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纹样
经典纹样(中国2秦汉时期)1

春秋纹样
2021/5/23
18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六边形纹样
2021/5/23
19
春秋纹样
2021/5/23
几何纹 多在织物、编结物、木雕、竹编等工艺 品中出现。商代已经能织出菱格纹,这 种造型与织造中经纬呈斜形相交而出菱 形造型有关。春秋战国的菱格纹更为复 杂,有大菱形套小菱形的,类似漆器中 的羽觞(shang),学界称“杯纹”。颇为多见,称之为 “杯纹”,寄寓丰收富裕,生活美好。几何纹可向 四周连续延伸,寓意长寿,故又称“长寿纹”。
2021/5/23
21
秦汉纹样 • 西汉漆器草叶纹
2021/5/23
22
春秋纹样
• 战国锦散点几何纹
2021/5/23
23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几何填燕纹
5
春秋纹样
流行纹样:
蟠螭(pán chī )纹、蟠虺(pan huǐ) 纹螭是传说中无角的龙,虺则是小蛇。蟠 有互相缠绕重叠的意思。这种互相缠绕重 叠的造型方式发展到汉代的“云气纹”已 经只有盘曲缭绕,而无重叠的感觉了。
春秋战国的蟠螭纹和蟠虺纹打破了商 代以单独纹样或是适合纹样的存在方式, 以及周代以带状连续为主的纹样结构,而 是呈现出四方连续的方式发展。
2021/5/23
33
春秋纹样 • 战国刺绣飞凤纹
2021/5/23
34
春秋纹样
战国时期龙凤图案的四种类型:
类型一:几何骨架式
2021/5/23
• 战国刺绣龙凤合体相蟠纹 35
战国时期龙凤图案的四种类型:
类型二:缠绕穿插式
2021/5/23
36
春秋纹样
• 战国刺绣蟠龙飞凤纹
2021/5/23
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龙凤纹样艺术的变化与发展

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龙凤纹样艺术的变化与发展作者:魏意苹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12期摘要:魏晋南北朝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虽然政治局面与社会形势动荡不安,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获得了极为自由的发展空间,这使得当时人们逃离现实世界、追求个人逍遥的道家哲学及出世的宗教思想随之兴起,以获得心灵的慰藉。
同时,玄学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希腊文化的影响,都使得此时期的龙凤文化艺术发展深受侵染,形式语言焕然一新。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龙凤;纹样;发展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时期,由于新老政权过度频繁的更迭,使社会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的混乱局面,时间从魏至隋长达三百六十余年,大小王朝更替三十余个,社会经济十分萧条,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即使王公贵族的地位也是朝不保夕充满了变数。
正是这样的社会原因,致使人们的思想逃脱现实世界,寄心于宗教,寻求心灵的慰藉,于是讲求个人逍遥的道家哲学及出世的宗教思想随之兴起,再加上当时玄学的兴起、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影响,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领域深受侵染。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龙凤艺术的发展在物质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形式内容上却获得了新的表现语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龙凤纹,已经逐渐脱去了秦汉以前古拙淳朴的自然风貌,慢慢具有了更加符合人为艺术审美需求的风格特点,再清楚一点说,也就是龙凤纹样的造型参入了更多的人为主观因素,表现过程中绘画艺术的审美标准对其发挥了更多的依照作用,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龙凤纹样显得构图饱满匀称,节奏疏密有致,形态生动灵巧,极富艺术水准。
此时期的龙凤纹样虽然制作艺术水平上已十分先进,但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战争局面,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它的全面发展,所以龙凤纹样的题材仍然没有摆脱汉代纹样的影子,龙凤纹样多为单独应用,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开始更多的与祥云、莲花等吉祥物象结合共同组成画面,这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的龙凤文化已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
