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音乐《民族乐器的认识》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民族知识点总结

小学音乐民族知识点总结

小学音乐民族知识点总结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小学音乐中关于民族音乐的知识点。

一、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我们通常会学习一些代表性的中国民族音乐,比如蒙古族的长调、苗族的踩歌、藏族的唢呐等。

通过学习这些音乐,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各民族的音乐特点,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二、世界民族音乐除了中国的民族音乐,小学音乐课程还会介绍一些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

比如,非洲部落的击鼓乐、南美洲印加族的笛子音乐、印度的卢特音乐等。

通过学习这些音乐,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了解到世界各地不同的音乐文化。

三、民族乐器民族音乐与乐器是分不开的。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会接触到一些代表性的民族乐器,比如二胡、琵琶、扬琴、古筝等中国民族乐器,以及非洲的击鼓、南美洲的风笛等。

通过学习这些乐器,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音乐器材特点,激发对乐器演奏的兴趣。

四、民族舞蹈民族音乐与舞蹈也是息息相关的。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会学习一些中国的民族舞蹈,比如蒙古族的草原舞、哈尼族的跳花灯舞等。

通过学习这些舞蹈,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和特点,感受跳舞的乐趣。

五、音乐故事民族音乐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故事。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老师会讲述一些关于民族音乐的故事,比如《茉莉花》背后的故事、《采茶舞》的来历等。

通过这些音乐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传统故事和文化内涵,增加对音乐的情感投入。

通过以上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小学音乐中关于民族音乐的知识点是非常丰富的。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还能够增进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3课(认识乐器)《葫芦丝》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3课(认识乐器)《葫芦丝》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3课(认识乐器)《葫芦丝》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葫芦丝》是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3课的一首歌曲,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葫芦丝这种民族乐器,并通过学习歌曲,了解葫芦丝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简单的葫芦丝演奏曲目,以及相关的乐理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乐器有一定的了解,但葫芦丝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乐器,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葫芦丝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起源、特点和演奏方法,增进对民族乐器的认识。

2.学会演唱歌曲《葫芦丝》,感受葫芦丝音乐的魅力。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歌曲的演唱。

2.重点: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方法,如吹、吸、吞、吐等。

3.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演奏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起源、特点和演奏方法。

2.采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葫芦丝的演奏技巧。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高演奏水平。

4.采用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葫芦丝演奏的曲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葫芦丝的起源、特点和演奏方法,让学生对葫芦丝有基本的了解。

3.示范:教师演奏葫芦丝,展示演奏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葫芦丝的音乐魅力。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奏曲目,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演奏中的错误。

5.教学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6.演唱歌曲:学习歌曲《葫芦丝》,让学生感受葫芦丝音乐的美妙。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葫芦丝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2.葫芦丝的特点:音色、演奏技巧等3.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方法:吹、吸、吞、吐等4.歌曲《葫芦丝》的旋律和歌词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葫芦丝的了解程度,如起源、特点、演奏方法等。

中班艺术教案《认识民族乐器》

中班艺术教案《认识民族乐器》

中班艺术教案《认识民族乐器》教学主题:认识民族乐器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乐器的种类及特点;2.通过观察和聆听,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3.鼓励学生尝试演奏几种简单的民族乐器。

教学准备:1.各种民族乐器;2.音乐播放器;3.幼儿绘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民族乐器。

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二、学习中国传统乐器(15分钟)1.教师先播放一些中国传统乐器的乐曲,学生聆听,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妙。

2.教师拿出各种中国传统乐器并介绍其名称及特点(如笛子、二胡、古筝等)。

3.教师用投影仪或幼儿绘本展示各种乐器的图片,并让学生一起观察。

三、尝试演奏民族乐器(25分钟)1.教师拿出一些简单的民族乐器(如铜锣、三角铁、手鼓等),并介绍其制作材料、形状及演奏方法。

2.让学生先听一些演奏示范,并逐一尝试演奏几种民族乐器。

教师可以代表那些试图摆脱障碍的孩子演奏,或者对于那些跳舞或唱歌的孩子进行伴奏。

3.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一些节奏明快的音乐,让学生跟着节奏演奏乐器。

四、反思与总结(5分钟)1.让学生表达对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提醒学生拓展更多的音乐视野。

五、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找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尝试用手拍打出音乐的旋律。

