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__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遗传学中的遗传规律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原理

遗传学中的遗传规律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原理

遗传学中的遗传规律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原理遗传学中的遗传规律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原理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学科,它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演化之谜。

遗传现象是通过基因来传递性状,这些性状受到遗传规律和分子生物学基础原理的控制和调节。

遗传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解释了遗传现象是如何传递的。

孟德尔爵士是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提出了遗传规律中的两个基本规律:隔离定律和配对定律。

隔离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不同基因的因子是隔离在不同的配偶体细胞中,所以子代物种中不同基因的性状表达是相互独立的。

配对定律则是指相同的基因因子在生殖细胞中会互相配对,从而产生不同的基因组合。

除了孟德尔的定律,还有一些其他的规律可以用于描述遗传现象,如多基因遗传规律、连锁遗传规律、不典型遗传规律等。

分子生物学是解析生物分子与生命之间关系的学科,它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生命的了解和治疗手段的进步。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生物分子主要包括核酸、蛋白质和糖类等。

核酸是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含有信息,通过配对和复制来传递遗传信息。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重要的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储存库,它的结构决定了遗传信息以何种方式被遗传。

RNA(核糖核酸)是另一个重要的核酸,它的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

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复杂的分子之一,由哺乳动物的20种氨基酸组成。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包括酶、激素、抗体等。

在分子生物学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生物分子如碳水化合物、脂类等,它们的功能也非常重要。

分子生物学利用生物分子的特性和性质,研究其结构、功能及遗传信息传递的机制。

例如,DNA复制和转录是生命中基本的过程之一,它们的本质是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 的双链分开后,每一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另一条新的链。

转录是指从DNA到RNA的信息传递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是由酶和模板DNA共同完成的。

遗传学中的遗传规律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原理共同构成了现代遗传学的理论基础,为我们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掌握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PART FIVE
遗传疾病诊断:通过基因检测和染色体分析等手段,确定遗传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遗传疾病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传疾病,采用基因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遗传疾病预防:通过遗传咨询和生育建议等手段,降低遗传疾病的发生风险。
遗传疾病研究:通过研究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遗传规律,为遗传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 供科学依据。
遗传学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解释物种的演化规律和机制 物种起源的遗传学原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对物种形成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的遗传学基础:揭示不同物种间遗传差异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进化论与现代遗传学:共同揭示生命演化的奥秘和物种起源的机制
遗传学在农业中的应用:通过遗传改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产量和品质 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以改善其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性状
基因表达:遗传 信息从DNA转录 到RNA,再翻译 成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调控:调节 基因表达的机制, 包括转录调控和 翻译调控。
转录因子:调控 转录过程的关键 蛋白质,影响基 因的表达水平。
表观遗传学:研 究基因表达的表 观遗传调控机制, 如DNA甲基化和 组蛋白修饰等。
PART FOUR
定义: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偶然变化,通常由DNA复制或修复过程中的错误 引起。
所决定的。
孟德尔通过豌豆 杂交实验,提出 了分离定律和自 由组合定律,解 释了生物遗传的
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 定律是现代遗 传学的基础, 对于理解生物 体的遗传机制 具有重要意义。
孟德尔的遗传定 律在实践中广泛 应用于育种、生 物进化等领域, 为人类社会的发 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
显性基因:能够表达出特定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会表现出特定性状的基因 遗传规律: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表现型是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是控制表现型的基因组合

《遗传学定律》课件

《遗传学定律》课件
重组
染色体在交叉互换时发生重组,破坏了连锁关系。
遗传连锁图
遗传连锁图可以揭示基因的相对位置和连锁关系。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基因发生改变的现象,可以导致遗传信息的变异和多样性。
基因组和染色体结构
基因组
基因组是一个生物体的所有基因的 集合。
染色体
染色体是基因组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可见的结构。
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遗传病和其他 健康问题。
《遗传学定律》PPT课件
遗传学是研究基因传递和遗传变异的科学。探索格里高利·孟德尔的遗传实验, 揭示了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遗传学概述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变异和基因传递规律的科学。它对于理解生物的遗传特征 和进化起着重要作用。
格里高利·孟德尔的遗传实验
1 豌豆实验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关键的遗传规律。
授粉
通过花粉的传递,不同品种之间的 杂交可以实现。
选择性培育
根据特定性状选择优秀的个体进行 培育。
杂交种
通过杂交育种培养出具有优良性状 的新品种。
杂种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杂种植物往往具有较高的生长力、抗病性和适应性。
劣势
杂种植物的种子无法保持纯种,种子生产较为困难。
基因和等位基因的概念
1 基因
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决定着个体的遗传特征。
基因型与表型
基因型决定着个体的表型表达, 即所呈现出的特征。
孟德尔定律之三:配对定律
法则
配对定律指出,个体的配子中 基因以及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 以随机方式结合。
自由组合性
孟德尔发现基因在配子中的分 离是自由和独立进行的。
遗传变异
这种配对方式使得基因在后代 中出现了各种遗传变异。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某些复杂性状。

