为果实发育不一致;甘蓝等叶菜类植物,表现为叶片褪绿黄化、萎蔫,植株弱小,严重时整株叶片干枯而死;萝卜等根茎类植物被侵害后,表现为白化、根茎产品质量减轻。

二是造成植物生理异常。

三是在若虫和成虫期,分泌侵害叶片和果实的蜜露,从而引起煤污病,大大降低商品经济价值。

四是作为一类常见的传播媒介,传播植物病毒,从而诱发病毒病,造成植物减产甚至绝收。

相较于前三者,后者所造成的为害要严重得多。

2烟粉虱传播的常见病毒烟粉虱能够传播200多种病毒,常见植物病毒主要包括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的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长线型病毒科(Closteroviridae)的毛形病毒属()、马铃薯Y 病毒科(Potyviridae)的甘薯病毒属()、伴生豇豆病毒科(Secoviridae)的番茄灼烧病毒属()以及乙型线性病毒科(Betaflexiviridae)的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

2.1双生病毒科双生病毒科是唯一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单链环状DNA(single-stranded DNA,ssDNA)的植物病毒,通常依靠烟粉虱等昆虫媒介以持久性方式进行传播。

其中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为双生病毒科中最大的一个属,同时也是生产上为害最为严重的一个属。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由烟粉虱传播的双生病毒科类病毒。

绿化植物中的粉虱防治策略

绿化植物中的粉虱防治策略

绿化植物中的粉虱防治策略粉虱是一类常见的害虫,它们以植物汁液为食,严重侵袭绿化植物,对植物生长和景观美观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粉虱,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和策略。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粉虱防治策略,以帮助绿化植物爱好者和园艺工作者有效应对粉虱危害。

一、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一种利用物理手段遏制粉虱繁殖和传播的方法。

首先,可以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来进行绿化,选用对粉虱不敏感的植物,可以减少粉虱感染和危害。

其次,对于已经感染的植物,可以采用喷水冲洗的方法清除残留在叶面上的粉虱。

此外,可以将植物移位或剪除受粉虱严重侵袭的部分,以减少它们的数量。

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天敌和捕食者来控制粉虱数量的方式。

可以选择一些对粉虱具有天敌作用的昆虫,如瓢虫、蚜虫寄生蜂等,进行人工驯养和扩繁,然后释放到受害植物附近。

这些天敌可以主动寻找粉虱并捕食,从而有效减少粉虱数量。

此外,也可以通过合理调节植物园区的生态环境,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栖息条件,吸引天敌主动寻找并控制粉虱的数量。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粉虱的一种常见方法。

可以选择安全、有效的杀虫剂,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等,根据粉虱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喷洒。

喷洒时应注意剂量和浓度的准确掌握,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避免对环境和其他有益生物造成影响,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四、栽培管理合理的栽培管理也是防治粉虱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要定期监测绿化植物,及时发现和处理粉虱的存在。

可以通过观察叶片、嫩枝和植物外貌等方式进行监测。

其次,合理修剪植物,保持植物通风透气,并定期清理野草和落叶,减少粉虱滋生和繁殖的机会。

此外,注意合理施肥,保持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养分平衡,提高植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粉虱危害的机会。

综上所述,绿化植物中的粉虱防治策略可以通过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栽培管理等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粉虱种类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合的策略和方法,并注意环保和生态安全。

烟粉虱防治措施

烟粉虱防治措施

烟粉虱防治措施1 利用颜色诱杀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黄板可直接从市场购得,也可用油漆将1/0.2米长条的纤维或硬纸板涂为橙皮黄色,再涂上一层粘油(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

黄板一方面可诱杀成虫另一方面也可提供监测。

方法是:均匀悬挂于植株上方,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相平,或略高于植株顶端。

当粉虱粘满板面时,需及时涂粘油,一般可7~10天重涂1次。

2 农业防治措施结合烟粉虱防治的技术要点是:1.断:针对烟粉虱在我国北方保护地越冬的特点,在保护地秋冬茬栽培烟粉虱不喜好的半耐寒性叶菜如芹菜、生菜、韭菜等,从越冬环节切断烟粉虱的自然生活史。

