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5张PPT)(共15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5张PPT)(共15张PPT)

同姓王,导致了后来的八个诸侯王争夺中央政权的
八王 之乱。八王混战历时十几年,导致幸存者主 ______ 南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 的人口 要逃往____ 匈奴 、鲜卑 羯、 3魏晋时期的游牧民族主要有北方的_____ ____、____ 羌族 。4世纪后期的前秦是___ 氐 族的___ 苻氏 西北的氐族 ______、______ 王猛 为相,锐意改革。 建立的。皇帝苻坚作用汉人_____
复习三国形势图,讲解三国归晋
图表讲解三国归晋的顺序
魏国灭亡
曹丕洛阳称帝
266 年 220 年
西晋
266 316 220— —266

266年 司马炎称帝
221年,刘备成都称帝
蜀 蜀国灭亡
221—263
263年
229年,孙权建业称帝
吴 吴国灭亡
229—280
280年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迁徙 ____高潮。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内迁;建立了许多政权。
西晋的建立及富豪贵族的奢侈斗富
西晋的分封同姓诸王和腐朽暴政
追求金钱, 追求享乐, 奢侈腐败。
八王之乱与人口南迁
削弱了皇权, 宗室诸王侯手握 重兵,势力强大
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
西晋的疆域及主要少数民族分布
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牧生活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民族融合与动荡的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疆域
氐族苻氏建立前秦
课后活动பைடு நூலகம்
西周,西汉。 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的统治。
说明了少数民族也是炎黄子孙, 是同宗同族的一家人。
知识拓展
魏 国,建立了_____ 西晋 1.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灭掉了___ 分封 制,大封 2.西晋晋武帝采用了和西周、西汉一样的_____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②了解北方游牧民族你诶前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过程与方法:①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②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③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西晋在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礼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共同抒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教学重点】八王之乱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教学难点】西晋速亡因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春运》教师:刚才我们观看了一组图片,这组图片的名字叫《春运》。

说到春运我想在做的各位同学应该不陌生,每年农历春节前一个月到春节都会上演这样的壮观景象:无数的中国人带着同样的心情,怀着同样的目的,齐聚车站、机场、码头,奔向同一个地方——家,这一壮观景象堪比好莱坞大片。

它甚至登上了国际头条,被外媒称之为“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

可是,你知道么?这样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也曾在我国历史上多次出现。

那么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于哪一时期?又有何影响?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本节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二、明确目标学生自读或齐读“目标导航”内容,加深印象三、讲授新课(一)西晋的建立1、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学案导学】学生阅读课本第78页第一段和第二段内容,完成知识点1填空【展示提升】问题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实力变化?问题2:简述西晋建立的过程。

问题3:西晋统一全国及其意义小结: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数十年的分裂局面,国家重新统一2、西晋的统治【学案导学】学生阅读课本第78页第三段内容,结合材料分析回答问题【展示提升】多媒体出示材料“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钱神论》问题1:西晋统一后实行各种政策?有何影响?问题2:从“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有何认识?问题3:材料《钱神论》说明了西晋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貌?结论:西晋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人教版历史 七年级 上册 第4单元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人教版历史 七年级 上册  第4单元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4.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八王之乱”给西晋社会带来的危害( A ) A.中央政权被加强 C.中原人口大量死亡 B.人民饱受痛苦 D.大量人口逃往北方
15. 下列对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的分析,错误的是 ( D ) A.这次人口迁徙出现在西晋时期 B.人们迁徙的主要原因是躲避战争 C.这次迁徙主要是逃往南方 D.这次迁徙的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 16.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 总称为( A ) A.十六国 C.南朝 B.东晋 D.北朝
八王之乱 3.晋惠帝 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 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 西晋 从此衰落。 4 .“ 八王之乱 ” 是发生在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内战。 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 B ) A.晋怀帝 C.晋文帝 B.晋惠帝 D.晋武帝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5. 东汉 、 魏 、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
24.西晋的统治者对内迁各族人民实行的奴役和剥削政策包括( C ) ①大行杀戮 A.①③④ C.②③④ ②征收重税 ③征兵派役 ④掠卖为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
B.①②④ D.①②③

