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A
射频功率放大器

2 实 际电路解 析
为 了便 于互换和维修 , 在发 射机 中 , 无论 是预驱 动放 大
级, 驱动放大级 , 还是射频 功率放 大级都采用 相 同的射频 功
率放大器 。将其做成模块形式 , 即一组功率放大器为一个模
块 。例如 72厂生产 的 A 0  ̄- 1 W , A 的机 中就 有 6 M13 - 0k D M 4 2个大 台阶功放模块和 6个 2进制功放模块 , 还有 4个功放
放大器实质 是一种受控源 能量转换器 , 高频 振荡 电压激励 在 下 , 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高频交流能量。因场效应 将
路形式 。两个射频功率放大器 被设计成 由独立 电源 系统供 电 , 动信号也是 由电桥 两部分各 自独 立输 入 , 推 射频 功率放
大器这个半桥工作方式就被利用到预推动级。
R , 2点亮 , 1R 1R R ,2为限流电阻。 射频推 动电路 由变 压器 n ,2及 相关并连 匹配 网络组 7
场效应管工作于开关状态 的激励 电压可 以是正弦 波也可 以
是 方 波 。 实 际 电 路 有 两 种 , 电流 开 关 型 和 电 压 开 关 型 。 因 即
为电流开关型电路中 , 出 电流 是方波 , 输 工作频 率 高时场效 应管开关转换 时间不 能忽视 , 以中波广播发射机 中采用 电 所
中、 小功率机上调制和 功放是分 开的 , 中大功率 机上 则合二
为一 , 统称 调制功放 , 多见 于 5 W、0 W、5 W 机 , 0k 10 k 10 k 加
工 成 独 立 小 合 , 于维 修 和 互 换 。 便
模块用在推动和预推 动级。这些功 放模块 随功率 大小 和使
用机器 型号不 同 , 加工成各 种小板 , 便于互换 。 供 电电压分别供给两部分 电源输入端 , 由每组桥 臂下功 放管返 回地 面。供 给大 台阶功放 模块 的是 2 0 D , 给 2 3V C 供 进制 功放 模块 15 D 3 V C,1 V C供给 推动 级模 块 , 1V C,0 D 15 D 6 V C供 给预推 动级模块 。 0D 电源 电压经 射频扼 流圈 £ , 和保 险丝 F , 。若 电 l l
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本文主要对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进行介绍,主要介绍了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思路部分,以及部分设计线路图一、阻抗匹配设计大多数PA都内部集成了到50欧姆的阻抗匹配设计网络,不过也有一些高功率PA 将输出端匹配放在集成芯片外部,以减小芯片面积。
常用的匹配设计有微带线匹配设计、分立器件匹配设计网络等,在典型设计中有可能会将两者共同使用,以改善因为分立器件数值不连续带来的匹配设计不佳的问题。
PA阻抗匹配设计原理和射频中的阻抗匹配相同,都是共轭匹配设计,主要实现功率的最大传输。
常用工具可以使用Smith圆图来观察阻抗匹配设计变化,同时用ADS软件来完成仿真。
二、谐波抑制由本人微博《射频功率放大器 PA 的基本原理和信号分析》得知,谐波一般是由器件的非线性产生的倍频分量。
谐波抑制对于CE、FCC认证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谐波的频率较分散,所以一般采用无源滤波器来衰减谐波分量,达到抑制谐波的效果。
不仅PA,其它器件包括调制信号输出端都有可能产生谐波,为了避免PA对谐波进行放大,有必要在PA输入端即添加抑制电路。
上图所示无源滤波器常用于2.4G频段的芯片输出端位置,该滤波器为五阶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约为3GHz,对2倍频和3倍频的抑制分别达到45.8dB和72.8dB。
使用无源滤波器实现谐波抑制有以下优点:l 简单直接,成本有优势l 良好的性能并且易于仿真l 可以同时实现阻抗匹配设计三、系统设计优化系统设计优化主要从电源设计,匹配网络设计出发,实现PA性能的稳定改善。
3.1 电源设计功率放大器是功耗较大的器件,在快速开关的时候瞬间电流非常大,所以需要在主电源供电路径上加至少10uF的陶瓷电容,同时走线尽量宽,让电容放置走线上,充分利用电容储能效果。
PA供电电源一般有开关噪声和来自其它模块的耦合噪声,可以在PA靠近供电管脚处放置一些高频陶瓷电容。
有必要也可以加扼流电感或磁珠来抑制电源噪声。
从SE2576L的结构框图可以看出,该PA一共由三级放大组成,每一级都单独供电,前面两级作为小信号电压增大以及开关偏置电路,其工作电流较小,最后一级功率放大,其电流很大。
射频功率放大器

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功率放大器(RF PA)是各种无线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射机的前级电路中,调制振荡电路所产生的射频信号功率很小,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放大一缓冲级、中间放大级、末级功率放大级,获得足够的射频功率以后,才能馈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
为了获得足够大的射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射频功率放大器。
目录一、什么是射频功率放大器二、射频功率放大器技术指标三、射频功率放大器功能介绍四、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五、射频放大器的芯片六、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技术参数七、射频放大器的功率参数八、射频功率放大器组成结构九、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种类正文一、什么是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功率放大器是发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输出功率与效率。
