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
侯式制碱法原理与简单操作规范

侯式制碱法原理与简单操作规范1.原理概述:侯式制碱法是一种滴定法,通过溶液的滴定反应,测定溶液中酸或碱的含量。
侯式制碱法中常用的指示剂是萘酚酞,其酸性溶液呈淡红色,碱性溶液呈鲜红色。
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溶液中酸或碱的滴定终点,从而计算出酸或碱的含量。
2.实验原理:侯式制碱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随意取一定量的酸性溶液,通常用稀硫酸溶液。
(2)加入适量的萘酚酞指示剂,酸性溶液变成淡红色。
(3)用标准碱溶液(通常是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溶液呈鲜红色为滴定终点。
(4)计算酸性溶液中的酸的浓度。
简单操作规范:1.操作前准备:(1)清洗仪器:使用干净的玻璃仪器,如容量瓶、分液漏斗等。
(2)校准:校准标准滴定管和容量瓶的刻度准确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准备试剂:按照实验需要准备好所需的酸性溶液、萘酚酞指示剂和标准碱溶液。
2.操作步骤:(1)取一定量的酸性溶液到容量瓶中。
(2)加入适量的萘酚酞指示剂,使溶液变成淡红色。
(3)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溶液呈鲜红色为滴定终点。
(4)记录滴定终点时标准碱溶液的用量。
3.结果计算:(1)根据标准碱溶液的用量计算出酸的摩尔数。
(2)根据酸的摩尔数和酸的初始体积计算出酸的浓度。
注意事项:1.实验仪器和容器要清洁干净,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滴定时要慢慢加入标准碱溶液,避免用量过多造成误差。
3.萘酚酞指示剂的浓度和保存条件要符合要求,以保证指示剂颜色的准确反应。
4.在进行滴定终点判定时,要注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在颜色变化明显的情况下停止滴定。
5.实验操作要规范,精确记录实验数据,避免实验失误。
总结:侯式制碱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方法,通过测定酸性溶液中酸的含量的浓度,可以确定制取碳酸钠或碱溶液的量。
实验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的遵守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候式制碱法

候式制碱法
候式制碱法是一种制备氢氧化钠(NaOH)的化学方法。
它是通过将氯化钠(NaCl)和氢氧化钙(Ca(OH)2)反应而得到的。
反应方程式如下:2NaCl+Ca(OH)2→CaCl2+2NaOH在这个反应中,氯化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氯化钙。
这个反应是一个双置换反应,其中钠离子和钙离子交换位置。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它可以使用廉价的原料,如盐和石灰石,来制备氢氧化钠。
然而,这个方法的缺点是,它需要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因此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设备。
此外,反应产生的氯化钙是一种有毒物质,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
侯式制碱法原理与简单流程

侯式制碱法原理与简单流程原理:侯式制碱法是基于碳酸氢铵(NH4H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氨气(NH3)和水蒸气(H2O)的反应。
该反应需要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
碳酸氢铵固体在加热时首先分解为氨气和水蒸气,然后通过氨气的升力和水蒸气的一些物理现象,将它们带到上部容器中,最后冷凝成氨水。
简单流程:1.准备设备:侯式制碱设备主要由加热炉、炉管、冷却器、收集器和容器组成。
2.加入原料:将固态碳酸氢铵放入炉管中。
同时,在收集器中准备好冷水。
3.加热设备:将炉管加入加热炉中,控制炉温在适当的范围内(一般为270-300℃)。
4.热分解反应:碳酸氢铵在高温下开始分解,生成氨气和水蒸气。
NH4HCO3→NH3↑+H2O↑+CO2↑5.氨气上升:由于氨气比空气的密度小,会升进炉管的上端。
同时,由于水蒸气的存在,气流会带动水蒸气和少量的氨气进入冷却器。
6.氨水收集:在冷却器中,氨气和水蒸气会冷却并凝结成氨水,并通过冷却器中的管道进入收集器中。
7.反应结束:当碳酸氢铵完全分解时,炉管中会停止产生气体,这时可将收集容器中的氨水取出,并密封保存。
8.清理设备:完成制碱过程后,需要清理设备,将残留在炉管和冷却器中的产物清理干净。
总结起来,侯式制碱法是一种制碱的常用方法,通过碳酸氢铵的热分解反应来制备氨水。
其原理是将碳酸氢铵在高温下分解为氨气和水蒸气,然后通过氨气的升力和水蒸气的物理现象将它们带到收集器中冷凝成氨水。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制碱方法。
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侯氏制碱法是一种利用天然矿物质(纯碱石)制备碳酸钠的传统方法。
该方法源于中国的侯坑,侯坑位于江苏省姜堰市,是中国最早的纯碱产地之一。
侯氏制碱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古代制造碳酸钠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中国古代的冶金、纺织等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将纯碱石(碳酸钠)和石灰石(氧化钙)混合,加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接着加热分解碳酸钙,生成碳酸气和氧化钙。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合后,经过少量的加热蒸发浓缩,然后冷却结晶,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碳酸钠晶体。
该过程中,碳酸钠和石灰石的比例取决于纯碱石的成分。
1.取适量的纯碱石和石灰石,按比例将两者混合均匀。
2.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水中搅拌均匀,使其全部溶解。
3.煮沸搅拌,保持沸腾状态1-2小时,让反应更加充分。
4.过滤去除杂质和沉淀。
5.将过滤后的液体慢慢地倒入容器中,在适当的温度下烘干,直至水分全部蒸发。
