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抗体使用指南民间版
说明书D二聚体完整版

说明书D二聚体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2010年4月(新版第1版)D-Dimer使用说明书【全体的注意事项】1.本品只限用于体外诊断。
2.诊断结果要结合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或临床症状进行判断。
3.不能保证使用说明记载以外的使用方法。
4.仔细阅读检测装置的使用说明书后进行操作。
5.因本品含有防腐剂叠氮化钠(0.1%以下),如果不慎吸入口中或与眼、皮肤和衣物接触,请立刻采取用大量清水冲洗等应急措施,必要时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形状,构造等(试剂盒的构成)】1.反应缓冲液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其他2.乳胶凝集试剂抗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鼠)胶乳颗粒1次检测使用量为0.02~0.15mL【使用目的】检测血浆或血清中的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的产物D-二聚体【检测原理】本品以乳胶凝集法为原理。
样本中的抗原,可与附着在乳胶颗粒上的抗体产生凝集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其浊度的变化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的吸光度值,即可算出样本中D-二聚体的含量。
【操作上的注意事项】1.检测样本的性质,采集方法(1)血浆:静脉血与柠檬酸钠以体积比9比1混合后,离心(3,000rpm,10~30分钟)的上清血浆可作为样本使用。
(2)血清:使用添加血液凝固促进剂及抗纤溶酶的采血管分离的血清可作为样本使用。
2.干扰物质关于干扰物质,在不超过以下物质的记载的浓度范围时,对D-二聚体的检测不产生影响。
(1)游离胆红素18.40mg/dL(2)结合胆红素19.60mg/dL(3)血红蛋白460mg/dL(4)血清呈乳白色混浊2400FTU(5)类风湿因子500IU/mL【用法?用量(操作方法)】1.试剂及试液的制作方法(1)反应缓冲液:直接使用。
(2)乳胶凝集试剂:反复倒置混合均匀后直接使用。
2.操作方法自动分析装置所设定的检测操作方法(不同的装置有不同的操作方法)(1)校准曲线的绘制方法吸取各浓度的校准液(3μL)及反应缓冲液(150μL)分别注入到比色管中,然后加入乳胶凝集试剂(50μL),于波长600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浓度和浊度变化的关系来绘制校准曲线。
抗d免疫球蛋白【范本模板】

关于RH免疫球蛋白其他名称:抗Rh—D球蛋白主要成分:抗D人免疫球蛋白。
性状:片剂,注射液。
功能主治:Rh阴性母亲分娩或流产Rh阳性胎儿时,胎儿红细胞中的Rh-D抗原可进入母体血液,与母体的免疫活性细胞反应,而引起异型免疫反应。
本品能破坏进入母体血液的Rh-D抗原,抑制母体血液产生抗Rh(D)抗体,从而可预防Rh的异型免疫反应。
用法及用量:口服:40~60mg/日,连服4~6周,其后维持量10~20mg/日。
肌注:产后3日内注射0.2g。
不良反应和注意:有发热、注射局部疼痛。
规格:片剂:20mg;针剂:0.2g,生产厂家:是否医保用药:非医保是否非处方药:处方其它:用前应做Rh血型诊断和更精确的凝集试验。
Rh血型系统在临床的作用Rh血型分为Rh阴性和Rh阳性,我国人群大多数是Rh阳性,Rh阴性只占1%,汉族人群中则低于0.5%.白种人群可占15%左右。
Rh血型不合发生在母亲是Rh阴性,而胎儿是Rh阳性的母子之间.临床上的常见例子就是:父亲为Rh阳性(D),母亲为Rh阴性(d),且第一胎胎儿为Rh阳性(D),在妊娠或生产的过程中,一旦有足够的胎儿红血球进入母亲的循环中,则母亲即可能被此外来的Rh阳性抗原(D)刺激而致敏,产生对抗Rh阳性抗原的抗体(Anti —D)。
在下一次的怀孕过程中就可能发生这种抗体去攻击胎儿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称之为「Rh同族免疫」。
若造成的严重的胎儿疾病,我们通称为「免疫性胎儿水肿」或“胎儿红血球母细胞过多症" 。
这种反应于妊娠期间愈早出现,对胎儿的伤害就愈大,可以表现出轻度的贫血,或胎儿水肿、肝脾肿大,甚至心脏衰竭与胎死腹中。
产生的条件是:1、Rh阴性的孕妇,检查丈夫是否为Rh阳性。
2、胎儿是Rh阳性,母亲是Rh阴性。
3、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胎儿红血球进入母体循环。
4、母体的免疫系统必须健全,足以产生对抗Rh阳性抗原的抗体。
Rh血型不合溶血反应多发生在第二胎以后,约占99%.而初孕时溶血反应较轻。
国内外输血指南解读

大失血抢救要点
▪ 大失血抢救成功依赖于快速处理、良好沟 通和经验丰富的资深医师
▪ 有效的保温技术 ▪ 应在补充晶体液之前采集血样 ▪ 抢救大失血的相关部门如急诊科、ICU、
病房、手术室、输血科等,应拥有本院大 出血抢救预案 ▪ 定期演练预案,及时修改完善
≮100×109/L ▪ 心脏外科手术应容易获得血小板 ▪ 肝移植手术患者凝血功能下降的原因:凝
血因子减少+纤溶亢进+血小板减少 ▪ TEG来指导血小板和其他血液成分输注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输注指南
▪ 当发生与严重血小板减少相关的胃肠道、 泌尿生殖道、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部位出 血并危及生命时,应输注血小板
依据
▪ 卫生部令第85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 欧洲《严重创伤出血处理指南·新版》 ▪ 美国血库协会(AABB)《临床输血规范与实
