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腱肌解剖重建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半腱肌解剖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分析

半腱肌解剖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分析
及 继 发 骨关 节 炎 。 自 2 0 0 2年 3月 至 2 1 00年 6月 我 院采 用 半 腱
肌腱 编织线 锁边 缝合 , 将半腱 肌腱 条 自深筋膜 、 匠肌深层 引 缝 至股骨 内上髁 附近 , M L起 点近 端 中心 部位 预置一 根钢 针 在 C
行 等长试验 J将半腱肌肌腱 自前 向后绕 钢针 反折并 拉紧 , , 被
动屈伸 膝关 节 , 观察半 腱肌 肌腱与 钢针 的相对 滑动长 度 , 有 若
张 力 增 加 可 向远 端 及 后 方 重 新 调 整 钢 针 的 位 置 至 该 相 对 滑 动
肌解 剖重建 MC L治疗 了 13例 MC 0 L损伤患者 收到 良好效 果 ,
报 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3 手 术 方 法 . 连硬 麻醉 或全麻 满意 后 , 次行 膝关节 伸直 再 和 屈 膝 3 。 外 翻 应 力 试 验 , 一 步 明 确 诊 断 。患 肢 驱 血 后 上 0位 进
拉出, 在旋转 中立位屈 膝 6 。 0 将其 拉紧并 用可 吸收界面钉 固定 于胫骨前侧 , L复合体后斜韧带部分重建完成 。再次行 膝关 MC 节伸直 和屈膝 3 。 O 位外 翻应力 实验 , 结果满 意后 冲洗 伤 口置 引
11 一般 资料 .
岁, 平均 4 8岁。左侧 5 8例 , 右侧 4 5例。致伤 因素 : 运动 中受伤
4 2例 , 车祸伤 6 l例。MC L损伤 按损 伤程 度分 类 Ⅱ度 损伤 3 4 例, Ⅲ度 损伤 6 9例。新鲜损 伤 7 8例 , 陈旧损伤 2 5例 。受 伤至
手 术 时 间 为 当天 至 伤 后 1年 。
【 关键词 】 膝关节 ; 副韧 带; 内侧 损伤 ; 半腱肌 ; 解剖重建 【 中图分类 号】 R66 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2 78 (0 10 — 29 0 0 — 362 1)2 02 — 2 0

自体半腱肌肌腱在治疗膝关节后内侧结构损伤中的体会

自体半腱肌肌腱在治疗膝关节后内侧结构损伤中的体会
动水平 。
本组共 1 1例 , 9例 , 2例 ; 男 女 年龄 2 4 岁 , 3~ 1 平均 2 . 91 岁 。受伤时合并前交叉韧带 ( C )后交叉韧带 ( C ) 伤 7 , A L、 P L损 例 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 2例 , 合并前 交叉 韧带损伤 1 , 例 合并 前交 叉韧带 、 后交叉韧带 、 后外侧结构 ( L ) 伤 1 , P C损 例 合并胴动 脉损 伤 2例 , 腓总神经损伤 1 。从受伤 到手术 时间 1 5 d 平 均 例 7~ 9 , 4 .d 1 。患者就诊后先给予支具制动 , 2 6周后 , 再次检查膝关 节外 翻 的稳定 性 , Ⅲ度 不稳定 (0例 )或者 Ⅱ度不稳定 ( 例 )患者 1 , 1 , 走路时不稳定感 明显 , 则考虑 P MC解 剖学加强术 。
(T)取 下 s , 度 在 2 c 以 上 , 切 成 1.c 1 . m 两 段 , S , T长 5m 分 05m、45 c
肌腱两端用 聚乙烯缝线编织备 用。在股骨 内上髁 表面皮肤做一 个长约 2m切 1, c : 向深层显 露股骨 内上髁 、 3 内收肌结 节 , 在股骨
内上 髁 ,股 骨 内上 髁 与 内收 肌 结 节 之 问 朝 向股 骨 干 方 向各 钻 直 径 4 m 的骨 隧 道 , 隧 道 内 口钻 6 m 直 径 、0 长 的 粗 隧 道 。 m 骨 m 2 mm
重建 , 由康复科 A L P L重建术 后进行康复 。 则 C 、C
2 结 果
1 例 手 术 患 者 均 获 得 随 访 ,随 访 时 问 1 ~6 个 月 ,平 均 1 1 1
2 . 个月 , 71 术后膝关节活动度 17 ~15 , 1 。 3 。 体检 2例外翻不稳定