遗传学基础ppt课件

遗传学基础ppt课件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 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基因互作与连锁遗传
基因互作
非等位基因间通过相互作用影响同一 性状表现的现象。包括互补作用、积 加作用、重叠作用、显性上位作用、 隐性上位作用和显性抑制作用等。
连锁遗传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具有连锁 关系,在减数分裂时,这些基因会随 着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进入不同的 配子中。
数量性状遗传与多基因遗传
数量性状遗传
数量性状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这些基因对性状的影响程度 不同,且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数量性状的遗传遵循正态分 布规律。
多基因遗传
多个基因共同控制一个性状的现象。每个基因对性状的影响 程度较小,但多个基因累加作用可产生显著的表型效应。
生物进化的遗传学基础
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
突变与生物进化
生物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遗传变异是自然选 择的基础,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的基因频 率增加,不利变异的基因频率减少。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为生物进 化提供原材料。
基因重组与生物进化
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进化
基因重组能产生大量的基因型,增加生物 变异的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可 选择材料。
DNA的功能
03
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通过自我复制实现遗传信息
的传递。
RNA的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RNA的组成
由核糖核苷酸组成,包含 磷酸、核糖和四种碱基( A、U、C、G)。
RNA的类型
mRNA、tRNA和rRNA三 种类型,分别负责携带遗 传信息、转运氨基酸和组 成核糖体。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传递、表现和变异。

在遗传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基础知识点是必须要掌握的。

本文将围绕这些基础知识点展开讨论。

1. 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是指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分子,主要包括DNA和RNA。

DNA是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组成,形成基因和染色体。

RNA则在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一系列遗传定律,包括隔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性联和定律。

这些定律揭示了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

3.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通过DNA分子进行的。

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时复制,通过核糖体和tRNA、mRNA参与蛋白质合成,从而实现基因的表达。

4. 遗传性状的表现遗传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在有性繁殖中通过配子随机组合形成。

一对等位基因可以表现为显性和隐性,而性状的表现受到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

5. 遗传变异基因在不同个体间可以发生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互作和基因重组等。

这种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可以导致个体的遗传多样性。

6. 遗传病与遗传咨询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囊性纤维化等。

遗传咨询是通过遗传学知识对个体的遗传信息进行评估和风险预测,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通过对上述基础知识点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遗传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生物学学科,为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的遗传学学习有所帮助。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学是一门研究遗传变异和遗传传递规律的科学,它探索着我们身体背后的奥秘,解开了生命和种族多样性的谜团。

遗传学研究了遗传物质的结构、功能以及如何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

本文将介绍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从遗传物质的组成到遗传变异的原因,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物质是指能够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对于生物体的功能和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细胞核内有两种主要类型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是杂合的双螺旋结构,由四种不同的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鸟嘌呤)组成。

RNA也有相似的碱基组成,但是它是以单链形式存在的。

遗传物质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它能够传递基因信息,决定了它所携带的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其次,遗传物质能够通过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和调节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影响机体的发育和正常功能。

遗传变异的原因遗传变异是指遗传物质在遗传传递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也是生物体种类多样性的根源。

遗传变异可以由于两个主要的原因引起:突变和基因重组。

突变是指遗传物质发生突发性的变化,可能导致遗传物质的序列发生改变。

突变可以是基因层面上的点突变,也可以是染色体层面上的结构变异。

基因重组是指基因在遗传传递过程中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遗传传递规律遗传传递规律是遗传学的核心内容,它描述了遗传物质如何在不同代之间传递的模式和规律。

著名的遗传学定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和洛特卡—哈代定律,奠定了遗传学研究的基础。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描述了在纯合和杂合条件下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洛特卡—哈代定律则描述了在自然条件下基因的频率分布和文骨。

应用的前景遗传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医学、农业和生物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遗传学通过研究遗传物质的变异和变化,可以预测和诊断遗传性疾病,并且为治疗提供依据。

