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线程详解

合集下载

Java程序设计基础(微课版)(活页式)电子课件11多线程

Java程序设计基础(微课版)(活页式)电子课件11多线程

System.out.println(threadName+"卖出第["+(tickets--) +"]张火车票.");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Runnable myR = new myRunnable();//实现Runnable接口实现类
❖ 每个线程都是通过某个特定Thread对象所对应的run( )方 法来完成其操作的,run( )方法称为线程体。
❖ 使用start()方法,来启动线程,当一个线程运行就可以执 行该线程的run()方法。
继承Thread实现多线程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需要在线程中运行的代码写在run方法中 for (int i = 0; i < 100; i++) { //获得当前执行的线程的名称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 myThread = new MyThread(); myThread.setName("myThread");//设置线程的名称 myThread.start();//启动线程 for(int i=0;i<100;i++){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i); }

Java多线程详解——一篇文章搞懂Java多线程

Java多线程详解——一篇文章搞懂Java多线程

Java多线程详解——⼀篇⽂章搞懂Java多线程⽬录1. 基本概念程序(program)程序是为完成特定任务、⽤某种语⾔编写的⼀组指令的集合。

即指⼀段静态的代码(还没有运⾏起来),静态对象。

进程(process)进程是程序的⼀次执⾏过程,也就是说程序运⾏起来了,加载到了内存中,并占⽤了cpu的资源。

这是⼀个动态的过程:有⾃⾝的产⽣、存在和消亡的过程,这也是进程的⽣命周期。

进程是系统资源分配的单位,系统在运⾏时会为每个进程分配不同的内存区域。

线程(thread)进程可进⼀步细化为线程,是⼀个程序内部的执⾏路径。

若⼀个进程同⼀时间并⾏执⾏多个线程,那么这个进程就是⽀持多线程的。

线程是cpu调度和执⾏的单位,每个线程拥有独⽴的运⾏栈和程序计数器(pc),线程切换的开销⼩。

⼀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享相同的内存单元/内存地址空间——》他们从同⼀堆中分配对象,可以访问相同的变量和对象。

这就使得相乘间通信更简便、搞笑。

但索格线程操作共享的系统资源可能就会带来安全隐患(隐患为到底哪个线程操作这个数据,可能⼀个线程正在操作这个数据,有⼀个线程也来操作了这个数据v)。

配合JVM内存结构了解(只做了解即可)class⽂件会通过类加载器加载到内存空间。

其中内存区域中每个线程都会有虚拟机栈和程序计数器。

每个进程都会有⼀个⽅法区和堆,多个线程共享同⼀进程下的⽅法区和堆。

CPU单核和多核的理解单核的CPU是⼀种假的多线程,因为在⼀个时间单元内,也只能执⾏⼀个线程的任务。

同时间段内有多个线程需要CPU去运⾏时,CPU也只能交替去执⾏多个线程中的⼀个线程,但是由于其执⾏速度特别快,因此感觉不出来。

多核的CPU才能更好的发挥多线程的效率。

对于Java应⽤程序java.exe来讲,⾄少会存在三个线程:main()主线程,gc()垃圾回收线程,异常处理线程。

如过发⽣异常时会影响主线程。

Java线程的分类:⽤户线程和守护线程Java的gc()垃圾回收线程就是⼀个守护线程守护线程是⽤来服务⽤户线程的,通过在start()⽅法前调⽤thread.setDaemon(true)可以吧⼀个⽤户线程变成⼀个守护线程。

JAVA多线程的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总结

JAVA多线程的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总结

JAVA多线程的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总结Java多线程是指在一个程序中同时运行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执行代码,但是又共享同一片内存空间和其他系统资源。

多线程的使用场景和注意事项是我们在开发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下面将详细进行总结。

一、Java多线程的使用场景:1.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多线程可以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将一些耗时的操作放到一个线程中执行,避免阻塞主线程,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2.实现并行计算:多线程可以将任务拆分成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分配给一个线程来执行,从而实现并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

3.响应性能提升:多线程可以提高程序的响应性能,比如在用户界面的开发中,可以使用多线程来处理用户的输入和操作,保证界面的流畅性和及时响应。

4.实时性要求高:多线程可以实现实时性要求高的任务,比如监控系统、实时数据处理等。

5.任务调度与资源管理:多线程可以实现任务的调度和资源的管理,通过线程池可以更好地掌控任务的执行情况和使用系统资源。

二、Java多线程的注意事项:1.线程安全性:多线程操作共享资源时,要注意线程安全问题。

可以通过使用锁、同步方法、同步块等方式来解决线程安全问题。

2.死锁:多线程中存在死锁问题,即多个线程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导致程序无法继续执行。

