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石市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黄政发〔2017〕7 号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石市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正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石市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黄政发〔2017〕7号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黄石市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黄石市人民政府2017年3月23日黄石市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黄石全面贯彻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战略,决胜全面小康、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进一步巩固全市城乡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13修改)》,结合黄石城乡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制订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的基本条件分析(一)“十二五”发展的总结回顾“十二五”时期,黄石市城乡建设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五城同创”为抓手,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总体目标,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城乡格局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建设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1.市域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
按照“一主、两副、三组团、三轴多走廊”的布局结构,大力推进市域一体化建设。
即以黄石中心城区为中心,大冶城区及阳新县城为副中心,以棋盘洲经铁山至武汉光谷大道沿线、长江黄金水道沿线、106国道沿线地区作为市域对接区域的发展主轴,以棋盘洲桥至黄咸高速、武穴桥至杭瑞高速、大广高速三条交通走廊构建多条城乡发展走廊。
城市燃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城市燃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2020年)工程编号:XXX-XXX设计单位名称目录目录 (2)第一章总论 (10)1. 项目概况、编制依据及原则 (10)1.1. 项目名称 (10)1.2. 建设单位 (10)1.3. 项目背景 (10)2. 编制依据 (12)3. 编制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 (12)4. 编制原则 (13)5. 编制范围、内容及要求 (14)5.1. 编制范围 (14)5.2. 编制内容及深度 (14)5.3. 其它专题研究 (14)6.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5)7.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6)7.1. 符合国家发展能源工业的政策 (16)7.2. 气源的保证 (17)7.3. 建设条件有保证 (18)第二章城市发展现状 (20)1. 城市概况 (20)1.2. 地形地貌 (20)1.3. 气候 (20)1.4. 河流、湖泊 (21)1.5. 社会经济 (21)2. 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22)2.1. 城市性质 (22)2.2. 人口和用地规模 (22)2.3. 城区用地发展方向 (22)2.4. 用地结构布局 (22)3. 城市环境现状 (23)4. 城市燃气供应现状 (23)第三章气源 (25)1. 河南省内气源现状 (25)2.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25)3. 气源 (28)第四章用气量预测 (29)1. 供气原则 (29)2. 供气对象 (29)3. 用户耗热定额 (30)3.1. 居民用户耗热定额 (30)3.2. 公共建筑用户耗热定额 (30)3.4. 燃气锅炉耗热定额 (31)3.5. 天然气汽车耗热定额 (32)4. 用气不均匀系数 (32)4.1. 居民与共建用户用气不均匀系数 (32)4.2. 工业用户用气不均匀系数 (34)4.3. 采暖锅炉用户用气不均匀系数 (34)4.4. 燃气空调用户用气不均匀系数 (35)4.5. 燃气汽车用气不均匀系数 (35)5. 各类用户用气量预测 (35)5.1. 居民用户用气量预测 (35)5.2. 商业用户用气量预测 (36)5.3. 工业用户用气量预测 (37)5.4. 燃气汽车用气量预测 (38)5.5. 其它用气量预测 (39)5.6. 用气量汇总及气量平衡 (39)5.7. 调峰储气量 (42)第五章输配系统 (43)1. 输配系统方案 (43)1.1. 管网压力级制 (43)1.2. 总体方案确定 (43)2. 门站 (44)2.2. 站址选择 (44)2.3. 设计规模及参数 (44)2.4. 总图布臵 (45)2.5. 工艺流程 (45)2.6. 主要工艺设备 (45)2.7. 运行安全保护措施 (45)2.8. 门站用地 (46)3. 中压输配管网 (46)3.1. 布臵原则 (46)3.2. 中压管网布臵 (47)3.3. 管道敷设 (47)3.4. 管网水力工况 (48)3.5. 管材选取 (49)3.6. 管道防腐 (50)3.7. 管道穿越工程 (50)4. 输配系统供需平衡 (50)4.1. 常用的平衡方法 (50)4.2. XX县供需平衡方法的确定 (51)4.3. 储气设施的选择 (51)第六章汽车加气站 (55)1. 公共交通现状及规划概况 (55)2. 天然气汽车的优势 (55)3. 燃气汽车用气量 (57)4. 加气站建设方案 (57)4.1. 常见建设模式 (58)4.2. 各模式适用性分析 (59)4.3. 建设方案的确定 (60)5. 加气站规模及数量 (60)6. 站址选择 (61)7. 总图布臵 (62)8. 工艺流程 (62)9. 主要工艺设备 (62)10. 运行安全措施 (63)11. 加气站用地 (63)第七章监控管理系统 (65)1. 建设城市燃气监控管理系统的意义及组成 (65)2. 监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65)2.1. 公司调度控制中心 (65)2.2. 现场监控站 (65)3. 通讯系统 (66)4. 公司调度控制中心 (66)5. 现场级监控站 (68)5.1. 有人值守现场级监控站 (68)5.2. 无人值守现场级监控站 (69)第八章公用工程 (70)1. 给排水 (70)1.1. 门站给排水确定 (70)1.2. 加气站给排水确定 (70)1.3. 年用水量 (71)2. 电气 (72)2.1. 负荷等级、电源及供配电方案 (72)2.2. 爆炸危险区域及防雷等级划分 (73)3. 仪表及通讯工程 (73)4. 空调通风 (74)4.1. 空调 (74)4.2. 通风 (74)5. 建筑结构 (74)5.1. 土建工程的基本条件 (74)5.2. 工程内容和工程量 (75)第九章后方设施及劳动定员 (76)1. 组织机构 (76)2. 劳动定员 (76)3. 办公场所 (77)4. 运行车辆 (77)5. 抢险抢修机具 (77)第十章消防 (79)1. 消防标准和规范 (79)2. 重点防火部位 (79)3. 主要消防措施 (79)第十一章环境保护 (81)1. 环境保护标准 (81)2. 环境现状 (81)3. 规划环境 (82)3.1. 声环境功能区划 (82)3.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82)4. 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83)5. 环保措施 (83)5.1. 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83)5.2. 水质污染及控制 (83)5.3. 废气污染及控制 (83)5.4. 噪声控制 (84)5.5. 穿越河流的生态保护措施 (84)5.6. 场站绿化 (85)6. 项目的环保效益 (85)第十二章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 (86)1. 安全措施 (86)1.1. 防火 (86)1.2. 防爆 (86)1.3. 防雷、防静电 (87)1.4. 压力容器设计 (87)2. 劳动保护 (87)3. 绿化 (8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财务效益分析评价 (89)第十四章结论 (90)第一章总论1.项目概况、编制依据及原则1.1.项目名称XX县燃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建设单位河南奥斯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3.项目背景XX县地处于东平原,隶属商丘市,南北宽27公里,东西长39公里,周边与四县一区相邻。
黄石市下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七号地块
小组成员及分工
第一部分 现状解析 -骆军求 第二部分 背景研究 -叶强 王健 第三部分 规划对策 -程诗宇 张志润 涂雪芹 第四部分 方案设计 -王晓宇 彭婕 王润珏
汇报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现状解析 背景研究 规划对策 方案设计
第第一一部部分分
现状解析
方案设计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静 态 静 态
立体 静 态
静 态
方案设计
道路交通规划
公交站点
站点
下陆大道-秀品厂
下陆大道-纺机
下陆大道-省托路口 下陆大道5-下陆区人民4 政府
3
发展大道-程金山
发展大道-栗山寺
发展大道-十五冶四公司
发展大道-神牛路口
公交路线
6/7/11/21/269路 6/7/111/21/29 2 6/11/29 6/7/11/21/29 23 23 23 23
总体规划评价
(1)对该区域进行了较合理的发展定位与功能分区。 (2)一些大型服务设施的布局值得商榷(医院、体育中心)。 (3)铁路横穿中心商业区。 (4)对旧城更新改造的动力机制、改造时序缺乏深入研究。
第三部分
规划对策
规划目标 规划策略 人口规模预测 土地资源供给分析
规划对策
规划目标
(4)综合配套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城区公园建设,提供日常休闲娱乐场地。
规划对策
规划策略
土地利用
(1)合理置换工业用地,进行老工业基地搬迁;建设商业服务业用 地(如创意文化走廊、中心商务区等)
(2)完善下陆区道路系统,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标准。 (3)增加防护绿地和公共绿地,降低工业园区污染。 (4)改造居住用地及简陋危房(如“省拖片棚户区*”),提高住宅质