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修复治疗

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修复治疗

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修复治疗膝关节的关节囊松弛薄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和肌肉。

韧带包括内、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

内侧副韧带位于股骨内上髁与股骨内髁之间,有深、浅两层纤维。

浅层呈三角形,甚为坚韧;深层纤维与关节囊融合,部分并与内侧半月板相连。

外侧副韧带起于股骨外上髁,它的远端呈腱性结构,与股二头肌腱汇合成联合肌腱结构,一起附着于腓骨小头上。

外侧副韧带与外侧半月板之间有滑囊相隔。

膝关节伸直时两侧副韧带拉紧,无内收、外展与旋转动作;膝关节屈曲时,韧带逐渐松弛,膝关节的内收、外展与旋转动作亦增加。

前交叉韧带起自股骨髁间凹外侧面,向前内下方止于胫骨髁问棘的前方。

当膝关节屈曲和内旋股骨时,此韧带牵拉变紧,防止胫骨向前移动。

后交叉韧带起止股骨髁间凹内侧面,向后下方止于胫骨髁间棘的后方。

膝关节屈曲时可防止胫骨向后移动。

1病因生物力学研究已经证实渐进、连续和按顺序的微纤维断裂最终会导致韧带发生断裂。

单个胶原纤维是不可拉伸的,拉长7%~8%就开始断裂。

韧带中胶原纤维断裂的数量决定韧带是功能的破坏还是形态的破坏。

韧带完全断裂伴形态连续性的丧失,只在关节有极度的移位时才会发生。

手术时肉眼观察韧带的完整性不足以对如下情况作出判断:①韧带断裂的范围;②韧带血供的损害;③残留的韧带拉长;④远期发挥功能的能力。

不伴其他结构损伤的、单纯的韧带完全断裂是极罕见的,这是因为造成韧带完全断裂的关节极度移位一定会导致其他支持结构至少部分撕裂。

膝关节韧带经常在体育运动中受到损伤,尤其是在以身体冲撞为特点的运功中,如踢足球、滑冰、体操和其他能产生足够大的瞬间应力造成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运动。