要避免死锁问题,应尽量减少同步块的嵌套和锁的使用。

3.内存泄漏:多线程中存在内存泄漏问题,即线程结束后,线程的资源没有得到释放,导致内存占用过高。

要避免内存泄漏问题,应及时释放线程资源。

4.上下文切换:多线程的切换会带来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影响程序的执行效率。

要注意合理分配线程的数量,避免过多线程的切换。

5. 线程同步与通信:多线程之间需要进行同步和通信,以保证线程之间的正确协调和数据的一致性。

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wait(和notify(方法等方式进行线程同步和通信。

6.线程池的使用:在多线程编程中,可以使用线程池来管理线程的创建和销毁,可以减少线程的创建和销毁的开销,提高程序的性能。

java 多线程理解

java 多线程理解

java 多线程理解
Java多线程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程序中有多个线程在同时执行。

这种并发性质让程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CPU资源,提高程序的响应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

Java多线程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继承Thread类,另一种是实现Runnable接口。

对于简单的多线程任务,继承Thread类更为简单,而对于复杂的任务,实现Runnable接口更为灵活。

Java多线程的核心概念包括线程安全、同步和互斥。

线程安全
是指多个线程同时调用一个对象或方法时,不会发生错误或数据损坏。

同步是指多个线程在执行时,需要互相协调和配合,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互斥是指多个线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需要通过加锁和释放锁来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访问。

Java多线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服务器端的并发处理、
多媒体处理、网络编程等等。

理解Java多线程的核心概念和实现方式,对于开发高并发、高可用的程序非常重要。

- 1 -。

【多线程】Java线程池七个参数详解

【多线程】Java线程池七个参数详解

【多线程】Java线程池七个参数详解/*** Creates a new {@code ThreadPoolExecutor} with the given initial* parameters.** @param corePoolSize the number of threads to keep in the pool, even* if they are idle, unless {@code allowCoreThreadTimeOut} is set* @param maximumPoolSize the maximum number of threads to allow in the* pool* @param keepAliveTime when the number of threads is greater than* the core, this is the maximum time that excess idle threads* will wait for new tasks before terminating.* @param unit the time unit for the {@code keepAliveTime} argument* @param workQueue the queue to use for holding tasks before they are* executed. This queue will hold only the {@code Runnable}* tasks submitted by the {@code execute} method.* @param threadFactory the factory to use when the executor* creates a new thread* @param handler the handler to use when execution is blocked* because the thread bounds and queue capacities are reached* @throws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f one of the following holds:<br>* {@code corePoolSize < 0}<br>* {@code keepAliveTime < 0}<br>* {@code maximumPoolSize <= 0}<br>* {@code maximumPoolSize < corePoolSize}* @throws NullPointerException if {@code workQueue}* or {@code threadFactory} or {@code handler} is null*/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int maximumPoolSize,long keepAliveTime,TimeUnit unit,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corePoolSize 线程池核⼼线程⼤⼩线程池中会维护⼀个最⼩的线程数量,即使这些线程处理空闲状态,他们也不会被销毁,除⾮设置了allowCoreThreadTimeOut。

JAVA开发中的多线程编程技术

JAVA开发中的多线程编程技术

JAVA开发中的多线程编程技术Java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以及各种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编程语言,其对于处理多线程并发的问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Java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多线程并发处理的情况,比如高并发的Web服务、大数据处理、图像处理等等。

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Java多线程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讲解Java开发中的多线程编程技术。

1.了解Java线程模型Java语言具有完善的线程模型,并提供了Thread类以及Runnable接口,方便程序员进行多线程编程。

在进行Java多线程编程的过程中,必须先理解Java的线程模型,包括线程的创建、使用、同步、互斥、线程间通信等。

同时,也要掌握Java虚拟机的内存结构以及线程调度器的工作原理,这些对多线程编程至关重要。

2.使用synchronized实现线程同步在多线程编程中,需要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操作,如多个线程同时对同一共享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会造成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这时需要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进行同步。

通过对象锁的机制,保证每个时间段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访问同一个对象的同步代码块。

