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至2005年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陈立,学号:)

合集下载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经历了挂牌价和调剂价的双轨制阶段、汇率并轨后的柔性盯住美元制阶段、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刚性盯住美元制阶段、2005年7月21日的汇率制度改革。

从1979年至1994年汇率双轨制阶段是人民币贬值幅度最大的时期,由1979年的1.555元(1美元兑换)贬至1994年的8.619元(年度均价),贬值幅度达4.5倍。

在汇率双轨制期间,还存在表面上面额与人民币等值的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外汇兑换券。

由于外汇汇率与官方挂牌价格存在极大的利差,期间存在被政府禁止的外汇黑市。

初期以炒卖外汇兑换券为主,之后直接炒卖外币。

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币定价过高,外汇(外汇兑换券与外币)黑市价大大高于官方规定的汇率,前期最高相差近一倍;随着官方对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渐渐回落直至接近官方挂牌价;进入1990年以后,场外交易的(黑市价)外汇价格转向弱低于官方挂牌价,与此同时,外汇兑换券渐渐淡出市场。

从1994年开始到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前,人民币兑美元一直维持在8.27元以上(1美元兑换)。

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币渐渐进入升值阶段,人民币从汇率在改革前为8.2765元(1美元兑换),到2008年7月16日挂牌中间价升值至6.8128元,升值幅度达到21.48%。

由于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到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开始明显受到影响,人民币暂时停止升值.人民币汇率在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

第一,人民币是一种不能自由兑换外币的货币,汇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订和调整,并且每日早晨通过新华社用中文、英文和法文发布。

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




美国为什么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


1.人民币升值等于自动促进美 元贬值,从而造成中国的美元 外汇储备大幅度减少,这样将 自动缩减中国的财富。 2.美国就充当了经常消减其他 国家财富的角色,在长期的美 元贬值中,美国通过美元汇率 的波动不断赚取利益,浮动汇 率已经成为美元掠夺世界市场 的手段。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 的目标是让中国认识到 人民币升值符合他们的 利益。因为坦率地说, 他们的经济已经潜在地 过热了。
中国如何面对


1.人民币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 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中国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 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 的基本稳定。
1950~1952
改革开放后的人民币汇率
第一阶段(1985~1990)
这个时期实行着人民币双重汇率制度,外贸企业出 现严重的亏损,导致我国财政补贴负担加重,所以我国从 1985年起重新回到单一汇率制上来,人民币汇率得到统 一。不过,这时候在官方人民币汇率以外依然是有“黑市” 汇率的。 与此同时,为了在国内通货膨胀加剧的背景下让人民 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1986年初起实施浮动汇率制。
新时期人民币汇率变动 2005年7月21日至今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 布公告,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的改革。
1.当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实 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结束后,公 布外汇市场上美元等交易货币兑人民币的汇率 的收盘价,作为下个工作日该货币兑人民币交 易的中间价格。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
这个时期由于人民币没有规定的含金量, 所以这时人民币兑换其他西方货币不能通过国 家货币间的含金量来换算,当时两国货币换算 的依据是双方的物价水平。 战后导致物价飞涨,这时候上海市场批发 价格指数就上涨了21.43倍,而且人民币兑美元 的汇率一共调整了49次。1950年初到1952年末, 由于物价从上涨转向下跌,以及因为抗美援朝 期间遭遇的物质封锁禁运,这时候中国需要通 过人民币升值来推动本国进口,所以把汇率调 高了。

人民币的历史趋势

人民币的历史趋势

人民币的历史趋势
人民币的历史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固定汇率时期(1949年-1994年):在这个阶段,人民币的汇率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水平上,由国家主导,不允许自由浮动。

在这个期间,人民币的价值相对稳定。

2. 混合汇率时期(1994年-2005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政府开始推行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引入了"双向浮动"机制。

人民币的汇率在这个时期内有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仍然受到政府的干预和控制。

3. 汇率制度改革(2005年-2015年):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将人民币汇率与美元的汇率挂钩解除,采用"市场供求"机制来决定人民币的汇率。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人民币逐渐升值,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关注。

4. 市场化浮动阶段(2015年至今):2015年8月11日,中国央行宣布改变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引入了市场化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的汇率开始更加灵活地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汇率波动幅度增加。

在整个历史趋势中,人民币的汇率主要受到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市场需求、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人民币逐渐从被低估到升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
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

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

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兑换外币的价格。

汇率的变动对国家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程,人民币汇率也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人民币汇率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和政策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一、历史发展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放开了外汇管制,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

在1994年至2005年期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维持在8.28左右的水平。

直到2005年7月21日,中国宣布放弃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转而采取以一篮子货币为参照物的管理汇率制度。