机动车事故,尤其是摩托车事故是膝关节韧带断裂的常见原因。

例如,当乘客屈曲的膝关节坐于座位上,当司机紧急刹车时,膝关节撞击汽车的挡板造成后交叉韧带的撕裂。

韧带突然承受猛烈的负载或牵拉,如跑步的运动员突然减速或改变方向时,虽然没有摔倒或直接碰撞也可能发生韧带破裂。

应用自体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12例

应用自体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12例
p se o n teoh r o tr rCL i h te ),a d u d r e tb n -g me t o erc nt cin i n n ew n o el a n- n eo sr t .Me ilcl trll a n eo srcinwa e ome i b u o da ol ea i me trc nt t sp r r d a g u o f
Meh d A t a o 2 p t nsw t m da c l t a l a e ti uy rc i d k e x m n t n . A o g t m,2 h d l e a t o s o l f1 ai t i e il ol e l i m n n r e ev n e e a iai s m n h t e h a r g j e o e a a r t l m nsu n r , n e e e at l ee t no e l ea m nsu ; a re t l a e t C )i u ( n r rC n n e i s jy a d rc i d p ra rsc o f h t l e i s 2 h de i e i m n ( L n r a t o L i o ea d c iu v i i t a r c u a g jy e i n
夏 亚 一 吴 萌
( 州 大 学第 二 医 院骨 科 研 究 所 , 州 7 0 3 ) 兰 兰 3 0 0
【 要】 目的 摘
观察 自体半腱肌重建膝关节 内侧 副韧 带损伤 的效果 。 方法 对 1 2例膝 关节 内侧 副韧 带损伤 行膝 关
节 检 查 , 现 伴 随 有 外侧 半 月 板 损 伤 2例 , 半 月板 部 分 切 除 , 、 交 叉 韧 带 损 伤 各 1 , 择 骨 一腱 一骨 重 建 前 、 交 叉 韧 发 行 前 后 例 选 后 带 。胫 骨 内侧 鹅 足 肌 腱 部 位 游 离 半腱 肌进 行 内 侧 副 韧 带 重 建 术 。 结 果 1 2例 手 术 后 伤 口 I期 愈 合 。6个 月 内 1 0例 膝 关 节 稳 定 , 力 位 拍 片 内侧 比健 侧 张 开 均 <5m 挤 压 螺 钉 位 置 良好 。 1 应 m, 1例 关 节 屈 曲 0 一10 , 。 2 。1例 伴 股 骨 外 髁 骨 折 者 关 节 活 动

住专直通车李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住专直通车李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住专直通车李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李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医师导读本期课程讲述了内侧副韧带的解剖结构、功能,以及损伤的原因、分型、诊断和治疗方案。

讲解十分细致入微,条理清晰明了。

重点:内侧副韧带位于软组织内,又呈带状,因而损伤后自然愈合能力强。

01内侧副韧带的解剖和功能(一)解剖:位于内侧关节囊和关节囊韧带浅面,起自股骨内上髁,止于关节面下方7-10cm胫骨干骺端内侧后半部。

分为浅、深两层,深层有板股韧带附着点和板胫韧带附着点。

(二)功能:•提供外翻应力下的稳定性;•拮抗外旋应力;•伸屈膝时稳定关节。

02损伤机制及分度(一)损伤机制:导致膝关节旋转产生的力超过负荷。

(二)损伤分度:伸直0°外翻位与健侧对比。

0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包括:•膝关节内侧疼痛,“张口征”、“酒窝征”;•关节不能自主伸直;•内侧副韧带处有压痛点;•局部肿胀及皮下淤血,台阶征。

04体格检查1、视:关节内侧肿胀淤青;2、触:压痛、台阶征;3、动量:外展和膝关节分离试验+,内翻应力试验-,抽屉试验-。

05影像学检查1、撕脱2、股骨内侧髁Hoff骨折3、内侧胫骨平台骨折06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和保守治疗(一)诊断1、病史:膝外翻、外旋受伤,伤后关节内侧疼痛;2、体征:关节外翻不稳,内侧关节间隙张开。

张口征、酒窝征;3、辅助检查:MRI、外翻应力X片。

(二)保守治疗1、1、2度损伤及单纯3度损伤无需手术,可以保守治疗。

2、1度损伤保守治疗及康复:•拄拐承重行走;•忍痛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肌肉训练;•敏捷度、本体感觉训练;•活动度、肌肉力量、敏捷度恢复后进行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时带护膝,防止膝外翻。

3、2度及3度单纯损伤保守治疗及康复:•1~2周戴护具承重行走;•3周时鼓励完全承重行走,根据疼痛程度和下肢力线决定是否解除支具;•4周时获得足够关节活动度,训练力量、敏捷度以及本体感觉;•5~6周时增加上述训练量,适当体育锻炼;•体育运动时带护膝,防止膝外翻。

股薄肌和半腱肌移位修复膝内侧副韧带损伤

股薄肌和半腱肌移位修复膝内侧副韧带损伤
a ol tr llg me up u e o ne . M e ho 32 a e fkn e me il c lae a i a e tr t e we e te td lc lae a ia ntr t r fk e t ds c s s o e d a olt rl lg m n upur s r r ae
A s a t Ohe t e T poet eh d a de et f rc i a d sm tdn u a s r ntet a n o d— b t c : j i o x l em to n fc o gai s n e i io s rn f e t t f r cv e r h f l e t e i h r me me i
1床 骨科 杂 志 6
J un lfCii l r oad s 2 0 p;2 2 o ra l c t p ei 0 9A r1 ( ) o na O h c
・1 5 ・ 7

