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理详解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金烈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金烈PPT课件

抗休克作用
其他作用
通过扩张血管、增加心脏收缩力、改善微 循环等多种机制发挥抗休克作用。
还包括影响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抑制 纤维母细胞的增生等。
02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详解
基因效应途径
糖皮质激素进入细胞后,与糖 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形成 激素-受体复合物。
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 与DNA上的糖皮质激素反应元 件(GRE)结合。
与抗高血压药物合用
可能减弱降压效果,需调整抗高血压药物剂量。
与抗糖尿病药物合用
可能导致血糖波动,需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与免疫抑制剂合用
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需加强感染预防措施。
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确保患者符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条件, 排除禁忌症患者。
注意用药时机和方式
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如早晨服用以减少对 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并根据病情选择 合适的给药方式(如口服、注射等)。
GR还可以与其他信号通路的分子相互作用,如 与NF-κB、AP-1等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从而 调节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等生理过程。
在细胞核内,GR通过直接与DNA结 合或间接与其他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来 调节基因表达。
03 临床应用范围与适应症分 析
抗炎抗过敏治疗领域应用
炎症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 可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如 支气管炎、肺炎、关节炎等。
不良反应预防
密切监测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感染、血糖波动、骨质疏松等),及时 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和预防。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 应加强监测和关注。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典型病例介绍及治疗方案制定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与不良反应ppt培训讲义课件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与不良反应ppt培训讲义课件
从转录水平直接抑制粘附分子的产生通过细胞因 子反应性作用
对炎症细胞凋亡的影响
2、 免疫抑制作用与抗过敏作用
(1)免疫抑制作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 疫
诱导淋巴细胞凋亡 (T、B 淋巴细胞) 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
抑制核转录因子活性(减少炎性细胞因子 的生成)
(2)抗过敏作用 抑制抗原抗体反应 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5 HT 、
网状带
7%
髓质
束状带
78%
球状带
15%
肾上腺皮质较厚,从外往里可分为球状带、束状 带和网状带三部分, 糖皮质激素由束状带分泌。
糖皮激素的分类
按作用持续时间分类
■ ·短效药物——作用时间为812小时 氢化可 的松 、可 的松
■ ·中效药物——作用时间为1236小时 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 · 长效药物——作用时间为3654小时 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 ■ 给药途径分类 ■ · 口服、注射、吸入、局部外用
抑制NO 合酶的基因转录——减少NO 的产 生
抑制COX2—— 减少PGs 的产生 降解缓激肽
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
GCS抑制 IL1,2,5,6,8
(单核细胞产生的多
肽 ) ;肿瘤坏死因子a ,GM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并影响其生物效应
抑制粘附因子的产生(ICAM1,E 选择素等);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期用药: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胎盘。药理剂量的
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胎盘功能不全、新生儿体重减少或死 胎的发生率。
哺乳期用药:由于糖皮质激素可由乳汁中排泄,对 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如生长受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抑 制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在权衡利弊情况下,尽可能避 免使用。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制剂及特点演示文稿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制剂及特点演示文稿

地塞米松
20-30
0
0.75
倍他米松
25-30
0
0.6
第28页,共52页。
糖皮质激素半衰期(血浆和生物)
激素名称
可的松
短效
氢化可的松 泼尼松
中效 泼尼松龙 甲泼尼龙 地塞米松
长效
倍他米松
血浆半衰期 (h)
0.5 1.6 2.6 - 3 2-4 2-3 3-6 3-6
生物半衰期 (h)
8 -12 8 - 12 18 - 36 18 - 36 18 - 36 36 - 54 36 - 54
药效平稳
安全性
具有较短的生物半衰期
对HPA轴抑制作用小
没有盐皮质激素作用 肝功能不全是否适用
第31页,共52页。
泼尼松龙(强的松龙)vs.和泼尼松(强的松)
有效性
安全性
>>氢化可的松 x 4倍
可用于抗炎治疗 用量小于氢化可的松
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活活性 正作用
抑制类风关 所需剂量
正常代谢功能
扩大
人工合成糖皮质激素
盐皮质激素活活性 副作用
第22页,共52页。
外 源 性 糖 皮 质 激 素
泼泼尼尼松松龙龙((强强的的松松龙龙))
CH2OH
OH
CH3 C
O OH
CH3
C1=C2双键结构
其他……
第17页,共52页。
三、糖皮质激素的化学结构
与构效关系
第18页,共52页。
内源性 糖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甾核,C4-5双键,C3 酮基,C20羰基, C21羟基糖-: C11氧或羟基,C17羟基