除此之外,输出中的谐波分量还应该尽可能地小,以避免对其他频道产生干扰。
射频功率放大器是对输出功率、激励电平、功耗、失真、效率、尺寸和重量等问题作综合考虑的电子电路。
在发射系统中,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的范围可以小至mW,大至数kW,但是这是指末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
为了实现大功率输出,末前级就必须要有足够高的激励功率电平。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输出功率与效率,是研究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关键。
而对功率晶体管的要求,主要是考虑击穿电压、最大集电极电流和最大管耗等参数。
为了实现有效的能量传输,天线和放大器之间需要采用阻抗匹配网络。
二、射频功率放大器技术指标1、工作频率范围一般来讲,是指放大器的线性工作频率范围。
如果频率从DC开始,则认为放大器是直流放大器。
2、增益工作增益是衡量放大器放大能力的主要指标。
增益的定义是放大器输出端口传送到负载的功率与信号源实际传送到放大器输入端口的功率之比。
增益平坦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整个工作频带范围内放大器增益的变化范围,也是放大器的一个主要指标。
3、输出功率和1dB压缩点(P1dB)当输入功率超过一定量值后,晶体管的增益开始下降,最终结果是输出功率达到饱和。
射频功率放大器(黄智伟)1-51章 (4)

第4章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功率放大器电路 SGA-3363采用“A33”封装,封装形式如图4.4.1所示,引 脚端3为射频输入端,引脚端6为射频输出端和偏置端,引脚端 1、2、4、 5为接地端。 SGA-3363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4.4.2所示,电路所用元器 件的参数如表4.4.1和表4.4.2所示。
MSA-0520是一个高性能的50 Ω MMIC。在工作频率为1.0 GHz时,其输出功率为23 dBm;IP3为 33 dBm;功率增益为8.5 dB;噪声系数为6.5 dB;输入VSWR为2.0∶1;输出VSWR为 2.5∶1。MSA-0520采用200 mil BeO封装。
MSA-0520典型应用电路如图4.3.1所示。
MSA-0504典型应用电路如图4.2.1所示。MSA-0505应用电 路与MSA-0504相同。
第4章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功率放大器电路
图4.2.1 MSA-0504典型应用电路
第4章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功率放大器电路
4.3 MSA-0520 1.0 GHz 50 Ω MMIC 功率放大 器
第4章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功率放大器电路 SNA-600采用模块式封装,引脚端1(RFIN)为射频输入端, 该引脚外部需要使用一个隔直电容。引脚端2和4(GND)为接地 端,使用过孔就近接地,尽可能减少引线电感。引脚 端3(RFOUT/bias)为射频输出和偏置电压接入端,也需要连接一 个隔直电容。 SNA-600典型应用电路如图4.7.1所示,电路所用元器件的 参数如表4.7.1和表4.7.2 所示。
第4章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功率放大器电路
4.1 AMMP-6420 6.0~18.0 GHz 1
射频功率放大器介绍

情况说明
产品名称:半导体器件测试系统
税号:9030820000
报关单号:010120151015529312
一、进口产品整体情况说明
PAx-ac型的半导体器件测试系统针对不同的半导体器件开发的测试程序,测试半导体器件的各项功能是否合格,如测试数字器件在特定向量下是否工作正常;或者测试射频器件的直流、功率、调变功率、最大功率、信号衰减度是否合格。
如下图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测试主机、测试头及支架、计算机三个部分,其中本次进口的部分为测试主机、测试头及支架,计算机从国内采购。
计算机
二、关于被测样品的说明
射频功率放大器,即将输入的内容加以放大并输出。
输入和输出的内容,我们称之为“信号”,往往表示为电压或功率。
射频功率放大器(PA)用于将收发器输出的射频信号放大。
功率放大器领域
是一个独立的领域,也是手机里无法集成化的元件,同时这也是手机中最重要的
元件,手机性能、占位面积、通话质量、手机强度、电池续航能力都由功率放大
器决定。
射频功率放大器(RF PA)是各种无线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射机
的前级电路中,调制振荡电路所产生的射频信号功率很小,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放
大一缓冲级、中间放大级、末级功率放大级,获得足够的射频功率以后,才能馈
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
为了获得足够大的射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射频功率放大
器。
集成电路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与测试