教学过程的教具使用及布置1、幻灯片PPT,讲述单片机概念;2、单片机开发板,用于讲解一些基本操作;3、普通白纸,用于画示意图。

作业辅导建议1、完成本节课作业;2、自学单片机基础知识。

作业检查要点根据完成的作业进行检查,并在下节课时综合评估。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主题是认识民族乐器,通过观察和聆听,感受音乐的美妙。

本堂课采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真正含义。

同时,让学生亲自尝试演奏几种民族乐器,不仅为学生拓宽了音乐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激情。

下一步需要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民族乐器认识与欣赏(附含高清图片)

中国民族乐器认识与欣赏(附含高清图片)

❖ 4、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华彦钧曲 ❖ 华彦钧(1893—1950),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自幼在音乐上
受到其父华清和(道士)的严格训练,掌握了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 少年时代就技艺精湛,能奏善歌,而且自编自奏,才华出众。由于自 幼丧母,孤苦伶仃,中年双目失明无依无靠,饱尝人间辛酸。 ❖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从音乐中我们可以看到 作者在借景抒情,感叹身世时,还流露着对旧社会的控诉和愤懑之情。 它是作者心声的流露,是在向世人叙述自己坎坷的一生,同时也表达 了阿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按照乐器的类型可分为:
❖ 1、吹管乐器组:包括笛、箫、唢呐、埙、笙、葫芦丝等 ❖ 2、拉弦乐器组:包括二胡、板胡、京胡、马头琴 ❖ 3、弹拨乐器组:包括柳琴、琵琶、古筝、扬琴、三弦、
阮等 ❖ 4、打击乐器组:包括板、鼓、锣、钹、木鱼、梆子等
一、吹奏乐器
二、拉弦乐器ຫໍສະໝຸດ 二、拉弦乐器三、弹拨乐器

拨弦乐器,相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的名称来源于它的演奏特点,并不仅指
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
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象现
在的柳琴,月琴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
器。
• 琵琶独奏:《阳春白雪》 • 此曲旋律流利清新,音乐明快愉悦,表现了东去春来、生
机勃发、万象更新的精神面貌,故名。为变奏体,共有七段, 七段各有自己的小标题,套集起来又构成“起承传合”四个 部分。起部:1、独占鳌头;承部:2、风摆荷花,3、一轮明 月;转部:4、玉版参禅,5、铁军新声,6、道院琴声;合部: 7、东皋鹤鸣。 • 《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楚国歌曲名,因为高深难懂,能和 的人很少。现在多用在比喻高雅文学艺术作品,常与“下里 巴人”相对举。

中国民族乐器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民族乐器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民族乐器的知识点总结一、中国民族乐器的种类中国民族乐器种类众多,琴、瑟、箫、笛、管、鼓、弦乐器等等。

这些乐器各具特色,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对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乐器进行介绍。

1. 琴类琴类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重要类别,包括古琴、琵琶、二胡、中胡、高胡等。

其中,古琴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七弦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

琵琶是一种弦乐器,有着优美的音色和广泛的表现力,常常被用于演奏中国古典音乐。

而二胡则是中国著名的拉弦乐器,有着悠扬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各种音乐形式中。

2. 箫类箫是一种竹制的吹孔竖笛,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代表之一。

箫分南箫和北箫两大类,南箫音色清脆,适合演奏轻快的曲子,而北箫则音色深沉,适合演奏悲凉的曲调。

箫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中,现在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各种音乐形式中。

3. 笛类笛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一大类别,包括竹笛、横笛、箜篌等。

竹笛是中国民间常见的一种吹管乐器,有着清脆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常常被用于民间音乐演奏。

横笛是一种长管吹孔乐器,有着优美的音色和广泛的表现力,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主要乐器之一。

