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中国新疆教案
一年级下册汉语教案新疆版

课题:第一课新学期开始了教学内容:课文一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课文的正确读音,并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学习课文掌握一些词语的用处。
3)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流,口语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课文插图和我们也开始新学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掌握课文的内容,学会课文的读音,提高学生实际生活中汉语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学习本课文给学生从小时候开始努力学习的教育。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重点:学会把课文的正确流利的读,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掌握课文中的一些简单常用句子,并学会交流。
教学方法:,鼓励法,指导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新学期开始了,今天我很高兴,那你们呢?你们也高兴吗?为什吗?【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你们说得都不错,那现在我们看一下书上小朋友们怎么说。
(让同学们把书翻到课文一)【教师板书二:讲授新课1)老师先组织学生自助读课文,老师监督学生读课文情况。
2) 在屏幕上出示课文,老师带领学生读课文。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特别注重巩固学生认识拼音方面的知识。
3)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读课文比赛,读的好组鼓励。
4)老师叫学生名字读,这时候一定要多注重后等生。
帮助他们学会拼读拼音。
5)班里有几位同学读拼音不得太流利,老师把课文拼音给学生慢速地读一遍,通过这样做能提高学生认识拼音方面的能力。
6)老师和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这个过程是老师指导学生说话为主进行。
7)老师先自己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话,然后鼓励同桌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交流。
三,巩固练习1)老师组织学生自主读课文。
2)老指导学生练习册有关练习完成。
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第一课新学期开始了课文一老lǎo 师shī :同tón ɡ 学xué 们men ,今jīn 天tiān 开kāi 学xué 了le ,大dà 家jiā 高ɡāo 兴xìn ɡ 吗m ɑ?同tón ɡ 学xué 们men :高ɡāo 兴xìn ɡ老lǎo 师shī :为wèi 什shén 么me 高ɡāo 兴xìn ɡ 呢ne?王wán ɡ 丽lì :我wǒ 们men 又yòu 见jiàn 到dào 老lǎo 师shī 和hé 同tón ɡ学xué 了le。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第一章:新疆的自然风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风光,如天山、喀纳斯、巴音布鲁克草原等。
2. 培养学生对新疆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新疆的自然风光图片和相关知识。
2. 分析新疆自然风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 引导学生欣赏新疆自然风光的美,并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活动:1. 展示新疆自然风光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引导学生了解新疆自然风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新疆自然风光的欣赏感受。
4.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新疆自然风光画面。
第二章:新疆的民族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多民族文化,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
2. 培养学生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新疆的多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服饰、饮食习惯、传统节日等。
2. 分析新疆民族文化的影响和特点。
3. 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新疆民族文化。
1. 展示新疆民族文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引导学生了解新疆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新疆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欣赏感受。
4.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民族文化进行研究和展示。
第三章:新疆的物产丰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物产丰富,如水果、干果、棉花等。
2. 培养学生对新疆物产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新疆的物产丰富,包括水果、干果、棉花等。
2. 分析新疆物产丰富的原因和特点。
3. 引导学生欣赏新疆物产的美味和丰富。
教学活动:1. 展示新疆物产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物产丰富的原因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新疆物产的认知和欣赏感受。
4.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新疆物产进行研究和展示。
第四章:新疆的历史人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历史人物,如玄奘、郑和等。
2. 培养学生对新疆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增进对祖国的热爱。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新疆的基本地理知识、民族分布和特色文化。
3. 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新疆的自然风光:天山、喀纳斯、巴音布鲁克草原等。
2. 新疆的民族风情: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民族的语言、服饰、舞蹈等。
3. 新疆的历史文化:古丝绸之路、莫高窟、交河故城等。
4. 新疆的特色美食:烤羊肉、手抓饭、葡萄干等。