6.将干燥后的产物加入锅中,用木炭或牛粪等物燃烧,将其加热至500-800℃左右,煅烧1-2小时,分解碳酸钙,释放碳酸气和氧化钙。
7.熄火后,将灰渣捞出。
8.将灰渣溶入水中,加热浓缩,然后降温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的碳酸钠晶体。
侯氏制碱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原材料来源广泛,取材容易。
2.设备简单,工艺易学易掌握。
3.工艺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
4.制造的碳酸钠纯度高,质量稳定。
1.碳酸钠的产量低,而且需要大量的木炭或牛粪等物才能完成烧制。
2.浪费能源,制备碳酸钠需要大量的燃料和能源。
3.环保不可持续,该方法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碳等物,对环境污染严重。
总体而言,侯氏制碱法具有传统特色,但对环境污染较大,不适应现代生产要求,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逐渐被淘汰。
当前,更多的生产企业选择采用氯碱法、氨碱法等先进新型的制碱技术。
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NH3与H20和CO2反应生成一分子的NH4HCC3,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NH4HCQ与NaCI 反应生成一分子的NH4CI和NaHCQ沉淀。
根据NH4CI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I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I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283K(5 C〜10 C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I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侯氏制碱法化学原理总反应方程式:NaCI + CO +NH3+H20=NaHCO J +NH4CI (可作氮肥)2NaHC03=Na2C03+H20+CQ f (C02循环使用)(以加热作为反应条件)(在反应中NaHCQ沉淀,所以这里有沉淀符号,这也正是这个方法的便捷之处)即:①NaCI(饱和溶液)+NH3 (先加)+H20 (溶液中)+C02 (后加)=NH4CI+NaHCQ J (NaHCQ 能溶于水,但是侯氏制碱法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由于氯化钠溶液饱和,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所以碳酸氢钠以沉淀析出)(先添加NH3而不是CC2:CC2在NaCI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3使食盐水显碱性(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能够吸收大量CC2气体,产生高浓度的HCC3-,才能析出NaHCC3晶体。
)2NaHCC3 (加热)=Na2CO3+H2O+CQ f侯氏制碱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 %; NH4CI可做氮肥(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但可用草木灰检验其纯度)[2];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Q,革除了CaCO制CC2这一工序,减少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两个循环:一: 2NaHCO s=Na2CQ+H2O+CQ f (CQ循环使用)(以加热作为反应条件)二: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从而使NH4CI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第二个循环的具体操作:①通入氨气,冷却后,加入NaCI,使得NH4CI沉淀。
过滤后,得到较纯净的NH4CI晶体(产物),滤液为饱和食盐水(含有氨气分子),经处理后方可回到第一步循环利用;②不通氨气,冷却后,加入NaCI,使得NH4CI沉淀。
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

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知识梳理】实验背景:无水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
它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还常用作硬水的软化剂,也用于制造钠的化合物。
它的工业制法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
一、实验原理化学反应原理: 32243NH CO H O NH HCO ++→4334()NaCl NH HCO NaHCO NH Cl +→↓+饱和总反应 : 32234()NaCl NH CO H O NaHCO NH Cl +++→↓+饱和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 3微小晶体再加热,制得纯碱产品: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二、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 1.原料: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 2.步骤:先把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 32243NH CO H O NH HCO ++→ 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4334()NaCl NH HCO NaHCO NH Cl +→↓+饱和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 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
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