南昌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南昌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引言本报告借助数据对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进行深度剖析,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绿地总面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第一节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 (1)第二节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一、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三、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四、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南昌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一、南昌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南昌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南昌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南昌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南昌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南昌市绿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11)一、南昌市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11)二、全国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南昌市绿地总面积占全国绿地总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南昌市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南昌市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南昌市绿地总面积同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1)表2: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4: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表 (3)表5: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4)表6: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6表10:南昌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南昌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南昌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南昌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南昌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南昌市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南昌市绿地总面积占全国绿地总面积比重统计表 (11)表21:南昌市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南昌市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南昌市绿地总面积同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
内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内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引言本报告借助数据对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进行深度剖析,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绿地总面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第一节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 (1)第二节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一、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三、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四、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内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一、内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内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内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内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内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内江市绿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11)一、内江市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11)二、全国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内江市绿地总面积占全国绿地总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内江市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内江市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内江市绿地总面积同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1)表2: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4: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表 (3)表5: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4)表6: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内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6表10:内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内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内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内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内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内江市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绿地总面积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内江市绿地总面积占全国绿地总面积比重统计表 (11)表21:内江市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内江市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绿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内江市绿地总面积同全国绿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
黄石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行业分类容积率农副食品加工业≥1.0食品制造业≥1.0饮料制造业≥1.0烟草加工业≥1.0纺织业≥0.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0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0.8家具制造业≥0.8造纸及纸制品业≥0.8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0.8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6医药制造业≥0.7化学纤维制造业≥0.8橡胶制品业≥0.8塑料制品业≥1.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6金属制品业≥0.7通用设备制造业≥0.7专用设备制造业≥0.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0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0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0.7注:1、规划区工业项目容积率一般不宜小于0.8;2、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应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第二十四条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社会福利、市政设施、交通设施、仓储物流、外交军事安保等特殊设施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按有关专业规定执行。
屋面(图一)(图二)Hc室外地面至檐口顶B 檐口挑出高度H=Hc+B H自室外地面算至女儿墙顶屋面坡度小于45度屋面坡度大于45度坡屋面(图三)(图四)Hc 室外地面至檐口顶B 檐口挑出宽度H=Hc+B H自室外地面算至屋脊顶附录C 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定C.0.1 为了统一本市城市规划工作中有关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标准,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C.0.2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工作中在规划编制、建筑设计、报建审批、竣工测量、规划验收等阶段涉及的建筑面积计算工作。