5. 新疆的风俗习惯:赛马、叼羊、夜市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疆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及特色美食。
2. 教学难点:新疆民族语言、舞蹈等特色文化的理解与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故事讲解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形式,增进学生对新疆的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手工艺制作、美食品尝等活动,感受新疆的独特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列举出新疆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及特色美食。
2. 学生能够简单介绍新疆的风俗习惯,展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3. 学生能够通过手工艺制作、美食品尝等活动,体现对新疆特色的喜爱。
六、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新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图片。
2. 视频素材:新疆特色美食制作过程、民族舞蹈表演等视频。
3. 故事素材:有关新疆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
4. 手工艺材料:新疆特色手工艺品制作材料。
5. 美食材料:新疆特色美食原材料。
七、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新疆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新疆的美丽景色。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学习新疆的自然风光,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描述。
b. 介绍新疆的民族风情,展示民族服饰、舞蹈视频,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特点。
c. 讲解新疆的历史文化,讲述有关古丝绸之路、莫高窟等的历史故事。
新疆一年级语文专用教案(精选5篇)

新疆一年级语文专用教案(精选5篇)新疆一年级语文专用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学习部首“言字旁、人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学习他做事一丝不苟和顾全大局的品质。
教学重点: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学习部首“言字旁、人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他做事一丝不苟和顾全大局的品质。
教学步骤:一、相关故事背景介绍1、介绍《小红帽》故事更改;小结故事中的角色。
2、设问:如果让你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你会扮演大树吗?为什么?课文中的一个小男孩主动放弃大灰狼的角色,要求扮演大树,你认为他傻吗?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认读黑板上的两类字;2、提出初读要求:划出文中的生字,读准两类字的读音;3、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检查与交流:同桌相互检查对生字的认识;教师指名认读。
三、细读熟思,深入领悟(一)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复习并练习如何读懂一句话)(二)指导学习第四自然段1、思考:在表演中,谁演得?你是怎么知道的?2、指导学生朗读认知;3、指导学习“真”字。
(三)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1、阿海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原来扮演的是什么角色?2、阿海为什么把大灰狼的角色让给了“我”?3、“我”为什么不想扮演大树?(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才理解了“我”的心理,理解了阿海的善解人意)4、你认为阿海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四)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1、大家都认为阿海表演得,那么阿海是怎么表演的呢?学生自由读该段,找出阿海表演的好的词句。
2、交流抓住衣着、“直直”、“轻轻地”来加深理解。
3、演一演:教师读课文,学生扮演阿海的动作(体会阿海的认真)四、小结阿海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五、指导学习生字板书设计:演一棵大树“我”(阳阳)阿海大树大灰狼(善解人意)认真新疆一年级语文专用教案精选篇2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一年级下册教案-12、神秘之地——天山大峡谷∣新疆专用版

12、神秘之地——天山大峡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天山大峡谷在什么地方。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天山大峡谷景物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小养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2、难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时:上一课时。
课型:新课
教具准备:查阅资料,制作课件,书上插图,
教学方法:“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观察法、引导法、交流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天山大峡谷”吗?
二、进入新课:
1.看看书上有几幅图,图上都有什么?
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
3.小组交流。
4.教师讲解本课内容:
天山大峡谷为景区名,新疆境内有两个天山大峡谷,一个位于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北部,一般称为库车大峡谷或克孜利亚大峡谷,为国家级地质公园;一个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南山旅游区内,为国家AAAAA级景区。
三、学生朗读本课。
1、学生默读课文(自由练习读课文)。
2、教师范读,纠正学生读错的字。
3、老师领读,学生跟着老师读课文。
4、学生再一次自由练习读课文。
四、课堂总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先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小结)
2、给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自豪家乡,感恩家乡的教育。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教研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全一年级下册新疆教案