《糖皮质激素》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PPT课件

03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内分泌失调治疗
01
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多种内分 泌失调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 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02
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糖皮质 激素可以纠正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症状,如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异 常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重要药物之一,如风湿性关节炎、系 统性红斑狼疮等。
作用机制与特点
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 。具体而言,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起到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等作用。
特点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广泛,对多个系统和器官都有影响。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骨质疏松、 血糖升高等。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某些肿瘤治疗过程中,如化疗、放疗等,糖皮质激素可以作为辅助药物使用, 以减轻不良反应和不适感。
04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问题
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胃黏膜损 伤、消化道出血和溃疡等消化 系统问题。
精神症状
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焦虑、抑 郁、失眠和兴奋等精神症状。
代谢紊乱
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血糖、血 脂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如高血 糖、高血脂和低钾血症等。
临床应用前景
扩大糖皮质激素适应症
研究糖皮质激素在更多疾病治疗中的应 用,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
VS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糖皮 质激素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 用。
研究挑战与展望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

6.2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6.2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物质的生成,降低Cap通透性 ⑶ 兴奋心脏,增加心输出量,使血压回升;解除
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 ⑷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DF) 的形
成,防止心肌收缩无力和心输出量降低。 ⑸ 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性
(1)兴奋心脏,增加心输出量,使血压升高。 (2) 升高血糖
(1)退热作用 它虽不能中和细菌内毒素,但能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 保护动物耐受数倍至数十倍致死量的脑膜炎双球菌、大肠杆 菌等内毒素,能迅速退热并缓解毒血症状。对细菌外毒素无 作用。
一少
一兴奋
抗炎 抗免疫 抗内毒素 抗休克
血中 中性粒细 胞、
红细胞、
血小板增 多
血中淋 巴细胞 减少
中枢神 经兴奋
糖皮质激素诱导ACE而降解缓激肽
糖皮质 激素
+
-
⑶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NO synthetase,NOS)
NOS增多,可使NO生成增加,导致炎症部位血浆渗出 增多,造成水肿及组织损伤,加重炎症反应。
抑制NOS的基因转录,减少NO的生成。
(4) 抑制粘附分子的产生 TNFa
诱导基因表达
内皮白细胞粘附分子-1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促进炎症细胞浸润
(5)稳定溶酶体膜 ◼ 在致炎物质的刺激下,溶酶体膜脆性增加,易
破裂,使多种组织蛋白酶释放,引起组织损伤, 并使细胞释放组胺、5-HT、缓激肽等致炎物质, 使炎症加重。
◼ 稳定溶酶体膜,可减轻组织损伤,抑制炎症介 质的释放。
二.免疫抑制作用(长期用药)
⑴ 抗炎、抗免疫、抗内毒素作用的综合结果。 ⑵ 提高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抑制舒血管
一、抗炎作用:非特异性,作用强,各种原因所致炎症反应均
有效。