集成电路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与测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通信设备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功率放大器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器件之一,具有放大无线信号、提高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等主要作用。
本文将从集成电路的角度出发,探讨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常见技术、测试方法和应用前景。
一、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射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用于向电子设备输入射频信号的放大器,能够输出较大的放大功率。
其通常由输入匹配网络、放大器、输出匹配网络和直流电源四部分组成。
其中,输入匹配网络用于匹配输入信号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放大器是实现信号放大的核心部件;输出匹配网络用于匹配输出阻抗和负载(如天线、滤波器等);直流电源用于提供放大器所需的直流电压,以维持其正常工作。
在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放大器的线性度、稳定性、带宽等。
其中,线性度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在信号输入量较小的情况下,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增益输出与输入信号之间呈线性增加关系。
然而,当输入信号过大时,放大器的输出增益将不再呈线性增加,而是出现非线性失真现象,导致输出信号扭曲变形,降低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常见技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和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也涌现了不少新型的技术。
以下是其中的几种常见技术:1、高效率功率放大器技术高效率功率放大器技术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研究高效功率放大器的技术。
该技术能够有效利用电源,提供功率放大器所需的电能。
在高速数码信号传输领域,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
2、宽带功率放大器技术宽带功率放大器技术是一种能够应对多种频率信号的功率放大器。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频率范围十分广泛,因此需要一种宽带功率放大器来满足各种信号的放大需求。
3、全固态功率放大器技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固态功率放大器技术也逐渐成熟。
该技术能够在多个频段实现全负载、多个模拟和数字信号的放大。
射频功率放大器(黄智伟)1-51章 (5)

第5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图5.7.1 PHA2729-300M模块尺寸与外形
第5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5.8 PTH 31002 30 W 1.9~2.0 GHz
50 Ω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PTH 31002是一个50 Ω输入和输出的功率放大器模块。其 工作频率范围为1.93~1.99 GHz;电源电压为28 V;输出功率 (P1 dB)为30 W;功率增益为12 dB;效率为30%(@ P1 dB);输入VSWR为 1.5∶1。
第5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MHL8115/D采用CASE 448-02,STYLE 2封装,引脚封装外 形如图5.4.1所示,引脚端1为射频输入端;引脚端2为接地端; 引脚端3、4为电源输入端;引脚端5为功率输出端。应用电路 如图5.4.2所示。
第5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图5.4.1 MHL8115/D外形图
PTH 32003的封装外形和应用电路如图5.9.1所示。
第5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图5.9.1 PTH 32003封装形式和应用电路 (a) 封装形式; (b) 应用电路
第5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感谢
第5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谢谢,精品课件
资料搜集