25.有关“八王之乱”的叙述正确的有( D ) ①与西晋初年, 大封同姓诸王没有关系 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 A.①②③ C.①②④ ②其目的是争夺中央政权 ③八王
历史 七年级 上册•R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的建立
司马炎 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晋,以 洛阳 为都,史称西晋。 1.266 年,
280 年,西晋灭 吴 ,统一了全国。
2.标志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C ) A.西晋灭蜀 C.西晋灭吴 B.西晋定都洛阳 D.西晋定都长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东汉 末年 军阀 混战
三西 国晋 鼎统 立一
十六国 东晋
南 北朝 北
朝 南朝
历史时期特点:
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2.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3.我国古代历史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 徙高潮。
课堂练习:导学案“课时作业、达标巩固”部分。
移民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社 会现象,我们海南岛现在居民的祖辈 大部分是从其他地方迁来的。同学们 可以在课后做个调查,看看你是否也 属于移民的后代;几百年前,你的祖 辈生活在哪里。
内迁各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相处,在 长期的接触中,互相学习,逐渐融合,成为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这是历史的进步, 因而不能排斥,应该虚心接纳。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东 晋 十 六 国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氐族苻氏苻坚建立的前 秦政权,任用王猛为相,统 一了黄河流域。
吴国众叛亲离。279年冬,司马炎 兵分六路大举伐吴。280年,孙皓

投降,吴国灭亡。

西晋的短暂统一
任务二:阅读思考,分析归纳(阅读课 本第85页-第86页“相关史事”“教材研读” 和“八王之乱”一目)
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1.材 料 研 读: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 “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 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 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 的同义语。
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定都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西晋在266年由司马炎建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西晋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291年,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

316年,西晋被一支来自北方的民族匈奴所灭。

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进入黄河流域,历史上称为“五胡内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内容,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西晋和五胡内迁的历史事件距离今天较远,学生可能对这些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影响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西晋的统一和灭亡的过程,理解五胡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和灭亡的过程,五胡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教学难点:对西晋和五胡内迁的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教学PPT。

学生准备笔记本,做好上课的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短暂的统一王朝吗?它是由谁建立的?又为什么迅速灭亡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西晋的统一和灭亡的过程,五胡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同学们,你们认为西晋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五胡内迁对我国北方地区有什么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人教(部编)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共38张PPT)

人教(部编)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共38张PPT)
七年级(上)
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东汉末年:分裂,军阀割剧混战
三国时期:局部统一
西晋: 全国统一
对三国鼎立要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 一方面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因为它导致了其后三百 多年分裂局面的出现,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另一方面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又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进步, 因为它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实现了魏、蜀、吴三地的局统一,有利 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并为以后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 减赋禁奢,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建 立 者:
统一区域: 任用丞相: 改革措施:

响:
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
讲授新课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二、八王之乱
3、影响:
(1)“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 晋从此衰落。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 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 十万计,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 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北方游牧民族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鲜卑 鲜卑 匈奴 羯(jié)
羌(qiāng)
氐(dī)
3、“十六国”的出现
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 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 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的15个政权 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4、“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 民颠沛流离。
前秦政权的建立: 时 间: 四世纪后期 苻坚 黄河流域 王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24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24张)
1、掌握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八王之乱等 史实(重点)
2、了解北方内迁的几个游牧民族以及迁 移的方向
3、总结西晋灭亡的原因及教训(难点) 4、归纳汉、魏晋时期出现的人口迁徙的 浪潮及影响(难点)
一、西晋的建立
●魏灭蜀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 利用蜀国内部混乱的机会,派邓艾 、诸葛绪、钟会率大军分三路攻蜀 。后主刘禅出降,蜀亡。
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魏—蜀 D.魏—吴—蜀
【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
B 的是( )
A.魏国 B.西晋 C.东晋 D.蜀国
【2】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 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
A 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
A.“八王之乱” B.定都洛阳 C.“七王之乱” D.西晋迁都
1、西晋统治腐朽,暴政激起了内、 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2、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 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观察和思考
“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 低见牛羊。”我 国北方游牧民族 的生活写照。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内迁时期: 东汉、魏、晋时期 内迁少数民族:
匈奴、鲜卑、羯jie、氐di、羌族
●司马炎建晋
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 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 阳,史称西晋。
●西晋灭吴, 统一中国。
西晋消灭吴, 至此中国又重新 统一。司马炎就 是晋武帝。
西晋伐吴图
东汉末年:分裂,军阀割剧混战 三国时期:局部统一 西晋: 全国统一
二 八王之乱
观察和思考
西后晋来初,年晋,武 晋帝武又帝陆认续为派,遣 曹诸魏王削据弱守所州封郡 诸重王镇的。势这力些,出 导镇致的孤宗立室而诸亡王,, 于既是手大握封重同兵姓, 诸又王掌。管民事, 势力日益强大。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时空观念——五胡割据,厌乱世流离】
(3)请写出以上序号所代表的东汉、魏晋时期内迁各民族的名称。 答:①鲜卑 ②匈奴 ③羌 ④氐 ⑤羯 (4)这些少数民族内迁后,西晋统治者对其实行了怎样的统治?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答:西晋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后 果: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反抗,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2.政权更迭: (1)十六国: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 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_成__汉__,总称为“十六国”。 (2)前秦。 ①统一: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②统治:苻坚任用汉人_王__猛__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 流民,减赋禁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③影响: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 各族的内迁
基础主干落实 重点案例探析 素养达标评价
基础主干落实
一、西晋的建立 1.背景: (1)263年,魏灭_蜀__。 (2)_司__马__懿__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他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 2.建立:266年,_司__马__炎__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_洛__阳__为都,史称西晋,他就是晋武帝。 3.统一:_2_8_0_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4.统治: (1)措施: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2)特点: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在生活上以_豪__华__奢__侈__为荣,追求享乐。
5.(2021·广东模拟)《晋书》记载:“自惠皇失政,难起萧墙(内乱),骨肉相残,黎
元涂炭……戎兵接而宫庙隳,支属肇其祸端,戎羯乘其间隙,悲夫。”材料反
映了(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晋的短暂统一 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Brief Unification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三国实力比较表
户数
人口
兵力