中国传统纹饰美——战国秦汉时期纹样

中国传统纹饰美——战国秦汉时期纹样今天分享的这篇博⽂、是写给跟我⼀样喜欢中国传统纹饰的烘焙爱好者们。
由于⾃⼰接触这⽅⾯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可能有些地⽅描写的不尽详细。
如果你也对我们国家的传统⽂化感兴趣、就希望⼤家多去博物馆、⾃⼰城市的图书馆查阅资料来丰富这些知识。
整个图案是各个纹样的组合构成。
包括主纹:柿蒂纹、其他纹样:卷云纹、雷纹、以及边缘纹样的连弧纹。
它们都属于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装饰纹样。
这个时期也是我们国家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阶段。
铜器⽣产有了进⼀步的扩⼤和提⾼,图案中的边缘纹样“连弧纹”就是铜镜上⾯应⽤较多的纹样之⼀,这个边缘纹样属于接圆式构成。
连弧纹:是弧线相连的⼀种纹样,连弧纹有六弧、七弧、⼋弧、⼗弧不等。
装饰位置也各有不同,有的在边缘、有的在中部、也有与钮座相连。
连弧纹流⾏在战国末期,⾄汉代仍⼴为应⽤。
汉代铜镜是我们学习古代适合纹样⼀份珍贵资料,它不但有复杂的纹饰,⽽且有多种组织。
图案中所表现的主要纹样“柿蒂纹”。
是古代有寓意的纹样,如同柿⼦下部之蒂⼦⼀样,四瓣或五瓣。
建筑图案多⽤柿蒂纹,寓意建筑物的坚固、结实。
柿蒂纹起源及早,古代的陶器、青铜器上已可以见到,最为经典的就是服饰上的柿蒂纹,明代华服将柿蒂纹很好地继承下来。
卷云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也是青铜器装饰纹样、汉魏时代流⾏的装饰花纹之⼀。
起源于战国,秦时期得到进⼀步发展。
以“W”“á”为基本线形,通过粗细、疏密、⿊⽩和虚实等对⽐⼿法,组成各种卷云纹。
⼏何形纹样在这⾥指的是三⾓纹,这种纹样通常做地纹。
地纹就是将元素进⾏反复变化,形成连绵⼀⽚的纹路,具有规律性、连续性、贯穿性、变化性的特点。
⼏何纹是青铜器纹饰之⼀。
在主体纹饰空隙中填饰细密纹饰作为主体纹饰的衬地。
地纹通常有雷纹、回纹,汉代的流云纹,很多以不规则形式构成,这种装饰为两汉最具特⾊的纹样之⼀,组织多为平衡式多动态的构成。
再来说说关于画图,这是我这⼀年当中被问到最多的⼀个问题了。
经典纹样(中国2秦汉时期)1

秦汉纹样
• 汉锦乐字纹
秦汉纹样
汉-”长乐明光“锦
团花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
• 尼雅遗址发掘出土一块织 锦护膊,青底白色赫然织 就八个汉隶文字:“五星 出东方利中国”,还有用 鲜艳的白、赤、黄、绿四 色在青地上织出的汉式典 型的图案:云气纹、鸟兽、 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 形纹,方寸不大内涵丰富。
大几何纹锦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大菱形纹样
纹样以菱形为外轮廓,内 饰小几何纹,这种组合形式与 结构接近于华南、西南少数民 族的土家锦、苗锦纹样。
春秋纹样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六边形纹样
春秋纹样
几何纹
多在织物、编结物、木雕、竹编等工艺 品中出现。商代已经能织出菱格纹,这 种造型与织造中经纬呈斜形相交而出菱 形造型有关。春秋战国的菱格纹更为复 杂,有大菱形套小菱形的,类似漆器中 的羽觞(shang),学界称“杯纹”。
秦汉纹样 • 汉代云气纹
•Leabharlann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中,
数量最多的要数刺绣。这些色泽如
新的刺绣珍品都有着吉祥而极富诗
意的名称,著名的有“信期绣”、
“乘云绣”、“长寿绣”、“茱萸
绣”等等。
秦汉纹样 • 汉代云气纹
汉- “乘云绣”绢(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
春秋纹样 • 汉代云气纹
春秋纹样
• 汉代云气纹
春秋纹样 • 战国绮杯纹
以菱形组合成的耳杯纹的形式颇为多见,称之为 “杯纹”,寄寓丰收富裕,生活美好。几何纹可向 四周连续延伸,寓意长寿,故又称“长寿纹”。
秦汉纹样 • 西汉漆器草叶纹
春秋纹样
• 战国锦散点几何纹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几何填燕纹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起源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纹样以及纹样的意义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展现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丰富多彩和文化魅力。
一、装饰纹样的起源和发展古代中国的装饰纹样起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
最早的装饰纹样是原始部落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它们具有原始朴素的特点,大多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热爱。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装饰纹样逐渐开始呈现出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装饰纹样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如龙纹、凤纹、鱼纹、鸟纹等,这些纹样成为了古代中国艺术的基本元素。