临床 论 著 ・
股 薄 肌 和 半 腱 肌 移 位 修 复 膝 内侧 副韧 带 损 伤
陶 晨, 翟 睿 , 苏建 华 , 杨 鹏
Ac o d n ei r v d L s om c l c r tn a d ,t e r s l r x el n n2 a e ,g o c r i g t t mp o e y h l S ae s o e sa d r s h e u t we ee c l t 3 c s s o d i 3,fi oh s e i n ari 1, n
mu c e tn o n e tn io s ae co e t h n e me i lc l t rll a n .T e sr n h i g o . An tmia s l e d n a d s mi d n u r l s o t e k e d a ol e a i me t h t g s o d e a g et ao c l

异体跟腱与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治疗内侧副韧带体部Ⅲ度损伤的疗效

异体跟腱与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治疗内侧副韧带体部Ⅲ度损伤的疗效

异体跟腱与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治疗内侧副韧带体部Ⅲ度损伤的疗效杨岩;姚鲁田;王岩峰;王新贤;王汉宁;张杭州;周鑫【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内侧副韧带(MCL)体部Ⅲ度损伤后采用同种异体跟腱与取健侧半腱肌肌腱移植2种方法重建MCL的疗效,探讨MCL体部Ⅲ度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9年7月至2016年1月我院共收治Ⅲ度MCL损伤患者79例,根据MCL损伤部位以及是否伴发其他类型损伤从中选取40例患者,其中同种异体跟腱移植重建21例(异体跟腱组),取健侧半腱肌肌腱重建19例(自体半腱肌组).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内侧开口间隙差值(外翻应力试验下摄像,双侧)、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同时期各项指标数值.结果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1.3 (12~30)个月;2组术后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自体半腱肌组出现1例取腱切口延迟愈合;异体跟腱组出现1例切口区脂肪液化,对出现并发症的切口进行清创、负压吸引装置处理创面后Ⅱ期愈合,1例异体跟腱组多发韧带损伤患者术后1年出现外翻Ⅰ度阳性.术后1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异体跟腱组明显优于自体半腱肌组(P<0.01);术后6个月复查膝关节MRI显示2组患者重建的MCL连续性良好.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膝关节屈伸功能受限,2组间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关节内侧开口间隙差值、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期随访结果显示,取健侧半腱肌肌腱与同种异体跟腱移植重建MCL具有相同的手术效果.【期刊名称】《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7)008【总页数】6页(P724-729)【关键词】内侧副韧带;体部Ⅲ度损伤;外翻应力试验;自体半腱肌;同种异体跟腱;重建【作者】杨岩;姚鲁田;王岩峰;王新贤;王汉宁;张杭州;周鑫【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科及关节外科病房骨科,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科及关节外科病房骨科,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科及关节外科病房骨科,沈阳110001;辽宁省金秋医院超声科,沈阳110015;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科及关节外科病房骨科,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科及关节外科病房骨科,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科及关节外科病房骨科,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7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是维持膝关节内侧稳定性的重要结构,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加及全民健身水平的提高,MCL损伤逐渐成为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

