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D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问:作者登楼为何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内容 / 情感
题目
作者
朝代
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
《夜雨寄北》
李商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水调歌头》
苏轼
[答案: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
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阅读》精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赏析阅读》精课件
(3)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 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作者情感
可编辑ppt
1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析作者的情感:
1、注意诗歌的标题; 2、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 3、联系教材中的诗人或他们抒发的情感; 4、注意重点词语,联系诗歌中的意象。
可编辑ppt
15
从标题入手,体会情感: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乱花渐欲迷 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可编辑ppt
25
•2、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回答问题。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诗的正文可分三层,请归纳层意
可编辑ppt
21
诗 杨柳— 惜别

菊花 —高 雅 莲 花 —高 洁
意 月光— 思念
象举秋鸿雨雁—大—漠忧思愁—苍念凉
例: 红豆— 相思
22 可编辑ppt
结合诗歌的意象,体会情感:
卜算子 咏梅 毛陆泽游东 驿风雨外送断春桥归边,,飞寂雪寞迎开春无到主。。已已是是悬黄崖昏百独丈自冰, 犹愁有,花更枝著俏风。和雨。 俏无也意不苦争争春春,,只一把任春群来芳报妒。。待零到落山成花泥烂碾漫作时, 她尘在,丛只中有笑香。如故。
一层:写登临的地点和目的;二层:写大海全景及岛上景物, 渲染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惊涛拍岸的气势和岛上草木欣欣向 荣的景象。三层:写作者的想象,描绘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 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阔博大的胸襟 。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PPT课件)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PPT课件)

答: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 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2.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 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 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 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
答:错在不懂得“千里”是虚写而非实写。既然写江南 春景,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
答:渲染 一种孤寂气氛。写出了作者凄凉心境勾 勒出一种漂泊、凄冷、绝望的艺术境界。
【题目解读】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 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 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2)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 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 (3)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
例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句哪一个字最能体现诗人感情?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 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二、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四)、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
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 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五)、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 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 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

总结
诗 眼
整 首 揭示诗的主旨的凝聚点 诗
传神的动词
某 一 富有情韵形容词 句 巧用辞格的其他词语
真题演练(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 诗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最”极言春光之美,“绝”夸饰柳色 之新,(含义)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 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手法)突出早春 的景色最可爱。(表达作用)
(二)间接抒情 A、借景抒情, B、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C、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A、借景抒情
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 例: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干谒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谒对方)是作者西 游长安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前两联写洞庭湖的浩荡气势,后两联由景物转向抒情。 由景想到自己功名未成,空有出仕愿望,而无人推荐, 就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楫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8)排比
排比是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
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
的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
——《木兰诗》
(9)设问 (一) 概念: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二) 作用:开头以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 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1.修辞方法
(1)比喻 定义: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分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 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词赏析》课件(共38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词赏析》课件(共38张PPT)

三、读注释。
1、注释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 【示例】初见嵩山·张耒(lěi)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屡 遭贬谪。 诗意:多少年来,鞍马劳顿,被困于尘埃之中。还好有青山在, 青山的豁达,让我也有了驰骋的胸怀。天色渐晚,北风萧萧,吹 走一片云雨,此时,晴空一碧,几座山峰就从云后面走出来了, 原来它们是那么的清瘦挺拔、不染一丝尘埃。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作品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 境奇妙,立意清晰,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明朗、活泼、 隽永。 高适:边塞诗人,以边塞诗著名。其诗情调悲壮苍凉,笔势雄壮 奔放,激昂慷慨。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 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杜诗对意 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 岑参:边塞诗人,风格与高适相同。后期边塞诗生动夸张,慷慨 激昂,表现了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积极乐观精神。 作品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语言变化自如,形成了奇峻壮阔的风 格。
范仲淹:豪放悲凉,文辞秀美,气度豁达。其词仅五首传世,以 善写边塞风光和抒发羁旅情怀为特色,境界开阔而深沉。 苏轼:1、豪放风格,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 突出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2、旷达风格,表达了诗 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3、婉约风格,这些词 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 发展。 李清照: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前期词描写闺中悠闲生活和夫妇间 离别情绪。后期主要悲叹身世,寄寓家国之思,流露出爱国思想 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艺术上力求专精,富于创造性,语言不假 雕琢,而音调流转和美,形象鲜明生动。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古诗词鉴赏(七年级)》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古诗词鉴赏(七年级)》课件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岐王府邸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 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
【主题】前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着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之情; 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2.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 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 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初中古诗词复习 ——七年级
七年级上册
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 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在写法 上有何突出的特色?试分析。
这两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 寥寥十六字将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沧海之景描绘得蔚为壮观。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展现了一个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不仅表现了大 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远大的政治抱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中考复习指导《古诗词鉴赏》 课件(共41张PPT)