4. 管类管类乐器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重要类别,包括唢呐、笙、埙等。

唢呐是一种双簧木管乐器,常常被用于伴奏和独奏,有着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

笙是一种竖笛乐器,有着清脆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常常被用于民间音乐演奏。

埙是一种竹制吹孔乐器,常常被用于中国传统音乐演奏。

5. 鼓类鼓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重要类别,包括大鼓、小鼓、锣等。

大鼓是一种铜制鼓乐器,有着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常常被用于伴奏和节奏。

小鼓是一种手击鼓乐器,有着清脆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常常被用于民间音乐演奏。

锣是一种打击乐器,有着洪亮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常常被用于戏曲和宗教音乐中。

以上所述只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一部分种类,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乐器,如唢呐、柳琴、板胡、芦笙等,每种乐器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各具特色。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民族乐器欣赏与演奏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民族乐器欣赏与演奏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民族乐器欣赏与演奏一、引言在小学阶段,音乐是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民族乐器的欣赏与演奏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样的中国民族文化,并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到音乐创作与表演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及认识不同种类的中国民族乐器;2.能够区分并辨认不同音色和声音特点;3.学会简单演奏选定的民族乐器曲目;4.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5.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能力与理解。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节:介绍中国传统民族乐器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概况和代表性代表(如古琴、二胡、琵琶等)。

2.向学生展示实物乐器或播放相关音频、视频来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和外观。

第二节:民族乐器欣赏1.选择一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为学生播放音频或展示视频演奏。

2.引导学生观察并聆听,让他们尝试描述他们所听到的声音特点和情感表达。

3.教师针对不同乐器进行简要解说,并提供相关知识背景和历史背景。

第三节:民族乐器演奏实践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民族乐器进行学习和演奏。

2.教师提供基础指导,教授正确的持拨姿势、演奏技巧和基本乐理知识等。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学会演奏一个简单曲目,并通过练习磨合团队配合和节奏感。

四、评估与反馈1.教师观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专注度、准确性以及团队合作情况。

2.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同伴评价工作完成情况。

3.教师提供个别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改进。

五、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1.实物乐器或图片、音频、视频等相关材料;2.乐器演奏方法教材及指导书籍;3.教学课件、PPT以及其他多媒体资源。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小学音乐教学教案,包含了民族乐器欣赏与演奏的内容和步骤。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表达能力。

《知识与技能+ 发声练习 民族乐器分类(二)》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

《知识与技能+ 发声练习   民族乐器分类(二)》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

《发声练习民族乐器分类(二)》教学设计教材解析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变声期,科学的发声训练尤为重要。

在歌唱中注重分声部的合作练声,让学生在科学发声方法的配合下,体验声部之间的合作,在相互配合之下完成发声练习。

在本课发声练习将培养学生在重音、跳音的配合演唱当中处理好气息的运用。

我国的民族乐器占领了半边天,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拉弦乐器以及弹拨乐器,今天将进行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认识,教育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是重中之重。

教学目标1.树立正确的发声概念,掌握气息连贯在歌唱中的作用和实际运用。

2.认识部分民族乐器,听辨民族乐器的音色。

教学重点能够完整进行发声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民族乐器中常见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以及演奏特点和音色。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播放合唱视频《库斯克邮车》,提问:视频里的合唱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回答:和声效果好,和谐统一的声部,歌唱时欢快活泼。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合唱视频,激发同学们对合唱演唱的兴趣,进行下一步学习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1.请学生观察这条发声练习的特点是什么。

两个声部,由跳音和顿音的配合。

2.请同学们学唱一、二声部,注意跳音和顿音记号。

【设计意图】在发声练习中,让学生发现重点和难点,然后分声部歌唱最后进行配合。

三、艺术实践1.民族乐器分为4大类,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1)吹管乐器:我国吹管乐器起源甚古,相传在四千年前夏禹时期,就有一种用芦苇编排而成的吹管乐器叫做'钥'。

笛子:是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

二胡:音色柔美,表现力丰富,是民族乐队重要的乐器,长于演奏细腻的抒情曲调,有人声之美。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用于吹奏。

唢呐: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

小学六年级音乐《民族乐器的认识》

小学六年级音乐《民族乐器的认识》

柳琴
柳琴形如柳叶,故
名“柳叶琴”,别 名“柳月琴”、 “土琵琶”、“金 刚腿”、 “斗子”、 “唬拍,,等外形 及构造与琵琶相似, 但比琵琶 要小,通 体长约65厘米,演 奏方法与琵琶相似, 只是右手用拨一子 演奏。其音色特点: 发音响亮宏大,音 色高亢刚劲,富有 浓郁的乡土气息...