践·第三版》 ▪ 美国红十字会《输血实践指南·第二版》 ▪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血液成分治疗专业组 ▪ 英国皇家血液服务中心《临床输血手册·第四版》 ▪ 英国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师协会
▪ 只有输血量达到循环血容量时,凝血机制 方被破坏
▪ DIC发生很可能是休克复苏不及时的后果 ▪ 血小板数量与微血管出血高度相关 ▪ 当失血量为血容量的150%,纤维蛋白原
出现明显不足,比其他凝血因子异常更早 出现
大失血处理指南
▪ 输血科与外科、麻醉科和血液学资深医师 进行良好沟通与合作非常重要
▪ 临床输血委员会起核心作用,编制大失血 抢救预案是临委会的重要工作
▪ 大量研究表明,只有失血量达到整个血容 量时,凝血机制方被破坏
抗D人免疫球蛋白说明书

抗D人免疫球蛋白说明书抗D人免疫球蛋白说明书适应症:抗D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制备自人血浆中含大量抗D抗体的治疗性产品,用于预防Rh阴性(D阴性)妇女产前或产后免疫性溶血病的发生。
本产品适应于Rh阴性(D阴性)妇女接受Rh阳性(D阳性)胎儿的情况。
用法和用量:注射方式:本产品仅供静脉注射使用。
静脉注射剂量:建议在分娩后72小时内使用,剂量为300微克。
如有需要,可在分娩后48小时再次使用300微克。
静脉输注速度:注射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3毫升以下。
禁忌症:对血浆制品或本产品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本产品禁止肌肉注射。
不良反应:本产品的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
过敏反应症状一般包括皮疹、瘙痒、荨麻疹、呼吸急促、低血压甚至休克等。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本产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注意事项:1. 在使用本产品之前,请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特别是对血浆制品过敏的情况。
2. 本产品在严格的临床观察下使用,应保持充分的医护人员和设备的配备,以应对可能的过敏反应。
3. 使用本产品时,请注意检查病人是否有任何过敏反应的症状,如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治疗。
4. 存放本产品时,请遵守指示,将其存放在指定的环境温度下,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冷冻和冷藏。
5. 使用本产品时,请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特别是在初始注射后30分钟内,以确保安全。
包装规格:本产品通常以单次剂量装在无菌注射用玻璃瓶中,每瓶含300微克。
产品储存期限标注在瓶上,请在有效期内使用。
生产企业:本产品由专业制药公司生产,该公司具有相关资质和生产许可证,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总结:抗D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用于预防Rh阴性(D阴性)妇女产前或产后免疫性溶血病的治疗性产品。
使用时请确保医护人员和设备的配备,随时注意病人的反应情况,如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相应治疗。
请遵守产品存储规定,确保产品质量。
Rh(D)血型鉴定

Rh(D)血型鉴定一.原理:Rh抗原主要有5种:C、c、D、E、e。
抗D抗体是Rh血型系统中最常见的抗体。
Rh抗体主要是不完全抗体,如用5种不完全抗体的血清作鉴定,可将Rh血型系统分为18个型别。
在临床上,因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出项频率高,故一般只做D抗原的血型鉴定。
凡带有D抗原者,称为Rh(D)阳性,不带有D抗原者,称为Rh(D)阴性。
二.试剂及标本1.单克隆Rh(D)诊断试剂(IgM),由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2.被检者5%红细胞,洗涤1次3.5%Rh D阳性红细胞悬液三.操作步骤:1.将1滴盐水抗D试剂加入试管,再加5%受检红细胞悬液1滴,1000rpm,1分钟,观察凝集结果,根据凝集与否来确定相应的抗原。
2.对照试验:取试管2支,标明阳、阴标记,分别加入5%RhD阳性,阴性红细胞各1滴,各管再加抗D血清1滴,1000rpm,观察结果,如阳性对照凝集,阴性对照不凝集,表明本试验成立。
3. 如发现抗D检测管不凝集,被检者可能为Rh阴性,需用不同批次的抗D 血清再进一步试验,并且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来鉴定是否有D抗原,还是弱D 型抗原。
受检红细胞与各批抗D 血清不凝集或只与其中一批或数批抗D血清凝集,但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中都凝集者,都属弱D型细胞。
四. 结果判别:1.常规情况下,红细胞只作Rho (D)定型,根据反应格局报告为:Rho(D)阴性,Rho (D)阳性,Rho(D)弱阳性。
2.当有特殊情况时,如抗体筛选时有不规则抗体存在等情况下,才需做Rh 血型抗原全部表现型定型。
五.Rh血型鉴定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Rh定型主要鉴定D抗原,定型时应按抗-D血清试剂的使用说明进行,并注意必须要有严格的对照试验,包括抗原的阴、阳性对照以及试剂对照试验。
2.根据美国AABB技术手册第12版(1996)规定:D u这个术语不再使用,携带弱的D抗原的红细胞仍被归类为D阳性,称为弱D(weak D)。