当线程进入一个对象的同步块时,将获得该对象的锁,只有等线程退出同步块或发生异常时才会释放锁,其他线程才能进入同步块。

通过synchronized关键字的同步机制能控制线程的读写顺序,使多个线程协同工作,防止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3.使用volatile变量实现线程间通信在多线程编程中,需要进行线程间的通信。

在Java语言中,volatile变量可以用来实现线程间的通信。

当一个变量被声明为volatile变量后,所有线程对这个变量的读写操作都会直接在内存中进行,而不会使用线程的缓存中间值。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缓存的不一致,并保证在不同线程中读写的顺序是一致的,从而实现了线程之间的通信。

4.掌握并发包中的工具类Java并发包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工具类,方便程序员在多线程编程中使用。

java中实现多线程的方法

java中实现多线程的方法

java中实现多线程的方法Java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编程语言,它支持多线程,这是Java的一个重要特性。

多线程允许同时执行多个任务,从而大大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在Java中实现多线程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将一步步地阐述这些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继承Thread类。

我们可以在Java中创建一个继承Thread类的子类,并在子类中实现run()方法。

在run()方法中编写多线程代码。

以下是示例代码:```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public void run() {//多线程代码}}```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MyThread的子类,并重写了Thread类的run()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实现Runnable接口。

这种方法需要创建一个实现Runnable接口的类,然后实例化一个Thread对象并将实现Runnable 接口的类作为参数传递给Thread对象。

以下是示例代码: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多线程代码}}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Runnable obj = new MyRunnable();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obj);thread.start();}}```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MyRunnable的类,并实现了Runnable接口。

我们在主类中创建了一个MyRunnable对象,并通过传递该对象作为参数创建了一个Thread对象。

最后启动线程。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匿名内部类。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代码的数量。

以下是示例代码:```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Thread(new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多线程代码}}).start();}```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匿名内部类创建了一个Runnable对象并启动了一个线程。

java多线程调用方法

java多线程调用方法

java多线程调用方法Jav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支持多线程编程,使得程序员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

在Java中,多线程编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编程方式,它可以让程序在不同的线程中同时执行不同的任务,从而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然而,在实际编程中,多线程编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于多线程编程涉及到线程之间的同步和互斥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程序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死锁、数据竞争等。

因此,程序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多线程编程技巧和方法,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Java多线程调用方法的相关知识,包括如何创建线程、如何启动线程、如何停止线程、如何等待线程结束等。

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一、创建线程在Java中,创建线程有两种方式: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继承Thread类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只需要定义一个类,继承Thread类并重写run()方法即可。

例如:```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public void run() {// 线程执行的代码}}```实现Runnable接口是一种更加灵活的方式,它允许多个线程共享同一个Runnable对象,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例如:```public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 线程执行的代码}}```在创建线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线程的启动必须在主线程中进行,否则会导致程序出现异常。

2. 线程的启动必须调用start()方法,而不是run()方法。

如果调用run()方法,会导致线程在主线程中执行,而不是在新线程中执行。

3. 线程的启动顺序是不确定的,由操作系统决定。

二、启动线程在创建线程后,需要启动线程,让它开始执行。

启动线程的方式是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AVA多线程编程详解一、理解多线程多线程是这样一种机制,它允许在程序中并发执行多个指令流,每个指令流都称为一个线程,彼此间互相独立。

线程又称为轻量级进程,它和进程一样拥有独立的执行控制,由操作系统负责调度,区别在于线程没有独立的存储空间,而是和所属进程中的其它线程共享一个存储空间,这使得线程间的通信远较进程简单。

具体到java内存模型,由于Java 被设计为跨平台的语言,在内存管理上,显然也要有一个统一的模型。

系统存在一个主内存(Main Memory),Java 中所有变量都储存在主存中,对于所有线程都是共享的。

每条线程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存(Working Memory),工作内存中保存的是主存中某些变量的拷贝,线程对所有变量的操作都是在工作内存中进行,线程之间无法相互直接访问,变量传递均需要通过主存完成。

“”“”多个线程的执行是并发的,也就是在逻辑上同时,而不管是否是物理上的同时。

如,那么真正的同时是不可能的。

多线程和传统的单线程在程序设计果系统只有一个CPU“”上最大的区别在于,由于各个线程的控制流彼此独立,使得各个线程之间的代码是乱序执行的,将会带来线程调度,同步等问题。