阮,拨弦乐器名。相传为晋阮咸所制,故又称阮咸。 有高音阮、大阮﹑中阮﹑小阮之别。音箱圆形,十 二个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拨片弹,可用于独奏、 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有丰富的艺 术表现力。小阮是高音乐器,发音清脆、明亮,在 乐队中常担任演奏曲调 。中阮为中音乐器,音色恬 静、柔和、富有诗意,在合奏中常担任演奏旋律或 描句,具有动人的效果;担任伴奏时,丰富的节奏 变化能突出乐曲的特点,在乐队中采用两个以上中 阮分部演奏和声,会使弹拨乐器组的中音声部更为 丰满。大阮比中阮低,是次中音乐器,发音坚实、 雄厚而有力,与西洋乐器大提琴相似。

三弦
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就征发黎 民百姓去边疆修筑有名的万里长城,为了调剂繁重的劳役, 我国北方各民族人民,曾把一种有柄的小摇鼓加以改造,在 上面栓了丝弦,制成了圆形、皮面、长 柄、可以弹拨的乐
器,当时称为“弦鼗”。 这就是三弦的前身。唐崔令钦 《教坊记》中出现过三弦之名,但其型制却不明,唐代十部 伎中皆无三弦。元朝时,三弦盛传于中原,是元曲的主要伴奏 乐器,当时曾称弦索。三弦分小三弦与大三弦两种三弦的音 色,高音坚实清脆,中音明亮圆润,低音丰满浑厚。音 量较大。左手技法有板、粘、揉、扣、滑等,右手有弹、挑、 双弹、双挑、滚、分、扫、砸、搓儿等技法 。


云锣
编磬
编钟
双响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 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 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民族打击乐器在我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 用。打击乐分: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 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 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 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的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
古筝
古筝是古老民族乐器。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
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 今的陕西)一带广泛流传,所以又叫“秦 筝”。随着秦始皇兼并六国流传于各地。音 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极具表 现力,可用于独奏或重奏,在乐队中多作为 色彩乐器使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代表作: 《渔舟唱晚》 《高山流水》等。
流传到元代,胡琴这个名称才用以代表现在的拉弦乐器。拉弦乐 器是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包括二胡、京胡、板 胡等。其音色柔和,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具有丰富、细腻的表现 力。中国近代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 技巧,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提升了二胡的演奏层次,丰富了表 现力,开拓了表达意境。使得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 特的独奏乐器, 促使我国民族音乐迈入现代精致艺术殿堂。二胡 被国际间誉为“中国的小提琴”。
琵琶
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 拨
弦类弦鸣乐器。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音qiū cí)传入内 地。木制。音箱呈半梨形,张四弦,原先用丝线,现在用钢 丝、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 “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 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 《霸王卸甲》为代表的 武曲(武曲的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以及以 《月儿高》《思春》和《昭君怨》为代表的文曲(文曲
柳琴
柳琴形如柳叶,故
名“柳叶琴”,别 名“柳月琴”、 “土琵琶”、“金 刚腿”、 “斗子”、 “唬拍,,等外形 及构造与琵琶相似, 但比琵琶 要小,通 体长约65厘米,演 奏方法与琵琶相似, 只是右手用拨一子 演奏。其音色特点: 发音响亮宏大,音 色高亢刚劲,富有 浓郁的乡土气息...

阮,拨弦乐器名。相传为晋阮咸所制,故又称阮咸。 有高音阮、大阮﹑中阮﹑小阮之别。音箱圆形,十 二个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拨片弹,可用于独奏、 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有丰富的艺 术表现力。小阮是高音乐器,发音清脆、明亮,在 乐队中常担任演奏曲调 。中阮为中音乐器,音色恬 静、柔和、富有诗意,在合奏中常担任演奏旋律或 描句,具有动人的效果;担任伴奏时,丰富的节奏 变化能突出乐曲的特点,在乐队中采用两个以上中 阮分部演奏和声,会使弹拨乐器组的中音声部更为 丰满。大阮比中阮低,是次中音乐器,发音坚实、 雄厚而有力,与西洋乐器大提琴相似。