此后,人民币开始逐步升值,并在2010年实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

从2015年6月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出现贬值压力。

不过,在中国政府的调控下,人民币汇率逐渐平稳,并且在2017年以来逐步升值。

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走势,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变化。

二、影响因素人民币汇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外的经济状况、政策调控、国际投资等因素。

国内经济状况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水平、贸易顺差等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较快、通货膨胀水平较低以及贸易顺差较大的时候,人民币会呈现升值的趋势。

相反,如果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通货膨胀加剧、贸易顺差减少,则人民币可能会出现贬值。

国际经济和政策因素也会影响人民币汇率。

全球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关系以及其他国家货币政策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特别是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国的货币政策变化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更是直接而显著。

国际投资和跨国贸易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都会对人民币的需求和供给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

三、政策调控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进行调控。

1994-2005年期间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测算与分析

1994-2005年期间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测算与分析
义 汇 率 的 加 权 平 均 数 。实 际 有 效 汇 率 ( a fc ieEx h n e Ra e Re lEfe t c a g t ,简 称 v
关键词 :人民 币 名义有效汇率 实际有效 汇率
J L分类 :F 1 3 ,O2 E 3 ,F 3 4
Ab ta t Th src eRM B’ efciee c a g ae i a e a e rt ih e y t e S fet x h n er t s v r g aeweg td b h v n mia x h n e rt ewe n te RM B a d o h rc re ce , whc elcst e o n le c a g aeb t e h n t e u rn is ih r f t h e RMB’ u c a ig p we n itr a in lta e Thsp p ra ay e h Sp rh sn o r i n en t a rd . o i a e n lzd t eRM B’ S n mia n e le e t e e c a g a e u ig q a try d t r m 9 4 2 0 . o n 1a d ra f ci x h n e rt sn u rel aa fo 1 9 - 0 5 v Th eut h w h tt o en n h ud gv ro i o t eRM B e lefc er s lss o t a heg v r me ts o l ie pirt t h y ra fe— t ee c a g ae wh n c n ieig t e itr ain 1c mp t ie es o ie e i x h n e rt e o sd r h n en t a o eiv n s fCh n s r n o t g o s n h tChn h udi r v h rn iint o t ge c a g aer o d ,a d ta ias o l mp o eteta st oaf a i x h n ert e o l n gm efrsa it n h u tia i t fd v lp n . i o tbl ya d t es san bl yo e eo me t i i Ke r s RM B。 No n lEfe t e Ex h n e Rae. Re l fcie ywo d mia fci c a g t v a Efet Ex v

94年和05年两次汇率改革

94年和05年两次汇率改革

94年和05年两次汇率改革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

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这就是94年汇改。

这次汇率改革是导致94年股市暴跌到325点原因之一。

这是《21世纪》08年回顾这次汇率改革的采访报道:1980年代初以来,我国的汇率体制从此前的单一汇率制转变为双重汇率制,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汇率双轨制时期。

汇率双轨制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对“奖励出口”起到了什么作用?钟伟:1980年代的双轨制下,实际存在三种价格形式:计划内价格、调剂价格和计划外黑市价。

计划内价格是官方制定的;计划外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调剂价则是在一定的政府管制下发挥市场的作用。

外汇调剂市场是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场外”交易市场,因为当时各地分中心不联网,调剂价格存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是一个政府管制相对较少的市场。

外汇在企业之间自由买卖的价格更能反映市场需求。

外贸企业通过外汇调剂市场出售外汇,扩大了它们的利润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外贸企业出口的积极性,保证了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因此,外汇调剂市场和汇率双轨制在当时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梅建平:一个国家合理的汇率制度应该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

所有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最突出的表现是亚洲金融危机中,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外汇储备不足,资本账户开放过早,在经济形势突变和国外金融冲击下,国内市场发生恐慌,导致了金融危机。

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采取双轨制,鼓励出口创汇,对提高中国经济应对风险的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21世纪》:l994年初,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轨,实行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