二、在Java中实现多线程我们不妨设想,为了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很显然,我们必须指明这个线程所要执行的代码,而这就是在Java中实现多线程我们所需要做的一切!作为一个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Java提供了类ng.Thread 来方便多线程编程,这个类提供了大量的方法来方便我们控制自己的各个线程。

那么如何提供给Java 我们要线程执行的代码呢?让我们来看一看Thread 类。

Thread 类最重要的方法是run(),它为Thread 类的方法start()所调用,提供我们的线程所要执行的代码。

为了指定我们自己的代码,只需要覆盖它!方法一:继承Thread 类,重写方法run(),我们在创建的Thread 类的子类中重写run(),加入线程所要执行的代码即可。

下面是一个例子:这种方法简单明了,符合大家的习惯,但是,它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如果我们的类已经从一个类继承,则无法再继承Thread 类。

方法二:实现Runnable 接口Runnable 接口只有一个方法run(),我们声明自己的类实现Runnable 接口并提供这一方法,将我们的线程代码写入其中,就完成了这一部分的任务。

但是Runnable 接口并没有任何对线程的支持,我们还必须创建Thread 类的实例,这一点通过Thread 类的构造函数public Thread(Runnable target);来实现。

下面是一个例子:使用Runnable 接口来实现多线程使得我们能够在一个类中包容所有的代码,有利于封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多线程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三、线程的四种状态1、新状态:线程已被创建但尚未执行(start()尚未被调用)。

2、可执行状态:线程可以执行,虽然不一定正在执行。

CPU 时间随时可能被分配给该线程,从而使得它执行。

3、阻塞状态:线程不会被分配CPU 时间,无法执行;可能阻塞于I/O,或者阻塞于同步锁。

4、死亡状态:正常情况下run()返回使得线程死亡。

调用stop()或destroy()亦有同样效果,但是不被推荐,前者会产生异常,后者是强制终止,不会释放锁。

四、线程的优先级线程的优先级代表该线程的重要程度,当有多个线程同时处于可执行状态并等待获得CPU 时间时,线程调度系统根据各个线程的优先级来决定给谁分配CPU 时间,优先级高的线程有更大的机会获得CPU 时间,优先级低的线程也不是没有机会,只是机会要小一些罢了。

你可以调用Thread 类的方法getPriority()和setPriority()来存取线程的优先级,线程的优先级界于1(MIN_PRIORITY)和10(MAX_PRIORITY)之间,缺省是5(NORM_PRIORITY)。

状态图1状态图2五、线程的同步由于同一进程的多个线程共享同一片存储空间,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访问冲突这个严重的问题。

Java语言提供了专门机制以解决这种冲突,有效避免了同一个数据对象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

我们只需针对方法提出一套机制,这套机制就是synchronized 关键字,它包括两种用法:synchronized 方法和synchronized 块。

1. synchronized 方法:通过在方法声明中加入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声明synchronized 方法。

synchronized 方法控制对类成员变量的访问:每个类实例对应一把锁,每个synchronized 方法都必须获得调用该方法的类实例的锁方能执行,否则所属线程阻塞,方法一旦执行,就独占该锁,直到从该方法返回时才将锁释放,此后被阻塞的线程方能获得该锁,重新进入可执行状态。

这种机制确保了同一时刻对于每一个类实例,其所有声明为synchronized 的成员函数中至多只有一个处于可执行状态(因为至多只有一个能够获得该类实例对应的锁),从而有效避免了类成员变量的访问冲突(只要所有可能访问类成员变量的方法均被声明为synchronized)。

在Java 中,不光是类实例,每一个类也对应一把锁,这样我们也可将类的静态成员函数声明为synchronized,以控制其对类的静态成员变量的访问。

synchronized 方法的缺陷:若将一个大的方法声明为synchronized 将会大大影响效率,典型地,若将线程类的方法run()声明为synchronized ,由于在线程的整个生命期内它一直在运行,因此将导致它对本类任何synchronized方法的调用都永远不会成功。

2. synchronized 块:通过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声明synchronized 块。