2.冬春季加温苗房避免混栽,清除残株、杂草和熏蒸残存成虫,培育无虫苗为关键防治措施。

3.在果菜生长前期,当烟粉虱密度低时,施用扑虱灵、爱福丁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其危害。

4.寄:积极创造条件,应用浆角蚜小蜂和恩蚜小蜂等寄生蜂控制烟粉虱为害。

在我国北方要紧紧抓住越冬环节,打好歼灭战,以控制翌年露地大暴发。

在农业防治中,要注意清除为害或侵染来源。

烟粉虱除了为害多种蔬菜、花卉外,还寄生于多种杂草,同时还传播病毒。

其他如调节播种期,避开敏感作物在烟粉虱为害高峰期受害;清洁田园,在受烟粉虱为害的作物收获后清除残枝落叶,尽可能清除田间路边杂草等措施,并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注意摘除布满烟粉虱卵及若虫的底部老叶,并予以销毁,均可在不同种程度减轻作物受害。

3、化学药剂防治当前在烟粉虱发生初期,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仍是非常重要的应急防治手段。

推荐使用药剂:10%吡虫啉(大功臣)、1.8%阿维菌素(虫螨克)、25%扑虱灵、5%锐劲特、25%扑虱灵、2.5%天王星、6%绿浪(烟百素)。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应注意适当轮换使用不同类型农药,并要根据推荐浓度,不可随意加大浓度,以免抗性增长。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还应注意与生物防治措施相配合,尽可能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选择性药剂。

烟粉虱防治对策

烟粉虱防治对策

烟粉虱防治对策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一类危害严重的害虫,它侵害广泛,不仅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因此,为了有效地防止烟粉虱的侵害,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讨论一些可行的烟粉虱防治对策,帮助农民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保护农作物。

1. 生物防治在传统的农业控制方法中,化学方法是最常见的手段,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

首先,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容易造成害虫对药物的抗药性,需要不断更新药品。

其次,药品有毒性,会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使用生物防治方法是更可持续的控制手段,生物防治以石蜡虫、瓢虫、金龟子等天敌形式进行控制,能够更加安全有效地控制烟粉虱的侵害。

首先,针对烟粉虱的生物防治策略,应该从防止其繁殖和进一步扩散入手。

生物控制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引入一些天敌生物来控制烟粉虱的数量。

石蜡虫,瓢虫和蚜茧蜂是烟粉虱的天然天敌,可以通过引入这些天敌生物,限制烟粉虱的繁殖数量,起到控制烟粉虱的杀灭效果。

其中,石蜡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物防治手段,它可以对烟粉虱幼虫进行寄生,限制其繁殖数量。

除了石蜡虫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天敌就是瓢虫,瓢虫对烟粉虱的危害极大,可以直接捕食烟粉虱,起到控制烟粉虱的快速效果。

此外,蚜茧蜂也是烟粉虱的另一种天敌,它可以将受感染的烟粉虱卵寄生在他的蚜茧上,限制烟粉虱的繁殖,起到控制烟粉虱的效果。

2. 化学防治如果生物防治不起效,就需要借助化学防治来控制烟粉虱。

实际上,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化学防治能够更好地控制害虫的数量,化学防治主要是指使用农药来控制烟粉虱的繁殖。

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要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环境及人身健康的危害。

化学防治的主要内容既是通过喷洒农药来控制烟粉虱的数量。

在选择农药的过程中,应首先考虑农药的稳定性和毒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推荐选择环境友好型农药,如菊酯类农药等,要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化学防治不仅要注意药品的选择,还需要注意药品的使用方法。

粉虱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

粉虱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

粉虱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1. 引言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农田和果园中。

它以植物的汁液为食,给农作物和园林造成严重的危害,导致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为了有效防治粉虱,了解其发生规律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粉虱的发生规律以及现有的防治技术,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策略。

2. 粉虱发生规律粉虱的发生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寄主植物、天敌等。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具体探讨。

2.1 气候因素气候是粉虱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粉虱的繁殖和发生。

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粉虱的发育速度增加,繁殖能力增强,从而导致它们的数量迅速增加。