黄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三章建筑容量3.1 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含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同)应按照本章有关规定执行。
3.2 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不得超过附表 2 的规定。
3.3 建筑基地面积不大于 2 公顷的成片开发区,应先确定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在不超过建筑容量控制的前提下,区内各地块的建筑容量可参照本规定附表 2 的规定调整。
3.4 建筑基地面积小于或等于 2 公顷的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在经批准的有关规划设计中已确定的,应按已批准的规划执行(规划包括控规、详规、城市设计及总平面设计等)。
尚无经批准的有关规划设计的,其建筑容量控制安附表 2 执行。
3.5 附表 2 规定的指标中容积率、建筑密度为上限,适用于单一类型的建筑基地,对混合类型的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基地按使用性质分类的划分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筑基地和综合楼基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
3.6 对未列入附表 2 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有关专业规定执行,但不应超过表 2 中相应居住建筑的控制指标。
3.7 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出规定值的,不得在原有的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
第四章建筑间距4.1 建筑间距除必须符合消防、防震、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和建筑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
4.2 根据日照、通风的要求和本市建筑用地的实际情况,多层及低层条式居住建筑(长度)24 米)的间距符合下列规定:一、多层及低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两建筑物之间的夹角<30 度)时的间距:其间距在旧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9 倍,新区不小于1.15 倍。
不平行的建筑以最窄处为准(下同)。
二、多层及低层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60 度 <两建筑物夹角 <90 度)的间距:不小于东南侧建筑高度的0.4---0.5倍,且最小值为9 米。
黄石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黄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试行本)报审稿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第三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四章建筑容量第五章建筑间距与退让第六章公共设施第七章城市绿地、景观和文化保护规划第八章道路交通工程第九章市政工程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一章管线综合工程第十二章附则、其它附录A建筑间距的计算B建筑高度的计算C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定D沿路一般建筑高度控制E居住建筑间距图示F干道交叉口建筑红线退让范围(示意)G名称解释H本标准用词说明黄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试行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使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以下简称为《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规划区、开发区、城市托管区、城市共建区、工业园区各项建设工程。
大冶市、阳新县城市规划区可以参照执行。
其他区域参照国家、省市相应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详细规划未作出规定或者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应当按照上层次城乡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中有关具体技术经济指标的内容指导详细规划的编制。
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市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规划编制管理中使用的勘察测量资料必须采用国家统一高程系统和黄石统一座标系统。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第五条本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包括法定规划和非法定规划两个系列。
法定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含近期建设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非法定规划包括概念规划、基础研究等。
城市设计的编制应贯穿于法定规划的各个层次,法定规划应体现城市设计的原则与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石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图表目录
表1: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1)
表2: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
表4: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表 (3)
表5: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4)
表6: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6表10: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
表12: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表 (7)
表13: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9)
表16: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
上年增长%) (10)
第一节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
表1: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第二节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
一、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表2: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表3: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三、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表4: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表
四、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表5: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五、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表6: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表7: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表8: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八、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表9:黄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
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第三节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
一、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表10: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表11: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三、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表12: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表
四、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表13: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五、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表14: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表15: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七、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表16: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八、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
变动对比分析
表17:黄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年份黄石市变动值总值变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