中考复习指导《古诗词鉴赏》 课件(共41张PPT)

2、看题目。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所以有时候了解古诗词的 标题也是把握其意的一个重要手段。 3、诗词中的解释及小序。在理解诗文时,必须掌握其部分解 释和写作背景(在小序中有介绍),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理 解诗词。(如:中学语文课本每册后的十篇古诗阅读)
旅夜书怀———杜甫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看作者。即明确诗歌是
杜诗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 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 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程,在艺术方 面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因此,他的诗歌主题主要是忧国忧民。
古诗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 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 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 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 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等。
2、 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 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 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 雪通人心的灵性。(语意相近即可) 返回
3、能有联想、想象空间,使眼中有诗,脑中有画 古诗词中都一种意境,而我们读诗的人就是从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类的
(炼字型)
知识积累: 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炼字可以炼数词,炼字也 可以炼特殊词。炼字还可以活用词语。 应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 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作品的 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 从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 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二、提问方式:某一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生动) 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某句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甲诗中的 某个词与乙诗中的某个词,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 赏析。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课件(18张ppt)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课件(18张ppt)
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由)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温庭筠《望江南》 (肠断白蘋洲)
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 从题目中可了解到一些基本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 类型等。
送别类 田园写景类 哲理类
边塞类 咏物类 节日类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 金兽。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表现诗人怀亲之悲。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③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 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 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从军行
——表明羁旅思乡之切。
王昌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事感怀诗: 就是针对某件事情或某个场景生发感慨, 常见的有怀亲、送友、思乡、赠别、人生 感悟、闲情逸趣等。 例如杜甫的《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朱熹的《观书有感》。
【送别诗】
•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 基本主题: ①依依不舍的留恋; ②情深 意长的勉励; ③离别时的伤感、凄切悲 苦;4、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 的思念。
【行旅诗】
• 主要表现:①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 寂寞;②羁旅在外对家乡、亲人的思 念; ③对温馨家庭的憧憬;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 污的高洁品格;
③表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
④描绘山川美景,抒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 祖国河山之情。
【山水田园诗】
• 如: 《归园田居》《饮酒》 • 内容特点: ①大多以自然风光、农村的景
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生活为题 材; ②表达对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喜爱。 ③表达对现实的不满;4、表达对宁静平和 及隐逸生活的向往。
“山居”明示了诗的题材属归隐一类;“秋” 点明季节; “暝”点明具体的时间。 “秋”与“暝”在古人的笔下往往流淌着悲 愁,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日暮乡关何 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但“山居”那欲 隐而难藏的惬意与满足就使“秋暝”的感情 亮丽畅快起来了。
读懂题眼
如李白的《行路难》 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 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其题眼为“登”,由此可推知本诗 当是写登高怀远、怀古伤今之情。
【闺怨诗】
• 内容特点: ①表现妇女与丈夫的分离 的痛苦,忧愁,伤感。和对远方丈夫 的思念②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 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③表现女子对自
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 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④叹 年华早逝,美人迟暮。
迁谪诗
内容特点: 1、多写因直谏或受小人排挤而被皇帝疏远、 流放的痛苦经历, 2、对尔虞我诈的官场丑恶现象的不满, 3、对君主亲贤臣远小人重振朝邦的厚望, 4、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 5、对最终能一展抱负为国尽忠的希冀,或 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 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写景咏物诗】
• 如:陆游<<咏梅>> 杜荀鹤《湘江秋 夕》
• 形式特点:(1)以物象为题;(2)咏 (题、赠、赞)+物象。
•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
2.内容特点: ①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专题专项复习
中考考纲关于古诗词鉴赏有两大考试内容
1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 2 点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前提都是“读懂”
读懂“古诗词”的关注点
1、关注题目 (包含:时间、地点、题材、情感等)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从题目看题材
• 【怀古诗】:
• 山坡羊 骊山怀古
• 朝天子 咏喇叭
•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 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 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 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多借古讽今;
注意:与写景诗的区别
【边塞诗】
• 1、形式标志:题目中常出现 “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 的
• 如《凉州词》《从军行》《走马川行奉 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雁门太守行》
• 2、基本主题: ①建立功业的渴望,保 卫国家的决心; ②对山河沦丧的痛苦, 对战争罪恶的厌倦; ③久居边关的乡愁, 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④ 报国无门的怨愤和无家可望的哀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