抗体的制备与使用指南

抗体的制备与使用指南一、抗体的制备。
1. 免疫原的选择。
- 对于制备抗体,首先要确定合适的免疫原。
如果是针对蛋白质抗原,要保证其纯度尽可能高。
例如,从细胞裂解物中纯化目标蛋白,可以采用亲和层析等方法。
对于小分子半抗原(如药物分子等),通常需要将其与大分子载体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偶联,以增强其免疫原性。
- 免疫原的剂量也很关键。
一般来说,初次免疫时,对于小鼠等小动物,蛋白质抗原的剂量可在10 - 100μg之间,具体剂量需要根据抗原的性质和动物的种类进行优化。
2. 动物的选择与免疫。
- 动物选择。
- 常用的动物有小鼠、大鼠、兔子等。
小鼠因为繁殖快、成本低,是实验室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常用的动物。
兔子则常用于制备多克隆抗体,其血清中抗体产量相对较高。
- 免疫程序。
- 对于小鼠,初次免疫可采用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的方式。
以皮下注射为例,可在小鼠背部多点注射免疫原。
初次免疫后,间隔2 - 4周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的剂量可以适当减少,一般为初次免疫剂量的1/2 - 1/3。
经过2 - 3次加强免疫后,可检测动物血清中的抗体效价。
3.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细胞融合。
- 在小鼠免疫后,取其脾脏细胞(其中含有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如SP2/0细胞系)在聚乙二醇(PEG)的作用下进行融合。
融合后的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特性,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在体外无限增殖。
- 筛选阳性克隆。
- 利用次黄嘌呤 - 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型的骨髓瘤细胞和HAT (次黄嘌呤 - 氨基蝶呤 - 胸腺嘧啶核苷)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在HAT培养基中,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因为缺乏HGPRT酶而死亡,未融合的脾细胞在体外不能长期存活,只有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能够生长。
然后通过ELISA等方法筛选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阳性克隆。
- 克隆化培养。
- 对筛选出的阳性克隆进行克隆化培养,常用的方法有限稀释法和软琼脂平板法。
限稀释法是将细胞悬液进行连续稀释,使每个孔中理论上只含有一个细胞,然后培养这些细胞,形成单克隆的细胞集落,从而得到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单克隆细胞系。
BD 免疫荧光抗体的使用指南

Cell Staining for Immunofluorescence MicroscopyFIXING THE CELLSCoverslip Preparation for Adherent CellsGrow cells on glass coverslips or glass chamber slides.Rinse briefly in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PBS).Coverslip Preparation for Non-Adherent CellsCoat coverslips with an excess of poly-L-lysine (0.01% solution, Sigma, cat.# P4707) for 10 minutes at room temperature.Aspirate the poly-L-lysine solution and allow coverslips to dry completely.Transfer cells in medium to 50 ml tubes.Centrifuge (400 x g, 15°C) for 5 minutes.Aspirate the medium and resuspend the cells in 30 ml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PBS).Cover the dried, treated coverslips with the cell suspension.Incubate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30–60 minutes.Aspirate excess cell suspension.Rinse briefly in PBS.Paraformaldehyde FixationImmerse for 30 minutes in 3.7% paraformaldehyde solution at 37°C (for 100 ml: 10 ml 10X PBS, 33.4 ml of 11.1% formaldehyde, 0.6 ml 30% Triton-X, 56 ml distilled water). The solution is stable for 1 week at 4°C. Paraformaldehyde should be prepared fresh. It is toxic and should be handled appropriately in a fume hood.Methanol/Acetone FixationImmerse coverslips or