CaO +H 2O → Ca(OH)2,2NH 4Cl +Ca(OH)2 → CaCl 2+2NH 3↑+2H 2O 其工业流程图为:3.氨碱法的优点是:(1)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2)产品纯碱的纯度高;(3)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4)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4.氨碱法的缺点是:(1)产生大量无用的副产品CaCl 2(2)NaCl 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 留在母液中。
(3)设备多,耗能大。
CO 2Na 2CO 3X 食盐水循环II循环I 母液NH 4Cl煅烧炉 合成氨厂 沉淀池NH 3NH 3 食盐细粉Z冷却至10℃以下,过滤联碱法(候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示意图CO 2Na 2CO 3X 食盐水,NH 3母液煅烧炉煅烧沉淀池CaOY排出液W循环II循环I氨碱法生产流程示意图石灰石三、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1.原料:食盐、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
侯氏制碱法过程

侯氏制碱法过程1. 引言侯氏制碱法是一种用于生产纯碱(氢氧化钠)的化学工艺。
它是由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经过多年的改进和优化,成为了一种高效、环保的制碱工艺。
本文将详细介绍侯氏制碱法的过程和原理。
2. 原理侯氏制碱法是基于电解反应原理的。
它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过程将氯气和氢气分离出来,从而制取纯碱。
具体来说,侯氏制碱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饱和盐水制备首先,将饱和盐水制备好。
饱和盐水是指在常温下,溶液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氯化钠。
这可以通过加热普通盐水并不断搅拌来实现。
2.2 电解槽接下来,将饱和盐水倒入电解槽中。
电解槽是一个大型容器,内部分隔成多个小隔间,每个小隔间都有正极和负极。
正极通常是钢网,负极则是钢板。
2.3 电解反应在电解槽中,通过施加电流,将盐水分解成氯气和氢气。
具体的电解反应如下:2Cl⁻ → Cl₂ + 2e⁻(在正极上发生) 2H₂O + 2e⁻ → H₂ + 2OH⁻(在负极上发生)其中,氯气会通过正极的钢网排出,而氢气则会通过负极的钢板排出。
而在负极上生成的氢氧化钠则会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
2.4 碱液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电解反应,电解槽中的电解质溶液中会积累足够的氢氧化钠。
此时,将溶液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进行碱液处理。
碱液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加热和过滤去除杂质,以得到纯碱。
3. 优点和应用侯氏制碱法相比传统的制碱工艺有以下几个优点:•高效:侯氏制碱法采用电解反应原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制取纯碱。
•环保:侯氏制碱法不使用化学试剂,只需要盐水和电流,不会产生有害废物和气体。
•低能耗:侯氏制碱法的电解反应需要的能量相对较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侯氏制碱法广泛应用于化工、玻璃、纺织等行业。
纯碱是这些行业的重要原料之一,用于制造玻璃、纤维、肥皂等产品。
4. 结论侯氏制碱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碱工艺。
通过电解反应原理,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取纯碱,不会产生有害废物和气体。
侯氏制碱法原理及流程

侯氏制碱法原理及流程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利用NaHCO₃在溶液中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所以先制得NaHCO₃。
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
NH3+CO2+H2O===NH4HCO3
NaCl+NH4HCO3===NaHCO3↓+NH4Cl
将析出的NaHCO3晶体煅烧,即得Na2CO3:
2NaHCO3=== Na2CO3+CO2↑+H2O
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基本介绍
侯氏制碱法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说的复分解反应应有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生成。
要制纯碱,先制得溶解度较小的NaHCO3。
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
要制得碳酸氢钠就要有大量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就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这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其余产品处理后可作肥料或循环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教导讲义令狐采学学员编号:年级:高三课时数:3学员姓名:教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授课主题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教学目的侯氏制碱法在上海高考中占有比较特殊的位置,呈现的几率较年夜;常考的知识点是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温度的选择、母液的成分、处理及与氨碱法的优劣比较,学生在温度的控制和母液的处理上呈现的毛病几率较年夜。
教学内容1.【上海高考6】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A.原料利用率高B.设备少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D.原料易得2.【上海高考八】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
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