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早期治疗15例临床观察

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早期治疗15例临床观察

膝 内侧 副 韧 带 损 伤 早 期 治 疗 1 5例 临 床 观 察
颜 冰 牟 , 伟 张 世华 ,
( .山东中 医药 大学 附属 医院 , 1 山东 济南 2 0 1 ;2 5 0 1 .日照 市港 口医院 , 山东 日照 2 6 6 ) 7 8 2
[ 键 词 ] 膝 内 侧 副 韧 带 损 伤 ; 期 治 疗 ; 床 观 察 关 早 临
膝 关 节 肿 胀 , 能 障 碍 , 关 节 内 侧 局 限 性 压 痛 明 功 膝
显 ; 殊 检 查 : 关 节 屈 曲 1。3 。 外 翻 应 力 试 验 特 膝 5、 0时
阳性 , 伸 直 位 时 外 翻 应 力试 验 阴 性 , 力 下 X 线 膝 应
片 可 见 膝 关 节 内侧 间 隙 较 健 侧 增 宽 。
内侧 , 为鹅 足 腱 所 遮 。主 要 于 膝 伸 直 位 时 紧 张 , 止 防
外 翻 。 上 斜 束 起 自股 骨 内收 肌 结 节 , 后 向后 下 方 止 于 内 侧 半 月板 、 节 囊 及 胫 骨 内髁 后 缘 。 下 斜 束 部 分 关 后
1 、 膝 6 g 陈 皮 6g、 白芍 各 6 g 白 芷 9 g, 5g 牛 、 赤 、 水 煎 服 , 1剂 。术 后 1d行 患 肢 足 趾 、 关 节 屈 伸 锻 日 踝 炼 ; 后 3 d开 始 股 四 头 肌 收 缩 锻 炼 ; 后 1 术 术 4 d刀 口 拆 线 ; 后 5 6周 去 除 石 膏 , 序 渐 进 地 进 行 膝 术 ~ 循 关 节屈伸活动 ; 后 1 术 2周 左 右 练 习 下地 负 重 行 走 。
缝 合 或 紧 缩 重 叠 缝 合 。 合 后 行 侧 方 应 力试 验 检 查 , 缝
若稳 定性 差 , 将鹅 足 ( 骨上端 前 内侧之 股薄肌 、 可 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侧 。 1 . 4 观 察 指 标 采用 L y s h o l m 评 分 标 准c 5 ] : 优秀: 9 5 ~i 0 0分 ; 良好 : 8 4 ~
9 4分 , 体育活动后有 不适 症状 ; 尚可 : 8 3 ~7 3分 , 日常 活 动 后 有不适症状 ; 较差 : <7 3分 。
1 . 5 术 后 处 理 及 随访
1 . 1 一 般 资 料 患者 5 8 例, 男性 3 4例 , 女性 2 4例 , 年龄 1 8 ~6 1岁 , 平 均 3 9 . 8 7 ±8 . O 1 岁 。新 鲜 损 伤 4 2 例, 陈旧损伤 1 6例 , 病程为 O ~ 8 个月 , 中位 数 为 2 . 5个 月 。副 韧 带 损 伤 左 侧 1 8例 , 右侧 4 O 例 。致 伤 原 因 : 运动 受 伤 2 3例 , 道路 交 通 伤 3 5例 。损 伤 类
J o u r n a l o f Ma t h e ma t i c a l Me d i c i n e
Vo 1 . 2 8
NO . 7
2 O 1 5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 4 3 3 7 ( 2 0 1 5 ) 0 7 — 0 9 5 8 — 0 2
1 . 6 统 计 学分 析 所有数 据使用 S P S S 2 1 . 0统 计 软 件 进 行 分 析 处 理 。 计 数
型: 部 分 断裂 1 1例 , 完全 断裂 2 O例 , 合 并 半 月 板 或 十 字 韧 带
断裂 2 7 例。 1 . 2 纳 入 标 准 和 排 除 标 准 纳入标准 : ( 1 ) 膝 关 节 内侧 分 离试 验 阳性 , MC L 损 伤 程 度 为 Ⅱ度 、 Ⅲ度 ; ( 2 ) 膝 关 节 X线 检 查 未 见 明 显 骨 折 ; ( 3 ) 无 明 显 的骨 关 节 炎 病 史 。排 除 标 准 : ( 1 ) 膝 关 节 内侧 分 离 试 验 阴 性 或