chamber slides in ice-cold methanol:acetone (1:1) and incubate at -20°C for 10 minutes. Air dry the coverslips.BLOCKINGPlace the coverslips cells-side-up in a petri dish. Rinse the cells with PBS, then cover the cells with blocking buffer (1% BSA in PBS) for 30 minutes at 37°C to minimize non-specific adsorption of the antibodies to the coverslip (150-200 µl is usually sufficient to completely cover the surface area).INCUBATION WITH PRIMARY ANTIBODYRemove the blocking buffer by holding each coverslip on its edge with forceps and draining it onto a sheet of fiber-free paper.Dilute primary antibody to 1.0-10 µg/ml in blocking buffer (optimal concentration will depend on several variables, such as the affinity of the antibody and the abundance of the antigen). Distribute 150-200 µl of the primary antibody solution on each coverslip or chamber and incubate for 1 hour at room temperature in a humidified chamber.Decant the antibody solution or remove by aspiration.Wash coverslips or chamber slides three times in PBS, 5 minutes each wash.INCUBATION WITH MORE THAN ONE PRIMARY ANTIBODYIf it is desirable to examine the co-distribution of two different antigens in the same cell, a double immunofluorescence procedure may be used. Cells may be incubated simultaneously with twoprimary antibodies, provided they are monospecific and can be distinguished with secondary antibodies conjugated to different fluorochromes (or with primary antibodies directly conjugated to different fluorochromes).Incubate coverslips or chamber slides with the mixture of diluted primary antibodies for 1 hour at room temperature in a humidified chamber.Decant the antibody solution or remove by aspiration.Wash coverslips three times in PBS, 5 minutes each wash.INCUBATION WITH SECONDARY ANTIBODIESNote: If the primary antibodies are already conjugated to a fluorochrome, incubation with secondary antibody is not necessary.The coverslips are incubated with secondary antibodies conjugated to a fluorochrome; e.g. anti-mouse IgG:FITC or Cy3, depending on the donor species of the primary antibody and the desired fluorochrome. We recommend the use of cross-adsorbed and affinity-purified secondary antibodies to minimize background and non-specific reactivity from the secondary antibody. High-quality conjugated antibodies are essential for the avoidance of cross-reactivity between two different antibodies in double immunofluorescence protocols.Place coverslips cells-side-up in a petri dish.Dilute the secondary antibody to the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 in blocking buffer. Add enough secondary antibody solution to cover the surface of each coverslip (usually 150-200 µl) or add secondary antibody to each chamber of the chamber slides.Incubate for 1 hour at