三弦
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就征发黎 民百姓去边疆修筑有名的万里长城,为了调剂繁重的劳役, 我国北方各民族人民,曾把一种有柄的小摇鼓加以改造,在 上面栓了丝弦,制成了圆形、皮面、长 柄、可以弹拨的乐
器,当时称为“弦鼗”。 这就是三弦的前身。唐崔令钦 《教坊记》中出现过三弦之名,但其型制却不明,唐代十部 伎中皆无三弦。元朝时,三弦盛传于中原,是元曲的主要伴奏 乐器,当时曾称弦索。三弦分小三弦与大三弦两种三弦的音 色,高音坚实清脆,中音明亮圆润,低音丰满浑厚。音 量较大。左手技法有板、粘、揉、扣、滑等,右手有弹、挑、 双弹、双挑、滚、分、扫、砸、搓儿等技法 。
横笛。相传汉武帝时张 骞通西域,传至当时首 都长安的一种横吹乐器, 种种史料显示,笛子在 我国流传已有两千多年 之久,且一直流行于民 间。(横吹笛子竖吹箫)

箫也称洞箫,单管、竖吹,
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 箫的音量较小,音色柔和, 甘美而幽雅,适于独奏和重 奏。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 悠长恬静、抒情如歌的曲调, 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 细腻丰富的情感但由于其音 量较弱,力度幅度不大,在 乐队中未被广泛利用。代表 曲目《妆台秋思》(古曲)、 《平湖秋月》(广东音乐) 等
扬琴

扬琴由流行于亚叙、波斯等古代中东国家的萨泰里琴 在明 朝时期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一带,后 来逐渐扩散到中国各地。经我国民间艺人改造,渐演化成为 我国的扬琴。扬琴,面琴、蝙蝠琴、蝴蝶琴。是中国民族乐 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无论用于独奏、伴奏还是合奏, 扬 琴的音色特点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扬琴是中国常用的 一种击弦乐器,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 刚柔并 济;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 它的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表现力极为丰 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 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在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不可 缺少的主要乐器。
民族乐器的认识
制作人:赵学杰
教学目标
根据演奏形式的不同,民族乐器可分几大类? 欣赏器乐合奏时。你能分辨是什么乐器演奏
的?
吹管乐器
我国的吹管乐器起源甚早。远 在四千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就产 生了吹管乐器的雏形(钥),类 似今日的排箫。后来至殷商时期, 出现了埙、笙等。
竹笛
笛子在古代也称横吹或
管子
管子是一种双簧吹管乐器,
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波斯 (今伊朗)。在古代曾称它 为“筚篥”或“芦管”,早 先流传于我国新疆库车一带, 南北朝时传入中原。管身为 木或竹制,经过变化发展, 它的演奏技艺得到了不断丰 富和发展。管子的构造比较 简单,由管哨、侵子和圆柱 形管身三部分组成但音量较 大,音色高亢明亮、粗犷质 朴,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


云锣
编磬
编钟
双响筒
铃鼓
响板

梆子
唢呐
唢呐,又称喇叭,小唢呐称海 笛。唢呐的音色清澈明亮,音
量大,常用作室外演奏,高音 能表达热烈欢腾情绪,低音则 具有忧郁黯淡的色彩,使用广 泛。用于民间婚丧喜庆、迎神 祭祀,在说唱音乐、地方戏曲 和国乐团中有一定的地位,能 表现浓厚的地方色彩。唢呐也 善于模仿人声,增添乐曲诙谐 有趣的一面。代表名家:任同 祥、刘英 等;代表曲目《百鸟 朝凤》:
板胡
二胡
革胡
京胡
二泉映月》是中 国民间二胡音乐 家华彦的代表 作。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的历史悠久,种类形制繁多,是极富特色 的一类弦乐器。远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有 「琴」、「瑟」等乐器,随后陆续产生了或输入了 周末战国时的筑、筝、秦代的弦豉、汉代的箜篌、 阮、隋唐的琵琶、元代的三弦、明代的杨琴等等。 弹拨乐器总类繁多,介绍目前国乐团中最常用的乐 器:琵琶、柳琴、杨琴、和古筝、阮、三弦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 历史悠久,能奏和声。属 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

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 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是 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 乐器)。发音清越、高雅, 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 有中国民间色彩。它以簧、 管配合振动发音。其音色 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 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浑厚 低沉,音量较大。而且在 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中,是 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
她们把我国的民族乐器、民族音乐推广到了亚洲,推广到了世界。
拉弦乐器
拉弦乐器是指以弓摩擦琴弦使之发声的乐器,常见的拉弦乐器主要
是“胡琴类”。“胡琴”这个名称在我国起源甚早,但在唐宋以前, 均只由蒙古、西域等地区传入的弹拨乐器,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 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