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实验室施工标准(正式)

合集下载

GB 50346-2011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GB 50346-2011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Architectural and technical code for biosafety laboratories
标 准 号:50346-2004 发布日期:2004 年 08 月 03 日 实施日期:2004 年 09 月 01 日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督检验防疫总局 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9 洁净度 8 级 Cleanliness Class 8
2
空气中大于等于 0.5μm 的尘粒数大于 352000pc/m3 到小于等于 3520000pc/m3,大于等 于 1μm 的尘粒数大于 83200pc/m3 到小于等于 832000pc/m3,大于等于 5μm 的尘粒 数大于 2930pc/m3 到小于等于 29300pc/m3。
1.0.4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按现行国家强制性 标准中的有关要求执行。
2 术语 2.0.1 一级屏障 primary barrier 操作者和被操作对象之间的隔离,也称一级隔离。 2.0.2 二级屏障 secondary barrier 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外部环境的隔离,也称二级隔离。 2.0.3 生物安全实验室 biosafety laboratory 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达到生物安全要求的生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 2.0.4 主实验室 main room 主实验室是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污染风险最高的房间,通常是指生物安全柜或动物
2.0.10 静态 at-rest 实验室内的设施已经建成,工艺设备已经安装,系统和设备按业主和设备供应商 同意的方式运行,但无工作人员时的状态。 2.0.11 综合性能评定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judgment 对已竣工验收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工程技术指标进行综合检测和评定。

(完整版)BSL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完整版)BSL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本免受气溶胶的污染并降低扩增产物对人员和实验环境的污染。
在缓冲区Ⅰ和PCR扩增区可安装排风扇往外排风,在实验区的外墙上和各扇门上都安装有风量可调的回风口,空气通过回风口向室内换气。要注意防止实验环境对核酸制备区的影响,防止造成污染。建议核酸提取工作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注:
1各工作区域必须有明确的标记,避免不同工作区域内的设备、物品混用。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第一节实验室建设要求
一、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根据实验室的设计特点、建筑结构和屏障设施等可将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四个安全防护等级,即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一级(biosafety level,BSL-1)~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四级(biosafetylevel,BSL-4),BSL-1防护水平和隔离要求最低,BSL-4防护水平和隔离要求最高。BSL-1、BSL-2实验室属基础实验室,BSL-3实验室为屏障实验室,BSL-4实验室为高度屏障实验室。但使用频率最高,最频繁的是BSL-2级实验室,因此,这里需要对BSL-2实验室的建设问题重点讨论。
五)机械连锁不锈钢传递窗:试剂和标本通过机械连锁不锈钢(不建议使用电子连锁方式)传递窗传递,保证试剂和标本在传递过程中不受污染(人物分流)。
六)地面
地面建议使用PVC卷材地面或自流坪地面,整体性好。便于进行清扫,耐腐蚀。没有条件的也可采用水磨石地面,或大块的瓷砖(至少800mm×800mm)接缝需要小于2mm。
消防
BSL-2实验室应设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物内,并设置火警自动报警装置。
智能化
由于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用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与诊断,具有生物安全的要求,因此,在实验室综合布线、用于实验数据记录与传输的计算机网络、楼宇自控、安全防范等方面充分考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并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BSL-2实验室智能化建设主要应考虑实验室数据的传输、实验室人员的联络、实验室安全和运行状况、环境条件及重要设备的监控以及电子门禁系统的设置等控制。实验室宜设置通信广播系统以及背景音乐播放系统。

生物安全实验室结构设计标准

生物安全实验室结构设计标准

1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的有关规定。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结构安全等级不宜低于一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结构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一级。

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 的有关规定。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抗震设防类别宜按特殊设防类,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抗震设防类别应按特殊设防类。

3、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的有关规定。

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地基基础宜按甲级设计。

4 、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主体结构宜采用混凝土结构或砌体结构体系。

5 、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吊顶作为技术维修夹层时,其吊顶的活荷载不应小于0.75kN/m2 ,对于吊顶内特别重要的设备宜做单独的维修通道。

p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p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p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为了确保生物实验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p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必须符合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以下是建设p2生物安全实验室所需的要求:1.实验室布局设计:p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布局应合理科学,包括实验室区域、办公区域、储存区域等,各区域之间应有清晰的分隔,以防止交叉污染和意外发生。

2.通风系统:p2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高效的通风系统,确保实验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洁。

通风系统应具备过滤和排放功能,保证实验室内气体和微生物的安全排放。

3.防护设施:p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墙壁、地面和天花板应采用防水、防腐、易清洁的材料,以便及时清洁和消毒。