第一单元首府乌鲁木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首府乌鲁木齐有哪些主要建筑。
2.让学生了解这些建筑的地理位置、重要地位以及各自的特点。
3.让学生知道乌鲁木齐的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为努力建设好新疆而努力,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首府乌鲁木齐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难点:各个建筑的主要作用及各自特点是什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对乌鲁木齐有更多的了解,并且纠正以前错误的认识。
2,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由发达的乌鲁木齐联想到自己家乡,并激发学生们努力建设家乡、努力建设新疆的热情。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音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课时安排:计划5个课时完成1.1 庄严地人民会堂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及相关资料。
二、教学目标:1、知道人民会堂在什么地方,能说出其美丽的形状。
2、搜集有关资料,说一说在这里举行过的大型活动。
3、感受人民会堂的庄严、宏伟和秀丽多彩。
三、教学重点:知道人民会堂在什么地方,能说出其美丽的形状。
四、教学难点:1、搜集有关资料,说一说在这里举行过的大型活动。
2、感受人民会堂的庄严、宏伟和秀丽多彩。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新疆人民会堂的资料,如图片、音像、报纸等。
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单元导读1、创设小导游:给课本右上角的小朋友取个名字,这位小朋友就是你们的小导游,他将带领我们去乌鲁木齐市游一游。
2、欣赏乌鲁木齐市全景图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乌鲁木齐,蒙古语的意思是“优美的牧场”,它是离海洋最远的城市。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信息中心。
乌鲁木齐市是个美丽、可爱的城市。
3、读一读诗歌(1)师泛读(2)齐读,读通顺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相机指导。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小导游(多多)先带你们去参观新疆人民会堂。
我们来到乌鲁木齐市友好北路,快看,那就是人民会堂。
人民会堂是新疆自治区成立30周年的献礼工程之一,1985年8月31日竣工的,建筑面积达2.9万平方米。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

一年级下册新疆地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基本地理信息,包括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
2. 让学生认识新疆的主要民族及其文化特点,尊重民族团结。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新疆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新疆的地理位置与面积2. 新疆的人口与民族3. 新疆的自然风光4. 新疆的历史文化5. 新疆的民俗风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疆的基本地理信息、主要民族及其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新疆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新疆的风景、民俗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疆的特色。
2. 视频播放法:播放关于新疆的宣传片,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新疆。
3. 讲故事法:讲述新疆的历史文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对新疆民俗风情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新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新疆的面积、人口和主要民族。
3. 图片展示:展示新疆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了解其特点。
4. 视频播放:播放关于新疆的宣传片,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新疆。
5. 讲故事:讲述新疆的历史文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新疆的民俗风情,分享学习心得。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新疆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特色。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新疆的资料,增强对新疆的了解。
9.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第五章:新疆的自然风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风光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天山山脉2. 塔里木盆地3. 伊犁河谷4. 新疆的沙漠5. 新疆的湖泊与河流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疆自然风光的主要特点。
新疆一年级语文专用教案(精选5篇)

新疆一年级语文专用教案(精选5篇)新疆一年级语文专用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学习部首“爪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朋友之间多关心、多沟通,才会更快乐。
教学重点: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学习部首“爪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朋友之间多关心、多沟通,才会更快乐。
教学步骤:一、激趣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我们班的董柯君同学因为生病没有来学校,她需要在家呆一星期。
这样,她不能和我们大家一起上课了、做游戏了,我们也听不到她动听的声音、看不到她可爱的笑容了。
不过,我们可以用信件捎去我们大家对她的问候。
不过,写信有一定的要求。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九课,谁学习得认真,学会了写信,谁就能顺利、准确地让董柯君同学看到自己的心声。
二、感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划出文中的生字。
2、分段读文,重点纠正字音。
3、检查与交流:同桌相互检查对生字的认识。