语法如下synchronized 块是这样一个代码块,其中的代码必须获得对象syncObject 的锁方能执行,具体机制同前所述。

由于可以针对任意代码块,且可任意指定上锁的对象,故灵活性较高。

六、线程的阻塞为了解决对共享存储区的访问冲突,Java 引入了同步机制,现在让我们来考察多个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显然同步机制已经不够了,因为在任意时刻所要求的资源不一定已经准备好了被访问,反过来,同一时刻准备好了的资源也可能不止一个。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下的访问控制问题,Java 引入了对阻塞机制的支持。

阻塞指的是暂停一个线程的执行以等待某个条件发生(如某资源就绪)。

Java 提供了大量方法来支持阻塞,下面让对它们逐一分析。

1. sleep()方法:sleep()允许指定以毫秒为单位的一段时间作为参数,它使得线程在指定的时间内进入阻塞状态,不能得到CPU 时间,指定的时间一过,线程重新进入可执行状态。

典型地,sleep()被用在等待某个资源就绪的情形:测试发现条件不满足后,让线程阻塞一段时间后重新测试,直到条件满足为止。

2. suspend()和resume()方法:两个方法配套使用,suspend()使得线程进入阻塞状态,并且不会自动恢复,必须其对应的resume()被调用,才能使得线程重新进入可执行状态。

典型地,suspend()和resume()被用在等待另一个线程产生的结果的情形:测试发现结果还没有产生后,让线程阻塞,另一个线程产生了结果后,调用resume()使其恢复。

3. yield()方法:yield()使得线程放弃当前分得的CPU 时间,但是不使线程阻塞,即线程仍处于可执行状态,随时可能再次分得CPU 时间。

调用yield()的效果等价于调度程序认为该线程已执行了足够的时间从而转到另一个线程。

4. wait()和notify()方法:两个方法配套使用,wait()使得线程进入阻塞状态,它有两种形式,一种允许指定以毫秒为单位的一段时间作为参数,另一种没有参数,前者当对应的notify()被调用或者超出指定时间时线程重新进入可执行状态,后者则必须对应的notify()被调用。

2和4区别的核心在于,前面叙述的所有方法,阻塞时都不会释放占用的锁(如果占用了的话),而这一对方法则相反。

上述的核心区别导致了一系列的细节上的区别。

首先,前面叙述的所有方法都隶属于Thread 类,但是这一对却直接隶属于Object 类,也就是说,所有对象都拥有这一对方法。

因为这一对方法阻塞时要释放占用的锁,而锁是任何对象都具有的,调用任意对象的wait()方法导致线程阻塞,并且该对象上的锁被释放。

而调用任意对象的notify()方法则导致因调用该对象的wait()方法而阻塞的线程中随机选择的一个解除阻塞(但要等到获得锁后才真正可执行)。

其次,前面叙述的所有方法都可在任何位置调用,但是这一对方法却必须在synchronized 方法或块中调用,理由也很简单,只有在synchronized 方法或块中当前线程才占有锁,才有锁可以释放。

同样的道理,调用这一对方法的对象上的锁必须为当前线程所拥有,这样才有锁可以释放。

因此,这一对方法调用必须放置在这样的synchronized 方法或块中,该方法或块的上锁对象就是调用这一对方法的对象。

若不满足这一条件,则程序虽然仍能编译,但在运行时会出现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异常。

wait()和notify()方法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它们经常和synchronized 方法或块一起使用,将它们和操作系统的进程间通信机制作一个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相似性:synchronized方法或块提供了类似于操作系统原语的功能,它们的结合用于解决各种复杂的线程间通信问题。

关于wait()和notify()方法最后再说明两点:第一:调用notify()方法导致解除阻塞的线程是从因调用该对象的wait()方法而阻塞的线程中随机选取的,我们无法预料哪一个线程将会被选择,所以编程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因这种不确定性而产生问题。

第二:除了notify(),还有一个方法notifyAll()也可起到类似作用,唯一的区别在于,调用notifyAll()方法将把因调用该对象的wait()方法而阻塞的所有线程一次性全部解除阻塞。

当然,只有获得锁的那一个线程才能进入可执行状态。

谈到阻塞,就不能不谈一谈死锁,略一分析就能发现,suspend()方法和不指定超时期限的wait()方法的调用都可能产生死锁。

遗憾的是,Java 并不在语言级别上支持死锁的避免,我们在编程中必须小心地避免死锁。

以上我们对Java 中实现线程阻塞的各种方法作了一番分析,我们重点分析了wait()和notify()方法,因为它们的功能最强大,使用也最灵活,但是这也导致了它们的效率较低,较容易出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