实验室应配备紫外线灯、安全柜、生物安全柜等防护设施,确保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4.实验设备:p2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符合要求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如PCR仪、离心机、显微镜等,以支持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5.实验操作规范:p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实验操作必须符合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实验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6.废物处理:p2生物安全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7.实验室管理:p2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实验室使用管理、设备维护管理、安全检查管理等,以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8.应急预案:p2生物安全实验室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室设施的安全。

建设p2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综合考虑实验室布局设计、通风系统、防护设施、实验设备、实验操作规范、废物处理、实验室管理和应急预案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和标准,才能保证生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科研成果的取得。

完整版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完整版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1 总则1.0.1 为使生物安全实验室在设计、施工和验收方面满足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通用安全标准,切实遵循物理隔离的建筑技术原则,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动物实验、基因重组以及生物制品等使用的新建、改建、扩建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1.0.3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应以生物安全为核心,确保实验职员的安全和实验室四周环境的安全,同时保护试验对象不被污染。

在建筑上应以实用、经济为原则。

1.0.4 生物安全实验室所用设备和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检验单位的检验报告,并在有效期之内。

属于新开发的产品、工艺,应有鉴定证书或试验证实材料。

1.0.5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施工、检测中采用的技术文件、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6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 术语2.0.1一级屏障primary barrier也称一级隔离,是操纵对象和操纵者之间的隔离。

通过生物安全柜、正压防护服等防护设施来实现。

2.0.2二级屏障 secondary barrier也称二级隔离,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外部环境的隔离。

通过建筑技术(如气密的建筑结构、平面布局,透风空调和空气净化系统、污染空气及污染物的过滤除菌和消毒灭菌直至无害排放)达到防止有害生物微粒从实验室散逸到外部环境的目的。

2.0.3气溶胶 aerosol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100μm的固态、液态微粒所形成的胶溶态分散体系。

2.0.4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cabinet防止操纵处理过程中含有危险性,或未知性生物微粒气溶胶散逸的箱形空气净化负压安全装置。

通常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

2.0.5生物安全实验室 biosafety laboratory具有一级隔离设施的、可实现二级隔离的生物实验室。

2.0.6主实验室 main room生物安全柜或动物隔离器所在的实验室,或穿正压防护服工作的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BSL)是为了进行高度危险的生物实验而设计的专门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需要严格遵守特定的建设要求,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生物危害最小化,并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以下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的一些要求:1.建筑结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筑结构必须能够防止生物危害物质的泄漏和传播。

实验室应具备防火、防爆、防水等功能,以确保实验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事故。

2.空气处理系统: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配备高效的空气处理系统,以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空气处理系统应包括过滤器、排风系统和负压控制系统,以防止生物危害物质的传播。

3.实验室设备: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如生物安全柜、实验台、洗眼器等。

这些设备必须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并且应经过定期的检验和维护。

4.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是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生物安全柜可以提供物理屏障,防止生物危害物质的泄漏和传播。

根据实验的风险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不同级别的生物安全柜。

5.防护设施: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护服、手套、面罩等。

这些防护设施可以降低实验人员接触生物危害物质的风险。

6.废物处理系统: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废物处理系统,以安全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废物处理系统应包括储存、收集、处理和处置环节,并且应符合相关的环境法规。

7.安全管理计划: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计划,包括人员培训、实验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并且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8.安全监测: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配备必要的安全监测设备,如气体探测器、生物安全柜监测系统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实验室内的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

9.安全审查: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审查。

安全审查可以评估实验室的安全性能,并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生物安全实验室一级标准(BSL-1)

生物安全实验室一级标准(BSL-1)

生物安全实验室一级标准(BSL-1)(一)生物安全实验室一级(BSL-1)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生物因子的操作:已知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潜在危害性最小。

(二)进入BSL-1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要通过实验室操作程序的特殊培训,并由一位受过微生物学及相关科学一般培训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监督管理。