在农业领域,遗传学帮助我们改良作物和动物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第25章__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第25章__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 如果测验结果表明两者相符,则该理论模式成立,可用于 遗传分析和育种实践;如果不符,则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 能是该理论不适合于该项实验,即理论模式在这里不成立; 另一种可能则是该实验数据只是一组意外而且无用的资料, 这有待于重复实验才能作出可靠的判断与结论。
进行适合度测定的方法很多,x2测验的方法是一 种简便实用的方法,例如,我们要评判豌豆双因子 杂交所得F2代结果315黄满:101黄皱:108绿满: 32绿皱是否与自由组合的理论比值9:3:3:1相 符,可先将实验值转换为理论值,然后按公式逐项 列表(书P363)计算结果得x2 =0.47。以x2值为 0.47,及自由度(n)为4-1=3查x2表得 0.50<P<0.95,这意味着大约100次实验中不下 50次会出现类似的分离比,表明实验数据与理论模 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纯合圆粒淀粉粒:持水力强,发育完善,结构饱满; ◇纯合皱粒淀粉粒:持水力较弱,发育不完善,表现皱缩; ◇杂种F1淀粉粒:发育和结构是两者中间型,而外形为圆粒。
●从种子外表观察, 圆粒对皱粒是完 全显性; ●但是深入研究淀 粉粒的形态结构, 则可发现它是不 完全显性。
2、复等位基 因
控制ABO血型的基因是较为常见的复等位基因。
1、单因子杂交实 验
单因子杂交(monohybrid cross):将同一相对性
状不同表现形式的植株作本进行交配。F2产生性状 分离现象是由于遗传因子的分离与组合。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现 象
杂交 去雄
自花传粉
假 说
异花传粉
验 证


豌豆
遗传图谱中的
符号:♀,♂, ×,P,F1, F2,等

上海市考研生物学专业复习资料遗传学基本原理解析

上海市考研生物学专业复习资料遗传学基本原理解析

上海市考研生物学专业复习资料遗传学基本原理解析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机制,以及基因在个体和物种中的表达及遗传变异的产生。

作为生物学考研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遗传学基本原理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将在考试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本文将通过对上海市考研生物学专业复习资料中的遗传学基本原理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1. 遗传物质的组成与功能遗传物质是指控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分子,对于生物个体的遗传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

遗传物质主要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组成。

DNA是一种双链结构的大分子,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鳌糠嘧啶)组成。

RNA也是由这四种碱基组成,但是它是单链结构。

遗传物质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遗传信息、自我复制、转录和翻译。

2.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是指遗传物质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过程。

在有性生殖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通过两个过程实现:分裂和交配。

分裂是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这些分裂过程保证了细胞遗传物质的数量和准确复制。

交配是指通过两个亲本的配子结合,将来自母本和父本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并且产生后代。

通过这种方式,遗传信息在每一代中得以传递和改变。

3. 遗传变异与突变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多样性,是生物个体遗传信息的可塑性体现。

遗传变异有两种类型:性状的离散性变异和连续性变异。

离散性变异又可分为单基因和多基因的变异。

而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突发性突变事件,可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4. 遗传因素对个体和种群的影响遗传因素对个体和种群的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遗传因素,个体的基因型可以决定其表型特征,比如颜色、体形等。