103万
443万
60万

28万
94万
10.2万

52.3万
230万
23万
三国中哪一国有条件完成统一?
西晋的建立
三国归晋——西晋的统一

魏 220年
266年司马炎篡 权建立晋朝
晋初分封诸王
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 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 二十七个同姓王。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 权力。
后来,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 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 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 益强大。
八王之乱
西晋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
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他们 同汉族长期杂居,促进了我国民族融合。
前秦是哪个民族于何时建立的?谁领 导前秦走向富强,并统一了北方?
氐族符氏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任用王猛为 相,统一了黄河流域。他们整顿吏治,厉行 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 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使得前秦境内的胡 汉矛盾有所缓和。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苻坚
王猛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十六国北朝的政权更替
(316年—439年)
( 5 3 4 ~ 5 5 0 年()5 5 0 ~ 5 7 7 年 )
十六国 (386年. 439~534年)
东魏
北齐
北魏
北朝:
西魏
北周
(439年--581年)
( 5 3 5 ~ 5 5 7 年 )( 5 5 7 ~ 5 8 1 年 )
534年,高欢建立东魏政权,定都邺(yè 今河南安阳北)。535年,宇文 泰建立西魏政权,定都长安。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建立北齐。 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建立北周。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国 归
蜀 221年
2638 0 年 西 晋 灭 吴
266年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归晋
西晋的建立
西 晋 统 一
司马炎

26266西年3年晋 完成统一
魏 吴280年
西晋的建立
西 晋 疆 域 图
西晋的建立
材料研读: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 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 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 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语。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西晋的建立
西晋的社会风气
西晋的皇室及许多大臣是大地主、大贵族 出身。西晋王朝制定了一些列优待大地主、 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这些 大地主、大贵族治国上往往缺乏雄才大略, 而多是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 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西晋的建立
八王之乱
皇权与王权的矛盾
导致西晋王朝短命的原因是: A.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社会上层生活腐败 B.皇族争夺权力,连年混战 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 D.匈奴贵族起兵,攻击西晋
主要根源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天苍苍,野茫 茫,风吹草低见 牛羊。”我国北 方游牧民族的生 活写照。
游(胡牧人民)族匈奴鲜卑 崇尚武力,文化落后
长沙王司马乂
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 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 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 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混战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当时 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饱 受痛苦。“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 晋从此衰落。
西晋的灭亡
西晋的灭亡316年匈奴亡西晋
想一想: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 诸王有什么关系?
八王之乱
鲜卑 鲜卑 匈奴
羌羯 氐
西晋统治腐朽, 向内迁各族人民收 取重税,征兵派役, 甚至劫掠少数民族 人民为奴婢。这些 暴政激起了内迁各 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一些少数民族的首 领乘机起兵反晋。
八王之乱
走向分裂--八王之乱
河间王司马颙
赵王司马伦
齐王司马冏
东海王司马越
楚王司马玮
汝南王司马亮
成都王司马颖

羌 氐
中原
1.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农耕民族 (汉人)
文化先进,不善征战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匈奴 鲜 卑 羯 氐 羌
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东 晋 十 六 国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前秦统一北方
351年建立;382年统一;394年灭亡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南 北 朝 地 图
本课小结
东汉 三 西 末年 国 晋 军阀 鼎 统 混战 立 一
十六国 南
北 东晋 朝
北朝 南朝
历史时期特点:
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2、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3、我国古代历史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