room temperature.Remove the secondary antibody by blotting the edge of each coverslip on fiber-free paper.Wash coverslips three times in PBS, 5 minutes each wash.PREPARATION FOR MICROSCOPYInvert each coverslip onto a slide containing 10 µl of mounting media (VECTASHIELD mounting media; Vector Laboratories cat. #H-1000) or detach the chamber wells from the glass slide and add mounting media.Remove the excess mounting media with fiber-free paper, without disturbing the coverslip. Seal the edges of each coverslip with regular transparent nail polish and allow to dry for 3 minutes. This will provide semi-permanent preparations. The cells are now ready for microscopic viewing.。
抗d效价操作方法

抗d效价操作方法
抗D效价是指人体血清中对D型众人血细胞溶血原性抗体的活性水平。
以下是抗D效价操作方法:
1. 标本采集:采集患者静脉血标本,并将其离心分离血清。
2. 制备D型众人血细胞:使用带有辅助试剂的普通红细胞试剂盒来制备D型众人血细胞。
3. 稀释血清:使用稀释试剂盒来稀释血清,以获得不同浓度的患者血清。
4. 制备荧光标记抗人球蛋白:制备荧光标记抗人球蛋白,并将其加入测试板。
5. 加入样品和细胞:将稀释后的血清样品和制备好的D型众人血细胞加入测试板中进行反应。
6. 分析结果:将测试板放入荧光显微镜中进行观察,并根据荧光值和血清浓度确定抗D效价。
注:以上操作应使用专业人员进行,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1抗体使用指南民间版2
最近,生物315陆续接到一些想使用PD1的患者的咨询,主要是关于在使用PD1之前要不要做PDL1基因检测;另外,目前可以购买到的PD1 抗体有keytruda 和opdivo ,二者差别大吗我们总结了一些数据,希望能帮到大家。
最后,附录总结了两个CTLA4抗体(依匹单抗)的临床试验,有兴趣的可以联系。
肿瘤组织PDL1 检测结果和PD1 抗体效果的关系
1PDL1 检测阳性的患者会更大概率会受益,检测阴性的患者也有受益可能
PDL1显然是目前跟ORF最有关联的指标,看临床数据的总结
这个表总结了目前常用的三个PD1通路抗体在不同肿瘤中对PDL1阳性和阴性的临床实验结果:从ORR上来看,PDL1 阳性的效果比PDL1阴性的好很多;从PFS和OS看,PDL1阳性的还是有点优势;但是,即使是PDL1阴性的肿瘤患者也是部分有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临床试验对PDL1阳性和阴性的界定标准是不一样的,有1%的,有5%勺,也有50%勺(这个可能是另一套评价标准),而且用来检测PDL1表达的抗体也是不一样的。
2肿瘤组织中PDL1 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看一组数据:
这是目前临床试验中检测PDL1表达的抗体、检测方法和阳性界定标准,不同公司用不同的方法在做检测,标准也不
太一样,一锅粥一样的感觉。
这里有一个问题,因为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IC)也会表达PDL1,界定PDL1阳性率的时候要
不要包括这些免疫细胞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和IC细胞的PDL1哪一个更适合作为预测PD1效果的标准3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VS肿瘤中免疫细胞(IC)中的PDL1表达
这是2014年4月的临床实验结果,分析了不同肿瘤患者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中PD1/PDL1的表达跟ORR
的关系,可以看出来肿瘤细胞的PDL1跟ORF勺勺关系是最强的,p=0.025;用TIL PDL1作为指标也是能预测效果,关联性
稍差;但是PDL1阴性的患者依然是有受益的可能。
再看2014年11月《Nature》中对罗氏PDL1抗体(MPDL3280A)的数据分析
这个图的左边表示的是CR/PR和SD的患者的比例,也就是用药之后有效果的一组;右边表示的是PD,可以认为是没
有效果的患者占的比例。
IHC3、IHC2和IHC1代表相应的细胞中PDL1表达量的多少,IHC3的患者PDL1表达量最高,IHC0 是不表达。
a和c是针对NSCLC勺数据分析,b和d是针对所有肿瘤患者的分析(NSCLC RCC melanoma等放到一块)。
a 是看NSCLC患者肿瘤中免疫细胞(IC)的PDL1表达和有效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c是NSCLC患者肿瘤细胞表
面仃C)PDL1表达和有效的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P=0.920;b是看所有患者肿瘤中免疫细胞的PDL1表达和有效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7;d是看所有肿瘤患者中肿瘤细胞表面PDL1表达和有效的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9。
所以,