同时,基因型也可以影响个体的生理特征,比如智力、抵抗力等。

在种群水平上,遗传因素可以决定种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水平。

遗传变异的存在对种群的适应能力和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5. 遗传学的应用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在医学、农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鱼草花色遗传
紫茉 莉花 色的 遗传
安德鲁西鸡羽毛颜色遗传
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除完全显性和不完 全显性之外,还有一种称为共显性或并显性的现象。 例如,人的MN血型由位于红细胞膜上两种特殊的抗 原分子所决定,同时含有M和N两种抗原的为MN型, 其基因型是杂合体LMLN。
共显性特点: ◎ 两个纯合亲本杂交:
同理,杂合体Cc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任何一个配子得到C 或c的可能性各为1/2。F1代红花豌豆与白花纯合体测交,即 Cc×cc。测交后代红花与白花呈1:1分离。预期2种花色后 代的频率在1/2这一概率上下波动。孟德尔的测交结果为85 红花:81白花,与1:1分离比非常接近。因此,所谓符合分 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实际上是指符合3:1或9:3:3:1 的统计学规律或概率规律。
1、显性的相对性
孟德尔对豌豆七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表明:杂合 体(F1)总是表现为亲本之一的性状(显性性状);也就 是说杂合体表现型由等位基因之一(显性基因)决 定——完全显性。
然而,后来发现某些性状的遗传呈不完全性,如 金鱼草的红花与白花杂交,杂种F1代的花是粉红色, 处于双亲的中间状态。F2代中,除了开粉红花的植 株外,又有了红花和白花的后代,而且表型分离比 与基因型分离比完全一致。
乘法定理:
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个事件发生 的概率的乘积。
例:双杂合体(YyRr)中,Yy的分离与Rr的分离是 相互独立的,在F1的配子中:
➢具有Y的概率是1/2,y的概率也1/2;
➢具有R的概率是1/2,r的概率是1/2。
➢而同时具有Y和R的概率是两个独立事件(具有Y 和R)概率的乘积:1/2×1/2=1/4。
➢ 如果测验结果表明两者相符,则该理论模式成立,可用于 遗传分析和育种实践;如果不符,则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 能是该理论不适合于该项实验,即理论模式在这里不成立; 另一种可能则是该实验数据只是一组意外而且无用的资料, 这有待于重复实验才能作出可靠的判断与结论。
进行适合度测定的方法很多,x2测验的方法是一 种简便实用的方法,例如,我们要评判豌豆双因子 杂交所得F2代结果315黄满:101黄皱:108绿满: 32绿皱是否与自由组合的理论比值9:3:3:1相 符,可先将实验值转换为理论值,然后按公式逐项 列表(书P363)计算结果得x2 =0.47。以x2值为 0.47,及自由度(n)为4-1=3查x2表得 0.50<P<0.95,这意味着大约100次实验中不下 50次会出现类似的分离比,表明实验数据与理论模 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花,基因型是杂合体Cc, F2为3/4红花(1/4 CC+2/4Cc):1/4白花 (1/4cc),用Fl代与开白 花亲本回交。孟德尔于 回交一代(B1)共红花的 85株,开白花的81株, 十分接近l:1。
回交: 杂种子一代与它的两个亲本中的任何一个杂
交。产生的后代称为“回交杂种”。
2、测交法
将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体交配以确定被测个体基 因型的方法。 1.杂种F1的基因型及其测交结果的推测
什么是显性相对性、共显性、镶嵌显性,不 完全显性?
➢ 显性相对性就是说,所有的基因型都有表达的能力,只是 某些比另一些的表达能力更强。 以下的举例并不一定会发生, 只作演示:
➢ 共显性:就是两个等位基因平分秋色。大家一起表达。比 如一只黄猫和一只黑猫杂交,生出来了一只黑黄杂毛的猫 (黑色和黄色的毛发均匀的混合分布周身)
第25章 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遗传(heredity):生物学特征相似性在 亲代和后代之间的延续。
变异(variation):除了生物学特征相似 性之外,在兄弟姊妹之间以及子女和 父母之间还存在某些差异,他们之间生 物学特征的相异性即是变异。
在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问世之前,一直用混合遗 传来解释” 子女长得既像父亲又像母亲”有关现象。 认为父母双亲将他们的遗传物质混合在一起传递给后 代并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某些特征来,正如蓝色和黄色 两种颜料混在一起变成绿色而绿色兼有蓝黄两色特征 一样。混合遗传又称混血遗传,今天仍将不同肤色的 配偶所生子女称为混血儿,按此假设,双亲的遗传物 质一旦混合就不会再分开了,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 为它无法解释隔代遗传和双亲的某些性状又会在第二 代分开再现的现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对上述现 象作了满意的解释。
2、概率运算
➢ 遵循两条基本定律: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 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积,即所谓乘法 定律。