而到了商周时期,装饰纹样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装饰作品,这些作品中的纹样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形式多样,表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丰富想象。
在秦汉时期,中国的装饰纹样经历了一次革新,出现了大量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的纹样,如云纹、波纹、亥纹、凤纹等,这些纹样不仅丰富了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为后世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装饰纹样更是达到了巅峰,出现了大量精美绝伦的装饰作品,如青瓷、唐三彩、宋金银器等,这些作品中的纹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成为了古代中国艺术的典范。
此后,中国的装饰纹样虽然经历了一些变革,但其基本特征和审美风格基本保持了稳定,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纹样中国古代的装饰纹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和包容。
在古代中国,装饰纹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龙纹:龙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神物,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之一。
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纹样装饰的特点-艺术设计论文-艺术论文

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纹样装饰的特点-艺术设计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装饰纹样是历史的一面镜子,绝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简单描摹,它不仅具有审美意义,也同时反映着艺术发展的规律,体现着人们的精神取向,还可以从中探寻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它在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各个时期、各民族以及地域文化等的影响,造成了不同时期装饰风格纹样特征的迥异。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期,装饰纹样题材非常广泛,装饰形式由写实向写意抽象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一个宗教的时代、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由于受中亚艺术及佛教艺术对中国本土传统装饰纹样的冲击,佛教题材与植物系纹样空前发展,纹样造型由动趋静,建筑、石窟、壁画、工艺品等装饰纹样充满着宗教气氛。
下面笔者就对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纹样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一、秦汉装饰纹样特征1.秦汉纹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秦代装饰纹样对前代艺术有着直接、间接的继承关系,纹样的色彩运用、构图形式、类型方面与战国时期并没有较大的变化。
战国时期流行的方形、圆形等、回纹、菱格纹、涡纹、云气纹等几何纹样依然是秦汉时期的纹饰主流,只是各种纹饰演变得更加精美、规范有序了。
另一方面,秦代装饰艺术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并对后代纹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
云气纹、动物图案最有代表性,为后期传入的异域纹样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2.装饰风格由写实描摹向抽象写意发展。
新的艺术形式文字瓦当的出现,使得纹样的含义更加明确。
中国的文字本身便是图画的抽象化,说明了图案中的抽象意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如蟠螭纹,就是由具体蛇形抽象演变而来。
而汉代的动物形象概括简练,注重动态气势的夸张,省略了细节的描绘,形态更具抽象化。