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

经济增长:国内 经济增长强劲时, 人民币需求增加, 导致升值压力
通货膨胀:通货 膨胀率上升可能 导致人民币贬值, 影响购买力
贸易状况:贸易 顺差或逆差对人 民币汇率产生直 接影响
政策因素:货币 政策、财政政策 等宏观经济政策 调整对人民币汇 率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利率变动:利率水平直接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从而影响人民币汇率 汇率政策:央行通过直接干预或调整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差异导致各国货币购买力不同,从而影响汇率 国际收支:贸易和资本流动对汇率产生直接影响
财政政策:人民币 汇率政策应与财政 政策相协调,以促 进国内经济的转型 升级。
产业政策:人民币 汇率政策应与产业 政策相协调,以推 动国内产业的升级 和转型。
贸易政策:人民币 汇率政策应与贸易 政策相协调,以维 护国际贸易的平衡 和稳定。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 人民币汇率政策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人民币汇率政策与国际贸易关系 人民币汇率政策与国际资本流动
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资本流动、 金融市场发展、 货币政策独立性 等方面存在困难
对策:加强金融 市场建设、推进 人民币汇率形成 机制改革、加强 国际合作等
挑战:面临来自 其他国际货币的 竞争和国际贸易 保护主义的压力
对策:提高人民 币的可兑换性和 国际化程度,加 强与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等机构的 合作
多元化投资: 分散投资风险, 降低单一货币 汇率波动带来
的损失。
长期投资:以 长期持有为主, 避免短期投机
行为。
风险管理:制 定风险管理策 略,控制投资
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与意义

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2006年11月16日分析师:田书华E-mail:*************************.cn联系电话:(8610)6656 8736摘要:自去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基本上是在不断升值的。

不过详细考察,可以看出这个升值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稳升值阶段,时间是2005年7月21日——2006年5月15日。

是人民币汇率兑美元首次破八前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人民币汇率振荡调整阶段,时间是2006年5月15日——2006年7月19日。

人民币汇率于2006年5月15日首次破八后,在8左右振荡调整,并于2006年7月19日冲八后,进入“7”的轨道。

第三阶段是人民币加速升值阶段,时间是2006年7月19日——现在。

人民币真正进入“7”的轨道,开始加速升值。

考虑到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其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消费增长不会大幅下滑,对我国出口的需求仍会相对强劲。

因此,今年年内和明年我国顺差仍会保持较大规模。

从目前的增长速度看,如果未来中国的经济结构没有大的变化,中国的外汇储备2006年年底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按照每年平均20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的话,两年后可能就会接近1.5万亿美元。

另外,美国中期选举中民主党的获胜对今后人民币升值可能也会起到加速的作用。

因此,展望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较大。

因此,展望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较大。

1一、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自去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基本上是在不断升值的。

不过详细考察,可以看出这个升值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稳升值阶段,时间是2005年7月21日——2006年5月15日。

是人民币汇率兑美元首次破八前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人民币汇率振荡调整阶段,时间是2006年5月15日——2006年7月19日。

人民币汇率于2006年5月15日首次破八后,在8左右振荡调整,并于2006年7月19日冲八后,进入“7”的轨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金融学论文1994年至2005年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其原因分析研究生姓名: 陈立学号:学科门类:国际金融学专业名称:工商管理硕士二〇一五年八月摘要: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呈上升趋势,若想要对人民币的汇率走势进行预期,必要先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

本文从经济增长、国内外收支状况、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和中美物价涨幅及利率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Abstract: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has been showing an upward trend since 1994. To predict the movement of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such as economic growth,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 foreign currency reserves, the money suplply, the price growth in China and America and the interest gap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Key words: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influencing factors正文:一、问题背景1994~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1993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具体内容包括: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设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等。

2003年我国加入了WTO组织后,我国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经常项目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激增的局面,这导致了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

自1994年以来,尤其是2003年以后,人民币汇率保持持续增加。

1994年1月至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8.61上升至8.1,累计升值了5.9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由64.4上升至107.9.累计升值了68%。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只有二、我国人民币汇率发展历程人民币汇率的发展历程而言,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喻微锋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汇率制度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1、改革开放以来至1993年12月30日,这个阶段我国是汇率留成制度,并在汇率制度上实行双重汇率即官方汇率和调剂汇率,前者高于后者。

并在深圳和上海成立外汇调剂中心,实行竞价买卖,允许外汇价格自由浮动。

2、从1994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3、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基本上沿用了1994年汇改以来的新汇率制度,更加突出了市场供求为基础。

现行汇率不再实行单一的盯住美元制,基准汇率的决定将参考一揽子货币,这样就可以参考人民币市场汇价和货币篮子综合汇价之间的偏离程度进行相机抉择,采取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使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更具有灵活性。

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行汇率制度比较符合当时我国国情,为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维护地区乃至世界金融、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分析(一)经济增长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图一 GDP与人民币汇率走势人民币汇率是否稳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况水平的高低与否。

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水平就会有一个越好的预期,企业会增加投资,人们的收入增加,货币需求旺盛,人民币币值自然会上升。

此外,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加,会使该国的本币在世界上的地位增加,该国的本币会持续稳健地发展。

1994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时,中国的GDP为5.7万亿元,2004年已超过12万亿元,10年间翻了一番多。

1994—2004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9%,是美国的3倍多。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水平是人民币汇率重要影响因素。

(二)国际收支状况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国际收支状况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各种收支的总和,是决定一国汇率的直接因素,也是主导作用。