②两个或两个以上互斥事件在总事件中出现的概 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和,即所谓加法定律。
➢ 所谓独立事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的出现 互相独立,互不影响。例如,同时掷两枚硬币,其 中一枚G面或B面朝上并不对另一枚产生干扰或影响。 故在两次抛掷中,都是G面朝上的概率应按乘法定 律计算,为1/2×1/2=1/4。
红花F1的测交结果推测
2. 测交试验结果
Mendel用杂种F1与白花亲本测交,结果表明: ➢ 在166株测交后代中:
85株开红花,81株开白花; 其比例接近1:1。 ➢ 结论:分离规律对杂种F1基因型(Cc)及其 分离行为的推测是正确的。
二、自由组合定律
1、双因子杂交实验
选择结黄色饱满(黄满)与绿 色皱缩(绿皱)种子品系为亲本,
2、假设与验证
F1代处于杂合状态(YyRr) ,故雌、雄配子各有4 种组合类型,基因相互结合的机会相等各占1/4。 当两性配子随机受精 时,总共有16种不 同的结合方式。按 基因型分类共有 9种,按表型分类 则只有4种类型, 比例刚好是 9:3:3:1。
F1代与双隐性亲本回交,F1代杂种应形成4种配子, 各占1/4,而双隐性个体yr配子与杂种的配子结合成 合子,4种配子的基因型的表型效应可以直接反映出 来,后代中将出现黄满、黄皱、绿满、绿皱4种表型 ,且按 1:1:1:1分离。 孟德尔作了这样 的测交,后代分 离比为55黄满: 49黄皱:51绿满: 52绿皱,与 1:1:1:1 分离比基本相符。
4
4
: 黄皱 3 : 绿圆 3 :
16
16
绿皱 1 16
四、孟德尔遗传原理的拓展
孟德尔的成功在于他幸运地选择了豌豆中某些 具有相对简单遗传基础的性状作为研究对象。例如, 每种性状只有两种形式,由单基因决定;每一基因 只有两种等位形式,而且显隐性完全。然而,并非 所有遗传性状甚至包括豌豆的许多性状在内都具备 上述条件或都按同一方式遗传的。
◇ F1代同时出现两个亲本性状; ◇ 其F2代表现为三种表现型,其比例为1:2:1。
◎ 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也是对应的。
从上面可以看出,等位基因的互作至少有3种 方式,完全显性、共显性是二个极端,中间存 在多种不同程度的显性。此外,显隐性关系还 有赖于研究时所采用的标准,标准不同则显隐 性关系也会随之改变。这种影响同一性状的两 种以上的等位基因形式称为复等位基因。一个 二倍生物体至多只存在其中两种等位形式,其 他形式则存在于同一种群别的个体之中。
加法定理
两个互斥事件的和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各个事件各自 发生的概率之和。
互斥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某一事件出现,另 一事件即被排斥;也就是互相排斥的事件。 如:抛硬币。
又如:杂种F1(Cc) 自交F2基因型为CC 与Cc是互斥事件, 两者的概率分别为 1/4和2/4,因此 F2表现为显性性状 (开红花)的概率为 两者概率之和—— 基因型为CC或Cc。
双杂合体F1(YyRr) 四种类型配子形成示意图
三、遗传的统计学原理
1、遗传的概率属性
将国徽面称G面而币值面称B面。抛掷一枚硬币,在抛掷的 总次数中,G和B各自朝上的频率非常接近1/2。因此,将某 事物发生的频率所靠近的那个固定常数称为概率,将其作为 衡量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尺度,不同的事件所发生的概率不 同,其大小有赖于各事件自身的性质。
P F1
黄满 × 绿皱
↓ 黄满
进行双因子杂交,结果为F1代结
↓ ○×○×
黄色饱满种子,表明黄对绿、满 对皱为显性,F1代自交,F2代出 现4种组合类型。
F2 黄满 黄皱 绿满 绿皱
315:101:108:32
其中黄满和绿皱为亲本型,称亲组合;黄皱和绿 满这2种配合是新类型,称重组合。由此推导出颗粒 遗传的另一基本原理,即决定不同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因子具有各自的独立性,既可以相互分离,又可 以重新组合在一起。
3、实验数据的评判
➢ 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如果所得结果为2.9:1.1或2.8:1.2, 就可以说结果与3:l基本一致。如果为2.5:1.5或者2.3:1.7呢? 因此,要对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式之间的一致性进行评判。利 用统计学原理对实验资料和理论模式之间相符程度进行评判 的方法称作好适度测定或适合度测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一般应掌握两条界线:当测得概率P<0.05时,就认为实得数 与理论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两者不一致,不相符;当测得 概率P<0.01时,则实得数与理论数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所 得实验结果更不能用该理论来解释。
按ABO血型,所有的人都可分为A型、B型、AB 型和O型。ABO血型由3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它们
分别是IA,IB和i,IA和IB是共显性,IA和IB对i是显性, 所以由IA,IB和i所组成6种基因型IAIA,IBIB,ii,IAi, IBi,IAIB显示4种表型,即我们常说的A,B,AB和
O型。
下面我们来看看ABO血型的遗传方式:假 设一个A型男人和一个O型女人结婚,那么他 们所生的子女会是什么样的血型呢?
概率定理的应用示例
用乘法定理推算F2表现型种类与比例。 如前所述,根据分离规律,F1(YyRr)自交得到的 F2代中:
子叶色呈黄色的概率为3/4,绿色的概率为1/4; – 种子形态圆粒的概率为3/4,皱粒的概率为1/4。 – 因此根据乘法定理:
黄圆 9 16
黄色 3 : 绿色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