3.装饰纹样带有叙述性的故事情节。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瓦当纹样的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每一个图案都是一幅生活情节、故事情节的描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社会风尚。
【推荐下载】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纹样

[键入文字]
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纹样
装饰纹样是历史的一面镜子,绝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简单描摹,它不仅具有审美意义,也同时反映着艺术发展的规律,体现着人们的精神取向,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纹样。
装饰纹样可以从中探寻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它在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各个时期、各民族以及地域文化等的影响,造成了不同时期装饰风格纹样特征的迥异。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期,装饰纹样题材非常广泛,装饰形式由写实向写意抽象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一个宗教的时代、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由于受中亚艺术及佛教艺术对中国本土传统装饰纹样的冲击。
秦汉装饰纹样特征
1.秦汉纹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秦代装饰纹样对前代艺术有着直接、间接的继承关系,纹样的色彩运用、
1。
经典纹样(中国2秦汉时期)1

春秋纹样
带状简化蟠龙纹
用于器物边沿装饰的简化龙 纹,多呈带状。一种是折线式,即 龙身作90度转折,龙首、龙尾作涡 线形;一种是曲线式,即龙身为曲 线形,龙首龙尾也作涡线形。以上 两式的结构都接近二方连续。
春秋纹样
春秋纹样
攻战纹 春秋战国,战事频仍,因
此,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上, 也出现了许多这样类型的题材。
春秋纹样
攻战纹
春秋纹样
渔猎纹 渔猎纹包括:捕鱼和狩猎 两种活动。射不只是竞技, 它更是古代的一种礼仪, 为六艺之一,即礼、乐、 射、御、书、数,也是选 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渔猎是古代贵族生活中的 一种重要活动。“弋 射”——是用带绳子的箭 射空中的飞鸟,可以在射 中后引线将猎物收回,这 些在纹样中都有体现。
春秋纹样
背景: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繁荣
的时期,各诸侯间政治、经济、 文化等的频繁交流促进了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丝绸产品已不 再是上层社会的奢侈品,逐渐 普及到了民间。因此,织、绣、 染等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为 汉代大规模开通丝绸之路奠定 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春秋纹样
小几何纹锦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塔形纹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凤鸟几何条状纹
动物纹锦
春秋纹样• 战国绦田猎纹
绦是纬线起花的带状织物,用于服装的边饰,纹样呈二方连续。
春秋纹样 • 战国锦舞人动物纹
春秋纹样 • 战国锦舞人动物纹
春秋纹样
龙飞凤舞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对龙对凤几何纹
春秋纹样 • 战国刺绣张翅凤鸟纹
春秋纹样 • 战国刺绣凤鸟花卉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两晋南朝北时期(220年—589年) 忍冬纹、狮子纹、莲花纹、树纹、八
宝纹、飞天纹、鹿纹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
升时期,装饰纹样的图题材内容 比春秋战国时期更加丰富,装饰 包括劳动场景、贵族生活、乐舞 杂技、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自 然天象等许多方面。反映了当时 人们对从天界到世俗的关注。装 饰形式从写实到写意抽象发展, 注重气势的描绘。
万 岁 文 字 瓦 当
千 秋 万 岁 文 字
瓦
当
钱 币 上 的 文 字 纹
秦汉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工艺制 作技术明显提高,装饰图案因织 机的改进而更为丰富和多边,锦 的织造一般已用四、五套色织成。 漆器了除继承传统的彩绘、针刻、 浮雕、铜扣和银扣等工艺外,还 新创了“金扣器”与镶嵌工艺, 图案细如游丝,表现高超的技艺。 特别是漆器和丝绸上的云气纹, 形象多样而生动,布局紧密而均 匀,飞扬的气势体现了汉代图案 特有的韵味和风格。
神佛纹