伤 患 者 进 行 手 术治 疗 , 采 用 膝 内侧 副 韧 带 修 补 , 内 侧 副韧 带 浅 层 重 建 及 后 斜 韧 带 部 分 重 建 方 法 。结 果 : 治疗前 , 优 秀 4例 ( 6 . 9 0 ) , 良
好 1 5例 ( 2 5 . 8 6 ) , 尚可 1 7例 ( 2 9 . 3 1 ) , 较差 2 2例 ( 3 7 . 9 3 ) , 优 良率 6 2 . O 7 ; 治疗后, 优秀 2 4例 ( 4 1 . 3 8 ) , 良好 1 9例 ( 3 2 . 7 6 ) , 尚可 9 例( 1 5 . 5 2 ) , 较 差 6例 ( 1 0 . 3 4 %) , 优 良率 8 9 . 6 6 。治 疗 前 后 比 较 有 统 计 学 差 异 ( P< 0 . 0 0 1 ) 。术 后 6个 月 切 口 均 I期 愈 合 , 平均愈合 时间为 1 . 2 1 土0 . 2 7个 月 , 完全 康复平 均时间为 3 . 7 2 土0 . 3 1个 月 。 6例 ( 1 0 . 3 4 ) 下 蹲 时 膝 关 节 疼 痛 ,z例
( 3 . 4 5 ) 膝 关 节 肿 胀 ,2例 ( 3 . 4 5 %) 负 重 时 膝 关节 失 稳 , 1 例( 1 . 7 2 ) 膝 关 节 水 肿 。结 论 : 半 腱 肌 解 剖 重 建 治 疗 MCL损 伤 临 床 疗 效 可靠 , 且并发症和后遗症少, 值得应用推广 。 关键词 : 半 腱 肌 ; 解 剖重 建 ; 内侧 副 韧 带 ; 膝 关节 ; 修 复外 科 手 术
d o i : 1 0 . 3 9 69 /j . i s s n .1 0 0 4 - 4 3 3 7 . 2 0 1 5 . 0 7. 0 0 5
膝 关 节 内侧 副 韧 带 (me d i a l c o l l a t e r a l l i g a me n t , MC L )是 膝关 节 内侧 的主 要 稳 定 结 构 , 据 统 计 MC L 损 伤 以 男 性 居 多l _ l _ l 。早 期 正 确及 时 地 治 疗 MC L损 伤 可 以 防 止 膝 关 节 不 稳 及 继 发 骨 关节 炎 形 成 ¨ 2 ] 。我院 2 0 1 0年 4月 ~ 2 0 1 3年 4月 对 5 8例 MC L损 伤 患 者 采 用 半 腱 肌 肌 腱 解 剖 重 建 术 进 行 治 疗 , 效果满意 , 现报告如下 。
术 后 铰 链 式 外 固 定 器 固定 6周 。外 固定 期 间 加 强 股 四 头 肌康复锻炼 , 如 膝关 节 0 。 ~9 O 。 部分 负重 屈伸 锻炼 , 去 除 外 固 定器后水平面恢 复 性锻 炼 , 抗 阻力锻炼 等 。治疗结 束 后第 6 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 , 观 察 患 者康 复情 况 。
1 资 料 与方 法
道, 直径与半腱肌游离端直径相符 , 将 半 腱 肌 游 离 端 经 深 筋 膜 下 拉 到 胫 骨 内髁 后 角 隧道 开 口处 , 并 经 隧 道 自后 向 前 拉 出 , 在 旋 转 中立 位 屈膝 6 O 。 将 其 拉 紧并 用 可 吸 收 界 面 钉 固 定 于 胫 骨
中图分类号 : R 6 8 6 . 5
文献标识码 : A
・ 临床 科研 分 析 ・
半腱 肌 解 剖 重 建 治 疗 膝 关 节 内侧 副 韧 带 损伤 的临 床 观 察
潘勇泉 尚 平 才忠民
( 广 州市 花都 区人 民医 院 广 州 5 1 0 8 0 2 ) 肌 解 剖 重 建 治疗 膝 关 节 内侧 副 韧 带 ( MC L ) 损 伤 的临 床 效 果 。 方 法 : 对 5 8例 膝 关 节 内 侧 副 韧 带 Ⅲ度 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