第5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第5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5.1 AP502/AP512 4 W/8 W 2110~2170 MHz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5.2 AP513 8 W 1805~1880 MHz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5.3 ATF-501P8/ATF-511P8 50 MHz~6.0 GHz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5.4 MHL8115/D 1 W 50~1000 MHz 线性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5.5 MHL8118/D 1 W 50~1000 MHz 线性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5.6 MHW1345 800 mW 10~200 MHz线性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5.7 PHA2729-300M 300 W 2.7~2.9 GHz雷达脉冲功率放大器模块 5.8 PTH 31002 30 W 1.9~2.0 GHz 50 Ω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5.9 PTH 32003 25 W 1.9~2.0 GHz 50 Ω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射频功率放大器简介(1)

匹配设计
成功地设计微波功率放大器的关键是设计阻抗匹配网络。在任 何一个微波功率放大器设计中,错误的阻抗匹配将使电路不稳定,同 时会使电路效率降低和非线性失真加大。在设计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 时,匹配电路应同时满足匹配、谐波衰减、带宽、小驻波、线性及实 际尺寸等多项要求。当有源器件一旦确定后,可以被选用的匹配电路 是相当多的,企图把可能采用的匹配电路列成完整的设计表格几乎是 不现实的。
ηadd= (射频输出功率-射频输入功率)/ 直流输入功率 ηadd称为功率放大器的功率附加效率,它既反映了直流功率转换成射频功率的 能力,又反映了放大射频功率的能力。很明显,用功率附加效率ηadd衡量功率 放大器的功率效率是比较合理的。
主要性能指标
6. 饱和输出功率 和 1dB压缩点 随着输入功率的继续增大,放大器进入非线性区,其输出功率不再随输入 功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也就是说,其输出功率低于小信号增益所预计的 值。通常把增益下降到比线性增益低1dB时的输出功率值定义为输出功率 的1dB压缩点,用P1dB放大器参数表示。典型情况下,当功率超过P1dB时, 增益将迅速下降并达到一个最大的或完全饱和的输出功率,其值比P1dB大 3-4dB。
匹配设计
③低损耗。在大功率放大器中,由于输出功率较大,输出电路有一点损耗 就会有较大功率损失,并且,在输出电路板上转成热耗,从而使电路的可 靠性变差。例如,连续波输出功率为200W,输出匹配电路损耗为1dB,则 耗散在输出匹配电路上的功率高达40W以上。输出功率越大,输出匹配电 路上所耗散的功率越大。因此,在设计大功率放大器时,应该尽可能减小 输出匹配电路的损耗。 ④线性。由非线性分析知道,功率放大器的三阶交调系数是与负载有关的, 因此在设计输出匹配电路时,必须考虑线性指标的要求。 ⑤效率。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除了取决于晶体管的工作状态、电路结构、负 载等因素外,还与输出匹配电路密切相关。要求输出匹配电路保证基波功 率增益最大,谐波功率增益最小,损耗尽可能小和良好的散热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2 0
1 2 1.75 0
66
1 ( ) 0.419
cos 0.407
0 ( ) 0.239
查表得知: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vCE d t vCE d t
i
C
为晶体管集电极电流导通角,iC导通时间越小,
PC就越低。
丙类效率最高。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Resonate Power Amplifier) 本节主要内容: 丙类放大器工作原理 工作状态分析 性能分析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例题
晶体管高频功率放大器,电源 V 24 V,
CC
Ic0 300mA, 电压利用系数
0.95 , VD 0.5 V
输出功率 Po 6 W 。求电源提供的功率 Pdc , 峰值I cm 和导通角 。若偏压 VBB 0.5 V , 求输入信号所需的振幅 V bm 。
Vcm 电压利用系数: V CC
1 波形利用系数:g1 ( ) 0
vce VCC I c1 Rp cos t VCC Vcm cos t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vbe VBB vb (t ) VBB Vbm cosot
vbe VD
V
BB
VD VBB cos 时, Vbm
,
或Vbm ,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Vcm 令集电极电源电压利用系数: VCC
1 VCC1 I cm 1 c 2 1 VCC 0 I cm 2 0
1 Po VCC1 I cm 2
因此导通角 决定了 c , Po
θ 70 ~ 80时,
ηc , Po 较大。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上节内容回顾)
(1)射频功放技术指标: 用于发送设备,对载波和已调波进行功率放大。 高功率 不失真(或失真在允许范围内) 安全 转换效率: Po Po 集电极效率: c
PD
Po Pc
(2)工作原理
按导通角θ大小,放大器可分为 甲类、乙类、丙类等工作状态。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一. 工作原理:
LC 回 路 为 匹配网络, 它们与外接 电阻共同组 成并联谐振 回路。 原理电路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三. 工作状态