(三)BSL-1实验室标准微生物操作准则:1、实验正在进行或正在操作组织和标本时,实验室主任应限制人员进入实验室。

(2、操作潜在危险物和摘下手套后要洗手,离开实验室之前也要洗手。

3、工作区内禁止吃东西、喝水、抽烟、操作隐形眼镜、使用化妆品及储存食物。

在实验室戴隐形眼镜的人员应佩戴护目镜和防护面具。

食物要储存在工作区外的专用柜子或冰箱里。

4、严格禁止用嘴吸移液管,要使用机械吸液装置。

5、制定尖锐物品的安全操作规范。

6、所有的实验操作步骤尽可能小心,减少气溶胶或飞浅物的形成。

工作日结束后,应实行终未消毒处理。

如有任何潜在危险物浅出时,工作台表面应立即净化消毒处理。

8、所有培养基、保存物和其它系统管理的废弃物,在处理之前应使用经审定批准的净化方法(如:高压灭菌法)进行净化处理。

9、实验室应具备防止昆虫和啮齿类动物在实验室莘生的防护设备。

—(四)BSL-1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一级屏障)1、操作属于生物安全一级的生物因子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装置和设备,如生物安全柜。

2、实验服、实验袍或实验制服,防止便服被污染或弄脏。

3、如果手部皮肤破损或起疹时应戴上手套;要配备可替换的胶乳手套。

4、操作中遇到可能有微生物或其它有毒害物质飞浅出来时,应佩戴保护性眼罩。

(五)BSL-1实验室设施(二级屏障)1、BSL-1实验室应该有控制进入的门。

—2、每个实验室应配备一个洗手用的洗涤槽。

实验室的设计应使实验室易于清洁。

实验室里不适合铺设地毯。

4、实验台面应是防水的,并且能够耐受中等程度的热、有机溶剂、酸碱及其它用于净化处理台面和设备的化学药品。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最新版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最新版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最新版生物安全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学研究和实验的专用场所,为保障实验人员、环境和周围社区的安全,在实验室建设中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规范。

本文将介绍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的最新版要求。

1. 实验室设计实验室的设计应考虑安全、环保、操作灵活性和卫生等方面的因素。

具体要求如下:•实验室应采用隔离设计,控制实验对象的接触和泄漏风险。

•实验室建筑应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和防火性能。

•实验室建筑应保证压力平衡,确保空气流动的控制。

•实验室应根据实验类型确定安全等级,并设立相应的安全区域。

2. 实验室门禁系统实验室门禁系统应具备精确的身份识别和访问控制功能,以确保实验室内部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

具体要求如下:•门禁系统应采用双因素身份验证,如刷卡和指纹识别。

•实验室内应设置电子监控设备,实时监测人员进出情况。

•实验室内应设立紧急按钮,以便及时向外部发出警报。

3. 实验室通风系统实验室通风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要求:•实验室应设有至少两个独立的通风系统,确保换气充足。

•实验室通风系统应能有效过滤和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实验室内应设备有恒温、恒湿系统,以提供适宜的实验环境。

4. 实验室消防安全实验室的消防安全应符合以下规范:•实验室应配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设施,保障应急情况下的安全。

•实验室内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并在墙壁上标明疏散指示标志。

•实验室建筑应符合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的要求,以便安全疏散。

5. 实验室废物处理实验室废物的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实验室应设有废物收集和贮存区域,确保废物的分类和安全存储。

•实验室废物应定期清理,确保废物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6. 实验室设备与设施实验室设备与设施的选购和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实验室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设施应布局合理,方便操作和维护。

•实验室设施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7. 实验室人员培训与管理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实验室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并定期参加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安全实验室施工标准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249-95 生物安全实验室施工标准(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目标
根据实验内容安全评估,采用BLS-2实验室设计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8)。

场地要求
1. 必须提供实验室拟建楼层的平面设计图,以供实验室设计使用;
2. 实验室选址无特殊要求,但尽量满足实验室区域相对独立,高配面积约120m2(含办公室、采血室、准备间);
3. 梁下净层高以3.9m为宜,最低不能低于2.9m (特殊情况请单独说明),楼面承重不宜过低,能满足360kg/m2以上承重为宜(对于无法满足承重要求的项目,请提前说明);
4. 项目进场前,需要提前根据施工要求,准备水、
电设施,部分需要配置380V动力电;
5. 为保证施工周期,需要医院保证施工时间,如有特殊要求(对施工时间有限制)需要在项目进场前提出,以便及时处理;
6. 业务系统应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项目进程控制的角色,在进场施工前,与医院沟通,确认施工范围和施工量,并做相应备案,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新增工程(若出现,双方协商解决)。

施工标准
1. 实验室设计标准
1) 根据BLS-2实验室标准,部分内容要求更高;
i. 操作间净化级别为千级,培养间净化级别为百级;
ii. 实验室的门可锁闭,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妨碍室内人员逃生,实验室百级间的门可自动关闭,实验室主入口的门有进入控制措施;
iii. 设有洗手池,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
iv. 在实验室门口设置更衣间,并设置存衣或挂
衣装置,可将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
v. 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灭菌剂的腐蚀。