完成下列填空:4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________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3.【上海高考27】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完成下列填空: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B除杂质(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B的化学式。
A B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纵依次为:取样、、沉淀、、、冷却结晶、、烘干。
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
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
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最主要的成分是(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办法是:。
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加入石灰水产生氨。
加石灰水后所产生的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滤液D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
如果用加热分化的办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暗示为:(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4.【上海高考五26(A)】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变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暗示如下:内容回顾(1) 上述生产纯碱的办法称,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2) 沉淀池中产生的化学反响方程式是。
(3) 写出上述流程中X 物质的分子式。
(4) 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
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纵是。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
(6) 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a) 增年夜NH4+的浓度,使NH4Cl 更多地析出(b) 使NaHCO3更多地析出(c) 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 纯度谜底:1.A 2.423()NH CO3.1)Ca(OH)2 或CaO Na2CO3 2)溶解 过滤 蒸发 过滤 3)有晶体析出(或呈现浑浊) 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年夜4)NH4Cl 取样,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该阴离子是氯离子 5)NH4+ + OH → NH3↑+H2O避免加入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解析:加热时,使碳酸氢根水解水平增年夜,释放出二氧化碳,减少碳酸氢根的量,从而减少氢氧根的消耗,使铵根完全转化为氨气放出,同时产生碳酸钙的含量也相应的减少)6)312()184()31NaHCO m m m ω-=4.(1)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化肥或电解液或焊药等(其他合理谜底均给分) (2)NH3+CO2+H2O +NaCl→NH4Cl +NaHCO3↓或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3)CO2 (4)I 过滤 (5)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6)a c【知识梳理】实验布景:无水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
它是玻璃、造纸、番笕、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还经常使用作硬水的软化剂,也用于制造钠的化合物。
它的工业制法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
一、实验原理化学反响原理是:总反响为:将经过滤、洗涤获得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制得纯碱产品: 谜底:化学反响原理:32243NH CO H O NH HCO ++→知识精讲CO 2Na 2CO 3X 食盐水循环II 循环I母液(提取副产品)煅烧炉合成氨厂沉淀池NH 3NH 34334()NaCl NH HCO NaHCO NH Cl +→↓+饱和总反响 : 32234()NaCl NH CO H O NaHCO NH Cl +++→↓+饱和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二、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 1.原料: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2.步调:先把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32243NH CO H O NH HCO ++→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4334()NaCl NH HCO NaHCO NH Cl +→↓+饱和将经过滤、洗涤获得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
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
CaO +H2O →Ca(OH)2,2NH4Cl +Ca(OH)2→CaCl2+2NH3↑+2H2O 其工业流程图为:其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3.氨碱法的优点是:(1)原料(食盐和石灰石)廉价; (2)产品纯碱的纯度高;(3)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 (4)制造步调简单,适合于年夜规模生产。