4、教师指名认读。
四、细读熟思,深入领悟(一)回忆课文:是谁给青蛙写了一封信?(二)信的内容是什么?1、学生读文,先同桌交流然后教师指名回答。
2、边看边想:信的写法和我们一般的*有什么不同?3、结合课件,指导学生口头给董柯君同学写信,掌握信的写法。
(三)重新读文,感悟真情小鸭为什么要给青蛙写信?(四)说一说当班里的其他同学在家养病的时候,自己应该怎么做?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2、指导学习生字3、小结说一说: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4、练习认真写一封信给董柯君同学,表达自己的问候。
新疆一年级语文专用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大米饭、花衣裳是从哪儿来的,懂得珍惜粮食,爱护衣服,尊重别人的劳动。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录音机、录音带、挂图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课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教学目标:1.知道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自然的情感德育渗透:热爱家乡,保护自然教学重点:了解塔里木河的特点,感知母亲河的含义教学难点:了解内陆河的定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内陆河的定义吗?不留到大海里去的河就叫内陆河。
你们说一说塔里木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二、进入新课:教师讲解本课内容: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会有植物,只有植物才能将土地从沙漠中夺回来。
塔里木河贯穿整个塔里木盆地,养育了生活在那里的各族人民,因此被称为“母亲河”A.第一幅图:塔里木河穿行在万里荒漠和草原上,连杆的胡杨林在秋阳的照耀下发出金色的光茫,形成别具特色的绝美景观。
B.第二幅图:图片展示的是塔里木河流域的特产鱼类—大头鱼。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教学反馈:第二课水量丰足的外流河——伊犁河教学目标:1.直到伊犁河是一条美丽富饶的河。
2.结合图画理解课文。
德育渗透:热爱家乡,保护自然环境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伊犁河的美丽富饶教学难点:说说伊犁都有哪些特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伊犁吗?知道那里有什么特产吗?二、进入新课:教师讲解本课内容:伊犁河所到之处,水草丰茂,硕果累累……一片美丽,富饶的景象。
A.第一幅图:是夕阳西下时伊犁河的瑰丽景象。
B.第二幅图:图上的伊犁河仿佛一天噢条明亮的带子在草原上蜿蜓迂回。
伊犁河经过的地方是多么的美丽富饶。
C.第三幅图:伊犁是薰衣草的故乡。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水量丰足的大河——伊犁河课后笔记:第三课流入北冰洋的河——额尔齐斯河教学目标:1.知道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
2.知道额尔齐斯河的位置。
德育渗透:保护自然教学重点:感受额尔齐斯河的美丽。
教学难点:说一说额尔齐斯河沿岸的美丽风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想一想额尔齐斯河在哪里?流到哪儿去了?二、进入新课:教师讲解本课内容:额尔齐斯河是新疆第二大河流,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
A.第一幅图:图上是静静的额尔齐斯河,河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他们的英姿静静的映在河面上,一派水乡的柔媚。
B.第二幅图:这是航拍的额尔齐斯河。
C.第三幅图:图上是一座吊桥,桥对岸绿树成荫,水草丰美绵延成一片绿色的海洋。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流入北冰洋的河——额尔齐斯河课后笔记:第四课西游记中的通天河——开都河教学目标:1.知道开都河是我国西游记中的通天河。
2.知道开都河的位置。
德育渗透:保护自然教学重点:感受开都河的美丽。
教学难点:说一说开都河沿岸的美丽风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想一想开都河在哪里?流到哪儿去了?二、进入新课:教师讲解本课内容:知道开都河是我国西游记中的通天河我们前往巴音布鲁下个景点开都河的九曲十八弯,它是开都河的奇景,形成九道河湾,最美是在日落时分,西边太阳倒映在每道河湾上,据当地人吹嘘,最美时可以倒映出九个太。
开都河《山海经》称敦薨之水,唐代称淡河,《西域水道记》称海都河,俗称通天河,极言河之广,上通天山之意,《西游记》中的通天河即指开都河,从此开都河天下闻名,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来此观瞻。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西游记中的通天河——开都河课后笔记:第五课天鹅之乡——巴音布鲁克草原教学目标:1.知道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大致位置2.知道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主要特点德育渗透:热爱家乡教学重点:能说出巴音布鲁克大草原是有名的风景区教学难点:能通过交流,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们去过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吗?请说出自己对大草原的见解。
二、进入新课:教师讲解本课内容: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和静县西北,天山南麓,为山地高位盆地。
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A.第一幅图: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上的盛会人们骑着马儿从四面八方赶来。
B.第二幅图: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幅员辽阔,地势平坦,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带,植物种类繁多,是中国第二大草原。
C.第三幅图:美丽的天鹅湖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天鹅湖是我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
D.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天鹅的故乡——巴音布鲁克草原教学反馈:第六课世外仙境——那拉提草原教学目标:1.知道那拉提草原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2.知道那拉提草原是一个有厚重的历史积淀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的古庙宇和文物古迹。
天山庙和烽火台是其中最有名的。
德育渗透:热爱家乡教学重点:感受大草原的辽阔和富饶,体验家乡的美丽。