龙凤纹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 描凤和龙虽然都是祥瑞之 物,但二者的形象和内涵 却截然不同。龙给人威严 而神秘,不可亲近,只可 敬畏。凤象征着和美、安 宁和幸福,乃至爱情,让 人感到温馨、亲近、安全。 凤纹在青铜器上的流行, 是青铜器开始具有一些人 性的色彩,世俗的愿望开 始占据着宗教巫术的地盘。
汉代石刻构图中, 把上下左右和对角 线,结合构成一个 有多方位的空间
汉代 南京砖画
竹林七贤
中国魏晋时期七位 名士(嵇康、阮籍、 山涛、向秀、刘伶、 王戎及阮咸)的合 称。
邓县画像 砖
孝子故事
孝子图
古代纹饰在现代的应用
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和战乱的时代, 这时的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断是这时的社会 特征。
秦汉时期的瓦当图案很精彩,大体 可分为植物纹,文字纹和动物纹三 类。
1:植物瓦当 这类瓦当中有树纹,花草纹等大都以 简洁手法,表现单一内容。
动 物 纹
秦汉瓦当多以动物瓦当 为多,有鹿纹,四兽 纹,双獾《huan》纹, 夔凤纹,鸿雁纹和鱼纹。
团表现手法是经过夸张 变形的动物影形,这种 图案造型和工艺分不开。
龙 凤 纹 重 环 玉 佩
堪称中国玉璧之最,青白玉,分为内外两圈,内圈透雕一条游龙, 昂首挺胸,前后两爪都突出内圈环,伸入外区,前爪托承一只凤鸟,后 爪的基部呈圆鼓形,特别夸张,显得壮健有力。外区的凤鸟,婀娜多姿, 在游龙的前爪上与龙对视。玉璧所展示的龙的阳刚与凤的柔美形成一种 绝妙的对比美,把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面佩饰 的雕刻技法运用了线刻和镂空相结合,使龙凤躯体的边缘分减,中部隐 凸,显得逎劲有力,富于弹性,活灵活现,在平面中取得立体的效果。 龙凤相对,寓意吉祥。玉佩雕镂精细,构图完美和谐,主次分明,是汉 玉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它的器形图案被选为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的馆徽。
古镜之一,镜纽较大, 多做半球形。一般称为 规矩镜。
在汉代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瓷器和漆器虽然已 经逐步取代青铜器皿的 地位,但铜镜却因为独 特的实用功能引导当时 的制铜工艺
车马纹
主要反映出行,狩猎,攻战等方面
作为装饰图案,秦汉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石很有
特色。构图简约而多样,有单一的独幅式;也有多 情节连续的横排式并列式;还有以“米字格”布局 的,如汉代石刻构图中,把上下左右和对角线,结 合构成一个有多方位的空间。其题材大多表现生活 场面和神话传说,形象塑造洗练生动。
四神纹
汉代称青龙,白虎,朱雀, 玄武四神。汉人以四神为 吉祥的守护神。常被当做 建筑,瓦当,铜镜的装饰, 故称为四神纹。汉代多用 作瓦当,铜镜,墓室和葬 具上的装饰。
文字纹
文字瓦当是用文字在瓦当这一特定的圆形范围内组成的图案 文字的内容有标明建筑内容,建筑用途或赋予吉祥之意 文字瓦当图案,疏密有致,促长行短,布局讲究。
关。
用莲花题材做纹样,在战国 的染器绢帛的纹样上均可以 找到他的踪迹。但是,莲花 纹饰的与丰富和发展,还是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这与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有很大关 系。莫高窟中大小佛的石刻 底座,均刻有莲花瓣纹。
忍冬是蔓生植物,俗称金 银花。忍冬纹即类似忍冬 花植物的花纹。东汉末期 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期最 流行,因它越冬而不死, 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上, 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 永生。以后有广泛运用于 绘画和雕刻等艺术品的雕
是一个宗教的时代,民族关系复杂动荡的历 史时期,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
受到了中亚艺术和佛教的冲击 ,中外思想大 碰撞,佛教逐渐完成中国化进程。
大家开动脑筋思考下在这样 的时代背景下对这个时期的
? 美术创作有什么影响
这一时期的纹样种类与 前代答题相同,但在一些细 节上出现了变化。
圆形或方形对称图形中 填充动物或植物的纹样图案 十分普遍。传统纹样受佛教 文化的影响较深,纹样的题 材很多,内容大都与佛经有
汉魏时期流行的主要花纹 之一。它的特点是用流畅 的圆涡形线条组成的图案。
寓意是高升和如意,出
现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自 然的崇尚和对神仙的崇拜。
云 气 纹
丝 绸 上 的 云 气 纹
漆 器 上 的 云 气 纹
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用龙的 形象象征水神。 是最美的纹饰, 特征是有上扬飞舞的羽翼。因此在青 铜器中,龙的图卷和立体形象有更多 出现。
动物纹样
牛纹、熊纹、兔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