此外,干燥的气候条件也有利于粉虱的传播,因为它们很容易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风传播到其他植物上。

2.2 寄主植物粉虱对不同的寄主植物有不同的偏好。

一些植物对粉虱更具吸引力,因为它们提供了更适宜的食物和生存条件。

当这些寄主植物生长繁茂时,粉虱的数量也会大幅增加。

此外,一些寄主植物可能具有抗虫性,能够抑制粉虱的发生。

因此,选择适宜的寄主植物,进行寄主植物的轮作和混种,有助于减少粉虱的发生。

2.3 天敌一些天敌对粉虱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例如,瓢虫是粉虱的天敌之一,它们以粉虱为食,能够有效地控制其数量。

引入天敌,如瓢虫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粉虱的发生。

此外,合理利用生物农药,如菊姬蜂等,也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3. 粉虱防治技术针对粉虱的危害,人们开发了多种防治技术。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或益虫对害虫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

瓢虫、菊姬蜂和寄生蜂等天敌被广泛应用于粉虱的防治中。

瓢虫可通过投放或者增加瓢虫的棲息地,控制粉虱的发生。

而菊姬蜂和寄生蜂则通过寄生粉虱卵或成虫来控制粉虱的种群。

生物防治不仅有效,而且对环境友好,不会造成农产品的残留问题。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粉虱进行防治的方法。

传统的农药如有机磷、杀虫脒等可有效杀灭粉虱,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 来 , 随着 种 植业 结构 的调 整 , 其 是 特经 、 尤 蔬 菜 、花卉 等 种植 面 积 的逐年 扩 大 和保护 地 种植 的 大力 推广 , 烟粉 虱提 供 了大量 的越冬 场 所 , 而 导 为 从
内烟 粉 虱成 虫 、 、 虫 及 伪 蛹 并 存 ; 年 1月下 旬 卵 若 翌
上海 蔬菜

S NGHA ( A L S HA I VE 趣T B E
2 1 () 9 5 0 4 :  ̄ 0 1 4
植 物保护 ・
重发原因及防治策略
王 亚松
( 苏红 旗 种 业有 限公 司 江 251) 2 3 1
烟粉 虱是 一种世 界 性分 布 的 多食性 害 虫 ,是 近 年 传人 我市 的一 种具 有 潜在 危 险性 和爆 发 性 的同翅 目昆虫 , 繁殖 力 强 、 其 寄主 范 围广 、 治难 度 大 、 害 防 危 重 。 自 20 0 2年 我市 首 次发 现 烟粉 虱 以来 , 逐渐 形成
1 发 生概况
随 着我 市设 施栽 培 蔬 菜面 积 的迅速 发展 ,既成 为农 民经济 收入 支 柱 ,也 使烟 粉 虱在本 地安 全越 冬
场所 遍 布各 地 , 构成 年 年重 发 的虫 源基 地 。 年来 的 几 调查 监测 结 果表 明 , 在越 冬 期 间 , 度极 低时 大棚 内 温