如果国际收支顺差,对外债权增加,外汇市场货币供给会增加,本币需求增加,外币会贬值,人民币汇率增加。

反之,若国际收支逆差,对外债务增加,外汇市场货币需求增加,外币会升值,人民币汇率降低。

我国基本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人民币也长期保持升值的趋势。

图二国际收支与人民币汇率走势1.经常项目对人民币税率的影响经常项目逆差,人民币汇率降低。

1993年之前,经常项目逆差出现的年份,人民币汇率都下降,其中比较明显的是1985年和1987年。

1993年南方谈话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国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膨胀,进口大于出口,导致经常项目出现逆差,人民币汇率再次降低。

1993年以后,中国经济体制逐渐健全,经济稳步发展。

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经常顺差额的大幅回落,人民币出现贬值预期,2002年顺差额回升。

此后对外贸易规模扩大,经常项目顺差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人民币也长期保持升值状态。

2.资本项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我国资本项目基本处于顺差状态,人民币汇率也在持续增加。

外境流入资本大于本国资本输出是资本项目顺差的表现,此种情况下往往会使本国外汇储备增加,进而导致人民币汇率增加。

1994-1997年资本项目顺差连年扩大,人民币汇率呈现增加的趋势。

此后我国一直保持资本项目顺差的状态,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

(三) 外汇储备对人民币税率的影响外汇储备的变动直接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的整体状况。

一国外汇储备减少,该国的外汇市场上供小于求,本国货币会产生贬值。

反之,外汇储备的增加则表示外汇市场上供过于求,本国货币会产生升值。

图三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走势1992-1993年,我国外汇储备减少,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1994-1997年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人民币汇率略有升值。

2001年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巨额增加,从2001年的2121.65亿美元到2005年的8188.72亿美元再创新高,人民币汇率升值。

但是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短期内较大,从长期看来这一影响不断减弱,从图三的数据也可以看到,虽然2001年到2005年外汇储备巨额增加,人民币汇率却只是小幅度上升。

(四)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外汇储备的增减变化会导致货币供给量产生相应的变化。

央行外汇储备增加时,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维持名义汇率的稳定,会增加基础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应量过多时会导致本币供大于求,本币相对外币贬值,汇率下降,反之汇率上升。

同时,货币当局紧缩或扩大货币供给会影响均衡的利率水平,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对比会使资本收支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本币和外币的供求,导致汇率水平发生相应变化。

图四货币供应量与人民币汇率走势1990年-1994年,货币供应量增加,人民币汇率也显著上升。

1995年-2005年间,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商投资规模大幅增加,加之我国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外汇市场供过于求,人民币汇率仍然呈增加状态。

但是短期内货币供给对人民币汇率影响较大,而在长期影响会下降。

如图四所示,虽然1995年-2005年货币供给大幅增加,人民币汇率却只是小范围增长。

(五)中外物价涨幅及利率差异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人民币汇率遵循两个法则:法则一:人民币汇率变动(%)=美国物价上涨幅度(%)-中国物价上涨幅度(%)法则二:人民币汇率变动(%)=美国的利率(%)-中国的利率(%)首先,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国家之间货币购买力或物价的相对变化。

而通货膨胀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各国货币的购买力,所以通货膨胀会对人民币的汇率产生影响。

而且通货膨胀所导致的最明显的结果就是物价的上涨,由法则一可以看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直接受中美两国的物价涨幅影响,亦即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其次,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在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两国之间短期资本流动主要受名义利率影响,两国间利率差等于预期汇率变动率,利率较高的国家存在汇率贬值预期。

因此较高的利率水平会刺激国外资本流入,减少本国资本流出,使本国的货币需求量下降,本币相对外币贬值。

总结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与经济增长、国内外收支状况、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和中美物价涨幅及利率差均有关联,并非某一因素决定。

在研究人民币汇率问题时,要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

参考文献:1. 江珊,陈诗:《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影响囚素分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1(2)。

2. 张雪乔:《浅析人民币汇率的发展和影响囚素》,《中国经贸导刊》20 10(18)。

3. 喻微锋:《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回顾、影响囚素及走势分析》,《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3)。

4. 张菊如:《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囚素和未来走势分析》,《大众商务(下半。

月)》2011(1)。

5. 陈国荣:《人民币汇率相关问题分析》,《大观周刊》2011(26)6. 张霞:《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宏观囚素分析模型》,《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2)。

7. 左相国,唐彬文:《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年10月第10卷第10期。

8. 姜涛:《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2卷第6期,2011年12月。

9. Zhongxia, Jin:“the Dynamics of Real Interest Rates, Real Exc hange Rates and the Balance ofPayments in China:1980 -2002”, 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