假设一:谐振回路具有理想滤波特性,其上只能产生基波分 量; 假设二:功率管的特性用输入和输出静态特性曲线表示,其 高频效应可忽略。 动态线(Dynimic Line): 根据Vbe和Vce的值在以Vbe为参变量的输出特性曲线上找出对应 的动态点和由此确定的ic值并画出ic的波形。其中,动态点的连 线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线。
(3)折线分析法
g m (vbe VD ) vbe VD ic vbe VD 0 I cm (cos t cos ) vbe VD 1 cos vbe VD 0
i I I cos t I cos 2 t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1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二 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管子的运用状态不同,相应的最大集电极效率 也就不同。假定管子集电极电流为iC,电压为vCE
则
1 P C 2 1 2
i
C
I cm (cos t cos ) 1 cos 0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vbe VD vbe VD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iC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i I I cos t I cos 2 t
vbe VBB Vbm cost vce VCC Vcm cost
Vcm 谐振电阻: Re I c1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直流功率: 输出功率: 其中 损耗功率: 集电极效率:
n ( ) —— n次谐波的分解系数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 …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集电极谐振回路阻抗为:
Z e ( j )
谐振时,即 时。阻抗最大。谐振阻抗为Re 。
o
o 1 j 2QL o
sin cos I c1 I c m I c m1 ( ) (1 cos )
n ( ) —— n次谐波的分解系数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1 波形利用系数:g1 ( ) 0
用于发送设备,对载波和 已调波进行功率放大。
在原理上,它与其它放大器一样,都是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 ,将直流电源的直流功率转换为输出信号的功率。但是,它 们在性能要求和器件运用特性上都是不同的。 高功率 不失真(或失真在允许范围内) 安全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1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功放是能量转换器。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直流电源提供 的直流功率PD中,一部分被转换为输出信号功率Po(Output
signal power),其余部分消耗在功率管中,成为功率管的耗散
功率Pc ( Power Dissipation),即管耗。 放大器的集电极效率 c (Collection efficiency) 就是来评价这种转换能力的性能指标:
C C0 C1 0 C2 0
sin cos I c 0 ic m ax ic m ax 0 ( ) (1 cos )
sin cos I c1 ic m ax ic m ax1 ( ) (1 cos )
2 sin n 2n sin cos n I cn ic max ic max n ( ) 2 n (n 1)(1 cos )
Re
n 次谐振阻抗:
Z e ( j ) 1 2QL (n 1) Re
2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二. 性能分析 (近似分析) 假设:谐振回路具有理想滤波特性。只产生 基波电压,其他分量忽略不计。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上节内容回顾)
(2)工作原理
vbe VBB vb (t ) VBB Vbm cos t
cos VD VBB Vbm
iC I C 0 I C1 cos t I C 2 cos 2t
c0
PD VccIc0 0 IcmVcc
Vcm I c1 1 2 Po I c1 Re 2 2
I I
0
C D
cm
I I
c1 1oFra bibliotekcmP P P
Po c PD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上节内容回顾)
指标计算:
直流功率: PD VccIc0 0 IcmVcc
Vcm I c1 1 2 I c1 Re 输出功率: Po 2 2
集电极效率:
1 V I Po 2 CM c1 1 c = g1 ( ) PD VCC I c 0 2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一. 工作原理:
为了实现丙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VBB应 设置在功率管的截止区。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1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集电极电流是一串周期重复的脉冲序列,脉冲宽 度小于半个周期。
I cm
I co 300 1255 mA 0 ( ) 0.239
I c1 1 ( ) I cm 0.419 1255 525 .9 mA
VD VBB 0.5 0.5 Vbm 2.46 V cos 0.407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