单是 药物 防 治得 力 的结 果 , 而是 由天气 因素 、 为 因 人
素等 多方 面 因素 共 同作 用 的结果 。
2 重 发原 因分 析
21 冬 季 设 施 栽 培 大棚 给 烟粉 虱构 筑 了安 全 越 冬 .
场 所
定 的发 生量 , 生 面积也 逐年扩 大 。 2 0 、0 6 发 于 0 520 、
头 , 未对 我市 露地 蔬 菜生 产产 生 重 大影 响 。 但 通过 参
考我站 21 0 0年及 往 年 调 查 的大 量 数 据 资料 以及 气
象 资 料综 合 分析 ,0 0年 烟 粉 虱未 爆 发 的 原 因不 简 21
E— i:h n h u u 0 2 @1 6c r。 malc e z o h a 5 0 2 .o n
年 四季畅通 无阻 的繁衍桥 梁 。 当某一种 嗜性 寄主植 每 物 衰老 恶化 时 , 田间又 出现新 的 寄主植 物 , 即转移 危
害 , 自然界 内人 为构 建 的立 体式 食物链 , 现 只要遇 上 适宜 的气侯 条件 , 形成年 年大爆 发局面 。 将会 23 早春 虫源地 的 药控 不得 当加 速 了其 爆发 .
20 07年连续 三年 大发 生 ,给大 田作 物及 大棚 蔬菜 带
来 很 大 的危 害 ; 同时每 年 到 89月 份 的时候 , 、 烟粉 虱 成 虫 开始 大量 进城 ,在 随后 的两个 月 左右 对城 市 市 容 、 通 、 共卫 生 等方 面都 有 一定 的影响 。经过这 交 公 几 年 的发 展 ,烟粉 虱 已经 成 为威 胁我 市农 业 生产 安 全 的一种 新 的重 要虫 害 , 发展态 势也 不容乐 观 。 其
调 查仅 查到 成 虫及 伪 蛹 , 查不 到新死亡 。而姜 堰 市桥 头镇 高效设 施农 业
致 我 市烟 粉 虱的越 冬 基数 大大 提 高 ,对我 市 烟粉 虱
的 防控提 出 了新 的要求 。 烟粉虱在 我市 1年约发生 1 代 , O多 且世 代重 叠 , 其 一个生 活周 期分 为卵 、 虫和成 虫 3个 阶段 。其 危 若
化栽 种 树木 、 坪 品种 又 多 , 草 到处 都是 烟粉 虱滋 生繁 殖 的场 所 , 特别 是设 施 栽 培蔬 菜 的发展 , 烟粉 虱在 为 我市 安全越 冬构筑 了场所 , 为地为烟 粉虱架设 了一 人
份 迁 飞扩散 到 大棚揭 膜 结束 。 间 , 粉 虱 主要 危 害 其 烟
年的 1 0月份开始 由露地进入 大棚危害 , 次年的 5 6月 ,
烟 粉虱是一 种世界 性分 布 的多食 性害虫 , 目前全 世界 已记录 烟粉虱 寄主植 物有 6 0多种 。 0 就我 市农 业 生态 区域 内 , 田种 植 的农 作 物品种 多 、 农 水果 品种多 、 花卉 品种多 、 田外 杂草 种类 更多 , 道路 、 农 城镇 园林 绿
作 物有 棚室 内的番 茄 、 茄子 、 椒 以及 一些 观 赏用 的 青 花卉。 21 0 0年 , 市 烟 粉 虱 中等 至 偏 重 发 生 , 没 有 我 并
如大 家预测 的像往 年 一样爆 发 ,而且 烟粉 虱也没 有
大 量进 城 。虽然 8 9月份露 地 蔬 菜上 的虫 量 有所 抬 、
害 主要 表 现在 成虫 和若 虫 取食 植 物 汁液 、传 播病 毒 病 , 成农 产 品产量 降 低 ; 造 另外 , 粉 虱成 、 虫分 泌 烟 若 的蜜露能诱发 煤污病 等真 菌病 害 , 严重 时植 株表 面覆 盖 1 层灰黑 色霉层 , 重影 响作物 产量和 品质 。 严 烟粉 虱在 我市 大棚 蔬 菜上 的 危 害期 主要 是从 每
园区 ,部分 农 户冬 季拱 棚 内均 种植 耐寒 蔬菜 ,有 莴 苣、 茼蒿 、 菜 、 芹 小青 菜 等 , 温度 极低 时棚 内不 再拱 小 棚, 越冬 期 间均 查不 到 烟 粉虱 各虫 态存 在 , 6月上 到
中旬 露 地植 物上 仅 查到 零 星成 虫 。
22 周年 不 间 断的 多种 食物 链 极利 于爆 发 .
增加 2层小 拱膜 覆 盖 , 耐低 温 的伪 蛹得 以存 活 , 年 翌 大棚 周 围露 地植 物则 成 为 重发 的核 心 区 。如 江苏 省 现代 农业 综合 开发 示范 区 ,每 年均 有几 百个 大棚 内 培育 茄 子 、 番茄 、 椒 、 葫芦 、 甜 西 黄瓜 钵 苗及移 栽定 植 挂 果 的茄 子 、 茄 、 番 甜椒 等 , 年 1 当 2月下 旬 调 查 , 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