《糖皮质激素》课件

《糖皮质激素》课件

作用 机制 应用
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功能, 发挥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通过与核受体结合,糖皮质激素调节多个基因的 表达,从而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动。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抗排异反应 中发挥重要作用。
常见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和应用领域
1
药物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包括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等。
生理功能
糖皮质激素参与体内的糖、脂和蛋白质代谢,并调节免疫功能以及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
生物合成
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受到多个酶的调控,包括胆固醇 合成酶和激素合成酶。
代谢途径
糖皮质激素经过肝脏的代谢途径,包括转化、结合 蛋白和排泄,以维持体内平衡。
糖皮质激素与免疫调节的关系
《糖皮质激素》PPT课件
本演示文稿将介绍糖皮质激素的定义、作用以及其在免疫调节和临床应用方 面的重要性。
糖皮质激素的定义和作用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性激素,由人体肾上腺分泌。它们在机体的代谢、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和生理功能
分类
糖皮质激素可分为糖皮质醇(如皮质醇)和矿皮质激素(如醛固酮)。
2
应用领域
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于风湿病、过敏性疾病和免疫系统性疾病的治疗中。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副作用和管理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和免疫抑制等。需根 据患者情况进行管理和监测。
结语和总结
糖皮质激素在人体的代谢和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其定义、生理功 能以及临床应用,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糖皮质激素的价值和应用价值。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隔日疗法
急性、重度、危及生命的疾病的抢救
大剂量(可达1g) 短疗程(3-5天)
大剂量冲击疗法
2. 疗 2. 疗法 法
一般剂量长期疗法
小剂量替代疗法
隔日疗法
结缔组织疾病:如SLE 肾病综合征等
自身激素分泌的生理曲线特征:低谷 (午夜0-2点钟),高峰(早上8点钟)
每日一次,早上八时
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诱发和加重感染
诱发和加重溃疡
抑制机体防御功能
增强非特异抗感染能力;
有感染迹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骨质疏松 长期 大量 应用 不良 反应
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诱发和加重感染
诱发和加重溃疡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必要时常规用胃肠粘膜保护性药物
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增生
1.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引自N Engl J Med 2005,353:1711
1.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机制:与靶细胞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
相结合后,增加或减少基因转录而抑制炎症 过程的某些环节而发挥抗炎作用。
1.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在其作用部位上激活: A.靶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
2-8 0.75-1.5
李家泰等。临床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甲泼尼龙对HPA的抑制特性
血浆17-羟类固醇 μg/100ml 24h“on” 24h“off”
20
15 10 5 0
8am 正常分泌
8am
8am 外源激素使用后
地塞米松对HPA的抑制特性
血浆17-羟类固醇 μg/100ml 24h“on” 24h“off”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理课件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理课件
能减轻渗出、水肿、毛 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 润和吞噬等反应,从而 缓解红、肿、热、痛等 症状。
以上是对糖皮质激素的 简要介绍,包括其定义 与分类、来源与合成以 及生理作用。
02
糖皮质激素的受体与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特点
糖皮质激素受体(GR)属于核受体 超家族,具有典型的配体依赖性转录 因子结构,包括N-末端转录激活域、 DNA结合域和C-末端配体结合域。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01
02
03
04
05
糖代谢:糖皮质激素能 促进肝糖原异生和减少 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 使血糖水平升高。
蛋白质代谢:糖皮质激 素能抑制蛋白质合成, 促进蛋白质分解,使血 中氨基酸含量升高。
脂肪代谢:糖皮质激素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 能促进脂肪分解,增强 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 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过 能抑制多种原因引起的 程,有利于糖异生作用。 炎症反应,在炎症初期
04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与副作用
临床应用与治疗适应症
抗炎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用于 治疗各种炎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哮 喘等。
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可 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 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抗过敏作用
抗休克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过敏反应,如过敏 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
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多 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反应,减轻红、肿、热、 痛等症状。
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阻断 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迁移等途径,发挥抗炎作
用。
免疫抑制作用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减少抗体生成,降低免疫反应的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超过相当于每日口服10mg泼尼 松的剂量或累积量超过700mg,感染(包括细菌、真菌、 病毒)发生率就明显上升,而且,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发 生率大大超过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由于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感染中毒症状,常常掩盖感染, 使之不易被早期发现而延误诊治。
皮肤及软组织的副作用
痤疮、紫纹、皮肤变薄、伤口愈合延缓、 脱发、多毛、鳞癌、日光性紫癜,Cushion 外貌(满月脸、水牛背)
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 大部分这些炎症性蛋白表达的增加是通 过前炎性转录因子—如NF-κB(肿瘤坏死因
子-κB)和AP-1(激活蛋白-1 )的活化来
调节基因转录水平 • 在所有炎症性疾病中,这些前炎症性转
录因子被活化,在扩大和维持这些炎症性 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 1、基因途径
在使用达数周及数月内出现。
• 地塞米松较泼尼松、泼尼松龙更易发生肌病。
• 临床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的药物特点
名称
氢化可的松 泼尼松 泼尼松龙 甲泼尼龙
等效剂量(mg) 相对抗炎活性 水钠潴留 血浆半衰期 (h)
20
1
2
1.7~2.1
5
4
1
2.9~4.1
5
4
1
2.7~4.1
4
5
0
1.6~3.4
血浆结合 药效维持
蛋白
时间
CBG、 白蛋白
CBG 、 白蛋白
CBG、 白蛋白
白蛋白
• 环孢素A • 雌激素与孕激素
使泼尼松龙清除率略有下降 可以刺激肝脏合成CBG,使糖皮 质激素更多地与之结合,血浆中的总浓 度可提高1倍,但游离的糖皮质激素的 量多保持不变(一般不需要调整剂量)
• 降低糖皮质激素血药浓度的药物
• 氨鲁米特 • 抗酸类药物 • 巴比妥类 • 胆汁酸结合剂(考来烯胺) • 利福平 • 卡马西平
消化系统的副作用
增加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 生,予非甾体类消炎药合用发生率明显增 加。
肌肉的副作用