地面平整、防滑,不应铺设地毯(使用PVC地面,保证耐磨度,颜色对比不宜过大,尽量与实验室环境统一);
vi. 实验室台柜边角应圆滑,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和坚固;
vii. 实验室设计时留有足够的空间和台柜摆放实验室设备和物品;
viii. 实验室采用机械通风,避免交叉污染;
ix. 实验室内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x. 设置应急照明装置,院方保障有足够的电力供应;
xi. 有足够的固定电源插座,避免多台设备使用共同的电源插座。

有可靠的接地系统,在关键节点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或监测报警装置;
xii. 供水和排水管道系统不渗漏,下水有防回流设计;
xiii. 实验室工作区域外有存备用物品的条件;
xiv. 实验室设置风淋系统;
xv. 实验室设计有防止昆虫、鼠等生物进入和外逃的措施;
2) 空调、通风、净化、配电和照明
i. 实验室空调净化系统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空调净化系统的划分有利于实验室的消毒灭菌、自动控制系统的设置和节能运行;
ii. 实验室空调净化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超净工作台、离心机、CO2培养箱、冰箱、高压灭菌锅等设备的冷、热、湿和污染负荷;
iii. 技术夹层里的任何管道穿过顶棚时,贯穿部位完全密封。

灯具箱与吊顶之间的孔洞密封不漏;
iv. 实验室送、排风系统的设计考虑超净工作台等设备的使用条件,送排、风高效过滤器均不使用木质框架,各级过滤器采用一次抛弃型。

v. 送、排风管道隐蔽安装,咬口缝均用胶密封,各类调节装置严密,调节灵活,操作方便;
vi. 采用带循环风的空调系统(实验对象为无毒物质);
vii. 送风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应设置粗、中、高效三级空气过滤,第一级粗效过滤器,对于≥5μm大气尘的计数效率不低于50%。

新风口设置有效的防雨措施,安装防鼠、防蚊虫、阻挡绒毛等的保护网,且易于拆洗。

新风口应高于室外地面2.5m,并远离污染源;
viii. 排风系统:实验室排风管道可兼做超净工作台排风管道,当两者采用密闭连接时,应能保证超净工作台的排风要求或负压要求;
ix. 空调通风系统未运行时,送、排风管上的气密阀处于常闭状态;
x. 给水:室内给水管材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或无毒塑料管。

管道采用焊接或快速接口连接;
xi. 排水:所有排水管道穿过的地方采用不收缩、不燃烧、不起尘的材料密封;
xii. 气体供应:实验室专用气体由高压气瓶供给,
气瓶设在清洁区,通过管道输送至各个用气点(CO2);
xiii. 配电:实验室应有专用配电箱,室内的电源宜设置漏电检测报警装置,实验室有可靠的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Ω,实验室配电管线应采用金属管敷设,穿过墙和楼板的电线管加套管,套管内用不收缩、不燃烧材料密封。

进入实验室内的电线管穿线后,管口采用无腐蚀、不起尘和不燃材料封闭;
xiv. 实验室内照明采用吸顶式密闭洁净灯,并且具有防水功能,实验室内应无强烈反光;
xv. 实验室入口有实验室工作状态的文字或灯光讯号显示
xvi. 实验室设紧急发光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照明措施,实验室设置合适的灭火器材;
xvii. 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所有设置互锁功能的门(单人风淋装置)可处于开启状态;
xviii. 自控系统参数显示设在清洁区,自控系统保证满足各个区域的温度、湿度要求,自控系统视需要设置或预留接口;
3) 建筑装饰
i. 有压差要求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所有缝隙和穿孔都应填实,并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
ii. 实验室有压差梯度要求的房间应在合适位置设测压孔,平时应有密封措施;
iii. 所有材料均达到项目防火等级要求;
验收
1) 通风系统应按照现行标准《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71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严密性实验
2) 生物安全实验室工程检测的自检项目
i. 送风高效过滤器检漏-抽检:(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含生物安全柜);
ii. 静压差(门全关):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
iii. 室内送风量: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
iv. 洁净度级别: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
v. 湿度,相对湿度: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
vi. 噪声: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不高于60分贝,安装生物安全柜不高于65分贝);
vii. 照度:无自然光源下(不低于300LX)。

建筑过程未作要求部分,参照《GB50346-200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执行。

安全管理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