这个研究表明患者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的PDL1表达和PD1有效的相关性更强,但这不代表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和PD1 的效果没有关系。
4 国内PDL1 检测的机构
益善只能做PDL1的mRNA检测,费用700RMB截止2015年三月份)
金域可以做PD1和PDL1的免疫组化,病人需要提供白片,两个检测费用430RMB乍用(信息来源2015年三月)。
患者想做也可以去医院的病理科问问,不一定都能做,有的可以,最好是做免疫组化检测。
目前,国外临床试验通行的检测手段是免疫组化
总结:PDL1是目前跟ORR t有关联的指标,但不是决定性的指标。
肿瘤细胞中免疫细胞的PDL1表达可能更有意义。
PDL1的表达越高也就意味着有效的可能性更大(不是高表达就一定会有效果);PDL1阴性的患者也是有受益的可能。
目前,PDL1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有很多。
除了上文总结的,MERK S在做基于mRNA的PDL1的检测方法,但是临床上好
像还没有用,只是技术在研。
总之就是很多公司和机构都在做,但是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
国内具体使用的是哪些方法,我们也无从考证他们的可信度和对患者的参考价值,因为这个检测手段本身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更别提患者的一个肿瘤样本能不能代表全身肿瘤的情况,确实是一个尴尬的境地。
据说,有患者在罗氏做过PDL1检测,大家感兴趣可以
联系,应该更值得信赖。
延伸(YY部分,启发思考):如何寻找PD1通路抗体有效或是无效的指标呢很自然的想法就是得确定肿瘤的逃逸是由
PD1对T细胞的抑制引起的,下面介绍一个Gajewski的non-inflamed 和flamed肿瘤模型,如下图:
左边是non-inflamed 肿瘤,肿瘤微环境中几乎没有免疫细胞存在(mac 除外),这种肿瘤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患者的固有免疫系统没有对肿瘤发动有效的攻击,导致后面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无法形成,肿瘤细胞好像也没有PDL1表达; 可以想象对这样的患者使用PD1通路抗体很可能是没有效果的,因为PD1通路在这样的肿瘤里不起作用。
当然不排除使
用PD1之后激发了比较强的免疫反应(固有和适应性免疫),会产生应答。
右边的是inflamed肿瘤,可以看到这样的肿瘤微环境了有很多免疫细胞浸润,而且肿瘤细胞高表达PDL1,对这样的
患者使用PD1通路抗体,就比较容易解除PD1通路对T细胞的抑制,T细胞活性增加,更容易有效果。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如何确定右边的inflamed模型,一个PDL1指标是不够的,可能需要联系更多的指标,比
如TIL数量、Treg数量、NK数量和肿瘤细胞MHC1的表达(跟正常细胞相比)。
Keytruda VS Opdivo
目前上市的PD1 通路抗体只有Keytruda(Pembrolizumab/MK-3475 ,默克公司)和Opdivo(nivolumab , BMS公司)两个,国内还没有上市,患者大部分是从香港买,也有的从国外买。
有一些患者会纠结这两个药到底选哪个哪个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大,更经济
效果:
这是2014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黑色素瘤中,keytruda的ORR子像高一点(但是,这也说明不了什么,试验设
计,患者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没指导意义),NSCL时两个几乎没有差异。
花费:
Keytruda : 24000RMB/50mg 三周一次,一般一次三瓶,96000/ 月(75kg 体重)
Opdivo : 25600RMB/100mg 11200/40mg,两周一次,124800/ 月(75kg 体重)
副作用:
没有查到两者比较副作用的资料。
在这里,我们想提醒想用PD1抗体的患者朋友,鉴于部分PD1患者使用PD1之后
会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副作用(长时间腹泻,胸水腹水,贫血等),建议患者找信得过肿瘤内科医生和风湿免疫科的医生帮助处理可能的副作用,因为很多时候需要区分这些副作用是PD1抗体引起的免疫增强从而造成免疫性肠炎和肺炎,还
是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造成的感染引起的症状。
附1 :国内进行的针对CTLA4单抗(依匹单抗)的临床试验
PD1抗体目前被批准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而国内还没有临床试验可以参加,价格真的很贵。
国内感兴
趣的患者可以尝试另外一个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针对CTLA4的单抗(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
1 :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二科
针对细胞毒T 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的单抗Ipilimumab 正在晚期肺鳞癌患者中进行III 期临床研究的入组,主要入选的患者为初治的IV 期肺鳞癌,经筛选进入研究后治疗免费
2:江苏省肿瘤医院
已被诊断为复发性或IV 期、组织学诊断为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未曾接受过化疗治疗。
附2: PD1 抗体使用指南民间版
本文系生物315原创,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