易出现在老年人及负氮平衡的患者中,典型
表现为四肢肌肉近端肌肉进行性的乏力、萎缩,
下肢长比上肢表现重,患者不能上下楼梯,甚至
不能站立。一般没有肌痛。检查(肌酶、肌电图)
多为正常。

多出现在泼尼松 ≥10mg/d, >40mg/d更易出现,
缩短地塞米松的血浆半衰期 降低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吸收使 诱导龙C的Y代P3谢A4,速使度泼提尼高松40龙%、~甲20泼0%尼 在肠道内结合口服的糖皮质激素,
减少其吸收
诱导下C降Y6P03A%4,可使泼尼松龙的AUC 诱导CYP3A4,可使泼尼松龙及甲泼
尼龙的半衰期缩短一半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 1、感染 • 2、皮肤及软组织的副作用 • 3、眼的副作用 • 4、水钠潴留 • 5、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 • 6、消化系统的副作用 • 7、肌肉的副作用 • 8、骨质疏松
影响机制 工酶抑)制,C可Y使P甲3A4泼, 尼(龙细的胞A色U素CP(45药0的物同 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上升150%,但 仅使泼尼松龙清除率略有下降 降约抑40制%C~6Y5P%3A,4,但使对甲泼泼尼尼松龙龙清影除响率不下 大 上升抑13制5%CY~P303A04%,可,使但甲对泼泼尼尼龙松的龙A影U响C 不大
a.高脂血症,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每日口服7.5mg泼尼松的剂量,可使心衰、心 梗以及各种原因的总体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 达到3.72、3.26及7.41。
b.高血压,水钠潴留是此类高血压的主要原 因,加用利尿剂可起到良好效果。
c.猝死,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0.5-1克/次,静 滴)过程中出现,原因不明,使用时注意不要 快速静滴(应超过1小时)。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理详 解演示文稿
优选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 理
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了许多炎症细胞 及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活化,这些细胞能释 放多种炎症介质,影响和激活炎症位置上 的实质细胞
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由于不同的细胞、介质的参与,使慢性 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的方式明显不同,但 全都是以多种炎症性蛋白表达的增加为特 征,这些炎性蛋白中有些是在全部炎症性 疾病中普遍存在,而另一些就仅限于某一 种特定的疾病。
8~12 18~36 18~36 18~36
地塞米松
0.75
27
0
4.1~5.4
白蛋白 36~54
•注:CBG,类固醇结合球蛋白
影响糖皮质激素血药浓度的药物
• 增加糖皮质激素血药浓度的药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药物 • 非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硫氮唑酮和维拉帕米)
• 克拉霉素与红霉素
• 抗真菌药(咪唑、伊曲康唑、 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
• 2、非基因途径
基因途径
• 与胞浆内的GR(糖皮质激素受体)或MR(盐皮 质激素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
• 过程: a 糖皮质激素被动弥散进入细胞; b 与GRα结合后,使其脱离HSP(热休克蛋白) 而成为激活状态; c 糖皮质激素- GRα复合物迅速进入细胞核,与 染色体上的糖皮质激素反应原件结合,启动或抑 制其下游的基因表达,从而发挥生物效应。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 9、血糖升高 • 10、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 11、白细胞增多 • 12、生殖系统的副作用 • 13、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 14、过敏 • 15、其它
感染
长期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降低机体的抵御疾 病的能力,增加了细菌和真菌的感染机会,并能使原有 结核病灶发生活动和扩散。在应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要 注意感染和结核的发生,以及时防治。
非基因途径
• 1、特异性非基因途径,糖皮质激素于其受 体结合后,通过激活第二信使,抑制磷脂 酶A途径发挥效应
• 2、非特异性非基因途径,可能由于糖皮质 激素的亲脂特性,使之溶入细胞的各种脂 质膜结构中,通过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和 稳定溶酶体膜而发挥某些效应。
• 非基因途径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 糖皮质激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眼的副作用
白内障、青光眼(有家族史者较多 见)、突眼(罕见)、中心性浆液性脉络 膜视网膜病变(罕见)。白内障、青光眼 患者禁用糖皮质激素,使用中若出现这些 副作用应停药。
水钠潴留
使肾脏重吸收水钠增加,尿量减少,导 致机体的水钠潴留。大剂量激素冲击时, 尤为明显。适当使用利尿剂可使其减轻。
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