4.氨碱法的缺点是:(1)产生年夜量无用的副产品CaCl2(2)NaCl 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 留在母液中。
(3 )设备多,耗能年夜。
三、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1.原料:食盐、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
22+C H O CO H +−−−→高温(g )222+CO H O CO H +−−−→高温(g )2.步调:联合制碱法包含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O3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液。
第二个过程是从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滤液中结晶沉淀出氯化铵晶体。
由于氯化铵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比氯化钠要年夜,高温时的溶解度则比氯化钠小,并且氯化铵在氯化钠的浓溶液里的溶解度要比在水里的溶解度小很多。
所以在高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铵单独结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氯化铵产品。
此时滤出氯化铵沉淀后所得的滤液,已基本上被氯化钠饱和,可回收循环使用。
其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此法优点:保存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CaCO3制CO2这一工序。
【讨论】1、索尔维采纳了哪些办法来提高氨的利用率?(1)(2)(3)谜底:(1)先制得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再与CO2反响(2)使CO2与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在合成塔中逆流接触(3)母液与熟石灰作用重新生成氨气2、“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制碱法”的主要不合在母液的处理上。
“侯氏制碱法”采纳了怎样的方法对母液进行处理?从化学原理上阐发采纳这些处理办法的原因。
(1)向母液中加食盐细粒【思考】向向母液中加食盐细粒的目的是什么?谜底:降低氯化铵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便于氯化铵的析出(2)向母液中通氨气【思考】向母液中通氨气的作用有哪些?谜底:增加NH 的浓度,有利于NH4Cl析出4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NH4Cl的纯度。
(3)降温至5 ℃左右3、侯氏制碱法的现实意义(1)合适现在提倡的“绿色化学的要求:提高了原料(NaCl)的利用率,不产生无用的CaCl2。
(2)体现了年夜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利用一个厂的废料,作为另一个厂的主要原料。
如合成氨厂的废料CO2,可以作为碱厂的主要原料;碱厂无用的Cl,可以取代价格比较昂贵的硫酸用来固定氨,制成氮肥。
降低了本钱,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二、化工生产的基来源根基理(1)充分利用原料——体现物料平衡思想。
例如:合成氨生产、纯碱生产中都有原料利用的工艺;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制硝酸中都利用廉价的来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
(2)充分利用能量——体现能量守恒思想。
例如:若存在放热步调,可通过列管式器利用放出的热量对需要加热的物料进行预热;若不存在放热步调,要设计出充分利用燃料和充分利用能量的工艺。
为_________________。
⑵ 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置后只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___杂质(以化学式暗示)⑶ 过滤所得的母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化学式暗示),需加入_______, 并作进一步处理,使NaCl 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l⑷ 测试纯碱产品中NaHCO3含量的办法是:准确称取纯碱样品W g ,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 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的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CO32—+H+ →HCO3—反响的终点),所用HCl 溶液的体积为V1mL ,再 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HCl 溶液总体积 为V2mL 。
写出纯碱样品中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NaHCO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1)Solvay 制碱(氨碱)法和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的基来源根基理均可用反响方程式暗示为:NaCl+_____+________→NaHCO3↓+________将NaHCO3沉淀滤出后,母液中残留的离子主要有Cl 、NH4+和______、______。
该母液的酸碱性为____(选择填充)。
a.强酸性 b.强碱性 c.接近中性Solvay 对母液的基本处理是:加入____。
Solvay 法中_____________是循环使用的。
侯德榜对母液的基本处理是:加入______和______,获得重要的副产品_________。
侯德榜法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部分循环使用的。
如果从海水中提取的食盐未经精制(提纯),所得纯碱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将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用化学式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