教学难点:了解哈萨克族人的一些生活习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伊犁吗?二、进入新课:教师讲解本课内容: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
那拉提草原犹如一块镶嵌在新疆浩瀚大漠中的翡翠那样斑斓耀眼。
这里山峦起伏,绿草如茵。
既有草原的辽阔,又有溪水的柔美,既有群山的峻秀,又有松林如涛的气势,随处飘荡着大自然的气息。
凭着它特有的原始的自然风貌,向世界展示出一幅绿色的多彩画卷。
A.第一幅图:美丽的那拉提草原上牛羊肥硕,牧草丰美。
B.第二幅图:平坦的草原上,人们从各地赶来,从沙山上滑下,体验着鸣沙山的神奇和独有的乐趣。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世外仙境——那拉提草原课后笔记第七课马儿的天堂——巴里坤草原教学目标:1.知道巴里坤草原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2.知道巴里坤是一个有厚重的历史积淀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的古庙宇和文物古迹。
天山庙和烽火台是其中最有名的。
德育渗透:热爱家乡教学重点:感受大草原的辽阔和富饶,体验家乡的美丽。
教学难点:了解哈萨克族人的一些生活习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哈密吗?二、进入新课:教师讲解本课内容:巴里坤草原是新疆第二大草原,位于新疆的第一门户哈密地区。
这里牛羊肥硕,牧草丰美,空气清晰,一年四季绿草如茵。
A.第一幅图:美丽的巴里坤草原上牛羊肥硕,牧草丰美。
B.第二幅图:平坦的草原上,人们从各地赶来,从沙山上滑下,体验着鸣沙山的神奇和独有的乐趣。
C.第三幅图:美丽的巴里坤草原上居住着很多哈萨克族人。
D.第三幅图:一座古老美丽的庙宇静静的站立着,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巴里坤悠久的历史。
E.第三幅图:巴里坤有许多古烽火台。
F.学生自由讨论并发挥见解。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马儿的天堂——巴里坤草原课后笔记第八课世界自然遗产——喀拉峻草原教学目标:1.知道喀拉峻草原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特点2.知道喀拉峻草原是一个有厚重的历史积淀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的古庙宇和文物古迹。
德育渗透:热爱家乡教学重点:感受大草原的辽阔和富饶,体验家乡的美丽。
教学难点:了解哈萨克族人的一些生活习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哈密吗?二、进入新课:教师讲解本课内容:喀拉峻——新疆最美的草原世界一流草原——喀拉峻,哈萨克语,意为:“黑色莽原”。
喀拉峻山横亘其间,呈东西向,绵绵延延,长42公里。
属高中山山甸草场,主山两侧梳状沟谷密布山地。
山峦起伏跌宕,生长着茂密的雪岭云杉,苍苍莽莽。
山顶是浑然一体向南倾斜的高台地貌,犹如一座悬空草常芳草萋萋,繁花似锦,坡麓平缓,无垠无际,恰似一幅美妙的碧色地毯,一直铺到冰雪皑皑的高山脚下,望之令人心旷神怡。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世界自然遗产——喀拉峻草原课后笔记第九课魔鬼城教学目标:1.知道魔鬼城在什么地方2.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魔鬼城景物的特点。
课前教育: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魔鬼城”吗?二、进入新课:1.看看书上有几幅图,图上都有什么?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3.小组交流。
4.教师讲解本课内容::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
有一处独特的风蚀地貌,形状怪异、当地人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
其实,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雅丹地貌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附近的雅丹地区最为典型而得名,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
三. 学生朗读本课内容复习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知识。
板书设计:魔鬼城课后反馈:第十课五彩城教学目标:1.知道五彩城在什么地方2.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五彩城景物的特点。
课前教育: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五彩城”吗?二、进入新课:1.看看书上有几幅图,图上都有什么?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3.小组交流。
4.教师讲解本课内容:五彩城又称五彩万湾,因其五彩缤纷的地貌特征而得名。
五彩城位于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东部的吉木萨尔县境内。
5.结合“金蜜蜂”,指导学生讨论:是谁把魔鬼城,怪石沟,五彩城变成童话世界的?三. 学生朗读本课内容复习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知识。
板书设计:五彩城课后反馈:第十一课怪石沟教学目标:1.知道怪石沟在什么地方2.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怪石沟景物的特点。
德育渗透: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怪石沟”吗?二、进入新课:教师讲解本课内容:怪石沟是中国西部巨大怪石裙裤之一,位于博乐市东北38 千米处。
本课所展示的图片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怪石沟奇特的自然风貌。
三.学生朗读本课。
板书设计:怪石沟课后反馈:第十二课天山大峡谷教学目标:1.知道天山大峡谷在什么地方2.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说一说天山大峡谷景物的特点。
课前教育: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天山大峡谷”吗?二、进入新课:1.看看书上有几幅图,图上都有什么?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3.小组交流。
4.教师讲解本课内容:天山大峡谷为景区名,新疆境内有两个天山大峡谷,一个位于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北部,一般称为库车大峡谷或克孜利亚大峡谷,为国家级地质公园;一个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南山旅游区内,为国家AAAAA级景区。
三. 学生朗读本课内容复习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知识。
板书设计:天山大峡谷课后反馈:第13课乌鲁木齐市——新疆的首府教学目的:1、知道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也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交通运输和通讯中心。
2、初步了解乌鲁木齐市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